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循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如图1所示;某同学绘制的碳循环模型如图2,其中甲~戊表示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相关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的水稻、鸭分别属于图2中 的甲、丁
B.图1中的有机物碎屑为水稻提供肥料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C.田鱼属于第二、三营养级,田鱼与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
D.图2中①②③④⑦过程中碳主要以CO2的形式存在,⑤⑥过程碳以有机物形式存在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部分过程,甲~戊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箭头表示物质传递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碳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之一,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都是以_______作为结构基础的。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可用图中的______代表,图中碳元素通过呼吸作用进入非生物环境的途径有______(用文字加箭头描述)。
(2)图中,乙、丙、丁之间碳以_______的形式传递,图中缺少的环节是_______(用文字加箭头描述)。
(3)从灌木阶段演替到该森林阶段的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应大于______
3 . 下面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1中的乙、丙、丁共同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B.图1中途径①②⑤中碳元素都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传递
C.兔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
D.A是兔的同化量,一部分A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 . 某湖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包括深水养殖圈、湖岸水生经济作物圈、子湖立体养殖圈、浅水地稻—鱼共生圈等几个圈层。回答下列问题:

(1)湖岸水生经济作物圈、浅水地稻—鱼共生圈等圈层体现了该湖区群落的______结构。湖岸水生经济作物圈种植了莲花、芡实、菱等水生作物,该圈层不易发生水华现象,原因是________
(2)如图为稻—鱼共生圈的部分能量流动图,其中字母表示能量:
①图中A1和A2中能量的去路是_______;初级消费者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_
②稻—鱼共生圈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原因是________(至少答两点)。
2023-03-0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5 . 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图3为能量流经图2所示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能量的单位为kJ。据图回答问题:

(1)若图1表示碳循环,则甲表示_______,图中一共有_____条食物链,丙中B与D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③代表的生理过程为______
(2)若图1中的生产者固定了10000kJ的能量,则图中D理论上最少可获得的能量为_____kJ。
(3)若图2中营养级①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125kJ,则营养级①②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的特点。
(4)分析图3中能量关系可知,代表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的是________,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固定的能量。
(5)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内在联系是________。若该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无法恢复到之前的生态平衡,这说明_______
2023-03-01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适应性练习生物试题
6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建立人工湿地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图1是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代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三种生物类群。图2表示该湿地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类群乙所固定的太阳能
B.图1中甲代表分解者,图2中的生物对应图1中的乙和丙
C.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能力体现了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恢复力稳定性
D.若杂食性动物的食物中草占1/3,则其体重增加30kg,需消耗草210kg
7 . 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图,其中的①~④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和B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_____,虚线内的成分和B共同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老鹰与蛇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某种原因导致蛇的数量减少,则老鹰的数量在短期内会_______________,草原物种的丰富度会_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请写出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蕴含的食物链:____________
2023-02-1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九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返校考试生物试题
8 . 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__,绿色植物属于______,腐生的细菌、真菌属于______
(2)图中的e表示的生理作用是______,c、d过程表示的生理作用是______
(3)碳在生物群落之间以______形式进行循环。
(4)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图中______(填字母)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9 . 如图甲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简明示意图,图乙表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KJ/(cm2·a)],图丙某淡水湖泊中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与过程A本质相同的有过程_____(用图中字母代号表示)。
(2)图乙中流入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J/(cm2·a),流入各个营养级生物能量的最终共同去向有_____。(答出两项即可)。
(3)图丙中底栖动物和虾类的种间关系是_____。在湖泊中搭配养殖水草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水草是否可以净化水质、水草是否适应水生环境和当地气候条件、水草之间的种间关系等,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原理。调查发现青鱼和乌龟的种群数量较少,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
(4)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
10 . 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黑色箭头可表示能量流动过程,白色箭头可表示物质循环过程
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借助生物之间的取食过程相依相伴进行
C.②表示热能散失的过程,生态系统需要通过①过程从外界获得能量
D.若图中物质循环表示碳循环,则碳在③④⑤过程的传递形式为CO2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