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4-15高二上·北京·期末
实验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某同学做“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
(1)他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进行测量.图乙给出了做实验所需要的各种仪器.请按电路图把它们连成实验电路.

(2)根据实验数据做出U-I图象,如上图丙所示,该电池的电动势E=_____V,内电阻r=___
(3)这位同学对以上实验进行了误差分析,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实验产生的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B. 实验产生的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C. 电动势的测量值小于电动势的真实值
D. 内电阻的测量值大于内电阻的真实值
2017-06-02更新 | 299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元江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
2 . (1)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分别测量一物体的直径和长度,读出图中的示数,图甲为_____ mm,图乙为________ mm.

(2)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有电压表V(量程为3V,内阻约3kΩ);电流表A(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70Ω);滑动变阻器R(10Ω,2A).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电源电动势和内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

①在实验中测得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得到如图所示的U-I图线,由图可得该电源电动势E=____ V ,内阻r=______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一位同学对以上实验进行了误差分析.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产生的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B.实验产生的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C.实验测出的电动势小于真实值
D.实验测出的内阻大于真实值
3 .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测温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玻璃泡A内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与A相连的细管B插在水银槽中,管内水银面的高度x即可反映泡内气体的温度,即环境温度,并可由B管上的刻度直接读出,设B管的体积与A泡的体积相比可略去不计。该同学在某大气压下提供不同的环境温度对B管进行温度刻度,测量获得的数据及B管上的温度刻度如下表所示:

该同学将上表中环境温度和汞柱高的数据输入图形计算器,绘制出图象,如图2所示。
(1)请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写出汞柱高度x随环境热力学温度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______
(2)根据图象和测温装置推断出实验时的大气压强值 ______ cmHg,玻璃泡A内气体压强p和气体温度T的比例常量 ______ (假设实验过程中值是不变的)
(3)由于大气压要随季节和天气的变化,所以用这种测温装置来测量温度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若有一次测量时大气压比上述大气压低了1cmHg,那么此次测出的温度测量值与其实际的真实值相比是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4 . 某同学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串联了一只2.5Ω的保护电阻R0,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请按图甲电路原理图把图乙实物电路利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______

(2)该同学顺利完成实验,测定下列数据,根据数据在图丙坐标图中画出UI图像______,由图知: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内阻为______

I/A

0.10

0.17

0.23

0.30

U/V

1.20

1.00

0.80

0.60

(3)考虑电表本身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造成本实验系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
(4)实验所得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比较:E______Er______r。(填“<”“=”或“>”)
2022-01-01更新 | 182次组卷 | 6卷引用:2015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下学期九校联合检测物理试题
11-12高三上·湖北·期中
实验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同学为探究“合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
(1)按图摆好实验装置,其中小车质量M=0.20 kg,钩码总质量m=0.05 kg.

(2)释放小车,然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电源频率为f=50 Hz),打出一条纸带.
(3)他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如图所示.
   
把打下的第一点记作0,然后依次取若干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用厘米刻度尺测得各计数点到0点距离分别为d1=0.041m,d2=0.055m,d3=0.167m,d4=0.256m,d5=0.360m,d6=0.480m…,他把钩码重力(当地重力加速度g=10 m/s2)作为小车所受合力,算出打下0点到打下第5点合力做功W________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用正确的公式Ek________(用相关数据前字母列式)把打下第5点时小车的动能作为小车动能的改变量,算得Ek=0.125 J.
(4)此次实验探究的结果,他没能得到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误差很大.通过反思,他认为产生误差的原因如下,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双项选择题)
A.钩码质量太大,使得合力对物体做功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太多
B.没有平衡摩擦力,使得合力对物体做功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太多
C.释放小车和接通电源的次序有误,使得动能增量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D.没有使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距离也是产生此误差的重要原因
2017-06-20更新 | 728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新平县一中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三 )高一物理试题
6 . 一实验小组准备探究某种元件Q的伏安特性曲线,他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该元件电阻的测量值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2)闭合开关S,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但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滑动片,总不能使电压表的示数调为零,原因可能是图中的______(填“a”“b”“c”“d”“e”或“f”)处断路;
(3)图乙是根据实验测得数据作出的该元件的IU图线,该元件的特点是随电压的升高电阻不断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为了求元件QIU图线上某点的电阻,甲同学利用该点的坐标IU,由求得;乙同学作出该点的切线,求出切线的斜率k,由求得;其中_______(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法正确。
2020-12-06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7 . 在测定某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

(1)某学生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直径d,如图1所示,则d________ mm.
②测量金属丝电阻Rx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S,先后将电压表右侧接线端Pab点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如表1所示.该学生认真观察到两次测量中,电流表的读数几乎未变,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合理且较准确的金属丝电阻Rx________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从系统误差角度分析,Rx的测量值与其真实值Rx比较,Rx________Rx(填“>”“=”或“<”).
表1
U(V)I(A)
接线端Pa1.840.15
接线端Pb2.400.15

表2
U(V)I(A)
接线端Pa2.560.22
接线端Pb3.000.20
(2)另一同学找来一恒压电源,按图3的电路先后将接线端P分别接a处和b处,测得相关数据如表2所示,该同学利用该数据可算出Rx的真实值为________ Ω.
2019-12-02更新 | 526次组卷 | 14卷引用:云南省峨山一中2018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 高三物理试题
8 . 某学生在测量某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
(1)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直径d,如图甲所示,则d________mm.
(2)测量金属丝电阻Rx的电路图如图乙所示,闭合电键S,先后将电压表右侧接线端Pab点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如下表所示.


该学生认真观察到两次测量中,电流表的读数几乎未变,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计算金属丝电阻Rx=__________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从系统误差角度分析,Rx的测量值与其真实值Rx比较 __________   (填“>”“=”或“<”).
2018-04-1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
9 . 有一个螺线管,为测量它的两个接线柱间绕制的均匀金属丝的长度,现提供下列器材:
A.待测螺线管L:绕制螺线管金属丝的电阻率,其总电阻RL大约100
B.螺旋测微器
C.微安表:量程Ig=500,内阻Rg=100;
D.电阻箱R:阻值范围099999.9;
E.电源E:电动势有3V9V两种可供选择,内阻较小
F.电键两个(S1S2),导线若干.
(1) 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的金属丝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d=________________mm.

(2) 已将提供的器材连成了如图乙所示的测金属丝电阻RL的电路,根据该实验电路的测量原理,为了更准确地测RL,应选择E中电动势为____________的电源.

(3) 若测得的金属丝直径用d表示,测电阻时先闭合S1,调R是微安表指针满偏,再闭合S2时微安表示数用I表示,则用已知量和测得量的符号表示金属丝的长度l=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实验测RL有系统误差,其测量值 ___________ 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
2018-07-1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民族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月考卷六物理试题
10 . 在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中:
(1)已测得图甲中木板长度是立柱高度的2倍,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频率为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乙所示.则木块下滑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用测得的物理量及加速度a计算出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g取10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因系统误差会使动摩擦因数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你认为导致该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