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下图为某生物个体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基因型为MMNn),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核DNA数∶染色体数=1∶1的细胞有____
(2)染色体是真核细胞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若用显微镜观察到图中细胞所示的染色体,需用____染色,若鉴定染色体的成分需用到________试剂。
(3)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生在____图所示的细胞中;高等动物睾丸中可发生____所示细胞分裂过程。
(4)若D图表示雌性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图,则该图表示的细胞名称是____,该雌性动物经过细胞分裂形成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
2024-03-2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A卷
2 . 细胞膜的功能是由它的成分和结构决定的。但细胞膜非常薄,即使在高倍显微镜下依然难以看清它的真面目,人们对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与结构的认识经历了很长的过程。请依据细胞膜结构模型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细胞膜的问题:
   
(1)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利用荧光染料标记法进行人鼠细胞膜融合实验,荧光染料通常标记的是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填一种化合物),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
(2)罗伯特森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膜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是一种静态模型,可用冷冻蚀刻技术可用来观察膜表面和膜断裂面的形貌特征,通过快速低温冷冻法,细胞膜通常从某个部位断裂分开,可观察到膜蛋白的分布存在_____________(不对称或者对称)。
(3)提取细胞膜的理想材料是哺乳动物(人)成熟红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利用特定化学试剂可以检测组成生物膜的化学成分。实验室提供现制并已稀释好的细胞膜样液和其他相关的实验仪器和试剂,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___________
2024-03-0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期中生物试题
3 . 如图是生物体中某些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请回答:
   
(1)脂质中主要的储能物质F为________,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等。
(2)水稻细胞中H是指________;它的基本单位彻底水解可获得________种不同的物质。
(3)组成物质C的共同化学元素是________,物质C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某种G分子是由n个C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合成的2条链组成的,则该G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___________
(4)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研究发现,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会有还原糖的大量形成,请简要写出验证这一结论的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
2023-12-0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灵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时,需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请根据表中所列各种材料回答问题。

各种可供实验的材料

柑橘

红桃

黑豆

黄豆

花生种子

大米

苹果

血红蛋白

(1)原理:根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____反应,鉴定生物组织中某种有机物的存在。如将上表材料中的____制成匀浆,其中的淀粉遇碘变成蓝色。
(2)表中适合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最理想材料是____,理由是该组织细胞_____ ;鉴定过程:向试管中加入2 mL组织样液,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混匀,然后放入温度为50~65 ℃水中加热,这种加热方式叫____加热。
(3)表中适合于鉴定脂肪的最理想材料是______,鉴定时需将材料切片,并制成临时装片,其过程要用到酒精,酒精的作用是______,将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焦距已经调好,但发现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原因是________
(4)表中适合于鉴定蛋白质的最理想材料是____;鉴定过程:先向试管内注入2 mL组织样液;然后向试管内加入2 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再向试管内加入3~4 滴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只加3~4滴双缩脲试剂B液而不能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
2023-12-0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灵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1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2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处在某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图3是选用蔗糖作为实验材料,用U型管所做的渗透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①有半透膜,②__________。当液面上升到最大高度后处于静止状态时,__________(填“有”或“无”)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中。
(2)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常选用图2所示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原因是该种细胞具有__________。该细胞充当半透膜的是__________
(3)图3实验结果说明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某同学想继续探究蔗糖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添加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能催化蔗糖水解产生单糖)、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补充实验的简要步骤:
①向a、b两试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水浴加热U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__________
②吸取a、b两管内适量的液体,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并加入斐林试剂,50~65℃水浴加热,观察A、B试管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__________,且A、B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__________(能或不能)通过半透膜;
如果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
6 . 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A所示。将储藏的油料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其中干重的变化如图B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取图A中35d时的种子处理,将获得的提取液平均分成三份(甲、乙、丙),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乙中加入碘液,丙中加入苏丹Ⅲ染液,能发生颜色反应的是_____,产生的具体颜色为_____
(2)图A中组成三种物质的化学元素都是_____,其中常温下脂肪的物理状态主要由其含有的_____的种类决定。
(3)图B中,油料种子从第2d到第7d干重增加,请根据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判断,实验过程中,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填“C”、“N”或“O”),原因是_____
(4)实验第11d后,若要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还要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
2023-11-1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生物兴趣小组利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大豆种子子叶为实验材料,选取大豆种子子叶检测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大豆种子子叶中的脂肪,图 1 所用鉴定试剂 A 的名称是_____,染色后需滴加 1~2 滴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其目的是_____,然后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中被染成____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清晰可见。
(2)图 2 为鉴定豆浆中蛋白质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因试管中已有 NaOH 溶液,故滴加的试剂 B为溶液 _____,产生_____反应。
(3)在还原糖的检测中,斐林试剂使用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并且需要_____条件。检测马铃薯中是否含有淀粉_____(能/不能)用斐林试剂,因为_____
2023-10-1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科学家研究发现,“熊虫”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生命力最为顽强的动物。熊虫对不良环境有极强的抵抗力,当环境恶化时,熊虫会把身体蜷缩起来,一动不动。这时它们会自行脱掉体内 99%的水分,身体萎缩成正常情况下的一半,处于一种隐生(假死)状态,此时会展现出惊人的耐力, 以此来“扛”过各种极端环境。处于假死状态的熊虫的代谢率几乎降到零,甚至能耐受-273℃冰冻数小时,直到环境改善为止。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回答下列问题:
(1)海藻糖是由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若要探究它是否为还原糖,应选取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在海藻糖溶液中加入该试剂没有发生相应的颜色反应,能否说明海藻糖为非还原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请设计一实验方案,用于探究题中假设的真实性,请将其补充完整。
Ⅰ.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用于实验材料应具有自身不含也不能合成海藻糖的特点。
Ⅱ.操作过程:①取适量哺乳动物细胞,等分成甲、乙两组(以甲组为实验组);②甲组添加适量的含______________的细胞培养液,乙组添加等量的不含______________的细胞培养液;③甲、乙两组均控制 ______________(条件);④观察甲、乙两组细胞生活状况,写出预期结果及结论:若甲组细胞______________(填“生长良好”或“死亡”),乙组细胞 ______________(填“生长良好”或“死亡”),则假设成立;若甲、乙两组细胞都 ______________填“生长良好”或“死亡”),则假设不成立。
2023-10-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超重的乙同学为了减肥,在购买饮料时挑选了标有“0脂肪”字样的含蔗糖饮料,但连续饮用一个月后,体重反而增加了,通过翻查资料发现,糖类和脂质的代谢可以通过细胞呼吸过程联系起来,其联系的示意图如下(编号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物质),请分析:

(1)图中③过程中未标出的产物有__________,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④过程中大部分化学能转化成__________,对于人体来说,这部分能量转化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
(2)蔗糖水解产生的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以__________的方式吸收。当摄入葡萄糖等有机物过多时,A__________(填名称)会转化为__________再通过反应合成脂肪,从而使甲同学体重增加。
(3)脂肪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__________物质,检测脂肪可以用苏丹Ⅲ染液来染色,用__________洗去多余的染料,如果细胞中含有脂肪可以被染成__________
(4)除了注意合理膳食外,适量的有氧运动(主要以有氧呼吸提供运动中所需能量的运动方式)也能减肥,请据图分析,进行有氧运动有助减肥的科学原理(原因)是__________
2023-07-18更新 | 9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琼海市琼海市嘉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7月期末生物试题
10 .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如图 1 中 a、b 为有机小分子物质,c 是构成 a的一种元素,甲、乙、丙代表有机大分子物质,已知 HIV 是由 RNA 和蛋白质构成的。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 1 中 c 表示________元素。
(2)丙的检测可用________试剂,显________色。
(3)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决定了甲的多样性,乙通常由________条链构成,丙是生命活动的________
(4)若图 2 是乙的基本单位,则 m 可代表腺嘌呤、胞嘧啶、________________。(填中文名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