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泡菜的腌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关于制作泡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清水与食盐配制质量百分比为5%~20%的盐水煮沸冷却待用
B.制作泡菜主要利用的是乳酸菌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精分解为乳酸
C.腌制的过程中乳酸菌含量会逐渐增多并达到最高峰,然后下降
D.制作泡菜的过程中可加入已腌制过的泡菜汁来加快发酵进程
2024-04-0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一中、民勤一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2 . 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柠檬酸、谷氨酸和酱油都是利用黑曲霉发酵生产
B.果酒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先上升后下降,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一直下降
C.泡菜制作过程中,需向泡菜坛的坛沿水槽中注满水,且在发酵过程中及时补水
D.制作泡菜时,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和加速醋酸菌发酵,可加入灭菌后的陈泡菜水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3 . 酸笋是螺蛳粉的灵魂。腌酸笋在春季,当竹子出笋后,长出约30cm高时便可砍下,剥去笋壳,切成块、丝或片,放于陶罐中,清水过面,撒上适量食盐,置于阴凉处一个月左右,酸味即出,便可随食随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食盐具有防止杂菌污染的作用
B.制作酸笋所需菌种的代谢类型主要为异养厌氧型
C.为保证发酵成功,需将鲜笋和陶罐用沸水泡烫片刻
D.“清水过面”是为了创造无氧环境,减少杂菌污染
2024-03-01更新 | 5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2月期初生物试题
4 . 下列技术中,英国克隆羊“多利”的产生、“抗虫棉”的培育、“番茄一马铃薯”的创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泡菜的生产,依次是下列哪一项生物技术取得的成果(       
①基因工程             ②细胞工程             ③发酵工程
A.①②②③③B.②①②②③C.①②①③③D.②②①③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传统发酵技术的目的是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产物,下列关于传统发酵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酿制成功的粮食酒如果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失而出现酸味,原因是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化为醋酸
B.酿酒和酿醋两个过程中,发酵液pH的变化趋势均为下降
C.泡菜制作利用的是乳酸菌发酵,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细胞质中,泡菜坛内长出一层白膜的原因是因为产膜酵母的繁殖
D.腐乳的营养丰富,原因是毛霉将蛋白质分解成肽和氨基酸,在制作过程中加入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时间缩短
6 . 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实验组特异性去除了一种物质,运用了减法原理
B.验证镁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在常态条件下除去镁,运用了减法原理
C.对光合作用中CO2作用的实验研究中,添加NaOH吸收CO2体现了减法原理
D.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加入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料等,运用了加法原理
7 . 2020年新冠肺炎期间,山西向武汉捐赠了古法发酵的陈醋50吨。下列关于发酵和传统发酵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酵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将原料转化成人类所需要的产物
B.发酵产物都是微生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
C.传统发酵一般是利用天然存在的菌种进行发酵
D.传统发酵通常是家庭式或作坊式的
8 . 下列有关发酵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家庭制作腐乳的微生物来自空气
B.制作泡菜时通过加入“陈泡菜水”可以缩短发酵时间
C.传统发酵技术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为主
D.家庭制作泡菜所用的菌种为空气中的醋酸菌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9 . 酸笋是制作螺蛳粉的灵魂,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传统酸笋的制作流程与泡菜类似,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发酵时间过短可能导致发酵液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过高
B.对原材料进行预处理时需要对竹笋进行严格灭菌处理
C.山泉水浸泡时适当加入上一批次的发酵液可加快发酵进程
D.发酵过程中的酸性环境会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以下是以泡菜坛为容器制作泡菜的过程:①沸盐水冷却后倒入坛中,浸没全部菜料;②盖好坛盖后,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③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中沸盐水冷却为了防止醋酸菌被杀死
B.②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为避免杂菌污染
C.③的检测结果是亚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
D.过程①②③不必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