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8 道试题
1 . 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X射线照射后产生的代谢缺陷型大肠杆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可以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利用夹层培养法可筛选代谢缺陷型大肠杆菌,具体的操作是:在培养皿底部倒一层基本培养基,冷凝后倒一层含经X射线处理过的菌液的基本培养基,冷凝后再倒一层基本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对首次出现的菌落做好标记。然后再向皿内倒一层完全培养基,再培养一段时间后,会长出形态较小的新菌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射线诱发基因突变可导致大肠杆菌代谢缺陷
B.首次出现的菌落做标记时应标记在皿盖上
C.夹层培养法可避免细菌移动或菌落被完全培养基冲散
D.形态较小的新菌落可能是代谢缺陷型大肠杆菌
2 . 野生草莓是二倍体植物,其浆果芳香多汁,营养丰富,素有“水果皇后”的美称。但草莓斑驳病毒、草莓轻型黄边病毒易危害草莓,导致减产。培育脱毒和抗病毒的草莓品种是解决草莓产量下降的有效方法。利用草莓茎尖培养脱毒苗过程如图甲,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病毒草莓苗过程如图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中草莓脱毒苗培养依据的主要原理是______,到生根培养的过程中,茎叶与根产生的时间段不同,其调控方法是调整培养基的______获得试管苗。
(2)图乙中A代表的是______,B代表的试剂是_______。 受体细胞导入目的基因的方法除图示方法外,我国科学家独创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
(3)若在个体水平鉴定草莓植株是否具有抗病毒特性的方法是______,观察其生长状况。
2024-03-0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2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唐氏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智力发育不全疾病,原因有21-三体型(有3条 21号染色体),和易位型21三体(如图1)等。易位型三体中的异常染色体(14/21 易位染色体)是由14号染色体和21 号染色体发生罗伯逊易位,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点处融合形成。该染色体携带者具有正常的表型,但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会在细胞中形成三联体,如图2。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三联体中任意两条染色体移向细胞一极,另一条染色体移向另外一极,且各种情况概率相同。已知易位型 14 三体和单体类型在胚胎早期便不能存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易位型21三体导致的唐氏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正常
B.观察 14/21 易位染色体的携带者 MI前期细胞,可以发现21 个四分体和1 个三联体
C.14/21 易位染色体的携带者能产生6种不同类型的配子,但只有一种配子是完全正常的
D.14/21 易位染色体的携带者与正常人婚配,后代中表型正常的概率为 1/3
2024-02-27更新 | 2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高三下学期2月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4 . 水稻纯合品系H是经过改良的优良人工栽培稻,纯合品系D是野生水稻。品系H和品系D中与花粉育性相关的基因分别为SH和SD,与某抗性相关的基因分别为TH和TD.现构建甲、乙两纯合品系,均只有一对基因与品系H不同(品系甲含有TD品系乙含有:SD),构建流程如图表示。图中的BC6F1指回交六次后的子一代。现已知甲、乙品系杂交后的F1自交,得到的F2中SDSD、SDSH、SHSH数量分别为15、75和60,TDTD、TDTH、THTH数量分别为50、101和4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每一代的F1杂交时都应选择品系D
B.图中每次分子检测筛选的淘汰对象均是THTD或SDSH的杂合子
C.甲、乙品系杂交,F1产生的SD可育花粉:SH可育花粉为1:4
D.F2的SD和SR所在片段互换时,TD和TH所在片段一定没有互换
2024-02-25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2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如图为某段双链DNA的单链部分,Met、Ser、Gln等表示基因表达后相应位置的氨基酸,其对应的数字表示氨基酸的排序,碱基上的数字表示碱基的排序,起始密码子是AUG,终止密码子是UAA、UGA、UA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基因一共含有462个脱氧核苷酸
B.E基因翻译出的多肽链含有92个氨基酸
C.D、E、J基因均以该DNA单链为模板进行转录
D.从进化的角度和基因突变的特点分析,多个基因重叠部分的碱基可能很容易发生改变
2024-02-2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2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人类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智力低下综合征,由X染色体上FMR1基因中“CGG”序列重复过度导致。正常FMR1基因中“CGG”序列有6~54次重复,而患者该基因中有230~2300甚至更多次的重复。“CGG”序列重复超过200次时,该基因会发生高度甲基化修饰而不能表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由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可通过显微镜观察
B.FMR1基因发生甲基化修饰导致遗传信息发生改变,故可以遗传给后代
C.调查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
D.可通过遗传咨询确定胎儿是否患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2024-02-24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2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为探究藏系绵羊种欧拉羊的一对相对性状长绒和短绒的遗传规律,并揭示其在羊毛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研究人员在野生型的短绒欧拉羊的10号染色体的~1023kb至~1028kb区间设计连续的重叠引物,提取突变体和野生型的___________进行PCR扩增,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分子量较小的扩增产物与点样处的距离较___________(填“远”或“近”),推测10号染色体上第___________对引物对应的调控序列(简称M)___________是突变体长绒出现的根本原因。
(2)为了进一步证实突变体的长绒表型与调控序列M密切相关,研究人员利用表型为长绒的突变体与表型为短线的野生型作为亲本进行杂交,统计F1随机交配后代F2的表型及比例为长绒:短绒=9:7,然后研究人员对F2中长绒个体的细胞进行PCR扩增以检测短绒基因在突变型与野生型中的差别,扩增结果显示F2中长绒个体中完全没有短绒基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从野生型和突变体中克隆出不同长度的DNA调控序列M后,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分别导入到报告基因载体中,并将含有M序列的报告基因载体转染到细胞中,以检测M调控序列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因此图中用报告基因的表达量/内参基因的表达量用来衡量___________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说明突变体的调控序列M影响下游基因的表达,且其作用的发挥与调控序列M插入的___________有关。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在欧拉羊野生型和突变体中,基因ASIC2的表达也会影响欧拉羊短绒的发育,但是检测发现突变体ASIC2蛋白结构与野生型一致。综合上述研究推测突变体长绒表型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2-23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2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为ZW型,正常自然种群中雌雄个体数量基本相等。研究发现由于雄蚕生殖腺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比雌蚕少,体质更强壮、结茧层率高、蚕丝多、质量好,养殖雄蚕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选择性地调控家蚕的性别比例有助于促进蚕丝产业的发展。
(1)欲测定家蚕基因组序列,需要对家蚕_______条染色体的DNA进行测序。雌蚕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含有________条W染色体。
(2)家蚕的体色多样,已知黑色对赤色为显性,且相关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将赤色雄蚕与黑色雌蚕杂交,F1中出现了一只黑色雌蚕,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
②亲本决定黑色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与其他染色体片段发生了交换,该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为验证上述推测,请写出最简便的区分方法: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决定赤色的基因还决定了胚胎期的热敏致死性,即在高温干燥(30℃,相对湿度60%)条件下胚胎致死。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及培育方案以达到只孵化雄蚕的目的(简要写出培育思路及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
2024-02-22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2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2023年8月24日,日本将核污水排入海洋,因核污水中含大量放射性核元素而引发全球关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核污水入海会污染海洋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B.放射性核元素易导致细胞损伤和癌变,属于物理致癌因子
C.放射性物质进入海洋后可能会被生物吸收进入食物链,导致生物富集现象
D.核污水进入海洋后,由于海洋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不会破坏生态平衡
10 . 人的X染色体上有一个红色觉基因和一个或多个绿色觉基因,只有完整的红色觉基因和相邻的那个绿色觉基因能正常表达。当红绿色觉基因之间发生片段交换形成嵌合基因时会影响色觉,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和性别决定密切相关
B.图示嵌合基因的形成可能发生在男性减数分裂Ⅰ四分体时
C.与红色觉基因较远的绿色觉基因不能表达可能与DNA甲基化有关
D.红色觉基因、绿色觉基因和色盲基因是复等位基因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