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9 道试题
1 . 甜柿鲜果肉中含有微量元素、维生素和β-胡萝卜素等多种成分,营养价值高。甜柿的涩味程度与乙醛代谢关键酶基因(PDC)的表达情况密切相关。已知启动子区域存在着许多调控蛋白的结合位点,RNA聚合酶和调控蛋白共同影响基因的表达水平。AD基因表达出的AD蛋白与启动子足够靠近时,能够激活后续基因转录,据此可利用与AD蛋白形成的融合蛋白来筛选待测蛋白(如图丙)。为筛选PDC基因的调控蛋白,科研人员用质粒A(如图甲)与质粒G(如图乙)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启动子是一段驱动基因转录的DNA片段,是________识别和结合的部位,位于转录模板链的____(填“5”或“3”)端。
(2)PDC基因的启动子序列未知,为获得大量该基因启动子所在片段,可将已知序列信息的接头片段连接在PDC基因________(填“上”或“下”游),根据__________,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时,由于DNA分子因含磷酸基团而带负电,凝胶加样孔应靠近电泳槽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接口。
(3)利用质粒A构建含有PDC基因启动子片段的重组质粒并导入不能合成尿嘧啶的酵母菌,用________的培养基筛选成功转化的酵母菌Y1H;将从甜柿中提取的RNA逆转录形成的各种cDNA分别与质粒G连接后导入酵母菌,此时应选择质粒G中的位点________(填序号1~5)作为其插入位点,最终获得携带不同cDNA片段的酵母菌群Y187。
(4)重组酵母菌Y1H分别与携带不同cDNA片段的酵母菌Y187进行接合生殖,形成的接合子含有两种酵母菌质粒上的所有基因。将接合子接种在_________中,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能判断其含有的待测蛋白是否为PDC基因的调控蛋白。
2 . 2022年3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某研究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小鼠卵母细胞的7个甲基化印记控制区域进行DNA甲基化重写,并将一个极体注入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成功创造了孤雌生殖的小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甲基化重写没有改变小鼠体内的遗传信息
B.体外培养卵母细胞,为防止污染需将培养皿密闭培养在二氧化碳培养箱中
C.移植后的囊胚进一步扩大,会导致滋养层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
D.孤雌小鼠的诞生过程没有精子参与,其基因型与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相同
3 . 某同学从土壤中分离得到A和B两株可以降解秸秆的细菌,在此基础上采用平板培养法比较二者降解秸秆的能力,并分析两个菌株的其他生理功能。
实验所用的培养基成分如下。
培养基Ⅰ:K2HPO4,MgSO4,NH4NO3,纤维素,刚果红。
培养基Ⅱ:K2HPO4,MgSO4,纤维素,刚果红。
操作步骤:
①将A、B菌株分别接种在两瓶液体培养基Ⅰ中培养,得到A、B菌液;
②液体培养基Ⅰ、Ⅱ中添加琼脂,分别制成平板Ⅰ、Ⅱ。
回答下列问题。
菌株透明圈大小
平板Ⅰ平板Ⅱ
A+++++
B++

(1)培养基在制备的过程中需要灭菌,最常用的灭菌方式是________。培养基中NH4NO3的作用是为菌株的生长提供_________,其在菌体内可以参与合成________(答出2种即可)等生物大分子。
(2)为了比较A、B降解秸秆的能力,某同学利用步骤②所得到的平板Ⅰ、Ⅱ进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示有透明圈,“+”越多表示透明圈越大,“-”表示无透明圈),推测该同学的实验思路是:在无菌条件下,将_______分别接种到平板Ⅰ的甲和乙两孔处,平板Ⅱ也进行同样的操作,在_____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比较两个平板的两孔处的________并作记录,进而比较A、B降解纤维素的能力。
(3)该同学还设计了一个利用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小型实验。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①在粉碎的秸秆中接种菌T,菌T应该选择________(A/B)更适宜,其原因是_______
②本实验收集的淋洗液中的_________可以作为酵母菌生产乙醇的原料。与以粮食为原料发酵生产乙醇相比,本实验中乙醇生产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至少答两点)。
4 . 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寄生虫寄生在动物体内,引起的传染病,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B.捕食者的存在会影响群落中不同物种种间竞争的强弱,进而调节物种的种群密度
C.大熊猫与它肠道内某种纤维素分解菌是互惠关系
D.红尾鸲和鹟的食性相似,种间竞争导致两个种群共同觅食的范围缩小,甚至错开
5 .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有F和S两种类型,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XF和XS编码。基因型为XFXS的女性体细胞中的两个X染色体,会有一个随机失活,且这个细胞的后代相应的X染色体均会发生同样的变化。将基因型为XFXS的女性皮肤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后先进行细胞的原代培养,再对不同的单细胞分别进行单克隆培养。分别对原代培养和单克隆培养的细胞进行G-6PD蛋白电泳检测,结果如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用到的细胞工程技术主要是动物细胞培养
B.用胰蛋白酶处理皮肤组织可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C.原代培养细胞电泳图有2个条带是因为同时检测了多个细胞
D.单克隆培养的细胞1、2、4、5、8、9与3、6、7所含基因不同
6 . “筛选”是生物技术与工程中重要的环节。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诱导甘蓝根尖细胞与白菜叶肉细胞原生质体融合,观察到叶绿体即可筛选出异种融合细胞
B.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处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用来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C.培育耐盐转基因植株时,用特异性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显示出杂交带即可筛选耐盐植株
D.制备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时,对滋养层细胞进行SRY基因鉴定阳性可筛选出雄性胚胎
2024-05-2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稻螟与稻飞虱是稻田中常见的害虫,其中稻螟以茎和纤维为食,稻飞虱通过口器刺吸茎叶中的汁液为食。金坛区在稻田中引入中华绒螯蟹,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为某稻田中主要生物的胃或消化腔中食物残渣的调查结果。

稻田生物

稻螟

稻飞虱

蜘蛛

中华绒螯蟹

消化道中的食物

水稻、杂草

水稻、杂草

稻螟、稻飞虱

杂草、稻螟、稻飞虱

表中中华绒螯蟹参与形成____条食物链,其与稻螟种间关系为____。其实,中华绒螯蟹不仅喜食表中的生物,还爱食腐臭的动物尸体,则可判断中华绒螯蟹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为____
(2)统计该稻田中第一、二、三营养级的能量利用情况,部分数据(数值单位:103kJ)如下图。则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有同学认为,第一营养级呼吸消耗的能量=(111.0-15.0-41.5)×103kJ=5.45×103kJ,你是否认同,并说明理由:____

   

(3)研究者于6月在稻田投放中华绒螯蟹蟹苗,10月份收获成蟹,调查各食物种类的生物量结果如下:

10月收获期各组分

生物量t·Km-2·a-1

稻田单作生态系统

蟹—稻复合生态系统

总生物量

8674.90

25123.66

水生杂草生物量占比

7.91%

5.81%

鱼类生物量占比

0.27%

0.12%

中华绒螯蟹生物量占比

0.20%

其他

59.56%

58.69%

水稻生物量占比

32.26%

35.18%

从上表可以看出,加入中华绒螯蟹____(填“能”或“不能”)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依据是____
(4)与单作稻田相比,蟹稻复合系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明显提升,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原理。为提高中华绒螯蟹的产量,养殖人员往往会投放玉米碎屑等饵料,则流经该复合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但未被食用的饵料进入周围水体后会使水体中的N、P增加,进而会引发水体的____现象。
2024-05-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初级生产力是生态系统中自养生物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所固定有机物质的总量,净初级生产力是自养生物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所固定有机物质的总量减去自养生物细胞呼吸损耗有机物的总量。下图是温带地区7种栖息地中初级生产力及鸟类平均物种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草原和沼泽栖息地的鸟类多样性低可能是因为其结构相对较为简单
B.森林的栖息地结构最复杂,鸟类多样性最大
C.净初级生产力是动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D.净初级生产力的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流动
2024-05-1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9 .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表面的棘突蛋白(S蛋白)与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起肺炎。如图为我国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的制备原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下图,将下表中的相关内容填写完整。

   

操作步骤目的或结果
①处向小鼠体内注射a____从其脾脏中获得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
将细胞①②诱导融合诱导细胞融合产生多种融合细胞
b____淘汰未融合的细胞及同种融合细胞
在多孔培养板内进行专一抗体检验,理论上每孔中有c____个细胞筛选出抗体检测呈d____的细胞,并进行克隆化培养
注射到小鼠腹腔内或者体外培养获得e____

(2)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PEG诱导细胞融合的最适pH,在pH为1~7之内设置了等梯度的pH,发现随着pH的上升,细胞融合的效果越来越好。为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后续实验的基本思路是____
(3)实验发现,以上方法获得的抗体进入人体后存在着因免疫____反应而导致抗体失效的问题。结合下图分析,为解决抗体失效问题,可从杂交瘤细胞中提取出编码鼠源单克隆抗体____(填“5区”或“6区”)序列的基因、与从人体中获得的编码抗体____(填“5区”或“6区”)的基因进行拼接,然后导入骨髓瘤细胞中,进行培养获得新的抗体。

(4)利用上述方法获得的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能准确诊断出某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这是利用了单克隆抗体____的特点。
2024-05-1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10 . 某研究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小鼠卵母细胞的7个甲基化印记控制区域进行DNA甲基化重写,并将一个极体注入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成功创造了孤雌生殖的小鼠。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A.上述甲基化重写没有改变小鼠体内的遗传信息
B.可在小鼠的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促性腺激素促使超数排卵
C.移植后的囊胚进一步扩大会导致滋养层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
D.孤雌小鼠的诞生过程没有精子参与,其基因型与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相同
2024-05-1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