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42 道试题
1 . 生物安全是指国家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威胁,生物技术能够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系统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生物领域具备维护国家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武器只包含致病菌类和病毒类,其攻击范围广、传播途径多、传播时具有潜伏期
B.需重视治疗性克隆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不需要对治疗性克隆进行有效监管和严格审查
C.在转基因工作中科学家会采取很多方法防止基因污染,如阻断淀粉储藏使花粉失活
D.培养过微生物的培养基必须严格消毒后才能废弃,目的是防止微生物污染环境
2 . 胶原蛋白是一种分布在细胞表面或细胞之间的分子可以用来制作手术缝合线,它由三条肽链拧成,肽链间有二硫键,部分区域呈螺旋形。主要的抗原性位点位于分子N末端和C末端区域,而三螺旋内部免疫原性微弱。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胶原蛋白肽链间的二硫键的形成场所是光面内质网
B.由于胶原蛋白的空间结构特殊,故可被人体组织细胞直接吸收
C.用前胶原酶水解C末端和N末端区域,可降低免疫排斥反应
D.术前需要对这种手术缝合线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来降低感染风险
3 . 如图表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治疗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设想流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据图可知该治疗方法运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有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
B.获得的“A”指的是造血干细胞,能分裂、分化形成血细胞和淋巴细胞
C.iPS细胞是用体细胞诱导形成的多能干细胞,其分化程度高于造血干细胞
D.②处导入基因的目的是诱导体细胞形成iPS细胞,③处导入基因是为了治疗疾病
4 . 在一海岛中,某海龟种群中有连趾和分趾两种趾型,这一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分趾(B)对连趾(b)为显性,在食物缺乏时,连趾更有利于海龟从海中获取食物。研究初始时基因型为BB、Bb、bb的海龟分别占25%、50%、25%,若分趾海龟每代数量减少10%、连趾海龟每代数量增加10%,不考虑突变、迁入和迁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连趾海龟与分趾海龟之间、海龟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体现了协同进化
B.海龟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即表明海龟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C.若海龟种群自由交配,子一代中B基因频率约为47%
D.自然选择导致海龟种群发生了定向变异和适应
5 . 无义突变是指基因中单个碱基替换导致终止密码子(UAA、UAG、UGA)提前出现,进而使肽链合成提前终止。目前常通过一种人工合成sup-tRNA技术帮助无义突变基因表达出正常的全长肽链,如图甲所示,sup-tRNA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终止密码子时可以将对应氨基酸引入正在合成的肽链中。研究发现番茄长果形是由M基因突变导致的,图乙为两种M基因的cDNA非模板链的部分测序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非模板链中色氨酸对应的位点可由ACC无义突变为ATC
B.sup-tRNA技术能阻止翻译提前终止,但也可能产生分子量过大的异常蛋白质
C.突变体M的M基因突变会造成翻译出的肽链含444个氨基酸
D.sup-tRNA技术可帮助突变体M表达出与野生型相同的全长肽链
6 . 生物学中常用文字、箭头来构建概念模型。以直观地表达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不同生命活动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其中丙代表甲状腺
B.若表示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成分,缺少的可能是分解者或消费者
C.若表示内环境各组分,其中丙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D.若表示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三大调节系统,图中缺少一个箭头
2024-05-2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七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是造成婴幼儿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因素,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国际上已有针对RSV的疫苗。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多数的RSV能被婴幼儿的皮肤、黏膜所阻挡,与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免疫屏障相比,注射疫苗后激活的免疫屏障所不同的是_________
(2)单链RNA病毒中,基因组RNA本身就具有mRNA的功能就称为正链RNA病毒,通过基因组RNA产生互补的RNA才能作为mRNA就称为负链RNA(-RNA)病毒。RSV是一种负链RNA病毒,据此写出RSV中基因表达的过程图为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RAA(等温核酸扩增技术)是体外恒温扩增DNA的聚合酶链式反应,为检测婴幼儿是否感染RSV,需在反应体系内额外加入______酶后方可对婴幼儿的鼻咽拭子样本进行扩增检测。
(3)婴幼儿感染RSV后常引起机体发热,体温上升期,婴幼儿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寒战”等症状,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已知神经—骨骼肌接头类似于突触,此处信号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
(4)药物NA会影响RSV增殖,将药物溶解于有机溶剂M中制成NA溶液,科研工作者为探究NA对RSV增殖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第2组实验的处理是_______。综合分析,NA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

2024-05-2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七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20世纪初黄石国家公园开展灭灰狼运动,随着灰狼的绝迹,原先生活在灰狼捕食阴影下的加拿大马鹿的种群迅速增长,活动范围不受限制,肆意取食杨树幼苗,使得多种生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其中也包括加拿大马鹿。公园生态系统状况恶化。20世纪末公园管理者从外地引进灰狼,公园生态系统状况逐步得到改善,得到了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建立国家公园可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这属于______保护,根据题目信息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
(2)灭狼和引狼入园的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建立国家公园需要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_________
(3)图甲中1、2代表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随加拿大马鹿种群密度的改变对种群死亡率的影响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图中的1代表密度制约因素,如自然灾害和气温等,
B.图中的2代表非密度制约因素,如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C.非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存在负反馈调节
D.非密度制约因素可通过密度制约因素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4)图乙是能量流经加拿大马鹿等初级消费者的示意图,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单位:kJ/(m²⋅a)]。图中的C代表_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保留两位小数)。A流向B的能量包含_______(答两点)。
2024-05-2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七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郭三堆,被誉为“中国抗虫棉之父”,他带领的团队成功培育出单价、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和三系杂交抗虫棉新品种。该团队经过2年左右的时间成功组建了一个完整的Bt杀虫基因。该基因能控制合成Bt杀虫蛋白,棉铃虫吃下Bt杀虫蛋白后,在其碱性环境的肠胃中迅速释放出核心蛋白,并与害虫肠胃中特殊受体结合,引起肠胃溃烂而死亡。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简称Bt)合成的Bt杀虫蛋白杀死棉铃虫属于______防治,人和其他哺乳动物误食了Bt杀虫蛋白后不会中毒或死亡,原因可能是_______
(2)该团队构建了可表达Bt杀虫蛋白的重组Ti质粒,该质粒的部分结构如图甲所示。

①在构建重组Ti质粒时需要用到的酶是______,目的基因应插入Ti质粒的______
②为了确定Bt基因连接到质粒中且插入方向正确,需要进行PCR检测,______(填“能”或“不能”)选择F1和R1作为引物,理由是_________
(3)该团队将Bt基因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连在一起导入棉花细胞中,培育出既产生Bt杀虫蛋白又产生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双价抗虫棉。图乙是2个基因融合的示意图,P2、P3两种引物的部分区域碱基互补配对是两个基因融合的关键,在设计引物时应把互补配对的碱基序列分别加在P2和P3的______端,得到的第一个Bt-Cpti基因是以引物______延伸的子链互为模板和引物形成的。
2024-05-26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七次月考生物试题
10 . 某研究所将纯种水稻品系甲(7号染色体上具有抗病基因)与具有其他优良性状但不抗病的品系乙杂交,获得的F1全为抗病水稻,F1自交获得的F2中抗病与不抗病水稻为1:1.研究人员通过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发现。品系甲、乙、F1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的染色体数量和形态均正常(如图所示),但产生的花粉可育率分别约为100%、100%和50%。

   

(1)取水稻花药观察减数分裂时。装片的制作流程是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图中C所示的时期为______
(2)研究人员根据花粉可育率推测,F1产生的带有______(填“抗病”或“不抗病”)基因的花粉可能败育,并欲利用现有植株设计杂交实验验证上述推测。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思路:_______。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F1花粉可育率低与品系乙7号染色体上的两个“自私基因”D1、D2有关(如图Ⅰ),其中一个基因能编码抑制花粉发育的毒性蛋白,另一个基因能编码解除该毒蛋白作用的解毒蛋白。品系甲无“自私基因”D1、D2.

   

①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相关基因后检测花粉可育率的结果如图Ⅱ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D1、D2是一对等位基因
B.D1基因编码解毒蛋白
C.D2基因编码毒性蛋白
D.D1基因可能在精原细胞中表达
E.D2基因可能在精细胞中才表达
F.“自私基因”有利于使品系乙的遗传信息更多地传递给后代
②研究人员在后续的研究中取了一株F2抗病水稻,发现该水稻的花粉可育率为1/2,但其自交获得的子代群体中抗病水稻的数量大于1/2,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024-05-2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七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