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0-07-08更新 | 11127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钢城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暗: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2.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2020-07-08更新 | 10033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寄东鲁二稚子【1】

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2】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注释:[1]这首诗作于金陵。[2]龟阴:地名,与后文的“汶阳川”都在鲁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由江南农事春景联想到东鲁田地无人耕种,心生茫然之感。
B.李白思念一双儿女,追忆昔日春游漫步的场景,不禁泪下如泉。
C.这首诗叙事朴实,语言明白如话,亲切自然,堪称“天然去雕饰”。
D.这首诗展现李白柔情的一面,其风格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不同。
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先说“吴蚕已三眠”,后又说“别来向三年”,抒发了青春不再的痛苦之情。
B.诗人先感慨“谁种龟阴田”,最后又说“因之汶阳川”,表达了归隐田园的志向。
C.“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这两句由金陵酒楼引发东鲁家园之思,过渡巧妙。
D.“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意思是想到孩子们缺失父爱,诗人心中纷乱焦虑。
3.这首诗多处写到桃树。请分析桃树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
2020-10-09更新 | 403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
4 . 阅读下面首诗,完成各题。

野泊对月有感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对本诗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名了“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
B.后人评价周莘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C.诗歌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D.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的所思、所感、所痛。
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020-09-02更新 | 1778次组卷 | 39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秀州城外①

苏舜钦

秀州城外九里有竹树小桥,予十八年前与友人解晦叔饮别于此。今过之,景物依然,而解生已亡。悲叹不足,复成小诗。

当年共醉此桥边,道旧狂歌至暮天。

得句旋题新竹上,移舟还傍乱花前。

君埋尘土骨应化,我逐风波心欲燃。

落日长号感人事,沙头②寂寞上渔船。


【注】①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因支持范仲淹的革新运动,遭罢职,闲居苏州。秀州,今嘉兴附近,古属苏州府。②沙头:即渡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回忆昔时与友人赋诗郊游、狂歌醉饮的场面,表达了对解晦叔的深切思念。
B.颔联中“乱花”写出了秋天花落凋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伤感之情。
C.颈联写友人尸骨已化尘土,自己也身逐风波,人生艰难,流露出内心的悲哀之意。
D.尾联“落日长号感人事”句,间接抒情、直接抒情相结合,表现诗人对人事的感慨。
2.诗中“沙头寂寞上渔船”包含复杂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6 .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各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万兜鍪,千军万马。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乡子》中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内容和情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B.《南乡子》“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与《永遇乐》“望中犹记”中的“望中”意义不同,前者指中国,后者指中原地区。
C.《南乡子》“千古兴亡多少事”中的“千古”与《永遇乐》“千古江山”中的“千古”意义相同,都是“久远的年代”的意思。
D.《南乡子》中的“曹刘”指曹操和刘备。《永遇乐》中的“佛狸”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佛狸”是他的小名。
2.辛弃疾在本词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都提到了孙权,请结合作品分析作者两处用典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点。
7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开头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B.“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句正面点题,从诗人自己的角度写了秋风的劲疾肃爽。
C.“一年颜状镜中来”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诗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
D.首尾两句都将秋风称为“君”,表达了作者对给万物带来生机的秋风的喜爱。
2.清代沈德潜评价这首诗歌“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唐诗别裁集》)。结合相关诗句分析这首诗是如何体现出“英气勃发”的。
2020-07-01更新 | 1152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赴彭州山行之作

【唐】高适

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

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

且悦岩峦胜,宁嗟意绪违。山行应未尽,谁与玩芳菲?


【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夏,时年五十九岁的高适自长安入蜀出任彭州刺史赴任途中写下本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山路独行,一路美景和鸟声清越,这些美景远近结合,声色交错,虚实相生。
B.嶙峋的峭壁怪石,撩人衣裳的轻萝,令山行艰难,又因路长年老,诗人困顿不已。
C.山行迢迢,无限芳菲争相逞妍,诗人放下意绪,尽情饱览秀色,只可惜没人同游。
D.全诗写景远近结合,声色交错,抒情转折起伏,凸显诗人赶路时内心的曲折变化。
2.“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诗人流连山水之际,还流露了哪些情感?结合文本进行简要分析。
9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国风·秦风·无衣

《诗经》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
B.诗歌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这正是秦人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C.诗歌属于现实主义风格,写出战场上士兵们不怕牺牲的战斗场面。
D.诗歌采用问答式的句法和强烈动作性的语言,情感充沛激动人心。
2.重章叠句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这首诗分析其效果。
10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万山潭

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注:①万山在襄阳西北、汉水南岸。②据《列仙传》载,江妃二神女尝出游江汉之滨,逢郑交甫,交甫见而悦之,因请其配饰,二女遂手解佩与之,交甫受而怀之,去数十步,佩与二女俱不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稳坐磐石之上垂钓,心境仿佛与水性相通,将自我沉浸于周遭景物之中。
B.鱼儿和猿猴一低一高,相映成趣;作为动景,又恰与上联稳坐之“静”形成对照。
C.后两联借助典故,把自己游山的过程说成是在“寻访神女和玉佩”,浪漫而有趣。
D.诗人为传说而神往却求之不得,只得与当年的郑交甫一样心怀遗憾,郁闷而归。
2.闻一多称此诗贵在“冲淡”,“甚至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诗没有,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孟浩然的诗”。请结合诗句,对本诗“淡”的特点加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