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9 道试题
1 . 一、某湿地生物群落主要由红树林、藻类、鱼类和浮游动物等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该群落中的某种鱼类的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使用该方法时标记物脱落会使估算值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少”)。
(2)红树林中的植物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具有分层现象的意义是__________,植物的分层决定了动物的分层,其原因是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__
(3)某些红树植物的不定根在海绵中交错分布,并从中吸收溶解铵,从而促进了根的生长。而红树植物的根为海绵的生长提供稳固的生长基质,还能释放碳来促进海绵的生长。由此可知,这些红树植物和海绵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
二、冰碛层是冰川融化后形成的裸地,冰碛层上的群落演替要经历上百年的时间。下表为冰碛层演替过程中优势植物的替代情况及部分阶段土壤的pH。
演替过程中优势
种的替代顺序
冰川退去
后的裸地
苔藓→草本
植物→柳树
赤杨云杉、铁杉
第9年第18年第35~50年第80~100年
土壤的pH7.9~8.07.26.554.8


(4)冰碛层上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填写演替类型)。
(5)由表分析,演替过程中土壤pH的变化主要与____(填写生物名称)有关。
(6)赤杨定居后,一些固氮微生物侵入赤杨根部,形成根瘤。这些固氮微生物从赤杨根部获得营养,同时也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离子形式。固氮微生物与赤杨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根据分析,云杉和铁杉成为优势种的原因有:__________
(7)据表分析,从冰碛层上的优势种替代过程可以看出,群落的发展变化是生物与环境间定向________的结果。
2021-12-23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光呼吸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由叶绿体、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共同完成的生理过程,在光照过强或O2与CO2浓度的比值过高时,该过程加强以消耗过剩的NADPH和ATP,起到保护叶绿体的作用。平流层的臭氧(O3)可以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而对流层中O3的作用却截然相反,对作物生长是有害的。研究者以一年生“赤霞珠”葡萄盆栽苗为材料,在一定浓度的O3胁迫下,研究了外源褪黑素(MT)对葡萄叶片生理过程的影响,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如下表:
指标及单位光呼吸速率/(μmol·m-2·s-1光合速率/(μmol·m-2·s-1Rubisco活性/(U·L-1叶绿素a/(mg·g-1叶绿素b/(mg·g-1类胡萝卜素/(mg·g-1
对照组5.516.031601.560.600.36
O3胁迫组1.24.371301.180.470.29
MT+O3胁迫组2.29.001501.350.520.35
注:O3胁迫采用O3熏蒸的方式处理,MT处理为MT溶液浇灌的方式处理。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存在光呼吸的原因在于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该酶具有双重作用,在光合作用中能催化CO2的固定,在光呼吸中能催化C5与O2结合并释放CO2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光呼吸与光合作用过程都能利用_______作为原料,但光合作用能实现该物质的再生,而光呼吸是将该物质氧化分解并最终产生CO2;光呼吸与细胞有氧呼吸生理过程的相同点是_______(答出2点)。
(2)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中,叶绿体色素吸收的光能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且储存在________中,供暗反应阶段利用,其中________还能作为活跃的还原剂。
(3)实验结果表明,外源MT能显著提高O3胁迫下葡萄叶片的光合速率,根据表中数据,从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4)由表可知,相比于O3胁迫组,MT+O3胁迫组的光呼吸速率更高,据题分析,光呼吸增强的积极意义是______(答出1点)。
3 . 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植物,顶生花是雄花序,腋生穗是雌花序。已知若干基因可以改变玉米植株的性别:基因a纯合时,腋生穗不能发育;基因b纯合时,顶生花转变为雌花序,不产生花粉但能产生卵细胞。现有亲本组合Ⅰ、Ⅱ杂交产生F1的表型及比例如表所示。
组合亲本F1
 Ⅰ甲植株自交雌雄同株:雌株:雄株=9:4:3
 Ⅱ乙雌株×丙雄株雌雄同株:雌株:雄株=1:2:1
(1)测定玉米的基因组序列时,需要测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碱基序列。基因A、a和B、b不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2)组合Ⅰ中F1雌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雄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
(3)组合Ⅱ中F1雌株产生的雌配子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_
(4)三体(2n+1)细胞减数分裂时,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未配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已知玉米的某突变株表现为矮茎(dd),与6号三体(其产生的含有1条或2条6号染色体的配子活性相同且受精后均能发育)高茎纯合植株杂交,再选择F1中的三体与矮茎突变株杂交得到F2,统计F2中高茎植株和矮茎植株的比例。若_______,则基因d位于6号染色体上;若_____,则基因d不位于6号染色体上。
2023-12-04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第三次考试生物试题
4 . 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以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场,但近年来在连续多年过度放牧的干扰下发生退化,冷蒿种群不断扩展,逐渐形成冷蒿草原。
(1)群落中的冷蒿与羊草、克氏针茅间存在___________关系,植物的“气味”给食草动物提供可采食的信息属于___________信息。
(2)有研究表明冷蒿可向环境释放具有化感作用的代谢产物,影响周围植物的正常生长。研究者利用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浸水提取液处理3种伴生植物幼苗,实验结果见下图。据图分析,冷蒿释放的化感物质对羊草和克氏针茅幼苗根生长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绵羊对牧草的喜食程度依次为:糙隐子草>羊草>冷蒿>克氏针茅,但在持续过度放牧下,该草场的克氏针茅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被冷蒿替代,糙隐子草成为冷蒿的主要伴生物种。结合上述(2)的研究,对此现象的解释是:①冷蒿可通过无性繁殖抵抗放牧干扰;②由于___________,原优势物种的生存空间被挤占;③由于___________,糙隐子草在冷蒿草原上可以较好生长。
(4)下表为食物链“草→鼠→鹰”中各种群一年间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7kJ·a-1)。

种群

同化的总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消耗

传递给分解者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的能量

69.5

7.0

19.0

45.5

19.0

9.0

1.0

4.5

3.5

1.0

2.5

微量


(注:表中空白处表示未测定)
据表分析,草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______kJ∙a-1。能量从草到鼠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5)目前对退化草场进行恢复治理的主要措施中,草种补播改良是一种常用方法。为使补播的草种能良好地萌发、生长发育,草场更好地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请结合上述研究成果,分析选用的草种应具有哪些特点?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5 . 菊天牛是菊花的主要害虫之一。科研人员将抗虫基因转入菊花,培育出抗虫菊花。下图是获得转基因菊花的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作为标记基因,菊花叶片对卡那霉素高度敏感。
(1)为了促进土壤农杆菌吸收重组质粒,可用__________处理土壤农杆菌,使其处于_______以便吸收重组质粒。
(2)将重组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的目的是利用农杆菌能够__________的特点,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中,并插入菊花细胞的____________上,最终形成转基因植株。
(3)将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一定浓度植物激素和________的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筛选转基因菊花。
(4)可用____________方法检测转基因菊花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使用该方法时,需根据抗虫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____________个特异性引物,以转基因菊花的DNA为模板进行第一轮扩增。
(5)将转基因菊花嫩茎及叶片与人工饲料以适当比例混合后饲喂菊天牛2龄幼虫,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死亡率%

实验组

转基因植株1

60.00

转基因植株2

53.33

对照组

13.33


①对照组应饲喂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据表分析,_______________差异显著,说明转基因菊花对菊天牛2龄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6 . 城市小区绿化植物容易受到建筑物遮荫的困扰。风箱果是珍贵的灌木绿化树种,为研究光照对其生活的影响,研究人员以1年生风箱果幼苗为研究对象,选取长势一致的幼苗60株,设置3种遮荫处理:CK(全光)、轻度遮荫L1(60%全光)和重度遮荫L2(20%全光)进行实验。下表为遮荫对风箱果幼苗光响应参数的影响,其中AQY反映了叶片利用弱光的能力,其值越大表明植物利用弱光能力越强。
遮荫对风箱果幼苗光合一光响 应参数的影响

参数

光照处理

CK

L1

L2

表观量子效率AQY (μμmol . m-2.s~1)

0.066

0.046

0.037

最大净光合速率Pm. (μmol. m-2.s-1

22.6

13.2

11.0.

呼吸速率R。(μmol .m-2 .s-1)

1.3

0.8

0.3

光补偿点LCP (μmol .m-2.s-1)

25.9

19.0

8.6

光饱和点LSP (μmol .m-2.s-1)

1066. 8.

676.8

640.4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每实验组的苗木应为_____________株。
(2)表中数据显示风箱果幼苗对遮荫产生了一定的适应性,请推测遮荫条件下细胞呼吸速率降低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遮荫显著降低了风箱果的AQY,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K组与L2组相比,风箱果幼苗最大光合速率的差值为____________μmol·m-2·s-1。在光照强度大于1066.8μmol·m-2·s-1时,影响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实验结果,对生产实践中风箱果幼苗的栽植提出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
7 . 某同学分别按下表进行三组实验:

组别

材料

实验试剂及条件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lll染液、酒精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

苹果匀浆

斐林试剂、50~65℃水浴加热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C

豆浆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将A组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
(1)进行A组实验时,使用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其中实验所观察的着色的小颗粒是________(物质),小颗粒颜色是________
(2)B组实验中,组织样液中将出现________沉淀,若将苹果匀浆换成蔗糖溶液并按正确操作重复B组实验,结果是溶液颜色呈现______色。
(3)C组实验中豆浆中含蛋白质,检验试剂是_____,是否需要水浴加热?____(填“是”或“否”)若所用材料为煮沸的豆浆,则实验现象是溶液颜色呈现______色。
2023-10-1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为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
(2)图1和图2是培养某土壤细菌的结果图,其对应的接种方法不同,用这2种方法接种后的培养基上都可以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所形成的______

(3)下列是两种培养基配方:
表1   A培养基配方

纤维素粉

NaNO3

Na2HPO4·7H2O

KH2PO4

MgSO4·7H2O

KCl

酵母浸膏

H2O

5g

1g

1.2g

0.9g

0.5g

0.5g

0.5g

1000mL

表2   B培养基配方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H2O

1.4g

2.1g

0.2g

10.0g

1.0g

15.0g

1000mL

如果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选择______(填“A”或“B”)培养基配方,原因是______
(4)3位同学对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进行了测定。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106的培养基中,取0.2mL稀释液涂布,得到以下统计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1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66;
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2、246和256,取平均值238;
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4、212和259,取平均值165。
在3位同学的统计中,乙同学的统计结果是相对准确可信的。按照该同学的结果,每毫升原液中的菌体数是______
9 . 人凝血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也是血液凝固级联反应中的主要效应蛋白酶。RT-PCR是一种结合了逆转录和PCR的技术。科研人员从人体血细胞提取凝血酶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人凝血酶基因片段,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先利用逆转录技术获取相应的DNA片段。从人体血细胞提取凝血酶RNA,通过①过程获得DNA片段,该过程需要的酶和原料分别是____________
(2)获取相应的DNA片段后,通过PCR技术获取该DNA片段的过程中一般不需要使用解旋酶,原因是______
(3)科研人员在PCR扩增的缓冲溶液中添加了Mg2+,Mg2+的作用是______。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浓度的Mg2+对PCR扩增效果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表中结果表明在缓冲溶液中添加Mg2+|时,需要适宜的浓度,据表分析,依据是______

Mg2+浓度/(mmol·L-1

0

2

3

4

5

6

人凝血酶基因相对含量

+

++

+++++

++++

+++

注:“—”表示未检测到人凝血酶基因;“+”表示检测到人凝血酶基因,且“+”声越多,含量越高。
(4)④过程中,当温度下降到50℃左右时,两种引物与两条DNA单链结合。据图分析,科研人员选择的引物是______。假设PCR中以1个双链DNA分子为初始模板,且③④⑤过程进行了5次,共需要______个引物。
10 . 仙台病毒(SeV)容易对实验动物造成严重危害,限制了以SeV建立的动物模型和新型嵌合载体疫苗的相关研究。SeV(RNA)的HN基因编码的HN蛋白是主要的抗原蛋白。科研人员利用单克隆抗体等相关技术制备抗HN蛋白单克隆抗体来检测实验鼠是否感染SeV,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过程①中对实验鼠免疫时应该注射______,其目的是______
(2)Sp2/0细胞是一种小鼠骨髓瘤细胞。诱导B淋巴细胞和Sp2/0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细胞后,需要在HAT培养基上进行筛选以获得杂交瘤细胞,该种细胞应当具有______的特点。
(3)对在HAT培养基上筛选获得的多株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检测结果如表所示。

杂交瘤细胞

HN2F

HN9

HN5D

HN8D

HN10

HN2H

抗体检测

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根据表中信息分析,符合生产抗H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是______
(4)将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用于抗H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生产。过程②采用的生产方法需要向小鼠腹腔内注射______
(5)检测实验鼠是否感染SeV,传统的方法是利用血清抗体进行检测。与血清抗体相比,抗H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