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999 道试题
1 . 植物的一些生理指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其影响关系的确定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暗反应阶段,CO2被固定后形成C3分子,C3接受______释放的能量,被还原为糖类。
(2)一般认为,作为光合作用的反应物,胞间CO2浓度越高,光合作用原料越丰富,净光合速率越高。为了验证该规律是否成立,研究人员以某种植物为实验材料进行如下实验:在同样自然光照的情况下,用人工光源给实验组额外补充光照,检测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结果如下图1所示。该结果_______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上述规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从影响胞间CO2浓度的因素来探究出现图1现象的原因。研究发现,胞间CO2浓度主要受叶片周围空气中CO2浓度、叶片气孔导度、叶片自身光合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①若实验组、对照组所处环境的通风良好,则_______________(因素)在两组间是相同的。
②气孔导度表示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气孔导度越大,越有利于外界空气中CO2由气孔进入叶片_______________细胞间。检测两组植物的气孔导度,结果如图2所示。结果显示__________

③由于补充了额外的光照,实验组的光反应的速率增加,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能力_______________,消耗CO2的速率_______________。这些变化比气孔导度的影响更大,所以胞间CO2浓度减小。
2024-04-0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2 . 下图为某真核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3-磷酸甘油酸、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醛-3-磷酸、核酮糖-5-磷酸、核酮糖-1,5二磷酸是该过程中依次生成的重要化合物,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理过程被称为_____循环,进行的场所为_____
(2)①过程称作_____,结合CO2的RuBP是图中物质_____的简称。上述过程中,消耗前一阶段提供的能量的过程有_____(填图中序号),脱磷酸化的过程有_____(填图中序号)。
(3)通过对该过程分析发现,固定一分子CO2平均会消耗ATP和NADPH的分子数目分别是_____。甘油酸-1,3二磷酸和核酮糖-5-磷酸分别含有的碳原子数目是_____
(4)据图分析,能提高葡萄糖合成量的措施有_____(答两条)。若想验证图中各种有机物依次出现的先后顺序,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
2024-04-04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3 . 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因素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研究小组对某林窗内不同阶段的物种组成进行了调查研究,部分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林窗形成后,林窗下的生态环境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据图推测,0~20年,林窗可能引起了____的增强,从而促进了林窗区灌木的生长,有利于灌木物种种类增加。森林中不同部位形成不同大小的林窗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群落的____结构。
(2)与小林窗相比,面积较大的林窗光照强、温度高、水分蒸发量大,会造成该区域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更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
(3)部分鸟兽在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与林内相比,对一些鸟兽来说,林窗相对缺少遮蔽物,会____(填“增大”或“减少”)被捕食的危险性,其活动范围会受到影响,这种变化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林窗区域植物的基因库。
(4)林窗形成后,该区域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____,原因是____
2024-04-04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4 . 图1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的模式图;图2为科研人员检测了自然环境中该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上午、中午、下午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过程产生的②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____。③由产生到消耗的移动方向是____
(2)在外界环境适宜的条件下,A过程产生的①的去向是____,若用H218O浇灌植物,在B过程的⑤中发现18O,指出其运行轨迹:____
(3)图2中,与B点相比,C点时的C3的含量会____(填“升高”或“降低”),CD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
(4)图2中,BC和BE段分别是上午和下午测得的光合速率,已知BC和BE段在光照强度相同条件下所对应温度相同,则下午BE段光合速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叶肉细胞中____对光合速率有抑制作用。
2024-04-0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B卷)
5 . 植物生长发育与光信号密切相关。农业生产中,高低作物间作模式会导致“荫蔽胁迫”,低位作物主要通过光敏色素B(phyB)感知该环境中红光与远红光比值(R:FR)的降低,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物学效应,降低了作物产量和品质。下图为光调控幼苗下胚轴伸长的反应机制部分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注:PIFs是一类具有调控基因转录作用的蛋白质、ROT3、BZR1和ARF6均为基因
(1)图中四种激素在调控下胚轴伸长方面表现为__________作用。
(2)phyB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荫蔽胁迫下,phyB主要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由此__________(填“减弱”或“增强”)对PIFs的抑制作用,导致幼苗下胚轴过度伸长。已知“荫蔽胁迫”导致了萌发后生长阶段的下胚轴、叶柄及茎秆的过度伸长,这有利于植物__________,以适应“荫蔽胁迫”环境。据此分析,高低作物间作模式下低位作物产量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请用箭头表示荫蔽胁迫下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植物激素和基因表达三者之间的关系。

________

6 . 图1、图2分别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上某一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示意简图。请据图回答:
   
(1)图1森林中,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____现象,有利于____
(2)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____(至少写出2个)等特征以及____等。
(3)分析图2,第20~30年,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很可能是____型。
2024-04-0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
7 . 图甲是叶绿体模式图,图乙表示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丙表示在密闭恒温(温度为25℃)小室内测定的a、b两种不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光合色素分布在____(填名称)上,图乙中A是____,它的作用是____
(2)图乙中①表示的过程是____。若光照强度突然减弱,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随之减少的物质有_____(填序号:①C5、②ATP、③NADPH、④C3)。
(3)根据图丙,对a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平均光照强度在____klx以上才能使该植物处于生长状态。若a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则图丙中M点的位置理论上会向____(选填“左”“左下”“右”或“右上”)移动。
8 . 图甲为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乙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
(2)若图甲表示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数量变化,最好在__________(填“b”或“c”或“d”)时刻前进行防治。若图甲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蛇发挥明显作用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环境而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属于__________(填“数学”或“物理”或“概念”)模型。
(3)若图甲表示某同学进行“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可采取__________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在计数前,采用台盼蓝染液染色;若细胞被染成蓝色,则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计数。DE段酵母菌数量减少的原因除了营养物质大量消耗之外还可能是__________
(4)图甲中BC段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____年龄结构。农林生产中,利用性引诱剂有效控制某种害虫的种群数量,使其年龄结构为图乙中所示的_________类型。
9 . 某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出生率、死亡率分别如下图曲线I、Ⅱ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O点到d点,种群数量持续增加
B.a点时的种群数量大于b点时的种群数量
C.在c点时,该种群个体数量达到最大值
D.从O点到c点,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10 . 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其中A、B、C、D、E、F分别代表某些物质,a、b、c、d、e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人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膜,则甘油是以b方式进入细胞
B.若该图表示人的红细胞的细胞膜,则葡萄糖是以d方式进入细胞
C.A和B共同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其中A可以侧向自由移动
D.若该图表示人的肝脏细胞的细胞膜,则图中E可代表ADP和Pi,F可代表ATP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