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63 道试题
1 . 下丘脑既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内分泌枢纽,下丘脑—垂体—相关腺体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__激素可以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_____________,进而促进性腺合成并分泌性激素。在性激素的分泌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所以当血液中性激素含量降低时,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抑制作用减弱,使其分泌相应激素的量__________,进而调节性激素的分泌。
(2)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中任一相关部位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上通过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测定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可鉴别病变的部位。甲、乙、丙三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当给三人注射相同且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时,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结果如下表。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mU/L)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10

10~40

<10

10~40

10~40

>40

<10

<10

①通过抽取血样可以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是因为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②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前后,三人血样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不同,由此可以推测甲、乙、丙发生病变的部位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健康人长期摄入碘过量时,高碘会抑制细胞膜上钠—碘载体的活动,使碘向甲状腺细胞内转运减少,造成细胞内碘水平下降,最终会导致甲状腺______(填“萎缩”或“肿大”),其原因是_________
(4)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骨骼肌首先会不自主战栗,然后大脑皮层还会产生冷觉。前者反应比后者反应稍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人体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_____调节下,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增加,因为甲状腺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 . “农业大摸底”网络热潮让我市人民知道了“藏”在赤峰大棚里的火龙果种植基地。生产实践中通过夜间补光可使火龙果提前开花,提早上市。某团队探究了相同光照强度下,补光光源类型和补光时间对火龙果成花的影响,结果见下表:

每天补光时间

平均花朵数

光源类型

1h

2h

3h

4h

5h

6h

7h

8h

红光+蓝光

1.5

1.6

3.8

3.9

4.1

4.5

4.2

3.5

红光

0

0.8

1.2

1.5

1.4

1.2

2.8

1.2

蓝光

0

0

0

0

0

0

0.8

0.6

(1)火龙果植株中的叶绿素吸收红光和蓝光中的能量,有两方面的用途:一是将水分解成氧和____;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____。此阶段的反应场所是____
(2)本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结合表中数据,从自变量的角度分析,可以初步确定选择____补光处理成花数较高。
(3)为进一步探究促进火龙果成花的红蓝光补光的最佳比例。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
3 . 某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具有多种抗褐锈病基因,某研究小组利用不同品种(甲、乙、丙)的父本与不同品种(A、B、C)的母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

编号

亲本

F1

抗病

感病

实验一

甲×A

307

93

实验二

乙×B

298

102

实验三

丙×C

104

296

若上述每组实验中的抗病与感病均只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每个组合只含有一种抗性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分析,抗病为__________性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以实验二的F1为材料,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可以采用单倍体育种法,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3)以上述F1为材料,设计实验判断实验一和实验三中控制抗病的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其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并统计F3中抗病和感病植株的数量。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实验一和实验三中控制抗病的基因不在一对染色体上;若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实验一和实验三控制抗病的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
2022-06-08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4 . 在一些地区种植的冬小麦经常出现白苗病。现在有二种观点,观点一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理由是锌是许多酶的活化剂,缺锌导致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活性降低,使叶片失绿;观点二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理由是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缺镁导致叶绿素无法形成。有同学利用三组长势相同的冬小麦幼苗完成下列实验,探究哪种观点正确。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表中实验步骤:
组别培养液实验处理观察指标
A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缺锌培养液
C缺镁培养液
(2)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A 组的冬小麦幼苗正常生长。
________,则观点一正确;若 C 组冬小麦幼苗表现出白苗病,而 B 组正常生长,则观点二正确;
________,则观点一和观点二都不正确;若 B、C 两组冬小麦幼苗都表现为白苗病,则观点一和观点二都正确。
(3)若实验证明冬小麦白苗病是由缺锌引起的,从科学研究的严谨角度出发,为进一步证明该观点正确,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增加步骤后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
2023-11-1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理)试题
5 .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但是并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土壤中含大量微生物,其中就有尿素分解菌。某兴趣小组欲从土壤中分离该类细菌,并进行后续培养研究,设计了如下实验:

   

(1)该兴趣小组设计了A、B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表示有,“-”表示无)

成分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琼脂

酚红溶液

培养基A

+

+

+

+

+

+

培养基B

+

+

+

+

+

据表分析,两种培养基的碳源是______;培养基B可用于增菌培养,不能用于分离纯化,原因是______。接种的微生物中是否含有尿素分解菌,可通过观察______进行初步鉴定。
(2)称取土壤、梯度稀释、接种微生物需要在火焰旁进行,其目的是______
(3)加入培养基的无机盐含有KH2PO4及Na2HPO4,其作用是____________。配制好的培养基灭菌方法是______
(4)若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微生物,在培养基上共画了4个区域,则至少需要______次灼烧接种环。灼烧后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冷却在划线。每次划线前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再用接种环蘸取培养液。
2024-06-0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赤峰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6 . 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种群

能量

3.56

12.80

10.30

0.48

226.50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______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___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__________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作用;_________,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021-06-1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下表为该植物纯合亲本间杂交实验的结果,请分析回答:
组别亲本F1F2
1白花×红花紫花紫花:红花:白花=9:3:4
2紫花×红花紫花紫花:红花=3:1
3紫花×白花紫花紫花:红花:白花=9:3:4
(1)该性状是由 ______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的,遵循孟德尔的______遗传定律。
(2)若表中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则第1组实验中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 ______,F2表现为白花的个体中,与白花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 ______。若第1组和第3组的白花亲本之间进行杂交,后代的表型应 ______
(3)若第3组F2中红花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则第3组实验的F1与某纯合白花品种杂交,请简要分析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表型及其比例以及相对应的该白花品种可能的基因型:
①如果杂交后代紫花与白花之比为1:1,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 ______
②如果 ______,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
8 . 某果园生态系统,苹果树下进行了间种草菇的实验,利用高湿度、低风速等环境条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果园生态系统比麦田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
(2)草菇_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蚜虫是果园中一种较常见的害虫,调查其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为避免果园遭受虫害导致减产,目前人们较倾向于通过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吸引蚜虫的天敌的方式对其数量进行控制,这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属于_____________防治,与农药防治相比,该技术优点有_____________
(4)研究小组对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研究(表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kJ/(cm2·a),据下表分析,此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

摄入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

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93.2

36.5

22.6


2021-07-2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A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撕取菠菜的叶表皮,剪成大小相等的小块,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NH4NO3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NH4NO3溶液浓度
mol·L-1
ABCDEF
0.110.120.130.140.150.50
质壁分离程度--初始分离分离显著分离显著分离
质壁分离及复原状态--自动复原自动复原诱发复原不能复原

(1)菠菜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NH4NO3溶液诱发细胞质壁分离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和D的处理均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你对这种现象作出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高浓度NH4NO3溶液诱发的质壁分离,不能再诱发其复原,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8-0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酶和B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请分析回答:

(1)分析图中的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_____________
(2)图中结果显示,在40℃至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图中所示实验结果统计表,由图可知表中③处应是_____________,⑧处应是_____________

温度(℃)

A酶活性(mmol·s-1

3.1

3.8

5.8

6.3

5.4

2.9

0.9

B酶活性(mmol·s-1

1.1

2.2

3.9

3.4

1.9

0


(4)适宜条件下,取一支试管加入A酶和蛋白酶溶液并摇匀,一段时间后加入纤维素。几分钟后加入新制的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结果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
(5)酶制剂通常在0℃左右保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