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固然可以包括一切经营着集体生活的动物,但主要是人类的集体生活,人类的社会。所以我们不妨说,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们经营共同生活的集体的学科。

共同生活的集体必须有一个大家都公认和公守的生活行为规范。普通就叫规矩。这些规矩哪儿来的呢?靠文化,靠人类社会传下来的那一套办法。许多经营集体生活的动物,它们是依靠本能来配合它们相互间的行为的。而人们却不同,主要是靠传下来的习俗,我们不是生长在自然界里,而是生长在一个文化界里。

社会是什么东西?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临时形成的共同生活的集体,而是一个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有文化的集体。它是很复杂的,它包含着满足个人生活和集体持续多方面需要的种种集体活动。这个复杂的集体活动并不都是乱七八糟的,而是一套有系统的安排。我们要去认识它,就要运用很多概念、格格、框框。我们要对它进行分析,分析其异同,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取一个名字,形成一个概念。

社会是个集体,这个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首先是个生物的单位。个人作为一个生物的单位,它是个有生有死,有痛有痒的个体。说它是个单位,是个个体,就是指它是与别的单位分开的,互相独立的,生死不与共,痛痒不相关的。它们是各自独立的封闭的实体。可是人们生活又需要集体,要同别人生死与共、痛痒相关。这与一群羊不一样。羊群在被狼追赶时,每只羊都自顾自地奔跑,有只羊被狼抓住,吃掉,别的羊就可以逍遥了,它们并不关心那死掉的羊。而人却不然,要共同想法对付敌人,所谓同仇敌忾。母亲爱孩子,自己不吃也要省下东西来给孩子吃。我看这里固然有一点生物基础,但主要是集体的文化教育出来的感情。这就是通过文化,使生物上断离的个体变成一个整体。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还要从另一方面去着。没有个人就没有社会。人死光了,这个由这些人形成的社会也就不存在了。但是只有一批人集合在一起也不成一个社会。聚集在一起的人要经营共同生活,这就需要一套互相配合行动的规定了的办法。有点像演出一台戏,光有演员还不够,演员们必须串定一套角色;生旦净丑,按照扮演的角色去演唱。社会里生活也是如此,我们对某个人是“父亲”,对某个人是“丈夫”,对某个人是“老师”等等,父亲、丈夫、老师都是身份,所有的身份综合起来成为一个社会结构。

我们一个个人就用这个社会结构中的各种身份进行社会活动。每个身份都是一套规定了的行为模式。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指在这个结构生活的人都得按身份办事。第一个“父”字是指个人,第二个字是指身份。如果个人不按规定的模式串演这个角色,那就出现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的状态。

在社会结构中规定的身份是一种生活的手段,是用来满足个人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的。需要在变化,手段也要随着变。这就是社会的变迁。当这一种手段不能满足在这个社会里生活的个人们的生活需要时,这些行为模式也就站不住了。当然社会变迁不是很简单的,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仔细分析的过程。

社会学者为了要研究社会结构,所以常常把一套有关的社会身份,比如用来满足人们某种同一需要的身份,看成是一个体系,称它作社会制度,有如亲属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宗教制度等等。这种分类各个社会学家也不一定一致的。他们认为社会结构就是由这许多社会制度所形成的一个大体系。社会结构是一个整体,意思是说:一个社会里的各种制度是互相关联的,互相起着制约和配合的作用。动一毛要牵全局。

(摘编自费孝通《社会学在讲什么》,有删改)

材料二:

为克服社会学既有范式的局限,社会学有必要走出只见社会不见个人的困局。尽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社会科学的主流范式关注的是社会和结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主流研究仍会如此。如费孝通所说,这是社会科学的工具意义。但是社会科学还有一个人文意义,这便是对“人”的关注,它位于深层的意义世界。社会学发展到今天,只有工具意义显然是不够的。一方面不利于一门的建立,即不利于确立社会学在学科分类中的坚实地位;另一方面。即便从改变世界的工具角度来说,也不利于社会学对世界的全面理解,社会学的科学范式在增进世人对社会的理解方面依然有所局限,从而影响了社会学改变世界的力量。而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探究主体世界的深层意涵,恰是社会学的独特视角,也是费孝通为我们指引的方向之一。在社会关系视角下研究人的主体问题,一方面有必要弥补以往社会学忽视人的主体问题的局限性,讨论主体适应社会乃至改造社会的过程和情态;另一方面,也有必要说明处于社会关系等各种限制中人的调整能力或失调状态。概言之,社会学应该在增进对主体的理解方面贡献自己独特的力量,这在学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增进文化自觉和促成文化转型的实践世界也颇具价值。

(摘编自刘亚秋《费孝通社会学思想中的主体性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对结构分类的认知存在差异,所以社会学家在研究社会结构时需要利用社会身份来进行体系划分。
B.社会是人的集合,人的行为、人与人的关系形成了社会,而社会又在不断地影响着人的行为。
C.只要在社会学研究中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就能确定社会学的坚实地位,增强社会学改变世界的力量。
D.在社会结构中规定的身份是一种用来满足个人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手段,这种手段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决定性因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集体的文化教育出来的感情有可能成为人们公认的伦理或习俗。比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尊师重道等观念。
B.各类社会制度是互相影响的,比如我国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其制度基础就是当时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宗法制”。
C.人们以其社会结构中的“身份”活动时,需要遵从身份相应的行为模式,否则就可能导致社会的动荡,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D.社会学研究中的“人文意义”比“工具意义”更重要一些。我国社会学研究的当务之急是要迅速扭转“重工具不重人文”的现象。
3.根据材料一中的观点,下列关于社会形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中描述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小国寡民”状态,也可以算是一种社会形态。
B.《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与星期五一起搭建房子、种植谷物、驯养动物,这荒岛因他们的存在成为了一个小型社会。
C.在大学校园中,全校的师生在一起集体生活,每个个体都有着自己的身份,都遵守一些公认的行为规范,所以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
D.狼群是具有“团队精神”的集体,每个狼群都有严格的秩序和纪律,狼群中的每匹狼都有自己的分工,它们也可以算是一种小型社会。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如果未来你需要从事一此社会学方而的研究,根据以上材料,请列出几条研究原则。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一种外来的文学观念,悲剧真正进入中国,前后不过百年时间。百年间,中国现代悲剧观念便将西方源远流长的悲剧传统接受、演练了一遍。虽然其间颇多曲折与起伏,但终自成一格,形成了一个既区别于西方悲剧的“中国”文学观念,同时,又区别于中国传统悲情戏曲的“现代”文学观念。以一种动态、开放的视野审视、分析悲剧在中国的接受、成长状况,不难发现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发生、发展,虽然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但其内里却是在持续推进,且隐然有迹可循。如果说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发展的阶段性与理论认知、创作实践、社会状况、时代语境等密切相关,那么其内在路向的发生则源自悲剧意识的觉醒。而且,路向与阶段,事实上是一里一表,二者互为生发。

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的研究,“悲剧是什么”“悲剧应当如何”是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研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个言人人殊的论题,此处不打算展开论析,只想重申悲剧观念最核心的两个方面,因为这也正是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内在的发展路向所在。

朱光潜曾说,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是“出自哲学家笔下论悲剧的最好一部著作”。原因之一就在于尼采的悲剧观念既不是悲观主义的,也不是乐观主义的,而是二者矛盾的组合,将“酒神原始的苦难融入日神灿烂的光辉之中”。在朱光潜看来,这是尼采的一大功绩。理由是,悲剧给我们展现出来的,就是这样具有两面性的自然。因为悲剧是有感于生活的阴暗、命运的不公等不如意而产生的;与此同时,悲剧又总是有对苦难的反抗,对于悲剧人物而言,最不可原谅的就是怯懦和屈从。从观念的角度看,朱光潜的这一评论或者说尼采那看似矛盾的组合,正道出了悲剧的两个最基本层面:直击人类生存困境的悲剧意识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精神。

悲剧意识如同悲剧的内核,体现着悲剧的哲思性;悲剧精神则犹如这内核中的灵魂,展示出悲剧的人性深度。表现在具体的悲剧作品中,如果说悲剧冲突的必然性和不可解决性喻示着悲剧意识的反思深度与力度,那么悲剧人物对人性理想的合理要求,他们的执着追求、行动乃至毁灭,则彰显着悲剧的精神高度和人性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部经典的悲剧作品,都是一首哲学化的诗,深邃的思考和悲壮的情调是其基本风貌——从对人的生存的终极关怀出发,在形而上的思考与崇高的人性精神结合处绽放。所以,仅仅表现出深刻的悲剧意识还不足以称之为悲剧作品,是否体现出一种执着的悲剧精神同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二者之中,悲剧意识的觉醒显然是最基本的前提。

由此反观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百年进程,虽然真正堪称悲剧的戏剧作品不太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其现代悲剧意识却呈现出一种持续的、正向的发展态势,由外而内、由下而上、由社会到个体、由现实到精神,不断拓展、深入。至于其间的悲剧精神则因作者的诉求不同和作品的艺术表现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质感和情调。所以,在这两者之中,作为根基的现代悲剧意识的不断觉醒与发展,便成为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百年发展进程的最佳见证和似断实连的内在路向,贯穿于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发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

(摘编自章池《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百年流变》)

材料二:

我曾在一篇文章的结尾这样谈论汪曾祺:“我不再期待从他笔下读到直面人生的悲剧,我把他本身读作一个悲剧”。后来集中读过他1992年以来的小说,觉得此论未免片面。这些作品所表现的痛苦、挣扎与悲凉,正是我所期望的“直面人生的悲剧”。只有将这惨淡的辉光凸突出来并赋以相应的美学价值,一个完整而又真实的汪曾祺才能得以呈现。

汪曾祺小说中的悲剧意识表现为末世的败落景象。两个世纪以来中国处于急剧的变化和动荡之中,无论是社会政治现象还是文化精神现象都在这动荡中瞬息万变。旧的东西无力自持不断走向凋零衰败,新的东西无法自立迅速走向夭亡。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经历给这个民族染上了焦虑、绝望、悲怆、无奈的心理色彩。有的人一面挣扎,一边出自本能地发出沉重的悲叹,有的人则以其文化优势和精神优势,对这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心理色彩持有充分的清醒与自觉。这些清醒者自觉者如果怀有丰富的情感,必会产生深切而又浩大、灼痛而又寒凉的悲剧体验。近世以来许多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担当这一败落的世界,表现自己的悲剧体验。这样一场漫长而又剧烈的历史动荡中,最受颠簸、最受震撼的当然是士大夫阶层。

(摘编自摩罗《悲剧意识的压抑与觉醒——汪曾祺小说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阶段性发展源于悲剧意识的觉醒。
B.在章池看来,悲剧观念最核心的两个方面是“悲剧是什么”和“悲剧应当如何”。
C.悲剧意识的觉醒是悲剧作品最基本的前提,因而在悲剧作品中,它比悲剧精神更重要。
D.汪曾祺作品中所体现的身处末世的痛苦与挣扎正是其复杂的悲剧体验的表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中国现代悲剧观念虽然受到西方悲剧的影响,但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B.悲剧作品中的人物如果懦弱地屈从于命运的安排,那他是缺乏人性魅力的。
C.汪曾祺的小说表现出深刻的悲剧意识,却忽略了对悲剧精神的建构。
D.士大夫对中国近世以来的历史动荡感受深刻,其怀有的丰富情感使得这一阶层更容易萌发一种悲剧意识。
3.下列作品分析不符合将“酒神原始的苦难融入日神灿烂的光辉之中”这个特点的一项是(     
A.《窦娥冤》中窦娥身世凄惨,遭受毒刑拷打,为证清白指斥天地、痛发誓愿,拼死抗争。
B.《雷雨》中周朴园一生活在痛苦与折磨中,年轻时为了前途放弃了爱情,临到中年又失去了亲人。
C.《红楼梦》中林黛玉寄人篱下、孤苦伶仃,感受到贾宝玉的真情后,她表现出了对爱情的坚定追求。
D.《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面对人性堕落、良知泯灭的黑暗现实,重整乾坤,秉持崇高的人文主义社会理想。
4.请根据两则材料解释“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两个概念。
5.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继河南卫视春晚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出圈后,《你好,李焕英》再度引燃观众热情。它们无疑收获了万千粉丝的满堂喝彩,更承载着时下观众对高质量文艺作品的深层次需求。

《唐宫夜宴》是一支约5分钟的舞蹈节目,作品创新表达方式,将大唐风华融于少女的一颦一笑。舞蹈背景运用5G+AR技术,配以“妇好鸮尊”“千里江山图”“青铜牛尊”等八件国宝,唐朝少女们在国宝国画之中穿行起舞,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活起来的博物馆奇妙夜。节目一经播出,不仅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更带动了一波“博物馆热”——许多观众在节日期间走进身边博物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果说《唐宫夜宴》胜在“创新”,那么《你好,李焕英》则妙在“真情”。导演、编剧兼主演贾玲历时数年打磨剧本,将对亡故母亲的思念倾注于创作、拍摄、剪辑全过程,让广大观众从“李焕英”身上看到了自己母亲的影子,体验了一场亲情重温之旅。

在倡导“就地过年”的这个春节,一道道惊艳亮相的文化大餐,给不能回家的游子带来了精神慰藉。“走心”的高质量文艺作品永远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无论是影视剧还是歌舞作品,粗制滥造者、哗众取宠者、低级媚俗者依然有之,有的圈内人总是抱怨票房低、作品受冷落,殊不知自己不用心不用情才是根源。如果只是单纯的舞蹈表演,《唐宫夜宴》的影响力肯定没有这么大;如果只是一味煽情,《你好,李焕英》也不至于引发如此广泛的情感共鸣。两部文艺作品的成功启示我们,新颖的表达方式与朴素真挚的情感是创作优秀文艺作品的两大法宝。最朴素的情感暖人心,最生动的表达更耀眼,兼顾里子和面子,就能抓住跨越年龄层次的心,让文艺作品叫好又叫座。

身处瞬息万变的新时代,文艺创作者面临着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挑战——受众群体分化、“草根”蓬勃发展,愈发激烈的竞争环境,这对创作者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化,坚守民族之“根”、人民情怀的文艺作品,永远是观众的内心需求和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我们相信,只要顺应中国观众的深情呼唤,从5000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的养分中充分汲取,就一定能够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

(选自《从<唐宫夜宴>到<你好,李焕英>,博得观众喜爱的秘诀是什么?》)

材料二

当前,我国的文艺创作正显出空前的蓬勃生机,传统文艺创作、网络文艺创作、青春文艺、大众读物等多品种文艺创作如雨后春笋,竞相绽放,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满足了各界受众的需求,呈现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景象。

人民是艺术与思想的母亲,生活是文艺创作唯一的源泉。作为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精神财富之一,文艺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镜像,是人民大众的道德指引,是现实生活的审美表达,具有构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职责。对于人民大众来说,他们需要文艺创造爱的表达,提供审美的享受;也需要文艺挖掘人生的意义,明晰人生的航向;更需要文艺来提升自我、陶冶情操。千百年来,正是因为文艺创作者正视并践行了自己对社会分工的职责,履行了对人类理性社会分工的承诺,各类文艺作品才得以生存和传世,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喜欢。

文艺创作离不开技巧和形式,但是它又不仅仅只是技巧和形式,更核心的力量和价值来源于它所提供的精神内涵。没有对人的心灵的震撼和提升,即便技巧再高超,形式再华丽,也只能停留在“悦耳悦目”的初级阶段,而不能“悦心悦意”“悦神悦志”,不是从更深的层次上发挥文艺对文明进步、社会发展的作用。所以文艺创作既要在作品中表现人的尊严和伟大、刻画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又要心里时刻装着最广大读者和观众,创作他们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历史反复证明,最有分量最有价值最有生命力的文艺作品,必然是关注人的存在境遇,展示民族的灵魂和心史的、直指人心的,必然是给人力量、给人温暖、给人启迪的。

文艺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培育良好道德风尚、讴歌真善美、鞭笞假丑恶等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社会思潮越是纷繁复杂,越是需要文学艺术勇敢地站出来,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坚定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表达他们的文化主张、价值诉求、理想愿景;要敢于激浊扬清,唱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代表的主旋律;要自觉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的非健康文化的诱惑,决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沉醉于生产随看随丢的快餐式的文艺作品,甚至制作遭人唾弃的文艺垃圾;要目光宏大、志存高远,创作出不仅在当代产生影响,而且能够使之久远的精品力作。

(节选自《文艺创作要走精品之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宫夜宴》播出后,许多观众为了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节日期间到博物馆参观,因而引发网络议论。
B.贾玲兼导演、编剧、主演于一身,将对母亲的思念倾注于电影《你好,李焕英》中,朴素真挚的情感引发广大观众的共鸣。
C.我国的多品种文艺创作呈现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景象,显出空前的蓬勃生机,丰富和满足了各界受众的需求。
D.文艺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具有构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职责。人民需要文艺提升自我,陶冶情操,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颖的表达方式提升了《唐宫夜宴》的影响力,创作者将传统古典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了一支创新的舞蹈节目。
B.不用心不用情是某些文艺作品受冷落的根源,这些作品没有创新表达技巧,也缺少精神内涵,很难赢得观众的喜欢。
C.面对新挑战,新时代的文艺创作者履行对人类理性分工的承诺,践行自己对社会分工的职责,这与以往的创作者不同。
D.文艺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为促进文明进步、社会发展,文艺作品的创作既要有技巧和形式,还要有精神内涵。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走心”的高质量文艺作品创作的一项是(     
A.某位作家一以贯之的精神是对小人物或底层人的生存境遇的刻画。
B.某位作家进行创作,可以“短篇不过夜、中篇不过周、长篇不过月”。
C.某剧讲述了扶贫干部带领群众,将“干沙滩”变成“金沙滩”的故事。
D.某导演称任何技法都比不过面对自我、生活和生命时流露出的真心。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请综合材料内容,谈一下文艺工作者如何创作文艺精品。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至今仍充满蓬勃生机与旺盛生命力,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了不起的奇迹。本固根深、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是铸就这一奇迹的重要基础。

先秦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创生期,奠定了此后几千年中华文化发展的基础。考古发现证实,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从满天星斗月明星稀再到多元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文化交流交融,中华民族最早的大家庭逐渐成形,国家由此诞生,大同社会理想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价值追求逐渐深入人心。在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我们的先人积累了初步的国家治理经验,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最终以典章、思想的形式进行总结和传承。流传至今的夏商西周国家治理经验、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是先秦时期历史文化的集中反映。

秦汉至宋元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发展期,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个时期走向成熟并迈向新的高峰。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度的推广、官僚制度的健全,推动中国传统社会形成国家治理的基本形态,为中国传统社会的长期延续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和文化支撑,贯穿其中的价值主线是对大一统的坚定追求。与此同时,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以文化人的文治主张、协和万邦的天下观等,也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完善。在追求大一统的历史中,民族精神世代相传,民族英雄史不绝书。

明清以降是中华文化的转型期,形成了具有深远影响的丰厚遗产。这个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愈益深厚,大一统趋势愈益强化,新生社会因素愈益彰显。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全新历史变局的出现和中国人民的抉择。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面对新的时代变革,中华民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力,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甘沉沦、前赴后继、浴血奋斗,最终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积聚的爱国情怀、创造活力被激发出来并发扬光大,古老的中华文化从此获得历史性新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风风雨雨,特别是近代以后遭遇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了,而且不断浴火重生。今天,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中华民族为何能生生不息、长盛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具有独具特色、博大精深、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的有力支撑。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就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摘编自高翔《中国历史文化具有一脉相承的优秀传统》)

材料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是当前加强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包含着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双重创新,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历史性总结,也明确了推动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方向。

传播创新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常态,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文化发展高峰,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创新。这既是传统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被重新发现、重新认识的过程,也是传播渠道、形式、方法不断创新的结果。每当文化创新被广大民众广泛接受之时,就是文化繁荣兴盛之日,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充分拓展之际。每个文化发展高潮的来临,常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为理念引导,凭借传播形式、方法和渠道创新而彰显。

以元杂剧创作为例,它们既传承了儒、释、道的历史精髓,又融入多元文化,最终形成了集念唱作打以及故事、舞蹈、美术、服装于一体的全新的文艺样式。当时大都(今北京)聚集着最优秀的编剧、表演艺术家、演出经营者以及懂得欣赏艺术的广大市民观众,创作、演出、戏曲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给这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带来空前声誉,将这个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兼贸易之城提升为全国文化中心,实现了城市特质的历史性转变和跨越。元朝之后经过明、清,北京文化中心地位能够保持,与这个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具备传播能力的不断创新密不可分。其他堪称世界文化瑰宝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也是如此,它们既是文化繁荣的表现,更是传播方式创新的硕果。诗词曲皆应新音乐而起,戏剧小说曲艺,则迎合了市民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新变化。新时代文化的发展也必然遵循这一规律。在新技术、新媒体、新的生活方式共同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创新将成为历史必然。

在网络时代,方便快捷、影响广泛的各种信息平台,给文化传播创新提供了更多机会。担负起传播创新是历史责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文化艺术创作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过程中应肩负起更多的历史使命,而相应的制度建设也应适应新形势,为文化传播者利用网络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此外,还要建立科学的考评认证机制,建立培育、激励创新人才辈出的机制,调动学术力量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既有深厚传统文化功底又掌握现代传播手段的文化领军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尊重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品牌的品质,使之发挥更大作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可以使民众得到文化滋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的基石更加稳固。这是衡量创新是否成功的金标准,也是最终目的。

(摘编自傅秋爽《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是因为本固根深、一脉相承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础。
B.先秦时期流传至今的国家治理经验及诸子百家思想,是那一时期历史文化的集中反映。
C.传播创新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常态,文化繁荣兴盛之时一定是文化创新被广大民众接受之日。
D.唐诗与明清小说既是文化繁荣的表现,更是传播方式创新的结果,它们堪称世界文化瑰宝。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想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走向成熟并迈向新的高峰的情况,可以查阅秦至宋元时期的史料。
B.明清以后是中华文化的转型期,中国共产党使古老的中华文化获得新生,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础。
C.由元杂剧的繁荣可以看出,艺术的创新离不开优秀艺术家、经营者以及懂得欣赏艺术的广大市民观众的支持。
D.汉族的服饰图案由商周以前的抽象图案到明清时期的栩栩如生的花草虫鱼图案,充分显示了汉族人民的继承与创新。
3.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二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民歌大会》等电视节目,以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影响了大量观众。
B.内蒙古自治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鼓励开展敖包节、那达慕等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丰富其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
C.贵州省举办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民族民间工艺品设计大赛等活动,利用文化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D.18世纪下半叶,英国国王乔治三世致信清朝乾隆皇帝,提出改善贸易、增进交流的建议,乾隆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予以拒绝。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我们今天应当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冠状病毒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巢病毒目、冠状病毒科、正冠状病毒亚科。冠状病毒是一类主要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的病原体,1937年首次从家禽体内分离,最早在人体内发现是在1965年。在电子显微镜下,这类病毒颗粒的表面有许多规则排列的突起,整个病毒颗粒就像一顶中世纪欧洲帝王的皇冠,因此被命名为“冠状病毒”。

在自然界中,冠状病毒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才能繁衍。冠状病毒的宿主除人类以外,还可感染猪、牛、猫、犬、貂、骆驼、蝙蝠、老鼠、刺猬等多种哺乳动物以及多种鸟类。一些冠状病毒感染后可造成人畜共患病。

那冠状病毒是如何进入宿主细胞的呢?它们首先要附着在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上。冠状病毒粒子外包着囊膜,膜表面分别有刺突糖蛋白、小包膜糖蛋白和膜糖蛋白等3种蛋白。刺突糖蛋白,也就是上文提及的“皇冠”的突起,是冠状病毒感染性和致病性的关键。由刺突糖蛋白组成的刺突来识别和结合位于宿主细胞表面上的受体,就像“钥匙”和“门”的关系一样,一旦把宿主细胞的大门打开,细胞便对病毒毫无戒心。

SARS是21世纪初暴发的一种致死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冠状病毒科的β冠状病毒属,具有起病急、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等特征。SARS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是SARS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给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也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到环境中。经过科学家们十余年的探寻,蝙蝠已被证实为SARS病毒的源头,是背后真正的自然宿主,而果子狸只是将病毒从自然宿主传播到人的中间宿主。

SARS暴发十年后,另一种新发现的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冠状病毒,即MERS在中东出现,这种病毒与SARS病毒类似,感染人后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疾病。MERS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同为β冠状病毒属的成员,但两者分属两个不同的亚类。同SARS相比,MERS的持续人际传播能力较弱,鲜少出现类似SARS的超级传播事件,绝大部分病例都发生在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MERS也是一种由动物传播给人的新发传染病。经感染实验证实,骆驼与人MERS冠状病毒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相同的细胞嗜性及复制水平,揭示了单峰骆驼是MERS的直接来源。而在对MERS冠状病毒的溯源过程中,目前已有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其可能也由蝙蝠冠状病毒进化而来。

从冠状病毒科的构成就能看出,自然界中还存在许多其他不会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2016年广东清远一猪场暴发仔猪致死性疾病,发病仔猪表现为严重急性腹泻、呕吐、体重迅速下降,5日龄以下的仔猪死亡率高达90%。经研究,该疾病的病原也是一种冠状病毒,被命名SADS冠状病毒。

(摘编自张晗、胡犇《冠状病毒“这一家子”都是怎么回事》)


材料二:

2019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2019-nCoV。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症状因病毒而异,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摘编自《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常见问题》)


材料三:

作为携带有多种致命病毒的原始宿主,蝙蝠是如何确保自己安然无恙的呢?

有人认为是蝙蝠较高的体温有效抑制了病毒的活性。的确,蝙蝠在飞行时代谢水平很高,消耗的能量是其他同体型哺乳动物的3倍。受此影响,其体温在飞行时也会急剧升高。长期的进化使蝙蝠耐受的体温变化范围很大(-7.5℃——48.5℃)。较高的体温抑制了病毒的活性,甚至能杀死病毒。

但较高的体温并不是蝙蝠能携带多种致命病毒却能安然无恙的唯一原因。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蝙蝠活动的时间可能仅占其生命的1/15-1/20,其余的时间都在睡眠。睡眠状态下的蝙蝠代谢水平较低、体温也并不高,但是蝙蝠依旧可以保持健康。蝙蝠应该还有其他“高招”对付病毒。

在高等生物中,遗传物质DNA通常被局限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而在细胞质中发现的任何DNA,要么源自受损的细胞核或线粒体,要么源自入侵的细菌或DNA病毒。这就意味着一旦细胞质中存在DNA,机体就要启动“防御措施”了。机体中响应这一信号的物质是“干扰素刺激蛋白(STING)”。一旦在细胞质中“发现”DNA STING会立即触发合成干扰素,进而启动免疫反应清除病毒。

然而,免疫系统过度被激活则会造成新的问题,很多病毒之所以对人类产生致命影响,是因为感染引发了过激的干扰素和炎症因子反应。这种免疫系统过度被激活被称为“炎症因子风暴”。“炎症因子风暴”可能导致器官功能衰竭,最终威胁生命。

蝙蝠飞行伴随消耗大量能量,其间会有线粒体中的DNA作为副产物释放到细胞质中。如果像人类一样启动过激的免疲反应,则飞行对于蝙蝠而言无异于自杀。但研究发现,蝙蝠的STING基因序列存在突变,使得其促进干扰素生成的作用被大幅降低。因此无论是线粒体受损还是病毒入侵,蝙蟠都不会出现过激的免疫反应,一切依然“井然有序”。

此外,蝙蝠还能有效避免对抗病毒的过程对机体造成过大损伤。蝙蟠的免疫系统快速响应病原体入侵的同时,会释放抑炎因子,这能有效控制过激炎症反应。实验表明,人、小鼠、和蝙蝠同样受到甲型流感病毒、MERS病毒的感染时,蝙蝠的炎症明显更为轻微。有研究者称:“蝙蝠最擅长解决它们不断发炎的问题。”

对于人类而言,身体往往是感觉到病毒入侵后才合成干扰素,免疫系统也随之进入活跃状态。一旦病毒趁着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激活就“大举入侵”,很可能导致病情的急剧恶化,甚至致命。而蝙蝠的体内始终存在干扰素,其免疫系统是一直处于活跃状态的。 STING的变异只是避免蝙蝠体内生成过多干扰素,防止过激免疫反应。

(摘编自李宁、晏志鹏《蝙蝠携带这么多致命病毒,为什么自己没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冠状病毒通过感染人类和一些家畜、野兽和鸟类,让这些生物的细胞无限制地繁衍,从而损害这些生物的生命。
B.附着在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上的冠状病毒粒子的突起组成的刺突,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宿主细胞的大门。
C.蝙蝠和单峰骆驼都是SARS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果子狸是把病毒从它们身上传播到人的中间宿主。
D.蝙蝠飞行时由于消耗了大量能量,就不会出现过激的免疫反应,也不会引发过激的干扰素和炎症因子反应。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并非所有的冠状病毒感染后都可以使人类与畜类共同患病,一些冠状病毒只感染畜类,而不会使人类感染患病。
B.MERS病毒与SARS病毒虽相像,但差别很大,它没有SARS病毒那样大的传播力,被它感染的人群范围也比较小。
C.人如果感染了冠状病毒,坚持运动,提高自己的体温,就能释放抑炎因子,从而抑制病毒的活性,甚至杀死病毒。
D.人的免疫系统如果被病毒激活,可与病毒进行斗争,如果在完全激活前,病毒大规模侵入,很可能病情就会急剧恶化。
3.根据材料,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感染后会引起严重呼吸道疾病的冠状病毒的一项是(     )
A.SARSB.MERSC.SADSD.2019-nCoV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冠状病毒”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类学自从传到中国,并成为大学里的一门学科,就呈现某种程度的学科交叉融合状态。20世纪前半期,中国学界常将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视为内涵相同的概念。对此,凌纯声解释说:因民族学研究的对象为文化,故又称文化人类学。基于民族识别主要是依据文化而非种族的认知,学者们致力于不同族群文化异同的探讨。

不过,文化人类学并不能与民族学简单划等号。广义的文化人类学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狭义的文化人类学才特指民族学。民族学偏重在民族志基础上进行文化比较研究。文化人类学者最有成就的工作是对人类的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宗教巫术等方面的研究。

学科交叉能促进学科发展,但也存在异化的潜在危险。当一个学科涵盖了其他一切学科时,人们也可说它什么也不是。人类学家罗德尼·尼达姆(Rodney Needham)曾指出:人类学领域可能很快就会重新分配到多个邻近学科中去,当前形式的人类学将经历一种彩虹般的变形。这绝非危言耸听。要确定一个学科的性状,必须有一个亲本parental stock)。以植物嫁接为例,无论你怎么嫁接,首先要找到一个用作嫁接的砧木。以梨嫁接苹果产生梨苹果,以苹果嫁接梨产生苹果梨。亲本决定植物的基本性状和品质。学科交叉融合也一样。一个冠以人类学的学科,你叫它文学人类学也好、历史人类学也好、医学人类学也好、生态人类学也好,不管如何吸纳别的学科质性,其亲本都应该是人类学,这一点不能忽略。

此外,人类学自上个世纪初传入中国,就面临如何适应本土文化与社会的问题。为此,一些学者提出人类学中国化的主张,这无可非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吴文藻出任中央民族学院民族志研究室主任,更是极力主张‘民族学中国化’,强调把包括汉族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作为中国民族学的研究,让民族学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中。吴文藻所说的民族学,就是人类学分支的文化人类学。中国人类学者对其学科中国化的强烈追求,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提出并实践中国化主张,要警惕淮南之桔变为枳,即失去人类学基本秉性的危险。本土化既可能为学者实现本国学术独立的学理追求提供动力,又可能给以本土化口号作为标榜、拒绝在国际学术规范下建构学术研究共同基础者提供借口。学科世界性和学科在不同地域体现的本土性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人类学的学科建设过程中,中国学者应当具有‚学科世界性和学术本土性两方面的关怀。

(摘编自杨天宏《人类学对历史学的方法启示》)

材料二:

一般地说,人类学是要查明一些民族的起源,以及这些民族的构成因素。长期以来,人们以为,所谓人类学只要研究人类的生理方面,而不必全面地研究人类的社会和文化方面,以致把人简化成可以用人体测量值和数学指数来理解的对象。

1933年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的人类学和人种学会议上,一些专家们试图把人类学的定义限定于狭义的体质人类学,并把它列入自然科学。人类学研究的对象是所谓的的原始民族。因此,在这样的概念中,古代文化占有有其一定的位置。人类学家希望通过对一定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对于它们多样性的分析,来发现语言和文化的本质以及它们的进化规律。

为了便于分析所研究的对象,人类学使用了文化这个术语,这一概念,意味着人类的重重生活方式以及表现形式的有机总和。

在各种各样的学科中,人这个概念有着许多不同的词义。动物学家们通常所说的这个词,是指一种灵长类动物。古典哲学认为,人是一种物质、智慧和自由的实体。这同动物分类学上的特点并无直接的关系。而在人类学家看来,人的概念和其他任何特定学科的人的概念是不同的。人类学的概念比动物学的概念含义广得多,其范围又比哲学上的概念狭窄得多。

人类学并不局限于研究人类的进化,而且还要对现代的民族进行分类,并列举其种种表现形式,阐明其生理(体质人类进化)和文化(文化人类学)的变化过程,这些变化过程构成民族历史的重要部分。

学科不同,其研究方法自然也不同。其实,古生物学(研究人类进化)、体质人类学和生物学和遗传学有密切的联系,也就是,古生物学的发展已受到周围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反之,文化人类学、语言学以及在人类学范围内进行研究的经济学、社会学、神学、世界观、宗教和当代民族的艺术,则与生物科学及其方法的关系比较疏远。但是,长期以来,文化人类学由于只利用人文科学的方法,因此在发展上与外界隔绝。研究者根据直观得到的结果往往发生变化,缺乏充分的真凭实据。

(摘编自法国安托尼奥·阿里巴斯·帕洛《当代世界百科全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世纪前半期,中国学界认为“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内涵相同,凌纯生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出发,对这一观点作出了解释。
B.材料一以植物嫁接为例,说明只有将“人类学”作为“亲本”,才能在与其他学科融合时,保持“人类学”的基本性状和品质。
C.有学者认为人只是人体测量值和数学指数的对象,为此,他们认为人类学研究不必全面研究社会和文化等方面。
D.从材料二关于各种学科对“人”这个概念有不同解释的论述,可知不同学科即使研究对象相同,其研究的侧重点还是有区别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族与民族的文化差异比种族差异更明显,有利于学者进行民族识别与探讨族群文化差别。
B.中国人类学者对学科“中国化”的强烈追求,是有利于学科发展的,但如果一味追求“中国化”,又会影响学科的健康发展。
C.人类学受到其他学科的影响是正常现象,它应该与自然科学,比如生物学建立一定的关系。
D.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发展着的文化人类学,长期以来,它在方法利用上相对单一,研究者得到的结果往往缺乏真凭实据。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化人类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A.灵长类动物的起源与进化研究
B.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的文化价值
C.中国各民族神话的流传与演变
D.中缅边境跨境婚姻情况的研究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高校招生季,某大学要为“文化人类学”这个专业作一简要介绍,请根据材料完成介绍语的撰写,字数不超过100字。
2021-03-09更新 | 30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期初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方言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具有长远意义,如同物种意义义上的不可再生性,我们今天仅用短视的眼光看待方言,可能看不到它实在的价值,但如果因此忽略它,任其消失,则是不可还原的。

方言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方言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湖南花鼓戏,以其特色与影响带给人们独有的艺术享受;第二,我们用传统方式做训诂研究,解释古代文献词义、句字,需要借助方言;第三,语言的多样性是丰富人类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才能精确表达人们心灵最深处最复杂的情感。没有乡音,无以慰藉乡愁。任何一种方言都是一种知识体系,都是特定的族群在特定的地域生活多年之后文化风貌的呈现。一个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人们用方言来表达情感。

方言能极大增强同一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社区营造和谐宜居的优良环境有很好的助推力。在现有的交通通讯、信息化的背景下,方言差异性减少、普通话影响扩大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个现实。考虑到方言的价值,我们希望方言不要以这么快的速度退出社会生活,希望方言在更长的时间里能以一定形式得到传承。

据统计,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使用不止一种语言。因此,我国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没必要将方言保存保护与普通话推广对立起来,双语双言、多语多言应是社会之常态、社会要逐步养成双语双言、多语多言的状态,并习以为常一一我们在完成不同的社会交际功能、适应不同交际场合时,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进行。

在和谐社会,多言多语应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这实际也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常态,中国南方地区多言环境情况较多,尤其像广西这样的地方,一个人往往会说几种方言,比如西南官话、粤语、客家话,有的还会说壮语。这是百姓自然而然掌握的,并不存在学得多就学不好的情况。因此,在目前环境之下,城市的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以后普通话说不好,要让孩子从小有机会说方言,与普通话同时接触。研究表明,实际从小处在多语状态的人,脑部神经系统的发有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双语多语环境下的孩子在智力发展过程中,并不会吃亏,反而还更有优势。

不过,方言毕竟是触动人们敏感认同神经的因素,因此在多语多言的社会里,使用不同方言的人,要有语言使用文明的意识。这种文明意识,其实就是要兼顾对方的心理,并成为一种习惯。在交际的现场,方言的使用要掌握好度,要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这种文明意识不是短时间能形成的,但我们在进行方言传承和保护时,也要把这种意识传播出去。我们并不鼓吹方言独大,而是主张构建一种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

(摘自《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并不对立》)

材料二:

苏州历来重视对苏州话的保护和传承,从政府到民间都做了不少努力。

2008年,苏州市区、昆山市、常熟市成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首批试点地区,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发音人,采录了昆曲、苏州评弹、苏剧等地方口头文化语料。2012年,苏州市语委办启动苏州话保护工程。截至目前,苏州市语委办已连续举办了十届中小学生普通话、苏州话、英语口语比赛;苏州市语委办已举办了五期苏州话辅导师培训班,培育了四百多名苏州话辅导师;苏州市教育局、市语委办、市广电总台已举办了三届苏州童谣比赛。另外,本地新闻媒体推出了一批关于苏州话的节目;二十多条公交线路同时用普通话、苏州话报站;《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相关条款也对苏洲话保护做出了相关规定。

从2017年开始,网师巷社区把苏州话辅导师请到社区,通过童谣、情景短剧等形式在孩子中推广苏州话。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推出“说苏哉”微信公众号,成立“说苏哉”协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沙龙活动推广苏州话和地方传统文化。

(摘自《保护传承吴侬软语,方言文化能不能“嗨”起来?》苏州新闻网2019.5.30)

材料三:

早在2012年,科大讯飞就以粤语为突破口开展方言识别技术攻关。2017年科大讯飞又发起“方言保护计划”,3年来已收集方言语音超过86万条,支持23种方言语音输入,实现包括粤语、四川话、湖南话等11种方言的语音合成;微信小程序“我AI说方言”方便公众随时随地上传方言,建设中国方言库。

“方言保护计划”发起人之一李强军介绍,方言语料的采集、记录和归纳是方言识别的基础。以前,这项工作很大程度依赖于调查者主观感知,而归纳完整的语音变化、进行句法和语义分析等工作难以单靠人力完成,所以有必要建立分属不同方言的数据库,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对方言文字、发音等进行整理。

其实,外语语音识别与方言识别的人工智能训练方法是相通的。随着技术进步,可用统一的语音识别模型,导入各地方言等不同语料进行无监督训练。我国语言学界将现代汉语方言分为十大方言区,方言识别难度有所不同,落实到输入法产品中,识别准确率也略有差异。

适配不同的方言识别,对整体语音识别技术会是一种促进和优化,还有助于设计出更贴合消费者需求的智能语音交互产品,美国“风险投资节奏”网站数据显示,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语音市场,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音箱出货量占全球总出货量一半以上。国外智能语音产品厂商也在努力开发能识别各种英语口音的版本,独具中国特色的“方言版”语音识别产品有助于中国企业开展差异化竞争。

(摘自《人工智能助力保护“多彩乡音”》)

1.下列对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言之于人类文明,如同物种之于自然,具有长远的意义,不能让它轻易消失。
B.方言既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地方特定族群表达情感的载体。
C.方言是为进行不同社会交际、适应不同交际场合而存在的,现代社会不可或缺。
D.使用方言要有文明使用语言的意识,说话时要分场合、看对象,不能随心所欲。
2.根据相关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方言的消失对于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而言都是一种损失。
B.在保护和传承方言时,一方面要将方言“保存”起来,另一方面要创造方言运用的环境和机会。
C.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就是要求每一个人既能说普通话也能说方言,让普通话和方言“和谐相处”。
D.发展方言识别技术是很多科技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客观上也有利于方言的保护和整理。
3.下列现象,有利于方言保护和推广的一项是(     
A.很多家长认为说方言会影响普通话发音,别的小朋友都说“高大上”的普通话,自家孩子如果突然冒出一句方言,会被嘲笑。
B.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而伴随这一趋势,中国农村的地方文化将更加支离破碎,方言的文化自信也渐趋于无。
C.在苏州,近四分之三的学生在与同学交流中使用普通话,70%的人会羡慕别人能讲苏州话,却没有学习苏州话的愿望。
D.流动人口普遍渴望获得身份的转变与认同,为了能够尽快地适应流入地的社会文化生活,他们会积极主动地熟悉、学习流入地的方言。
4.请简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方言?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2021-03-0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高级实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世界大变局、中国大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从容应对大变局、有效推动大发展,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托科技自主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在危机同生并存之际,更需坚定创新自信,以自主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也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中国科技发展史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奋斗史。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科技队伍在一穷二白、披荆斩棘中创造了两弹一星、青蒿素等国际领先科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的同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创造了高性能计算机、探月工程、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令世界瞩目的科技成就,一步步把大国重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引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取得了深海探测、C919大飞机、天眼望远镜等重大科技成果和深海钻井平台、港珠澳大桥等国家工程成就。

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科技工作者需要坚定强烈的创新自信。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科技积累和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探索,驱动我国科技发展在某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正由跟跑者”“追赶者并行者”“领跑者转变。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建设科技强国时不我待,坚定创新自信矢志不移。

2020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我国步入创新型国家的开局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日益激烈的中美科技竞争形势,我国科技工作者展示出了凭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抗击疫情、迎接全球科技竞争的底气和硬气。以创新视角观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危机恰恰为新技术开辟了应用场景。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造了更多元、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催生并推动了许多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创新是化解危机的金钥匙,是危中见机的题中之义,须进一步坚持改革创新,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把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机遇,勇担时代责任,勇攀科技高峰。优化创新生态须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科技工作者既要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艰苦奋斗、科学报国的优秀品质,着力攻克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前沿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又要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让我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要有这种豪情。面对当前国际国内波谲云诡的复杂形势,风险挑战、荆棘丛生都是可以想见的,如果因为形势严峻而迟滞创新的节奏、放慢创新的步伐,那么我们势必会在等待中丧失改变处境的主动权。相反,只有凭借一股子拼劲儿、韧劲儿,开拓思路、转变思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创新精神直面困难挑战,我们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实现科技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摘编自邬晓燕《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

材料二:

国家知识产权局不久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我国主要知识产权指标符合预期,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保持平稳,这一成绩,再次表明新冠肺炎疫情不会改变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也充分展现了我国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加快、发明创造活力不减的良好态势,体现出创新驱动蕴含的无限潜力。

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整体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9年,全社会研发支出达2.1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19%,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世界首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评估显示,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十四位,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接续换挡的发展动能、迭代成长的科学技术、蓬勃兴旺的创新创造,源源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开辟经济增长的新天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国经济也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从上半年我国主要知识产权指标看,国内专利申请态势整体平稳,2月份以后,申请量迅速恢复并持续攀升,带动市场主体以创新赋能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使得创新驱动具备再次发力提速的基础。

尤其要看到,随着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日益健全,激励政策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实现从要我创新我要创新的转变。上半年,国内申请专利的企业达22.9万家,较上年同期增加3.2万家;发明专利申请中,企业占比66.6%,较上年提升了3.2个百分点。企业专利申请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更多的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向科技附加值,把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生命线,有力带动行业、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历经4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产权资源,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利大国。同时,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依然存在,高质量的关键核心专利不多,在部分领域专利布局仍然不够。把专利转化为先进生产力,使其产生效益、推动发展,既是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亟待破解的重点问题。

(摘编自谷业凯《创新驱动蕴合无限潜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快速发展,由“跟跑者”“追赶者”转变为“并行者”“领跑者”,得力于长期科技积累与创新探索。
B.新冠疫情突发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危机,但转机于危机中这种危机为新技术提供了应用场景,促进了新兴产业发展。
C.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使之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关键在于努力突破基础前沿难题、掌握核心关键技术。
D.我国已经迈进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这归功于我国经济发展实施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等政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创新才能引领发展,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坚定创新自信,勇担时代责任。
B.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印证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的正确。
C.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国市场主体迅速复工复产,仍保持发明创造活力,原因之一在于创新驱动释放的潜能。
D.要激发企业主动创新的潜能,就要大力健全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激励政策。
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中所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深远影响的一项是(     
A.全球科技创新进入高度密集活跃期,从微观到宏观各层次各领域的技术都在加速突破,新方法新手段不断涌现。
B.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不断融合,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脑科学等新兴技术加速迭代。
C.世界经济增长动能明显减弱,发达经济体出现趋缓态势,一些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也出现了明显下滑。
D.科技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特征,正在对全球产业体系、经济发展方式、伦理规范、治理规则等产生深刻影响。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为什么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1-02-2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2月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开学考试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果我们把中华文明比喻成一棵生生不息的大树,孔子儒学是这棵大树的主干,这棵大树的底部是孔孟老庄在内的春秋战国先哲,孔孟老庄这些先哲的思想深深扎根于我们上古时期文明的土壤。

当我们理性冷静地回望过去,我们会发现中国在上古时期,从尧舜以来,在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已有一个漫长的发展期。看待中国儒学,我们不能说因为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所以我们就只从孔子开始讲起。在很大程度上,孔子是在中华五千年的中间位置。孔子学术的特点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就是传述,就是继承,就是发扬光大,孔子尊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述而不作。

我们说孔子好学,好学得先有所可学,就是学习先贤。学习先贤思考人与人相处的根本原则,“养生送死”,无非是人生活于这个世界上,每个人何以生活得更好,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还需要养生、送死。孔子还思考由民生而人生的问题,抓住根本,治理一个小小区域,进而治理整个鲁国、整个天下,这是空间的放大。

除此而外,孔子还说时代发生了变化,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原则、管理的方式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就是损和益,损就是把那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去掉一些,益则是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增加一些,但深层的东西不会变,“虽百世,可知也”。在这里,孔子想表达的其实是一种时间的绵延连续。孔子说的三代、十世、百世则是时间的绵延。

不管是时间的绵延还是空间的放大,孔子最为关注的还是能够超越暂时与区域性的深层次的根本问题。作为一个自然人,我们有自己的自然追求;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有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社会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从根本上接合与调和,孔子思考的深刻恰恰就在于此。

儒家的“儒”字,很像一个人在洗澡,以水冲洗沐浴濡身。其实这个儒,在商周时期就是相礼的人,也就是古代举行礼仪活动时,别人不懂的礼仪他懂,他的身份就是儒,是一种职业。

但到孔子创立儒家的时代,情况不一样了,孔子不但要洗净身体,也要洗净心灵。儒家,以先王之道濡其身,用尧舜禹汤文武等先圣之道来改变我们自己,所以孔子跟他的学生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小人儒只是把儒当成一种谋生手段,而君子儒应该致力于素养的提升,致力于社会的改良。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的德行就像风一样影响大家,他怎么做老百姓就怎么做。所以政者正也,为政者正,则天下不能不正。

儒家追求的正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一个人不自私就是公,这就是公共意识、公德意识。一个人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德意识,这个人才是优秀的人,如果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都这样,天下的人都这样,天下为公,那便一定是大道之行,这就是儒家的追求。所以“天下为公”实际上说的是,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有这种公共意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主动追求成为一个有公共意识和公德意识的人。

(摘编自杨朝明《时空维度下的孔子与儒学》,《光明日报》2020年6月27日)

材料二:

从孔子创立儒学一直到董仲舒确立儒学为一尊的这段时期是儒学登上历史的主旋律舞台的时期。儒学的创立是孔子对西周以来强调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思想传统的全面总结和继承发展,孟子和荀子又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孔子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与完善,奠定了儒学的基本理论格局。

春秋时期没有统一的主流文化,儒学只是“百家中的一家,只是多元文化的一元”。春秋末年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旧的价值观解体了,而新的价值观还没有建立起来。而且这个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利益纷争空前激烈,对利益的关注超过了对人本身的关注,因而以对人的价值和德行为诉求的儒学就遭到了冷遇。在那个各国追求迅速强大争取霸主地位的时代,在那个没有统一、稳定的时代儒学是不可能被社会所接受的。这也恰恰说明了儒学更适合在一个稳定统一的国家中发展成为治理理论,而在社会转型时期或者动荡时期是会被冷落的。

这种多元文化的格局直到秦始皇统一全国,才宣告结束。到了汉武帝时期,制度稳定发展国力进一步强盛。这样一个稳定强盛的国家急需要一个统一和平与发展的思想来适应当时的专制统治。董仲舒适时地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自此儒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正式成为中国的统治思想。

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能够成为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主要是因为儒学适应于中国当时经济、政治制度的需要。当时封建社会的统治是一种集权的统治,统治者需要这种绝对权力、绝对忠诚和绝对服从的思想。儒学还具有调和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矛盾的功能,在不动摇统治者权力和地位的情况下,让统治者适当地实行仁政爱护人民,让人民被这个“仁”迷惑,甘于受统治者统治。在封建社会,一个稳定的时期内没有什么理论思想比儒学更适合的了,儒学自此持续了两千多年的统治。

(摘编自赵颖《学术论坛》,2008年第9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孔子儒学为主的中华文明,离不开孔孟老庄在内的春秋战国先哲的种种思想。
B.中华文明其实有一个漫长的发展期,在上古时期从尧舜以来夏商周时期就已有。
C.孔子是儒学创始人,人们讲儒学一般从孔子开始讲起,其实孔子处于中间位置。
D.从孔子创立儒学到董仲舒确立儒学为一尊说明儒学符合统治者施行仁政的要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的开头用大树作喻,意在强调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在中华文明中所处的地位。
B.材料一基于对“儒”这一概念内涵变化的分析,得出君子之德对于老百姓的作用。
C.儒学比其他的理论思想更加适合稳定的封建社会,因此才能持续两千多年的统治。
D.材料一在论证说理时,善于引用孔子的话,这样显得真实可信,又容易让人接受。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儒家追求”范畴的一项是(     
A.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B.政者正也,为政者正。
C.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D.士需弘毅,以为己任。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儒家”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然写作一词肇始于西方生态批评的兴起,生态批评的重要代表人物格罗特菲尔德曾在《生态批评读本》中有所涉及,另一位生态批评的重要代表人物劳伦斯·布伊尔在《环境批评的未来》中提出自然写作的概念。他说:自然写作,可以简洁地定义为‘一种非虚构的文学写作,它提供关于世界的科学考察;探索个体人类观察者对世界的经验;或者反映人类与其所在星球关系之政治和哲学涵义’。自生态批评运动开始阶段起,尤其是在我说的第一波生态批评中,中心兴趣便是自然写作。

布伊尔这里所说的自然写作,是针对人为的艺术写作而言的纪实自然考察与个体经验的一种文学形态,诸如梭罗的《瓦尔登湖》之类。但真正的自然写作则是一种包含环境取向的写作。诚如布伊尔在另外一部著作《环境的想象:梭罗、自然与美国文化的形成》中所言,这种环境取向作品的标准要素是:1.非人类环境的在场并不仅仅是一种框定背景的手法,这种非人类环境的在场实际上开始向人们宣示:人类的历史必然被融入自然之历史;2.在环境取向的作品中,人类利益并没有被视为唯一合法的利益;3.人类对环境负有责任,这是文本伦理取向的重要组成;4.这种自然取向的文本中隐含这样一种意识:自然并非一种恒定或假定之物。

这就在实际上批判了传统的人类中心论艺术中心论,而使自然写作走到与传统文学艺术平等的地位。可见,自然写作即是一种人与自然共生的写作,它是自然文学的另一种表达。显然,这是对于工业革命人类中心艺术中心理性中心的抛弃与评判。

自然写作在西方是一种后现代时期对于工业革命进行反思与超越的写作,是20世纪中期的产物,但在中国却是具有原生性的文化形式。因为,中国作为农业古国,以农为本,遵循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力倡人与自然共生的文化立场。儒家有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道家则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释家则言众生平等。这种共生的哲学观念必然导向人与自然平等的自然写作

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自然写作进行全面理论论述的,是《文心雕龙》。它在《原道》篇中提出文来源于自然之道的论断: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这里所说的自然既包含大自然,也包含人对于自然的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表现。自然写作的观念,在中国古代文论典范之作《文心雕龙》中,由全书的首篇《原道》揭示出来,也具有全书之核心的意义。

(曾繁仁《自然写作:人与自然共生》)

材料二:

由于疫情,很长时间每天都几乎处于封闭隔离状态,每个人都赤裸裸地面对自然的生命生存状态。如此真实处境使自然诗歌和自然文学越来越让人关注,这也许将成为自然诗歌和自然文学的新时代。生态意识、环保理念、新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会逐渐成为新常态。

人应该与动植物、神、自然界和谐平等共处,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生命整体。这样一种理念,与天人合一思想契合,也接近当代生态学的一些观点。比如当代生态学特别强调人和自然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循环系统,每一样物种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具有一种默契的平衡。

爱默生被誉为美国文明之父,特别提倡自然文学,惠特曼和梭罗都是他的弟子。爱默生曾经强调:人类应该遵守两句格言,一是认识你自己,二是研习大自然。认识你自己,是古希腊神庙里镌刻的一句格言。研习大自然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终于醒悟人类再也不能自大,不能自我中心主义,人不过是大自然里的一分子,应该平等对待其他物种,与之和谐共存。

我对没有过自然生活经验的诗人,从来持怀疑态度。对于诗人来说,童年的经验极为重要,保存其最初的精神种子或者说初心,这是一些看似寻常普通的人最终成为诗人的奥秘。此外,自然是人类最早的家园,从小就受到大自然熏陶,是人性健康的必要条件。在自然中生活的最初经验感受,确保了很多诗人有更广阔包容的胸襟和开放精神。古典诗歌里花草植物出现数量很多,《诗经》就完全是群芳谱,宋词也特别多以花草拟人的篇章,人和花草相互对应生辉,说明那是一个何其自然葱郁的和谐世界。

所以,自然写作,我理解就是要将这样的自然理念通过文学作品,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受到熏陶,具有一种生态意识,继而在生活中自觉地践行科学的环保的理念。在这一点上,诗歌从来在文学中有引领作用。

(南君《自然写作中的诗意》)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写作这一概念肇始于西方生态批评的兴起,它是由格罗特菲尔德和劳伦斯·布伊尔首先创立的。
B.劳伦斯·布伊尔所提倡的“自然写作”并不是一种包含“环境取向”的写作,因而不是真正的自然写作。
C.“自然写作”理论以自然环境的在场表示人类历史必将融入自然历史,自然环境不再仅仅作为人类活动的背景。
D.“自然写作”在西方是20世纪中期的产物,但在中国,这一概念古已有之,是具有原生性的文化形式。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疫情使得人们更直接地面对自然的生命生存状态,如此真实处境之下,自然文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的生活方式也将逐渐成为新常态。
B.自然文学提倡人应该与动植物、神、自然界和谐平等共处,这种理念符合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和当代生态学的观点。
C.爱默生强调要研习大自然,提醒人们尊重自然,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因为这种思想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他被誉为“美国文明之父”。
D.诗歌经常抒写人对自然的感受和人与自然的互动,在熏陶生态意识培育环保理念方面,相比其他文学样式,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下列表述,不符合“自然写作”内涵的一项是(     
A.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庄子·天下》)
B.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C.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奥尔多·利奥波德《像山那样思考》)
D.我辽阔广大,我包罗万象。(沃尔特·惠特曼《我自己的歌》)
4.材料一引用儒道释诸家名言,材料二例举古典诗歌中的花草描写,分别证明了什么观点?
5.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