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2024年3月3日是第10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其主题为 “连接人与地球:探索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数字创新”。动物M是一种大型哺乳动物,活动能力强且具有较强的破坏性,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多生活在山林中。下图是某地区动物M的部分食物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研究人员通常采用红外相机调查该地区动物M种群密度,与标记重捕法相比,这种调查方法的优点有____(答出2点即可),在选取红外相机放置地点时应遵循____原则。
(2)依据上图分析,该地区动物M占有____个营养级。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动物M的食物种类多但该地区动物M种群密度并不大,原因可能是____
(3)专家建议该地区动物M种群密度的控制标准是2只/Km2,确定这一标准时应依据该地区____(答出2点即可)。某些山林中动物M的种群密度超标,甚至出现侵扰人类生活的现象,试分析动物M离开山林,“侵扰人类”的可能原因是____(答出1点即可)。
2024-06-0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2 .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热量产生、代谢和散发,从而控制体温的升降。视交叉后方的下丘脑较靠前侧的区域主要是促进散热,较靠后侧的区域主要是促进产热,这两个区域之间保持着交互抑制的关系,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如图表示正常人感染病原体后,人体进行的一些调节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调控骨骼肌细胞收缩产热的自主神经元位于视交叉后方的下丘脑较靠____(填“前”或“后”)侧的区域。
(2)图中致热性细胞因子引起垂体分泌激素b的调节方式为____。激素a分泌增多会引起激素b分泌增多,而激素b分泌增多进而引起激素c分泌增多,这一调节过程称为____
(3)图中致热性细胞因子最终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和甲状腺细胞分泌激素c,上述两个过程快慢差异较大,原因是____
(4)病原体引起的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以及治疗以后的体温下降期、最后的体温正常期中,机体的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基本相等的是____
2024-04-1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高三下学期联考模拟预测(四)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3 . 基因工程中标记基因可用来对转化细胞(已导入目的基因的细胞)进行筛选,筛选完成后,标记基因便成为多余基因,多余基因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因此须对标记基因进行剔除,从而得到理想目的细胞。某种剔除方法如图所示,Ⅰ、Ⅱ为两种重组质粒。假设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回答下列问题:
   
(1)从获取目的基因到得到重组质粒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酶是______。图中的GOI和SMG位于Ti质粒的______上。
(2)该剔除方法是否可以将GOI和SMG用同一个Ti质粒进行转运?______(答“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______。理论上,图中子一代中目的性状可稳定遗传的理想目的细胞所占比例为______
(3)在图示植株的培育过程中,利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该技术利用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特点。但在植物个体的发育过程中,细胞并不会表现出全能性,原因是______
2024-03-2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4 . 为探究温度对某景天科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实验小组提取了该植物部分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制作成悬液,设为甲组,取等量生理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叶肉细胞提取液设为乙组,放于不同温度下培养,然后测量其CO2吸收速率。假设甲、乙组中叶绿体含量相等,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常用______法提取分离细胞中的叶绿体,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
(2)5℃时,甲组溶液CO2吸收速率为0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实验中细胞的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3)欲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可在______(用图中温度和~表示)设置合理温度梯度再进行实验,原因是______
2024-03-22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5 . 细菌利用黏肽合成细胞壁的反应需要黏肽转肽酶的催化,青霉素的结构和黏肽的末端结构类似,能与黏肽转肽酶的活性中心稳定结合,是主要在细菌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在20世纪,我国青霉素的临床用量为20~40万单位/次;近年来,由于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目前青霉素的临床用量为160~320万单位/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青霉素能与黏肽竞争酶活性位点,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造成其细胞壁缺损
B.青霉素可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但有引发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
C.注入体液中的青霉素能消灭患者体内的多种病原体,该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青霉素能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突变,经逐年诱导,敏感型细菌的耐药性增强
6 . 现有两种水稻品系Mer和DJY,均为雄性可育。将二者进行杂交,子代(用M/D表示)表现为花粉全部不育。研究人员提出“破坏者一守卫者”假说解释这一现象:品系Mer和DJY拥有各自的破坏者基因和守卫者基因,破坏者基因持续表达产生的蛋白会导致花粉细胞死亡,但这些蛋白的功能会被本品系的守卫者基因表达的蛋白抑制。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品系的守卫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相同的,M/D个体在形成配子时,来自Mer和DJY的守卫者基因会随____的分开而发生分离。守卫者基因的表达是在减数分裂Ⅰ完成____(填“之前”或“之后”),其表达的蛋白质____(填“能”或“不能”)抑制其他品系的破坏者基因蛋白。
(2)基于“破坏者—守卫者”假说和相关研究,研究人员将DYJ品系的守卫者基因定位于7号染色体上的S区段。经过育种,获得了染色体如图所示的水稻(全部染色体均来自DYJ品系,7号染色体中其中一条的S区段被来自Mer品系的同源区段代替)。

   

①图中水稻的育种思路是:首先进行____间的杂交,获得F1。将F1____(填“父本”或“母本”)与DJY杂交获得F2。经基因测序筛选出____的个体,继续重复上述操作。
②该水稻的育性为花粉____(填“全可育”、“全不育”或“半可育半不育”)。该水稻进行自交,依据花粉的育性划分表现型,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③图中的水稻代代都进行自由交配,含有Mer的S区段的个体数量将____
7 . 发酵工程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有活性的离体酶的某些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直接用微生物参与控制某些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与传统发酵相比,发酵工程所用发酵菌往往是优良菌种,分离、筛选、纯化优良菌种是发酵工程的重要环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筛选、纯化优良菌种时,需要先配制固体培养基或液体培养基,这两种培养基在成分上的差异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图1所示操作时,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阶段,进行图2所示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阶段,会预留一部分不接种的平板,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化生产酸奶,需用到优良的乳酸菌。从分离出的乳酸菌中筛选出优良的乳酸菌,可将乳酸菌样液经___________后,再涂布到含CaCO3的特定培养基上(不透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挑选_____________的单菌落可视为由优良乳酸菌形成的。
(4)某兴趣小组利用抽样检测法统计酵母菌样液中活菌的数量时,先向样液中滴加适量台盼蓝染液(台盼蓝染液对样液体积的影响忽略不计),这样处理的原理及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人体内部分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表示器官,A、B、C、D表示相关激素,①②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表示抑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指的是___。从免疫角度分析,抗体1攻击细胞b引起的血糖调节紊乱属于___病。
(2)在寒冷环境中,激素D的分泌量会___(填“减少”或“增加”),但人体内环境中激素D的含量相对稳定,其原因是___(答出2点)。寒冷环境中为维持体温的恒定,皮肤发生的生理变化是___
(3)研究发现,切除丙或注射适量的药物M都会使小鼠代谢下降,因此推测药物M对激素D的分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请以小鼠为材料设计实验证明上述推测是正确的。请写出实验设计的思路:___
2023-12-30更新 | 2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教育片区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9 . 以小麦品种矮抗 58为材料,采用0.3mol/L 水杨酸溶液预处理(SA)灌浆期小麦叶片。以水预处理灌浆期小麦(W)为对照组,进行三种不同的光温处理。即适宜温度中等强光(25℃,600/µmol•m-2•s-1)2h(MTI)、高温强光(38℃,1600/µmol•m-2•s-1)2h(HTI)、高温强光2 h后置于适宜温度中等强光3 h(R)。测定不同光温条件下小麦叶绿体中D1蛋白及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1和图2所示结果。已知叶绿素a通常与D1蛋白等物质结合,构成光合复合体PSⅡ。回答下列问题:
   
(1)D1 蛋白存在于叶绿体的______,控制 D1 蛋白合成的基因为PsbA 基因,PsbA 基因转录的场所是叶绿体的______
(2)PSⅡ中的叶绿素a吸收光能后,利用光能将______分解,同时产生的______经过质体醌等传递体的传递,传递给 PSI,用于 NADP和H结合形成NADPH。
(3)在高温强光对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机制的研究中,分析图1和图2 中水预处理(W)组可知,高温强光会降低净光合速率,导致这 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降低这影响,使光合速率有所恢复。与水预处理组相比,0.3 mol/L水杨酸溶液预处理组小麦,高温强光下净光合速率下降很少,推测水杨酸的作用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玉米暗反应系统与小麦不同。玉米具有一种特有的 PEP 羧化酶,可以固定低浓度的CO₂形成C₄,通过C₄积累更多的CO₂进行光合作用;小麦只具有 RuBP 羧化酶,可以固定高浓度的CO₂形成C₃,对低浓度的 CO₂没有固定能力。推测______更适应高温、干旱环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1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卷(一)生物试题
10 . 尾悬吊(后肢悬空)的大鼠常被用作骨骼肌萎缩研究的实验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甲组不悬吊;乙组悬吊;丙组悬吊+电针插入骨骼肌刺激。4周后结果显示:与甲组相比,乙组大鼠后肢小腿骨骼肌出现重量降低、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小等肌萎缩症状;丙组的肌萎缩症状比乙组有一定程度的减轻。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尾悬吊使大鼠骨骼肌的肌蛋白降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
B.乙组大鼠后肢骨骼肌萎缩与神经—肌肉突触传递减弱有关
C.对丙组大鼠施加的电刺激信号经反射弧调控骨骼肌收缩
D.长期卧床病人通过适当的电刺激可能缓解骨骼肌萎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