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0635 道试题
1 . 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型,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科研人员选取紫花和白花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亲本F1F2
紫花×白花紫花紫花:白花=15:1
A.紫花为显性性状
B.花色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 F2中紫花的基因型有3种
D. F1与白花杂交的后代中紫花占3/4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2 . 如图表示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在a和b时期都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B.b时期着丝粒分离导致核DNA数目加倍
C.细胞周期中处于c时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D.d时期的细胞板由e时期的赤道板形成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3 . 实验室培养微生物,需要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下列与培养基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固体培养基中的琼脂仅作为凝固剂,不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能量
B.微生物的生长都需要碳源,但培养基中不一定都需加入碳源
C.培养基可用以培养、分离、鉴定、保存微生物或积累其代谢物
D.培养基是依据人们的需求配制出的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4 . 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能产生淀粉酶。为研究淀粉酶的合成部位及合成机理,生物小组利用小麦的半粒种子(将小麦种子用刀片横切为等长的两半,带胚的一半含胚和胚乳,去胚的一半只含胚乳)和相关试剂设计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

赤霉素溶液

缓冲液

半粒种子10个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步骤1

步骤2

1

0

1

1

带胚

25℃保温24h后去除种子,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淀粉溶液

25℃保温10min后向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碘液,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的深浅

++

2

0

1

1

去胚

++++

3

0.4

1

0.6

去胚

+

4

0.4

1

0.6

不加种子

++++

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1)各组均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实验结果还可以用______检测,则结果应为______号试管颜色反应最深。
(2)1、2号试管的自变量为______,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设计4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小麦种子中合成淀粉酶的部位是______;推测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产生淀粉酶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5 . 为筛选出宿主细胞中与某病毒S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研究人员在S蛋白末端添加TAP标签,再利用该标签在病毒敏感细胞中纯化出S蛋白及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过程如下图。请结合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注:T7(20bp):强启动子,能与病毒RNA聚合酶特异性结合;Kozak(K)因子结合位点编码序列;Ampr: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AP(543bp):可被特异性抗体识别。
(1)S基因及TAP标签的体外扩增
①通过PCR体外扩增S基因时,应该在S基因的上游引入______序列,并在S基因的下游去掉___
②为了防止PCR反应中发生突变,常选择高保真PyrobestDNA聚合酶,与一般Taq酶相比,它具有3'到5'核酸外切酶活性,PyrobestDNA聚合酶能防止发生突变的原因是___
③PCR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在第一次循环之前,常进行预变性(95°5min),目的是___
(2)重组质粒的构建
已知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分别为XhoI:C↑TCGAG,SmaI:CCC↑GGG,EcoRI:G↑AATTC,BamHI:G↑GATCC。
由图可知TAP标签应该插入___酶切位点之间,经过限制酶消化后,为得到目标DNA片段,还需要通过___进行鉴定和纯化,再加入___完成质粒的环化。若用SmaI和BamHI酶切割质粒PCDNA3.1,切割后形成1.2kb(不含Amp')和4.2kb(1kb=1000bp)两种片段,则S基因长度为___bp。
(3)细胞转染
使用特定转染试剂,将纯化后的重组质粒进行细胞转染,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还需设置对照实验,具体做法为___
(4)融合蛋白的表达
①TAP标签含有特定氨基酸序列,可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___来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
②研究发现,转染质粒之后融合蛋白表达量较低,推测原因可能是S—TAP基因转录出的mRNA数量少,也可能是实验所使用的病毒敏感细胞与病毒原宿主细胞在翻译时不同密码子的使用频率(密码子的偏爱性)不同,导致翻译所需的tRNA数量不足。
③转染质粒之前若受体细胞感染某重组痘苗病毒,则发出荧光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且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原因可能是___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模拟生物试题
6 . 生长图形法是一种测定微生物营养需求的简便方法。为探究某嗜热菌所需生长因子的种类,研究小组把该菌的悬浮液与不含任何生长因子但含有其他必需营养物质的培养基混合后倒成平板,然后在平板上划分数区,将甲、乙、丙三种生长因子分别添加到不同区域,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本实验不需要另外设置对照实验
B.倒成平板后必需要进行灭菌处理
C.图示结果表明该菌需要生长因子乙和丙
D.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必须消毒后倒掉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模拟生物试题
7 . 花粉植株是体细胞遗传研究和突变育种的理想材料。下面是培育四季橘(2n=18)花粉植株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四季橘花粉植株根尖细胞,可观察到18条染色体
B.过程③是细胞再分化,其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C.4种培养基均属于固体培养基,其中所含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有所差异
D.花粉植株培育的原理是花粉粒细胞具有全能性,其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22级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8 . 我国科学家运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导入某植物细胞,再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转基因植株,使赖氨酸的含量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下图所示是相关培育过程,质粒的其他部位和目的基因内部均无XbaⅠ、SacⅠ、HindIII的识别位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好用Sac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切割T-DNA和含目的基因的DNA
B.农杆菌转化法是不能将目的基因导入单子叶植物的受精卵或体细胞
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需添加卡那霉素以便筛选转基因植株
D.图中的重组质粒分子被XbaⅠ限制酶切割后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昨日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9 . 万古霉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利福平等抗菌药物能抑制细菌的生长,机制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抗菌药物抗菌机制
万古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的复制
阿奇霉素与rRNA结合
利福平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
A.万古霉素可抑制流感病毒的增殖
B.环丙沙星可用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
C.阿奇霉素可抑制细菌DNA翻译过程
D.利福平可阻断细菌DNA的复制过程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10 . 在青霉素的发酵生产过程中总有头孢霉素产生。人们通过对青霉菌代谢途径的研究发现,在青霉素与头孢霉素的合成过程中,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前体,这个前体经过两种不同酶的作用分别合成两种产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青霉素分泌量高的优良菌种可通过杂交育种获得
B.青霉素具有杀菌的作用,因此利用青霉菌生产青霉素过程中无需灭菌
C.可通过敲除青霉素生产菌中头孢霉素的基因,从而使其只产生青霉素
D.青霉素是青霉素生产菌基本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