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果蝇()的灰身和黑身、长翅和残翅、红眼和白眼三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三对等位基因B和b、D和d、E和e控制(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某科研小组利用果蝇种群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1)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_______,果蝇性别取决于X染色体数与常染色体组数(A)的比值(性指数),当时为雌性;当时为雄性;时,表现为中间性。若某只二倍体果蝇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发育为________
(2)根据实验一推断,果蝇的体色和翅形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纯种灰身长翅果蝇体细胞中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是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中表现型比例出现的原因是雌果蝇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了________,其产生的配子中重组型配子比例占________
(3)根据实验二推断,E、e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亲本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让雌雄果蝇进一步自由交配得到雌果蝇中白眼所占比例为________
(4)已知果蝇翻翅基因(R)、正常翅基因(r)、星状眼基因(T)、正常眼基因(t)均位于2号染色体上,其中R基因与T基因均存在纯合致死效应,科研小组要通过一代杂交得到翻翅、星状眼新品系(该品系相互交配所得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请将选出的亲本基因型标注在染色体相应位置上____。(绘制在答题卡图中)。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检测生物试题
2 . 鲫鱼是一种淡水湖泊中的常见经济鱼类,其早期胚胎发育经历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卵裂期卵黄不断减少,胚胎从外界吸收的营养不断增加
B.原肠胚期开始胚层分化,其中外胚层来自囊胚的滋养层细胞
C.体外受精得到的鲫鱼受精卵在胚胎移植时不需添加免疫抑制剂
D.鲫鱼与人具有相似的胚胎发育阶段,为共同由来学说提供了证据
3 .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外施高浓度的生长素可抑制侧芽的生长和促进顶芽生长
B.特定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油菜素内酯可促进叶细胞的扩展
C.抑制赤霉素的合成、分泌可提高植物体中二核细胞的比率
D.脱落酸可促进叶片的衰老脱落、气孔的开放和种子休眠
4 . 图1为罗伯逊易位携带者(表型正常)与正常人的14号和21号染色体组成。在形成配子时,易位染色体T(14,21)与14号和21号正常染色体联会形成三价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14单体、21单体和14三体均胚胎期致死,造成流产。图2所示遗传系谱图,甲病为单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不在14号和21号染色体上),在自然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900;I1~I4号个体中仅I3为罗伯逊易位携带者。不考虑其他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
(2)I3____条染色体,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可形成____个四分体;只考虑14和21号染色体,可形成____种精子。
(3)Ⅱ7染色体组成正常且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的可能性为____
(4)Ⅲ9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的可能性为____;若Ⅱ7再次怀孕,为达到优生的目的,建议进行____
(5)参照图1,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Ⅱ8的染色体组成____;Ⅱ8的染色体组成与下图所示的标准型21三体患者的不同之处在于____

2024-06-1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南通等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打靶卷生物试题
5 .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结核杆菌通常以气溶胶形式传播,气溶胶颗粒被肺泡吞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破裂导致结核杆菌在机体内进一步传播。羊痒病是由正常细胞的非致病性肠蛋白异构化为痒病朊蛋白所致。为研制既能抗结核病又能抗羊痒病的双抗羊,科学家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小鼠SP110基因是目前发现的具有抗结核杆菌感染功能的基因。研究人员为了验证SP110基因的功能,同时也为了验证山羊吞噬细胞特异性启动子MSR可以启动SP110基因在吞噬细胞内的表达,将MRS启动子与小鼠SP110基因形成融合基因,设计了下表所示的三组实验。
组别主要操作培养细胞后,使之破裂
对照组1空质粒导入山羊肺泡吞噬细胞,接种适量结核杆菌细胞培养72小时后,加入③___________,使吞噬细胞破裂,释放结核杆菌
对照组2含有能广泛表达SP110基因的山羊肺泡吞噬细胞,①___________
实验组___________,接种等量的结核杆菌
取三组实验等量的细胞裂解液,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结果如下图1所示。由图可知小鼠SP110基因可用于双抗羊的研制,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2)非致病性胱蛋白是由山羊13号染色体上的PRNP基因的第三外显子控制合成的,PRNP基因的结构如图2.研究人员用新型基因敲除技术对体外培养的山羊成纤维细胞PRNP基因的外显子3序列实施定点敲除。请根据上述信息,设计一个检测敲除是否成功的思路:提取山羊成纤维细胞的DNA,根据___________设计引物进行PCR,并用___________作用于PCR产物后进行凝胶电泳,若仅获得一条电泳条带,说明定点敲除成功。

(3)用TALEN敲除载体与供体DNA表达载体(图4)共同转化体外培养的幼羊成纤维细胞,可将融合基因定点敲入PRNP基因的外显子3部位,原理如图3.请指出图4中数字1和2的分别代表的结构:1、___________、2、___________。经检测,山羊成纤维细胞中非致病性脱蛋白基因和SP110基因的表达情况是___________(填“两者均增加”或“两者均减少或不表达”或“前者减少、后者增加”或“前者增加、后者减少”)。

(4)欲用上述细胞获得双抗羊,需要用到的技术有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项)。
6 . 为获得转R—GFP融合基因纯合小鼠,科研人员将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插入含Gata3基因的载体中,然后导入小鼠受精卵,获得能正常表达两种蛋白质的杂合子雌、雄小鼠各一只。利用荧光蛋白活体成像系统进行检测,发现两者均为阳性RFP转基因小鼠。相关限制酶识别序列及限制酶识别位点如图甲所示,A、B、C、F、R为不同引物。

(1)在PCR反应溶液中常添加___,其作用是___。在利用PCR扩增RFP编码区序列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引物F和R,在两个引物的(填“3'”或“5'”)___端需分别插入___的限制酶识别序列,以使RFP基因能正确插入载体中。用于扩增RFP编码区序列的引物需满足的条件是___
(2)在RFP基因的扩增及重组载体的构建过程中,需要的工具酶有___
(3)将实验获得的两只雌、雄杂合子小鼠(P)进行杂交获得F1若干,选取1~5五只小鼠,从中提取含Gata3基因的相关DNA片段,设计了引物A和C用于PCR扩增,扩增产物电泳结果如图乙所示,则___小鼠是Gata3—RFP基因纯合子小鼠;若用引物A和B进行PCR扩增,___(填“能”或“不能”)区分RFP转基因阳性小鼠中的杂合子和纯合子,原因是___
(4)为制备大量单链DNA片段,研究人员常采用不对称PCR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采用不等量的一对引物,经若干次循环后,低浓度的引物(限制性引物)被消耗尽,以后的循环只产生高浓度引物(非限制性引物)的延伸产物,结果获得大量单链DNA(ss—DNA)。若反应体系中原有100个模板DNA,最初10个循环后限制性引物耗尽,再进行20个循环,理论上可制备ss—DNA___个(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在这30个循环中ss—DNA的产生量主要受___的影响。
7 . 人类y基因启动子上游的调控序列中含有BCL11A 蛋白结合位点,该位点结合BCL11A 蛋白后,y基因的表达被抑制。通过改变该结合位点的序列,解除对y基因表达的抑制,可对某种地中海贫血症进行基因治疗。科研人员扩增了γ基因上游不同长度的片段,将这些片段分别插入表达载体中进行转化和荧光检测,以确定BCL11A 蛋白结合位点的具体位置。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1)为将扩增后的产物定向插入载体指导荧光蛋白基因表达,需在引物末端添加限制酶识别序列。据图可知,在F1~F7末端添加的序列所对应的限制酶是____,在R末端添加的序列所对应的限制酶是____。PCR缓冲体系中除图示条件外还要加入____(至少2个)。获得扩增产物后,应选择限制酶____切割载体。本实验中,从产物扩增到载体构建完成的整个过程共需要____种酶。
(2)将构建的载体导入____(选填“保留”、“除去”)BCL11A 基因的受体细胞,成功转化后,含F1~F6与R扩增产物的载体表达荧光蛋白,受体细胞有荧光,含F7与R扩增产物的受体细胞无荧光。据图分析,构建成功的基因表达载体上荧光蛋白基因和BCLIIA基因转录时的模板链在____(选填“相同”、“不同”)的DNA链上,含F7与R扩增产物的受体细胞无荧光的原因是____
(3)向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____,含F1~F4与R扩增产物的受体细胞不再有荧光,而含F5~F6与R扩增产物的受体细胞仍有荧光。若γ基因上游调控序列上与引物序列所对应的位置不含有BCL11A 蛋白的结合位点序列,据此结果可推测,BCL11A 蛋白结合位点位于引物____在调控序列上所对应序列之间的区段上,理由是____
2024-05-02更新 | 5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8 . 人类7号和9号染色体之间可以发生易位(如图1,易位的染色体用7、9表示),若易位后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不变,则相应个体属于染色体易位携带者,表型正常。若细胞中有三份R片段,则表现为痴呆;有一份R片段,则导致早期胚胎流产。图2表示某家族因易位而导致的流产、痴呆病的遗传系谱图,已知Ⅱ-1为染色体正常个体,Ⅲ-4为新生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图2中个体Ⅱ-2为易位携带者,可产生4种配子
A.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测Ⅱ-3的染色体组成是否异常
B.Ⅲ-2为痴呆患者可能是由含有2个R片段的精子与正常卵细胞受精导致
C.Ⅲ-3染色体组成正常的概率为1/2,Ⅲ-4为易位携带者的概率为1/4
9 . 籼稻(染色体组成表示为MM)和粳稻(染色体组成表示为NN)的杂交种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的优势,但杂交种的部分花粉败育。经检测,F1所有花粉中均存在某种杀死花粉的毒素蛋白,但只有育性正常的花粉中存在一种对应的解毒蛋白。进一步研究发现,编码这两种蛋白的基因均为位于籼稻12号染色体上的R区,该区的基因不发生交换,如下图(注:粳稻12号染色体上无B、C、D的等位基因。)。科研人员将纯合籼稻和纯合粳稻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仅有籼一粳杂交种和籼稻,且二者比例接近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显微观察F1产生的花粉中有一半出现异常(败育),则F1植株产生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的花粉败育。若用F1作父本,籼稻作母本进行杂交,子代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
(2)F1杂种植株单独敲除D基因,其花粉均不育,C、D基因双敲除植株花粉均可育。推测编码毒素蛋白的基因是____(填“C”、“D”)。
(3)为验证以上推测,科研人员将D基因转入F1植株,获得转入了单拷贝D基因(一个D基因)的转基因植株(T0),检测发现T0中转入的D基因并未在12号染色体上。若T0自交,仅检测12号染色体的R区,统计子代中分别与粳稻、粳—籼杂交种和籼稻R区相同的个体比例依次为____________,则支持上述推测。
(4)研究者发现在部分籼稻的一条12号染色体上有一段“DUYAO-JIEYAO系统”,其中DUYAO基因在二倍体阶段编码毒素,而JIEYAO基因仅在配子阶段编码解毒剂。DUYAO-JIEYAO两个基因位置足够近,在遗传时会留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这种籼稻产生的花粉不育的比例是____
10 . 为使水稻获得抗除草剂性状,科研人员将除草剂草甘膦抗性基因转入水稻植株,获得抗草甘膦转基因水稻。回答下列问题:

(1)将草甘膦抗性基因作为目的基因,与Ti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目的基因表达载体进入细胞后,Ti质粒上的___区段可转移到油菜细胞的基因组中。为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构建表达载体需用2种限制酶,选择的原则是___
①Ti质粒内,每种限制酶只有一个切割位点
②草甘膦抗性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序列中,每种限制酶只有一个切割位点
③酶切后,草甘膦抗性基因形成的两个黏性末端序列不相同
④酶切后,Ti质粒形成的两个黏性末端序列相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农杆菌经处理后,将其与基因表达载体混合,完成___后,在添加___的培养基中,经筛选1得到含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农杆菌。
(3)取某品种水稻的幼胚,先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接种到培养基中,水稻幼胚细胞发生___形成愈伤组织。用含基因表达载体的农杆菌侵染该愈伤组织。
(4)利用PCR技术,可以鉴定被侵染的愈伤组织中是否含有草甘膦抗性基因。草甘膦抗性基因的部分序列如下:
5′—ATGGCT…………AGGAAC—3′
3′—TACCGA…………TCCTTG—5′
根据上述序列应选择引物___(填序号)进行PCR。
①引物:5′—TACCGA—3′   ②引物:5′—GTTCCT—3′
③引物:5′—AUGGCU—3′   ④引物:5′—ATGGCT—3′
(5)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类似(如下图所示)。图中引物为单链DNA片段,它是子链合成延伸的基础。

①第___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第5轮循环后,产物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有___个,若进行30轮循环,需引物A___个。
②在PCR反应体系中含有热稳定DNA聚合酶,下面的表达式不能正确反映DNA聚合酶的功能,这是因为___
(6)除了鉴定愈伤组织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以外,还可以利用___方法来鉴定草甘膦抗性基因的表达产物,从而进行图中的筛选2,两次筛选后得到的转基因愈伤组织经过细胞的___过程,获得转基因水稻。
2024-03-23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扬州市树人高中部2023-2024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