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牵风记(节选)

徐怀中

野政文工团派出一个小分队,来九团慰问演出。思想内容没得说,可是出来进去总是那么几个熟悉面孔,太乏味了!台下开始发难:不看!不看!不看!

最初只有少数人起哄,像是受到恶性传染,到处尖声刺耳地打起了口哨。

报幕人从大幕中缝处钻出来,他每次出现,观众都以为演出将会做出重新调整。台下又狂呼乱喊起来:出来一个坤角儿!出来一个坤角儿!

宣传队队长亲自到大幕前讲话,面目严肃到不可能更加严肃:我可以负责地向你们声明,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坤角儿,绝对没有!

有!”“有!台下齐声揭露。

小分队里确实有两位女演员,可是今晚排定的节目单里没有女角,分派她们俩反串鬼子兵。

团长齐竞接到报告,风风火火地赶来了。

有人认出了团长,彼此提醒:一号!”“一号!

前面几排观众端端正正坐好了,远处的人似乎觉察出有什么不对头,也都不敢再出声了。齐竞这才开始队前训话:丢人现眼!给八路军丢人现眼!给‘虎团’全团将士丢人现眼!

全场空气像是凝结在一处,紧张极了,大家都听到自己的心咚咚地跳。齐竞转身向当值的现场总指挥挥手说:解散!各单位带回!

老乡们叹息说,可惜一台好节目,就这样吹灯拔蜡了。

请等一下!请等一下!传来一个女孩子的呼喊声。

虎团团长齐竞远远看到,那个女孩子站在场地最后,一只手抱着长长的一个什么物件。她很有自信的样子,脸上总挂着那么一丝天然的微笑。

女孩仰起脸,向高居于舞台台口的齐竞提出交涉:首长同志,你好!碰巧我带着古琴,就由我为大家弹奏一支曲子可以吗?

一个花季少女怀抱古琴,突然出现在队列前,齐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陪同女孩子的地方干部上前说明,她是从北平来的女学生,名叫汪可逾。路经此地,正好赶上虎团在开晚会。

齐竞脸上顿时感觉热辣辣的,这一下,让沦陷区来的女学生看笑话了!应该欣然接受,还是婉言谢绝呢?他心想,作为现场的最高指挥员,决不可冷冰冰地板起面孔,对着如此天真烂漫的一种想法,劈头一瓢冷水浇下来。

欢迎欢迎!请到台上来!请到台上来!齐竞正式发出邀请。

汪可逾登上舞台,她已经高兴得迫不及待解开琴囊,取出了古琴。

哎哟天哪!这不是一张宋代古琴吗?齐竞随口吟诵出了白居易《废琴》诗句: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澹无味,不称今人情。女学生也来了兴致,以白居易的另一首诗做回应: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老乡们也都重新围拢上来,等待恢复演出。自然是由齐竞担任了报幕员:安静!安静!现在请小汪同学为大家演奏一支古琴曲,好不好啊?

好!只见汪姑娘缓缓抬起右臂腕,纤纤素手弹出了一个散音--空弦音。她的这张宋琴共鸣极佳,洪亮一如铜钟。

离开舞台一段距离,便可以隐约听到远处接连不断的炮声。台下观众早把战火纷飞隆隆炮声置诸脑后了,一支古琴曲营造出了超乎音响感受的一种空幻氛围,清风明月,万籁俱寂,令全场军民泰然心悦,陶醉不已。

20世纪末,军事科学院一个战史编写小组重访太行山根据地。抗战初期许多著名战例,便发生在这一带,日军发起规模空前的1942年五一扫荡,此地也正是遭受祸害的中心地区。当地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全都作为亲历者接受了采访。

让来访者大失所望,老人们对当年战斗中许多生动感人的细节记忆很模糊,掏不出他们几句话了。而尚未成年的一个北平女学生,以她尚不娴熟的技艺弹奏了几支古琴曲,老人们却至今难以忘怀,连种种细节都能讲得出来。那位汪姑娘怎样席地而坐,怎样将古琴架在双腿上,又怎样缓缓抬起右腕,以右手中指尖弹拨出一个空弦音。

那天独立第九旅举办的军民同乐晚会,远远超出了娱乐的含义,令战史编写组各位将校难以置信。

而事实上,那个夜晚军情正是十万火急。日军已经完成隐蔽合围部署,并组成了挺进杀入支队,企图对太行区领导机关来一个迅雷不及掩耳的向心奔袭。我军则采取敌进我进战术,适时向日军后方交通线和据点发起猛烈攻击,迫敌回援,变被动为主动。敌我双方作战指挥的电报讯号往返交错,在茫茫夜空织成了一张无形的网。汪姑娘的古琴曲,悠悠然穿过那张炽热的电讯网,随疾风流云远远传向四方。

齐竞接到指挥部加急电报,来不及先向汪姑娘打一声招呼,让她终止演奏,而是直接向全场宣布:全体起立!出发!

转眼之间,台上已经空空的了,幕布一收,再看不出这里有过什么舞台的痕迹。一号和他的两名警卫员已经上马了,团民运科科长跑来报告,说那个北平女学生向他报名参军,非跟着部队走不可。齐竞一听就急了:你有脑子没有?她拿着边区政府的介绍信,要去太行二中,你半路把人给拐跑了,怎么交代?远远看见,小汪深一脚浅一脚向这边跑过来,他指头戳着民运科科长的鼻子尖喝令:甩掉她!听清楚了,甩掉她!

齐竞一抖缰绳飞奔而去,两名骑兵通信员紧随其后,消失在黑暗中。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慰问演出的演员人数少,都是老面孔,加上没有女演员,导致战士对节目失去兴致,又是起哄又是狂呼乱喊。
B.团长齐竞的出场让慰问现场乱糟糟的局面迅速发生了改变,由此可见齐竞在九团战士中的影响力。
C.老人们对于晚会上汪可逾的演奏记忆犹新,而对当年战斗中的细节记忆模糊,说明演奏效果的不同寻常。
D.齐竞对民运科科长的喝令简短而有力,既体现其军人身份,又暗示出军情紧急,包含着对汪可逾安全的担心。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士的发难,团长的训斥,老乡们的感叹,为后面女主人公汪可逾的出场并演奏蓄势,情节上跌宕起伏。
B.小说对团长齐竞的语言描写精彩传神,特别是队前训话和吟诵诗句两处,前后形象判若两人,对比鲜明。
C.文中描写汪可逾的音乐演奏很有艺术特色,如“超乎音响感受的一种空幻氛围”等句,都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
D.画横线的句子一方面概括小说的写作背景,另一方面开启下文,由军民同乐的晚会写到严峻的战争局势。
3.小说节选部分可看出汪可逾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2021-02-0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昏

(英国)萨基

诺尔曼·葛尔特茨比坐在海德公园的长凳上。这是三月初的一个傍晚,暮色苍茫,笼罩大地,只有那微弱的月光和点点星星的亮光冲淡着昏暗的夜幕。马路和人行道都空落落的。然而,就在这样的夜色中仍有不少被人们遗忘的小人物在活动着。他们有的荡来荡去,无声无息:有的把自己点缀在长凳和木椅上,毫不显眼,在昏暗中,他们的身影已无法辨认清楚。

葛尔特茨比此时觉得眼前的景色与他的心情完全和谐。黄昏,在他看来,是失意者的时刻。经过奋斗仍不免遭到惨败的男男女女,在这日薄西山的时候纷纷出来活动,躲避着好奇者的寻根问底。

长凳另一端,就在他身旁,坐着一位老先生。从他的神态里,可以看出他正在和社会抗衡,但是他的气概已趋衰退。坐了一会儿,老人起身离去,慢慢消失在黑暗中。

空出来的位子几乎立刻就被一个年轻人占据了。但是他面部的神情并不比那位老人开朗,嘴里还狠狠地骂了一声,好像是要强调: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能使他称心如意。

看来您心情不好啊。葛尔特茨比说道,心想他这番表演准是为了引起自己的注意。年轻人转过身来,脸上的神情非常坦然。但是葛尔特茨比反而因此一下子警觉了起来。要是陷入我的困境,您的心情也好不了,他回答说,我干了一件有生以来最傻的事。”“是吗?葛尔特茨比不动声色地问道。

我今天下午到的伦敦,本打算在伯塔刚尼安饭店落脚,年轻人接着说道,可是到了那儿我才发现,饭店已经被拆掉了,我只好去了另一家旅店。到了我的住处,就出去买香皂了——我讨厌旅店里的香皂,可自己又忘记准备了。我在街上溜达一会儿,在酒吧喝了杯酒,又逛了逛商店,然后转身回旅馆。就在这时候,忽然意识到,我根本没记住旅馆叫什么,更不知道它在哪条街上。这多么尴尬!我在伦敦又举目无亲。我出来的时候,身上只带了一先令。买了块香皂,喝了杯酒,也就花得差不多了,只怕要落得个流浪街头,无处栖身了。

年轻人讲完这段故事后,出现了片刻沉寂。这种沉寂是意味深长。您大概想,我讲的这段遭遇荒诞无稽吧。年轻人随后委屈地说道。

这事也并非不可能。葛尔特茨比像法官审理案件似的说。

听完,年轻人精神为之一振,我大概得到河堤上过夜了,除非能找到个够朋友的人,他能相信这是确有其事。不管怎么说,我很高兴,因为您并没有认为我这段遭遇过于荒唐。

年轻人往这最后一句话里倾注了不少热情,就好像有意向葛尔特茨比表示,他基本上已经具备了够朋友的人的必要条件。

然而,葛尔特茨比慢吞吞地说,这段故事里的破绽就在于您拿不出那块香皂来。年轻人连忙向前探身,在大衣口袋里忙乱地摸了起来。他一下子跳了起来。

准把它丢了。他怒气冲冲地嘟囔了一声。

一个下午就丢了家旅馆,又丢了块香皂,这只能说明您存心粗枝大叶。葛尔特茨比接着说道,可是年轻人没等他话音落地就走了。他顺小路溜掉了,头昂得高高的,表情高傲。

说来怪可惜,葛尔特茨比想道,整个故事中只有出去买香皂有说服力,然而在这细节上露了马脚。他要有一点先见之明,就应该事先准备下一块新的香皂。

想到这里,葛尔特茨比站了起来,准备离去。就在这时候,他惊讶地喊了一声。只见地上,在长凳边上,躺着一个崭新的椭圆形小纸包。除了是块香皂,还能是什么!准是那年轻人一屁股坐下来的时候从衣兜里掉出来的。

说时迟,那时快,葛尔特茨比立刻去寻找这位年轻人的踪影。就在他感到无望的时候,忽然发现那个人正站在马车道的路边上,神态犹豫地站着。当他听到葛尔特茨比呼喊他的时候,他带着几分敌意,好像准备自卫似的猛然转过身来。

能证明您那段遭遇真实性的重要证据找到了,葛尔特茨比说道,伸出手来把香皂递了过去。您走后,我在地上发现的。我曾经对您不信任,您一定要原谅。您如不嫌弃,我可以借给您一枚二十先令的金币……

年轻人连忙接过金币,放进兜里。

幸好给你找着了。年轻人感激地说道,声音还有点呜咽。他急忙跑开了。

这孩子真可怜,差点哭出声来。这对我也是个教训,不能自作聪明,不能仅仅凭一时的情况就给一个人下判断。

葛尔特茨比顺着原路往回走去。经过那条长凳时——他看到一位老先生在长凳下面和四周望来望去,捅来捅去。葛尔特茨比认出这就是刚才同他坐在一起的那位老人。

您丢什么东西了,先生?他问道。对了,丢了一块香皂。

(选自《外国短篇小说百篇》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暮色苍茫、星月微弱,黯淡的光线烘托了人物低迷的心情,也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年轻人的骗局必然败露的结局。
B.在老人“气概已趋衰退”和“空出来的位子”立刻被年轻人占据了的描述中,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社会弱者受欺的无情批判。
C.年轻人“神情坦然”,引起葛尔特茨“警觉”,葛尔特茨“不动声色”地问起他的遭遇,这说明他不太相信年轻人说的话。
D.当年轻人听到葛尔特茨比呼喊他时,他“带着几分敌意”“猛然转过身来”,可以看出,此前葛尔特茨比的话深深激怒了他。
2.下列关于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刻意描绘了一起发生在黄昏时分的欺诈事件,小说的故事背景、社会背景、人物命运等都染上了“黄昏”的色调,具有象征意味。
B.小说写出了小人物的“黄昏人生”,展现了一个真实的“黄昏社会”,并对“黄昏人生”背后的人性堕落给予了不露声色的审视和批判。
C.小说以小见大,截取社会生活中一个具有典型性小切片,将原本并不奇崛的事件讲述得曲折有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D.作品情节构思扑朔迷离,以开放的架构给读者预留了想象的空间,使小说具有了“欧·亨利”式幽默滑稽的效果,引入深思,耐人寻味。
3.请简要概析小说中葛尔特茨比的人物形象特征。
4.有人建议将小说标题改成“一块香皂”,你觉得“黄昏”和“一块香皂”哪一个标题更好?请结合文本陈述你的理由。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草根饭店(节选)

阿城

安丰饭店是一家小饭店,和老爸的家隔着一条街。在这条街上类似的小饭店很多,什么火锅、面条、水饺、包子、大众熘炒等等,就是为草根层服务的。平常在这里吃饭的都是在附近打工的各种各样的手艺人,包括出租车司机、进城运菜的农民,偶尔也有附近住户。这儿的服务也是草根式的,非常近便,非常义气,也非常实在。

我在临出国之前,就常到这家小饭店去给老爸老妈订餐,老爸老妈毕竟已经退休多年,又身体多病,上下楼不方便了。所以我每次去的时候,都要在这家小饭店叫两个菜,当然是老人家喜欢吃的菜,一个是炸茄盒,再一个是滑溜里脊。

饭店的老板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厨师。他的手艺好,服务又精到,招人喜欢的是既干净又卫生,且童叟无欺。这里面除了职业操守之外,毕竟大家都是邻居。

老板一家就三口人,老伴儿加上他儿子。儿子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街坊邻居都认识,他整天在街上晃。也可能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他也能炒两个菜,就是不爱干。他爹对此也没有办法。他反过来还做他爹的思想工作,说,老爸,时代不同了,什么溜肉段儿、锅包肉、渍菜粉儿,现在全改成麦当劳、披萨、奶汁肉饼了,知道不?我们这代人将来要吃的是这个,你们那代人不过是吃一种回忆,吃一种缺心眼儿。老板操起茶壶就要打他,他噌地就溜了,临出门之前诚恳地说,老爸,你再好好想想,我说的是不是这么个理。

老爹还真想了,觉得儿子说得有点儿道理,就咧嘴苦笑起来。然而,街坊邻居,那些老顾客还是点这几种菜。儿子心血来潮,琢磨的那几款新花样,除了个别年轻人,根本没人点。尤其是逢年过节,换句话说,逢年过节就是吃传统菜,年是传统的年,饭是传统的饭,人是传统的人。这样的年在老板这一代人的眼里,才是名副其实的年。

我出国之前,决定到安丰饭店请老板喝两盅。老板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可我一开小饭馆儿的,能替你办什么事呢?顶多就是炒俩菜,别的本事,没了。我说,这就足够了。我要出国了,我这一走,老爸老妈就没人照顾了。我也不是求你照顾他们,就是每个星期天,您给他们送上两个菜去,一个炸茄盒,一个滑溜里脊,两碗大米饭,再整碗热乎乎的鸡蛋柿子汤。老板说,没问题,包我身上了。

头几年往家打电话,老爸老妈说,饭店老板按时按点给我们送饭,逢年过节还给加两个不要钱的菜,挺好的。我一听,乐了。

话分两头。饭店这头在我走后的第三年春上,一天大清早,老板使劲一推门,魔术一样人就软了,不行了。儿子毛了,立刻送医院抢救。临终前,老板交代完了后事,说,还有一件事,别忘了每个星期天给对面老王家送菜送饭,汤一定要热乎乎的。儿子说,还扯呢,你都快死了,说点重要的,存款呐,古玩呐,都秘在哪儿啦?他爹苦笑着对儿子说,记得我那双毡疙瘩吗?银行存单都在那里呢,鞋垫下面,用塑料纸包着。

老板儿子凭着毡疙瘩里老爹留下的那几张存单,对小饭店进行了彻底的改造,还盘下了楼上的那家,分上下两层,重新请了厨师。出人意料的是,依旧是大众熘炒。一街人都啧啧称奇,说,瞅见没,爹死,小子出息了。但对我而言,我爹妈的那俩菜,老板儿子照例按照他老爹的遗嘱一次不落地送上去。八年后我回来,是因为老爸老妈双双过世了。

之后,我决定去街对面的安丰饭店去给老板请个安。真没想到老板已经去世了,老板的儿子已经是新老板了。我俩坐在卡座上喝茶。

老板儿子奇怪地问我,你老爸老妈和我老爸啥关系?

我说,没关系。就是我临走之前托你爹每周给他们送两个菜上去,我把钱打到你爸的卡里,后来就打不进去了,才停的。

小老板说,嘿,我还以为我爸玩赠送呢。兄弟,我可是一次也没差地送啊。

我说,没问题,差多少钱我都给你。

小老板一挥手说,扯是不?就算我替你孝敬你爹妈啦。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安丰饭店是一家小饭店,和老爸的家隔着一条街”开篇,自然引出了饭店与“我”家的关系,有利于故事的展开和对人物的塑造。
B.“我”是一个很孝顺的年轻人,出国前委托饭店老板每周日给“我”父母送一次饭菜,老板一直信守承诺,直到老板去世才停止送餐。
C.老板儿子是个知错能改的青年,先前眼高手低、游手好闲,后来子承父业、恪守传统,受到街坊邻居的交口称赞。
D.小说取材于市井生活,人物语言充满着生活的气息,故事虽无波澜,却于平凡朴实中闪现着底层人物的人性光辉。
2.“我”在作品中起到什么作用?请加以简析。
3.小说写的是发生在安丰饭店的故事,却为何取名为“草根饭店”?请简要分析。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送穷

黄大刚

过小年,黄家庄家家户户要“采屋送穷”,砍下竹子,留下顶部的竹叶,制成大扫把,扫除屋顶上的蜘蛛网,对全家进行一次大清洁。“采屋”过后的青竹不能留在家里,必须送到村里的垃圾堆烧了,这叫“送穷”。丢青竹前,都要念道“送穷公,送穷婆,今年吃棵仔,明年吃阉鸡。”看着火把青竹吞没了,心中豁然开朗,没了穷运晦气缠身的重负,来年的好光景隐约可见。

早上起来吃过早饭,张山喂鸡,把鸭子赶到水塘,转来转去,就是不去砍竹子,婆娘看不下去了,催道:“日头都出来了,还不去砍竹子采屋?”张山出去了,日头爬到竹梢时,张山两手空空回来。“你都干吗去了,竹子呢?”“我牵牛去吃草了,你急啥,有啥好急的?”张山不好声气地戗了婆娘一句。“到底你采不采屋送穷,我可告诉你,今天不采屋送穷,明日可就不兴了。”“就你知道,啰里啰嗦的。”张山声音大了起来。说实在,张山有点不想“采屋送穷”,自从当上了扶贫户,张山尝到了帮扶的甜头:帮扶的十六头猪出栏了;去年年底领到的黄牛下了一只牛崽;连续三年的水稻和瓜菜种植的肥料都是政府给的;那间住了三代的土坯房列入了危房改造,在政府补贴下,盖了起来。家里增加了收入,儿子大学毕业,在城里找到了工作,张山总算喘了口气。

张山的帮扶责任人是王东,村主任叫他王科长。说实在的,来得勤,节假日除了慰问品还有慰问金,挖空心思为他找脱贫的法子,特别是建新房,找有关部门鉴定,帮他填申报材料,跑上跑下费了不少精神,张山打心底里感激他。可每次统计收入,张山就很不愉快,“哪有那么多?”“不亏本就好了。”“种出来就自个儿吃,没有收入。”……张山争辩,可怜的样子,王科长有时只得顺从他。   

王科长对他家的环境卫生很有意见,地上密布着鸡屎、烟头,还有纸屑,脏衣服乱扔。

每次王科长都说:“山爹做一下卫生嘛,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科长,我哪有扫天下的本事?”

“一样道理嘛。”

“是,是。”张山把堆在椅子上的脏衣服挂到了绳子上,挥舞着手把鸡轰到了屋外。

王科长动手帮他打扫起卫生来,拦都拦不住,张山只好和王科长一起动手。

王科长指着整洁的屋子,说:“山爹,打扫干净点不是舒服吗?”

张山满不在乎:“领导,我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舒服的,打扫干净,不是还要脏?”

王科长说:“山爹,你要拐过弯来,思想不要是老样子。”

“是,是。”张山连声应着。可下次来,张山家还是老样子,脏得没法下脚。

王科长多好的性子都忍不住,发了一通火:你干吗这样,我帮扶你容易吗?来一趟跑几十里山路,我小孩病了,都没空陪,就打扫卫生这样的小事,跟你说了那么多次,你就是不做,这事难吗?辛苦吗?明明知道上面要求要贫困户打扫卫生,你还这样?”说到动情处,王科长的眼里溢出了泪花。

婆娘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开始收抬屋里的卫生,却被张山喝住了,女人嘟囔着:“你看人家王科长……”“你懂个屁。你再打扫给我看,就你能是不是?”

女人不解地看着他,见他很凶的样子,只得放下扫把。

原以为太脏就可以不脱贫,没想到上个星期、王科长还有村干部和他一笔一笔细算了收入,超过了贫困线,把他列入了今年的脱贫对象。

事实就在那里,他百口难辩。

听村主任说,这几天有暗访组要来暗访,王科长还特意打电话让他搞好清洁卫生。

张山如溺水者抓住了稻草,如果被暗访组抓住了把柄,肯定脱不了贫的,张山盘算着。

张山铁了心,这次坚决不“采屋送穷”,虽说不吉利,但那是封建的说法,哪比扶贫政策来得实在?

“山爹,还没采屋啊?”听到王科长的声音,张山的身体不由抖了一下,慌乱站了起来:“还,还没呢。砍不到竹子。”

“这样啊,这是春节的慰问品和慰问金。你等一下,我去慰问李池,顺便帮你把竹子砍回来。”王科长把油、米还有红包递给他。

“李池不是脱贫了吗,还慰问?”张山张大嘴巴。

“是,可是脱贫不脱政策,一样得慰问。”

王科长走得没了影,张山才回过神来,精神十足地收拾起屋里的东西来。

(选自《小说月报》2020.5)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山在每次统计收入时,总是说“哪有那么多?”“不亏本就好了。”“种出来就自个儿吃,没有收入。”表明他对自家现状还不满足。
B.张山有时令人难以理解,王科长真心帮扶他家,周末孩子病了都不顾及看护,也跑过来看他、帮他,但也都没有打动他。
C.当张山采屋送穷不积极时,他的婆娘说“今天不采屋送穷,明日可就不兴了。”她很着急,说明她对“采屋送穷”这事很信服。
D.小说塑造了以王科长为代表的可敬的扶贫干部形象。他们为帮扶像张山这样的贫困户,付出了很多;周末来看望,过春节也来看望。
2.小说开篇一段描写,有何作用?
3.张山对待“采屋送穷”的态度,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4.有位长期关注扶贫的老者读完这篇小说,凝视着小说的结尾陷入沉思。“张山还是没有真“脱贫”,看来扶贫工作还有一段路要走啊!”他为什么这样想?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021-01-2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锦衣(节选)

莫言

[秦兴邦上。]

秦兴邦 (唱)越重洋返故乡不畏艰难,举义旗杀狗官重任在肩。星官兄设巧计瞒天过海,但愿得大功告成天遂人愿。

[王婆、王豹上。]

秦兴邦 大哥大嫂借光了。

王婆 哎,骂人哪?(指王豹)这是我娘家亲侄子,我是他亲姑姑。

秦兴邦 (抱拳作揖)恕小人眼拙,得罪了。

[王豹警觉地打量着秦兴邦。]

王豹 我说这位先生,您风尘仆仆,一口外县口音,您到俺这穷乡僻壤,一定有重要的公干。

秦兴邦 小人是烟台人,受朋友之托,来高密东北乡找一家顺发盐铺。

王豹 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秦兴邦 鄙姓秦,名兴邦。

王婆 我问你去那盐铺干什么?

秦兴邦 (唱)贵乡的扑灰年画美名远扬,东北三省有市场。兴邦原本是贩画的客,进货结账常来往。

王豹 (唱)看您辫子粗又长,看您两眼放蓝光,看您唇红齿不黄,看您手指细又长,哪里像个画子客,分明是个读书郎。

秦兴邦 (唱)兴邦确是画子客。

王婆 你这人,的确也不像个画子客。他们当衙役的,都是鹰眼狗鼻子。

王豹 老姑,您少说几句吧。我说那秦什么邦,既然俺老姑点明了俺的身份,你就把那些偷梁换柱、弄奸耍鬼的小把戏儿,找块尿布儿,裹吧裹吧放起来吧!(往前一步,一把拽下了秦兴邦的假辫子)说!你是什么人?要到哪里去?

秦兴邦 (惊慌地)大爷,小人黔驴小技,瞒不过您的火眼金睛。

王豹 说吧,到底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氏?

秦兴邦 小人确实叫秦兴邦,烟台玉皇山人士。

王豹 (摇动着手中假辫子)是从日本潜回来的革命党吧?

秦兴邦 小的没参加革命党。

王豹 这辫子是怎么回事?

秦兴邦 这辫子是被革命党强剪了去的。刚一长长,又被他们剪了去。小的回乡心切,只好买了根假辫子戴上。

王豹 你到顺发盐铺干什么?那季星官是不是也潜回来了?

秦兴邦 (唱)我与那季星官投缘对脾,在船上结成了异姓兄弟。

王豹 他参加了革命党?

秦兴邦 (唱)我们是大清朝的忠顺子民,在日本也发誓要效忠皇帝。

王婆 日本国也有皇帝?

秦兴邦 (唱)只可恨革命党不讲道理,强按脖子剪去俺头上辫子。原承想买假辫结伴回国,星官兄染急症一命归西。

王豹 死了?

秦兴邦 死了。

王婆 我这还要给他去说熄妇呢!这不断我的财路吗?

秦兴邦 (唱)忍悲痛将季兄烧化成灰,背骨殖回故里落叶归根。

[秦兴邦将肩上的包袱卸下来,捧给王豹。]

王婆 我还以为你背着一大包银子呢,没想到背着一盒子骨灰!呸!晦气!

王豹 (从腰里抽出一根铁链子,往秦兴邦脖子上一搭)编得还挺圆话儿,走吧,跟我去县衙见太爷去。

秦兴邦 (作揖)大爷,您高抬贵手,放了我吧。

王豹 我放了你?我放了你容易,可太爷明儿问我,王豹,让你捉的革命党呢?我说,被我高抬贵手给放了。太爷会怎么着?赏我二两银子,还是赏我两耳刮子?

秦兴邦 大哥,我真的不是革命党,我爷爷是大清朝的举人,我怎么能去当革命党呢?

王婆 还是书香门第?

王豹 我不管你是书香门第还是庄户人家,我一大早出来,茶没唱一碗,饭没吃一口,这会儿饿得前胸贴着后背,渴得嗓子眼里往外冒烟。我还跟你废话什么?(一扽铁链)走,跟我见太爷去。

秦兴邦 (摸出一块银子,递给王豹)大爷去喝杯茶吧。

王婆 我说大侄子,你可不敢徇私枉法,犯法株连九族,老姑我也要跟着你遭殃!

秦兴邦 (又摸出一块银子递给王婆)老姑,您也喝杯茶去。

王婆 嗨,这孩子懂事儿。

秦兴邦 我真不是革命党。

王豹 (晃晃手中的辫子)革命党脸上又没贴个记号。

秦兴邦 (摘下怀表送给王豹)大爷高抬贵手。

[王豹欣赏着怀表。]

王婆 大侄子哎,老姑给你提个醒儿,私放革命党满门抄折啊!

秦兴邦 (摘下脖子上一个银锁)老姑,这是小侄的护身符,送给您表表小侄的孝心。

王豹 按理说呢,我得把你浑身上下这么细细地搜上两遍,可你到底也算个读书人,这点面子我还是给你留着吧。

秦兴邦 多谢大爷宽谅。

王豹 算你运气,要是你今天碰上我那些伙计,怎么着也得把你这件袍子剥下来。

秦兴邦 (脱下袍子,递给王豹)只要大爷不嫌脏……

王豹 (接过袍子,把假辫子扔给秦兴邦)把辫子戴上,倒也不像革命党。

秦兴邦 小的将季兄的骨灰送到顺发盐铺,立即打道回乡。

王豹 把那季星官的骨灰交给我吧,大爷我替你代劳了。怎么,还信不过我?

秦兴邦 多谢大爷,小的求之不得。

王豹 那就麻溜地走吧。大爷这会儿心软放了你,待会儿大爷心硬起来……

[秦兴邦将包袱交给王豹,深揖,匆匆下。]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开头通过唱词介绍了秦兴邦和季星官回到高密的目的,并暗示了他们回来的不同方式,为下文剧情发展埋下伏笔。
B.王婆说“他们当衙役的,都是鹰眼狗鼻子”,说明王豹具有相当的职业敏感,他对秦兴邦的画客身份产生了很大的怀疑。
C.秦兴邦递给王豹一块银子请他喝茶,王婆很担心王豹因此徇私枉法,她知道犯法株连九族,她害怕可能会跟着他遭殃。
D.选文中王豹接过了袍子后,把假辫子扔给秦兴邦,让他把子戴上,是因为在王豹眼里,秦兴邦戴着辫子,才不像革命党。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语言通俗自然,简练明确,对白、独白和旁白,充分地表现了剧中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选文舞台说明具有鲜明的戏剧特点,如王豹“往前一步,一把拽下了秦兴邦的假辫子”,表现了王豹的蛮横,同时展现了戏剧的矛盾冲突。
C.选文人物形象塑造十分突出,靠说媒谋财的王婆巧舌如簧,和王豹一唱一和地敲诈秦兴邦,充分表现了乱世中小人物的生存智慧。
D.选文结构严谨,巧设伏笔。开头交代“星官兄设巧计瞒天过海”,使文末王豹索要季星官的骨灰而秦兴邦轻易送出这一情节合乎情理。
3.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秦兴邦的形象特点。
4.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对题目“锦衣”的理解。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往事如“烟”

冯骥才

从家族史的意义上说,抽烟没有遗传。虽然我父亲抽烟,我也抽过烟,但在烟上我们没有基因关系。我曾经大抽其烟,我儿子却绝不沾烟,儿子坚定地认为不抽烟是一种文明。看来个人的烟史是一段绝对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记得上小学时,我做肺部的X光透视检查。医生一看我肺部的影像,竟然朝我瞪大双眼,那神气好像发现了奇迹。他对我说:“你的肺简直跟玻璃的一样,太干净太透亮了。记住,孩子,长大可绝对不要吸烟!”

可是,后来步入艰难的社会。我从事仿制古画的单位被“文革”的大锤击碎。我必须为一家塑料印刷的小作坊跑业务,天天像沿街乞讨一样,钻进一家家工厂去寻找活计。而接洽业务,打开局面,与对方沟通,先要敬上一支烟。烟是市井中一把打开对方大门的钥匙。可最初我敬上烟时,却只是看着对方抽,自己不抽。这样反而倒有些尴尬。敬烟成了生硬的“送礼”。于是,我便硬着头皮开始了抽烟的生涯。为了敬烟而吸烟。应该说,我抽烟完全是被迫的。

儿时,那位医生叮嘱我的话,那句金玉良言,我至今未忘。但生活的警句常常被生活本身击碎。因为现实总是至高无上的。甚至还会叫真理甘拜下风。当然,如果说起我对生活严酷性的体验,这还只是九牛一毛呢!

古人以为诗人离不开酒,酒后的放纵会给诗人招来意外的灵感;今人以为作家的写作离不开烟,看看他们写作时脑袋顶上那纷纭缭绕的烟缕,多么像他们头脑中翻滚的思绪啊。但这全是误解!好的诗句都是在清明的头脑中跳跃出来的;而“无烟作家”也一样写出大作品。

真正的烟民全都是无时不抽的。

他们闲时抽,忙时抽;舒服时抽,疲乏时抽……我们误以为烟有消闲、解闷、镇定、提神和助兴的功能,其实不然。对于烟民来说,不过是这无时不伴随着他们的小小的烟卷,参与了他们大大小小一切的人生苦乐罢了。

我至今记得父亲挨整时,总躲在屋角不停地抽烟。那个浓烟包裹着的一动不动的蜷曲的身影,是我见到过的世间最愁苦的形象。烟,到底是消解了还是加重他的忧愁和抑郁?

父亲抽了一辈子烟。抽得够凶。他年轻时最爱抽英国老牌的“红光”,后来专抽“恒大”。“文革”时发给他的生活费只够吃饭,但他还是要挤出钱来,抽一种军绿色封皮的最廉价的“战斗牌”纸烟。如果偶尔得到一支“墨菊” “牡丹”,便像中了彩那样,立刻眉开眼笑。这烟一直抽得他晚年患“肺气肿”,肺叶成了筒形,呼吸很费力,才把烟扔掉。

十多年前,我抽得也凶,尤其是写作中。我住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写长篇时,四五个作家挤在一间屋里,连写作带睡觉。我们全抽烟。天天把小屋抽成一片云海。灰白色厚厚的云层静静地浮在屋子中间。烟民之间全是有福同享。一人有烟大家抽,抽完这人抽那人。全抽完了,就趴在地上找烟头。凑几个烟头,剥出烟丝,撕一条稿纸卷上,又是一支烟。

如今我已经戒烟十年有余。屋内烟消云散,一片清明,空气里只有观音竹细密的小叶散出的优雅而高逸的气息。至于架上的书,历史的界线更显分明;凡是发黄的书脊,全是我吸烟时代就立在书架上的;此后来者,则一律鲜明夺目,毫无污染。今天,写作时不再吸烟,思维一样灵动如水,活泼而光亮。往往看到电视片中出现一位奋笔写作的作家,一边皱眉深思,一边喷云吐雾,我会哑然失笑。并庆幸自己已然和这种糟糕的样子永久地告别了。

一个边儿磨毛的皮烟盒,一个老式的有机玻璃烟嘴,陈放在我的玻璃柜里,这是我生命的文物。但在它们成为文物之后,所证实的不仅仅是我做过烟民的履历,它还会忽然鲜活地把昨天生活的某一个画面唤醒,就像我上边描述的那种种的细节和种种的滋味。

去年我去北欧,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一个小烟摊前,忽然一个圆形红色的形象跳到眼中,我马上认出这是父亲半个世纪前常抽的那种英国名牌烟“红光”。一种十分特别和久违的亲切感拥到我的身上,我马上买了一盒。回津后,在父亲祭日那天,用一束淡雅的花衬托着,将它放在父亲的墓前。这一瞬竟叫我感到了父亲在世一般的音容,很生动,很贴近。这真是奇妙的事!虽然我明明知道这烟曾经有害于父亲的身体,在父亲活着的时候,我希望彻底撇掉它;但在父亲离去后,我为什么又把它十分珍惜地自万里之外捧了回来?

我明白了,这烟其实早已经是父亲生命的一部分。

(选自《冯骥才散文集》,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时候医生就提醒“我”长大了不要抽烟。后来“我”步入艰难的社会,因生活所迫抽上了烟。
B.对于烟民来说,烟有消闲、解闷、镇定、提神和助兴的功能,让他们多了快乐,少了烦恼。
C.电视片中的一位作家,一边深思一边抽烟,“我”会哑然失笑,“我”不认可这样的状态。
D.“生活的警句常常被生活本身击碎,因为现实总是至高无上的”,这是“我”历经磨难后的感悟。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叙事为主,也有描写和议论,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使文章引人入胜。
B.文章以时间为序,节奏舒缓,质朴无华的语言背后却饱含着生活沧桑和人生故事。
C.作者由“古人以为诗人离不开酒”类比联想到“今人以为作家的写作离不开烟”。
D.作者回忆四五个作家挤在一间屋里抽烟的往事,比喻修辞贴切,神态描写细致。
3.你对“个人的烟史是一段绝对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这句话怎么理解?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本文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聂鑫森

睦仁巷又长又曲,依序住着二十多户人家,一家一个小院落,是真正的比邻而居。有人将古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改成锅盆之声相闻,朝夕叩门往来,男女老幼亲如一家,睦仁巷名不虚传。

住在巷子中段的金中和家,人们却很少去叩访。不是金家不欢迎,也不是金家做人有什么不检点的地方,而是他家飘袅的生漆气味儿让人望而生畏。生漆挥发性强,气味儿若触及皮肤、呼吸道和毛孔,没人不过敏,轻则皮肤奇痒,重则眼睛红肿、嗓子剧痛,俗语叫被生漆了。只有常年与之打交道的人,才无惊无险。金中和也轻易不去串门,怕衣服上的生漆气味儿冲撞了别人。

金中和六十有五,个子矮瘦,面色黑里透红,终日笑盈盈的。儿子儿媳也在本地工作,妻子五十五岁退休后,就去了儿子家发挥余热,做做家务,带带孙子。临走时,老妻风趣地说:只能丢下你驻守老营,小辈子都怕这生漆气味儿,你想他们了,麻烦你大驾光临。金中和哈哈大笑,说:这个行当注定我只能是孤家寡人!

金中和干的行当叫金缮。

退休前他是市博物馆修理部的技工,专门修补残缺的古瓷器,也就是民间所称的锔碗匠。把破碎的瓷器,用订书针一样的铜锔子缝合归原,多用于大型的器物。对于小型的瓶、碗、盏、碟,则要用金缮法。什么是金缮法?即以天然大漆为黏合剂,对破损的陶、瓷碎片进行黏接和补缺,并在接缝上敷以金粉。若是器物缺失了一块,便要打磨出一块形状契合的木胎作为骨架,用生漆黏合上去,再在木胎上涂漆灰、抹底漆、刷面漆,最后还要牢牢地贴上金箔。经过金缮后的古瓷器,别具美感,价格不菲。世界各国的博物馆,都很看重金缮这门技艺。

金中和此生金缮了多少件残破的古陶瓷器?他说:记不清了。

金缮离不开生漆,黏合时要掺入熟糯米粉的糨糊,还有桐油,以增加黏性。大漆不易干,不能晒,不能吹,只能阴干,还需要空气中有相当的湿度。梅雨季节是金缮的最佳时令,而其他季节,则需要在室内喷出水雾。生漆阳干的时间长,不能急,只能等待;若是要贴金箔,必须选准生漆将干未干时进行,这全靠常年训练出的眼力去判断。金中和金缮的作品,好多次参加全国博物馆的联展。一个深色小碗上黏合碎裂的金线,有如划破暗夜的闪电;浅色圆碟上的金线,宛若阳光下流淌的金色溪流;而一个小杯口补缺的不规则小块,酷似摇曳而出的一片金色枫叶……

金中和说:我不怕生漆,而是生漆怕我。

退休前,他专心专意为公家做事,退休后息影林泉,便有不少收藏家找上门来,请他修复残缺的器物。他告诉来人:只修复真东西,不修复赝品、劣品;不能催他交货,时间短的半个月、一个月,时间长的要三个月以上;此外,价钱不会便宜,工期长,且要用真金,但绝不会狮子大开口。尽管这样,他总有接不完的活计,做不完的事。

阳春三月,乍雨还晴。

星期六午后,金中和仔仔细细洗了个热水澡,换了里里外外的衣服,确定身上没有生漆的气味了,出门,去访巷中的吴家和刘家。

这两家原本关系亲密,忽然间都憋着一肚子气,谁也不理谁了,就为了一个民国时官窑出产的小花瓶!

吴谨声是大型国有企业的工程师,主业优秀,业余则喜欢搞点儿收藏。刘子泉是个街办小厂的电工,很喜欢义务为邻里修理出故障的电器。两家各有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子,常在一起玩耍,亲如兄弟。早几天,老吴的儿子小吴把一个小花瓶偷偷拿出来,给老刘的儿子小刘玩。小刘看来看去,不慎失手,瓶子落地,碎成了十几块。吴谨声心痛,花了两千元淘来的宝贝,就这么没有了,能去找刘子泉索赔吗?不能,那会招人指斥,于是,他把气出在儿子身上,用竹棍子狠打了一顿,惊天动地,一巷子的人都听见了。刘子泉也觉得儿子多事,要解对方的恨,只能把儿子好好地揍一顿!

金中和到了吴家,吴谨声很惊诧,说:金兄,怎么说来就来了。

为一个小花瓶打碎了,让你们多年的友情也打碎了,我心疼。

我只是打了自家的儿子。

那不是打在老刘的心上吗?他怕对不起你,也打了儿子一顿。这两个孩子会怎么想?

吴谨声不作声了,在自己胸口擂了一举。

瓷片还留着吗?

还留着,一片不少。

我来金缮一下,让它归于圆满,不,会更有价值。你信吗?

信。金兄,多少钱?你说!"

哈哈,我一文不收。届时,我请你和老刘喝顿酒。你们来了,就是最好的工钱。

吴谨声说:我糊涂啊……

出了吴家,金中和又去了刘家。

两个月后,小花瓶修复好了。接缝处是用烧熔的金液涂抹上去的,衬着碧绿的瓷色,如司碧波上撇下的金丝网,又典雅又鲜活。

在酒桌上,三人端杯痛饮,气氛融洽

金中和问吴谨声:你若愿意出手,我给你找个买主,八千元没问题,行吗?"

我不能卖!我要留存为念。

刘子泉说:"我也要谢谢金兄的美意。来,我敬兄一杯。

金中和说:不如我们三人同饮,碰个杯,欢欢喜喜共度年华。

好!

干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睦仁巷取邻里“和睦”“仁爱”之意,为情节展开营造了社会环境,凸显小说主题。
B.“阳春三月,乍雨还晴”的自然环境,暗示下文情节发展在经历波折后会迎来转机。
C.主动金缮小花瓶,并称会使其圆满且更有价值,透露出主人公金中和自信的心态。
D.吴谨声急于化解尴尬的邻里关系,所以在金中和提出金缮小花瓶时他才急着付钱。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插叙了花瓶被打碎,两个孩子挨打的情节,意在交代吴刘两家关系尴尬的原因,使情节更加完整严谨。
B.小说情节有详有略,详写金中和到吴家的情节,略写去刘家的情节,是因为吴谨声在邻里矛盾中负主要责任。
C.小说在描写金缮后的器物时,多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器物鲜活生动,给读者长以形象的观感。
D.小说对金缮法和生漆进行了比较详细介绍,既是情节铺展的需要,也给小说增添了浓郁的文化色彩。
3.请阐释小说题目“金缮”的内涵。
4.请概括小说主人公金中和的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2021-01-2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图

河西走狼

民国年间,北平有位张三爷,是盐业银行的董事、著名的收藏家,也是个京剧票友。

这天,三爷正在琉璃厂的书画摊前溜达,忽听一阵胡琴声,十分悲怆。他心中好奇,顺着声音寻了过去,见一中年男人独坐小凳,正在自拉自唱《秦琼买马》。

三爷走近,发现地上摆了张纸,写着画卖有缘人几个瘦金大字,却不见要卖的画。三爷没吭声,听中年人唱完一段后才问:先生,您卖的画呢?

不料,中年人却反问:您识画吗?三爷愣了一下说:略懂一二。中年人盯着他瞅了一会儿,说:请。起身带着三爷进了身后的小楼。

两人进了二楼一间屋,里面一桌一床,别无他物。床上躺个小孩,看样子在发烧。中年人展开一幅绢本说:您瞧瞧。画面上仅一根墨竹、一丛兰花,是幅《君子图》,但没有落款。三爷端详了片刻,问:您收藏的?中年人眼睛红了:三十年了,要不是……

三爷又瞅了一眼小孩,忽然掏出一卷钱放在桌上:赶紧去给孩子瞧病吧。说完,他离开了小楼。

隔天,中年人托人送来一个信封,三爷打开一瞅,里面竟是一张借据,落款署名梅自傲。后来三爷听人说,这梅自傲靠给古玩铺记账谋生,为人清高孤傲,胡琴京戏都会,对书画也颇有眼力。

三爷知道梅自傲过得清苦,隔一段日子,就打发管家暗中送去一袋白面。次日,他一准儿会收到梅自傲送来的借据。时间长了,三爷的抽屉里多出了十几张借据。

半年后的一天,梅自傲突然听说张三爷去上海核查账目,却遭到绑架,被勒索200根金条!

梅自傲心急如焚,立马乘船赶到上海。见到张夫人后他才知道,三爷把几乎全部的积蓄都用来买了藏品,家里就连20根金条一时也难以凑齐。梅自傲急道:这可怎么办啊?

张夫人说:绑匪送来口信,只要老爷交出所珍藏的李白真迹《上阳台帖》,就答应放人。我想去劝劝他。梅自傲却断然摇头:三爷绝不会答应!

不出梅自傲所料,三爷一口回绝了夫人的劝说。张夫人和梅自傲只能干着急,一点儿辙也没有。

这天早上,梅自傲对张夫人说出去一趟,就匆匆离开了,到了傍晚也没回来。张夫人正着急,一个佣人跑来说:夫人,梅先生被极司菲尔路76号的汉奸打死啦!

张夫人大吃一惊,急忙赶到极司菲尔路,见梅自傲一动不动地躺在血泊中。她吓坏了,慌忙把梅自傲送到医院,抢救了过来。

后来,在金融界人士的斡旋下,绑匪收了20根金条,把三爷放了出来。三爷听说梅自傲重伤,立马赶到医院看望。

梅自傲不好意思地看着三爷:真对不住,原本是来帮忙救您,结果一听绑匪想讹《上阳台帖》,明摆着背后是日本人,我一来气,写了一沓子声讨书到76号门口发,谁知那帮汉奸狗急跳墙,对我下了狠手。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三爷紧握住梅自傲的手:自傲,您是唯一赴沪来看我的人,我已感激不尽,怎么会怪您呢?

一个月后,梅自傲痊愈出院,右腿却瘸了。回京后,大伙儿前来探望三爷,梅自傲高兴之余,唱了一段《霸王别姬》助兴。

第二天上午,三爷醒来,夫人递过一个信封:老爷,梅先生离开了。

三爷打开信封一瞅,是两张便笺和借据。便笺上写道:三爷,原谅我不辞而别。珍重!借据则是梅自傲在上海住院期间的全部开销。三爷想起昨晚他唱的京剧,慨然长叹:这个自傲啊!

后面几年中,百姓生活困苦不堪。三爷十分挂念梅自傲,多次托人打听,却始终杳无音信。

一天傍晚,梅自傲的独子小梅突然寻上门来,见着三爷,扑通一跪哭了起来:叔,我爹他……走了。

三爷大吃一惊,一问才知道,梅自傲搬到了天桥住。半个月前,他不小心染了风寒,无钱医治,再加上饥饿体虚,不幸离世。

三爷追问:为啥不来找我啊?小梅哽咽着回答:我爹说,您也不宽裕,不能再给您添麻烦了。三爷心痛不已,让夫人拿出一些现钱,让小梅先去买棺材,他明天一早就过去。

第二天,三爷来到天桥,发现梅家一贫如洗。望着梅自傲的灵牌,他心中凄凉,不由得叫了声自傲啊——,就唱起了《卧龙吊孝》。

唱着唱着,他忽然掏出一卷纸条,一张张地放进火盆里烧,那是梅自傲写的借据,瞬间化为灰烬。

办完丧事后,小梅拿出一个画盒:叔,我爹临走前,叮嘱我把这画送给您,留个念想。

三爷接了过来,回家后打开画,发现竟是那幅《君子图》。他十分纳闷,依自傲的眼力,绝不会收藏一幅无名之作,这究竟是谁的画呢?

北平光复后,三爷特意请故宫博物院的专家鉴定。专家仔细看后,一脸惊喜地指着画中的兰花:您仔细瞧瞧这儿。三爷拿放大镜一瞧,终于发现兰花丛中隐隐现出俩字:范宽。

这是北宋著名画家范宽的隐字款!

三爷立马坐车直奔天桥,想把画还给小梅,谁知早已人去屋空。回来后,他看着这幅稀世名画,不由得泪流满面……

(选自《小小说月刊》)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年人眼睛红了:‘三十年了,要不是……’”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要不是孩子生病,我肯定舍不得卖。可见此画对中年人来说珍贵无比。
B.张三爷和梅自傲都是京剧爱好者,他们在特殊时刻总会通过京剧来互通心意,比如《霸王别姬》就表达了梅自傲要离开张三爷的心意。
C.梅自傲和张三爷都有古代贤士的风范,他们的交往可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二人志趣相投,惺惺相惜,演绎了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
D.标题“君子图”象征着梅自傲坚守节操、坚贞不屈、清高傲然的精神品格,代表了中国文人对传统文化坚守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意。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梅自傲卖画救子,摆出“画卖有缘人”的字样,却不将画摆出来;三爷看《君子图》时,发现画上无落款,此情节增添了画的神秘感。
B.梅自傲每接受张三爷的帮助,都会写借据,最后梅自傲用价值极高的《君子图》作为酬报,这个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C.小说以张三爷买《君子图》开端,又以梅自傲送《君子图》结束,形成照应;小说以《君子图》为线索构设故事情节,结构紧凑。
D.这篇小说在情节设置上波澜起伏。比如,日本人设计索要《上阳台帖》的事件,就枝节横生,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3.张三爷是一个饱满的艺术形象,令人敬佩,请结合全文简析张三爷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
4.小说在张三爷的眼泪中结束,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试加以分析。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镇蔑匠

李笙清

旧时匠人传授手艺,大都喜欢传授给自己的子女,俗称“门第师”。除非匠人的后人有了更好的出路而不愿学父辈的手艺,匠人这才会将手艺传授给外姓徒弟。我的小叔便是这样的手艺传人。

小叔大我九岁,他十七岁那年,拜了住在老街的老蔑匠漆师傅为师,学起了蔑匠手艺。漆师傅是从湖南湘西搬来的,在老街上买了两间带后院的小屋。他把堂屋跟正房打通,做了作坊,后院用来堆放竹子和蔑器,后面厨房旁边的小屋是他歇息的地方。屋后有一条大河,漆师傅的竹子原料大都是从水路运来的,青石板码头边,经常浸泡着漆师傅编好的蔑器——据说浸泡过的蔑器经久耐用。

漆师傅的老婆死得早,没有给他留下一男半女,他也一直没有续弦,在老镇上孤独地生活了二十多年,堂屋供桌上的黑边相框里,有我没见过的漆师傅的老婆的照片。我小时候经常看到漆师傅将镜框擦得干干净净,拿在手里一看就是好一会儿,有时候还喃喃自语,说的是我听不懂的湖南方言。

据说当年漆师傅来老镇落脚时,受到了本地蔑匠师傅的排挤,还是在老镇素有声望的我的祖父出面摆平了这件事,帮漆师傅置买了住房,让他在老镇扎下根来。因为有这种交情,在祖父的恳求下,漆师傅收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个徒弟,也就是我的小叔。所以小叔很是自得,常以正宗的湖南蔑器技艺嫡传弟子自居。

拜师那天,家里准备了荤素搭配十个碗的一桌宴席,请来了家族中德高望重的老族长作陪。小叔按拜师的礼节给漆师傅磕头敬茶。漆师傅笑呵呵地对祖父说:“我们谁跟谁啊!不用这么烦琐啦!”祖父一脸严肃,说礼数是祖宗定下的,千万不能马虎。那天,漆师傅脱下了常年穿在身上的那套黑衣裤和粗布围腰,特意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衣服,坐在上首。他喝酒喝得脸红扑扑的,整个人神采飞扬,话格外多。

那时候乡村里的谷囤都是用竹蔑编制的围子,长长的,一圈一圈围上去,就成了农家储存粮食的仓库。还有扫地的撮箕,筛米的筛子,淘米的筲箕,打场的连枷,屋角的鸡笼……这些都是蔑匠的杰作。还有家家户户都在使用的竹椅、竹凳,厨房里用的蒸笼、刷锅的刷子……蔑匠用一双巧手,做出了形形色色的蔑器,丰富着老镇人们的生活。

那时我常常在放学后,转到老街看漆师傅做手艺活。漆师傅抽出一根竹子,操起厚脊薄刃的蔑刀,用刀身在竹子的底部随意比画一下,就挥刀劈下,一截粗大的竹子便在脆响中一分为二。然后漆师傅拿起一柄长长的凿子,几下就将竹子中的痂结清除掉。随着蔑刀的上下翻飞,竹子变成了一根根长长的竹片,竹皮则被削成薄薄的蔑丝,看得人眼花缭乱。漆师傅一边做活,一边给小叔讲解蔑活中的砍、锯、切、剖、削等基本功要领,不厌其烦,直到小叔领悟。料裁好后,师徒俩便开始忙活起来,编蔑席,做鸡笼……

漆师傅不赶活的闲暇时候,我特别喜欢到他家里听他讲神秘的湘西故事,吃他晒制的湖南苕果子和苕丝,喝他泡在陶壶里的大叶茶,那感觉就像坐在茶馆里听评书一样。漆师傅是一个天生的故事家,一个李天宝的故事,他讲了半个多月都没讲完,让一众街坊听得兴致勃勃,欲罢不能,天天挤在他的作坊。有时遇上漆师傅带着小叔赶活,上门来的街坊就只好打道回府,神色中明显露出几分失落。故事每次讲到夜深,漆师傅都会拿起他的那块有些泛黄的小竹片,“啪”地打出一声脆响,宛若惊堂木的回声,听故事的就知道到了“要知结果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时候了。

漆师傅还有一个绝活,就是用细蔑编制出各种各样的动物,锦鸡、鹅鸭、小猪、老虎、鲤鱼……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他都能很快做出来,而且小动物们个个憨态可掬,惟妙惟肖。可惜小叔没学会这门技艺。漆师傅要小叔先学好蔑匠手艺,以后再教他这个。可没想到当小叔快出师时,漆师傅却因醉酒后去码头捞蔑器,不小心落入河中溺亡了。每每提起这个,小叔都一脸的遗憾。

时隔多年,我有一次回老镇,听说住在镇西古桥边的守寡半生的孙婆婆去世了,她离世时手里紧紧捏着一对竹编的连在一起的比翼鸟——这是漆师傅留在这个世上的最后一件竹编作品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漆蔑匠在老街购置的带有后院的两间小屋,无论是布局还是地理位置,都为他做蔑匠活提供了便利,表现了他和祖父的交情匪浅。
B.漆蔑匠早年丧妻,无儿无女,离开湖南老家后,多亏了祖父的帮助,才能在老镇扎根,所以他主动收下小叔做他的唯一弟子。
C.小叔成了漆蔑匠的徒弟后,十分自得,常以正宗湖南蔑器技艺嫡传弟子自居,可见蔑匠在当年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
D.“每每提起这个,小叔都一脸的遗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漆蔑匠意外失足落水离世;二是漆蔑匠绝活的失传。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老街”“老镇”“门第师”“囤谷的围子”“打场的连枷”等词语的使用,使小说具有历史的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B.文章使用第一人称叙事,通过“我”的回忆,将蔑匠漆师傅的故事娓娓道来,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具有很强的代入感。
C.第6段列举了漆蔑匠制作的众多蔑器和它们在老镇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表现了“我”对蔑匠这一传统手工艺人的赞美。
D.小说以“守寡半生的孙婆婆捏着竹编的比翼鸟去世”结尾,有着复杂的意味,也暗示出传统手工艺的没落衰败。
3.请从刻画人物的方法和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第3段中的画线句。
4.小说的题目为“老镇蔑匠”,但作者为什么没有始终围绕漆师傅的手艺展开描写,反而加入了漆师傅闲暇时给街坊们讲故事的情节?请简要分析。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佟鸭子

欧阳明

终鸭子是一家小祭馆,不卖早餐,只中午和晚上营业,卖炒菜和卤菜。店里最出名的,是卤鸭子。

终鸭子既是店名、菜名,也是大家对店主的称呼。店主姓佟。

终鸭子的特色,是香甜。香,来自上百年那锅老卤,几十种香料和中草药熬制而成,醇厚浓郁,闻着就忍不住流口水。其次是甜。不是入口就甜,是回甜,回味时才感觉到的,淡淡的,微风般弥浸在味蕾上,和卤香交融一体,甜而不腻。

卤鸭选材讲究,只选本地两年以上的老麻鸭,吃草和田螺鱼虾粮食长大的。绝不用饲料喂大的。饲料喂大的鸭长得快,仅一个多月,连毛都还没长齐就长大了,毛桩还埋在鸭皮下面,根本无法清除。卤出来有股浓烈的毛腥味儿。还必须得下一次油锅,把皮子炸酥了。那样,既可掩盖皮下的毛桩,也可压一压腥味。但不管怎样,吃起来还是满口腥臭,肉还很柴,嚼起来费力。

佟鸭子的鸭不跑油锅,卤出来直接吃。皮上保留着卤水黄亮的颜色,皮下的肉,汁液饱满,软烂香甜。

卤鸭子从卤水锅捞起杂趁热吃才口感最好。所以大家多在店里“就地处决"。也有买回家去的,但家离店必须在两里以内。否则,佟鸭子就不会卖。说是出锅时间长了会变味,坏了他的名声。

卤鸭的吃法也有讲究,不能用刀剁,必须手撕,鸭沾了铁,会带铁腥味。

终鸭子餐馆生意历来就好,尤其是逢场天,晚一点儿,就没位置了。即便占到位置,也不一定能吃得上卤鸭。卤鸭是服量的,每天只卤三十只。

佟鸭子卤鸭的手艺是祖传的。手艺传男不传女。传男也要到三十岁才传。三十岁前的男人,嘴上无毛,做事不牢,缺耐性。

佟鸭子餐馆在乡场上,离县城四十多公里,城里人想吃,来回要耗费半天。但还是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尤其是县城工作的干部,下乡总选那儿跑,出发前,都得给乡政府打电话,叫一定要留上几只卤鸭,弄得乡政府年年接待费超标,苦不堪言。

佟鸭子靠卤鸭子修了楼房,为儿子讨了老婆。

儿子学到手艺后,想每天多卤一些,多卖点钱。佟鸭子坚决不同意。说,钱挣不完的,人一辈子能不愁吃不愁穿就够了,若是为了钱,砸了佟鸭子这块招牌,对不起祖先。儿子心里埋怨他说,死脑筋!

有省市领导到县上杂调研或检查工作,本地官员都要带他们去吃佟鸭子。吃了都赞不绝口。县领导叫佟鸭子多卤一些,真空装袋后做成礼品盒,拿去送人。他听了一个劲儿地摇头,说,我的鸭子讲究的是个鲜,那样做,会变味,吃了会说找手艺差。

县领导鼻子一哼,说他小富即安,没远见,永远成不了大气。

县里有个做餐饮的老板,找佟鸭子合作,叫他在县城开家分店,店面租金由老板负责,利润对半分。佟鸭子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2000年3月8日,佟鸭子突发脑溢血,因抢救不及时,不幸离世。好在儿子手艺已经学成,并不影响餐馆继续营业。

儿子本不像老子那样容易满足,想买车,想在城里买房,说那样孩子就可以在城里上学。城里的教育质量的确比乡下好。

没有了老子的阻拦,儿子把店掀到了县城。

新店一开业,生意火爆。三十只鸭,十多分钟就卖完了。排在后面的,只能失望而归。看到钱不挣是傻子,儿子于是开始增加卤鸭的数量,才一周时间,就从最初的每天三十只,增加到每天两百多只。

数量大了,原料就成了问题。因为不喂饲料,老麻鸭长得慢,养殖效益也不及喂饲料的好,养的人越来越少。无奈之下,只得买饲料鸭。那些鸭都是从外地运来的,进价低,利润空间很大。儿子像突然捡到了金元宝,笑得合不找嘴巴。慢慢地,就干脆不买本地麻鸭了。

有人说儿子脑子灵活,与时俱进,比老子聪明。

时光如救,转眼就到了年关。年关是销售的旺季,可儿子突然发现,来吃鸭买鸭的人却越来越少了。儿子很纳闷。问朋友。朋友说,你自己尝尝就知道了。

儿子尝了自己的鸭子,虽然还是香甜,但却有一股毛腥味儿。他琢磨了很久,终于想起了老爹生前说过的那些话。

儿子又买麻鸭杂卤,但不知为啥,卤出的鸭子,始终脱不了腥味。最后,儿子才弄明白,是卤水坏了。

儿子开始按照老爹留下的秘方重新熬制卤水。调制了半年,也没热出和老卤一样的味道来。儿子搞不清楚,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没了招牌菜,店里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很快就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不得不关门了事。

儿子又回到了乡下种地。从此,佟鸭子走进传说。时至今日,已经没有几个人知道曾经有个佟鸭子了。

(原载《《小小说月刊》》2020年3期)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佟鸭子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只选本地老麻鸭,下一次油锅,这样鸭皮酥脆,鸭肉汁液饱满软烂香甜,深得顾客喜爱,远近闻名。
B.在县城工作的干部下乡总来品尝卤鸭,以致乡政府接待费年年超标,这一情节主要目的在于批判某些干部漠视工作、大吃大喝的腐败作风。
C.县领导要求佟鸭子扩大产量,做成礼品,却被拒绝,说明佟鸭子具有小富即安的小民意识,没有远见,永远成不了大气。
D.儿子进城开店,想买车,想在城里买房,想让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是无可厚非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用大量篇幅写佟鸭子的特点、用料,做王,买为闲笔,弱化了小说情节发展的节奏,对塑造人物也没有多大益处。
B.小说文笔细腻,比如描写佟鸭子“回甜,回味时才感觉到的,淡淡的,微风般弥漫在味蕾上,和卤香交融一体,甜而不腻”,具有抒情性。
C.小说运用对比,通过描写父子两代人不同的职业操守、不同的生意模式,写出了不同的人生况味,从而以小见大,写出了不同的人生境界。
D.小说中的语言颇有特色,如“肉还很柴”运用方言,“就地处决”幽默风趣,而且全文多短句,娓娓道来,深得笔记小说之妙。
3.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佟鸭子父子不同的性格。
4.小说结尾初稿为:“儿子又按照以前的规矩卤鸭,但不知为啥,卤出的鸭子,总脱不了一股腥味。最后,儿子终于明白是卤水坏了。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差,硬撑了几个月后,由于入不敷出,不得不把店子关了。多年后,旅游部门欲打造餐饮文化,突然想起了佟鸭子,鼓动儿子东山再起。儿子制了几次卤水,都卤不出最初鸭子的味道。叫他按照秘方熬制的人已越来越少了。”请分析作者修改为现结尾的原因。
2021-01-12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精准考点检测(四)联考语文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