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广袤田野,农民群众抢抓农时,辛勤劳作耕耘;生产车间,大国工匠钻研技艺,不断破解工艺难题;科研院所,研发人员埋头攻关,科技创新硕果累累;街头巷尾,快递小哥穿梭骑行,社区服务精细温馨……千行百业的繁荣,千家万户的美好,都镌刻着劳动的印记。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

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都必须靠劳动来创造。“神舟”问天,“嫦娥”落月,“祝融”探火……中国航天之所以成就斐然,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广大航天人勤于钻研,精于创新。我们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构建起世界上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这背后凝结着一代又一代产业工人的持续付出。华夏大地上,从春耕的忙碌到秋收的喜悦,粮食稳产增收靠的是无数耕耘者的辛勤劳动。劳动创造价值,一个国家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都要崇尚勤劳致富。

①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会一挥而就,②要靠广大劳动者坚持不懈的劳动。③亿万劳动群众勤奋工作,勇于创造,④不断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⑤必能在新征程上取得新业绩。⑥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⑦不仅要深入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讲好劳模故事,⑧引导人们见贤思齐,⑨还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⑩培养更多勤于劳动、热爱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1.作为一篇评论,文章以画线部分开篇有什么作用?
2.评论讲究行文的逻辑性,请分析文章第二段是如何体现行文逻辑的。
3.文章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包括标点、成语、语句),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不得改变原意。
2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抱一”为何如此难?

王朝明

去过崂山北九水的游客,多会在山涧里的一块大石前驻足。令他们停下脚步的,不是磐顽之石,而是石上镌刻的两个字“抱一”。“抱一”,出自《道德经》,文字虽简,却颇耐咂味。一滴水,折射七色光。何谓“抱一”?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理解。

“采菊东篱,悠然南山”,“明月松间,清泉石上”,这是陶潜和王维的“抱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是岳飞和辛弃疾的“抱一”;“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是保尔的“抱一”;“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是雷锋的“抱一”;“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这是杨善洲的“抱一”……

置身大千世界,面对世间万象,要保持一颗沉潜笃定的素心,矢志不移,心无旁骛,委实不易。

“抱一”之难,难在外面世界的精彩。音之魅,色之眩,犬马之逸,时时扰人五心;得与舍,公与私,义与利,常常令人两难。数十年持续发展所带来的,不惟物质的空前丰富、需求的不断满足,还有形形色色“分外”的诱惑。而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一粒陷入淤泥的种子,都拥有一颗清莲的心。

“抱一”之难,难在内心的羸弱。君不见:穿得草鞋,嚼得菜根,却抵不住“糖弹”;兢慎于始,公廉于卑,却收不好“官子”。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反思蜕堕失守之因,有温水煮蛙、蚁穴溃堤的微渐不惕,有片石破窗、滴墨染缸的一发不收,也有忘却所来、迷失所去的歧途不返。归根结底,无不由弃“抱一”始,而致以“抱憾、抱愧、抱恨”终。

“抱一”不易。风吹过,但见草伏、树摇、云走,而山自岿然不动。幻变和纷扰永远是世界的常态。愤懑于“这个世界怎么了”,纠结于“这个世界会好么”,不如起而为之,让“这个世界看我们”。打铁须得身硬,这要求我们拥有竹签子也穿不裂的坚定信仰,拥有钢筋铁骨铜豌豆的坚强意志,更要拥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坚实底气。诸葛有云: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坐得住冷板凳,嚼得香苦菜根,身在陋巷胸怀苍黎,夙夜在公不忘进取,如是,或可令矢志于“抱一”者“抱”得更加内生、从容且平静持久。

“此心安处是故乡”,无论何时何地,若得“抱一”,“故乡”将不再遥远。

(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2.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的含义。
2021-09-1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固然可以包括一切经营着集体生活的动物,但主要是人类的集体生活,人类的社会。所以我们不妨说,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们经营共同生活的集体的学科。

共同生活的集体必须有一个大家都公认和公守的生活行为规范。普通就叫规矩。这些规矩哪儿来的呢?靠文化,靠人类社会传下来的那一套办法。许多经营集体生活的动物,它们是依靠本能来配合它们相互间的行为的。而人们却不同,主要是靠传下来的习俗,我们不是生长在自然界里,而是生长在一个文化界里。

社会是什么东西?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临时形成的共同生活的集体,而是一个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有文化的集体。它是很复杂的,它包含着满足个人生活和集体持续多方面需要的种种集体活动。这个复杂的集体活动并不都是乱七八糟的,而是一套有系统的安排。我们要去认识它,就要运用很多概念、格格、框框。我们要对它进行分析,分析其异同,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取一个名字,形成一个概念。

社会是个集体,这个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首先是个生物的单位。个人作为一个生物的单位,它是个有生有死,有痛有痒的个体。说它是个单位,是个个体,就是指它是与别的单位分开的,互相独立的,生死不与共,痛痒不相关的。它们是各自独立的封闭的实体。可是人们生活又需要集体,要同别人生死与共、痛痒相关。这与一群羊不一样。羊群在被狼追赶时,每只羊都自顾自地奔跑,有只羊被狼抓住,吃掉,别的羊就可以逍遥了,它们并不关心那死掉的羊。而人却不然,要共同想法对付敌人,所谓同仇敌忾。母亲爱孩子,自己不吃也要省下东西来给孩子吃。我看这里固然有一点生物基础,但主要是集体的文化教育出来的感情。这就是通过文化,使生物上断离的个体变成一个整体。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还要从另一方面去着。没有个人就没有社会。人死光了,这个由这些人形成的社会也就不存在了。但是只有一批人集合在一起也不成一个社会。聚集在一起的人要经营共同生活,这就需要一套互相配合行动的规定了的办法。有点像演出一台戏,光有演员还不够,演员们必须串定一套角色;生旦净丑,按照扮演的角色去演唱。社会里生活也是如此,我们对某个人是“父亲”,对某个人是“丈夫”,对某个人是“老师”等等,父亲、丈夫、老师都是身份,所有的身份综合起来成为一个社会结构。

我们一个个人就用这个社会结构中的各种身份进行社会活动。每个身份都是一套规定了的行为模式。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指在这个结构生活的人都得按身份办事。第一个“父”字是指个人,第二个字是指身份。如果个人不按规定的模式串演这个角色,那就出现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的状态。

在社会结构中规定的身份是一种生活的手段,是用来满足个人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的。需要在变化,手段也要随着变。这就是社会的变迁。当这一种手段不能满足在这个社会里生活的个人们的生活需要时,这些行为模式也就站不住了。当然社会变迁不是很简单的,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仔细分析的过程。

社会学者为了要研究社会结构,所以常常把一套有关的社会身份,比如用来满足人们某种同一需要的身份,看成是一个体系,称它作社会制度,有如亲属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宗教制度等等。这种分类各个社会学家也不一定一致的。他们认为社会结构就是由这许多社会制度所形成的一个大体系。社会结构是一个整体,意思是说:一个社会里的各种制度是互相关联的,互相起着制约和配合的作用。动一毛要牵全局。

(摘编自费孝通《社会学在讲什么》,有删改)

材料二:

为克服社会学既有范式的局限,社会学有必要走出只见社会不见个人的困局。尽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社会科学的主流范式关注的是社会和结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主流研究仍会如此。如费孝通所说,这是社会科学的工具意义。但是社会科学还有一个人文意义,这便是对“人”的关注,它位于深层的意义世界。社会学发展到今天,只有工具意义显然是不够的。一方面不利于一门的建立,即不利于确立社会学在学科分类中的坚实地位;另一方面。即便从改变世界的工具角度来说,也不利于社会学对世界的全面理解,社会学的科学范式在增进世人对社会的理解方面依然有所局限,从而影响了社会学改变世界的力量。而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探究主体世界的深层意涵,恰是社会学的独特视角,也是费孝通为我们指引的方向之一。在社会关系视角下研究人的主体问题,一方面有必要弥补以往社会学忽视人的主体问题的局限性,讨论主体适应社会乃至改造社会的过程和情态;另一方面,也有必要说明处于社会关系等各种限制中人的调整能力或失调状态。概言之,社会学应该在增进对主体的理解方面贡献自己独特的力量,这在学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增进文化自觉和促成文化转型的实践世界也颇具价值。

(摘编自刘亚秋《费孝通社会学思想中的主体性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对结构分类的认知存在差异,所以社会学家在研究社会结构时需要利用社会身份来进行体系划分。
B.社会是人的集合,人的行为、人与人的关系形成了社会,而社会又在不断地影响着人的行为。
C.只要在社会学研究中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就能确定社会学的坚实地位,增强社会学改变世界的力量。
D.在社会结构中规定的身份是一种用来满足个人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手段,这种手段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决定性因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集体的文化教育出来的感情有可能成为人们公认的伦理或习俗。比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尊师重道等观念。
B.各类社会制度是互相影响的,比如我国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其制度基础就是当时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宗法制”。
C.人们以其社会结构中的“身份”活动时,需要遵从身份相应的行为模式,否则就可能导致社会的动荡,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D.社会学研究中的“人文意义”比“工具意义”更重要一些。我国社会学研究的当务之急是要迅速扭转“重工具不重人文”的现象。
3.根据材料一中的观点,下列关于社会形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中描述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小国寡民”状态,也可以算是一种社会形态。
B.《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与星期五一起搭建房子、种植谷物、驯养动物,这荒岛因他们的存在成为了一个小型社会。
C.在大学校园中,全校的师生在一起集体生活,每个个体都有着自己的身份,都遵守一些公认的行为规范,所以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
D.狼群是具有“团队精神”的集体,每个狼群都有严格的秩序和纪律,狼群中的每匹狼都有自己的分工,它们也可以算是一种小型社会。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如果未来你需要从事一此社会学方而的研究,根据以上材料,请列出几条研究原则。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教育儿子伯鱼时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实际上,这是孔子依据西周以来《诗》与礼共生互动现象,对《诗》礼传家文化现象的精辟概括与科学总结。

所谓“礼者,人之所履也”(《荀子·大略》)。礼来源于俗,是俗规范化与制度化的产物。其中,礼义是礼的核心内容:“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礼记·礼运》这是因为,任何礼制如果不能表达礼义,或所表达的礼义不合时宜,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故习礼,自然是人的立身之本。而所谓“诗者,志之所之也”(《毛诗序》)。故收录于《诗经》中的作品,不仅是言情言志的诗歌文本,更是融歌辞演唱、音乐伴奏、舞蹈搬演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是一种艺术化与仪式化完美结合的礼仪作品,是周代礼乐文明的具体体现,是“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毛诗序》)的文化经典。故习《诗》,既是周代贵族子弟必学科目,也是周礼的核心内容。

西周自立国以来,一直十分重视《诗》教、礼教与乐教。乡校中主要以“六德”“六行”“六艺”为教育学生的基本内容。所谓“六德”者,即知、仁、圣、义、忠、和,以培养品德修养;所谓“六行”者,即孝、友、睦、姻、任、恤,以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所谓“六艺”者,即礼、乐、射、御、书、数,以学习文化知识。春秋后期的孔子,“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庄子·天运》),教授学生,即通过学习“六艺”来实现“六德”“六行”的教育目的;其所谓君子品德,与《周礼》之“六德”“六行”是一致的,也是《诗》教之旨。

自然,这些教学内容是分时段来进行的:“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礼记·王制》)而《诗》教、礼教与乐教,具有不同的目的与功能:“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礼记·经解》)可见,《诗》教是让人温柔敦厚而不愚蠢,乐教是让人心胸宽广善良而不过分,礼教是让人恭俭庄敬而不烦琐。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足见他非常关注《诗》礼互动文化现象,将《诗》与礼、乐联系在一起。《诗》可颂可歌,是乐的重要内容,也是礼的组成部分。周代举行重大礼仪活动,鼓瑟吹笙,颂《诗》奏乐。正如《礼记·乐记》所言:“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诗》与礼、乐,三位一体,相互为用,体现周代礼乐文明。

孔子等人之所以强调《诗》礼教化,是因为《诗》是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乐又是礼的核心内容,三者合而为一,强调德教,注重个人修养,提倡君子品行,倡导友好往来,崇尚和谐社会。孔子说:“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薄于德,于礼虚。”(《礼记·仲尼燕居》)讲礼就是讲道理,乐可调节人情,不合情合理之事,君子不为。重要礼仪场所,如果不能赋《诗》言志,行礼就会出错;行礼无乐配合,就显得呆板无味;行礼品德浅薄,就显得虚伪造作。儒家所倡导的《诗》礼教化的思想,礼乐文明的精神,被后来的家风家训所继承,成为教子传家的法宝。

(摘编自王锷《〈诗〉礼互动与诗礼传家》,有删改)

材料二   儒家认为,“乐诗”能够“治心”,也就是“乐诗”能激发道德心,而道德心是一切社会良好秩序的前提。这是因为:“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礼记·乐记》足见“乐诗”由心生,是人心的符号性外化,表征着人心的情感与意志。而“乐诗”一旦呈现出来以后,又可以作为一种外在手段,强化人们原初的情感与意志,或者是将制乐和作诗者的情感与意志推而广之,为更多的人接受,从而引导和改变更多人的情感与意志。如是,“乐诗”也就成为提高自我修养、强化自我教育、提升自我成就的重要手段,也就是儒家所强调的君子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摘编自朱承《乐诗之教》,有删改)

材料三   《诗经》是周代诗礼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礼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实现礼乐文明建构的重要途径。就《诗》与礼这两个异质元素的融合形态而言,在以“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等“五礼”为核心内容的礼仪制度规范定型化过程中,在以“君臣”“夫妇”“父子”“兄弟”“朋友”等“五伦”为核心内容的伦理道德规范定型化过程中,诗人常常都会以歌功颂德方式,将二者融合为一个有机体;在“五礼”“五伦”社会化过程中,诗人往往都会以讥失匡恶方式,将二者融合为一个有机体。而使《诗》与“礼”融合的介质,则是“乐”。这就是《诗》与“礼”这两个异质元素融合的内在机制。故孔子谓“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记·孔子闲居》。

(摘编自王志芳《〈诗经〉与礼制秩序的重建》,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季氏》是孔子依据西周以来《诗》与礼共生互动现象,对《诗》礼传家文化现象的精辟概括与科学总结。
B.礼是俗规范化与制度化的产物,因为任何礼制如果不能表达礼义,或所表达的礼义不合时宜,就失去了存在价值。
C.收录于《诗经》中的作品,是一种艺术化与仪式化完美结合的礼仪作品,是“正始之道,王化之基”的文化经典。
D.古代学校教育学生以“六德、六行、六艺”为基本内容,孔子也是通过学习“六艺”达到“六德、六行”目的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教、礼教与乐教分阶段进行,其目的与功能各不相同:《诗》教让人广博易良,乐教让人恭俭庄敬,礼教让人温柔敦厚。
B.孔子非常关注《诗》礼互动文化现象,他认为《诗》与礼、乐三位一体,相互为用,体现周代礼乐文明,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C.“乐诗”是人心的符号性外化,其一旦呈现出来以后,又可作为一种外在手段,强化人们原初的情感与意志,或引导和改变更多人的情感与意志。
D.在“五礼”“五伦”的社会化过程中,诗人往往都会以歌功颂德的方式和讥失匡恶的方式,将《诗》与“礼”这两个异质元素融合为一个有机体。
3.下面选项中体现了“《诗》教之旨”的一项是(     
A.小李引用《诗经·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句表达对某款电子游戏的喜爱。
B.小王通过学习《诗经·秦风·无衣》,受到强烈感染,培养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情怀。
C.小唐通过研读《诗经·秦风·蒹葭》,了解《诗经》中“赋、比、兴”手法的基本特征。
D.小景撰写论文《通过文学经典,透视古代的婚姻》时,引用《诗经·卫风·氓》为论据。
4.材料一主要阐述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5.三则材料探讨的都是《诗》礼文化,但各有侧重,请简要说明其各自的侧重点。
2021-05-23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艺术,包括戏剧、曲艺、舞蹈、音乐等姊妹艺术,都讲时代精神,花鸟画同样需讲时代精神。每一个时期都有它的时代精神,就看你如何加以捕捉,并画出有新时代精神的中国花鸟画。

宋代花鸟画,反映的是当时升华了的艺术,讲究意境,讲究笔情墨趣。这种意境通过构思,反映出诗意,通过作品可以深刻地领悟到当时的气息与情境。如:《踏花归未马蹄香》,蝴蝶在马蹄的旁边追逐,而画面中没有一朵花,却使你感觉到马蹄在花丛中踏过带有香气的一种意境:《深山藏古寺》,没有直接画出古寺庙,但是通过小和尚在挑水可以想象寺庙就在不逃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要懂得诗情,才能写出画意。

宋、元、明、清一直到民国出了很多大家,但现代如何体现出一种时代感,深入到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画家一定要面向生活、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深入到生活当中去,只有深入生活、植根生活,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的作品,否则就只是表象。花鸟画家要深入生活,深入观察,要在实践当中去寻求创作素材,有了大量的素材,才能在需要的时候有强大的支撑。

写生是画家与生活的对话,只有把花草当成老朋友,才能带着感情去看待它。我把牡丹当成老朋友,到山东菏泽、河南洛阳是见老友了,而不是单纯地去写生,是带着情怀去的。

当然,除了写生,观察也很重要。清代画家李晴江说:“触目模斜千万朵,赏心只需三两枝。”花岛画家主要是画近景,即折枝花卉,当然也有一些特别的。他们画得很仔细,一花一草的结构需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画得很轻松,若想得其精气神,必须对它了如指掌。

画的形也很重要,通过形体的刻画和描写,写出一种时代感。我们画梅兰竹菊不能停留在明清之前的模式,而要画出这个时代一花一草的精神,因为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们不仅是要体现“触目横斜”与“水清浅”的一种境界,更是要表现一片大好春光或烂漫秋色。否则你既无法达到古人的境界,也无法触及当下的时代精神。

花鸟画的时代精神就是要对生活有较深的理解、较深的情怀,然后不断地观察,写出它的生命之气。比如,徐青藤的芭蕉画,用水用得非常好,五百年了还是温淋淋的。此外,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与眼力很重要,要用高深的理念来指导创作。现在年轻人在选择给面上都愿意选择工笔画,因为工笔画相对来讲容易出效果,的确;画写意画非常难,要想在传统的基础上去创新更是难上加难,黄宾虹说:“集大成而自创新格者为上,专学古人者为次之,不学古人而学当今者为次次之。”

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中国花鸟画,要从源头学起。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书入画,要学乎其上,广采博取,以表现新时代精神为目标,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拼搏,才能不断奋进。

(摘编自何水法《花鸟画的时代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一个时期都有它的时代精神,只有少数的艺术家和有限的艺术门类能反映时代精神。
B.宋代花鸟画讲究笔情墨趣和意境,而意境构思反映出诗意,通过画作的诗意领悟其画意。
C.梅兰竹菊是山水画的传统题材,深入研究古代画技,就能创作出有新时代气息的画作。
D.优秀的花鸟画家往往把花草当成感情深厚的老朋友,把写生看作是与生活的深层对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文学及其姊妹艺术都讲时代精神谈起,引出“花鸟画也要讲时代精神”的观点。
B.以宋代画《踏花归来马蹄香》《深山藏古寺》为例,说明优秀花鸟画应有的艺术特征。
C.文章主体部分既有一般理论分析,也有写生、观察、画形等创作方面的指导。
D.文章论证方法灵活,如倒数第二段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论述生命之气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花鸟画家主要是画近景,所以要观察的仔细,不放过一花一草,观察其结构,这样才能得其精神。
B.花鸟画家要体现“触目横斜”与“水清浅”的艺术境界,也要通过大好春光或烂漫秋色表现时代精神。
C.徐青藤画的芭蕉,五百年了还是湿淋淋的,用水用得恰到好处,所以仍然表现出芭蕉的生命之气。
D.现在年轻人在选择绘画上都愿意选择工笔画而不愿意选择写意画,主要原因是缺乏高深理论的指导。
6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王安石变法得罪了谁?

王家范

①后代许多政治家、史论家对王安石的变法失败原因作过多种探索,其中一种看法认为,新法之行,王安石失之过急。这种分析对不对呢?应该说,这是一种皮相之见。新法的成败关键,在于能不能符合客观实际。

②北宋一百多年来积累的社会问题是够多的。积贫、积弱的局面固然使一切有识之士为之心急如焚,但它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更改。对于这一点,作为政治改革家的王安石,头脑是清醒的。

③他在突出改革的紧迫感时,疾呼“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要唤醒那些还在沉睡中的同僚。但当具体磋商实施方案时,他便显得比较稳重,强调“(新法)缓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成之,则为大害”,主观上还是竭力希望避免因“过急”而导致新法的受挫。

④在新法实施的过程中也比较注意这个问题,例如“免役法”(或称“雇役法”)的推行就非常慎重。据史载,“免役法”从讨论、制订至推行,历时将近三年,开始在开封府地区试行就达十个月之久。应该指出,缓急固然与新法的实施顺当与否有一定的关系,但这不是问题的根本。新法的成败根本上要取决于改革者的主观设想是否符合实际。在这里,经济的客观法则是至高无上的。

⑤王安石新法中遭到激烈反对、但仍不可逆转的正是“免役法”。这是因为,历史发展到北宋,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和自耕农宁愿出钱雇役,而不能忍受差役的折腾,因而改差役为雇役是中国传统王朝政权前后期一系列历史性转折中的必要的一环,是顺着经济发展的方向的。人们对“免役法”经过一个极短时间的不习惯,也就较快地适应了。

⑥“青苗法”同“免役法”就很不一样。按“青苗法”的本意是“济贫乏,抑兼并”,含有扶助小农的意义。但是深究起来,问题就很多。

⑦传统社会有一个明显的矛盾现象,小农经济是王朝政权的主要统治基础,然而,政府苛重的赋税却又经常促使小农经济破产,重复地犯着自挖墙脚的错误。因此,扶助小农经济的最好办法便是减轻国家的赋税。但是,“青苗法”虽名为“济贫乏”,“实是放债取利”,意在给国库增加一笔财富。贫弱的小农每年一到稻谷登场,交纳“两税”之后就已经是“簸糠麸而食稗秕”了,怎么能保证交纳得清“青苗钱”呢?遇上连年灾荒,那更是一筹莫展。这也就是“青苗法”最终无法坚持的更为深刻的原因。他的经济改革实践与经济思想某种程度上的脱节,导致了新法难以取得理想的成效。

⑧王安石具有进步倾向的经济见解绝大多数都产生在四十一岁之前。他四十余年生活在基层,历任地方官员廿余载,深知国情,久谙民俗。他对商品经济的态度,对待人的物质欲望的态度,都较同时代人要开明得多。但是,总体上说,新法不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不必要干预,相反是强化了这种干预。

⑨地位的变化,从政方向的变化,使王安石当政主持改革大局后,实施方针与他原有的经济思想发生极大的偏差。这自然也有怪不得他的地方。在他上面有神宗皇帝,他只关心国库由瘦变肥,好让在深宫之中的他高枕无忧。有材料说明,王安石与神宗之间从思想到举措方面不无分歧,前者必须听从后者的“圣意”,否则只能以辞官了事(两次罢相)。

⑩中国历史发展到北宋,城市与农村的私有经济发展出现新的机遇,建立在农业发展之上的城乡商品经济前所未有地活跃。用行政的手段,靠国家强势控制商品流通的办法,以及近乎搜括的加税加赋,打击富民,抑制分化,其结果虽暂时地增加了国库的收入,从长远说却摧残了商品经济,抑制了新社会经济力量的产生,不利于新经济成分的孕育,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因此到了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如王船山、黄宗羲等,明确提出了反“抑兼并”的主张,这就说明了历史的必然性。

王安石晚年倾向消极。他无法理解变法失败的社会原因。他在《偶成》一诗中感叹:“渐老偏谙世上情,已知吾事独难行”,“高论颇随衰俗废,壮怀难值故人倾”。看来这时,他是把失败原因归咎于社会风气与人心的败坏,连诉说苦涩的老朋友也找不到了。

(有删改)

1.第①段画线的词语“皮相之见”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提出“新法的成败根本上要取决于改革者的主观设想是否符合实际”的观点,并在后文中用“免役法”和“青苗法”加以证明,请具体分析这两个例子是如何证明观点的。
3.能依据文意做出的推断是(       
A.“免役法”得以成功推行,是因为讨论制订历时三年,非常慎重。
B.王安石本人自始至终都把失败原因归咎于社会风气与人心的败坏。
C.王安石与神宗之间有过很多意见分歧,但他们最终都能达成一致。
D.“青苗法”最终无法坚持,因为它违背经济原理,不利社会进步。
4.对第⑨段画线句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否定了对王安石的责难,将主要矛盾放在了神宗的身上。
B.这句话引发思考,让人们明白神宗的主观立场对王安石的影响。
C.这句话肯定了王安石的经济思想还是正确开明、能符合实际的。
D.这句话暗示了王安石实施方针上的偏差不能完全归咎于他本人。
5.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2021-05-14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敦煌学是目前世界上以地名学的国际显学。为何敦煌如此特殊,能形成一门以其地名而命名的学科,而且成为世界关注、举世闻名的学科?

敦煌引人关注是由其地位决定的,敦煌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特殊的历史地位。汉唐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政治重心在西北,对外交往的通道主要就是丝绸之路。不论丝绸之路分几条道路,但敦煌都是唯一不变的吐纳口,故而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枢纽。通过敦煌,来自异域的物种和文化传到了中国,中国的丝织品、钢铁,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也经敦煌传入天山南北和中亚,并经中亚远播欧洲。

敦煌在丝绸之路和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特殊地位,赋予敦煌以地名学的条件。能产生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的敦煌学,则主要缘于敦煌文献的发现。1900年,道士王圆箓偶然发现了藏经洞,里面有中国中古时期的各类文献6万余卷。除了宗教文献,还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医学等诸多方面的资料。

敦煌文献有着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这是因为中国的史学传统是当代人基本上不修当代史,当后世修前代历史时,主要利用前代留存下来的官方实录等各种档案文献,史家对这些档案文献进行提炼、考释,并根据官方意识和史家个人的史德、史识进行取舍分析,再加上所处的位置及政治倾向的限制,还有史书体裁、体例和字数的局限等,可能大部分是提纲挈领的记述。如魏晋隋唐时的均田制,在《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中,都是简略的提纲,缺少具体内容,从而使史学界怀疑均田制是否实行。敦煌所发现的文献,就是未经后世加工改造的原始文献,其中有许多关于实行均田制的具体细节,如授田、退田、给田等。通过对这些文书的解读研究,我们知道均田制确实实行了。

敦煌文献包含范围非常广泛,被称为学术的海洋、中国中古时期的百科全书。敦煌文献在敦煌发现,也主要是敦煌的地域文献,但它绝对不仅仅是敦煌的地方文献,而是全国的文献,要跳出敦煌,放眼全国。还有中国以外的文献,如梵文、叙利亚文、希伯来文等,反映了中国以外的历史文化,是了解、研究世界历史文化的绝好材料。

敦煌学成为以地名学的国际显学,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即敦煌的石窟。这是西夏学”“徽学”“吐鲁番学等无法可比的。莫高窟位于敦煌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从4世纪到14世纪,人们在这里连续开窟造像,形成了南北长1700余米来的石窟群。作为中国西部的边郡敦煌,能够产生如此宏伟的石窟艺术,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从汉代开始,尤其是魏晋时期中原文化在敦煌积淀,中西文化交流趋于繁荣。作为丝路咽喉,敦煌最先接触到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的文化艺术,使佛教艺术与文化在这里落地生根。

敦煌艺术是佛教艺术,而佛教艺术源于印度、并经中亚传入中国。所以,在敦煌石窟中必然会有许多印度、中亚艺术的痕迹。如莫高窟是建筑、壁画、雕塑结合的产物,仅就壁画的内容而言,它描绘了我国各民族、各阶层的情况,如生产劳动、风俗礼仪、民族关系等。因此,法国人将敦煌壁画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敦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结晶,除了佛教,还有许多其他的内容,如敦煌壁画上发现的玻璃器皿,表现了萨珊波斯的艺术风格,由此可以探讨西亚地区玻璃器皿的制造工艺。

虽然敦煌艺术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晶,佛教艺术的源头也在印度,但敦煌文化却有独特的地位。莫高窟的创始者乐僔是敦煌本地人,这就说明,敦煌艺术也是中华民族固有文化的反映,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刘进宝《敦煌学何以成为国际显学》)

材料二:

作为一个名词或历史概念的敦煌学,其内涵具有不确定性,每个使用者在遵守命名学原则的基础上,都可以有自己的界定,每个读者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可以见仁见智、人见人殊。一般意义上,敦煌学的内涵,当以千佛岩、榆林窟诸石窟之造型艺术与千佛洞所出诸隋唐以来的文献为主,而爰及古长城残垣、烽燧遗迹、所出简牍,及高昌一带之文物为辅。

敦煌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不仅与其他相关学科部分地重叠交叉,而且各部类之间也存在着交叉重叠关系。季羡林先生在《敦煌学大辞典》的敦煌学词条中,主要依据敦煌学的研究对象,确定敦煌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李正宇则认为敦煌学是包容了诸多单体学科,兼有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及意识形态科学的特殊学科

按现代学科分类,敦煌学研究对象的内容不仅涉及宗教、历史、文学等文科的诸多学科,还涉及医学、数学等自然科学的一些学科。所以,多科性或多学科交叉是敦煌学的本质特征。但是,敦煌学不是其所涉及十几个学科的简单综合,更不是把它所涉及的十几个学科的全部内容统统包揽收容,变成一个多种学科的联合体,而是由各学科与敦煌有关的部分组成的新兴交叉学科。

(摘编自郝春文《关于敦煌学之命名、内涵、性质及定义的探索历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汉唐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在北方,丝绸之路是对外交往的通道,而敦煌则是其吐纳口,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枢纽。
B.二十四史与《资治通鉴)对均田制都只是简略记述,而敦煌文献则全面详细地记载了均田制实行的各项具体措施。
C.敦煌艺术深受佛教影响,石窟艺术具有明显的印度、中亚艺术的痕迹,而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只能通过壁画来了解。
D.敦煌学的内涵具有不确定性,对其界定更是见仁见智,如季羡林先生与李正宇先生有关敦煌学的定义就完全不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很多史实在史书中只是提纲挈领地记述,这和后代修前代史时受官方意识、个人史德、史书体例以及字数限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关。
B.中原文化的积淀、中西文化交流的繁荣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敦煌出现了“西夏学”“徽学”“吐鲁番学”等无法可比的石窟艺术。
C.敦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结晶,但在佛教这一主题之外,还有其他内容,如我们还可以通过壁画上的玻璃器皿等研究佛教之外的内容。
D.后世研究敦煌学时,重视其石窟造型艺术、出土文献、古长城残垣、烽燧遗迹和高昌一带的文物等,因为它们是敦煌学内涵的主体。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敦煌文献独特学术价值的一项是(     
A.敦煌文献未经后世加工改造,是原始文献。
B.敦煌文献在研究全国文化时具有参考意义。
C.敦煌地位特殊,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枢纽。
D.敦煌文献范围广泛,可以了解研究世界文化。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敦煌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中国散文,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大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借“文白之争”来理解这个世纪文章风格的嬗变,无疑是最直接也最简便的路径。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可“白话”的成功,不等于“美文”的胜利,这中间虽不无联系,却仍关山重重。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发难,照理说得益最大的该是诗文;可革命的直接效果,却是“诗”的脱胎换骨,以及“文”的撤离中心。从梁启超提倡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到胡适、鲁迅以小说为学术课题,都是借助西方文学观念来改变中国原有的文类等级。伴随着小说的迅速崛起,散文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散文的退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由“载道”转为“言志”。这其实与传统中国不同文类功能的界定有关——处于中心位置的“文章”,属于“经国之大业”,因而无权过分关注一己之悲欢。退居边缘,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写“讲义体的文字”,小品文自然也就应运而生。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章”,一转而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

脱离象征权力和责任的“中心”,走向寂寞淡泊的“边缘”,20世纪中国散文不但没有消沉,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可以说,现代中国散文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较好地完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了无限生机。

(摘编自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与小说、诗歌的大红大紫、亢奋热闹相比,散文创作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沉稳平静,甚至可以说是较为冷落萧条的。而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的散文创作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善于在默默无闻中积蓄力量,在沉稳平静中奋起前进。

首先,是从“小美”到“大品”。“五四”时期那些著名的散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周作人的《乌篷船》,以及冰心、徐志摩、钟敬文等人的散文,基本上都是正宗的“美文”或“小品”。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杨朔、刘白羽、秦牧等人的散文沿袭的也是“美文”的路子。但改革开放,特别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这种“以小为美”,以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取胜的格局逐渐被“大品”的散文取替。这里所谓的“大品”,指的是这一类散文不仅篇幅长,结构大,而且作者思考的都是各种关于革命、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大命题,且自始至终透出一种理性思辨的精神。自“五四”以来我国散文中的理性精神一直相对比较薄弱,而在九十年代,史铁生、韩少功、张承志、张炜、余秋雨等人的一些散文,却把这种理性精神的立足点上升到二十世纪现代人文的哲学高度。

其次,是艺术思维的多元化和文体的解放。一方面是叙述方式的变化。在传统的散文中,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我”展开叙述,而且这个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我”具有不容动摇的牢固地位。而现在不少散文中的“我”竟消失了;或者在一篇散文中,在“我”之外又有其他叙述视角,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祝勇的《永和九年的那场醉》等作品,就有这样的叙述特点。另一方面则是散文结构的开放性。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已经彻底告别了传统的“三段式”结构套路,而呈现出形态各异的结构状态,如周晓枫的《黑童话》、赵玖的《从这里到永恒》等散文,采用的都是以“情绪”“意象”为线索的结构方式。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特别是九十年代之后,散文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而散文的这种变化,是时代生活的变化使然,也是散文家们不断更新散文观念的结果。

(摘编自陈剑晖《四十年散文:走向阔大和遥远》)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台港澳文学在大陆的传播与接受逐渐形成一股热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台湾当代散文既是对中国传统散文的继承,又是对“五四”新文化现代散文的延伸。它在中国当代散文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文化乡愁是台湾文学的一大母题。老一代作家如梁实秋、琦君、王鼎钧、余光中等人,缅怀故乡故土,营造精神家园,对台湾乡土散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漂浮游牧的都市生活和异乡羁旅,催生了一批作家敏感心灵的寻根意识。文化乡愁作为台湾散文民族情感的核心内容,几经变迁和发展。它也折射出台湾作家从怀乡思亲到终于重回故土,乡情得以慰藉的心灵历程。

此外,从自我感悟出发,通过对人生和自然的观察思索,表述深刻、隽永的情思,这种饱含诗情和哲理的散文,是台湾当代散文创作的主体。不少散文名家的作品多是充满了对现实人生的悉心体察和卓越见地。而这方面比较有特色的是林清玄,他在艺术追求上熔铸了更为丰厚的东方美学,正由于他这种独特的审美观念,使灵与肉、历史与现实、瞬间与永恒,在其作品中得到清晰、有机的辩证统一。

杂文也是台湾当代散文中很活跃的类型;这种集议论、说理思辨为一体的随笔、小品散文,非常令人瞩目。作家们承续并进一步发挥了鲁迅杂文的特色,针砭社会弊端,揭示人生百态,平和中带有辛辣,令人思味。

海峡两岸的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发扬光大包括散文在内的民族文化传统,两岸文学的交流与传播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许剑铭《台湾当代散文透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五四”白话文运动的目的是推进小说的变革,“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散文的地位则退居边缘。
B.“大品”散文不讲究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重在表现作者对生命、民族等大命题的理性思辨。
C.台湾当代散文大多通过对人生和自然的观察思索,抒写对现实人生的感悟见解,饱含诗情和哲理。
D.台湾杂文承袭并发挥了鲁迅杂文针砭时弊、平和中带着辛辣的创作特色,集议论、说理、思辨为一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话”的成功并没有带来“美文”的胜利,“五四”的文化运动得益最大的也并非是散文的理性思辨。
B.相对于小说和诗歌的热闹,散文发展则偏于沉稳平静,时代变化和散文家的观念影响着散文的变化。
C.台湾当代散文上承中国传统散文,下启“五四”新文化现代散文,在散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D.台湾当代散文是中华文学的一部分,从根本上讲,它与大陆散文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
3.下面散文作品不属于“大品”散文的是(     
A.韩少功《我心归去》B.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C.梁衡《把栏杆拍遍》D.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根据上述三个材料,请概括“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海峡两岸现当代散文发展的影响。
2021-05-07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贫困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看到中华民族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部分脱贫农户和边缘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还不强,一旦遭遇疾病、灾害等变故,就有可能返贫致贫。部分脱贫地区内生发展能力还不足,一旦外部帮扶和相关政策急刹车,经济社会发展就可能遇到较大困难。因此,要根据脱贫地区和脱贫农户的情况变化,对帮扶方式进行调整完善,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一体推进。要更加重视提高脱贫地区的内生发展能力,促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逐步降低对外部帮扶的依赖程度;更加重视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在“搬得出”的基础上,抓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融入等配套工作,最终实现“稳得住、能致富”;更加重视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为缺乏劳动能力的脱贫农户和其他低收入农户提供更可靠的兜底保障;更加重视建立健全省市县互通、多部门参与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大规模返贫。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脱贫攻坚期间,贫困地区实施了大量的产业扶贫项目,不少地区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扶贫产业,为接续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了重要基础。今后,脱贫地区要把扶贫产业纳入乡村产业振兴框架统筹推进,把提高扶贫产业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作为关键任务来抓。在种养业已具备一定规模的地方,要注重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深度和附加值。要推动农业与乡村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挖掘自然生态、乡村文化资源等潜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促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多元化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马建堂《在新征程中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全面振兴》)

材料二:

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我国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消除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中国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可以说,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减贫道路。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消除贫困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时至今日,哪怕对发达国家而言,贫困问题也始终是其最为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

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使命,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立足现实国情,着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制定了一系列的反贫困战略措施,组织和实施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扶贫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很多可供向世界总结和推广的经验。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在自身消除贫困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参与改善全球贫困治理,推动全球减贫合作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一种最先进的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实践运动的优越性。

减贫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各国联系紧密、利益交融,要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强调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宽广视野和博大胸怀。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强调知行合一。从受援国到援助国,从贫穷落后到减贫模范,中国的巨大成功和在减贫方面所取得的骄人业绩,已经并将继续对全球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中国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理念,为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提供及时有效、丰富多样的全球公共产品;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更是为了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

(摘编自王浩《中国脱贫攻坚具有世界性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贫困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已经告别了贫困。
B.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之后 ,我们要重视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避免出现大规模返贫现象。
C.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脱贫地区今后要重点提高扶贫产业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D.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我国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对发达国家的贫困治理工作同样有借鉴意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在消除贫困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减贫道路,中国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B.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立足现实国情,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形成了很多可供向世界总结和推广的经验。
C.中国主动参与改善全球贫困治理的行动,就可以证明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种最先进的思想体系、社会制度。
D.减贫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事业,各国在谋求自身发展中要摒弃“本国优先”的思维,寻求共同发展的利益汇合点。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产业扶贫过程中,为了分散风险,要组织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生产方式,让市场来调控和分散风险。
B.某地交通不便、出行困难,但在扶贫过程中,当地大力提倡发展乡村旅游,一夜之间民宿、饭店遍地开花,热闹非凡。
C.2020年我国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对外倡导“一带一路”建设,助推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
D.某地组织扶贫企业参加市长代言直播活动,直播2.5小时累计销售金额达99200元,这是违背市场规律的做法。
4.请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中国虽然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但是还有很多人生活并不富裕,有必要参与全球贫困治理之中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1-05-0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西北六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毛泽东于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延安讲话》)和习近平在2014年10月发表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北京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文艺性质和意义的理解认知。在现代世界,任何国家的文艺在发展过程中,都无法回避且必须面对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两个“讲话”给予了妥当的理论处理,二者虽然所处的社会语境有很大不同,但其解决问题的立足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人民本位下的民族文化立场。

两个“讲话”的人民本位意识,首先表现在“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主基调上;其次,还表现在二者在语言表述上平民化的修辞与话语策略,极少采用专业词汇,而是采用口语聊天的形式,通俗易懂。

两个“讲话”的民族本位意识,主要表现在二者均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外来文艺,对外来文化、文艺观念及其作用和影响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反思;在主导性质和方向上,具有强烈的本土文化意识。在中国化本土文艺话语建构成熟之前,中国文艺话语要么打着欧美国家文艺话语的印迹,要么打着俄日文艺话语的印迹,与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犹若云泥。

《延安讲话》发表之前,俄苏话语成为左翼文艺界的主流话语。《延安讲话》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实事求是地强化革命叙事中农民阶级叙事。《延安讲话》极力提倡工农兵文艺,把那种对外来文艺观念“硬搬和模仿”行为斥之为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延安讲话》成功破解了文艺理论现代发展中的“话语移植困局”,并以之作为话语阐释符码,成功建构了中国现代第一个本土化的文艺理论话语体系。

《北京讲话》之所以重视文艺发展中的民族本位意识,把“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是因为新时代中国的文艺发展面临民族文化自强的迫切要求,且其社会文化语境比20世纪40年代更为复杂。由于缺乏中国化的思维和理论根基,中国文艺学者成为苏联文艺话语、西方文艺话语的兜售者,他们用外来话语对中国文艺对象所作的似是而非的研究分析,很难解释清楚中国文艺的艺术性质和艺术特征,更难以解决文艺活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或难题。《北京讲话》中的文艺民族本位意识既顺应了世界大势,也顺应了国人民心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求。

《北京讲话》民族本位下的本土意识较之《延安讲话》论证得更为丰富,也更为充分。《北京讲话》以“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这两个阐释符码为基本叙事单位,使“中国精神”得到了呈现。《北京讲话》不仅要求文艺创作主体在艺术理论和观念的理解上要有“理论自信”“文化自信”,还要求文艺创作主体在形式和技巧的认知上摆脱对西方文艺创作经验的迷信、依赖,从而在文艺创作活动中提升艺术创造的“核心技术”,锻造文艺领域里的“中国芯”。

两个“讲话”强调中国文艺发展中的民族化、中国化或者说“去洋化”,要求中国的理论工作者立足中国文艺的实践,概括、提炼出中国化的文艺理论,并以之对中国文艺的发展及其审美价值做出理解、解释、认识、评价。

基于人民本位和民族文艺独立性立场的《北京讲话》将对新时代中国的文艺实践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延安讲话》为解放区建构了一个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艺现实,其后就涌现了以《小二黑结婚》为代表的农民文艺作品,成为理论“创造”现实、引导文艺创作实践的典型例证。《北京讲话》为21世纪的中国人民建构了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艺现实,假以时日,未来中国文艺界必定会有表现“中国梦”的辉煌作品问世。

(摘编自张清民《两个文艺“讲话”的话语意义分析》)

材料二: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同时,文艺界知名人士很多,社会影响力不小,大家不仅要在文艺创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更应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等等,都以全部热情为祖国放歌抒怀。我们当代文艺更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一首短短的《游子吟》之所以流传千年,就在于它生动讴歌了伟大的母爱。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中应有之义。事实上,外国人也跑到我们这里寻找素材、寻找灵感,好莱坞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影片不就是取材于我们的文化资源吗?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下列对《北京讲话》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讲话》把“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与新时代中国的文艺发展面临民族文化自强的迫切要求紧密相关。
B.《北京讲话》强调了文艺的民族本位意识,这将改变中国文艺研究的现状,文艺活动中的难题也都将迎刃而解。
C.《北京讲话》使“中国精神”得到了呈现,是因为把“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这两个阐释符码作为基本叙事单位。
D.《北京讲话》希望文艺创作主体在文艺创作活动中提升艺术创造的“核心技术”,锻造文艺领域里的“中国芯”。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现代世界,任何国家的文艺都要面对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问题。两个“讲话”虽然所处的社会语境不同,但都对这个问题给予了妥当的理论处理。
B.《延安讲话》极力提倡工农兵文艺,坚决反对中国文艺借鉴俄苏话语,把那种对外来文艺观念“硬搬和模仿”行为斥之为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
C.两个“讲话”强调中国文艺发展中的民族化、中国化,或者说“去洋化”,《北京讲话》比《延安讲话》对中国的文艺实践和发展产生的影响更大。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创作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前提。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文艺的民族本位意识的一项是(     
A.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B.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
C.鲁迅的《彷徨》D.好莱坞拍摄的《花木兰》
4.材料二是如何体现“人民本位下的民族文化立场”的?请简要分析。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