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云岭

魏巍

由于阵地上人员过少,在防御战的第八天,郭祥不得不收缩兵力,固守主峰。狮子峰的两条山腿,遂被敌人占领。这时候,阵地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胶着状态:进攻主峰的敌人,由于几天来挨打挨怕了,攻到主峰之下五六十米的地方,既不前进,又不后退;郭祥的连队,时时准备应付意外,剩下很少弹药,也不敢轻易射击。

……

午后,在左翼友邻阵地上,枪炮声突然激烈起来。不一时,营里电话通知说,情况可能发生变化,命令留下少数兵力,其余的撤退到二线阵地。郭祥好说歹说,老模范才率领连的主力撤下去了。郭祥只带着乔大夯、小牛等十几个战士担任掩护。

半小时后,有八架敌机在阵地上狂轰滥炸。连通营里的电话线已被炸断。接着,左翼友邻部队的阵地被敌人突破。当面的敌人也攻了上来。把敌人击退时,每人剩下的子弹已不过三五发、十几发了。乔大夯的轻机枪和老广东的六零炮俱被炮火打坏,他们都拿起阵亡者的步枪坚持战斗。

郭祥看到这种情况,正要组织转移,敌人一扑面子又攻了上来。郭祥知道子弹不多了,就高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呀!说着,从垒工事的石头堆里捡起了一块,向离他十几米的敌人劈脸打去,一个家伙惊叫了一声,抱着满脸是血的头滚下去了。

同志们也都纷纷捡起石块,劈头盖脸地向敌人砸去。这时有五六个敌人已经快扑到乔大夯身边,高大有力的乔大夯,竟把一块四五十斤的大石头高高举起,向着敌人猛力砸去。在一片惊叫声里,有两个敌人躲闪不及,登时被砸得脑浆迸裂,倒在地上。由于乔大夯用力过猛,那块大石头顺着山坡猛滚下去,敌人惊叫着闪向两边,就像打开了一条人胡同似的。敌人竟一时忘了打枪,望着这位天神般的勇士,被惊呆了。

显然,这种局面已经不能恋战。郭祥正要准备向后撤退,听见后面响起了激烈的机关枪声。回头一望,黑压压的敌人已经占领了侧后的山头,用密集的机关枪弹封锁了他们后撤的道路。很明显,从预定的道路撤退已经没有可能。于是他立即指挥部队向右翼的玉女峰转移,打算绕路过去向团的主力靠拢。

连郭祥在内,这时只剩下八个人。他们边打边退,撤到了玉女峰上。敌人见他们没有子弹,气焰顿时嚣张起来,哇哇乱叫着,紧紧追着他们,也不打枪,一心想抓活的。这时,又发生了意外情况,走在最前面的小牛,突然回过头,有些惊慌地说:

连长!后面下不去了……

你慌什么!

郭祥瞪了他一眼。赶过去一看下面是一座黑森森的断崖。断崖上长着一些乱草、枯藤和杂树,离下面的山坡总有五六丈深。郭祥心里立刻明白:为党,为祖国,为朝鲜人民最后献身的时刻已经到来。

就是死,也不能慌慌乱乱,叫敌人瞧不起我们。他一面想,一面从容地转过身来,坐在一块大青石上,然后摆摆手,把大家招到身边。

同志们!最后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他的神态严肃而又深沉,我们都是劳动人民的子弟,是自觉自愿出来跟着共产党毛主席干革命的。虽然有的是党员,有的还不是党员,大家都受过党的教育。我们无产阶级誓死不做敌人的俘虏!今天我们就是跳崖牺牲了,也要让敌人知道;共产党的战士是不可征服的!

对!我们只能为祖国增光,不能给祖国抹黑!小牛紧握着冲锋枪,用他年轻的声音响亮地说。

乔大夯一向说话简单,今天仍不例外,他望了大家一眼:

我看这没有啥,咱们跳吧!

跳吧!!!战士们都抢着说。

郭祥脸上走过一丝笑纹,对大家的表现感到欣慰。他接着说:你们还带着什么文件、笔记本没有?都拿出来烧了。

大家从口袋里把文件、笔记本、家信、入党志愿书等等都掏了出来,堆在石崖下。小牛划了一根火柴点着……

在山崖下,郭祥带着极其热烈的情感,跟每个同志亲切地握了握手,然后对大家说:同志们!死对一个革命战士不算什么。今天我们是为祖国人民、朝鲜人民而死,是为无产阶级、共产主义事业而死。这个死是光荣的、愉快的。他走到小牛身边,把小牛腰里仅剩的一个反坦克雷拿过来,交给乔大夯说:大夯同志!你是共产党员,你到山顶上去掩护大家,我先来跳!

说过,他走到石崖边,从容地摘下帽子来,拍了拍土,把它戴正,又把脖子里的纽扣扣上,风纪扣也扣好。这一切,就像平时要出操一般。小牛激动地扑上去,拉住他的手叫了一声:连长!似乎想要说什么。

郭祥推了他一把,把右臂举起来,高声喊道: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接着,一纵身就跳下去了……

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小牛和几个战士也跟着连长高呼着,接着跳了下去……

这时候,敌人哇哇地叫着攻上了山头,乔大夯投出最后一颗反坦克雷,顿时山顶响起了一声震天动地的雷声。这雷声在峭壁深谷中不绝地滚动着,回荡着,就像为我们的英雄唱的颂歌一般。在烟雾还没有消散的时候,乔大夯那个高大的身影一闪,也消失在黑森森的断崖之下……

(节选自魏巍的长篇小说《东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交代阵地上人员少、弹药不足,以及狮子峰的两条山腿被占领的情况,凸显了战斗气氛的紧张和战士处境的危险。
B.主力撤退,敌机轰炸,弹药短缺,面对冲上来的敌人,郭祥带领战士们用石头猛砸敌人,凸显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精神。
C.郭祥将小牛腰里的反坦克雷拿给乔大夯,是因为郭祥对尚未入党的小牛还不够信任,而小牛拉住郭祥是想让自己第一个跳。
D.面对黑森森的断崖,郭祥对战士们进行跳崖前的动员,战士们无一例外表示同意,表现了战士们宁愿牺牲也不做俘虏的心理。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详写了战士们用石头砸敌人、跳崖等情节,略写了主力撤退和跳崖后的情况,表现了战士们昂扬的革命斗志。
B.小说综合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以郭祥为代表的“最可爱的人”的英雄形象。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个性,如对乔大夯举起大石头猛力砸敌人的叙写,凸显了乔大夯的“有力”和“勇猛”。
D.小说语言典雅华丽,同时又极具个性化、时代性,很有生活本真的现场感,语言表达符合战场上军人的气质和特性。
3.对话描写是选文的一大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
4.长篇小说《东方》是第一届“茅盾文学家”获奖作品,其颁奖词称“小说表现了一个时代最纯粹、最本质的东西”,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A“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凛冬时节,围坐香屑小炉,手握诗词半卷,三五好友,谈天说地,共品茶香……最近,多地掀起冬季消费新风潮,“围炉煮茶”①旭日东升,大有接续露营成为城市新消费的趋势。据统计,“围炉煮茶”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的话题播放量已超过16亿次,各电商平台上更有上万件有关商品。与此同时,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茶”再次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B《茶经·六之饮》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国茶作为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传统,其厚重广博已经②颠扑不破;同时,一个文化传统如何走入当代,融入今天的城市生活,同样还需要不断地年轻化、仪式化,被赋予新的内涵。除了茶本身之外,年轻人更重视的还是社交价值,比如精致的摆拍、讲究的仪式、闲适的情调等等。当然,也有人认为他们不过是③附庸风雅:出去喝个茶,还讲究穿搭、出片,多半不是真的冲着茶去的。其实,人的消费行为,大体都是有多元意义的,哪怕满足④口舌之快只是品茶的一小部分目的,但只要能在过程中感受到喝茶带来的美好,感受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就足够了。

1.文中四处画横线的成语中,有三处使用有误,请写出序号并进行修改。
2.文中A、B两处引用,一个提供了出处,一个没有提供出处,原因是什么?
3.有人说“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古典名著《红楼梦》提及茶事的文字有260余处,涉及很多有趣的茶礼茶俗。请结合原著内容,任选一个角度,简要介绍《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戏衣

聂鑫森

农历的六月初六,民间称之为晒书节。

江南悠长的梅雨季节早已过去,到了晒书节这一天,读书人把书拿出来晒,去霉祛湿,书香满院。晒书节晒的当然不仅是书,还有被褥、衣服及其他该晒的什物。在古城湘潭,家家都遵循古俗,格外珍惜这一天的阳光。

今天是星期日,来加班的高声,正孤零零地坐在办公室里发呆发愁。

高声是个优秀的小生,自从当上团长,天天想的就是怎么让京剧团红火起来。现在京剧团真是凄惨,只有几出让人看厌了的戏,经济效益差,人心也散了。几个月前,他请编剧,将老本子《西厢记》改写成青春版的《红娘》,人物不变,名段不变,力图在音乐、服装、道具上符合青年观众的审美情趣。戏排好了,专家都赞不绝口,只对戏衣特意交代,要重新设计,既要古典,又要时新,要让人眼睛发亮。弄好了,争取一炮走红。

说得简单,钱呢?光戏衣就要十几万,文化局没资金,拉赞助没门路。“怎么办啊!”

就在他连连叹气的时候,电话铃响了,是寇晓丹打来的。

“小高啊,我快退休了。今天想请你、演红娘的文雯,还有操琴司鼓的几个乐手,十点钟,带上乐器到我家来一趟好吗?”

“好……吧。”

他不能不重视这件事,谁都有退休的这一天啊。可为什么还要演员、乐手带乐器去呢?

寇晓丹是团里的检箱人。京剧后台设有大衣、二衣、三衣(靴包)、套帽、旗把五个“箱口”,演员需要什么东西,由检箱人拿给他们并帮助束装;演出完毕,再由检箱人分类清点入箱。寇晓丹把这些烦琐的事,做得认真细致,从不出乱。平时她满脸微笑,话语轻柔,再傲气的名角也对她尊重三分。她原是花旦,眼看着大红大紫时,一场大病让她倒了嗓。不能成角儿了,她就当起检箱人。一辈子没结婚,孑然一身,一干就干了三十年。

准十点,这一群人都站在小巷中这个庭院的门外了。高声正要敲门,院门忽地开了。

寇晓丹笑吟吟地拱了拱手,说:“惊动各位的大驾了,请进!”

一进门,所有的人都惊得敛声屏气,眼都直了。

院里立着好几个高高的木架,木架上横搁着长长的竹竿,竹竿上晾晒着五彩斑斓的戏衣,蟒、靠、帔、褶,竟有两三百件。戏衣“上五色”的黄、红、绿、白、黑,“下五色”的紫、蓝、粉红、湖色、古铜色,交相辉映,炫人眼目。

文雯惊叫起来:“寇老师,您居然收藏这么多戏衣,今天晒霉,您是让我们来开开眼?”寇晓丹矜持地一笑,说:“大家请坐,让大家来是请大家吃个饭。”

高声说:“您要退休了,应该团里请客,怎么还让您破费?”

“团里困难哩,由我做东吧。新排的戏多好,可惜没钱置办戏衣。这些戏衣,大部分是我那铁杆戏迷的爹收藏又传给我的,其余的是我自个儿置办的。可惜式样老套,青春版的《红娘》用不上,要不,我都捐给团里。

院子正中的大树下,摆着一张八仙桌,大家谦让着围桌而坐,默然无语。

文雯的眼圈忽地红了。“我都想改行了。有模特队找我加盟,可我不甘心啊!”

高声坚定地说:“这个戏一定要演下去。家里还有几万存款,再把房子抵押给银行,贷款十万……”

寇晓丹连连摇头,说:“不行!戏衣的钱,我有办法了。”

大家都直瞪瞪地看着她。

“今天,是我最后一次晒这些戏衣了。我爹收藏戏衣,是因为他太爱京戏了。我呢,不能上台唱戏啦,看着戏衣算是我最大的安慰。京戏是我的命根子啊!”

说着说着,她眼泪也出来了,连忙揩去。

“团里缺钱,我不能袖手旁观。这些戏衣,我卖给外地的一个收藏家了,二十万,全捐给团里。约定明日在这里钱、货两清。”

所有的人都愣住了。

高声说:“这怎么行?就算团里借的吧。”

“不!若是借给团里,你们有了压力,戏还怎么能演好?是捐给团里!我一个老婆子,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文雯嘤嘤地哭了起来。寇晓丹轻轻地拍着她的肩膀,柔声说:“小文,别哭!我还有件事拜托你们哩。我要退休啦,这么多年,就没当着人唱过戏,今天劳烦大家陪我彩唱《红娘》中的几段,再让我过过戏瘾,好吗?”

“好!好!”

“那我们化妆、穿戏衣去” ……

锣鼓声、京胡声响了起来。晾晒戏衣的庭院成了舞台和布景。年过五十的寇晓丹,此刻成了风情万种的崔莺莺。

忽然院门外,传来一片叫“好”声。原来巷里的老少爷们,被锣鼓的声响引来一起听戏。高声忙把人都请进院来。今天寇晓丹,正正经经地面对众人唱一回戏……

青春版的《红娘》,轰轰烈烈地上演了,红了大半边天。

退休了的寇晓丹,早就搬出了那个世居的庭院,悄悄地住在城郊两小间简陋的平房里。

一天,文雯哭着跑到办公室,“高团长——寇老师没卖戏衣,卖的是那个庭院。她现在的住房是租的!”

高声沉默了一会,朗声道:“我们都像她一样,这京戏不兴旺才怪!”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剧团将老本子《西厢记》改写成青春版《红娘》,表明传统京剧不能固步自封,需要不断改变,来迎合新时代观众的审美情趣。
B.《红娘》的演出经费不足,折射出当下京剧的困境。在众人协力下《红娘》最终成功上演,寄予了作者对传统文化能够历久弥新的期盼。
C.“风情万种”“正正经经”,表现了已年过半百且多年不唱戏的寇晓丹,沉浸于角色当中,专业精神不减当年,令人由衷的敬佩。
D.文雯作为年轻一代京剧演员,是文中次要人物,着墨不多,但却别具匠心。多次写到她的“哭”,状态不同,原因也完全不同。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主要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塑造高声锐意进取、敬业奉献的团长形象,他既是推动情节的关键人物,也衬托了主人公寇晓丹的美好形象。
B.文中详细地描述了寇晓丹做检箱人的缘由和工作态度,不但展现了她细致严谨、平和坚韧的个性,更是突出了她献身京剧事业的可敬品格。
C.小说文笔细腻,刻画的人物神态、动作跃然纸上,描摹戏衣华美炫丽,细节描写看似闲笔,实则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巧妙的安排。
D.小说以“戏衣”为题,围绕“戏衣”展开情节,“戏衣”既是京剧的文化符号,也是京剧人的情感寄托,增添了小说的文化内涵。
3.文中有“晒书”和“晒戏衣”两处场景描写,请简析作者的构思意图。
4.小说以“卖庭院”结尾,如果将其改为“卖戏衣”,你认为哪一个效果更好?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 .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法尼娅

[俄]尤里·布伊达

法尼娅身材高大,栗色的头发,颧骨高高的,一双犀利的眼睛,目光大胆,腰板笔挺,步伐坚定,在她的高跟鞋的敲击下,连石头都叮当有声,迸溅着火花。她那结实的腰身散发出巨大的能量,仿佛能照亮八点钟大街乃至日朵夫大街。

法尼娅一家幸福地住在滨河街一栋宽敞的两层楼房中。可是突然间,一切全变了。丈夫和大儿子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一个月后,小儿子溺水身亡。法尼娅做了子宫癌手术,手术并不成功,很快病灶就发生了转移。

这个四十四岁的女人,孤零零地等待着死神。她卖掉了公司和其他一切,只剩下了房子。她就在那临水的房子里深居简出,家里的镜子都用黑色的旧布蒙着。法尼娅清楚自己现在的模样:驼着背,头发凌乱,面庞红肿。夜里她不管在哪里都能躺下睡觉,可就是睡不着。

为了同失眠抗争,法尼娅开始在夜间散步。她穿上了后跟很高的便鞋,一直走到铺着光滑头的滨河街的尽头,穿过几条小巷,往上走到八点钟大街,沿着这条街来到空无一人的广场,朝一家名为“巴甫洛夫的狗”的饭店行进,再沿着日朵夫大街往下,直奔法兰西大桥方向,然后向右转,回家。走这段路要用一个多小时。虽然并不觉得多累,可是这已经足够了,能让她睡上两三个钟头。有一次,法尼娅的鞋后跟断在了广场上,脚也崴了,她不得不拎起鞋子,单脚跳回家。这之后她竟然酣睡了将近七个小时。

现在,她每晚都单脚跳着散步,只为了回家后能够倒头便睡。她出门时开始用右脚跳,从一盏路灯跳到另一盏路灯。一下,两下,再跪一下,四下、五下……她费力地喘着气,挥动双臂,心脏怦怦直跳,身上大汗淋漓。她跳着直奔广场,然后沿广场而下,朝法兰西大桥方向跳去,最后跳回家。她吃力地挪进浴室,趴下来,立即开始呕吐,吐得天翻地覆。她对自己发誓,再也不跳了。可是第二天夜里,她又穿起了运动鞋、绒线衣,来到街上,开始用右脚……

她就这样跳了一年多时间。直到她的生活又一次发生了转变。

法尼娅每次从滨河街转到八点钟大街时,便能听到口琴声传来,之后她会在小巷尽头遇到科斯佳·弗拉仁,他每晚都要轻声吹奏口琴,就坐在自家门前的长凳上。

一个秋天的晚上,法尼娅和往常一样,穿过小巷来到八点钟大街。科斯佳突然叫住她,说想和她搭个伴。

“我无所谓,”法尼娅说道。一边费力地喘着气,“你怎么知道是我?”

科斯佳踌躇起来,但还是老实地回答道。“闻气味。”

法尼娅微微一笑:“那好吧,只是别掉队啊。”然后她用左脚跳了起来。科斯佳跟在后面随着她的气味出发了。

从那天起,他们每天晚上都要跳着散步。在小巷里会合,一起征服八点钟大街,穿过广场,然后在滨河街分手。

法尼娅从不跟科斯佳闲聊,她压根儿就没关注过他,尽管她很感激他陪她一起散步。但是,当科斯佳患了感冒,不能与她做伴时,她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十一月底,科斯佳在通向法兰西大桥的结冰的下坡路面上滑了一跤,跌入水中。法尼娅将他拖上岸,带到自己的家,强迫他泡了个热水澡。不久后,所有人都知道法尼娅和科斯佳决定结婚了。

“她眼看着就要死了啊,”芭芭扎说,“而且他们根本不会有孩子。”

“他可是个盲人啊,”斯卡尔拉古娜说。“而且还比她小二十二岁呢。”

婚礼当天,教堂附近拥挤不堪。一大群人聚集在那里。百人乐队用口琴奏起了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一对新人步出教堂。法尼娅穿着白色的缎面长裙,修剪过的头发上装饰着缀满雪白花朵的花环。她腰板笔挺,目光大胆,步伐坚定,在她的高跟鞋的敲击下连石头都叮当有声,进减着火花。科斯佳穿上了一身庄重的深蓝色西服,上面别着一朵小花。他准确无误地牵着她拾级而下,走向一辆高级敞篷车。他们乘车在广场上绕行三圈,然后车停在了“巴甫洛夫的狗”饭店敞开的大门前。在那里迎接他们的,有激动得说不出话的科斯佳的母亲,还有饭店女老板玛丽娜。百人乐队吹起了口琴曲,所有人一齐喊道:“吻她!”于是科斯佳当众亲吻了一下法尼娅证的嘴唇,她羞红了脸。接着,老头子契尔维举起那把奥尔维式小提琴,大声喊道:“嘿呀,拉起来吧!”于是就拉起琴弦,边唱边拉起了欢快的曲子,然后又拨弄起了琴弦,一边唱一边拨弄。人们开怀畅饮,高声喊叫,也有人放声哭泣。玛丽娜不停地给大家斟酒,契尔维一会儿拉奏一会儿敲奏,大家狂欢个不停,直到天空中星光闪烁。随后,这一大群人,把新人送到了家门……

这场婚礼在人们记忆中保留了很久,甚至在法尼娅的葬礼上还被人们忆起——她是—年半后去世的——白色缎面连衣裙,修剪过的头发,装饰着雪白花朵的花环;挺直的腰板大胆的目光,坚定的步伐,石头敲击下发出的叮当声和迸溅的火花;演奏口琴曲的百人乐队;契尔维老头拉奏和敲奏乐曲的情景;人们送新人到家的场面。当时大门在新人身后关上,她说了一句话——

“只要人没有死,就应该好好活着”,这句话人们听她说过大概已经上千次了——她就这么说道。“只要人没有死,就应该好好活着。”正是这句话结束了那场被所有人牢记了很久的婚礼,“只要人没有死,就应该好好活着,好好活……”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法尼娅身材高大、挺直,充满自信,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女人的魅力。
B.家庭的厄运和自身的磨难使法尼娅遭受了重大打击,以至于常常失眠。
C.“只要人没有死,就应该好好活着”,表现了法尼娅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D.法尼娅的故事揭示了一个古老的道理: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2.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详略取舍得当,对法尼娅一家遭受的厄运和她的葬礼略写,对法尼娅病后的表现以及婚礼的场面详写,起到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B.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描写了法尼娅单腿跳跃散步的情形,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她坚韧顽强的性格特点。
C.科斯佳的出现改变了法尼娅的生活走向,他们同病相怜,情投意合,使苦难的故事增加一丝亮色。
D.文中芭芭扎和斯卡尔拉吉娜的话,表现了人们世俗的观点,补充了相关内容,反衬了法尼娅和科斯佳的形象。
3.文章倒数第二段有关婚礼场景的描写有何作用?
4.小说多处用到“重复”的手法,请分析其效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北中国

萧红

一早晨起来就落着清雪。在一个灰色的大门洞里,有两个戴着大皮帽子的人,在那里响着大锯。

扔,扔,扔,扔……好像唱着歌似的。

不远就有一段树林,沿大道的两旁长着。说是养了一百来年的大树,从祖宗那里继承下来的。将来还要传给第二代、第三代儿孙,最好是永远留传下去,好来证明这门第的久远和光荣。

可是,今年却是这树林的主人自己发的号令,用大锯锯着。

树上的喜鹊窝,新的旧的有许多。树一被伐倒,喜鹊窝也跟着覆到地上,有的跌破了,有的则整个的滚下来,就坐在那亮晶晶的雪上。

一百多棵榆树,现在没几棵了。

上房的门喀喀的响着就开了,老管事的手里拿着一个信封,从台阶上下来,怀怀疑疑,把嘴唇咬着。那两个拉锯的,一看这情景就知道大先生又在里边闹了。

老管事的走进大门洞,把信封拿给他们两个细看。他们都不识字,老管事的也不识字。不过他闭着眼睛也可以背得出来,这样的信,他的主人从生了病的那天就写,一天或是两封三封,或是三封五封。已经写了三个月了。

老管事的把信封头朝下、脚朝上的倒念着:

中华抗日英雄

耿振华吾儿收

父字

全念对了,中间写在红绶上的那一行,他只念了耿振华收。一个拉锯的,连忙补添着说:耿振华吾儿收。

清雪还照旧的下着,两个拉锯的,又在那里唰唰的工作起来。这样好的木头那里去找去!现在锯了,毁了,劈了烧火了。好像他们自己的命运一样,看了未免有几分悲哀。

百多棵树,耿大先生想儿子想疯了。

大少爷一走,开初耿大先生不表示什么意见。他想过了一些时候,就会回来的。自己年轻时,也是那样。孙中山先生革命的时候,还偷偷的加入了革命党呢。只希望他在外边碰了钉子就回来了。

儿子的母亲,一哭哭了三四天,说儿子走的三四天前,她就看出孩子有点不对。眼泡是红的,一定是不忍心走,哭过了的,还有他问过母亲一句话,他说:

妈,弟弟他们每天应该给两个钟头念中国书。尽念日本书,将来连中国字都不认识了,等哪天咱们把日本人打跑了,还满口日本话,那该多么耻辱。

妈就说:什么时候会打跑日本?

儿子说:我就要去打日本去了……

这不明明跟母亲露一个话风吗?可惜当时她不明白,现在她越想越后悔。

儿子一去就是三年,只是到了上海时,有过两封信。以后就音信皆无了。传说就在上海的抗日部队里,当了兵。后来,又说他早就不在上海了,在陕西八路军里边工作。

母亲在这三年中,会说东忘西的,无所因由似的说哭就哭。

可是耿大先生则不然,关于儿子,他一字不提。只是夜里不睡觉,静静的坐着,往往一坐坐个通宵。

他夜里坐了三年,竟把头发坐白了。

大少爷一走,全家都散心了。院墙倒了,用一排麦秆附上;房子漏了雨,拿一块砖头压上。一切的光辉生气随着大少爷的出走失去了。

现在耿大先生早已经病了,有的时候清醒,有的时候则昏昏沉沉的睡着。

今年阴历十二月里,他听到儿子大概是死了的消息。这消息是儿子从前的一个同学那里传出来的。

耿大先生拿起这些日子所有的报纸,看了半夜。直到鸡叫天明,他枕着那些报纸,忽然做了一梦。在梦中,他的儿子并没有死,而是做了抗日英雄,带着千军万马,从中国杀向满洲国来了。

耿大先生一梦醒来,从此就病了。

清醒的时候,他就指挥着伐树。

伐呀,不伐白不伐。

把树木都锯成短段。

烧啊!不烧白不烧,留着也是小日本的。

等他昏迷的时候,他就要笔要墨写信。

只要客人来了,他就说:你等一等,给我带一封信去。

家里的人,觉得这是一种可怕的情形。若是来了日本客人,他也把那抗日英雄的信托日本人带去,可就糟了。

所以自从他一发了病,也就被幽禁起来,把他放在花园角上那凉亭子里去了。那花园里素常没有人来,一到了冬天,满园子都是白雪。凉亭里边生了一个炭火盆,他寂寞的时候,就往炭火盆上加炭。

有一天,厨子给老爷送饭的时候,一开门,满屋子的蓝烟。往地上一看,耿大先生就在火盆旁边卧着,一只手按着自己的胸口,好像是在睡觉,又好像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似的。

耿大先生死了。

1941.3.26

(有删改)

文本二:

好的作家在具体的文学创造中,会采用很多策略加强时空叙事的张力和粘合力,使叙事中的时间进程和空间拓展趋于复杂化,丰富文本的审美意蕴,萧红的小说擅于在单一故事情节发展中蕴涵隐性情节,把时代风云变化的隐性情节隐藏在具体平实的小人物日常生活遭遇的表层情节发展中,让表层情节和隐性情节相互渗透,一方面可以更完整地理解表层情节进程中不能得到很好解释的某些因素,另一方而也丰富和拓宽了小说风云变化的时代背景,这样处理不仅能够揭示时代特征,还能巧妙地展现人物的心路历程和作家的主观意图。

(摘编自楚金波《论萧红短篇小说的时空叙事策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耿少爷走后音信渺茫,连死讯都只是传言,写出了动荡时局中投身抗战的东北青年辗转不定的处境。
B.耿大先生年青时也参加过革命党,小说以此将两代人的青春关联起来,展现了不同时期青年同样的担当精神。
C.小说写耿少爷离家之后家中环境日益破败、人心散了,预示着家庭最终败落的命运和耿大先生的悲剧结局。
D.从“一字不提”,希望他“碰了钉子”,到称儿子为“抗日英雄”,这体现了耿大先生对儿子前后矛盾的态度。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段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侵略者占领之下的小城单调压抑的日常生活图景,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B.耿大先生梦见儿子率军归来收复家园的景象,与梦醒后儿子已不在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强化了故事的悲怆色彩。
C.小说结尾耿大先生被幽禁园中,孤愤难言,他的死是时代的悲剧,也与周围的人求全自保,冷漠疏离有关。
D.小说从当前耿大先生的病写起,以耿家为中心,将家国浮沉、两代人的故事凝聚一处,体现了构思的匠心。
3.小说中“树”多次出现,富有意味。请分析这样写的用意。
4.请从表层情节和隐性情节相互渗透的角度,对画线处耿振华母子的对话进行评析。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保卫延安(节选)

杜鹏程

有一个战士跑上来向周大勇报告:炊事班老孙又昏倒了!

周大勇急急地离开队伍行列向后跑去。通讯员小成也跟着连长向后跑去。周大勇通红的脸上汗水混着沙土。他浑身是汗,衣服透湿,像刚从河里跳出来一样。

周大勇跑到老孙跟前,看见一个炊事员抱着老孙。他一条腿跪下去,从炊事员怀里把老孙抱过来,紧紧地搂到胸前。

那个炊事员站起来,说:连长!老孙,老孙不行啦!

周大勇说:去!快去帮助指导员。看,那不是指导员?他又扶着谁!

那个炊事员望着老孙,迟迟疑疑停了好久才走开。

老孙眼发直,干枯的嘴唇咧开,脸涨得通红,脖子上暴起发紫的血管。他的嘴唇动着,仿佛要给自己的同志和这世界留句什么话,但是说不出来。不大一阵工夫,他的呼吸由急促变得微弱了,脸由通红变成灰白……蜡黄……

周大勇紧紧地搂着老孙,眼珠子一动也不动地盯着老孙那半闭的眼睛,心神错乱地嘟哝:有一口水就好了!有一口水……通讯员小成也机械地重复:有一口水就好了!

一口水一条命呀!

敌人三架飞机,绕过来又栽下来,一条条的火箭,穿在周大勇周围的沙子里爆炸了。炸起的沙土扑在周大勇和老孙的脸上。周大勇用自己的胸膛遮掩住老孙。

周大勇望着那俯冲扫射的敌机,眼里喷火。

团卫生队队长,骑着马赶来了。他跳下马,喊:有办法,有办法,这针药有效。

卫生队长拼命地把注射器的针尖往老孙胳膊上的血管里扎,可是扎不进去。生命离开了老孙,血管,筋肉都僵硬了!周大勇把老孙轻轻放到地下,站起来。他把自己的破衣袖子撕下一片,想盖在老孙脸上,免得沙子吹进老孙眼里。可是周大勇拿上那块破布,呆呆地站在那里,像是他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像是他的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停止循环,思想也木然不动了!

老孙啊,老孙!同志们走路你走路,同志们睡觉你做饭。为了同志们能吃饱,你三番五次勒裤带。你背上一面行军锅,走在部队行列里,风里来雨里去,日日夜夜,三年五载。你什么也不埋怨,什么也不计较;悄悄地活着,悄悄地死去。你呀,你为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啊!部队哗哗哗地前进着:战士们,担架队员们……走啊!走啊!老孙没有走完的路,同志们要走完!

战士们用眼光向倒下去的同志致敬。听不见长吁短叹,看不见愁眉苦脸,只有一种沉重而又严肃的空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周大勇双手撑在腰里,再一次地望望老孙那老诚忠厚的脸相。啊,这个跟他周大勇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士,永远放下了自己的行军锅,永远再不会向他说:连长,我没啥能耐,吃点苦总还行……我好赖是个党员。唉,我做的事太少……连长,你跟指导员劳累的,教人心疼!周大勇心里绞痛:有多少英雄好汉倒下去了啊!有多少热血浇在中国的土地上了啊!

周大勇和小成,用黄沙掩埋了老孙的尸体。趁团供给处的队伍过来的工夫,周大勇要了一片炮弹箱子上的木板,用刺刀削了削。他从文书手里接过来毛笔,在木板上写着:

共产党员孙全厚,五十七岁,山西孝义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光荣牺牲!

周大勇把这个木牌插在老孙的墓前,望着它,望着它!

周大勇擦了擦头上的汗,背上老孙留下的行军锅,正要去赶自己的连队,团政治委员李诚上来了。李诚满脸是沙土,嘴唇干得裂开小口子,鼻孔里塞了一团棉花,上嘴唇还有干了的鼻血。他的马满身是汗,口里流着白沫。

李诚跳下马,看了看墓牌;站在坟墓旁边,脸上一条条的皱纹像刀子刻的一样。他抬起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望着前进着的战士。

突然,李诚向战士呼喊:

同志们!一个战士倒下了,千百个战士要勇敢前进!一个共产党员倒下了,千百个共产党员要勇敢前进!大山沙漠挡不住我们;血汗死亡吓不倒我们。前进!哪里有人民,我们就到哪里去;哪里有苦难,哪里就更需要我们。前进,勇敢前进!战胜一切困难。

这用全部生命力量喊出的声音,掠过战士们的心头,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上空雷似地滚动。

战士们踏着沙窝,急急地向前走去。他们那黑瘦的脸膛上,眼窝里,耳朵里,嘴唇上,都是厚厚的一层沙土;两腿沉重得像灌满了铅。但是,他们都挺起胸脯扬起头,加快脚步,一直向前走去。他们都坚毅地凝视迎面移来的沙漠,凝视远方。

沙漠的远方,一阵旋风卷起了顶住天的黄沙柱。就算它是风暴吧,就让它排山倒海地卷来吧!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军途中,连长周大勇将昏倒的炊事班战士老孙搂在怀里,眼睁睁地看着老孙的生命一点点地逝去。小说描述了炊事班战士老孙牺牲的情况,故事悲壮、感人。
B.小说写周大勇与通讯员小成反复念叨“有一口水就好了”,表现了他们救人时痛苦而无奈的心情,突出了行军途中战士们干渴的情形以及沙漠环境的极度恶劣。
C.周大勇掩埋老孙,在墓前插上木牌,背上老孙的行军锅追赶连队,这表现了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也表明周大勇将接替老孙的工作,突出了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
D.小说描写战士们在团政治委员李诚用全部生命力量喊出的话语的激励下,挺胸抬头,加快步伐勇敢向前,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激情,为小说涂抹上亮丽的色彩。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如写周大勇催促那个炊事员去帮助指导员,用“去”“看”表示情况紧急,“他又扶着谁”表明行军途中战士伤病较多,亟须帮助。
B.小说先细致地描绘老孙昏厥的模样、呼吸的变化,再写周大勇念叨“有一口水就好了”,然后写卫生队长骑马赶来救治,小说情节紧凑有致,情感丰富细腻。
C.小说细节描写生动传神,比如,敌人的三架飞机飞来轰炸,周大勇用自己的胸膛遮掩住老孙,这一细节表现了周大勇把战友看得比自己更为重要的高贵品质。
D.小说中李诚呼喊的话语,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感情沉痛而富有激情,揭示了小说的主旨,突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意义及人民军队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3.小说画横线部分两次描写周大勇的内心独白,有什么作用?
4.《保卫延安》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小说,被誉为“英雄史诗”,是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请从选材的角度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表现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老槐树

青铜骑着牛离开家,来到老槐树下。

月光似水,泻满一河一地。草丛里,秋虫在鸣叫。芦苇丛里,有鸟受了什么惊动,突然飞起来,在天空里叫了几声,不知飞向了哪里。天空离大地远了许多。天气已经凉爽。一切,都是秋天的景象。

青铜从牛背上跳下来,赤脚站在被秋露打湿的草丛中。

牛昂着头,在看月亮。它的目光黑晶晶的,像两颗黑宝石。

青铜也去看月亮,今晚的月亮是个白月亮,特别的柔和。

牛低下头去吃草时,青铜双膝跪在了草丛里,望着它,用手比划着。他相信牛一定能听懂他的话。他总是与牛说话,用眼神与手势。他问道:你喜欢葵花吗?

牛嚼着草。

但青铜却听到了牛的回答:喜欢。

我们把她接到家,好吗?

牛抬起头来。

青铜又听到了牛的回答:好。

……

第二天上午八点半钟,葵花准时被干校的人领到了老槐树下。

送她来的几个阿姨很精心地打扮了这个小姑娘。一个干干净净、体体面面的小姑娘。

她没有哭。她对自己说:葵花不哭。虽然她已失去了世上唯一的亲人。

……

老槐树下,早聚集了很多人。

人们谁也不说话。

谁家也没有表示希望领养葵花。

大麦地的大部分人家,都不缺孩子。

人们看到了青铜一家人。青铜家就青铜一个男孩,而且还是一个哑巴。但,谁也没有去想他家能否领养葵花。因为青铜家太穷。

已近中午,也没有一户人家出来表示愿意领养葵花。

葵花的头,垂得更低了

村长看到了青铜一家人,走过来说了一句:你们一家人倒都是好人,这孩子到你们家最合适不过了,可你们家就是……他没有将太穷两个字说出口,摇了摇头走了。走过青铜身边,他用大手在青铜的头上,非常惋惜地抚摸了几下。

一直蹲在地上的爸爸,过了一会儿,站起身来说:回去吧。

葵花看着青铜一家渐渐远去,泪水顺鼻梁而下……

青铜一家人回到家,都默不作声。

妈妈将饭菜端上桌后,没有一个坐到桌前的,妈妈叹息了一声,也走开了。

妈妈回到屋里后,一边惦记着坐在水泥桩上的青铜,一边在屋里收拾着。收拾着收拾着,她停住了。因为她忽然觉察到自己的收拾,有点儿莫名其妙。干吗要收拾出一张小床来呢?干吗把青铜床上的蚊帐摘下来放到水盆里呢?干吗要把柜子里一条干净被子抱出来呢?干吗拿出一只枕头来了呢?……她坐在那张刚收拾出来的干干净净的小床边,目光里满是犹疑。

此时,青铜的爸爸正在与牛怄气。那牛平素总是很听话的,而今天却总是找别扭。一会儿拉屎,一会儿撒尿,让它走路,它磨磨蹭蹭,还一边走,一边偷吃人家的庄稼。到了地里,爸爸刚将轭头架在它的脖子上,就被它一甩脑袋甩掉在地里。爸爸几次扬起鞭子要揍它。它却昂起头来,朝爸爸哞哞叫着,然后不住地从鼻子里喷出气来。

奶奶从老槐树下回来后,就一直站在门前的篱笆下,拄着拐棍,朝老槐树方向望着。

不知为什么,爸爸竟牵着牛回来了。他本来是让牛耕地的,但耕着耕着,他停住了,卸了轭,牵了牛,就往回走。

青铜走到爸爸面前,用只有他的亲人们才能领会的眼神与手势,急切向他说着:

她是一个好女孩,非常好非常好的女孩。

把她接到我们家,接到我们家!

我以后好好干活,一定好好干活!

过年时,我不穿新衣服。

我以后不再嚷嚷着要吃肉了,不再了。

他的眼睛里含着泪水。

奶奶、妈妈的眼睛里也含着泪水。

爸爸抱着头蹲在地上。

奶奶说:穷是穷点儿,可我不信养不活这闺女。一人省一口,就能养活她。我正少一个孙女呢!

青铜牵着奶奶的手,往老槐树下走去。

爸爸要去阻止他们,但却只叹息了一声。

妈妈跟了上去,不一会儿,爸爸也跟了上去。

(选自《青铜葵花》,有删改)

文本二

《青铜葵花》并不是要虚构一个桃花源式的童话,作者在赋予世界以童真美丽等关键词的同时,隐藏在事件背后的另一个关键词却是苦难:故事前台是田园牧歌、儿童乐园、人性美好,故事背后浸润的却是和一缕似多雨时节南方的潮湿般绵绵无形而又有质感的忧郁与悲悯。作者选择悲不要写到悲悲切切、痛不要写到痛不欲生,像废名之于黄梅、沈从文之于湘西、汪曾褀之于高邮”,将之附着在懵懂少年,对读者目力所及的世界确实做了淡化处理,将苦难从突发的、特殊的、偶然的灾难事件转化或者引申为一种普遍,将偶然、无常的人生际遇和多舛的人物命运,转化为对人存在的探询,从而也就消解了苦难在一般意义上的事件色彩,遁入到有关存在形而上的层面。

在作者看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苦难是人生中的必然和必需,因为人们在苦难中成长,存在即是快乐和艰辛,快乐的时候享受快乐,苦难的时候用乐观关爱之心、坚韧之态迎接苦难,心灵和精神由此升华,变得更加美好而强大。作者借助美、诗意来展示苦难。苦难总是与希望、善良、美好相伴而行的,苦难得到了一种诗意的、抒情的、唯美的表达。在语言文字上,叙事节奏上,文章的人物安排上都存在着苦难、美、诗意三者结合的表现,让读者在思想和精神上产生共鸣。

(节选自黄强《梦里葵花分外香》)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描绘月光似水,秋虫在草丛里鸣叫;天空高远,鸟儿在芦苇中飞翔,画面静谧、温馨美好。
B.平日一贯听话的老牛,今天“总是找别扭”“磨磨蹭蹭”,种种的不合时宜其实是人特殊心理的外显。
C.青铜爸爸在考虑了家庭的现状、家人的态度等因素,最后“跟上去”,决定阻止家人领养葵花。
D.青铜和奶奶的眼里都“含着泪”,这泪包含着一家人的各种辛酸苦楚,也有对小女孩葵花的同情。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槐树”在文本中多次出现,意蕴丰富,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而且照应了题目,还成为青铜一家人善良而美好人性的见证。
B.本文作者、沈从文以及汪曾祺的一些作品有相似点,都曾借助孩子的视角,来表现一种普遍的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对人生意义的探寻。
C.《老槐树》呈现在读者眼中的更多的是一种晶莹剔透、散发着粼粼波光的人性美,而这种美又和人物的生存状态、人物的命运紧密相连。
D.《老槐树》在描写青铜一家运用了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多种手法,使一家人群体形象更加的集中与鲜明,增强了读者的阅读感受。
3.牛本来是用来耕田的,但小说却写到青铜与牛对话,写到爸爸与牛怄气,看似无意,实则有匠心,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在《青铜葵花》中,作者认为自己“对读者目力所及的苦难确实做了淡化处理”,试结合选文进行分析。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驿站

夏坚勇

手头有本《中国文化史词典》,闲暇无事,随手翻翻,却见到这样一条辞目——驿站,诠释为: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住处。后面还有一系列与此有关的辞目:羽檄、军台、驿丞……林林总总,在惜墨如金的词典中占去了差不多三页的篇幅,可见这词条的负载是相当沉重的。

词典上的解释似乎过于矜持。感觉深处的驿站,总是笼罩在一片紧迫仓皇的阴影之中,车辚辚,马萧萧,那急遽的马蹄声骤雨般地逼近,又旋风般地远去。轮值的驿官匆匆验过火牌,签署文书到达本站的时间,那边的驿卒已经换上了备用的快马,跃跃欲试地望着驿道的远方。驿道上滚滚的烟尘会惊扰得避让的行人惶惶不安。此刻,在田间劳作的农夫会望一眼那远去的快马,心头难免一阵猜测:那斜背在驿卒身后的夹板里,是升平的奏章,还是战乱的捷报?或许过不了几天,从相反方向驰来的快马,少不了要降下抽丁增税的圣旨哩。

若是在夜晚,马蹄在驿道上敲出的火花瑰丽而耀眼,于是在门前捣衣的村妇便停下手来,一直望着那火花渐去渐远。“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西风初至,砧声四起,为久去不归的征人赶制寒衣。自从班婕妤写出《捣素赋》以来,捣衣的情境便成为闺怨诗久吟不衰的重要母题,砧声总是在秋夜响起,而寒衣一般都要送往塞外,诗人们穷极才思,把女子捣素的动作描绘得舞蹈一般婀娜多姿,并对那划破静夜的砧声特别作了牵人心魂的渲染。但有谁曾把这月下的砧声和驿道上的马蹄声作过类比和联系,写出思妇目送驿马远去时的悲剧性感受呢?

驿卒的神色永远严峻而焦灼,那充满动感的扬鞭驰马的形象,已经成为一幅终结的定格。对于他们,这或许只是出于职业性的忠诚,他们大抵不会意识到,一个古老而庞大的王朝,正在这马蹄声中瑟瑟颤抖。请看杜牧的这首《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杨玉环爱吃荔枝,这种个人的小嗜好本来无可非议。但问题在于她不是一般的女人,而是“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皇贵妃,于是,个人的小嗜好便演成了历史的大波澜,搅得天翻地覆。据说为了进荔枝,一路上驿马踏坏了无数良田,而驿站中的马匹也跑死殆尽,驿官无法应差,纷纷逃去。当杨贵妃远望着“一骑红尘”而展颜一笑时,那笑容背后并没有多么深刻的含义,她只是觉得挺开心,最多也不过有一种“第一夫人”的荣耀感,或许还会勾起一缕思乡之情,因为荔枝来自她的巴蜀老家。她绝对不会想到,在驿马经过的漫漫长途中,有一个叫马嵬驿的地方,已为她准备了一座香冢。

其实,千里迢迢用驿马进献荔枝,唐明皇和杨贵妃都不是始作俑者。《后汉书·和帝纪》载:“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阻险,死者继路。”有唐羌其人,向朝廷冒死进谏:“臣闻上不以滋味为德,下不以贡膳为功。”“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寿。”这位汉和帝倒不很固执,居然听进去了,下诏停止了这一暴政。汉和帝受用荔枝,大概只是为了延年益寿,没有多大意思,后人知道的也就不多。

一千多年以后,一位住在重庆的文化人有感于时事,操起讽刺诗作武器:

荒村细雨掩重霾,警报无声笑口开。日暮驰车三十里,夫人烫发进城来。

小诗在重庆《新民报》一经发表,立即不胫而走,各家报纸纷纷转载。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头,一边是最高当局高喊着“一滴汽油一滴血”,要国民勒紧裤带;一边却是高官政要们奢侈豪华,挥霍无度。比之于杜牧的《过华清宫》,这首小诗自然更带点打油的味道,但对权贵讽刺之辛辣,却着实令人拍案叫绝。

写诗的文化人其实是位小说家,他叫张恨水。

文本二:

有人说:什么是大散文?一九九二年我们办《美文》杂志时,散文界是沉寂的,充斥在文坛上的散文一部分是老人们的回忆文章,一部分是那些很琐碎很甜腻很矫揉造作的文章。我们的想法是一方面要鼓呼散文的内涵要有时代性,要有生活实感,境界要大,另一方面鼓呼拓开散文题材的路子。我们杂志坚持我们的宗旨,所以十多年来,我们拒绝那些政治概念性的作品,拒绝那些小感觉小感情的作品,而尽量约一些从事别的艺术门类的人的文章,大量地发了小说家、诗人、学者所写的散文,而且将一些有内容又写得好的信件、日记、序跋、导演阐述、碑文、诊断书、鉴定书、演讲稿等等,甚至笔记、留言也发表。没有发表过散文诗和议论缺斤短两一类的杂文。在争论中,有一种观点,叫“清理门户”,这是针对我们大而化之的散文观的。提出“清理门户”观点的是一位学者,也是研究散文的专家,是我所敬重的人,也是我的朋友,他的观点是要坚持散文的艺术抒情性。我们不是不要散文的艺术抒情性,我们担心的是当前散文路子越走越窄,散文写作境界越来越小,如果仍在坚持散文的艺术抒情性,可能导致散文更加沦为浮华而柔靡的地步。要改变当时的散文状况,必须矫枉过正。现在看来,我们的“大散文”观念得到社会普遍认同和肯定。


[注]文本一《驿站》选自《湮没的辉煌》,后入选“东方文化大散文原创文库”。文本二为贾平凹对散文的一些看法,他早年提出了“大散文”的概念。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词典释义入手,随意而富有生活实感,“占去了差不多三页的篇幅”则暗示了“驿站”文化意蕴的厚重。
B.文章从农夫、思妇等多角度展开叙写,“砧声”和驿站本无直接联系,是作者有意要将其与驿站马蹄声相类比。
C.杨贵妃的故事中,进献荔枝需途经驿站,她最后死去的地方“马嵬驿”恰好也是个驿站,如此行文十分巧妙,也发人深省。
D.文章从“驿站”切入,看似写驿站,实则重在“讽喻”,连写三个历史事件,意在说明杜牧、唐羌、张恨水的直言之勇。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车辚辚,马萧萧”是杜甫《兵车行》的开篇,借驿站旁络绎不绝的车马,直接表明了战况的激烈。
B.“捣衣”也称“捣素”,是古诗中思妇的典型动作,如“捣衣砧上拂还来”用污渍难以拂去体现了思妇的艰辛。
C.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唐代诗人提供了创作素材,催生了《马嵬》(李商隐)、《咏怀古迹》(杜甫)等名篇。
D.张恨水的作品批判国民党反动派,左翼作家鲁迅也曾写过同一题材的作品,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的名句。
3.贾平凹呼吁要创作“大散文”。请结合文本二,分析贾平凹心目中“大散文”的特点。
4.如欲以“《驿站》的散文性”为题写一则《驿站》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秋天的梨花

赵淑萍

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最受父母宠爱的孩子。

那一年,一个秋日的黄昏,难得度假的父母在老家的田野里散步。突然,母亲看到梨树上,有几朵梨花开着,洁白无瑕的小花,在绿叶间,如此清新,如此明媚。

怎么秋天也会有梨花开呢?打小在城里长大的母亲觉得很新奇。父亲说,十月小阳春,天气和暖,所以,有梨花开。就是那个假期后,母亲粘酸嗜醋,怀上了她。此时母亲已年近五十,亲友们都建议她不要这个孩子了。

可是,母亲想起了三十年前的春天。那时,日寇入侵,精通医术的父亲参加抗日救卫队去了。父亲在战场上救死扶伤,母亲则腆着个大肚子,在父亲的老家,一个小山村待产。母亲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孩。可是,孩子出生不久就身体泛紫,嘴唇发乌,面色苍白。母亲首次生产,毫无经验。旁边人也不懂,不知道这是新生儿窒息,应该采取急救措施,还在一旁摇晃、安抚,就这样,孩子夭亡了。当时,母亲记得,春天,下了一场雨,屋外的梨花,一朵朵都含着泪。母亲的泪,也像雨一样,不住地流。

后来,战争结束了,父亲和母亲团聚了。再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父亲和他的同仁们一起创建了市中医院。在她之前,父母已有了五个孩子。想起盛开在秋日黄昏的梨花和那个多难的春天,母亲有种预感,是不是三十年前的那个孩子又回来了。于是,不顾劝阻,母亲执意要生下这个孩子。也许是出于对第一个孩子的负疚,父亲有生以来第一次接生,他亲自把这个小女儿迎接到了这个世界上。

她来到这世上,受尽了父母和哥哥姐姐们的宠爱。哥哥姐姐们个个都跟着父亲学医,很小的时候就背《汤头歌》,抄方子,而她不喜欢,她喜欢背唐诗宋词。破天荒的,父亲允许这个最小的女儿不学医,由着她的兴趣。最后,她成了一名出色的图书编辑。“这样也好,我们负责给患者诊治,你就负责给一本本书把脉。”父亲说。

三十多岁时,她一次外出采风回来,突发恶性疟疾,剧烈头痛、呕吐,有性命之虞。平时对她视若珍宝的父亲,这次狠心开了足够剂量的砒霜。这砒霜的量,令从医的哥哥姐姐们都咋舌。结果,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让父亲在中医界的声誉达到了顶峰。

“毒药猛剂善起沉疴,虫类搜别能疗痼疾。”父亲的用方让同行叹服。

退休后,父亲仍然被聘为中医院的顾问,每星期还去坐堂。为了中医院迁址重建,父亲多方呼吁,四处奔走。而新的中医院大楼落成的那天,父亲病倒了。

连日来,他高热不退,嘴里又说着“黄芪”“白术”“当归”等。每次,父亲发高热,不说胡话,只喊药名。他们多希望, 95岁的父亲,能够再次扛过去。可是,这次,却扛不过去了。

那天,父亲清醒后,把他们都叫到床前,吩咐后事。最后,把她单独留下。

“孩子你知道吗?爸爸一生行医,救活无数人,但是,难免有疏漏误诊的时候。

还记得那次我给你看病吗?在你之前,也有一个姑娘,我太谨慎,用的砒霜剂量不够,最后,没能挽回她的生命。到了你这里,我纠正了,所以,把你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了。爸爸这些年,把自己误诊的病例都写下来,结集成册,希望你给我编辑出版。”父亲让母亲从抽屉里捧出一沓稿纸。

她沉默了,她明白,以父亲的声望和地位,出版这本书,会给他带来什么。但是,出版这本书,对中医界来说,却是一种福泽。父亲看着她,父亲的眼神,如此明亮,如此坚定,容不得她犹豫,她点点头。

《误诊记》出版了。她和哥哥姐姐们校了又校。封面上,夕阳中一枝梨花,洁白无瑕。

文本二:

冯骥才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在路上走,那就是散文。如果摔了一跤掉到河里去了,那就是小说。那么我想,你摔了一跤掉到水里面去,你怎样摔跤的呢?你掉到水里面去,你这个反应如何呢?别人又对你做了些什么呢?然后这个故事就可以展开,你如果把这些写的细致传神,那你就成功啦。

接下去我要讲一讲人物。小说就是要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的人物。我觉得小说还有一点就是它偏爱小人物和边缘人物。还有一点呢,我要说这个文学当中的人物,你一定要把他刻画的非常的生动。至于他到底是好人坏人,你不要去纠结这个。我觉得作家的使命就在于把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极鲜活,这就可以了。至于读者怎么去看,是读者的事情。作家给读者留下的空间越大,说明他的小说越是成功。如果说他写的这个人,符合以上特点并且能够引发一场争议的话,说明他这个小说人物塑造是最到位的。

(摘编自新浪网《赵淑萍老师谈小小说创作》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多次写到梨花,渲染了氛围,契合人物心境;作者赋予了梨花某种特殊的含义,增添了文章的艺术性。
B.母亲虚构了三十年前那个春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交代了小女儿得以降生的缘由,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C.这篇小说将平常人、寻常事当作描述主体,从看似不经意之处,探求人生真谛,挖掘着寻常之中藏匿的价值。
D.父亲形象感人至深。日寇入侵,他参加抗日救卫队,救死扶伤;建国后,他为中医院的创建重建,竭尽心力。
2.用赵淑萍老师有关小小说人物塑造的理论衡量下列小说中的人物,“最到位”的一项(       )
A.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
B.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便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下水追赶鸭子。
C.鱼给咬住的时候,他真觉得跟自己身受一样。“可是人不是生来要给人家打败的,”他说,“人尽可被毁灭,可是不会肯吃败仗的。”
D.林冲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3.本文中出版《误诊记》的“父亲”和晚年出版《随想录》的巴金在精神上有什么共通之处?请结合《秋天的梨花》和《小狗包弟》简要说明。
4.文本二第一段中强调了小说创作中的两个要素,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寻访万年稻源

赵丽宏

一颗小小的黑色稻米,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这是一颗完整的米粒,米粒上精致的细纹清晰可见,可是它已经炭化,已经穿越了万年时光。在人类的博物馆中,这是一件最不起眼的展品,但它吸引了所有访问者的目光。因为,这颗炭化的稻米,有一万年的历史。

这是浙江浦江的上山遗址博物馆。陪我来参观的,是考古学家蒋乐平。上山遗址博物馆中,保留着当年的考古现场。起伏不平的土层中,到处是发掘过的坑坑洼洼。蒋乐平和他的同事们,在这些坑坑洼洼里小心翼翼地拨开岁月的沙尘,让一件又一件见证历史的万年古物展陈在人们面前。

很多年前,浙江河姆渡发现了七千年前人类种植水稻的痕迹,当时曾成为重大新闻。上山遗址被发现时,还无法确定年代。这个被人称为上山堰的地方,埋藏着很多古人生活的遗迹。考古学家们发现,这里出土的陶器,多为夹炭陶,陶土中掺杂着许多稻壳。出土的古物中,有不少大大小小的磨石,还有很多石球石棒。这些,似乎都在证明,在这里生活的古代人类,已和稻谷结缘。夹炭陶片被送到北京大学测年分析。结果让蒋乐平吃惊,也让他兴奋:上山出土的陶器,历史超过一万年!而这些一万年前的陶土中,掺和着密集的破碎稻壳。蒋乐平深知这发现的意义,为追踪这些碎稻壳的由来,于是他动手实验。蒋乐平想那些类似磨盘的大石块与石球石棒,和稻谷有什么关系?他将适量稻谷放到上山出土的磨盘上,然后用一根石棒进行挤压搓磨。做这些动作时,蒋乐平觉得自己就是一万年前的上山先民,也许当年,他们就这样使用这些石头的工具,金黄的稻谷就这样在磨盘和石棒间被反复搓磨。五分钟后,他随意抓出一把经过搓磨的稻谷做统计,结果发现,被脱壳后保持完整的米粒有四百九十二颗,碎为半粒的一百二十颗,被碾碎的一百颗,未脱壳的只有四十四颗。这些石磨石棒,可能是上山古人为稻谷脱粒的优良工具。更重要的是,经过科学的分析,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炭陶中的稻谷遗存,有人工栽培的特征。这些稻谷,可能已不全然是荒原中的野生植物,而是经过了人类的驯化和培植,正逐渐化为大地上的农作物,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

一个残缺的大口陶盆,一颗小小的稻粒,一块磨盘,一根石棒,一个被揭示的古人村落遗址,成为考古的钥匙,埋藏多年的秘密被发现。上山遗址的发现,印证着先民万年前的智慧和勤劳。上山遗址,是人类走向文明道路上的一个深深的脚印。

在浦江,已经建起了一个造型质朴却内涵丰富的上山遗址博物馆。博物馆坐落在一大片稻田之中,当年的考古现场,被保留在博物馆的大厅里。在这里,能看到上山人用过的各种陶器。大大小小的陶罐上,可以依稀看到神秘的图案,那是一些寄托着飞扬神思的点和线条。还有石头做成的工具,磨盘、石球、石刀、石锤、石凿。而博物馆的中心焦点,是那颗黑色稻粒。在射灯的映照下,小小的万年古稻熠熠闪亮,如钻石,如乌金,牵动着参观者的思绪,让人的联想穿越时空,飞向遥远的古代。

上山遗址博物馆门口,有袁隆平的题词:“万年上山,世界稻源。”上山遗址的重大发现,使这位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深感欣喜,于是挥毫写下这八个字。

正是晚秋时分,风中已有寒意。但上山博物馆周围的一大片稻海,却在天地间蔓延着耀眼的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在风中点头,那是沉浸于丰收欢悦的微笑。稻田中,我看到一些装束简朴的农民在劳作,有人在车水,有人在弯腰收割,也有人牵着牛走在田间。走近细看,原来是一组组不动的雕塑。这也是博物馆的一部分。

视线越过上山的稻田,可以看到浦江的仙华山。浦江友人告诉我,在仙华山上,有一些神奇的岩石,上面有远古的神秘雕刻,这些岩雕的年代和成因,至今仍是谜。离开上山遗址,友人带我上了仙华山。在苍茫暮色中,我看到了那些隐匿在荒草中的神奇岩石。岩石上的浮雕,不是文字,也不是具体的物象,而是一些奇怪的符号,如一个个圆睁着或者微逢着的巨眼。神秘的眼神中,有惊奇,有诘问,有沉思,有疑惑。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夜色弥漫,无论是冰雪覆盖,还是风雨交加,这些眼睛永远在石头上睁着,默默遥望着无垠的苍穹。我想,这些浮雕,会不会和驯化了野生稻的上山人有着某种关联?相信我们的考古学家终有解密的一天。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上山遗址博物馆中,炭化的黑色稻虽然不够起眼,却能牵动参观者的思绪,主要原因是这颗稻米经历了万年之久。
B.浦江上山遗址博物馆就建立在当年考古现场上,其意图是体现人们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考古人的高度肯定与深情礼赞。
C.上山遗址出土了陶器以及各种磨石,还有很多石球石棒,考古学家蒋乐平的试验证实了它们和稻谷之间存在某种关联。
D.上山遗址博物馆特色明显,它以“农耕文化”为展示主题,里面陈列有陶器、农耕工具等文物,周围有农耕雕塑。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标题虽然简洁,却总领了文章内容。“寻访”一词表明参观目的,“万年”一词与现在相对,体现了稻源的历史久远。
B.文章先介绍上山遗址博物馆中的焦点——一颗已经炭化的黑色稻米,再写参观一事,这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人印象深刻。
C.文章写到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在上山遗址博物馆门口的题词,通过名人题词强化了上山遗址发现炭化黑色稻米的重大历史意义。
D.文章语言真切自然,用词准确。如第三段中“似乎”“也许”等猜想性词语的运用,表明了作者的心理和对于科学的严谨态度。
3.本文写考古学家的检验和试验过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有人评价赵丽宏的散文风格为“清新、宏阔”,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