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0 道试题
1 . 将某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连接,构建 L1-GFP 融合基因,再将融合基因与质粒连接构建下图所示表达载体。图中限制酶 E1~E4 处理产生的黏性末端均不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构建L1-GFP融合基因需要用到限制酶有E1、E2、E4
B.E1、E4 双酶切确保L1-GFP融合基因与载体的正确连接
C.GFP可用于检测受体细胞中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D.培育乳汁中含 L1的转基因羊需将表达载体转入乳腺细胞
2022-06-24更新 | 621次组卷 | 33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蓝藻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B.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
C.它们都有染色体和基因
D.原核细胞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与真核细胞的相似
3 .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微藻能合成很多独特的对人体非常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如EPA和DHA等不饱和脂肪酸。科研人员将自养的绿色巴夫藻和既可自养又能异养的四鞭藻进行融合,经筛选获得融合藻株。在自养培养条件下,测定它们的生长速率和EPA、DHA产率,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藻体

生长速率(g/L.d)

EPA(%)

DHA(%)

绿色巴夫藻

0.058

0.212

0.073

四鞭藻

0.140

0.058

融合藻

0.141

0.067

0.054

A.融合藻具有生长迅速又能合成EPA和DHA的优点
B.诱导融合前用酶解法处理两种藻以获得原生质体
C.细胞诱导融合完成后培养体系中应有3种类型的细胞
D.获得的融合藻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EPA、DHA检测
4 . 沙果中的有机酸、维生素含量较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人们对其进行深加工,开发生产出了沙果果酒、果醋等发酵产品。下列有关制作过程或原理的分析,错误的是(       
选项制作产品有关制作过程或原理的分析
A沙果果酒发酵过程中及时拧开发酵瓶盖为发酵提供充足的空气
B沙果果酒发酵瓶大约留1/3的空隙,避免产生气体导致发酵液溢出
C沙果果醋在O2和糖源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将糖分解成醋酸
D沙果果醋发酵温度为30~35℃时较适宜,该温度有利于醋酸菌生长繁殖
A.AB.BC.CD.D
5 . 下图为豌豆杂交实验过程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中白花作为父本
B.操作①在红花成熟后去雄
C.操作②称为传粉
D.操作②完成后需对红花套袋
2024-01-28更新 | 1441次组卷 | 17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6 . 某植物缺硫会诱导A蛋白表达,A蛋白与膜蛋白B相互作用后,会降低膜蛋白B含量,进而减少生长素向根尖细胞转运,促进根部伸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蛋白参与了根部细胞对缺硫的适应性反应
B.根部伸长可能与A蛋白降解膜蛋白B有关
C.根部细胞伸长生长依赖于低浓度生长素
D.生长素向根尖运输的方式属于极性运输
7 . 核纤层普遍存在于高等真核细胞中,由特殊的纤维丝状蛋白组成。它位于内层核膜与染色质之间,核纤层蛋白向外与内层核膜上的蛋白结合,向内与染色质的特定区段结合,如图所示。核纤层能维持细胞核正常的形状与大小,有利于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隔离与信息交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模式图以图画形式表现出部分特征,属于概念模型
B.通过结构①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C.图中结构②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若将核纤层破坏,则细胞核的形态和功能均会发生改变
8 . 摩尔根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W和w表示眼色基因,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和萨顿假说都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摩尔根所做的假设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D.F2中的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XWXW、XWXw
9 . 下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其分离
B.该实验若搅拌不充分,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C.该实验结果上清液放射性较高,沉淀物中放射性较低,沉淀物的放射性与保温时间的长短无关
D.为获得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可用含35S标记的培养基培养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内共生学说认为,线粒体起源于一种名叫革兰氏阴性菌的好氧细菌,细菌入侵宿主细胞后没有被吞噬掉,两者反而演化成了共生关系,并最终演化出线粒体。下列关于内共生学说中线粒体演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DNA与核DNA可能存在差异,而与细菌的DNA相似
B.线粒体内膜与好氧细菌质膜相似,支持线粒体起源于细菌的观点
C.好氧细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在细胞膜上不支持线粒体起源于细菌
D.宿主细胞为好氧细菌提供养分,好氧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能量提供给宿主
2024-06-14更新 | 227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