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5 道试题
1 . 雌猫在胚胎发育早期,胚胎细胞中的1条X染色体会随机失活,只有1条X染色体保留活性,相关的分子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转录时基因Xist和Tsix共用同一条模板链
B.X染色体失活是发生在Xist基因转录后
C.保留活性的X染色体上Xist基因与Tsix基因均能表达
D.该机制的研究有望应用于21三体综合征的治疗
2 . 果蝇眼色的遗传遵循剂量效应,即:红色(V+)对朱红(V)为显性,杂合子V+V表型为红色,但V+VV的表型为朱红色。基因型V+VV个体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随机分离,产生两类配子,一类是n+1型,即配子含有两条该同源染色体,一类是n型,即配子含有一条该同源染色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剂量效应是指重复隐性基因的作用超过与之对应的显性基因的作用
B.V+VV个体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亲本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进入同一个子细胞
C.V+VV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V+:VV:V:V+V=1:1:1:1
D.欲判断朱红眼的基因型(VV或V+VV),可用纯合的红色眼(V+V+)与之杂交
3 .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由非转录DNA序列以及一些结合蛋白组成,可保护染色体免受损伤,还具有避免染色体与染色体之间的末端融合的功能。端粒酶能够延长细胞分裂过程中缩短的端粒,癌细胞中端粒酶活性较正常细胞高,使得其能逃避衰老,持续保持分裂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端粒DNA序列缩短后,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可能会受到损伤
B.端粒受损未得到及时修复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更容易发生染色体数目的改变
C.人体正常细胞不能持续保持分裂能力的原因是不具有合成端粒酶的基因
D.可以通过抑制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从而对癌症进行治疗
4 . 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可利用甲(高产不耐盐)、乙(低产耐盐)两种二倍体植物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实验流程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经①处理后,可采用质壁分离实验检测制备的原生质体的活性情况
B.②~③过程中,杂种细胞内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活动明显增强
C.由④到目的植株需进一步筛选的原因是④中含高浓度钠盐
D.目的植株相对于甲、乙而言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但植株仍可育
5 . 下图为利用体细胞诱变育种技术获得抗除草剂白三叶草新品种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育种过程依据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和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过程①②的培养基中,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比例不同
C.白三叶草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细胞中DNA种类相同
D.过程③通常采用的筛选方法是向白三叶草幼苗喷洒除草剂
2024-04-1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将作物种子带入太空,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导基因发生突变,然后在地面选择优良的品种进行培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太空高辐射等特殊环境可以提高作物基因突变的频率
B.太空育种过程中只能在细胞进行 DNA 复制时发生基因突变
C.太空育种过程中发生的基因突变可能不会导致新性状的出现
D.基因突变因可发生在一个 DNA 分子的不同部位而具有不定向性
7 . 某研究小组用矮杆水稻突变株(aa),分别与不含a 基因的3号单体(3号染色体缺失一条)、高杆纯合的3号三体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若单体和三体产生的配子均可育,且一对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的个体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析突变株与3号单体杂交的F1;可确定A、a是否位于3号染色体上
B.若A 、a基因不位于3号染色体,则突变株与3号三体杂交得到的F2中矮杆:高杆=1:3
C.若突变株与3号三体杂交得到的F2中矮杆占5/36,则A、a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
D.若突变株与3号单体杂交得到的F2中矮杆占5/8,则A、a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
8 . 某科研团队采用原生质体不对称融合技术,将贡蕉抗枯萎病的性状整合到龙牙蕉品种中以培育抗病龙牙蕉。已知紫外线(UV)处理可随机破坏染色体结构,使其发生断裂、易位、染色体消除等,细胞不再持续分裂;碘乙酰胺(IOA)处理可使细胞质中某些酶失活,能量得不到供应,抑制细胞分裂。设计路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常经酶解、离心纯化获得原生质体
B.过程②中异源融合的杂种细胞才能正常分裂
C.抗病龙牙燕植株中的染色体数目不一定相同
D.最终获得的抗病植株具有完整的龙芽蕉和贡蕉的遗传信息
9 . 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及相关基因凝胶电泳图,等位基因A1产生3kb的基因条带,等位基因A2产生8kb的基因条带,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该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Ⅱ-2 的基因型为XA1XA2
C.基因 A1 与 A2 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D.基因突变产生等位基因
10 . 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础培养基上生长,精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无法合成精氨酸,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如图为获得和纯化精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部分流程图,①②③④代表培养基,A、B、C表示操作步骤,D、E为菌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④为完全培养基,③为基础培养基,培养基一般用湿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B.A操作的目的是提高大肠杆菌基因突变的概率,增加突变株的数量
C.B的操作过程是用灼烧后冷却的涂布器蘸取①菌液在②表面涂布接种
D.在C过程原位影印及培养后,可从④中挑取D进行纯化培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