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2 道试题
1 . 油菜素内酯(BL)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植物激素。为研究其跨膜运输机制,我国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ABCB19过去被认为是运输生长素的转运蛋白,但对ABCB19蛋白突变体植株进行培育,发现其表型与其他的生长素运输蛋白突变体表现出明显差异。
实验二:为探究ABCB19的底物特异性,用纯化的ABCB19分别与生长素(IAA)、赤霉素(GA)、BL在适宜条件下混合,加入足量ATP后,测定各组ATP酶活性,结果见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L在细胞内合成,含有多个亲水基团,可能难以通过______的方式运出细胞。
(2)ABCB19蛋白具有ATP酶活性,与底物结合时会被激活,ATP酶活性可以反映ABCB19的活性。据此分析,图1结果表明______
(3)结合实验一和二的结果,提出关于转运蛋白ABCB19的假说:______。为验证上述假说,科研人员利用3H标记的BL、脂质体WT和EQ、ATP、ATP酶抑制剂等进行转运实验。请根据图2的结果,补全实验设计表格。

分组

脂质体

3H-BL

ATP

ATP酶抑制剂

_____

+

+

_____

WT

+

+

_____

EQ

+

+

-

_____

+

+

+

注:WT为含ABCB19蛋白的脂质体,EQ为含突变型ABCB19蛋白的脂质体,突变型ABCB19蛋白不具有ATP酶活性;+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
(4)图2中曲线甲后期趋于平缓的原因是_____
2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合成蔗糖,如图表示蔗糖运输至韧皮部薄壁细胞和伴胞的过程,其中①表示H+-蔗糖同向运输载体,②表示H+-ATP酶,③表示W载体。韧皮薄壁细胞内能积累高浓度的蔗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蔗糖通过协助扩散出韧皮薄壁细胞
B.蔗糖通过胞间连丝进入韧皮薄壁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C.抑制细胞呼吸,蔗糖进入伴胞的运输会受影响
D.图示过程说明某些转运蛋白兼有酶活性
3 . 土壤盐渍化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将水稻耐盐碱基因OsMYB56导入不耐盐碱水稻品种吉粳88中,培育耐盐碱水稻新品种。操作流程及可能用到的限制酶如图,其中bar为抗除草剂基因,Te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CaMV35S为启动子,①~⑦表示操作过程。

限制酶

BamHI

BclI

SmaI

Sau3AI

识别位点及切割位点


(1)过程②在OsMYB56基因的末端加上CTAG核苷酸序列的目的是产生______
(2)过程③应选用限制酶______切割质粒,切割后需要用______(写具体名称)进行连接才能获得重组质粒。
(3)为筛选含有重组质粒的根瘤农杆菌,④过程应在添加______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培养后获得的菌落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是否含有重组质粒,原因是______
(4)基因表达载体中,CaMV35S与______结合,驱动基因转录。OsMYB56基因的编码链和bar基因的编码链的方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卷
4 . 研究表明,G-四链体是由G-四分体(由氢键连接4个G形成的环状平面)堆叠组成的核酸结构,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以及真核生物的基因组DNA或者RNA中。如图表示两种不同形式的由3个G—四分体形成的G3-四链体结构。形成G-四链体结构的序列主要聚集在关键的基因组区域,如端粒、基因启动位点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G3-四链体彻底水解形成的产物有脱氧核糖、磷酸和4种碱基
B.富含G的基因组中的G-四链体不会影响原核生物DNA分子的复制
C.G-四链体复制、转录时氢键断裂分别需解旋酶、RNA聚合酶的参与
D.稳定端粒区域内的G-四链体结构可抑制癌细胞的持续增殖
5 . 重组PCR 技术是一项新的PCR技术,可将原来两个不相关的DNA 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新的分子。实验小组从猪源大肠杆菌中扩增得到LTB基因和ST1 基因片段,用重组PCR 技术构建了LTB-ST1 融合基因,融合基因的制备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PCR 实验中,离心管、缓冲液和蒸馏水使用前要进行消毒
B.在设计引物时,P1、P2和P3的部分碱基都能互补配对
C.得到的多个杂交链都能作为模板用来延伸子链,以扩增融合基因
D.由杂交链延伸生成融合基因的过程中,不需要再另外添加引物
6 . 不对称PCR是利用不等量的一对引物来产生大量单链DNA(ssDNA)的方法。加入的一对引物中含量较少的被称为限制性引物,含量较多的被称为非限制性引物。PCR的最初的若干次循环中,其扩增产物主要是双链DNA(dsDNA),但当限制性引物消耗完后,就会产生大量的ssDNA。不对称PCR的简单过程如图所示。假设模板DNA分子初始数量为a个,6次循环后开始扩增产生ssD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限制性引物和非限制性引物均需要依据模板DNA的碱基序列来设计
B.据图可知,最后大量获得的ssDNA与图中甲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C.上述过程中子链分别沿限制性引物的5′端、非限制性引物的3'端延伸
D.该不对称PCR过程中需要(26-1)a个限制性引物
7 .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下列两个生物概念模型的理解或者分析正确的组合是(  )

①若图1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C表示重组质粒,D是受体细胞;
②若图1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则A、B在融合前必须经过胰蛋白酶处理--制备原生质体,形成的C称为杂种细胞,从C到D需要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③若图2中B是核移植技术,C是胚胎移植技术,则形成d的过程体现了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
④若图2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对胰岛的影响比对甲状腺、肾上腺的影响更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6-1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水稻(2N=24)是雌雄同花植物,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各种虫害严重威胁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新品种。图1为所用载体及限制酶切位点示意图,图2为用PCR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表格为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名称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名称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HindIII5'-A↓AGCTT-3'
3'-TTCGA↑A-5'
EcoRI5'-G↓AATTC-3'
3'-CTTAA↑G-5'
BglII5'-A↓GATCT-3'
3'-TCTAG↑A-5'
PstI5'-GA↓CGTC-3'
3'-CTGC↑AG-5'
KpnI5'-G↓GTACC-3'
3'-CCATG↑G-5'
BamHI5'-G↓GATCC-3'
3'-CCTAG↑G-5'

(1)利用PCR技术扩增抗虫基因时,一个基因连续扩增5次,共需要______个引物。如果扩增结果不止一条带,可能的原因有______。(不定项选择)
A.引物设计不合理             B.退火温度过低
C.漏加了PCR的反应物             D.所用酶的质量不好
(2)为将PCR扩增的目的基因定向插入图1所用载体,设计引物时应在图2引物1的______端添加5'-_______-3'序列,经PCR扩增后,获得足量目的基因片段,再用______两种限制酶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两端。
(3)为从分子水平上检测抗虫水稻植株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对抗虫植株进行PCR后检测,检测结果如下图。CK+组是选用含______的质粒作为阳性对照。研究发现,抗虫水稻大面积种植几年后,抗虫效果明显下降,请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原因:______

(注:M:DNAMarker;CK+:阳性质粒;CK⁻:野生型甜菜;CK0:空白对照;1~8:转基因植株)
(4)现将成功导入两个抗性基因D的受体细胞培育出抗虫植株,将该抗虫植物与不抗虫植株杂交,统计后代发现抗虫植株:不抗虫植株=3∶1(不考虑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及致死等因素),原因是______
9 .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较大影响,为适应干旱的条件,不同植物演化出不同的应对机制。植物的气孔由叶表皮上两个具有特定结构的保卫细胞构成。保卫细胞吸水体积膨大时气孔打开,反之关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在响应干旱胁迫的过程中,______(填主要相关植物激素)的含量会增加以促进气孔关闭。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___共同完成的。
(2)研究表明,气孔开闭与保卫细胞中积累K+密切相关,K+进入保卫细胞后,对细胞液浓度及气孔开放程度的影响分别为______。
A.升高   开放B.降低   开放C.升高   关闭D.降低   关闭

(3)很多植物在干旱条件下,气孔会以数十分钟为周期进行周期性地闭合,称为“气孔振荡”。“气孔振荡”是植物对干旱条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有利于植物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结合所学的知识,尝试解释干旱条件下“气孔振荡”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意义:____________
(4)干旱条件下,有些植物进行一种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菠萝等许多植物都进行这类途径参与的光合作用,统称为CAM(景天科)植物,其特点是气孔夜晚打开,白天关闭。其部分代谢途径如图:   

①如图所示,景天科植物的叶肉细胞内的部分代谢物质,能固定CO2的物质有______。干旱条件下,景天科植物叶肉细胞白天能产生CO2的具体部位是______
②推测图中叶肉细胞过程a发生在______(填“白天”或“夜晚”)。请结合图中CO2的变化途径分析,在长期干旱条件下该植物仍能在白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机制是____________
10 . 生物学的知识丰富多彩,适当运用图像可将复杂的生命现象以更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请回答有关生物学图像的问题。

   

(1)图一是细胞分裂图。
①人的造血干细胞会发生类似于图一中_____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成立与图一分裂图_____有关。
②戊图表示_____期,其判断依据是_____
③图一中存在姐妹染色体的分裂图是_____,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分裂图是_____
(2)图二是某家族系谱图。
①控制甲病的基因位于_____(填“常”、“X”或“Y”)染色体上。
②从理论上讲,Ⅱ-2和Ⅱ-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1/2。由此可见,乙病属于_____ 遗传病。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_____
③设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每100个正常人中有1个甲病基因携带者,Ⅱ-4与该地区一个表型正常的女孩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几率是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