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4.3 对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3 道试题
1 . 我国于2021年5月成功研制出目前国际上超导量子比特数量最多的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操控的超导量子比特为62个.已知1个超导量子比特共有“”2种叠加态,2个超导量子比特共有“”4种叠加态,3个超导量子比特共有“”8种叠加态,…,只要增加1个超导量子比特,其叠加态的种数就呈指数级增长.设62个超导量子比特共有种叠加态,则是一个(       )位的数.(参考数据:)
A.18B.19C.62D.63
2021-06-02更新 | 109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四模数学试题
2021·上海浦东新·三模
2 . 设D的一个子集,称函数为“机智”的,若存在奇函数,使得,有两个命题:①若对任意,都成立,则是“机智”的;②若对任意,都成立,则是“机智”的;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真命题,②是假命题
B.①是假命题,②是真命题
C.①、②都是假命题
D.①、②都是真命题
2021-05-30更新 | 284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数学试题
3 . 对数的创始人约翰·奈皮尔(John Napier,1550—1617)是苏格兰数学家.直到18世纪,瑞士数学家欧拉发现了指数与对数的互逆关系.人们才认识到指数与对数之间的天然关系.对数发现前夕,随着科技的发展,天文学家做了很多的观察,需要进行很多计算,而且要算几个大数的连乘,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基于这种需求,1594年,奈皮尔运用了独创的方法构造出对数方法.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需要,一些幂的值用数位表示,譬如,所以的数位为4(一个自然数效位的个数,叫做数位).则的数位是(       
(注
A.6679B.6680C.6681D.6682
单选题 | 较易(0.85) |
4 . 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对数表,这一发明为当时天文学家处理“大数运算”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已知正整数的31次方是一个35位数,则由下面的对数表,可得的值为(       

2

3

6

7

8

9

11

12

13

14

15

16

17

0.30

0.48

0.78

0.85

0.90

0.95

1.04

1.08

1.11

1.15

1.18

1.20

1.23

A.12B.13C.14D.15
2021-05-21更新 | 81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三二模数学试题
5 . “天问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升空,2021年2月10日成功地进入火星轨道,并于2021年3月4日传来幅高清火星影像图.已知火星的质量约为,“天问一号”的质量约为,则   )(参考数据:
A.B.C.D.
2021-05-20更新 | 50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2021届高三模拟数学试题
20-21高一下·浙江·期末
6 . 最近,考古学家再次对四川广汉“三星堆古基”进行考古发据,科学家通过古生物中某种放射性元素的存量来估算古生物的年代,已知某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约为年(即:每经过年,该元素的存量为原来的一半),已知古生物中该元素的初始存量为(参考数据:).
(1)写出该元素的存量与时间(年)的关系;
(2)经检测古生物中该元素现在的存量为,请推算古生物距今大约多少年?
2021-05-20更新 | 1276次组卷 | 11卷引用:【新东方】在线数学141高一下
7 . 设集合,若,则,则运算符可能是(       ).
A.+B.-C.×D.÷
2021-05-14更新 | 3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六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8 . 熵的概念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于1856年所提出,它用来表示任何一种能量在空间中分布的均匀程度,能量分布得越均匀,熵就越大,它在控制论、概率论、天体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在数学中,利用熵可以解决如下问题:有个互不相等的数,需要比较次(表示的阶乘:表示的是向上取整函数,如)就可以将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序.现有6个互不相等的数,将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序,需要比较的次数为(       
A.8B.9C.10D.11
2021-05-08更新 | 89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1届高三一模数学试题
9 . 用有机溶剂萃取水溶液中的溶质是化学中进行物质分离与提纯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能斯特分配定律,一次萃取后,溶质在有机溶剂和水中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之比为常数,并称为该溶质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分配常数.现用一定体积的有机溶剂进行次萃取,每次萃取后溶质在水溶液中的残留量为原物质的量的倍,溶质在水溶液中原始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该溶质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分配常数为,则至少经过几次萃取,溶质在水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低于?(       )(假设萃取过程中水溶液的体积不变.参考数据:.)
A.B.C.D.
10 . 17世纪初,约翰·纳皮尔在研究天文学的过程中,为简化计算而发明了对数.对数的发明是数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恩格斯曾经把对数的发明和解析几何的创始、微积分的建立称为17世纪数学的三大成就.在进行数据处理时,经常会把原始数据取对数后再进一步处理,之所以这样做是基于对数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且取对数后不会改变数据的相对关系,也可以将乘法运算转换成加法运算,将乘方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据此可判断数(取)的位数是(       
A.108B.109C.308D.309
2021-05-03更新 | 72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学科基地2021届高三高考数学全真模拟试题(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