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周国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的癖好五花八门,读书是其中之一。但凡人有了一种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特别的世界。不过,和别的癖好相比,读书的癖好能够使人获得一种更为开阔的眼光,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也许可以据此把人分为有读书癖的人和没有读书癖的人,这两种人生活在很不相同的世界上。

一个人怎样才算养成了读书的癖好呢?我觉得倒不在于读书破万卷,一头扎进书堆,成为一个书呆子。重要的是一种感觉,即读书已经成为生活的基本需要,不读书就会感到欠缺和不安。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各种其他的身份,例如学生、教师、作家、工程师、企业家等,但是,如果不同时也是一个读者,这个人就肯定存在着某种缺陷。

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是对的。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一个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我甚至要说,他们也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外部世界上,因为世界本无定相,它对于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面貌。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许多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作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人文经典是一座圣殿,它就在我们身边,一切时代的思想者正在那里聚会,我们只要走进去,就能聆听到他们的嘉言隽语。就最深层的精神生活而言,时代的区别并不重要,无论是两千年前的先贤,还是近百年来的今贤,都同样古老,也都同样年轻。

当前图书的出版量极大,有好书,但也生产出了大量垃圾,包括畅销的垃圾。对于有判断力的读者来说,这不成为问题,他们自己能鉴别优劣。受害者是那些文化素质较低的人群,把他们的阅读引导到和维持在了一个低水平上,而正是他们本来最需要通过阅读来提高其素质。

我衡量一本书对于我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写点什么,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它似乎全然无关。它给予我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心境,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种合宜的气候里,心中潜藏的种子因此发芽破土了。

怎么读大师的书?我提倡的方法是:不求甚解,为我所用。

不求甚解,就是用读闲书的心情读,不被暂时不懂的地方卡住,领会其大意即可。这是一个受熏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你用来理解大师的资源——即人文修养——在积累,总有一天会发现,你读大师的书真的像读闲书一样轻松愉快了。

为我所用,就是不死抠所谓原义,只把大师的书当作自我生长的养料,你觉得自己在精神上有所感悟和提高就可以了。你的收获不是对采摘某一个大师的果实,而是结出你自己的果实。

读书犹如采金。有的人是沙里淘金,读破万卷,小康而已。有的人是点石成金,随手翻翻,便成巨富。

(摘编自周国平《论读书》)

材料二: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摘编自培根《谈读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自己的身份,但如果不同时是一个读者,这个人就肯定存在着某种缺陷,这强调了读书与生活的关系。
B.读书与天性及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读书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经验又可以弥补读书的不足。
C.透过读书的态度可以去了解一个人,如鄙视读书的人一定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明智之士常常学以致用。
D.周国平很重视阅读经典的方法,赞赏随手翻翻,点石成金,反对读破万卷,沙里淘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是围绕好读书、读好书及怎么读展开的,结构层次清晰。
B.材料一引用费尔巴哈的话,意在说明读书内容跟人的精神品级是有一定关联的。
C.材料二对读书的内容、策略、功用等方面进行了层层分析,逻辑严密,表现出很强的论辩力。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分析形象生动。
3.下列不能用来论证人要“好读书”的一项是(     
A.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B.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C.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D.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4.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概括其所介绍的读书方法。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等的滋味

周国平

人生有许多时光是在等中度过的。等有千百种滋味,等的滋味,最是一言难尽。

我不喜欢一切等。无论所等的是好事、坏事、不好不坏之事、好坏未卜之事,等总是无可奈何的。等的时候,一颗心悬着,这滋味不好受。

就算等的是幸福吧,等本身却说不上幸福。想象中的幸福愈诱人,等的时光愈难挨。例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自是一件美事,可性急的情人大约都像《西厢记》里那一对儿,自从那日初时想月华,捱一刻似一夏,只恨。柳梢日轮下得迟,月影上得慢。等的可怕,在于等的人对所等的事完全不能支配,对其他的事又完全没有心思,因而被迫处在无所事事的状态。有所期待使人兴奋,无所事事又使人无聊,等便是混合了兴奋和无聊的一种心境。

人等好事嫌姗姗来迟,等坏事同样也缺乏耐心。没有谁愿意等坏事,坏事要等,是因为在劫难逃,实出于不得已。不过,既然在劫难逃,一般人的心理便是宁肯早点了结,也不愿无谓拖延。假如我们所爱的一位亲人患了必死之症,我们当然惧怕那结局的到来,可再大的恐惧也不能消除久等的无聊。

无论等好事还是等坏事,所等的那个结果是明确的。如果所等的结果对于我们关系重大,但吉凶未卜,则又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时我们宛如等候判决,心中焦虑不安。焦虑实际上是由彼此对立的情绪纠结而成,其中既有对好结果的盼望,又有对坏结果的忧惧。一颗心不仅悬在半空,而且七上八下,大受颠簸之苦。我们自幼及长,从做学生时的大小考试,到毕业后的就业、定级、升迁、出洋等,一生中不知要过多少关口,等候判决的滋味真没有少尝。当然,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悟性,就迟早会看淡浮世功名,不再把自己放在这个等候判决的位置上。但是,若非修炼到类似涅槃的境界,恐怕就总有一些事情的结局是我们不能无动于衷的。

一生中我们最经常等候的地方不是门前,而是窗前。有形的或无形的,分布于商店、银行、车站、医院等与生计有关的场所,以及办理种种烦琐手续的机关。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耐着性子,排着队,缓慢向它们挪动,然后屈辱地侧转头颅,以便能把视线、手和手中的钞票或申请递进那个窄洞里,又摸索着取出所需要的票据、文件等。这类小窗口常常无缘无故关闭,好在我们的忍耐力磨炼得非常发达,已经习惯于默默无止境地等待了。

等在命运之门前面,等的是生死存亡,其心情是焦虑的,但不乏悲壮感。等在生计之窗前面,等的是柴米油盐,其心情是烦躁的,掺和着屈辱感。前一种等,因为结局事关重大,不易感到无聊。然而,如果我们的悟性足以平息焦虑,那么,在超脱中会体味一种看破人生的大无聊。后一种等,因为对象平凡琐碎,我们极易感到无聊,但这种无聊往往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小无聊。

说起等的无聊,恐怕没有比旅途中迫不得已的羁留更甚的了。譬如,由于交通中断,不期然被耽搁在旅途中某个荒村野店,通车无期,举目无亲,此情此境中的烦闷真是难以形容。但若把人生比作逆旅,我们便会发现,途中耽搁实在是人生的寻常遭际。我们向理想生活进发,因了种种必然的限制和偶然的变故,或早或迟在途中某个点上停下来。我们相信这是暂时的,总在等着重新上路,希望有一天能过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殊不料就在这个点上永远停住了。有些人渐渐变得实际,心安理得地在这个点上安排自己的生活。有些人仍然等啊等,岁月无情,到头来悲叹自己被耽误了一辈子。

我曾在一个农场生活了一年半。那是湖中的一个孤岛,四周只见茫茫湖水,不见人烟。我们在岛上种水稻,过着极其单调的生活。使我终于忍受住这单调生活的正是等——等信。每天我都怀着殷切的心情等送信人到来的时刻,我仿佛就是为这个时刻活着的。尽管等常常落空,但是等本身就为一天的生活提供了色彩和意义。

我曾在一间地下室独居了好几年。当我伏案读书写作时,不由自主地在等——等敲门声。我期待我的同类访问我,这期待使我感到我还生活在人间,地面上的阳光也有我一份。我不怕读书写作被打断,因为无须来访者,极度的寂寞早已把它们打断一次又一次了。

不管等多么需要耐心,人生中还是需要等的。可以没有理解,但如果没有对理解的期待,哪里还有创造?可以没有所等的一切,但如果没有等,哪里还有人生?事实上,我们一生都在等待自己也不知道的什么,生活就在这等待中展开并且获得了理由。等的滋味不免无聊,然而,一无所等的生活更加无聊。不,一无所等是不可能的。即使一无所等,我们还是在等,等那个有所等的时刻到来。一个人到了连这样的等也没有的地步,就非自杀不可。

人生唯一有把握不会落空的等是等那必然到来的死。但是,人人似乎都忘了这一点而在等着别的什么,甚至死到临头仍执迷不悟。我对这种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满意。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西厢记》中的故事,意在表达即便为美事,等也是难挨、可怕的,因为这种“等”是被迫的,完全不由自己支配的。
B.文章中说“人等好事嫌姗姗来迟,等坏事同样也缺乏耐心”,意在批判人们只求好事快快到来、对坏事缺乏耐心的思想。
C.文章中三次写到了“等候判决”,并且用社会现实中的具体情形来说明人们在等待事情的结局时不会无动于衷的事实。
D.“忍耐力磨炼得非常发达,已经习惯于默默无止境地等待了”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调侃了社会现实中无可奈何的等待。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中“等的滋味,最是一言难尽”一句,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统摄全篇,而且意蕴含蓄深远,点明等待的滋味的复杂。
B.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先写“不喜欢一切等”和“等”的无可奈何,后写“人生中还是需要等的”和“等”的意义。
C.“这时我们宛如等候判决……”运用类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在等待吉凶未卜的结果时焦虑不安的心态。
D.作为一篇哲理散文,作者在阐述等的各种滋味时,并不生硬、空洞,而是联系现实生活,这样能极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3.结尾说“我对这种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满意”,作者因何既“感到悲哀”又“感到满意”?
2023-09-1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广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小题。

爱书家的乐趣

上大学时,一位爱书的同学有一天突然对我说:“谁知道呢,也许我们一辈子别无成就,到头来只是染上了戒不掉的书癖。”我从这自嘲中听出一种凄凉,不禁心中黯然。任何癖由旁人观来,都不免有几分可笑,几分可悲,书癖也不例外。

有一幅题为《书痴》的版画,画面是一间藏书室,四壁书架直达天花板。一位白发老人站在高高梯凳顶上,肋下、两腿间都夹着书,左手持一本书在读,右手从架上又抽出一本。天花板有天窗,一缕阳光斜射在他的身上和书上。如果我看见这幅画,就会把它揣摩成一幅善意的讽刺画。偌大世界,终老书斋的生活毕竟狭窄得可怜。

然而,这只是局外人的眼光,身在其中者会有全然不同的感想。叶灵风先生年轻时见到这幅画,立刻“深刻地迷恋着这张画面上所表现的一切”,毫不踌躇地花费重金托人从辽远的纽约买来了一张原版。

读了叶先生的三集《读书随笔》,我能理解他何以如此喜欢这幅画。叶先生自己就是一个“书痴”,或用他的话说,是一位“爱书家”,购书、藏书、品书几乎成了他毕生的主要事业。他完完全全是此道中人,从不像我似的有时用局外人的眼光看待书痴。他津津乐道和书有关的一切,举凡版本印次,书中隽语,作家轶事,文坛掌故,他都用简洁的笔触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借他的书话,我仿佛不仅参观了他的藏书室,而且游览了他的既单纯又丰富的精神世界,领略了一位爱书家的生活乐趣。

叶先生自称“爱书家”,这可不是谦辞。在他眼里,世上合格的爱书家并不多。学问家务求“开卷有益”,版本家挑剔版本格式,所爱的不是书,而是收益或古董。他们都不是爱书家。爱书家的读书,是一种超越了利害和技术的境界,就像和朋友促膝谈心,获得的是精神上的安慰。叶先生喜欢把书比作“友人”或“伴侣”。他说常置案头的“座右书”是些最知己的朋友,又说翻开新书的心情就像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新的伴侣,而随手打开一本熟悉的书则像是不期而遇的一位老友。他还借吉辛之口叹息那些无缘再读一遍的好书如同从前偶然邂逅的友人,倘若临终时记起它们,“这最后的诀别之中将含着怎样的惋惜”!可见爱书家是那种把书和人生亲密无间地结合起来的人,书在他那里有了生命,像活生生的人一样牵扯着他的情怀,陪伴着他的人生旅程。

凡是真正爱书的人,想必都领略过那种澄明的心境。夜深人静,独坐灯下,摊开一册喜欢的书,渐觉尘嚣远遁,杂念皆消,忘却了自己也获得了自己。这是因为以读书为精神的安慰和享受,是需要一种寂寞的境遇的。由于寂寞,现实中缺少或远离友人,所以把书当友人从书中找安慰。也由于寂寞,没有纷繁人事的搅扰,所以能沉醉在书中,获得澄明的享受。但寂寞本身就不易得,这不仅是因为社会的责任往往难于坚辞,而且是因为人性中固有不甘寂寞的一面。大凡人只要有法子靠实际的交往和行动来排遣寂寞,他就不肯求诸书本。只有到了人生的逆境,被剥夺了靠交往和行动排遣寂寞的机会,或者到了人生的困境,怀着一种靠交往和行动排遣不了的寂寞,他才会用书来排遣这无可排遣的寂寞。如此看来,逆境和困境倒是有利于读书的。叶先生说:“真正的爱书家和藏书家,他必定是一个在广阔的人生道路上尝遍了哀乐,而后才走入这种狭隘的嗜好以求慰藉的人。”我相信这是叶先生的既沉痛又欣慰的自白。

爱书家不但嗜爱读书,而且必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那种只借书不买书的人是称不上爱书家的。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人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

爱书家的藏书,确是把书当作了他的生命的一部分。叶先生强调“书斋是一个有机体”,因为它是伴随主人的精神历程而新陈代谢,不断生长的。在书斋与主人之间,有一个共生并存的关系。正如叶先生所说:“架上的书籍不特一本一本的跟收藏人息息相关,而且收藏人的生命流贯其中,连成一体。”这与某些“以藏书的丰富和古版的珍贵自满”的庸俗藏书家是大异其趣的。正因为此,一旦与主人断绝了关系,书斋便解体,对于别人它至多是一笔财产,而不再是一个有机体。那位训示子孙“借书不孝”的藏书家昧于这层道理,所以一心要保全他的藏书,想借此来延续他死后的生命。事实上,无论古今,私人书斋是难于传之子孙的。

爱书家的爱书纯属个人爱好,不像评论家的评书是一种社会责任,因而和评论家相比,爱书家对书的选择更不易受权势或时尚左右。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形:一本好书在评论界遭冷落或贬斥,却被许多无名读者热爱和珍藏。这种无声的评论在悠长的岁月中发挥着作用,归根结底决定了书籍的生命。也许,这正是爱书家们在默默无闻中对于文化史的一种参与。

(取材于周国平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从这自嘲中听出一种凄凉,不禁心中黯然
黯然:指听到自嘲后内心凄凉,情绪有些低落的样子。
B.他都用简洁的笔触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如数家珍:叶先生对和书有关的内容,好像数自己的珍宝那样,十分清楚、熟悉。
C.而随手打开一本熟悉的书则像是不期而遇的一位老友。
不期而遇:随意翻开的书籍就好像意外碰见的友人,令人惊喜。
D.爱书家不但嗜爱读书,而且必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
癖好:清晰地表明爱书家对书的极度偏执的喜好。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版画《书痴》描绘了一位在阳光斜射下专心读书的老者,叶先生认为这种生活狭窄得可怜。
B.作者认为,真正爱书的人,可能都领略过澄明的心境,在寂寞的境遇中,从书中获得慰藉。
C.爱书的人在别的方面都慷慨大度,但对书却显得吝啬、小气,轻易不把自己的书借给别人。
D.作者认为评论家的评书是一种社会责任,容易受权势或时尚左右,而爱书家爱书只为悦己。
3.分析文中划横线语句,简要分析叶先生对各类书籍怀有怎样的情感。
4.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爱书家的乐趣有哪些。请结合其中的一点,联系现实生活谈你的感受。
2023-03-17更新 | 2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一模(质量监控)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人的癖好五花八门,读书是其中之一。但凡人有了一种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特别的世界。不过,和别的癖好相比,读书的癖好能够使人获得一种更为开阔的眼光,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也许可以据此把人分为有读书癖的人和没有读书癖的人,这两种人生活在很不相同的世界上。

一个人怎样才算养成了读书的癖好呢?我觉得倒不在于读书破万卷,一头扎进书堆,成为一个书呆子。重要的是一种感觉,即读书已经成为生活的基本需要,不读书就会感到欠缺和不安。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各种其他的身份,例如学生、教师、作家、工程师、企业家等,但是,如果不同时也是一个读者,这个人就肯定存在着某种缺陷。

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是对的。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一个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我甚至要说,他们也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外部世界上,因为世界本无定相,它对于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面貌。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许多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作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人文经典是一座圣殿,它就在我们身边,一切时代的思想者正在那里聚会,我们只要走进去,就能聆听到他们的嘉言隽语。就最深层的精神生活而言,时代的区别并不重要,无论是两千年前的先贤,还是近百年来的今贤,都同样古老,也都同样年轻。

当前图书的出版量极大,有好书,但也生产出了大量垃圾,包括畅销的垃圾。对于有判断力的读者来说,这不成为问题,他们自己能鉴别优劣。受害者是那些文化素质较低的人群,把他们的阅读引导到和维持在了一个低水平上,而正是他们本来最需要通过阅读来提高其素质。

我衡量一本书对于我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写点什么,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它似乎全然无关。它给予我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心境,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种合宜的气候里,心中潜藏的种子因此发芽破土了。

怎么读大师的书?我提倡的方法是:不求甚解,为我所用。

不求甚解,就是用读闲书的心情读,不被暂时不懂的地方卡住,领会其大意即可。这是一个受熏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你用来理解大师的资源——即人文修养——在积累,总有一天会发现,你读大师的书真的像读闲书一样轻松愉快了。

为我所用,就是不死抠所谓原义,只把大师的书当作自我生长的养料,你觉得自己在精神上有所感悟和提高就可以了。你的收获不是去采摘某一个大师的果实,而是结出你自己的果实。

读书犹如采金。有的人是沙里淘金,读破万卷,小康而已。有的人是点石成金,随手翻翻,便成巨富。

(节选自周国平《论读书》)

材料二: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需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力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算需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辩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效可医。

(节选自培根《谈读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身份,但如果不同时是一个读者,这个人就肯定存在着某种缺陷,强调了人应该要爱读书、好读书。
B.“读书”与天性及经验有密切的关系,读书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经验又可以弥补读书的不足。
C.周国平很重视阅读经典的方法,赞赏随手翻翻,点石成金,反对读破万卷,沙里淘金。
D.透过读书的态度可以去了解一个人,如鄙视读书的人未必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明智之士常常学以致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一项的是(     
A.材料一是围绕好读书、读好书及怎么读展开的,结构层次清晰。
B.材料一引用费尔巴哈的话意在说明读书内容跟人的精神品级绝对有关联。
C.材料二从读书内容、策略、功用等方面层层分析,逻辑严密,体现了很强的论辩力。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分析形象生动,气势磅礴。
3.下列不能用来论证人要“好读书”的一项是(     
A.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B.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C.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D.书犹药也, 善读之可以医愚。
4.简要梳理材料二第一节的行文脉络。
5.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概括作者介绍的读书方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何运用理性能力来认识道德,苏格拉底的典型方法是辩证法,亦即亚里士多德视为他的主要贡献的归纳论证和普遍性定义。比如说,他问你什么是美德,你举出正义、节制、勇敢、豪爽等等,他就追问你,你根据什么把这些不同的东西都称作美德,迫使你去思考它们的共性,寻求美德本身的定义。为了界定美德,你也许又必须谈到正义,他就嘲笑你仍在用美德的一种来定义整个美德。所有这类讨论几乎都不了了之,结果只是使被问者承认对原以为知道的东西其实并不知道,但苏格拉底也未能为所讨论的概念下一个满意的定义。从逻辑上说,这很好解释,因为任何一个概念都只能在关系中被界定,并不存在不涉及其他概念的纯粹概念。但是,苏格拉底似乎相信存在着这样的概念,至少存在着纯粹的至高的善,它是一切美德的终极根源和目标。

现在我们可以解释苏格拉底式辩证法的真正用意了。他实际上是想告诉人们,人心固有向善的倾向,应该把它唤醒,循此倾向去追寻它的源头。然而,一旦我们这样做,便会发现人的理性能力的有限,不可能真正到达那个源头。只有神能够认识至高的善,人的理性只能朝那个方向追寻。因此,苏格拉底说:唯有神是智慧的,人只能说是爱智慧的。不过,能够追寻就已经是好事,表明灵魂中有一种向上的力量。爱智慧是潜藏在人的灵魂中的最宝贵特质,哲学的作用就是催生这种特质。这便是苏格拉底以接生婆自居的含义。但哲学家不具备神的智慧,不能提供最后的答案,所以他又说神禁止他生育。

苏格拉底所寻求的普遍性定义究竟是观念还是实存,他所说的神究竟是比喻还是实指,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我看来,其间的界限是模糊的,他也无意分得太清。他真正要解决的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即怎样正当地生活。宗教家断言神的绝对存在,哲学家则告诉我们,不管神是否存在,我们都要当作它是存在的那样生活,关心自己的灵魂,省察自己的人生,重视生活的意义远过于生活本身。

(摘编自周国平《苏格拉底——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材料二:

70岁的孔子是人间的立法者。更具体地说,孔子是传统习惯、社会规范与是非标准的传承者、提炼者、制定者,他通过《春秋》的编纂,礼乐诗书的整理,并以招徒讲学等方式,把整套具有规范性的话语体系全面推向社会、推向未来,从而完成了为天地立心、为人间立法的使命。可以想象,当孔子自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时候,在他的潜意识里,也许就是指:自己心之所想,就是“矩”;把心之所想付诸言行,就是“垂范”;一种“示范性的言行”,不就是一套“静态规矩”的“动态表达”么?谈何“逾矩”?既然如此,对于70岁的孔子来说,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做,都是正当的,没有“逾矩”的顾虑。这,就是70岁的孔子所享有的自由。

孔子作为立法者享有的这种“从心所欲”式的自由,苏格拉底大概是难以体会的。苏格拉底不是某种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捍卫者,更无意为当下及未来制定永久性的规范或权威性的标准。大致说来,苏格拉底是一个秉承神意的使者,更具体地说,他是流行观念的质疑者,人生价值的省察者,德性智慧的提倡者,酣睡同胞的唤醒者、劝告者、责备者……履行这样一些角色,既是神的要求,同时也使苏格拉底经常被置于公众趣味的对立面。譬如,普通公众都偏爱积累钱财、猎取名誉,但在苏格拉底看来,这是舍本逐末,因为德性与智慧更加重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公众的趣味;再譬如,肥大的良种马喜欢懒洋洋地睡大觉,苏格拉底却偏要做一只马虻,一心只想刺激这匹懒马,让它清醒过来,这就难免引起懒马的厌烦甚至愤懑;懒马如果要摆脱马虻的刺激,不受打扰地酣睡,最彻底的办法就是处死这只讨厌的马虻,——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其实就代表了一匹懒马对一只马虻的正常态度,这,就是苏格拉底作为一只马虻的命运。换言之,苏格拉底除了选择死亡,没有别的选择,——除非他不再做一只马虻,除非他也与懒马一起酣睡,然而,那还是苏格拉底吗?因此,在苏格拉底与雅典公众的对峙中,苏格拉底要么放弃马虻的神圣职责,要么选择死亡,舍此二途,他没有第三条路可走。这就是苏格拉底面临的现实困境,也是他不自由的根源。

(摘编自喻中《七旬圣贤的境遇:自由的孔子与不自由的苏格拉底》)

材料三:

(公元前399年,雅典法庭以“不敬神明”的罪名判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刑。判决执行前夕,苏格拉底的朋友格黎东潜入监狱,试图劝说他越狱逃跑。)

苏格拉底   我的好朋友啊,我们一块研究吧。要是你对我所说的话有异议,请提出反驳吧,我会听的。要不,你就别再向我重复那句话,要我违背雅典人的意愿跑掉。我虽然很愿意你把我说服,使我按照你的意思办,却只能说服,不能勉强。现在请你看看我开始这一考察的方式是否令你满意,请你尽可能诚恳地回答我的问题。

格 黎 东   我试试看。

苏格拉底   请告诉我:是不是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容许故意做不正当的事?是不是在某某情况下可做,在别的情况下不许做?是不是像我们以前曾经多次同意,而且现在刚刚说过的那样,在任何情况下做不正当的事都是既不好又不美的?……是不是我们必须承受一些比死刑更加重或者比较轻的刑罚?是不是做不正当的事在任何情况下对于做此事的人都不可避免地是邪恶的、可耻的?我们要不要这样说?

格 黎 东   要。

苏格拉底   那就无论如何不能做不正当的事了。

格 黎 东   当然不能。

苏格拉底   既然根本不能做不正当的事,那就连那个人们所相信的以不正当报不正当也不行吗?

格 黎 东   看来不行。

苏格拉底   怎么啦,对人做坏事行不行?

格 黎 东   当然不行,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   怎么啦?以坏报坏,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

格 黎 东   当然不正当。

苏格拉底   因为对人做坏事跟做不正当的事是一样的。

格 黎 东   你说得对。

苏格拉底   那就既不能以坏报坏,也不能对人做不正当的事,不管人家对我们做的什么事。

(摘编自柏拉图《人应当坚持正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格拉底相信存在着作为最高美德的纯粹的善,虽然他自己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
B.在苏格拉底看来,神是一切智慧的源头,但对神是否真实地存在,他也无法确切地判断。
C.孔子强调社会的秩序与规范,他通过编纂、整理图书和讲学等方式,实现了思想的传播。
D.苏格拉底对现实的质疑、对德性智慧的追求,导致与公众对立,使他陷入不自由的困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无法解决理论的困境,所以苏格拉底的哲学更多地指向生活实践,指向对于生活应有的意义的思考与追寻。
B.《侍坐》中,孔子对曾皙所描绘的春日畅游欢愉图景的喟然赞叹,体现了材料二中“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C.《人应当坚持正义》鲜明地体现了在与世俗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苏格拉底对于“正当地生活”的坚定追求。
D.孔子和苏格拉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西文化交流的今天,苏格拉底的批判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不能体现“苏格拉底式辩证法”的一项是(       
A.苏格拉底在和别人探讨哲学问题时,习惯于采用问答法,即通过一系列问题,与对方相互质疑,重建信念。
B.苏格拉底认为,定义就是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定义不能靠举例、枚举、比喻,因为本质不是事例、例证。
C.苏格拉底认为,一切虔诚的事都是正义的,但不能说一切正义的事都是虔诚的,因为虔诚只是正义的一部分。
D.苏格拉底反对把特殊事例作为定义,主张要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共同本质,从而达到“辞事相称”。
4.材料二第二段具有怎样的论证特点?请简要分析。
5.材料三体现了苏格拉底怎样的价值追求?他的论辩体现了怎样的理性思维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2-06-13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 生 寓 言

周国平

一、哲学家和他的妻子

哲学家爱流浪,他的妻子爱定居。不过,她更爱丈夫,所以毫无怨言地跟随哲学家浪迹天涯。每到一地,找到了临时住所,她就立刻精心布置,仿佛这是一个永久的家。

住这里是暂时的,凑合过吧!哲学家不以为然地说。

她朝丈夫笑笑,并不停下手中的活。不多会儿,哲学家已经舒坦地把身子埋进妻子刚安放停当的沙发里,吸着烟,沉思严肃的人生问题了。

我忍不住打断哲学家的沉思,说道:尊敬的先生,别想了,凑合过吧,因为你在这世界上的居住也是暂时的!

可是,哲学家的妻子此刻正幸福地望着丈夫,心里想:他多么伟大呵……

二、从一而终的女子

我听见许多人埋怨自己的人生,那口气就像埋怨死都不肯离婚的结发妻子。他们埋怨命运的捉弄,错误的结合,失败的努力。如果可以,他们宁肯和别人交换人生。在他们的眼里,人生也是别人的好。

我想起巴尔扎克笔下的一个女演员的话:人生是件衣裳,脏了就洗洗,破了就补补,你好歹得穿上它!

我说得稍微文雅些:人生是个对我们从一而终的女子,我们不妨尽自己的力量打扮她,塑造她,但是,不管她终于成个什么样子,我们好歹得爱她!

三、幸福的西绪弗斯

西绪弗斯被罚推巨石上山,每次快到山顶,巨石就滚回山脚,他不得不重新开始这徒劳的苦役。听说他悲观沮丧到了极点。

可是,有一天,我遇见正在下山的西绪弗斯,却发现他吹着口哨,迈着轻盈的步伐,一脸无忧无虑的神情。我生平最怕见到大不幸的人,譬如说身患绝症的人,或刚死了亲人的人,因为对他们的不幸,我既不能有所表示,怕犯忌,又不能无所表示,怕显得我没心没肺。所以,看见西绪弗斯迎面走来,尽管不是传说的那副凄苦模样,深知他的不幸身世的我仍感到局促不安。没想到西绪弗斯先开口了,他举起手,对我喊道:

喂,你瞧,我逮了一只多漂亮的蝴蝶!

我望着他渐渐远逝的背影,不禁思忖:总有些事情是宙斯的神威鞭长莫及的,那是一些太细小的事情,在那里便有了西绪弗斯(和我们整个人类)的幸福。

四、结论

我告诉你们:意义在于过程,幸福在于细节。那些撇开过程而只在结局中寻找意义的人找到的只是虚无。那些撇开细节而总在总体中寻找幸福的人,找到的只是荒谬。

现代人已经没有耐心流连过程,没有能力品味细节。他们活得匆忙而粗糙。他们活得既无意义,也不幸福。

应该说,爱过程的人是智慧的,爱细节的人是幸福的。

1.苦难的西绪弗斯的“幸福”的含义是什么?
2.《人生寓言》是一篇别致的哲理小品。请就其内容、选材、结构、表达技巧、语言某一方面作具体分析。
2021-06-2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知识分子何为

——《知识分子与中国社会》序

周国平

①屈原际的作为,有两点是清楚的。第一,他是楚国贵族和高官,人品高洁,遭谗流放,秦灭楚后忧愤自尽。第二,其作品极具楚人特色,想象瑰丽,情思飘逸,文字恣肆汪洋。在屈原身上,既有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担当,又有庄子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的逍遥情怀。在不太严格的意义上,我们仍可把他视为儒道互补传统的一个开端,从而用作讨论中国知识分子话题的切入点。

②儒道互补是中国士阶层的长久传统。在好的意义上,士阶层中的优秀分子秉持了儒家忧天下、哀民生的社会责任心,也涵养了道家亲自然、轻功利的超脱情怀。在坏的意义上,士阶层中的平庸之辈以儒家为做官的敲门砖,以道家为归隐的安慰剂。不论是何种情形,中国士人的内心都是纠结的。在皇权至上的专制体制下,即使是优秀分子,其社会责任心也被限制在忠君意识的范围内,其超脱情怀也往往成为仕途失意的自我安慰。因此,直到清灭亡,具有独立地位和品格的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群体在中国并未形成。

③应该说,中国独立知识分子阶层是在进入近代以后逐渐形成的,是推翻帝制和西风东渐两大因素作用下的产物。其最早的成员,基本上由士阶层中的优秀分子脱胎而来。因为获得了普世价值的视野,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得以摆脱忠君意识的束缚,并由民族救亡向文明立国的方向提升,他们的超脱情怀也减弱了自我安慰的色彩,增添了超越性追求的意味。可惜这个过程在1949年中断了,在持续近三十年的被改造中,中国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独立群体事实上不复存在。

④所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实际上面临一个接续民国传统、重塑独立品格的任务。三十多年来,作为社会最敏感的成员,乃至作为社会的良知,知识分子关注社会是题中应有之义。当然,关注的方式是可以不同的,对公共事务发声仅是方式之一,是一种直接的方式。在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民众苦难的重大问题上,在涉及人权、尊严、公平、正义等普世价值的原则问题上,知识分子理应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个声音应该是理性的,清醒的,有充分说服力的,可以声情并茂,但不可以情绪化。这是与新媒体上众声喧哗的区别之所在。

⑤事实上,知识分子面向公众发声,包括公共写作、公开演讲、媒体访谈等,是一个极严肃而有难度的工作。要做好这个工作,既要对公共领域的问题有切实的了解和深入的思考,也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有相当的底蕴,并且善于把专业知识转换成深入浅出的语言。惟有如此,才成其为一个学有专攻的知识分子的既内行又能让外行听懂的发声。否则的话,你就可能只是在说一些老生常谈。同时,因为你活跃在公共舞台上,公众就理所当然地要听其言观其行,你必须言行一致,在道德上自律。所以,做一个公共知识分子,意味着社会对你、你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⑥除了直接的方式,关注社会还可以是间接的方式。无论如何,在知识分子群体中,公共知识分子只占一小部分,多数人不是公共舞台上的活跃人物。不管是因为志向还是性格,有的人宁愿在某个领域里默默耕耘,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当然,对于社会大问题、大趋势仍须有自己的立场,但这个立场未必用公开发声的方式来表达。一个人在所从事的理论研究或文学创作中,必定会体现出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价值取向。一个潜心于基础理论或重大理论问题研究的学者,他在理论上的建树也许会比公开发声对社会发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即使一个醉心于内心体验之奇妙和文字之美的诗人,他也是在为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做出贡献。

⑦真正说到底,知识分子何为?他是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而他的基本方式是让人变得更美好,他改变的是人的思想和心灵。无论公开发声,还是用著作和作品说话,他要做的都是这件事。质言之,知识分子的职责是守护人类的基本精神价值,努力使社会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⑧让我们回到屈原。如果我们把屈原用作剖析中国知识分子基因的标本,要反省的也许是儒道传统的缺点。无论儒家以忠君为内核的爱国主义,还是道家靠逍遥求解脱的浪漫主义,都是知识分子独立品格的反面。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既要有人类文明的眼光,又要有现实人生的关切,从而在转型时期真正发挥独立的作用。

1.第⑤段中加点词“公共知识分子”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的知识分子。
2.下列对屈原的事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体现中国士阶层儒道互补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B.以点带面,与今天中国知识分子的必备品格形成鲜明对比。
C.以小见大,只有屈原标本的负面问题才具有现代研究价值。
D.首尾呼应,自然地推进对中国知识分子在当下发展地思考。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典型地反映出优秀士人的局限性。
B.对于不为民谋福利的国家,独立知识分子会发表“其国也亡之无所惜”的言论。
C.无论面对社会突发事件还是社会重大问题,知识分子通常不会在第一时间发声。
D.在专业领域方面,公众知识分子通常比普通知识分子更有底蕴,更具有影响力。
4.下列最不能体现中国知识分子独立品格的一项是(     )。
A.知识分子具有普世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意识。
B.知识分子积极地就社会公共事务发表看法。
C.知识分子立足专业精耕细作创造重大价值。
D.知识分子关注社会重大问题保持理性判断。
5.近年来,知识分子上综艺不再是新鲜事。从许知远主持《十三邀》、上《吐槽大会》到薛兆丰、刘擎成为《奇葩说》嘉宾,再到罗翔对综艺节目的参与,一批知识分子登陆新媒介。结合本文观点,探究综艺节目中的知识分子是否能真正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2021-06-01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等的滋味

周国平

人生有许多时光是在等中度过的。等有千百种滋味,等的滋味,最是一言难尽。

我不喜欢一切等。无论所等的是好事、坏事、不好不坏之事、好坏未卜之事,等总是无可奈何的。等的时候,一颗心悬着,这滋味不好受。

就算等的是幸福吧,等本身却说不上幸福。想象中的幸福愈诱人,等的时光愈难挨。例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自是一件美事,可性急的情人大约都像《西厢记》里那一对儿,自从那日初时想月华,捱一刻似一夏,只恨。柳梢日轮下得迟,月影上得慢。等的可怕,在于等的人对所等的事完全不能支配,对其他的事又完全没有心思,因而被迫处在无所事事的状态。有所期待使人兴奋,无所事事又使人无聊,等便是混合了兴奋和无聊的一种心境。

人等好事嫌姗姗来迟,等坏事同样也缺乏耐心。没有谁愿意等坏事,坏事要等,是因为在劫难逃,实出于不得已。不过,既然在劫难逃,一般人的心理便是宁肯早点了结,也不愿无谓拖延。假如我们所爱的一位亲人患了必死之症,我们当然惧怕那结局的到来,可再大的恐惧也不能消除久等的无聊。

无论等好事还是等坏事,所等的那个结果是明确的。如果所等的结果对于我们关系重大,但吉凶未卜,则又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时我们宛如等候判决,心中焦虑不安。焦虑实际上是由彼此对立的情绪纠结而成,其中既有对好结果的盼望,又有对坏结果的忧惧。一颗心不仅悬在半空,而且七上八下,大受颠簸之苦。我们自幼及长,从做学生时的大小考试,到毕业后的就业、定级、升迁、出洋等,一生中不知要过多少关口,等候判决的滋味真没有少尝。当然,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悟性,就迟早会看淡浮世功名,不再把自己放在这个等候判决的位置上。但是,若非修炼到类似涅槃的境界,恐怕就总有一些事情的结局是我们不能无动于衷的。

一生中我们最经常等候的地方不是门前,而是窗前。有形的或无形的,分布于商店、银行、车站、医院等与生计有关的场所,以及办理种种烦琐手续的机关。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耐着性子,排着队,缓慢向它们挪动,然后屈辱地侧转头颅,以便能把视线、手和手中的钞票或申请递进那个窄洞里,又摸索着取出所需要的票据、文件等。这类小窗口常常无缘无故关闭,好在我们的忍耐力磨炼得非常发达,已经习惯于默默无止境地等待了。

等在命运之门前面,等的是生死存亡,其心情是焦虑的,但不乏悲壮感。等在生计之窗前面,等的是柴米油盐,其心情是烦躁的,掺和着屈辱感。前一种等,因为结局事关重大,不易感到无聊。然而,如果我们的悟性足以平息焦虑,那么,在超脱中会体味一种看破人生的大无聊。后一种等,因为对象平凡琐碎,我们极易感到无聊,但这种无聊往往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小无聊。

说起等的无聊,恐怕没有比旅途中迫不得已的羁留更甚的了。譬如,由于交通中断,不期然被耽搁在旅途中某个荒村野店,通车无期,举目无亲,此情此境中的烦闷真是难以形容。但若把人生比作逆旅,我们便会发现,途中耽搁实在是人生的寻常遭际。我们向理想生活进发,因了种种必然的限制和偶然的变故,或早或迟在途中某个点上停下来。我们相信这是暂时的,总在等着重新上路,希望有一天能过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殊不料就在这个点上永远停住了。有些人渐渐变得实际,心安理得地在这个点上安排自己的生活。有些人仍然等啊等,岁月无情,到头来悲叹自己被耽误了一辈子。

我曾在一个农场生活了一年半。那是湖中的一个孤岛,四周只见茫茫湖水,不见人烟。我们在岛上种水稻,过着极其单调的生活。使我终于忍受住这单调生活的正是等——等信。每天我都怀着殷切的心情等送信人到来的时刻,我仿佛就是为这个时刻活着的。尽管等常常落空,但是等本身就为一天的生活提供了色彩和意义。

我曾在一间地下室独居了好几年。当我伏案读书写作时,不由自主地在等——等敲门声。我期待我的同类访问我,这期待使我感到我还生活在人间,地面上的阳光也有我一份。我不怕读书写作被打断,因为无须来访者,极度的寂寞早已把它们打断一次又一次了。

不管等多么需要耐心,人生中还是需要等的。可以没有理解,但如果没有对理解的期待,哪里还有创造?可以没有所等的一切,但如果没有等,哪里还有人生?事实上,我们一生都在等待自己也不知道的什么,生活就在这等待中展开并且获得了理由。等的滋味不免无聊,然而,一无所等的生活更加无聊。不,一无所等是不可能的。即使一无所等,我们还是在等,等那个有所等的时刻到来。一个人到了连这样的等也没有的地步,就非自杀不可。

人生唯一有把握不会落空的等是等那必然到来的死。但是,人人似乎都忘了这一点而在等着别的什么,甚至死到临头仍执迷不悟。我对这种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满意。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西厢记》中的故事,意在表达即便为美事,等也是难挨、可怕的,因为这种“等”是被迫的,完全不由自己支配的。
B.文章中说“人等好事嫌姗姗来迟,等坏事同样也缺乏耐心”,意在批判人们只求好事快快到来、对坏事缺乏耐心的思想。
C.文章中三次写到了“等候判决”,并且用社会现实中的具体情形来说明人们在等待事情的结局时不会无动于衷的事实。
D.“忍耐力磨炼得非常发达,已经习惯于默默无止境地等待了”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调侃了社会现实中无可奈何的等待。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中“等的滋味,最是一言难尽”一句,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统摄全篇,而且意蕴含蓄深远,点明等待的滋味的复杂。
B.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先写“不喜欢一切等”和“等”的无可奈何,后写“人生中还是需要等的”和“等”的意义。
C.“这时我们宛如等候判决……”运用类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在等待吉凶未卜的结果时焦虑不安的心态。
D.作为一篇哲理散文,作者在阐述等的各种滋味时,并不生硬、空洞,而是联系现实生活,这样能极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3.结尾说“我对这种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满意”,作者因何既“感到悲哀”又“感到满意”?
4.试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说:只读书不思考,后果是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后果是危险。

②孔子当然不是无的放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有一种人,读书很多,称得上博学,但始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还有一种人,酷爱构筑体系,发现新的真理,但拿出的结果往往并无价值,即使有价值也是前人已经说过而且说得更好的。遇见这两种人,我总不免替他们惋惜。我感到不解的是,一个人真正好读书就必定是有所领悟,真正爱思考就必定想知道别人在他所思问题上的见解,学和思怎么能分开呢?不妨说,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

③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在这二者之外,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录下来,便会流失,岂不可惜?不但可惜,如果任其流失,还必定会挫伤思的兴趣。席勒曾说,任何天才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外界的激励,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会比多年独自耕耘更有力地促进思考。托尔斯泰据此发挥说,思想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它的加工和表达则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这话说得非常好,但我要做一点修正。根据我的经验,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如果没有独处中的用心加工和表达,不但已经产生的思想材料会流失,而且新的思想也会难以产生了。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得自己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我的体会是,三天不动笔,就必定会思维迟钝,头脑发空。

④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要懂得待之以礼。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当你对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就像孟尝君收留了鸡鸣狗盗之徒,齐国的人才就云集到了他的门下。

⑤所以,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学而思,思而录,是愉快的精神拾荒之三步曲。

(节选自周国平《精神拾荒三步曲》,有删改)

1.下列对“精神拾荒三步曲”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中“精神拾荒”是指拣取、提炼学习生活中那些容易流失的思想、意识、见解、主张等精神产品。
B.学而思可以激发灵感,但作者认为“录”才是精神拾荒最重要的角色。
C.“学而思,思而录”,都很重要。学和思不可偏废,常学常思,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便容易流失。
D.作者倡导的精神拾荒三步曲中的“三步曲”是指学、思、录。
2.对选文论证思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②段先用孔子的名言引出话题,然后列出生活中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为例证,用以证明博学的人都是读书很多的。
B.第③段开头“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一句在文章中起承接上文的作用。
C.第③④段是紧紧围绕“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这一观点展开论述的。
D.第⑤段的作用在于:画龙点睛,既总结全文,又照应题目,使文章结构显得十分紧凑。
3.下列对选文的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容易犯的毛病,其后果是糊涂、危险的。
B.作者认为新思想的产生既需要外界的激发,也需要思想者独处时的用心加工和表达。
C.“思想者懂得待之以礼”中用“待之以礼”来强调思想者十分有礼貌,有修养。
D.作者通过“精神拾荒三步曲”告诉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做到好读,爱思,勤录。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丰富的安静

周国平

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未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

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曾经有一个时代,广大的世界对于我们只是一个无法证实的传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被锁定在一个狭小的角落里,如同螺丝钉被拧在一个不变的位置上。那时候,我刚离开学校,被分配到一个边远山区,生活平静而又单调。日子仿佛停止了,不像是一条河,更像是一口井。

后来,时代突然改变,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又在阳光下的大地上纵横交错了。我也像是一条积压了太多能量的河,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条动荡不宁的急流。

而现在,我又重归于平静了。不过,这是跌宕之后的平静。在经历了许多冲撞和曲折之后,我的生命之河仿佛来到一处开阔的谷地,汇蓄成了一片浩淼的湖泊。我曾经流连于阿尔卑斯山麓的湖畔,看雪山白云和森林的倒影伸展在蔚蓝的神秘之中。我知道,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

我的日子真的很安静。每天,我在家里读书和写作,外面各种热闹的圈子和聚会都与我无关。我和妻子儿女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外面各种寻欢作乐的场所和玩意儿也都和我无关。我对这样过日子很满意。因为我的心境也是安静的。

也许,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是需要某种热闹的。那时候,饱胀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去为自己寻找一条河道,确定一个流向。但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托尔斯泰如此自述:“随着年岁增长,我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了。”人们或许会把这解释为衰老的征兆,但是,我清楚的知道,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甚至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毋宁说,惟有强大的生命才能逐步朝精神化的方向发展。

现在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拥有了外界虚名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存精神世界的宝藏。泰戈尔曾说:“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中没有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目标只能在别处,即在精神的内在世界里。在那里,我们最为深切地渴望的,乃是在成就之上的安宁。在那里,我们遇见我们的上帝。”他接着说明:“上帝就是灵魂永远在休息的情爱。”他所说的情爱是广义的,指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于世俗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致。

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热闹也是可以是有内容的。但是,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对一切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1.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前半部分运用恰当贴切的比喻修辞,将作者“曾经”“后来”“现在”的三种生命状态及其发展变化描摹得淋漓尽致,即,井——急流——湖泊。
B.作者认为人的生命中不应该有“需要某种热闹”的阶段,为此还特意引用了托尔斯泰的话来佐证自己的这一主张。
C.作者追求的“安静”是一种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诱感的内心平和,这与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中“出世”的主张又是不大相同的。
D.作者也喜欢“热闹”,喜欢有内涵、有内在精神追求、以一种精神价值为目标的热闹。
E.全文以“世界越来越喧闹”开篇,又以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收束全文,可见文章的主旨是要表达作者对现实世界喧器狂热的不满。
2.文章第三自然段说“后来,时代突然改变,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又在阳光下的大地上纵横交错了”,时代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作者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其理由是什么?
4.联系全文理解“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一句的含意。
2020-12-22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开发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