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87 道试题
1 . 现有两纯种小麦,一纯种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I、II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该方法称________,依据的变异原理是_________
(2)图中①和④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3)图中(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图中(三)过程采用的操作称为____________,获得的植株往往表现为___________等特点。图中(四)过程所作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秋水仙素处理”,“龙胆紫处理”,“萌发的种子”,“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幼苗”中的其中两项);所选用的药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6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甘肃省嘉峪关一中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理卷
2 . 某自花传粉、雌雄同株的植物有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种类型,该植物的染色体组成如下图所示,抗倒伏基因D位于突变型的4号染色体上,易染条锈病基因T位于突变型的8号染色体上,野生型相应染色体上分布着隐性基因d、t。将野生型和纯合突变型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统计并检测F2的基因型及相应基因型的个体数目,得到下表所示的结果。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基因型

DD

Dd

dd

TT

Tt

tt

相应基因型数目

507

1028

498

340

1362

1021

(1)为建立该植物的基因组数据库,需完成____________条染色体的DNA测序。突变体4号和8号染色体上D、T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F1自交,F2中既抗倒伏又抗条锈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发现易染条锈病基因的遗传结果与理论值有显著差异。经重复实验,发现基因型TT、Tt、tt的个体数量之比与表中的数据基本一致。为解释这一现象,研究人员从雌雄配子活性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假说——雌配子活性均正常,但含________(填“T”或“t”)基因的雄配子成活率为________,含另一等位基因的雄配子活性正常。
(4)现有野生型、突变型、F1植株若干,试设计一代杂交实验验证上述假说,并预测相应的子代表型及比例。
杂交方案: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________
2024-06-0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3 . 科研人员获得了携带两种抗稻瘟病的抗性基因Pib和Pikm的水稻品系——川抗30,以及携带螟虫抗性基因CrylC的水稻品系——昌恢。为获得同时携带抗螟虫基因和两种抗稻瘟病基因的改良株系,开展了相关研究。
(1)水稻的稻瘟病抗性与敏感为一对______。利用川抗30品系与野生型稻瘟病敏感水稻杂交,F1表现为稻瘟病抗性,F1与野生型杂交,子代性状及分离比为______,证明Pib和Pikm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吕恢品系水稻在品质和产量上明显优于川抗30,科研人员结合分子标记技术筛选目标基因进行杂交育种,以获得改良优质水稻。请写出制备优质、高产的纯合双抗(抗螟虫和抗稻瘟病)水稻的杂交育种技术路线(总体思路)______
(3)研究者利用PCR技术检测改良优质水稻中是否含有Pib基因。
①下表为利用PCR进行检测的反应体系的配方,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PCR反应体系

组分

总体积/10μL

10倍浓缩的扩增缓冲液

1μL

i______

1.5μL

4种脱氧核苷酸等量混合液(2.5mmol·L-1

0.5μL

引物I/II(5.0μmol·L-1

1/1μL

Taq DNA聚合酶

0.20μL

H2O

ii______

②图为Pib基因的部分序列。
5'—…AATGCCC…ATGTGGA…—3'
3'—…TTACGGG…TACACCT…—5'
根据图,选择______作为引物对Pib基因进行扩增。
A.5'—…AATGCCC…—3'       B.5'—…TCCACAT…—3'
C.5'—…TTACGGG…—3'       D.5'—…ATGTGGA…—3'
研究者最终确定改良优质水稻具备了相关抗性基因,成功培育出优质、高产的双抗水稻。
(4)检测发现本研究获得的优质双抗水稻的部分性状与昌恢品系相比出现株高上升、千粒重下降的现象,但是利用基因定点编辑技术获得的纯合抗性突变株系,其他性状未发生改变,原因可能是______。请从育种的角度对这两种技术进行评价。
2024-05-11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4 . 2024年2月,武汉经历了罕见冻雨灾害。研究发现,植物受冰冻低温胁迫后会出现细胞质泄漏、ROS(活性氧,能对细胞产生氧化毒害)积累、细胞渗透失水等现象。细胞质泄露是由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形成的冰晶使细胞膜破损所致,且特定条件下,破损的细胞膜又会发生再封闭。过程如图所示。

注:SYT1的功能是与Ca2结合,促进囊泡与细胞膜融合;C2A和C2B表示SYT1上Ca2结合结构域。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农作物遭受冰冻伤害时,可施用______以防止发生细胞质泄露。
(2)与野生型植物相比,敲除了SYT1相关基因突变体的抗冻性会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原因是______
(3)为进一步研究冰冻低温胁迫条件下外源ABA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科研人员以同一植物的两个品种W3和Cph12为实验材料,在不同外源ABA浓度下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ABA浓度(mg/L)

W3

Cph12

SOD活性(U/g)

脯氨酸含量(μg/g)

SOD活性(U/g)

脯氨酸含量(μg/g)

常温对照组

0.00

110.23

111.37

111.21

23.34

冰冻低温胁迫组

0.00

248.51

111.40

130.40

24.69

50.00

281.32

154.89

146.13

31.24

100.00

352.28

224.64

154.23

36.82

注:SOD是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及时清除细胞内的ROS;脯氨酸是渗透调节物质,能有效防止植物细胞渗透失水。
据表分析,上述两个品种中______更耐低温。外源ABA提高品种W3抗冻性的效果______(填“优于”“等于”或“差于”)品种Cph12,判断依据是______
(4)在已测得SOD活性的基础上,若需进一步探明不同处理条件下,植物细胞中SOD基因表达量的差异,除直接测定SOD含量外,还可提取并比较细胞中的______(物质)的含量。
5 . 玉米为二倍体,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糯玉米口感好,广受喜爱。为加快育种进程,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吉诱101玉米品系对糯玉米品系进行诱导,过程如下图。

回答问题:
(1)糯玉米和吉诱101玉米的体细胞中有____个染色体组。
(2)单倍体糯玉米体细胞中____(填“有”或“无”)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____,因此高度不育。
(3)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后,产生二倍体糯玉米,这种变异属于____。理论上,加倍后得到的二倍体糯玉米为纯合子。采用上述方法可____,提高育种效率。
(4)科研人员对单倍体进行了不同处理,种植后统计散粉植株数并计算散粉率(散粉代表可育),结果如下表。

组别

处理方法

平均散粉率(%)

1

0.6mg/mL秋水仙素

浸芽

10.66

2

浸根

6.20

3

浸种

4.34

4

不做处理

1.05

注:溶解秋水仙素的溶剂对植株散粉无显著影响
据表可知,第1组单倍体糯玉米的染色体加倍效果最佳。第4组在本实验中作为____组。
2024-05-0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6 . 大豆子叶颜色(AA表现为深绿色,Aa表现为浅绿色,aa表现为黄化且此表型的个体在幼苗阶段死亡)受B、b基因影响,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当B基因存在时,A基因能正常表达;当b基因纯合时,A基因不能表达。子叶深绿和子叶浅绿的两亲本杂交,F1出现黄化苗。回答下列问题:
(1)子叶颜色为深绿色的个体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黄化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
(2)子叶深绿和子叶浅绿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本中的子叶浅绿个体自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
(3)现有一子叶颜色为深绿色的个体,请设计实验探究其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要求用两种探究方法,写出实验思路及实验结果和结论。
方法一: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04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果蝇的翅型有裂翅和非裂翅两种类型,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现用一只裂翅雌蝇与一只非裂翅雄蝇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表型及数量如下表所示。

表型

裂翅雌蝇

裂翅雄蝇

非裂翅雌蝇

非裂翅雄蝇

数量/只

102

92

98

109


(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______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表型比例与有较大的差异,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2点)。
(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____________
(3)现欲利用上述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则亲本可能的表型组合有____________种。
(4)果蝇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的催化,而酶是在基因控制下合成的。若酶A是基因A控制合成的,在裂翅果蝇的发育过程中有关键作用。酶A正确空间结构的形成依赖于多肽链3号位置和50号位置的赖氨酸和谷氨酸的R基之间形成的离子键,否则会导致酶A无法正常折叠进而使个体表现为非裂翅。通过基因测序发现裂翅果蝇种群中存在三种隐性突变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如图(未显示的碱基没有变化)。

   

①突变基因1、2、3的纯合子中表现为裂翅的是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②如需用杂交的方式判断突变基因3与突变基因1、2的显隐性关系,实验思路为____________
8 .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研究人员利用纯合突变体M探究玉米花“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该突变体表现为雄穗中雌蕊发育,雄蕊退化,即雄穗雌性化。将M与野生型杂交,所得的F1全部表现为雄穗正常,F1个体间随机传粉,所得F2中雄穗正常:雄穗雌性化=108:35。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型玉米雄穗中的雌蕊发育不久即退化消失,这一生命现象属于细胞的_____
(2)玉米1号染色体上有一标记序列S,不同品种S序列长度不同。科研人员利用S序列对突变体M的雄穗雌性化基因进行定位,PCR扩增上述杂交实验的亲本、F1及F2若干个体的S序列,电泳结果如图1。

推测:雄穗雌性化基因与S序列均位于1号染色体上。理由是:图1所示电泳结果中,只出现突变体M的S序列的植株均表现为_____,且F2中的_____(填图中序号)均表现为雄穗正常。
(3)进一步研究发现,雄穗雌性化基因的定位区间中包含性别决定基因T(表达产物是抑制雌蕊发育的信号),推测M的表型是T基因突变所致。为验证这一推测,科研人员PCR扩增突变体M的T基因序列与野生型对比,该基因的非模板链部分序列及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如图2。

①请从基因表达的角度阐明突变体M雄穗中雌蕊发育的分子机制_____
②发育中的雌蕊会产生赤霉素,过量的赤霉素抑制雄蕊发育。由此可知,T基因突变使得玉米的内源赤霉素含量_____,最终表现为雄穗雌性化。
(4)科研人员向野生型玉米的T基因中插入片段使其功能完全丧失,构建了纯合突变体M1。突变体M1雌性化完全,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突变体M雌性化不完全,能产生少量有功能的花粉。为验证M是M1的等位突变体,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期结果_____
2024-05-0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9 . 自交不亲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防止近亲繁殖、保持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状。中国李属于蔷薇科李属树种,是典型的自交不亲和植物。研究发现,中国李自交不亲和性与S位点的基因型有关,机理如下图所示。

   

(1)控制中国李的自交不亲和性的基因有S₁,S₂,S₃,S₄… Sn等多种类型,以上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__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该变异具有___________特点。
(2)将图中基因型为S₁S₂和S₂S₃的亲本进行反交的子代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3)自交不亲和果树S基因型的鉴定在栽培品种搭配和遗传育种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此,科研人员采集了来自我国贵州省的20个李品种样本(如下表)。
表1.供试的20个李品种
1张晟李6铜壳李11三月李16玫瑰皇后
2红心李7麦黄李12携李17奥德罗达
3姜黄李8青脆李13幸运18前卫红
4清镇酥李9南方李14芙蓉李19黑宝石
5盘江酥李10奈李15大红袍20秋姬李

   

①提取DNA后对S基因进行PCR扩增,S基因结构如上图,请选择合适的引物_____
②对PCR 产物回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产物,结果如下图,根据结果分析红心李和幸运是否为杂交育种的适宜亲本?_______________

   

③冰脆李组电泳后仅得到1根条带,推测此现象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__
④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自交不亲和性与S-RNase 有关。S-RNase 是一种由花柱和柱头分泌的糖蛋白,当花粉管在花柱引导组织生长时,亲和与不亲和S-RNase 蛋白都可以进入花粉管。亲和的S-RNase在花粉胞质中被花粉SLF 蛋白识别并降解; 而不亲和的S-RNase被保留在胞质中发挥其毒性作用,引起花粉管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而停止生长,表现出自交不亲和。现欲获得兼具玫瑰皇后和奥德罗达优点的新品系,试提供可行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
2024-05-05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10 . 睡眠状态提前综合征(FASPS)是一种罕见的由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与绝大多数人的睡眠清醒节律不同,表现为早睡(下午4~5点)早起(凌晨1~2点)。研究人员对该病进行了系列研究。

(1)对患有 FASPS 的某家族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研究人员认为该病最可能为显性遗传病,你认为理由是____。某调查小组欲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需注意____(答出2点)
(2)正常基因(a)的表达产物为dbt(一种酶),与dbt相比,致病基因(A)表达产物的第44位氨基酸由苏氨酸(密码子为ACU、ACC、ACA、ACG)变为异亮氨酸(密码子为AUU、AUC、AUA),导致dbt的活性下降。基因a突变为A时碱基对的变化为____,dbt活性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
(3)GAL4/UAS系统可实现基因在果蝇特定类型的组织或细胞中表达,该系统由GAL4纯合果蝇品系和“UAS-待表达基因”纯合果蝇品系组成,可用于睡眠清醒节律的研究。GAL4基因由转GAL4果蝇品系携带,编码转录激活因子。UAS 是上游激活序列,其下游连接待表达的基因,“UAS-待表达基因”由另一果蝇品系携带。GAL4的表达产物可激活UAS进而表达其下游基因,GAL4/UAS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2。
①构建GAL4 纯合果蝇品系时,在一雌果蝇和一雄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分别导入一个GAL4基因,该雌、雄果蝇交配后,子代果蝇中有____(比例)符合要求。为不影响其它细胞的生理功能,GAL4基因应在果蝇的____细胞中特异性表达。
②研究人员构建了GAL4、UAS-A、UAS-a三个果蝇纯合品系并进行实验。甲组将 GAL4品系果蝇与UAS-a品系果蝇杂交,乙组将GAL4品系果蝇与UAS-A品系果蝇杂交,检测甲、乙两组子代果蝇睡眠清醒节律的变化。
实验现象:____
实验结论:A基因引起睡眠清醒节律失调,是FASPS的致病基因。
③科研人员将一个GAL4基因插入到雄果蝇的一条2号染色体上,又将一个UAS-A 基因随机插入到雌果蝇染色体组中的一条染色体上。分别利用上述的一对转基因雌雄果蝇进行杂交,F1中睡眠清醒节律失调:正常=l:3,让F1睡眠清醒节律失调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F2中睡眠清醒节律失调:正常=9:7。仅根据杂交结果F1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UAS-A基因是否插入到2号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根据杂交结果F2可判断UAS-A基因____(填“是”或“不是”)插入到2号染色体上。
2024-04-2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