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8 道试题
1 . 下图表示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部分过程,其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类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于PCR的引物长度通常为20~30个核苷酸,在设计引物时,应尽量避免引物自身或引物之间发生碱互补配对,影响扩增的效果
B.从理论上推测,第n轮循环后同时含有引物A、B的DNA分子占的比例为(2n-1)/2n
C.在第三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
D.PCR的产物一般可以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来鉴定,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凝胶的浓度都会影响DNA在凝胶中的迁移速率
2 . 东北酸菜是白菜经腌制而成的传统食品。发酵过程中常因霉菌等大量繁殖导致酸菜腐败发臭。黑龙江大学科研人员从酸菜中分离出具有高效抗菌活性的乳酸菌用于发酵,将白菜腌制成了口感好、保质期长的“黑大酸菜”。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得具有高效抗菌活性的乳酸菌菌种,需要从市售保质期_________(填“较长”或“较短”)的酸菜中进行筛选。
(2)通常可利用_________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筛选乳酸菌所用的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产生溶钙圈。接种培养后,选择有溶钙圈的菌落,挑取菌种通过液体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后,再采用__________法获得由单个乳酸菌繁殖形成的单菌落并统计数量。
(3)筛选出的乳酸菌能分泌一种新型的细菌素(多肽),因而具高效抑菌活性。研究人员从该种乳酸菌中提取细菌素基因,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高效表达细菌素的工程菌。
①下面是细菌素基因及其基因表达载体的示意图。利用PCR技术扩增细菌素基因时,应选择的一对引物是__________。PCR过程中,每次循环需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和延伸等三步。若以细菌素基因的甲链为转录的模板链,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应在与甲链结合的引物5′端添加________(填“BamHI”或“NdeI”)的识别序列。

②转化后提取受体细胞中的DNA,并利用①中所选引物进行扩增,并以无菌水做对照,再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检测,结果如下图:

设置4号的目的是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电泳结果表明_________
③进一步通过检测与鉴定最终获得了高效表达细菌素的工程菌。
2024-06-0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通辽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3 . 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因DNA溶于酒精但蛋白质不溶于酒精可分离DNA与蛋白质
B.新鲜的鸡血、大蒜、洋葱等都可作为DNA粗提取的实验材料
C.PCR技术是通过调节温度来控制DNA双链的解聚与结合
D.DNA在凝胶中的迁移速率与凝胶的浓度、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等有关
2024-06-0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通辽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制剂;是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下图为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干扰素的部分操作,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相关操作过程。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过程①可以用限制酶或者PCR技术获取干扰素基因
B.过程②需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和引物
C.过程③操作要注意干扰素基因应包含启动子、终止子及标记基因等结构
D.过程④为目的基因的导入,最后必须对干扰素进行功能活性鉴定
5 . 研究人员将PCR扩增得到的毒物诱导型启动子S(箭头表示转录方向)插入图中载体P区,构建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获得能够检测水中毒物的大肠杆菌。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引物I、Ⅱ中应分别含有BamHI、XhoI的识别序列
B.质粒载体上除具有图中所示的元件外还应有复制原点
C.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对转入操作后的菌株进行筛选
D.可通过转基因大肠杆菌的荧光情况判断水中毒物情况
6 . 下列关于PCR扩增DNA片段及电泳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主要和DNA分子的大小、构象等有关
B.PCR扩增产物一般可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来进行鉴定
C.反应过程中的每一轮循环依次包括变性、复性、延伸三步
D.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只能从引物的5′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7 . 20世纪70年代,Fredsanger发明了双脱氧终止法对DNA进行测序。其原理如图所示,在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和1种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ddNTP可以与dNTP竞争核苷酸链延长位点,并终止DNA片段的延伸。在4支试管中DNA链将会分别在A、G、C及T位置中止,并形成不同长度的DNA片段,这些片段随后可被电泳分开并显示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采用PCR技术对该待测基因进行扩增,则第n代复制共需要引物2n-1个
B.电泳图谱中的箭头所指的DNA片段以鸟嘌呤结尾
C.ddNTP与dNTP竞争的延长位点是核苷酸链的5'末端
D.测得未知DNA的序列为5'-AGTCGAGCTTAG-3'
8 . 酵母菌絮凝是指菌体细胞间通过细胞壁相互粘附、聚集成团的现象。适当提高酵母的絮凝能力,有助于发酵后细胞和产物的分离,节约生产成本。科研人员为研究R基因对酵母菌絮凝性能的影响,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R基因被敲除的酵母菌菌株,主要步骤如图(G418为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采用PCR技术获取R基因左右两端的N片段和C片段,除了图中条件外,还需提供的是4种脱氧核苷酸、__________和含Mg2+的缓冲溶液。若引物2和引物4分别添加了Mlu I(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则引物1和引物3的5′端分别添加____________的识别序列。
(2)过程③中用________法将构建的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再利用含_________的培养基筛选出重组酵母,再挑取单菌落进行PCR扩增,验证酵母细胞R基因是否被敲除,则扩增时选择引物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继续将野生酵母菌和R基因敲除酵母菌的菌液接种到装有麦芽汁的锥形瓶中,一定条件下静置发酵7天,测定酒精发酵能力和絮凝能力,结果如表。

指标种类

酒精发酵能力

絮凝能力

野生酵母菌

4.5%

63.1%

R基因敲除酵母菌

4.5%

83.1%

①酒精发酵期间,每个锥形瓶应注意保持___________条件和定期排气。
②实验结果表明,请判断R基因敲除酵母菌是否符合生产需求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______
(4)科研人员又将不同浓度梯度的R基因敲除酵母菌菌液和野生酵母菌菌液点样于含30g/mL钙荧光白(细胞壁抑制剂,破坏细胞壁的正常组装)的YPD培养基上,结果如图。推测R基因敲除酵母菌絮凝能力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

9 . 新疆野生油菜(P1)具有低芥酸、抗病虫等特性,为了改良甘蓝型油菜(P2),研究人员将两种植物的体细胞进行融合获得了属间杂种F1,然后加入1对引物进行PCR鉴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亲本的体细胞
B.用离心法可促进两个亲本的原生质体融合
C.引物能与DNA上多个不同位点结合
D.电泳结果表明F1-1具有P1、P2的全部遗传信息
2024-06-0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段考生物试题
10 .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为解决猪肉中PUFAs含量不足的问题,研究者从线虫中获得控制PUFAs合成的必需酶基因fatl,培育转fatl基因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图中GFP基因表达出绿色荧光蛋白。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PCR技术在体外扩增目的基因应用的是_____原理,PCR扩增仪中要加入缓冲液、目的基因、______(答出2点)等。
(2)由图可知,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为克服目的基因自身环化,即线性DNA的末端相互连接形成圆环,以及便于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和载体的限制酶应选用___________
(3)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GFP基因的作用是_____。除GFP基因外,未标注出的必需元件还有_______
(4)猪成纤维细胞在培养瓶中培养时,除必须保证环境是无菌、无毒外,还必须定期_______,以防止细胞代谢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的伤害。培养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分瓶再继续培养,分瓶后的培养过程称为_____。此过程中,对于悬浮培养的细胞直接用___法收集细胞处理成细胞悬液。
(5)经检测,fatl基因成功整合在猪基因组DNA后,不能说明成功培育转基因猪,还需要_______
2024-06-0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