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矮化栽培是现代苹果生产的趋势,为研究矮化苹果(M9)砧木致矮机理,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
(1)生长素在植物茎尖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的运输称为_________运输;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植物体的根尖合成并运至地上部分,通过促进细胞分裂进而促进植物生长。
(2)研究者将富士苹果(非矮化)、M9和八棱海棠(非矮化)三种植物进行嫁接,如图1。一段时间后,检测富士-M9-八棱海棠不同部位PIN基因(IAA运输载体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2。

实验结果显示,在富士-M9-八棱海棠中,表达量较高的基因有两种,其中__________可能与M9致矮密切相关。
(3)向富士-M9-八棱海棠的接穗叶片或基砧根部施加NAA(生长素类调节剂,其运输载体与IAA相同)后,以未做处理的富士-M9-八棱海棠作为对照,检测相关指标如下表。
组别接穗新梢
平均长度
细胞分裂素含量(NAA+IAA)总含量
接穗叶片基砧根部接穗基砧
1对照组+++++++
2接穗叶片施加NAA++++++++
3?++++++++++
注:“+”代表检测指标的数值,“+”越多,数值越大。
①补充表中“?”处的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对照组相比,接穗叶片施加NAA组的基砧中(NAA+IAA)总含量几乎无差异,推测中间砧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了生长素的运输。为证实这一推测,研究者将中间砧(M9)换成八棱海棠后,基砧中(NAA+IAA)总含量显著增加,这一结果__________(支持/不支持)上述推测。与对照组相比,第3组的基砧中__________含量显著增加,推测基砧根部较高浓度的NAA促进了基砧根部该激素的合成。
③两实验组中,接穗叶片施加NAA组的接穗新梢平均长度较短,请你结合(2)(3)实验结果解释原因,以揭示M9砧木致矮机理:___________
2 . 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主要分布在植物叶片表皮。脱落酸(ABA)可通过特定的信号转导途径调节气孔的开放程度,机制如下图。已知细胞质基质中Ca2+的浓度在20~200μmol/L之间,液泡中及细胞外Ca2+的浓度通常高达1mmol/L。(注:每个保卫细胞同时存在“ROS”途径和“IP3,cADPR”途径)
(1)由下图可知,ABA与ABA受体结合后,可通过ROS、IP3等信号途径激活____________上的Ca2+通道蛋白,使Ca2+___________方式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中。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的增加,促进了K+及Cl-流出细胞,使保卫细胞的渗透压降低,保卫细胞____________(填“吸水”或“失水”),气孔关闭。

(2)有人推测,ABA受体有胞内受体和细胞膜上受体两种,为探究ABA受体位置,研究者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一实验二
步骤一培养叶片下表皮组织培养叶片下表皮组织
步骤二向培养液中添加同位素标记的ABA向保卫细胞内直接注射足以引起气孔关闭的一定浓度ABA
步骤三检测___________检测气孔开放程度
实验结果细胞膜表面放射性明显强于细胞内,气孔关闭气孔不关闭
(3)据实验一、二推测ABA受体只位于细胞膜上,但有人认为直接注入细胞的ABA可能被降解,导致气孔不关闭。因此设计了两种防降解的“笼化ABA”,光解性“笼化ABA”能在紫外光作用下释放有活性的ABA,非光解性“笼化ABA”则不能。
实验三Ⅰ组Ⅱ组
步骤一培养叶片下表皮组织
步骤二将i___________显微注射入保卫细胞内将ⅱ___________显微注射入保卫细胞内
步骤三用ⅲ___________照射保卫细胞30s
步骤四检测气孔开放程度
实验结果气孔关闭气孔不关闭
综合实验一、二、三结果表明,ABA受体位于细胞膜上和细胞内。
(4)植物在应答ABA反应时能产生一类磷脂——SIP(如图所示)。为检验“SIP通过G蛋白起作用”的假设,用____________处理拟南芥G蛋白缺失突变体的保卫细胞,检测气孔开放程度的变化;其对照组设计思路为__________
3 . 以大豆为实验材料,研究了CO2浓度升高的条件下,干旱胁迫及复水后大豆的生理变化。生长室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2个组,每组2个处理。对照组(充分供水和重度干旱),CO2浓度为当前大气CO2浓度(350μmol/mol);实验组(充分供水和重度干旱),每天7:00~19:00分别通入浓度为700μmol/mol的CO2(为大气CO2浓度的2倍)。干旱处理的第5天开始复水,使土壤含水量恢复至充分供水程度。实验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2进入__________后,与__________结合而被固定。
(2)第1~4天,无论是充分供水还是干旱胁迫,高浓度CO2处理的大豆净光合速率均__________大气CO2浓度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旱胁迫使大豆光合效率__________。CO2浓度升高短期内可__________大豆的光合效率,长期则会出现适应性改变。
(3)由图2分析可得,充分供水时,高CO2浓度条件下,大豆的蒸腾速率__________。而干旱胁迫条件下蒸腾速率急剧下降,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涉及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
2022-06-28更新 | 579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12 光合作用(核心考点讲与练)-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4 .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下图表示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不足时,赤霉素对生长素含量的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

(1)图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2)从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推测,X实现上述作用的途径可能是____________
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月季(带少量叶片的枝条)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3)生长素的作用与____________(填“甲”或“乙”)类似,由图中数据初步判断,两种植物激素类似物对月季插条生根表现出____________作用。
(4)关于月季生根过程中相关的能量和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部分能量来自根部细胞的三羧酸循环
B.部分能量来自根部细胞的暗反应
C.根部细胞不需要吸收Mg2+
D.根部细胞中碳元素可能来自叶片吸收的CO2
(5)月季插条成活后,下列外界环境因素中,会影响其生长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
①温度②光照时间③光照强度④土壤pH⑤土壤O2浓度
5 . 植物激素调节。下图1显示燕麦胚芽鞘受单侧光照时的生长情况及受光照处生长素的主要运输方向。

(1)当生长素沿b方向运输时,其在细胞间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__
(2)下列激素对植物生长所起的主要作用,与生长素在a处所起的作用类似的是______________。
A.乙烯B.赤霉素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
(3)下列激素中,燕麦的嫩叶比成熟叶在单位时间及单位面积内合成量多的是______________。
A.乙烯B.生长素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
(4)为探究不同浓度的2,4-D对燕麦发芽的影响,某学生用不同浓度的2,4-D分别浸泡燕麦种子12h,再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结果如下图2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
A.0.4mg·L-1的2,4-D溶液促进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
B.2,4-D溶液既能促进根的生长,也能抑制根的生长
C.1moL·L-1的2,4-D溶液是培养无根麦芽的最适浓度
D.2,4-D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功能,属于植物激素
(5)研究者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细胞,得到结果如表1,据此分析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1:

细胞内物质含量的比值

处理前

处理后

DNA:RNA:蛋白质

1:3.1:11

1:5.4:21.7


(6)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生长素类似物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
A.原料来源丰富B.生产过程简单
C.不被酶分解而效果稳定D.作用效果与生长素类似
2022-06-15更新 | 303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27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练)-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6 . 番茄植株不耐高温,其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5~32℃,研究环境条件变化对其产量的影响有重要意义。图1是番茄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示意图,PSI和PSⅡ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A~E表示相关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B表示___________,叶绿体基质位于___________(填“I”或“Ⅱ”或“I和Ⅱ”)侧,H+从Ⅰ侧到Ⅱ侧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
(2)某科研小组用不同温度和光强组合对番茄植株进行处理,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据图可知,在强光和40℃条件下,番茄的光合速率相对值___________(填“较低”或“较高”),请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D1蛋白是一种对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和蛋白质活性起保护作用的关键蛋白。水杨酸(SA)是一种与抗热性(较高温)有关的植物激素。为避免较高温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该科研小组进一步研究发现:较高温度会降低细胞内D1蛋白的含量而使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在正常和较高温度下,喷洒适宜浓度的水杨酸(SA)均可促进D1蛋白的合成从而增加产量。请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只写实验思路)。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北京·三模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学习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油菜素内酯——第六大植物生长激素
1970年,研究者在油菜花粉中分离出一种具有极强生理活性的物质,它能够引起菜豆幼苗节间伸长弯曲、裂开等异常生长反应,并将其命名为油菜素。1979年,研究者从227kg油菜花粉中提取得到10mg的高活性结晶物,通过X光衍射和超微量子分析确定了其分子结构,认为是一种甾醇内酯化合物,并将其命名为油菜素内酯(Brassionolide,BR),BR是一种甾体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多方面的调节作用,植物生理学家也将其称为“第六大植物生长激素”。
油菜素内酯通过促进细胞膜质子泵对H+的泵出,使自由空间酸导致细胞松弛,有利于细胞扩张,提高营养体的收获量,从而实现细胞的伸长生长。侯雷平等研究发现,油菜素内酯促进植物生长的主因是促进细胞膨大,其次才是促进细胞分裂。吴登如等用0.5mg/L表油菜素内酯处理绿豆幼苗,能显著促进上胚轴伸长生长,如果切除真叶则可抑制表油菜素内酯诱导的效应。
油菜素内酯可提高农作物的抗冷性、抗旱性与抗盐性。试验表明,油菜素内酯处理可降低在低温不利条件下细胞内离子的外渗,对生物膜起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喷油菜素内酯-120可以使水稻的低温结实率提高40.1%;干旱胁迫时,油菜素内酯处理的玉米幼苗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水平都远低于对照,并且在复水后都能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另有研究表明,油菜素内酯浸种可增加小麦胚芽鞘长度、地上部分高度、根长、根数、地上部分干重与根干重,明显降低地上部分的膜透性,显著提高小麦的抗盐性。
吴少华等研究发现,油菜素内酯处理草莓,可使果形增大,单株产量提高,果实香气增浓,含糖量、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均明显增高,成熟期提前,对果实质地、色泽等性状则无明显影响。罗庆熙等所作研究表明,油菜素内酯可以促进黄瓜幼苗的营养生长,提高壮苗指数40%~69%,提高光合产物向叶片的分配率,增强叶片的生长发育,并且产量提高10%~17%。
油菜素内酯具有帮助蔬菜降解农药残留的生理作用。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喻景权经研究后发现,在番茄、黄瓜等作物上喷洒多菌灵、毒死蜱和除虫菊酯等农药前,先喷洒少量油菜素内酯作预处理,可以降低农药残留30%~70%。2009年夏晓健以黄瓜为研究材料,证实黄瓜经油菜素内酯预处理后,促进农药代谢的效果具有广谱性,能够使氯氰菊酯、百菌清和多菌灵残留分别降低35%、50%和34%。汪季涛在2010年以番茄为材料,以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的百菌清、多菌灵、毒死蜱和联苯菊酯为目标化合物,研究了油菜素内酯对农药药害的缓解以及促进农药降解的作用机理,得出在低浓度下百菌清的降解率均超过了60%,而非油菜素内酯预处理的对照中,百菌清降解率只有29%。
油菜素内酯人工合成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并且已经工业化生产。油菜素内酯在降低果蔬农药残留的生理作用已经得到初步证实,但不会对果蔬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反而有利于提高果蔬的品质。水果、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尤其是一些多次被曝光的高农药残留的蔬菜,如韭菜、菠菜、小白菜等。因食韭菜造成的农药中毒,全国每年发生多起。在强调生存质量的今天,如何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人们迫切需要探索切实降低作物中农药残留的途径和方法技术,保障农产品食用的安全性。减轻农药残留对人类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危害,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1)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起____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____有机物。
(2)请结合文中叙述解释油菜素内酯是如何促进细胞伸长的?________
(3)油菜素内酯的作用有____
A.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与分裂B.降低果蔬农药残留
C.提高作物抗逆性D.提高果蔬产质量
(4)请根据文中叙述说明油菜素内酯的使用前景:____________。(答出2点)
2022-05-27更新 | 369次组卷 | 2卷引用:选择性必修1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其他环境因素
(1)______
①春化作用:有些植物在生长期需要经历一段时期的______之后才能开花,这种经历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
②植物的所有生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温度可以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命活动,从而参与调节植物的_________
③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就是由______决定的。
(2)______
①植物的根、茎中具有感受重力的_________,可以将重力信号转换成_________的信号,造成生长素分布的________,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
②“淀粉一平衡石假说”:植物对重力的感受是通过体内一类富含“淀粉体”的细胞,即平衡石细胞来实现的。
2022-05-18更新 | 28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豪华版知识清单-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增分必背考点梳理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9 . 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赤霉素:
合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
分布:主要分布在_________的部位
生理功能:a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b促进__________;c促进_____________
(2)细胞分裂素
合成:主要是______
分布: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的部位
生理功能:a促进_________;b促进_________________;延缓______________
(3)脱落酸
合成:__________________
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理功能: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烯
合成:__________________
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理功能: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18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豪华版知识清单-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增分必背考点梳理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10 .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__________,共同调节_______到一定时,会促进_____,而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1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3教材细节、旁栏、小字、拓展知识整理-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增分必背考点梳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