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早在一百多年前,果蝇就走进了科学家的实验室,成为实验室里的明星模式生物,1907年摩尔根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著名的蝇室,形成了一个大的果蝇遗传学研究中心。
(1)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中的模式生物,其优点有______(至少答两点)。
(2)摩尔根利用果蝇做了如下图所示杂交实验,此外他还将F1红眼雌果蝇与亲代白眼雄果蝇进行交配,发现后代中白眼雌果蝇占______,该交配方式称为______

(3)摩尔根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白眼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的假说。那么根据假说,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进行演绎推理:选择______进行交配,若假说成立,那么子代将出现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最后再通过实验来检验实验结果与演绎是否相符,这种研究方法就叫作______
(4)某果蝇种群中灰体(D)对黑檀体(d)为显性,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后代中出现一只黑檀体果蝇,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已知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
实验步骤: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Dd的果蝇杂交,获得F1;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a、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檀体=______,则为基因突变;b、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檀体=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5)该果蝇种群中眼色有四种,M基因控制棕色素合成,N基因控制朱红色素合成。棕色素和朱红色素同时存在时表现暗红眼,两种色素都不存在时表现白眼。现将一只白眼果蝇与纯合暗红眼果蝇杂交,F1全部为暗红眼,F1与白眼果蝇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组合父本母本F2表现型及比例
F1白眼暗红眼:白眼=1:1
白眼F1暗红眼:棕眼:朱红眼:白眼=43:7:7:43
根据表中数据推测F1______(父本/母本)时发生了互换,F1的M基因与N基因______(在/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杂交组合Ⅱ中,F1产生的雌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是______
2024-06-0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已知雄性家蚕的性染色体是ZZ,雌性家蚕的性染色体是ZW。由于雄性具有生长期短、出丝率高等优点,因此养殖雄蚕可以增产。某科学家培育出了只产雄蚕的家蚕品系,如图1,其中a和b是Z染色体上的两个致死基因(不考虑互换),“+”是对应的野生型基因。图2是经过诱变得到的雌蚕。回答下列问题:

   

(1)据题目信息可知,a和b是______(填“显性”或“隐性”)致死基因,若以图1中的家蚕为亲本,其杂交所得子代的基因型为______。图2中雌蚕发生的变异类型为______
(2)让图2中含有a基因的雌蚕与图1中的雄蚕交配,子代中雌蚕:雄蚕=______。若让图2中含有b基因的雌蚕与图1中的雄蚕交配,则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与上述结果______(相同/不同)。通过诱变和筛选获得图2中雌蚕的目的是培育出基因型为______的父本家蚕,其与正常雌蚕交配产生的子代只有雄蚕。
(3)某次生产中将多只图1中的雄蚕与多只图2中的雌蚕交配,F1中雌、雄蚕共有M只,将F1与N只正常雌蚕进行自由交配,若M:N=3:7,则所得的F2中,雌蚕:雄蚕=______,雄蚕中同时含a和b基因的个体占比为______
2024-06-0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转座子是染色体上一段能够自主复制和移位的DNA序列。复制型转座子通过合成相应DNA片段,然后插入新位点。非复制型转座子直接将自身DNA从原来位置切除并插入新的位点。具体机制如下图①和②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复制型转座子的转座过程存在A-U、U-A、A-T等配对方式
B.转座可引起的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非复制型转座子只改变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数量保持不变
D.复制型转座子常位于基因组DNA中外显子等不易转录区域
2024-06-0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某个精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某条染色体发生了连接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着丝点异常横裂而形成“等臂染色体”(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等臂染色体”可形成于该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等臂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与正常染色体联会
C.若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均异常
D.若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则该细胞产生的配子中有一半出现异常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倍体栽培种芜菁、黑芥和花椰菜通过相互杂交和自然加倍可形成四倍体栽培种,关系如图(图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染色体组,数字代表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芥菜的形成过程说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芜菁、黑芥和花椰菜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属于同一个物种
C.若用油菜与芜菁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代(AAC)体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
D.若芥菜与埃塞俄比亚芥杂交,产生的子代(ABBC)体细胞中含8个染色体组
6 . 下图①染色体着丝粒两端的染色体臂称为长臂和短臂,若只在长臂或短臂内部发生倒位为臂内倒位;若长臂和短臂各发生一次断裂,断片倒转180度发生的倒位为臂间倒位。在发生倒位的杂合体中,若倒位环内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一次单交换,其过程如图②→③→④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②倒位环的形成是由于染色体片段DE发生了臂内倒位
B.图②倒位环内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换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C.②→③→④中,交换的产物都带有缺失或重复,不能形成有功能的配子
D.正常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一次单交换后也可产生4种配子
7 . 在某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粒相连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一定不是(  )
A.发生基因突变B.发生过交换
C.染色体结构变异D.发生了自由组合
2024-01-1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高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
8 . 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是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的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中发病率为1/4000。甲、乙家系中两患者的外祖父均表现正常,家系乙Ⅱ-2还患有红绿色盲(生成Ⅱ-2过程中未发生互换和基因突变)。两家系部分成员DMD基因测序结果(显示部分序列,其他未显示序列均正常)如图。
   
(1)家系甲Ⅱ-1患病的原因可能是___时发生了基因突变,研究发现约60%~65%的DMD患者是由于DMD基因中一个或多个外显子的缺失而致病,结合甲、乙家系基因序列,可知基因突变具有___的特点。
(2)若家系乙Ⅰ-1和Ⅰ-2再生育一个儿子,其患两种病一般比患一种病的概率___,原因是___
(3)假设DMD的致病基因用a表示,用b表示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根据家系乙部分成员DMD基因测序结果可知,则I-2的基因型为___
(4)不考虑其他突变,家系甲Ⅱ-2和家系乙Ⅱ-1婚后生出患DMD儿子的概率为___
(5)人群中女性DMD患者频率远低于男性,女性中携带者的频率约为___
(6)对Ⅱ-3进行核型分析时,发现其体内14号和21号染色体出现下图所示的异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
   
A.Ⅱ-3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但发生了易位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调查人群中DMD的发病率时,应在甲乙家系中对有病和正常个体都作统计
C.染色体和中心粒在细胞分裂间期完成复制后数目加倍
D.家系乙中若Ⅱ-3与正常女性婚配,出现异常胎儿(只考虑14和21号染色体)的概率高
2023-12-24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兴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生物试题
9 . 控制家蚕卵色的基因(W+控制黑色、W控制白色)位于10号染色体上,l1l1+l2l2+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且l1l2纯合致死。雄蚕食量小、产丝量大,为培育平衡致死系用于繁育雄蚕以提高经济效益,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雌蚕A细胞中W染色体W+所在的片段由10号染色体片段____而来;雌蚕A与正常蚕相比,其染色体数目____
(2)已知含缺失染色体的配子不育,雌蚕A与雄蚕B杂交产生的后代有____种;C与D杂交,受精卵的卵色有____种,雌蚕E为选择____色的受精卵培养所得。
(3)E与F杂交,后代出现平衡致死系雄蚕G的概率是____;在生产实践中,利用G与正常雌蚕杂交无需进行筛选就可获得雄蚕,其原因是____
(4)由于基因重组,E与F杂交的后代中偶尔产生少量雌蚕,该雌蚕的基因型(不考虑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是____,若将该雌蚕与F杂交,后代中出现的概率是____
2023-11-1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兴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生物学试题
10 . 变型果蝇2号和3号染色体上分别带有隐性基因bw(褐眼)和e(黑檀体),野生型对应的基因用bw+和e+表示。如图甲果蝇是染色体正常的褐跟黑檀体果蝇,乙果蝇是2、3号染色体发生相互易位的野生型易位纯合子果蝇,甲果蝇与乙果蝇进行杂交获得F1野生型易位杂台子果蝇,在遗传时染色体片段缺失或重复的配子不能存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果蝇产生的配子均能存活
B.乙果蝇发生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C.F1测交后代中野生型和褐眼黑檀体比例为3:l
D.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代有4种表现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