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23-24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1 . 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O是平面上的任意一点,作,则∠AOBθ(0≤θ≤π)叫做向量的夹角.
注意:①当θ=0时,向量_____

②当θ时,向量_____,记作
③当θ=π时,向量______
注意:只有两个向量的起点重合时所对应的角才是两向量的夹角,如图所示,∠BAC不是向量的夹角.作,则∠BAD才是向量的夹角.

2024-04-2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6.2.4 向量的数量积——预习自测
23-24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多空题 | 较易(0.85) |
2 . 向量的模及两个特殊向量
(1)向量的模(长度):向量的大小,称为向量______ (或称模),记作______
(2)零向量:长度为______的向量,记作.
(3)单位向量:长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__的向量.
2024-04-2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6.1 平面向量的概念——预习自测
23-24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多空题 | 较易(0.85) |
3 . 向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1)向量:在数学中,我们把既有____又有_____的量叫做向量.
(2)向量的表示
①表示工具——有向线段.
有向线段包含三个要素: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示方法:
向量可以用__________表示,向量的大小称为向量____(或称模),记作______.向量可以用字母…表示,也可以用有向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字母表示,如:.
2024-04-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6.1 平面向量的概念——预习自测
23-24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多空题 | 较易(0.85) |
4 . 向量加法的定义:
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两个向量的和仍然是一个________.
对于零向量与任意向量,规定:________ =________.
2024-04-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6.2.1向量的加法运算——预习自测
5 . 时间经过(时),时针转了______度,等于______弧度;若时针长度是1厘米,则时针(时)转出的扇形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2024-04-10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
6 . (1)已知{an},{bn}都是等差数列.若a1b10=9,a3b8=15,则a5b6______.
(2)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3=9,S6=36,则a7a8a9______.
(3)已知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a1=-100,=6,则S100______.
2024-04-01更新 | 262次组卷 | 2卷引用:FHsx1225yl065
7 . 填空:(1)被9除余2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______
(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A,则______
(3)已知集合,则______
(4)满足的集合B的个数是______
(5)已知集合,则的关系是______
2024-03-2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题一
2024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多空题 | 较易(0.85) |
8 . (1)若角的终边落在轴上,则的取值集合为_________
(2)若角的终边落在轴上,则的取值集合为_________
(3)若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则的取值集合为_________
2024-01-09更新 | 48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一课】5.1.1任意角 5.1.2 弧度制
填空题-多空题 | 较易(0.85) |
9 . 某兴趣小组为了了解本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对学校20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整理并绘制了如下两幅统计图.

请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校各年级人数扇形统计图中,“九年级”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
(2)阅读书籍数量最多的年级是___________,这一年级阅读的书籍总量是___________
(3)本校平均书籍阅读量是___________本.
2024-01-0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新东方高一上数学01

10 . 阅读下面题目及其解答过程.

已知函数
(1)求证:函数是偶函数;
(2)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解:(1)因为函数的定义域是
所以,都有
又因为
所以
所以函数是偶函数.
(2)当时,
此时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时,
时,
此时函数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
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以上题目的解答过程中,设置了①~⑤五个空格,如下的表格中为每个空格给出了两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请选出正确的选项,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只需填写“A”或“B”).
空格序号选项
(A)(B)
(A)(B)
(A)2(B)
(A)(B)
(A)(B)
2023-12-31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