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多囊肾病(PKD)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目前发现PKD存在多个不同的致病基因,各致病基因的遗传方式不尽相同。如图为甲、乙两个PKD家系的遗传系谱图。

(1)甲家系中PKD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甲家系II-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相关等位基因用A和a表示。)
为判断乙家系PKD的遗传方式,对乙家系患者和正常成员的相关基因进行检测,检测基因部分序列如下图所示。检测发现乙家系II-1不携带致病基因。

(2)甲乙两个家系PKD的遗传方式______(相同/不同/无法判断),乙家系III-2和III-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
(3)比较乙家系PKD患者和正常成员的基因序列,PKD产生的原因属于______。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倒位D.染色体缺失

(4)限制酶E的识别序列为GATATC,若用限制酶E切割乙家系PKD患者的基因,酶切后不同长度的DNA片段有______种。
(5)若甲家系III-2与乙家系III-2婚配,生育携带PKD致病基因男孩的概率为______
(6)PKD目前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主要的治疗措施仍然是针对患者肾内和肾外各种并发症。对于有PKD家族史的家庭,有效降低患儿出生率的方法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适婚青年进行遗传咨询
②根据再发风险率的估计提出预防措施
③通过产前诊断确定胎儿患病情况
④对患PKD的双亲进行体细胞基因治疗
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和紫色的,植株也有抗虫病的和不抗虫病的。为了鉴别其显隐性关系,现用紫色不抗虫植株与不同批次的白色抗虫植株进行杂交,结果见下表。颜色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基因型AaBb植株体细胞中两对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组合序号

亲本杂交组合

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植株数目

紫色不抗虫

白色不抗虫

1

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I

211

208

2

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II

0

279


(7)根据表的信息判断,关于棉花两对相对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白色对紫色是显性,不抗虫对抗虫是显性
B.杂交亲本中白色抗虫I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C.两组杂交亲本中的紫色不抗虫植株的基因型均是aaBb
D.两组杂交子代中白色不抗虫植株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与图5细胞一致

(8)表中子代白色不抗虫植株在正常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下列几种情况中的______。(编号选填)

2 . 结直肠癌的发生与治疗,结直肠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第三的癌症。肿瘤的持续维持和生长是细胞死亡和增殖之间的动态平衡的结果。化疗药物5-FU对早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显著,但晚期结直肠癌细胞对5-FU有耐药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患者的高死亡率。5-FU作用机理和耐药性产生机理如图1所示,图中P2X4是ATP受体,mTOR是一种酶,ROS是活性氧(如H2O2等物质)。
   
(1)原癌基因的突变可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下列属于基因突变的是______。
A.          B.   
C.   D.   
(2)据题意可知,下列细胞生理过程中能被5-FU抑制的是______。
A.B.C.D.
(3)图2表示结直肠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据题意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5-FU发挥作用的时期是S期B.正常情况下,细胞①和⑥遗传信息相同
C.细胞②中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D.细胞③中染色体行为有利于遗传物质平均分配
(4)研究表明5-FU依赖质膜上的蛋白质进入细胞,如图3所示,这种运输方式依赖的动力来自于________。
   
A.ATP水解。B.葡萄糖氧化分解
C.脂肪氧化分解D.质膜内外5-FU的浓度差
(5)图1中,晚期结直肠癌细胞耐药性的产生与_____________(途径1/途径2)有关,下列论据能用于支持该结论的有______(多选)。
A.ATP与P2X4结合后,激活mTOR
B.化疗诱导细胞死亡并释放ROS,激活线粒体
C.mTOR的激活能够抑制细胞凋亡
D.被ROS激活的线粒体可以引起DNA断裂
(6)经研究发现,药物NAC能抑制ATP受体P2X4,药物雷帕霉素能抑制mTOR的活性。为解除晚期结直肠癌细胞的耐药性,实现更佳治疗效果,请结合题意,阐述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药物组合治疗的思路及理由。_____________
2023-09-21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3 . 1917年布里奇斯发现了一种翅膀后端边缘缺刻(缺刻翅)的红眼雌果蝇,并用这种果蝇做了如下图1所示的实验。后经进一步的实验证实,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布里奇斯认为,缺刻翅形成的原因不可能是基因突变,理由是:①若为隐性突变,则后代不可能出现的表型为_____;②若为显性突变,则后代中应该还有表型为_____的果蝇出现。
(2)布里奇斯推测,“X染色体片段缺失”是导致上图所示实验现象的根本原因。为了证实这一猜测,应对表型为_____的果蝇做唾液腺染色体的高倍镜检查,若在高倍镜下观察到图2所示的现象,即可证实布里奇斯的猜测。

(3)现代遗传学研究发现,因缺刻翅果蝇不能产生Notch受体,从而影响翅的正常发育。翅形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表明,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的途径可以是_____
(4)已知果蝇红眼(基因B)对白眼(基因b)为显性。下列有关对图1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_____。
A.亲代的缺刻翅红眼雌果蝇不含白眼基因
B.亲本缺失片段恰好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基因所在的区段
C.F1缺刻翅白眼雌蝇的一条X染色体片段缺失,另一条X染色体带有白眼基因
D.果蝇的缺刻翅性状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5)研究表明,果蝇缺刻翅有纯合致死效应。用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然后让F1中雄雌果蝇自由交配得F2,F1中雌雄果蝇比例为_____,F2中缺刻翅:正常翅=_____,F2中雄果蝇个体占_____
2022-10-15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四中2022-2023学年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组成人体血红蛋白的2条α链(α珠蛋白)和2条非α链(β珠蛋白或γ珠蛋白或δ珠蛋白),如图1,有HbA(α2β2)、HbA2(α2δ2)、HbF(α2γ2)等类型。其中,控制α珠蛋白合成的基因位于16号染色体,控制非α珠蛋白合成的基因都位于11号染色体。β地中海贫血是由β珠蛋白合成缺陷导致的遗传病。

   

(1)关于血红蛋白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多选)。
A.血红蛋白是由元素C、H、O、N组成的
B.不同种类的血红蛋白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
C.β地中海贫血患者HbA2的含量降低
D.具有携带氧气的功能

(2)α珠蛋白基因和β珠蛋白基因的遗传___(遵循/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不同发育阶段的人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不同。在某阶段,γ珠蛋白基因(用D表示)表达关闭而β珠蛋白基因表达开启,此过程中DNA甲基转移酶(DNMT)发挥了关键作用,如图2所示。以下与D基因关闭表达相关表述合理的是___(编号选填)。

   

①DNMT催化D基因甲基化
②D基因甲基化会影响合成γ珠蛋白
③属于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④D基因关闭表达属于表观遗传现象
小明因经常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发现其HbA含量下降、HbA2含量升高。医生怀疑可能患有地中海贫血,于是进一步进行了基因检测,部分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HBB是控制β珠蛋白合成的基因;杂合突变指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出现突变;点突变是指只有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的基因突变。
表1
检测项目检测结果
α地中海贫血常见缺失(10种)未检测到
α地中海贫血常见点突变(12种)未检测到
β地中海贫血常见缺失(5种)未检测到
β地中海贫血常见点突变(57种)基因HBB杂合突变,影响了RNA加工,导致β珠蛋白链合成不足

(4)医生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小明患有β地中海贫血,根据表1关于不同β地中海贫血型别的介绍,结合表2结果推测,小明目前的症状属于___(单选)。
表2
序号型别基因型临床表现
1轻型β0β;β+β无症状或轻度贫血,能存活至老年
2中间型β+β+;β0β+多于幼童期出现症状,肝脾轻或中度肿大,中度贫血
3重型β+β+;β0β+;β0β0患儿出生无症状,至3-12个月发病,慢性进行性贫血,面色苍白,肝脾肿大,发育不良,治疗能维持至20岁左右
注:β:正常β基因控制合成的β珠蛋白链正常
β+:β基因突变导致β珠蛋白链合成不足
β0:β基因突变导致不能合成β珠蛋白链
A.轻型B.中间型C.重型D.无法确定

(5)小明向医生进行了遗传咨询,下列排序正确的是___(单选)。
①再发风险率估计②病情诊断③系谱分析确定遗传方式④提出预防措施
A.①③②④B.④③①②
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

(6)由表2可知,β、β+、β0互为___(等位/非等位)基因,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性。
(7)小明夫妻具有相同的基因型,其子女可能有___种基因型,其中属于重型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概率有___(只考虑控制β珠蛋白合成的基因)。
(8)为避免小明夫妻生出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下列措施有效的是___(编号选填)。
①胎儿染色体分析
②胎儿血红蛋白分析
③胎儿基因检测
④胎儿性别筛选
⑤孕妇服用益气补血的药物
2024-04-2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5 . 现有基因型为MmRr的二倍体生物,甲图细胞表示其体内同一性原细胞的两个子细胞分裂示意图,乙图表示该生物某器官的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丙图表示该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分子数目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细胞Ⅰ两条子染色体分别为M和m基因,结合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过程分析是因为发生了______,图甲中细胞Ⅰ的名称是______。如果将细胞中染色体全部计算在内,图甲细胞Ⅰ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_条。
(2)甲图Ⅱ中发生的变异称为______,该性原细胞产生的生殖细胞,如果正常完成受精作用,未发生变异的后代占______
(3)图乙中出现de段的原因是______,该生物若进行有丝分裂,ef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______期。
(4)图丙中,处于A状态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是______,在图丙的细胞中,处于图乙中cd段的有______
(5)用标记该动物性原细胞的全部核DNA,然后将细胞置于的培养液中培养,使其进行上述减数分裂。用标记该动物另一性原细胞的全部核DNA,然后将细胞置于的培养液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分裂Ⅰ前期细胞中,标记的DNA分子数相同,染色体数不同
B.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中,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不同
C.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分裂Ⅱ中期细胞中,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不同
D.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标记的DNA分子数相同,染色体数不同
2022-10-08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九师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某雄性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HhXBY,图1是该动物某器官内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2是测定的该动物体内①~⑦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____,其染色体数量和核DNA数量与图2中_____细胞相同。
(2)图1细胞中的基因h可能是_____的结果,该细胞继续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基因型为_____
(3)图2中,肯定不含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_,正在进行DNA复制的细胞有_____,可能会出现四分体的细胞是_____
(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粒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图3所示。若在形成图2中细胞⑦的过程中,H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粒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两极,不考虑其他变异和性染色体的情况下,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可能是_____,该变异类型属于_____
(5)用32P标记该动物性原细胞的全部核DNA,然后将细胞置于31P的培养液中培养,使其进行减数分裂。用32P标记该动物另一性原细胞的全部核DNA,然后将细胞置于31P的培养液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分裂Ⅰ前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相同,染色体数不同
B.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不同
C.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分裂Ⅱ中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不同
D.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相同,染色体数不同
7 . 最近,山东淄博烧烤火出圈。烧烤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由人体消化后,由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图1表示小肠上皮细胞质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E表示物质,Ⅰ-Ⅲ表示物质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
   
(1)图1中小肠上皮细胞质膜由______构成基本骨架,通过______识别外界信息,又通过______实现物质的选择性吸收。(填写图1中物质编号)
(2)烧烤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入消化道后,其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则分别被消化为____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肠道中的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其中,以Ⅱ方式进入细胞的是______(编号选填);方式Ⅰ和Ⅲ的主要区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葡萄糖②氨基酸③甘油④脂肪酸⑤Na+⑥水
(3)在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中,蛋白质承担了多样的功能,如转运、识别等,请从分子结构角度阐述不同蛋白质功能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烧烤虽美味,但食物烤制过程中会产生二噁英、3,4-苯并芘等致癌物质,这些物质属于______(化学致癌物质/物理致癌物质/生物致癌物质),故不宜多吃。
有些烧烤食物富含嘌呤,如海产品等。尿酸是嘌呤代谢终产物,血液中尿酸过多会引发痛风。“浆水”是中国西北地区用蔬菜制成的一种传统发酵食品,长期饮用可缓解痛风。其缓解痛风的原理如图2所示。
   
(5)下列关于发酵乳酸杆菌JL-3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不具有细胞核       ②含有内膜系统       ③由线粒体供能④该菌可利用嘌呤       ⑤低氧环境下可生存       ⑥发酵产物为乳酸和CO2
(6)“浆水”中除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钙、铁、碘等无机盐离子,举一例说明以上无机盐离子对人体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据图2说明长期饮用浆水缓解痛风的原理,并就痛风患者的饮食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6-18更新 | 28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8 . 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常常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因此,人们常常采用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来获得多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与育种有关的问题:
a.鲍文奎是中国八倍体小黑麦研究的创始人,他采用染色体加倍技术,利用异源六倍体普通小麦(AABBDD,2n=42)与黑麦(RR,2n=14)杂交,培育了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鲍文奎团队创造了小黑麦原始品系4700多个,培育出抗逆性强、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95个,八倍体小黑麦育种研究基本上解决了结实率和种子饱满度问题。其培育过程如图1所示。
b.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西瓜最大消费国和生产国,三倍体西瓜的细胞通常比二倍体的大,植株抗逆性强,在生产上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将某二倍体西瓜(基因型为Aa)经过处理得到四倍体西瓜,以其为母本,用其他二倍体西瓜(基因型为aa)作父本进行杂交,将得到的种子种下去,就会长出三倍体西瓜。其培育过程如图2所示。
   
(1)异源八倍体小黑麦的配子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有________条染色体。
(2)图1中F1和图2中三倍体无子西瓜都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图1和图2中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方法有____________(填两种)等,二者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
(3)与普通小麦和黑麦相比,异源八倍体小黑麦抗逆性强、蛋白质含量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4)图2中三倍体西瓜籽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为鉴定四倍体植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否加倍,可首先取其幼嫩的芽尖,再按“固定→________→制片”等步骤正确操作后,制得四倍体植株芽尖的临时装片。最后选择处于中期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
2023-07-27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013·上海闵行·二模
9 . Ⅰ.有丝分裂实验被广泛用于环境监测和染色体变化的检测。
研究表明:温度骤变以及秋水仙素等理化因素会使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某同学为验证低温能诱导蚕豆(2n=12)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开展了相关研究。
1. 实验原理:低温处理根尖细胞,能够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致染色体不能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分裂。
2. 材料用具:蚕豆,冰箱,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等显微操作器材,另外还需的化学试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方法步骤:培养根尖,待根长至1cm左右时,将其中的一半置于冰箱4℃下诱导培养36h→制作装片→显微观察并绘图。
3. 结果分析:常温下的装片中,分裂期细胞占细胞总数的10%,细胞周期总时间为20h,则分裂间期的时间为______h;该实验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含有______条染色体。
农药等污染物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效应,潜在危害大。致畸主要表现之一是细胞分裂间期的微核现象(如图),微核与主核有相同染色效果,但体积较小。可通过观测统计微核率的大小,认识和评估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请就农药污染程度对植物细胞微核产生的效应开展研究。

材料用具:培养皿,5%、10%、15%、20%的磷胺(农药)溶液,蚕豆种子、蒸馏水,显微操作器材及必要的化学试剂。
4. 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主要方法步骤:
①对蚕豆种子浸种,在适宜条件下萌发生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按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压片过程,制作根尖有丝分裂装片;
④镜检并记录、统计微核。
Ⅱ.生物的遗传方式是多样的。
1760年,Kolrenter将高株烟草和矮株烟草杂交,发现其结果不同于孟德尔的豌豆株高变化的结果。到了1913年R.Emerson和E.East报道了他们对玉米穗长的研究结果,他们将纯种甜玉米(平均穗长6.63cm)和纯种爆玉米(平均穗长16.80cm)进行杂交,各自穗长变异都不大,再将F1代互交产生F2,结果如下表所示。

6. 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是一对不同的概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数量性状由多对微效基因控制,多对基因的共同作用决定表现型特征;表现型差异与决定性状的基因数目有关但与基因的种类无关;而质量性状则属于单基因控制
B. 数量性状受环境影响;不能从表现型来推测其基因型;许多不同的基因型可能具有相同的表现型
C. 数量性状之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其性状易度量,研究的对象是群体,而不是个体
D. 数量性状一般呈正态分布,基因之间都是完全显性的,可用系谱方法来研究
7. 基于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分析与结论。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研究:两种性状中的F1都是杂合体,但基因型相同,那么穗长的差异一定是由于环境的差异所引起。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是什么?
8. 若是n对等位基因控制某数量性状,则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杂交获得的F1再互交所获得的F2中,性状极端表达的比率为_____________
9. 如果说亲代和F1代的变异反映了环境的影响,那么这种影响同样也作用于F2上,但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方法),我们就有理由确定环境对F2的作用应和亲代及F1相似。
2019-11-22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10 . 植物遗传育种中,由叶芽细胞发生突变引起的性状变异称为芽变。红叶杨由发生芽变的绿叶杨选育而成。
请判读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是否正确,并在括号中打“√”或“×”
(1)基因突变导致DNA分子中基因的增多、减少或替换。(      )
(2)基因突变可能改变DNA碱基对间的氢键数。(      )
(3)基因突变引起了mRNA核苷酸序列的改变。(      )
(4)基因突变位点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识别。(      )
(5)诱发皮肤细胞的基因突变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下一代。(      )
(6)如图是对红叶杨和绿叶杨相关基因的编码链测序结果,据此推断红叶杨相关基因模板链上发生的碱基改变是(          

   
A.G→CB.G→TC.C→AD.C→T

杨树具有较强的防风固土作用,且成片栽种红叶杨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已知红叶杨(G)对绿叶杨(g)为显性性状,抗虫(E)对不抗虫(e)为显性性状,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植物①(Ggee)和植物②(ggEE)作为亲本,培育稳定遗传的抗虫红叶杨新品种的方法有多种,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7)新品种的基因型为(       
A.GgEeB.GgEEC.GGEeD.GGEE
(8)以下关于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有(       
A.过程A表示植物①和植物②杂交
B.过程B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对F1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
C.过程C需要用到化学试剂龙胆紫
D.过程D需要对F2进行筛选
(9)图中过程A、过程B、过程C、过程D中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有(       
A.过程AB.过程BC.过程CD.过程D
(10)图中过程A、过程B、过程C、过程D中发生染色体整倍体增加的过程有(       
A.过程AB.过程BC.过程CD.过程D
(11)图中通过过程A、过程D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过程A、过程B、过程C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
2023-07-02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评估生物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