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猜想于年由哥德巴赫在给欧拉的信中提出:任一大于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奇素数之和这个猜想至今没有完全证明,目前最前沿的成果是年我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即他证明了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数之和,其中一个是素数,另一个或为素数,或为两个素数的乘积,被称为“陈氏定理”我们知道素数又叫质数,是指在大于的自然数中,除了和它本身以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请问同学们,如果我们从不大于的自然数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这个两个数都是素数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A.B.C.D.
23-24高一上·上海浦东新·期中
单选题 | 较难(0.4) |
名校
解题方法
2 . 根据三角不等式我们可以证明:,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若等式对任意xy都成立,则符合要求的有序数组数量为(       
A.有且仅有6组B.有且仅有12组
C.大于12组,但为有限多组D.无穷多组
2023-11-16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3 . 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A.二次函数的图象太美啦!B.这是一棵大树
C.求证:D.3比5大
2023-04-17更新 | 844次组卷 | 4卷引用:第04讲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暑假自学课】(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4 . 17世纪,法国数学家马林·梅森在欧几里得、费马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为素数)型的数作了大量的研算,他在著作《物理数学随感》中断言:在的素数中,当,3,5,7,13,17,19,31,67,127,257时,是素数,其它都是合数.除了两个数被后人证明不是素数外,其余都已被证实.人们为了纪念梅森在型素数研究中所做的开创性工作,就把型的素数称为“梅森素数”,记为.几个年来,人类仅发现51个梅森素数,由于这种素数珍奇而迷人,因此被人们答为“数海明珠”.已知第7个梅森素数,第8个梅森素数,则约等于(参考数据:)(       
A.17.1B.8.4C.6.6D.3.6
2023-08-11更新 | 874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4.3 对数【七大题型】-举一反三系列
5 . 天文学家、数学家梅文鼎,为清代“历算第一名家”和“开山之祖”,在其著作《平三角举要》中给出了利用三角形的外接圆证明正弦定理的方法.如图所示,在梅文鼎证明正弦定理时的构图中,为锐角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若,则       
   
A.B.C.D.
6 . 阅读下段文字:“已知为无理数,若为有理数,则存在无理数,使得为有理数;若为无理数,则取无理数,此时为有理数.”依据这段文字可以证明的结论是(       
A.是有理数B.是无理数
C.存在无理数ab,使得为有理数D.对任意无理数ab,都有为无理数
2023-04-13更新 | 2937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01讲 4.1指数-【帮课堂】
7 . 若我们要用反证法证明:“当时,函数”,那么我们在证明开始前,应当假设(     
A.B.C.D.
2022-11-03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市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8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得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B.充分条件就是“有之即可,无之未必不行”
C.必要条件就是“有之未必行,无之必不行”
D.没有证明的猜想不是命题
2022-09-30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人大附中朝阳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统练试题(1)
9 . 下列关于用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结论与条件同时否定,推出矛盾
B.肯定条件,否定结论,推出矛盾
C.将被否定的结论当条件,经过推理得出的结论只与原题条件矛盾,才是反证法的正确运用
D.将被否定的结论当条件,原题的条件不能当条件
2021-12-03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沪教版(2020) 必修第一册 堂堂清 第一章 1.2(3)常用逻辑用语
10 . 给出下列语句:
①和为有理数的两个数均为有理数.
②作
③这是一棵大树.
④求证:是无理数.
⑤二次函数的图象太美啦!
⑥4是集合中的元素.
其中命题的个数为(       
A.2B.3C.4D.5
2021-11-10更新 | 254次组卷 | 3卷引用:湘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册 突围者 第1章 第二节 课时1 命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