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76 道试题
1 . 下图是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4号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其双亲均携带一个单碱基对替换导致的乙病基因且突变位点不同。对家庭部分成员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进行测序,非模板链测序结果见下表。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家庭成员1245
测序结果

A.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乙病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
C.4号控制乙病的基因测序结果为
D.1号和2号生一个不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3/4
2 . 某家族中存在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相关的致病基因分别为A/a、B/b,该家族的系谱图如下。对不同的个体进行基因检测,用相同的限制酶处理基因A/a、B/b后进行电泳,结果如下表所示。若不考虑突变和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个体

电泳结果/碱基对

200

1150

1350

1750

1650

I-1

+

+

+

-

+

I-2

+

+

+

-

+

I-3

+

+

+

+

+

I-4

+

+

+

+

-

Ⅱ-5

-

-

+



Ⅱ-8




+

-

注:“+”表示检测到该基因或片段,“-”表示未检测到该基因或片段,空白表示未进行检测。
A.甲病和乙病的致病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
B.甲病的致病基因是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替换后产生的
C.基因型与I-2相同的女性与Ⅱ-8结婚,生育的孩子均表现正常
D.Ⅱ-6和Ⅱ-7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18
3 . 果蝇的刚毛(B)和截毛(b)性状是由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科研人员对纯合刚毛果蝇种群诱变处理多代,得到一只将Y染色体上含B基因的片段移接到常染色体上的雄果蝇(甲),基因型记作BOXBYO(其中“O”指的是相应染色体上不含B或b基因,B基因移接后仍能正常表达),其育性不受影响。让雄果蝇甲与正常的截毛雌果蝇交配,得到F1。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关于F1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刚毛果蝇与截毛果蝇的数量之比为3∶1
B.刚毛果蝇中有雌有雄,截毛果蝇全为雄性
C.刚毛雌蝇的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均完全正常
D.刚毛雄蝇的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发生了变异
4 . 粳稻和籼稻的杂交种具有产量高的优势,但杂交种的部分花粉不育。科研人员对花粉不育的遗传机理展开研究。
(1)将纯合粳稻和纯合籼稻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统计发现,F2仅有籼稻和粳—籼杂交种,且二者比例接近1:1。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两个亲本花粉均正常,但F1产生的花粉中近一半的花粉粒形态异常(败育),可判断含有___(选填“粳稻”或“籼稻”)染色体的花粉粒败育,使其基因无法传递给后代。
(2)经过精细定位,科研人员将导致花粉败育的基因定位于12号染色体上的R区(区域内的基因不发生交换)。粳稻和籼稻R区DNA片段上的基因如下图。

   

①科研人员将F1杂种植株中A-E基因分别逐一去除,得到A、B、C、E单基因去除的植株,这些单基因去除的植株12号染色体R区差异性属于___变异。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植株的花粉粒形态。科研人员推测其中的C基因导致一半花粉败育,支持这一推测的显微镜观察证据是___
②F1杂种植株单独去除D基因,其花粉均不育,C、D基因双去除植株花粉均可育。推测C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毒害作用,D基因编码的蛋白可___
(3)现全球气温升高使水稻减产,研究人员预通过诱变育种获得耐高温水稻。
①将基因型为hh的耐高温隐性突变体水稻甲与染色体缺失一个H基因的不耐高温的野生型(WT)水稻杂交得F1,已知不含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的受精卵不能发育,若将上述F1进行随机杂交,F2中出现的耐高温水稻概率是___
②分子标记技术能反映个体中特定DNA片段的差异。为确定突变体甲突变基因的突变位点,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如下图所示。

   

图1中F1产生配子时,3号染色体因某种变化产生多种花粉,经单倍体育种技术可获得F2纯合重组植株R1~Rs。对WT、突变体甲和Rt~Rs进行分子标记及耐高温性检测,结果如图2、图3所示。经过分析可知,耐高温突变基因位于___(填“caps1-7的标记范围”)之间。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推测形成图2中R~Rs结果的原因是___
5 . 高中生物学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成所述目标的是(       
A.适当提高过氧化氢溶液的温度更容易证明过氧化氢酶较Fe3+催化过氧化分解的高效性
B.蒜不定根长约1cm时放入冰箱冷藏室培养诱导使大多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C.将PCR产物和温热的琼脂糖溶液混合后倒入电泳槽,待凝固后接通电源
D.制备微生物培养基时,待培养基完全冷却后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2024-05-16更新 | 41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5 高中生物实验-【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生物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通用)
6 . 人体中绝大多数器官和组织细胞的表面存在着能够感知外界信号刺激的初级纤毛,初级纤毛由微管蛋白组成,缺失初级纤毛可导致癌症。研究发现,包括糖皮质激素在内的多种化合物能够促进癌细胞重新表达纤毛,并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缺失初级纤毛的癌细胞可高表达原癌基因
B.糖皮质激素使癌细胞中抑癌基因不能转录
C.初级纤毛会改变癌细胞中DNA复制的方向
D.初级纤毛的缺失可使癌细胞的端粒不断缩短
2024-05-1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名校教研联盟高三4月联考生物试卷
7 . 红豆杉能产生抗癌药物紫杉醇,为了培育产生紫杉醇的柴胡,科研人员将受体红豆杉(2n=24)与供体柴胡(2n=12)进行了不对称体细胞杂交,以便生产红豆杉的杂种细胞,该细胞含全套受体染色体及部分供体染色体。此过程肯定不会涉及到的操作是(       
A.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B.用PEG促进细胞融合
C.用射线照射供体细胞D.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
2024-05-1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名校教研联盟高三4月联考生物试卷
8 . 关于以下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1)细胞凋亡时,溶酶体可合成和分泌多种水解酶
(2)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3)绿叶中的色素能溶解在层析液中,因此一般使用层析液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4)突变基因一定由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发
(5)蛋白质变性后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6)非同源染色体随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而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7)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后可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8)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都是双向的
(9)长白山不同海拔高度段间的植物分布不同,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10)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2024-05-16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细胞的生命历程与癌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生物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通用)
9 . 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的CD155分子可以与T细胞、NK细胞等淋巴细胞表面的分子CD226或TIGIT结合,从而分别活化和抑制相关淋巴细胞,CD155与TIGIT的亲和力远远高于CD226。研究表明,多种增殖较快的肿瘤细胞的CD155基因都存在过量表达现象,相反,若肿瘤细胞上的CD155分子丢失。则肿瘤很难生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PC在识别、摄取并加工处理抗原后,通过与辅助性T细胞接触完成抗原信息传递
B.正常情况下,CD155与淋巴细胞表面的T1GIT结合有利于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C.肿瘤细胞过量表达的CD155分子与淋巴细胞表面的TIGIT结合可逃脱免疫防御作用
D.增强CD226的表达及研发使用TIGIT单克隆抗体,均可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2024-05-16更新 | 461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8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生物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通用)
10 . 某二倍体植物的紫茎(M)对绿茎(m)为显性,野生型(N)对耐盐(n)为显性,其中基因N/n位于4号染色体上,基因M/m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未知。下列根据四项实验方案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有(       

实验方案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纯种紫茎野生型植株和绿茎耐盐植株杂交,再将F1自交

F2紫茎植株中野生型:耐盐≈3:1,F2绿茎植株中野生型:耐盐≈3:1

基因M/m位于4号染色体上

纯种紫茎野生型植株和绿茎耐盐植株杂交,再将F1测交

测交后代只有紫茎野生型和绿茎耐盐两种表型

基因M/m位于4号染色体上

用缺失了一条4号染色体的纯合紫茎植株和绿茎植株杂交,已知含缺失染色体的配子可育

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茎:绿茎≈1:1

基因M/m位于4号染色体上

用缺失了一条4号染色体的纯合紫茎植株自交,已知含缺失染色体的配子可育,植株不含基因M时表现为绿茎

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茎:绿茎≈3:1

基因M/m位于4号染色体上

A.0项B.1项C.2项D.3项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