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本(均值)不等式求最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最早可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卷下第二十六题,叫做“物不知数”,原文如下: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现有这样一个相关的问题:数列由被3除余1且被4除余2的正整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而成,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2 . 秦九韶是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在他的著作《数书九章》中有已知三边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阳,开平方得积.”如果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就是,其中abc的内角ABC的对边,若,且,则面积S的最大值为(       
A.B.C.D.
3 . 在中国,周朝时期的商高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的特例.在西方,最早提出并证明此定理的为公元前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用演绎法证明了直角三角形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之和.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等于则这个直角三角形周长的最大值为(       
A.B.
C.D.
4 . 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他的成就代表了中世纪世界数学发展的主流与最高水平.他在著作《数书九章》中叙述了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其求法是:“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若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即为.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为,其面积为12,且,则周长的最小值为(       
A.12B.14C.16D.18
2020-07-16更新 | 498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中2022届高三实验班下学期3月月考理科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