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将一小球从地面处竖直向上抛出,其动能随时间的变化如图。已知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率成正比。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最终小球的动能为,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到达地面时恰好达到最大速度,则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
A.上升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大于下落过程克服阻力做功
B.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增大
C.上升过程中速度为时,加速度为
D.从地面上升一半高度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小于
2023-12-06更新 | 3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赣州中学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物理试题
2 . 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直轨道AB与光滑圆弧轨道BC相切,圆弧轨道的圆心角为θ=37°,半径为r=1m,C端水平,AB段的动摩擦因数为0.5。竖直墙壁CDH=0.1m,紧靠墙壁在地面上固定一个和CD等高,底边长L=0.2m的斜面。一个质量m=0.2kg的小物块(视为质点)在倾斜轨道上从距离Bs=1m处由静止释放,从C点水平抛出。已知BC两点速度大小满足关系,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小物块运动到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小物块从C点抛出到击中斜面的时间;
(3)改变小物体从轨道上释放的初位置,求小物体击中斜面时速度大小的最小值。
   
3 . 如图所示,半径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一个端点B和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另一端点C为轨道的最低点,且OC两点的连线竖直。C点右侧的光滑水平面上紧挨C点静止放置一木板,木板的质量,上表面与C点等高。质量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空中A点以的速度水平抛出,恰好从轨道的B端沿切线方向进入轨道。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取重力加速度大小,求:
(1)物块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t
(2)经过C点时,物块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3)物块刚好不从木板上掉下时木板的长度L
   
4 . 如图为某游戏装置的示意图,均为四分之一光滑圆管,为圆管的最高点,圆轨道半径均为,各圆管轨道与直轨道相接处均相切,是与水平面成的斜面,底端处有一弹性挡板,在同一水平面内.一质量为的小物体,其直径稍小于圆管内径,可视作质点,小物体从点所在水平面出发通过圆管最高点后,最后停在斜面上,小物体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其余轨道均光滑,已知,求:
(1)小物体的速度满足什么条件?
(2)当小物体的速度为,小物体最后停在斜面上的何处?在斜面上运动的总路程为多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轨道,由水平和四分之一圆弧两部分相切构成。一质量为的物块从轨道上的P点以水平速度向左运动,恰好到达C点,而后又刚好滑回到P点。若换成质量为m、材料相同的物块,仍从P点以水平速度向左运动,物块均可视为质点,则(  )
   
A.若,则物块也一定能到达C
B.若,则物块能越过C点向上运动
C.无论m多大,物块均能滑回到P
D.质量为的物块沿轨道向左、向右滑行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相等
2023-05-27更新 | 70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度向右运动,左右两端点A间距。传送带左侧用一光滑水平面与足够长、倾角的斜面相连。传送带右侧与竖直面内半径的光滑半圆形轨道相切于点(水平面与斜面连接处、传送带左右两侧连接处均平滑,物块通过时无机械能损失)。现将一质量的小物块自斜面上某点由静止释放,物块运动过程中不脱离轨道,并能顺利通过传送带从半圆轨道点水平抛出。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1)求物体通过点时的最小速度;
(2)若物块通过传送带的过程中,传送带对其做正功,且做功值。求物块通过半圆轨道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若物体从斜面上某区域任意位置由静止释放时,发现物块总能以相同的速度通过半圆轨道点,求该释放区域的长度。

7 . 如图所示,光滑固定斜面AB的倾角BC为水平面,BC长度lBC=1.1m,CD为光滑的圆弧,半径R=0.6m。一个质量m=2kg的物体,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与水平面BC间的动摩擦因数,轨道在BC两点平滑连接。当物体到达D点时,继续竖直向上运动,最高点距离D点的高度h=0.2m。不计空气阻力,sin53°=0.8,cos53°=0.6,g取10m/s2。求:
(1)物体运动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
(2)A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H
(3)物体最终停止的位置到C点的距离s

2023-03-09更新 | 3816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上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

8 . 如图甲所示,轻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右端点在O位置。质量为m的物块A(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从距O点右方s0处的P点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压缩弹簧,将弹簧右端压到O′点位置后,A又被弹簧弹回。A离开弹簧后,恰好回到P点,物块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1)求物块A从P点出发又回到P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求O点和O′点间的距离s1

(3)如图乙所示,若将另一个与A完全相同的物块B(可视为质点)与弹簧右端拴接,将A放在B右边,向左推A、B,使弹簧右端压缩到O′点位置,然后从静止释放,A、B共同滑行一段距离后分离。求分离后物块A向右滑行的最大距离s2的大小。

   

9 . 如图,水平面上间距为LAB两点处固定有两竖直弹性挡板,在距离A处挡板处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P,某时刻小球P获得一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I,小球向右运动将与B处挡板碰撞,设小球每次与两挡板碰撞都没有机械能损失,最终小球停在出发点。水平面上粗糙程度处处相同,则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为(  )
A.B.C.D.
2022-12-08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9次联考物理试题
10 . 打夯是人们拾起重物将地面夯实的传统方式,某次打夯简化为以下过程:如图,两人同时通过绳子,对静止在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重物各施加恒力F,力的方向都与竖直方向成角,重物离开地面高度为h时同时放手,重物最终下落至地面,并把地面砸出深度为d的凹坑,不计空气阻力,在一次打夯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对重物做的功与地面对重物的阻力做的功大小相等
B.重物落下接触地面时的动能大于mgh
C.整个过程重力做的功等于mgh
D.地面对重物的阻力做的功等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