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1 . I.根据光合作用中CO2固定方式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C3植物(如小麦)和C4植物(如玉米)。C4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有类囊体但没有Rubisco酶,而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没有类囊体但有Rubisco酶,其光合作用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力远高于Rubisco酶。

   

(1)C4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在______细胞中进行。图中丙酮酸转化为PEP需要叶绿体的______(填结构)提供ATP,由Rubisco酶催化固定的CO2主要来自图中过程和______(填生理过程)。
(2)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完全被叶肉细胞包被,叶肉细胞可以为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提供ATP和NADPH,这说明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在结构上具有的特点是______;同时还有助于从维管束鞘细胞散出的CO2再次被______(填物质)“捕获”。
Ⅱ.研究者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苗期玉米的光合生理差异,部分结果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3)图甲的实验设计中,对照组玉米处理的具体条件是______。图乙中,在恢复期作物净光合速率最低对应的处理条件是______。图乙结果所示,胁迫期C&D组净光合速率小于C组,而恢复期C&D组净光合速率明显大于C组,说明______
(4)据丙图可知,光系统Ⅱ中,光使叶绿素中的电子由低能状态激发到高能状态,这个高能电子随后丢失能量而进入光系统Ⅰ,这时一部分丢失的能量便转化为______中的能量。光系统Ⅱ中丢失的电子由______裂解放出的电子补充;光系统Ⅰ中形成的高能电子作用用于生成______。研究表明,玉米幼苗对低温较敏感,单一冷害胁迫会对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造成极大损伤,请结合图丙分析单一冷害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______
2 . 研究人员发现大豆细胞中GmPLP1(一种光受体蛋白)的表达量在强光下显著下降。据此,他们作出GmPLP1参与强光胁迫响应的假设。为验证该假设,他们选用WT(野生型)、GmPLP1-ox(GmPLP1过表达)和GmPLP1-i(GmPLP1低表达)转基因大豆幼苗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强光胁迫时,过剩的光能会对光反应关键蛋白复合体(PSII)造成损伤,并产生活性氧(影响PSII的修复),进而影响_________的供应,导致暗反应_________(填生理过程)减弱,生成的有机物减少,致使植物减产。
(2)图1中,光照强度大于1500umol/m2/s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三组实验大豆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均增加缓慢,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试从暗反应角度答出2点)。该实验结果表明GmPLP1参与强光胁迫响应,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小组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强光会诱导蛋白GmVTC2b的表达。为探究GmVTC2b是否参与大豆对强光胁迫的响应,他们测量了弱光和强光下WT(野生型)和GmVTC2b-ox(GmVTC2b过表达)转基因大豆幼苗中抗坏血酸(可清除活性氧)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依据结果可推出在强光胁迫下GmVTC2b增强了大豆幼苗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生物对强光胁迫的忍耐程度),其原理是____________

   

(4)经进一步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GmPLP1通过抑制GmVTC2b的功能,减弱大豆幼苗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若在第(3)小题实验的基础上增设一个实验组进行验证,该实验组的选材为_________的转基因大豆幼苗(提示:可通过转基因技术得到相应基因过表达和低表达的植物)。根据以上信息,试提出一个可提高大豆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从而达到增产目的的思路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024-06-18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0讲 光合作用(第二课时)(练习,3大题型)-【上好课】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3 . 假设用基因型为Bb的玉米为亲代分别进行以下四组遗传学实验:①连续自交;②连续自交,每一代均淘汰基因型为bb的个体;③连续随机交配;;④连续随机交配,每一代均淘汰基因型为bb的个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①的F4中,基因型为BB与Bb的个体数量比约为15:1
B.实验②的F3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数量约占2/7
C.实验③的F5中,基因型为BB、Bb和bb的个体数量比约为1:4:1
D.实验④的F3中,b的基因频率为0.2
2024-05-31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4 . TM4为侵染耻垢分枝杆菌的双链DNA噬菌体。耻垢分枝杆菌的stpK7基因是维持TM4噬菌体的吸附能力并抑制细胞死亡的关键基因。以TM4、敲除stpK7和未敲除stpK7的耻垢分枝杆菌为实验材料,按照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流程,进行下表中的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选项

32P、35S标记情况和TM4侵染情况

实验结果分析

A

35S标记的TM4侵染敲除stpK7的耻垢分枝杆菌

放射性集中在上清液中

B

用未标记的TM4侵染32P标记的未
敲除stpK7的耻垢分枝杆菌
释放的子代TM4的两条DNA单
链均带有32P标记

C

32P标记的TM4分别侵染
未敲除stpK7和敲除stpK7的耻垢分枝杆菌
沉淀中放射性强度敲除stpK7的
耻垢分枝杆菌组低于未敲除stpK7组

D

用未标记的TM4侵染35S标记的未
敲除stpK7和敲除stpK7的耻垢分枝杆菌

两组的TM4放射性强度有明显差别

A.AB.BC.CD.D
5 . 为研究某种动物体细胞的细胞周期,在t0时将S期的细胞用3H全部标记,然后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继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做细胞放射性自显影实验,统计其中带3H标记的M期细胞所占的百分比。t1(t1=t0+3h)时发现被标记的细胞开始进入M期;t2(t2=t1+1h)时50%的被标记细胞处于M期的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增加;t3(t3=t2+4h)时50%被标记细胞处于M期且处于M期的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减少;t4(t4=t3+8h)时出现被标记的细胞第二次进入M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t4时间段被3H标记的细胞均不会经历核糖体形成的时期
B.t1~t4时间段被3H标记的细胞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C.t2~t3时间段被3H标记的部分细胞核DNA复制会因环境影响而出错
D.该细胞周期中G1、S、G2和M期时长分别为4h、2h、3h和4h
2024·山东日照·二模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6 . 细胞中L酶上的两个位点(位点1和位点2)可以与ATP和亮氨酸结合,进而催化tRNA与亮氨酸结合,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科研人员针对位点1和位点2分别制备出相应突变体细胞L1L2,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后检测L酶的放射性强度,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酶可为tRNA与亮氨酸结合提供能量
B.突变体细胞L1中L酶不能与ATP结合
C.ATP与亮氨酸分别与L酶上的位点1和位点2结合
D.ATP与L酶结合能够促进亮氨酸与相应的位点结合
2024·全国·模拟预测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
7 . 激素分子可使AMPK蛋白磷酸化()后被激活,通过AMPK信号通路作用于转录因子调节靶基因的转录。2型糖尿病(T2DM)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也与帕金森症(PD)存在关联性。二氢杨梅素(DHM)是一种从中药中提取出的黄酮类化合物,对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均具有改善作用。为探究DHM通过AMPK信号通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帕金森病变的机制,研究小组构建T2DM大鼠模型并开展相关实验研究。实验处理和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其中,CON表示正常大鼠,T2DM表示T2DM模型大鼠,L-DHM和H-DHM分别代表用低剂量或高剂量DHM处理。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CONT2DMCON+
L-DHM
CON+
H-DHM
T2DM+
L-DHM
T2DM+
H-DHM
血糖水平/5.2221.344.854.7618.3615.56
胰岛素抵抗指数4.3548.254.253.8838.7621.48
平衡木试验评分0.142.230.190.081.350.54
注:平衡木试验用于评价神经系统的相关功能,0分表示大鼠顺利穿过平衡木,1分表示大鼠抓边穿过平衡木,2~3分表示大鼠出现从平衡木上跌落的现象。
(1)胰岛素抵抗会降低胰岛素与_____的结合效果,血浆葡萄糖不能有效被组织细胞利用进行_____(答出三点即可)等代谢活动,导致糖尿病。根据实验结果,_____,说明实验构建T2DM大鼠模型成功。
(2)PD的发病与脑神经细胞内蛋白积累和DA神经元坏死密切相关,TH蛋白是DA神经元坏死后释放的标记物。由_____可知,DHM可改善T2DM大鼠并发的PD病变。检测各实验组大鼠的蛋白和TH蛋白含量,则含量明显最高的组别可能是_____
(3)研究小组检测各组大鼠的p-AMPK/总AMPK表达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AMPK信号通路激活受阻可能使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转录量_____(填“升高”或“降低”),出现胰岛素抵抗。

2024-04-2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 生物学(三)
8 . 某种类型的长间期综合征与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和1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表现为单基因隐性遗传或双基因隐性遗传,如图表示三种类型的患者。不考虑发生变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注:患者不携带,KCNQ1/KCNQ1患者不携带患者仅有单个
A.分别携带的正常夫妇婚配,生育患病儿子的概率是
B.携带的正常夫妇婚配,正常孩子不携带的概率是
C.患病女性与不患长间期综合征的男性婚配,生育男孩或女孩均正常
D.患病女性与患病男性婚配,生育正常女孩的概率是
2024-04-23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 生物学(三)
2024·全国·模拟预测
9 . 马铃薯受外界损伤刺激后,多酚氧化酶被氧气激活,催化2-氨基-3-对羟苯基丙酸经一系列反应生成黑色素,使组织发生褐变,影响外观品质。马铃薯经以下处理可降低鲜切组织褐变率,延长货架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处理组处理方法褐变抑制率
鲜切马铃薯采用真空,封口,冷却的方法进行真空包装43.37
马铃薯在低温贮藏8个月36.34
马铃薯放在培养箱中热空气处理47.5
采用柠檬酸半胱氨酸浸泡处理鲜切马铃薯76.69
A.处理组①②③④均通过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褐变率
B.进一步降低温度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可使得处理组②的褐变抑制率升高
C.处理组③④可破坏部分多酚氧化酶的空间结构且难以恢复
D.减少组织中的氨基-3-对羟苯基丙酸不能提高褐变抑制率
2024-04-2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 生物学(三)
10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β)是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近年研究发现,结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hCGβ基因也有表达,hCGβ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一定关系。研发抗hCGβ疫苗已成为近年来肿瘤生物治疗新的热点,下图为其制备的基本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注:甲序列指导合成的信号肽能引导后续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AOX1为甲醇氧化酶基因的启动子,只能在以甲醇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正常表达;各种限制酶对应的线条所指为其识别序列。
(1)图示hCGβ基因是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在设计引物对其扩增时,为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的自身环化并保证连接的方向性,可在其两端添加___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经实验得知该基因扩增引物长度为10个核苷酸时特异性强、效率高,已知目的基因①处的碱基序列为CCTTTCAGCTCA—,则设计该端对应引物的序列是5'___-3'。
(2)图示 hCGβ基因需要与甲序列一起构建形成融合基因,其目的是___。从生产控制的角度分析,选用AOX1作为hCGβ基因启动子的优点是___
(3)阶段Ⅱ大肠杆菌作为受体菌是利用了大肠杆菌___的特点,从而实现重组DNA的扩增,然后在含有___的培养基中筛选得到含hCGβ基因表达载体的大肠杆菌后进一步进行扩增。
(4)阶段Ⅳ需将处理后的酵母菌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该培养基不需要添加以下哪些成分___(a.氨苄青霉素b.组氨酸c.无机盐d.琼脂),可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酵母菌即为含有hCGβ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菌株。将此菌株扩大培养后,离心取上清液,依据___原理进行检测。若上清液中能检测到hCGβ蛋白,则说明hCGβ基因得以表达。
2024-04-20更新 | 77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