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阿波罗尼斯是古希腊数学家,与阿基米德、欧几里得被称为亚历山大时期数学三巨匠.“阿波罗尼斯圆”是他的代表成果之一: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阿波罗尼斯圆”.已知曲线是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等于常数的“阿波罗尼斯圆”,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曲线关于轴对称B.曲线关于轴对称
C.曲线关于坐标原点对称D.曲线经过坐标原点
2024-04-0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
23-24高二上·安徽阜阳·期中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曼哈顿距离”是十九世纪的赫尔曼•闵可夫斯基所创词汇,定义如下:在直角坐标平面上任意两点的曼哈顿距离为:.已知点在圆上,点在直线上,则的最小值为(       
A.B.C.D.
2023-12-03更新 | 1467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测试数学试题
3 . 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约公元前262~公元前190年)的著作《圆锥曲线论》是古代数学的重要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个结论:平面内与两点距离的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称这个圆为阿波罗尼斯圆.已知点,动点满足,则点P的轨迹与圆的公切线的条数为(       
A.1B.2C.3D.4
4 . 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的著作《圆锥曲线论》中有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与两定点的距离的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为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已知,圆上有且只有一个点满足.则的取值可以是(       
A.1B.5C.1或5D.4
2022-12-04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长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的著作《圆锥曲线论》中有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与两定点的距离的比为常数k)的点的轨迹为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已知,圆上有且只有一个点P满足|.则r的取值可以是(  )
A.1B.2C.3D.4
2022-11-15更新 | 377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理试题
6 . 古希腊几何学家阿波罗尼斯证明过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满足,则点的轨迹方程为(       
A.B.C.D.
2022-06-07更新 | 2674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7 . 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约公元首262~公元前190年)的著作《圆锥曲线论》是古代世界光辉的科学成果,著作中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与两定点距离的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已知点,圆,在圆上存在点满足,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C.D.
8 .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事实上,有很多代数问题可以转化为几何问题加以解决,如:可以转化为平面上点与点的距离结合上述观点,可得的最小值为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