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5 道试题
1 . 线粒体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通常由母亲遗传给后代。某男性遗传病患者和正常女性结婚,所生的两个孩子都患有该遗传病,经检测两个患病孩子都含有父亲的线粒体 DNA,进一步大规模检测发现约 0.02%的人类可以检测出父亲的线粒体 DNA。下列关于线粒体遗传的假说中用来解释“线粒体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通常由母亲遗传给后代”最合理的是(  )
A.受精时精子的线粒体不进入受精卵,线粒体全部来自卵细胞
B.双亲的线粒体皆可能进入受精卵,但父亲线粒体DNA不含有致病基因
C.受精卵中来自精子的线粒体少,且卵细胞含某种机制可以排斥或消除精子线粒体
D.父亲线粒体DNA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2024-04-0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疾病历来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关于以下几种疾病:①人体感染支原体后引起的肺炎;②21三体综合征;③红绿色盲;④抗维生素D佝偻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支原体肺炎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戴口罩可以降低被感染的概率
B.可以通过基因检测判断胎儿是否患有③疾病
C.父母正常而生有患②疾病的儿子,病因是患者的父亲减数分裂异常
D.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一男子患④疾病则其女儿也是患者
3 . 下图为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一定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为等位基因
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粒尚未分裂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4 . 英美三位科学家因在器官发育和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的基因调节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他们利用线虫进行了器官发育和细胞编程性死亡的研究。他们发现线虫发育时共有1090个细胞,但在发育中,有131个细胞自动凋亡,编程性死亡了,结果形成了一个由959个体细胞组成的线虫。某些细胞在生物发育过程中,主动地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正常的细胞凋亡过程。细胞的凋亡(而不是非正常的坏死)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有利于抵御外界因素的干扰,起着关键作用。人体也一样,否则会患病如癌症,艾滋病等。
试问:
(1)线虫发育时131个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原因是___
(2)你认为人表皮细胞含有调控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基因吗?为什么?___
(3)人体细胞中所有的细胞都含有调控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的基因吗?(举例)___
(4)癌细胞主要特征你认为是什么?___
(5)根据细胞凋亡的理论,你认为将来可以如何治疗和预防癌症?___
2024-03-1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A卷
5 . 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细胞变化是(  )
A.衰老B.分裂C.分化D.癌变
2024-03-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A卷
6 . 癌细胞特征中最主要的特征是(  )
A.癌细胞容易分散和通过淋巴和血液转移
B.癌细胞的无限增殖
C.癌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球形的多
D.癌细胞容易引起其他正常细胞的坏死
2024-03-1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B卷
7 . 某女孩患有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该遗传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其父母及哥哥的表型均正常。现将其家庭成员的相关基因用限制酶MstⅡ切割后进行电泳,结果如图所示。已知B、b基因中仅有一种基因上含有一个限制酶MstⅡ的酶切位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病女孩的哥哥不含致病基因
B.该致病基因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突变过程中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
C.限制酶MstⅡ能识别特定的核糖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部位断开氢键
D.电泳过程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只与DNA分子的大小有关
8 . 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与癌有关的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癌基因是诱发致癌的基因
B.抑癌基因是阻止细胞无限增殖的基因
C.原癌基因是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分裂的基因
D.正常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失控则变成癌细胞
9 . 图示为人体内一些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进行①过程的细胞不一定具有细胞周期
B.②过程导致细胞中的mRNA种类减少
C.③过程总是与机体的衰老同步进行
D.④过程是由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造成的
2024-03-10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B卷
10 . 朱尔斯·霍夫曼和布鲁斯·博伊特勒发现人体许多细胞中“Toll 样受体(TLR)”是单个的跨膜非催化性蛋白质,可识别不同病原体,并在细菌入侵时快速激活免疫反应,从而启动第一道防线。生物学家斯马特·帕博发现,Toll样受体是由TLR基因家族(包括TLRI、TLR6、TLR10等基因)表达的一类参与先天性免疫的蛋白质,突变后的TLR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增强,但过量的Toll样受体可能将花粉等过敏原误认为外来病原体而引发免疫反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TLR是基因表达的产物,人体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场所主要是_______________。Toll样受体合成后分布于细胞的_______________(填“细胞膜外侧”或“细胞膜内侧”)。
(2)TLR可识别不同病原体,这属于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功能。
(3)TLR基因突变的实质是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题分析可知,突变后的TLR基因可能使机体的免疫反应____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4)miRNA是细胞内的一种单链小分子RNA,可与TLR6基因的mRNA和B蛋白的mRNA(简称B-RNA,与TLR合成无关)结合。miRNA增多可能会使TLR6基因表达的 TLR________。若B-RNA增多,则TLR6基因表达的TLR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0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天一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