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629 道试题
1 . 大部分囊性纤维化患者编码CFTR蛋白(一种转运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对,导致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使CFTR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导致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例可以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编码CFTR蛋白的正常基因中至少含有1524个碱基对
C.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所发生的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突变
D.大部分囊性纤维化患者的根本病因是CFTR蛋白中的氨基酸数量减少
2 . 某种昆虫正常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图表示某一个体的基因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正常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四种(不考虑交叉互换)
C.该个体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组成为AbD或abd
D.该个体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1︰1︰1
3 . 下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 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且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B.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 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都相同
C.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肌肉细胞、生发层细胞、神经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①的细胞是肌肉细胞、神经细胞
D.与α链对应的DNA 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26%
4 . 果蝇的长肢(B)与短肢(b)、红眼(R)与白眼(r)是两对相对性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实验小组让一对雌雄果蝇杂交,F1的表型及其数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F1

长肢红眼

长肢白眼

短肢红眼

短肢白眼

雌蝇/只

76

0

75

0

雄蝇/只

37

38

38

39

A.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亲本的基因型杂交组合可能是bbXRXr×BbXRY
C.F1长肢红眼雄果蝇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精细胞
D.F1中出现短肢红眼雌果蝇的概率是1/8
5 . 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
B.“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假说内容
C.“推断将F1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为1:1”属于“演绎推理”
D.F2出现3:1的分离比,原因是F1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配子和雄配子且均有两种类型
6 . 下列有关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说法,正确的是(       
A.DNA复制时,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DNA双链打开开始复制
B.转录时,RNA聚合酶与DNA结合后解开DNA的双螺旋结构
C.在tRNA分子上不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D.翻译时一条mRNA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一条肽链
8 . 已知某种水果果皮红色(H)对黄色(h)为显性,果肉酸味(R)对甜味(r)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现有基因型为HhRr、hhrr的两个个体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比例是(       
A.9:3:3:1B.1:1:1:1
C.3:1:3:1D.1:1
7日内更新 | 89次组卷 | 37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末考试生物(必修)试题
9 . 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厌氧发酵的和谐有序进行是土壤底栖藻类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某单细胞土壤底栖藻类在黑暗条件下无氧发酵产生醋酸等有机酸(HA),导致类囊体、线粒体酸化,有利于其从黑暗向黎明过渡,相关过程如下图1,字母 B~H 代表相关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 B是____,除TCA 循环外,图中能产生物质B的过程还有____;物质C、H分别是________
(2)黑暗条件下,PQ 等电子传递体处于____(氧化、还原)状态。从黑暗转黎明时,整体光合电子传递速率慢,导致____(填字母)量成为卡尔文循环的限制因素,此时吸收的光能过剩,对电子传递链造成压力。
(3)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三个去向:用于光合作用、以热能散失、以荧光的形式发光。由光合作用引起的荧光淬灭称之为光化学淬灭(qP),由热能散失引起的荧光淬灭称之为非光化学淬灭(NPQ)。为了探究厌氧发酵产酸对光能利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npq4 突变体(缺失LHCSR 蛋白,LHCSR 催化NPQ)和正常藻为材料,在黑暗中进行厌氧发酵,发酵180min后添加KOH。整个实验过程中连续抽样,在光下测定荧光强度,结果如下图2、图3。相关推断合理的是____。

A.突变体厌氧发酵时间越长,光化学淬灭越强
B.正常藻厌氧发酵后加入 KOH,非光化学淬灭增强
C.正常藻厌氧发酵产生有机酸,降低类囊体pH,促进非光化学淬灭
D.正常藻厌氧发酵产生有机酸,有利于缓解黎明时电子传递链的压力

(4)为进一步研究厌氧发酵产酸对光下放氧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正常藻平均分为两组,在黑暗条件下厌氧发酵3小时后,对照组不加KOH,实验组用KOH 处理,在弱光下连续测定放氧量并计算达到最大氧气释放量的百分比,结果如下表。
组别光照时间/h
0.5123
对照组30%80%100%100%
实验组0%0%60%100%
放氧速率等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减去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速率。实验数据说明厌氧发酵产酸____(促进、抑制)有氧呼吸。实验组放氧速率比对照组低,主要原因是____
10 . 下图是菠菜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部分过程,a、b代表气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a、b分别代表O2和CO2
B.过程②④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C.过程③消耗的ATP可由过程①②④提供
D.只有在有光条件下过程①②③④才能同时进行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