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熟悉的歌声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哼唱。听歌和唱歌都涉及到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回答下列问题。
(1)听歌跟唱时,声波传入内耳使听觉感受细胞产生______,经听神经传入神经中枢,再通过中枢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后,由______支配发声器官唱出歌声,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的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活动。
(2)唱歌时,呼吸是影响发声的重要因素,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与“吸”。换气的随意控制由______和低级中枢对呼吸肌的分级调节实现。体液中CO2浓度变化会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和外周化学感受器,从而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切断动物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神经前后,让动物短时吸入CO2(5%CO2和95%O2),检测肺通气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据图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失歌症者先天唱歌跑调却不自知,为检测其对音乐的感知和学习能力,对正常组和失歌症组进行“前测一训练一后测”的实验研究,结果如图2。从不同角度分析可知,与正常组相比,失歌症组______(答出2点);仅分析失歌症组后测和前测音乐感知准确率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因此,应该鼓励失歌症者积极学习音乐和训练歌唱。
7日内更新 | 126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生物真题黑龙江卷
2 . 吲哚乙酸(IAA)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也是最丰富的天然生长素,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是由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来讲,芽尖细胞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黄化老叶的叶肉细胞。
(2)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并观察实验结果后发现:甲组,具有顶端的植株侧芽生长受抑制;乙组,去除顶芽后侧芽开始生长。由上述实验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结论,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并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完善实验并预期结果。________
(3)研究人员发现拟南芥bud1突变体出现矮小丛生的性状,通过检测野生型和突变体细胞中bud1基因转录的mRNA量,发现突变体的RNA量显著高于野生型。
①上述信息说明,突变体性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②顶端优势由生长素的_________运输引起,为了探究bud1基因与该运输方向的关系从而探讨bud1突变体矮小丛生的内在机理,某科研人员提出“________”这一假设。科研人员分别在突变体和野生型拟南芥胚芽鞘顶端施加放射性的IAA,4h后检测胚芽鞘基部的放射性。若检测结果出现________,则支持该假设。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是机体产生了水通道蛋白4(AQP4)的抗体。NMOSD的诊断依赖对外周血的检测,检测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操作的目的是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AQP4抗体
B.荧光标记的“二抗”会与结合在AQP4上的抗体结合
C.患者的检测结果应为在细胞质中观察到免疫荧光
D.这种检测方法保持了抗原结构,因此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2024-06-0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预测生物学试题
4 . 赤霉素(GA)在调控水稻株高中起着重要作用,已知其受体为GID,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发现GRL基因对水稻株高存在影响,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某水稻GRL基因缺失突变体表现为株高和穗颈长度均高于野生型,易倒伏且穗颈易折断,从而造成水稻减产。为研究GRL基因表达产物的作用机制,某科研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
实验一:通过检测发现,野生型和GRL基因缺失突变体的GA含量基本相同。
实验二:对野生型水稻幼苗施用适宜浓度GA后,检测结果显示该野生型水稻幼苗的GRL基因表达量变化与对照组一致。
实验三: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GID基因缺失突变体(严重矮化)和GRL基因缺失突变体(高茎)的纯合子,将二者杂交,F1表型正常,F1自交产生的F2中,株高正常植株∶高茎植株∶严重矮化植株=9∶3∶4。
实验四:对野生型和GRL基因缺失突变体的GID基因和SLR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
(2)实验二的对照组为____。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量会受相应激素浓度诱导而变化,从实验二的结果可推测____
(3)实验三的F2出现9∶3∶4的性状分离比,说明GID基因与GRL基因的位置关系为____。若将F1与GID基因缺失突变体杂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
(4)结合图1和实验四的结果,可推测GRL基因表达产物的作用机制是____
2024-06-0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预测生物学试题
5 . 通过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取单倍体,技术难度高,效率低下。科学家在玉米中发现了一个孤雌生殖诱导系,它作父本与其他品系杂交时,可诱发后代中出现一定数量的单倍体。吉林农业科学院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平均单倍体诱导率提高10倍的吉高诱3号,为便于筛选,科研人员将共同控制紫色素合成的A、R两种外源基因导入吉高诱3号玉米(正常玉米表型为白色,缺乏A、R则视作a、r)。A和R基因共存时,玉米籽粒为紫色,其余为白色。研究过程中某两种转基因品系多次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互换,请分析下列问题。   

(1)通过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取单倍体依据的育种原理是______,用单倍体来辅助育种,最大的优势是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孤雌生殖诱导系的磷脂酶基因ZmPLA1突变,导致精子细胞膜结构不完整或脆弱。据此请推测该品系能诱导产生单倍体后代的原因:____________
(3)据图示杂交结果,A、R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亲代白粒玉米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F1紫粒玉米自交,F2中白粒玉米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4)基因型为AARR的吉高诱3号品系作父本与正常品系杂交时,产生的单倍体及二倍体种子的颜色分别为____________。现有具特定优良性状的杂交子一代植株甲,请写出利用基因型为AARR的吉高诱3号品系与之杂交,以培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纯合子的方法:____________
6 . 实验小组同学利用质壁分离实验测定植物组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他们将相同的组织薄片放置在一系列按照浓度逐渐减低排列的蔗糖溶液里,并浸泡30分钟,然后转移到载玻片上,镜检约50个细胞,统计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数目,并得到下表的数据。请根据表格分析,卡列叙述正确的是(       
浓度(mol/L)第一小块第二小块第三小块平均值比例
0.950505050100%
0.850504849.3399%
0.747485048.3397%
0.636414540.6781%
0.527303530.6761%
0.419251620.0040%
0.31217812.3325%
0.21021.002%
0.10010.330%
A.发生质壁分离的前提之一是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
B.同一浓度下,取三块组织薄片进行实验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
C.该实验可在低倍镜下完成观察,每个蔗糖浓度数值下需观察9次
D.组织薄片中50%左右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该浓度可能为细胞液浓度
7 . 吲哚胺-2,3-二氧酶(IDO)是一种含铁血红素单体蛋白,可催化色氨酸分解代谢,可能与免疫排斥反应、病原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抑郁)等有关。为研究IDO表达的相关特性,研究者构建了一个能融合表达IDO和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质粒IDO-EGFP-C1。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PCR技术获取IDOcDNA,过程如图1所示,图中①~③表示步骤,其中影响扩增特异性的步骤是________。由图可知,扩增温度设置存在差异,其中与酶无关的步骤是______

(2)构建融合IDO和EGFP的重组质粒IDO-EGFP-C1(图2中KpnI、NheI、AgeI、BglⅡ均为限制酶且指向其识别序列,KanR为卡那霉素抗性基因,ori为复制原点,233bp的片段为IDO基因的特有序列)。已知IDOcDNA的长度为1200bp,而质粒EGFP-C1的长度为4700bp,其上EGFP的长度为780bp。图2为设计的实验流程(箭头表示正确的插入方向),研究者甲认为用引物a和引物b进行PCR扩增,再将产物用电泳鉴定,若产生______bp的DNA片段即可证明实验成功;但研究者乙认为该实验流程需修正,其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重组质粒IDO-EGFP-C1的测序。研究者乙根据其想法实施了实验并获得预期的产物,通常还需进一步通过基因测序对结果进行确认,原因是_____________
(4)转染结果鉴定。转染IDO-EGFP-C1质粒的TC-1细胞中可见荧光蛋白表达,该过程需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以便筛选转染成功的细胞,然后提取被转染的TC-1细胞的基因组DNA,用引物a和引物c对其进行扩增,结果如图3,则图中1为含______的TC-1细胞,2、3为______

2024-05-1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 年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临考预测押题密卷-生物学 A卷+答案
8 . 植物呼吸作用包括细胞色素呼吸和交替呼吸,使线粒体中电子传递至O2的氧化酶为细胞色素氧化酶(COX)和交替氧化酶(AOX)。正常情况下,线粒体电子传递主要通过细胞色素呼吸进行,电子泄漏较少,但逆境条件下细胞色素呼吸受到抑制,导致呼吸链电子传递受阻,电子极易泄漏出来与O2结合形成植物体内的活性氧(ROS),如H2O2等,此时交替呼吸强度增大,将过剩电子通过AOX传递给O2形成水,有效减少线粒体内ROS的产生。某团队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铝胁迫对2个烟草品种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铝浓度的增加,2个烟草品种叶片细胞的色素呼吸强度逐渐降低
B.铝胁迫引起细胞呼吸中泄漏的电子增加并与O2结合导致ROS增加
C.云烟100可能通过保持较高的交替呼吸强度来减轻铝胁迫造成的细胞伤害
D.烟草叶片中H2O2浓度随着铝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且云烟105的敏感性更弱
2024-05-1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 年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临考预测押题密卷-生物学 A卷+答案
9 . 水稻(2n=24)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于粮食安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都具有重要作用。已知水稻抗病(A)对感病(a)为显性,某种化学药剂可以使水稻无香味的基因中部分碱基对缺失,诱导获得有香味的突变体。与普通水稻(无香味)相比,突变体水稻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有香味基因位于8号染色体上,由隐性基因(h)控制。现已培育出纯合的抗病无香味水稻和纯合的感病有香味水稻植株若干。回答下列问题:
(1)体细胞缺失1条1号染色体称作1号单体,缺失1条2号染色体称作2号单体,以此类推。单体产生的配子可育,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无法存活。为了确定抗病基因A所在染色体的编号,若用“单体定位法”,需要制备抗病水稻单体(纯合子)品系______个。试设计实验确定基因A所在染色体编号:选择二倍体感病植株分别与________,统计子代的性状及比例;若某一组中F1_______,则说明基因A位于该组单体所在的染色体上。
(2)假设是否抗病和有无香味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想获得抗病有香味的水稻,需要利用纯合的抗病无香味水稻和纯合的感病有香味水稻杂交,F1表型为_______,F1自交产生F2,在此过程中引入相应病原体,淘汰感病个体,则F2中纯合抗病有香味水稻占______。如果想要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纯合子抗病有香味水稻,应选用_________(填育种方法名称)。
(3)水稻有另一对相对性状高茎(B)和矮茎(b)。若纯合的矮茎无香味水稻和纯合的高茎有香味水稻杂交,F1自交产生F2,F2出现表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则说明基因B和h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基因b和H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2024-05-07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生物试卷(二)
10 . 镁(Mg)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元素,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镁是构成________的重要成分,水稻细胞内的光合色素还包括_______
(2)为探究镁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将正常培养38天的水稻分别转移到无镁培养液(-Mg2+)和正常培养液(+Mg2+)中培养15天,对光合作用指标进行连续跟踪检测,测定光合色素含量相对值、Vc max(最大羧化速率,碳固定指标)和An(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1。推测前10天An变化不明显的原因是____;10天后,An显著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镁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正常培养38天的水稻在缺镁和正常培养液中培养12天后,每3h检测一次Vcmax的变化,持续跟踪48h,结果如图2。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从而影响光合作用。为了验证缺镁前期对光反应的影响,还需要检测的指标有______(至少答出两个)。

(4)已知叶绿体中镁含量存在与Vc max相似的变化,且与叶绿体镁转运蛋白MGT3相关。为验证缺镁处理能够动态抑制MGT3基因的表达,设计实验如下表。请补全表中的检测指标______和图3中的实验结果。
组别实验材料实验处理检测指标
对照组缺镁培养的水稻植株缺镁培养液持续48h检测水稻叶片中的__________
实验组正常培养液

(5)研究发现,RUBP羧化酶的活性依赖于Mg2+,根据上述研究内容解释短期缺镁影响水稻光合作用的机制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