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湖北麻城老米酒具有悠久的历史,以营养丰富、保健养生而著称。回答下列问题:
(1)老米酒是以糯米为原料,经糖化、酒化等过程发酵而来的。糯米需经糖化后才能被酿酒酵母转化成酒精,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为监测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可定期取样,用______________或血细胞计数板法计数。
(2)老米酒中的原儿茶酸(PCA)具有良好抗菌、抗氧化、抗炎症等作用。生成PCA的关键酶是烯酰辅酶A水合酶(ECH)。为进一步研究ECH的结构,研究人员拟将Ech基因载入原核高效表达载体,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细胞内进行表达,以获得大量的ECH蛋白。

①图1所示的引物1~4中,利用PCR获得Ech基因时应选择的两种引物是______________   
②Ech基因和表达载体的限制酶切位点如图1、图2所示,相关限制酶的识别序列见表1。为使Ech基因与载体连接并正确表达,在设计PCR引物时需在①所选两种引物的5'端分别增加限制酶___________的酶切位点,据此分析,两种引物的碱基序列应分别为___________(按5'→3'方向)。

EcoR I

EcoRV

Mbo I



Not I

HindIll

sac I



③可将转化后的大肠杆菌接种到含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筛选,能在该培养基上形成菌落的大肠杆菌是否一定含有Ech基因?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2023-12-01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中,其中某次样品稀释102倍后,在25×16型血细胞计数板上计数5个中格酵母菌总数为244个,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每天定时从同一试管取样,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
B.加样液之前,需对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可用试管刷清洗
C.若一个小格内酵母菌数过多,应稀释到每小格1~2个再计数
D.可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约为1.22×109个/mL
3 . 某同学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细胞分散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影响酵母菌种群增长的因素是葡萄糖有限和试管内空间有限
B.若实验中多次出现图中c的现象,可能是由于样液未充分摇匀或稀释倍数不够
C.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可用台盼蓝染液增加计数结果的有效性
D.若计数板1个大方格中有16个中方格,4个中方格中酵母菌总数为55个,则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为2.2×106
4 . 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兴趣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 10mL 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通气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然后绘制增 长曲线。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0.1

28

B

10

0.1

5

C

10

0.1

28

图甲是小组成员用血细胞计数板观察到的培养结果(样液稀释 100 倍,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 图乙曲线 a、b 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酵母菌培养的结果。
(1)该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取样前应轻轻振荡试管,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制片时应该在盖盖玻 片_______(前/后) 滴加样液。
(3)图甲中双边线内 16 个小方格中共有酵母菌 24 个,此时试管中酵母菌数量约为 __________个(写出计算过程)。
(4)根据图乙可知, b 批次的接种量可能_________(高于/低于) a 批次。 t1 时, 两批次 培养的 a、b 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种内竞争的强度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填“a >b”“a=b”或“a<b”)。t2时两批次发酵液营养物质剩余量较少的是____ ,判断依据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在 t2 后继续培养,最终发现种群 的数量均会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池塘水中生活着多种浮游动植物,其中大型溞是常见杂食性浮游动物,具有较强的摄食能力,可用于控制水体中藻类的过度增长。为探究大型溞对藻类的影响,某实验室进行了以下相关实验。请据图分析回答:

(1)多次采集池塘水,混匀后分别装入_________塑料桶中,并将塑料桶随机分成 5 组(C0~C4组)。向桶中加入大型溞,使其密度依次为 0 只/L、5 只/L、15 只/L、25 只/L、50 只/L。将水桶置于适宜光照下,每三天计数一次,统计每组水样中藻类植物细胞密度,实验结果如图 1。
①实验水样中的所有生物可看作微型_________,输入其中的总能量是_________
②第 4 天到第 7 天期间,C0、C1、C2组藻类植物细胞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
③研究小组将藻类细胞样液稀释 100 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 1mm×1 mm×0.1 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藻类细胞分布如下图所示,培养液中藻类细胞的密度是_________

(2)研究者还统计了各组水体中小型浮游动物的密度变 化,结果如图 2 所示。大型溞与小型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据此分析图 1 中C4组对藻类抑制效果反而不如 C3组的原因是_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可知,池塘中投放大型溞可用于_____,但需考虑大型溞的投放______等问题。
2022-11-06更新 | 8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6 . 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为了解决传统污水处理存在的不足,科研人员利用小球藻进行了相关研究。
(1)从城市周边河流采集水样,进行富集培养。之后将水样接种到____________的平板培养基上,筛选出小球藻单藻落,并进一步纯化得到X、Y、S、L和B五种藻株。
(2)研究人员对奶牛养殖废水沼液进行10倍和5倍稀释,以控制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将上述5种藻株扩大培养后,分别接种于不同稀释倍数的奶牛养殖废水沼液中,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培养,测定培养液中小球藻的数量,结果如下图。

①从培养液中随机取样加入到____________上,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小球藻数量。在取样时为降低实验误差,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②据实验结果推测藻株____________可作为目标藻株,原因是____________
(3)进一步检测该目标藻株对稀释5倍奶牛养殖废水沼液中总氮、总磷和COD(有机物含量)的去除效果,结果如下表。
天数(d)
检测指标(mg·mL-1
0481216202428
总氮105100938850434343
总磷4745393025202020
COD520520500420420300270270
①结果表明,该藻株在沼液中分别经历了适应期、正常生长期和生停滞期,依据是____________。目标藻株对沼液中____________的去除效果最好。
②解释实验中COD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
(4)若要将该研究结果应用于养殖污水的处理,为提高处理效果,请提出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__
7 .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有关实验:若吸取酵母菌培养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下图表示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多少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中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多少个(  )
A.18   2.88×108B.15   4.5×108C.16   2.8×108D.15   2.88×108
8 . 某研究小组对酵母菌进行了相关研究,图1为果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图2是图1某时刻台盼蓝染液染色后显微镜视野下计数室局部图像(实心表示染成蓝色),图3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之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方法为样方法
B.图1中酵母菌数量达到c时开始产酒,de段数量减少与酒精含量过高有关
C.图2的中方格内酵母菌活菌数与死菌数大致相等,此时对应于图1的cd段
D.酵母菌发酵产酒时,图3装置中红色液滴有可能左移
2021-12-07更新 | 3062次组卷 | 15卷引用:期中测试卷(B卷·提升能力)-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测试卷(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9 . 啤酒生产需经过制麦、糖化、发酵等主要环节。糖化主要是将麦芽中的淀粉等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的过程。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麦是啤酒发酵的重要碳源,针对制麦及糖化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①大麦萌发时仅产生淀粉酶,几乎不产生蛋白酶
②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诱导淀粉酶的合成
③酵母不能直接利用淀粉,需要淀粉酶等将淀粉转化成酵母可利用的糖
④糖化采用的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度越快
(2)啤酒发酵时具有活力的酵母需达到一定的数量,故在菌种活化的过程中,需定时取样,检测酵母的生长状况。若某次样品经2次10倍稀释后,经台盼蓝染色(体积不计),在25×16型血细胞计数板上计数_________色细胞,5个中格中的细胞数为244个,该样品中活酵母细胞的密度为_________个细胞/mL。(注:每个小格长1mm,宽1mm,高0.1mm)
(3)敲除酿酒酵母中的蛋白酶基因,减少发酵液中蛋白的水解,有助于增强啤酒泡沫的稳定性,从而改善啤酒的品质。以下是某科研小组的实验:
①已知编码酵母蛋白酶A(PEP4)的基因序列如下(为非模板链):

Cas9蛋白可在人为设定的RNA序列(gRNA)引导下,在选定位点切断相应的DNA链(如图),在DNA自我连接的修复过程中产生突变。DNA序列中含NGG的位点具有较高的编辑效率(N为任意碱基)。

上述PEP4序列中有________处可作为Cas9的优选剪切位点。Cas9的剪切位点在其NGG识别位点的________________侧。(填“5'”或“3'”)
②用酪蛋白固体培养基筛选突变体,野生型可以水解酪蛋白,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需要筛选透明圈________的菌落,表明其蛋白酶活性__________
10 . 为研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超净工作台中取10支试管,分别加入10 mL质量分数为2%、4%、6%、8%、10%葡萄糖溶液,每个浓度设两个重复组。棉塞封口,在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结果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细胞计数板是一种常用于计数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数量的生物学工具。下列关于血细胞计数板及其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在a~d中选择填空)。
a. 血细胞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其上有2个计数室
b. 制片时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滴加样液
c. 滴加培养液后,用滤纸在血细胞计数板一侧边缘吸引进行引流
d. 待酵母菌菌体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立即在高倍镜下观察、计数
(2)0~168 h内,2%葡萄糖溶液中酵母菌种群增长呈_________型。0~48 h内,随葡萄糖溶液浓度升高,酵母菌种群增长率加快,说明此阶段酵母菌种群增长的限制因素为_________
(3)实验结果显示,10%葡萄糖溶液中种群数量最大值小于其他组,并且其数量下降先于其他组,最可能的原因是10%葡萄糖溶液组_________(在a~d中选择填空)。
a.糖类物质供应不足     b.培养温度明显升高        c.培养液pH明显增大       d.乙醇的产量和产生速率最高
(4)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该研究小组继续研究了马铃薯培养液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得到如图2所示的实验结果。

①图1、图2结果表明,与葡萄糖溶液相比,马铃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增长率和种群数量最大值都明显_________,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②一次取样后,将样液稀释10倍,采用图3中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4所示的现象(“○”表示酵母菌

对图4的中方格中酵母菌计数时,最佳计数路径是_________(在a~d中选择填空)。若以图4的计数结果作为应计数的5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则此样液中酵母菌的密度是_________个/mL。
2021-05-13更新 | 80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基础性检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