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1.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2)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
2.选段中六个“譬如”构成的写景段落有什么作用。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雨,下了一夜。一团团黑云像筋疲力尽的逃兵,蜷缩在天际的一隅。花园南端,曙光照临柚子树波动的新叶,惊动了树下的阴影。时值斯拉万月,喷薄的旭日像不速之客,簌簌的笑声在枝头流荡。于是,沐浴阳光的情思,在邈远的心空飘游。

时光仿佛凝固了。

下午,突然响起的隆隆雷声,似在发出信号。顷刻之间,云团离开倒卧的所在,膨胀着,呼啸着,飞驰而来。堤坝里的水变得黑黝黝的,沉重的幽暗落在榕树底下。远处的树叶奏起了下雨的前奏。转眼间大雨滂沱,天空白茫茫的,地上一片汪洋。年老的林木甩动着蓬发似的枝梢像正在戏耍的顽童,硕大的棕榈叶也失去了往常的恬静。在不多久的时候,风止雨停了,青空像被擦拭过一般。一钩纤弱的月亮虽然刚离开病榻,但脸上仍挂着慵倦的笑意在天宇漫步。

心儿对我说,我见到的一切细小的东西都不愿自行消亡。无数鲜活的瞬间登上我七十岁的渡口,随即驶向“无形”。只有几许懈怠的时日被我留住,留在了平庸的诗歌里;它们告诉后人一件不平常的事——我曾观赏过这些美妙的景象。

1.文中“时光仿佛凝固了”七个字独立成段,在内容上有什么好处?
2.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进入漾濞,会进入茶马古道引出的秘密,领略民族历史的情怀。打开苍山西坡的封面,就看到了的杜鹃花,如火的浪漫让你觉得,整个苍山都要被这热情点燃。你看,顺着苍山碧水走去,就有一个石门向我们敞开。一条茶马古道,从深深的峡谷中而出,颇有“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之感。

细细长长的漾濞老街,犹如一道弯眉镶嵌在漾濞江一侧,卵石铺就的街道两旁,多数老建筑风骨犹存,坚守着漾濞曾经的兴盛。作为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老街接待过数不尽的马帮和商贾,漾濞人性情耿直,他们给你敬酒,还要给你献歌,实际上是要你多喝、喝够。那种带点强迫性的豪爽,让你觉得,他们根本就没拿你当外人“阿表哥,倒酒喝;阿表妹,倒酒喝;喜欢不喜欢,你也要喝。喜欢了你也要喝,不喜欢你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

同茶马古道重合的滇湎公路是重要的国防线,它与万里长城一样,书写了民族的不朽篇章。这里发生过地震,震垮了许多房屋,却震不垮漾濞人的意志,他们以极快的速度,在那条古街的另一面,建起了漂亮的新家园,那么大一片,铺排出漾濞人的新生活。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处的特色民谣,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3.文中两处加点词语在语境中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852年斯托夫人写了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林肯说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解放黑奴的大革命。比斯托夫人约晚50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也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革命,科学革命。它直接导致了后来卢瑟夫对原子结构的探秘,导致了原子弹的爆炸,导致了原子时代的到来。更重要的是这项发现的哲学意义。哲学家说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西方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公元1082年东方哲人苏东坡赤壁望月长叹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现在,居里夫人证明镭便是这样不能以一瞬而存在的物质,它会自己不停地发光、放热、放出射线,能灼伤人的皮肤,能穿透黑纸使胶片感光,能使空气导电,它刹那间是自己又不是自己。哲理就渗透在每个原子的毛孔里。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她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而比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_______,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_______,变成一条条______,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她得到了永恒。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就像化学的置换反应一样,她的青春美丽换位到了科学教科书里,换位到了人类文化的史册里。


(1)补充文中划线部分内容。
(2)引述林肯对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评价,目的是:_____。运用了 _____的写法。
(3)把“她得到了永恒。”分别改为反问句、感叹句、双重否定句。
2023-04-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中等专业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生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他的仁政____________。他想做一个挽狂澜于既倒的大人物,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天生孔丘,何用?然而奴隶社会土崩瓦解了,在许多市侩、政治骗子、谎言家,赳赳武夫得志之际,在许多成功人士于王事蹇蹇、席不暇暖之时,大师孔子,被晾在一边,____________,在那里干呆,有劲没处使。表面上看孔子,忙,甚至可以说忙的团团转。他开办私人学校,他奔走列国,他为世道人心的江河日下着急上火。可是这种都不是他心中所要的那个。孔子所要的克已复礼,是参政议政。孔子对做名儒、名士都不感兴趣,孔子要做的是名臣。孔子所处的时代天下一团糟,的确挺需要名臣的。

据传孔子曾经删修鲁史官所记的《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____________。看情形是金瓯片片碎,奴隶主贵族阶级忽喇喇似大厦倾。沧海横流,是要出英雄的。孔子就要做这个英雄,他要写天地这篇大文章,他要补天济世。他要日月所照之处成皆乐土,他要天下君王皆遵周制,他要刍荛采薪之人皆明礼义,他要儒家恩惠泽润众生。伟哉,孔子!壮哉,孔子!可惜,他一项也做不到。他只能是徒呕心血。孔子在历史面前是个迟到者,不合时宜者,逆潮流者。他想做的事,不是他不能为,而是时代已经不允许他了。他或许应该选择沉默和缺席,但选择沉默和缺席,又不是孔子了。孔子选择的是在场出席。在时代的长餐桌上,他拼命地要抓住属于自己的那份刀叉。,本来也是一种职业——为他人办丧事的一种职业。这使们的血液里存在着一种天生的实干家的执拗和吹吹打打的喧哗成份。

1.请在文中横线处选择填入恰当的成语(     
A.举步维艰   马齿徒增   不可胜数
B.举步维艰   倚马可待   擢发难数
C.物力维艰   马齿徒增   擢发难数
D.物力维艰   倚马可待   不可胜数
2.文中划横线的两处,第一处连用了四个“他”做主语,第二处只用了一个“孔子”做主语,对于二者的表达效果不正确的是(     
A.第一处连用了四个“他”做主语,紧承上文,具体阐释了孔子补天济世的英雄情怀在当时社会中的种种具体表现。
B.第一处连用了四个“他”做主语,用排比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孔子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的推崇与赞美之情。
C.第二处只用了一个“孔子”做主语,表达对孔子历史处境的惋惜遗憾,又不失对其不合时宜的批判之情。
D.第二处只用了一个“孔子”做主语,是作者继上文热情讴歌孔子后,又冷静地审视孔子所处的历史时代,指出孔子在自身抱负与现实矛盾中的辛酸无奈又尴尬的历史身份。
3.下列选项中与画波浪线句子使用修辞手法一致的是(     
A.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B.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C.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023-03-20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洮南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将欲过河去了。引得宝钗蹑手蹑脚地,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宝钗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滴翠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

宝钗在亭外听见说话,便煞住脚往里细听……心中吃惊,想道: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那亭内的红玉、坠儿刚一推窗,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往前赶,两个人都唬怔了。宝钗反向他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坠儿道:何曾见林姑娘了。宝钗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悄悄地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她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这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一定是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是怎样。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B.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C.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D.没有想到,百团大战中这个小小的“插曲”,四十年后,竟成了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
2.语段中宝钗的三次“故意”,是如何一步步打消红玉和坠儿的疑虑的?
2023-03-0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二十五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A“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凛冬时节,围坐香屑小炉,手握诗词半卷,三五好友,谈天说地,共品茶香……最近,多地掀起冬季消费新风潮,“围炉煮茶”①旭日东升,大有接续露营成为城市新消费的趋势。据统计,“围炉煮茶”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的话题播放量已超过16亿次,各电商平台上更有上万件有关商品。与此同时,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茶”再次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B《茶经·六之饮》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国茶作为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传统,其厚重广博已经②颠扑不破;同时,一个文化传统如何走入当代,融入今天的城市生活,同样还需要不断地年轻化、仪式化,被赋予新的内涵。除了茶本身之外,年轻人更重视的还是社交价值,比如精致的摆拍、讲究的仪式、闲适的情调等等。当然,也有人认为他们不过是③附庸风雅:出去喝个茶,还讲究穿搭、出片,多半不是真的冲着茶去的。其实,人的消费行为,大体都是有多元意义的,哪怕满足④口舌之快只是品茶的一小部分目的,但只要能在过程中感受到喝茶带来的美好,感受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就足够了。

1.文中四处画横线的成语中,有三处使用有误,请写出序号并进行修改。
2.文中A、B两处引用,一个提供了出处,一个没有提供出处,原因是什么?
3.有人说“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古典名著《红楼梦》提及茶事的文字有260余处,涉及很多有趣的茶礼茶俗。请结合原著内容,任选一个角度,简要介绍《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8 . 这些突发事件,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你写一则读书札记,谈谈自己的看法。
2023-03-0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大单元作业设计—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______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______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②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______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③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④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⑤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______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竟然   不信   甚至   B.竟然   不懂   简直   
C.居然   不信   简直   D.居然   不懂   甚至   
2.在《记念刘和珍君》中,与“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意思相近的表述反复出现,对其作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强化刘和珍温柔善良的形象
B.反衬反动派虐杀的凶残
C.抒发对刘和珍的尊敬之情
D.暗示爱国青年永远值得怀念
3.第③④两段以“但”字开头,独句成段,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2022-06-1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归他所有的城市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

一年当中有十一个月人们热爱着城市生活,谁也不能触犯它:摩天大楼、香烟小贩、有广角银幕的电影院,和所有无庸置疑地充满着吸引力的花样。而唯一一个对城市没有感情的自然是马可瓦多:至于他心里在想什么,第一因为他从不说出口而无从得知,第二他是那么微不足道,所以并不重要。

每年到一定的时候,八月就来临了。每逢此时,就会有一次感情的全面变动。再也没有人喜欢城市了,那些直到昨天还塞得满满的摩天大楼、地下道和停车场,突然既惹人嫌又讨人厌。大家唯一的一个念头是越早离开越好,于是,一次又一次地填满了火车、堵住高速公路,在八月十五日那天所有人都走光了。除了一个,马可瓦多是仅存的没离开城市的居民。

清晨,他出门走向市中心,面前是宽广无止境的道路,没有一辆汽车的荒凉。房屋的外观,从灰色低垂的铁门到每一片百叶窗,就像体育场的水泥阶梯座位一样紧密封闭着。整年马可瓦多都梦想着有一天能把路当路来使用,也就是说走在马路正中央。如今实现了,而且还可以闯越红灯,穿过对角线,停在广场中间。不过,他心里的喜悦并不是因为他完成了这些平常做不到的事,而是因为他用另一种方式来看所有的东西:马路或像山谷,或像干涸的河床;房屋则是险峻山岭的大石,或礁石的岩壁。

当然,很明显的少了某些东西,不过他所指的不是那些成列停放的汽车,或十字路口的堵塞,挤在超市入口混乱的人群,或安全岛上等待电车的乘客。真能填补空白,柔和线条的应该是由管道中爆裂漫溢的水,或劈开地面暴现于外的人行道上的树根。马可瓦多的目光巡视着整座城市,希望能找到它的另一面——在油漆、柏油、玻璃和灰泥的城市下一个树皮、鱼鳞、疙瘩和经脉的城市。他每天都得经过的建筑物,如今在他看来是多孔的沙岩堆,工地的栅栏是有着宝石般树结的新鲜松树的茎轴,在布店招牌上弯弯曲曲躺着的是会变成蝴蝶的沉睡的毛毛虫。

可以说,这座刚被人类抛弃的城市,此刻被直到昨天还藏匿着而今天却占尽上风的居住者所支配。马可瓦多的散步一会儿循着一列蚂蚁的路线,一会儿转向迷路金龟子的飞行,一会儿又停下来以便陪伴迈着扭曲但庄重步伐的蚯蚓。占据了城市的不仅是动物,马可瓦多发现在路边书报摊上方有一层薄薄的绿霉,在餐厅前方的杨树努力地把它的叶子推向人行道以外的范围。城市还存在吗?那个以往把马可瓦多的生活关起来的合成建材住宅区,现在是各种石头拼贴的马赛克,由视觉及触觉就能分辨出每一块石头的不同,因为有不同的硬度、不同的热度,及不同的密度。

就这样,马可瓦多忘记了人行道和斑马线的功用。当他像只蝴蝶左飞右摇地在马路上穿梭时,突然一辆司拍得汽车以时速一百公里来到他身后,并在距离臀部一毫米的地方才停下来。一半由于惊吓,一半由于空气的震动,马可瓦多蹦跳起来,又晕沉沉地跌下。

那辆汽车央带着大量的噪音,几乎原地打了一转才把车煞住。跳出一组衣冠不整的年轻人。这回我要挨揍了,马可瓦多想,因为我走在马路中央。

那些年轻人配备着奇怪的工具。我们终于找到了,终于!他们围着马可瓦多嚷嚷。喔!其中一个抓着一根银色的棒子靠近嘴巴,您是唯一一位在八月节还在城市里的居民。对不起,先生,可以跟电视观众说说您的感想吗?然后把那根银棒塞到他的鼻子下。

闪出一股眩眼的强光,热得像在烤箱里,马可瓦多快昏倒了。所有人把焦距对准了他,反光板、摄影机和麦克风。马可瓦多结结巴巴地说了几句话,而每发出三个音节,那位年轻人便突然现身,把麦克风转向自己:啊,您是说……然后紧抓麦克风自说自话十分钟。

现在我可以走了吗?

当然,我们十分感激您……不过,您要是没什么事做……而且想赚几张千元大钞……不知道您愿不愿意留下来帮我们?

整个广场一片混乱:大货运车、小工具车、有轨道的摄影机、蓄电池、灯具,一组一组穿着工作服的人员这边那边地走来走去,汗流浃背。

在那里,她来了,她来了!一位电视女明星从一辆敞篷车上走了下来。

加油!小伙子,我们可以开拍喷泉这一景了!

疯狂八月的电视导播开始发号施令,拍摄这位女明星在全市最重要的喷泉落水的镜头。

小工马可瓦多被交派的任务是在广场上搬动那个底座沉重的大反光板。偌大的广场现在四处嗡嗡响着机器声、水银灯的吱吱声,回荡着捶打临时金属支架的敲击声和喊叫声……在马可瓦多朦胧、惊呆了的眼睛中,往常熟悉的城市又重新从那隐约一现,或从根本只是梦境的另一个城市手中夺回了它原有的地位。

1.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2.小说为什么多次写到马可瓦多对城市的想象?
3.小说情节出现哪三次“反转”?各有什么好处?
4.理解小说题目丰富的寓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