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诗人   

毛姆

(1)我对名人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有太多人都被一种强烈的冲动所困扰,就是想要亲近这个星球上的伟大人物,这每每让我不以为然。当别人提议,我可以见一见某些地位或成就高人一等之辈,这样的机会我总会寻觅得体的借口避开。所以当我的朋友迭戈•托雷表示可以将我引见给卡利斯托•德•圣阿纳时,我婉拒了。但难得一次我的理由是真诚的:圣阿纳不但是个了不起的诗人,迷是个被人们寄托了很多想象的人物,他的各种历险已经是传奇了,能在他的衰朽之年看一看这个人,会很有意思;但他年岁已经太大,这时候接见一个陌生人、外国人,对他来说只能是种烦扰。

(2)记得我第一次读他的诗是二十三岁,当时迷恋得手不释卷:他诗句中有种激情,有种英雄的孤傲和斑斓的生命力,一下让我神魂颠倒。因为那些掷地有声的诗句和绕梁不止的韵律已经和我美好的青春记忆交缠在一起,所以一直到今天,我读起它们来依然会心跳加速。我一向认为卡利斯托先生在读者中的声望是他应得的。当年每个年轻人都能脱口而出他的诗句,而我的朋友会无休无止地跟我讨论他疯狂的举动、狂热的演说(诗人之外他也是个政治家)、锐利的妙语和他的恋人们。但这些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卡利斯托先生一直隐居在他的家乡埃西哈,不屑和这个再没有什么能让他感兴趣的世界为伍。

(3)“他现在看上去怎么样?”我问。

(4)“神采不凡。”

(5)“你有他的照片吗?”

(6)“有就好了。他三十五岁之后就拒绝面对镜头。他说他只想让后世见到他年轻时的样子。”

(7)我知道他年轻时极为俊美,当他意识到青春一去不返时创作了一首感人的十四行诗,从中你可以清楚读到曾经被如此爱慕的容颜终于逝去,他所领受的那阵刺痛是多么苦涩,多么冷酷。

(8)但我还是拒绝了朋友的好意;再读一遍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我就已经很满足了,而我也更喜欢在埃西哈那些阳光扫过的安静街巷自顾自漫行。所以,当我到达埃西哈的当晚就拿到那位大人物留给我的字条时,我是大为惊异的。他说,如果我能第二天上午十一点登门一见,会让他非常.高兴。事已至此,除了第二天在指定时间登门造访,我好像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9)埃西哈是教堂之镇,随便走几步便能看到断壁残垣,或者是有鹳乌筑巢的石塔。埃西哈也曾有过辉煌,很多这些白色的房子,石头大门上都有气势雄伟的纹章,卡利斯托先生就住在这样一栋房子里,拉了门铃之后我站在栏杆外,虽然我听见铃声穿透了屋子,但无人应答,我摇了第二次,第三次,终于一个髭须浓密的老妇来到了门口。

(10)“你要干吗?”她问。

(11)她的黑眼睛倒好肴,但情绪不佳,我猜她是在这里照顾老诗人的。我把名片递给她。

(12)“我跟你们主人有约。”

(13)她把大门打开,让我进去。告诉我在那里等着之后,她便丢下我上楼去了。这个建筑的各种比例都很大气,但油漆已经黯淡,地上的瓷砖多有碎裂,还可见到多处灰泥大块大块地剥落。这里每样东西都散发着贫寒的气息,却见不出邋遢。我知道卡利斯托先生很穷。对他来说,有不少时候钱其实来得很容易,只是他从来不觉得这是件要紧的东西,总花钱如流水。现在你也很容易看出来他对自己生活的拮据根本不屑一顾。院子中间有张桌子,两侧各放一张摇椅,桌上的报纸已经是半个月之前的了。我开始猜想在温暖的夏夜,坐在这里抽烟时,是怎样的梦幻充斥着他的思绪。柱廊之下,墙上挂着一些西班牙的绘画,颜色暗沉,画艺也拙劣。这个场景,再加上我朦胧勾勒的种种联想,和这位浪漫诗人的形象太过相称,我几乎要被这个地方的气魄所压倒。我之前对于这次会面一直很冷淡,甚至不知为何略觉得无聊,但现在开始有些局促起来,点了一支烟。我是照着时间来的,不知老先生是给什么耽搁了。这种寂静让人有些不安。

(14)我听见有声响,心跳快了起来。我现在有些激动了,等到看见他走下楼梯时,我屏住了呼吸。他一只手里有我的名片。这是位个子很高的老人,花白的头发依然很茂密,而浓密的眉毛依然是乌黑的,这让他的黑眼珠里闪过的火焰更添了一分严峻的气势。在他的年纪,眼神里依然保有那样的光芒让人赞叹。他不带笑意的眼神落在我的身上,冷静地审视着我。他的衣服从上到下是黑色的,一只手中拿着一只宽边帽。在他的仪态中有种自在和高贵。他完全是我希望的样子,他身上没有一寸不像个诗人。

(15)他进了院子,缓缓向我走来。他的眼睛也绝对像是鹰的眼睛。这对我来说,似乎是个重大的时刻,因为他就站在那里。莫名地在我心里,唱起了卡利斯托先生最有名的情诗,轻柔而动人。

(16)我很不好意思。还好我之前准备了该如何跟他打招呼。

(17)“大师,我这样一个外国人能和您结识真是万分荣幸。”

(18)他犀利的眼神中突然有笑意摇曳了一下,严厉的嘴唇也有那么一瞬被微笑弯成弧线。

(19)“我不是诗人,先生,我是卖猪鬃刷子的。你弄错了,卡利斯托先生在隔壁。”

(20)我找错了一憧房子。

文本二:

在我的一生中,为了自我提高而阅读了很多谈论小说的著作。总体说来,这些著作的作者一致认同,故事并不是小说中最重要的部分。事实上,在他们看来,故事是小说阅读过程中的一种障碍,读者的注意力在阅读故事时会被分散开,那些他们认为的小说中的重要因素便被忽视了。他们并不明白,实际上故事是小说家为了抓住读者的兴趣而扔出的一根救生绳索。在人类身上,听故事的欲望是根深蒂固的,正如对财富的欲望一样。如今,注重刻画人物而非讲述故事已成为小说的一种倾向。诚然,塑造人物是很重要的。只有小说中的人物受到渐渐熟悉他们的读者的同情之后,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才会得到读者的关心。然而,弱化人物之间发生的事件而倾尽全力塑造人物,只是小说的一种写法。另一种写法的存在同样是合理的,在这种写法中,小说家只是单纯地讲故事,它的故事合情合理而且有条有理,对人物的塑造却简单、粗略。

《毛姆读书随笔》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愿给年岁已高的诗人带来生活烦扰,这是“我”拒绝朋友将我引见给伟大诗人卡利斯托先生的根本原因
B.小说插入了“我”第一次阅读诗人作品时的情境,“手不释卷”“心跳加速”,表现了“我”对诗人的崇拜之情。
C.当收到诗人的字条时,“我”大为惊、异,既惊异于诗人对“我”行程的了解,更惊异于诗人竟然会主动邀约。
D.在“我”的想象中,诗人的样子最好是穿着黑色的衣服,手中拿着宽边帽,具有自在和高贵的仪态。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塑造人物,通过朋友与“我”无休无止的讨论,表现了诗人才华横溢、神采不凡的特点。
B.诗人“三十五岁之后就拒绝面对镜头”,这一情节的设置,既体现诗人面对青春逝去的痛苦,又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C.小说采用全知视角叙事,讲述“我”拜访诗人卡利斯托先生,却找错房子、认错人的经过,增强了文章真实性和感染力。
D.“不带笑意的眼神”“冷静的审视”等细节描写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写出了“我”心目中诗人桀鹫冷峻的气质。
3.小说第段不惜笔墨描写诗人的住所周围的环境和屋内的陈设,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文本二中,毛姆谈到了小说的两种写法,你认为《诗人》这篇小说属于哪一种写法?请结合文本,简述理由。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本次列车终点

王安忆

陈信从新疆回到了上海。过惯了一个人省心的日子,如今感到真烦心。第二天是礼拜六,他天不亮早饭没吃便出了门。他想出去走走,找个开阔一点的地方。在空阔的北方过惯了,在上海总感到气闷。

他顺着江岸向前走去,前边是外滩公园。一进去便是一个喷水池,水从假山顶上落下,落在池子里。记得很久以前,水不是这么直接落在水面上的,水珠子落在一把伞上。伞下是一个妈妈,搂着两个孩子,笑嘻嘻地挤在一起躲雨。他小时候第一次看见这座雕像时,是多么惊讶,多么喜欢。现在想起来,雕像是在冥冥中引起了共鸣。他们从来就是这么生活的。爹爹很早就死了,妈妈和他们三个相依为命,什么苦都吃过了。可就因为大家挤在一起,再怎么苦都是暖融融的。有一次刮龙卷风,一家四口人全挤在大床上,紧紧抱成一团。闪电,霹雳,呼啸的狂风,引得大家又害怕又兴奋。弟弟夸张地尖叫着,妈妈笑着诅咒老天,陈信以保护人的身份坐在离电灯开关最近的地方。雷打得真吓人,可真开心。这温暖,吸引着他,吸引着他归来。

水,落在空荡荡的水面上,激起一个个单调而空洞的水圈。一滴水珠落在他撑在池边的手背上,他忽然意识到,这水珠是从自己脸颊上滚落的。今天……他感到一种莫大的失望,好像有一样最美好最珍重的东西突然之间破裂了。他扭头走出了公园。

商店开门了,营业员都在卸排门板,亮出了橱窗。他走到一个橱窗跟前,不由自主地站住了脚。他感到心里忽然有什么被唤回了,是的,被唤回了。他离开上海时,心中留下了一片金色的记忆,而这记忆在十年中被误认为是上海了。于是,他便拼命地争取回来。上海,是回来了,然而失去的,却仍是失去了。

路上的人越来越多,漫上了人行道。人和人,肩挨肩,脚跟脚,这么密集地生活在一个世界里,然而彼此又是陌路人,不认识,不了解,彼此高傲地藐视着。那个地方却不是这样的,那里很清静,也许有些荒凉了,但走在街上,可以奔跑,可以信步,可以畅快地呼吸。因为城市小,人和人,今天不见明天见,低头不见抬头见。都是面熟的,相识的,一路走过去,几乎要不断地点头,招呼,倒别有一番亲切和温暖。看来,大有大的难处,小,却也有小的好处。

他身不由己地跟随着人流向前走,自己也不知道走向哪里。他很茫然,十年里那点渗透他心灵的苦苦的而又是甜甜的思念,消失了。十年里那种充实感也随即消失了。他的目的地达到了,下一步,他该往哪儿走?人活着,总要有个目的地。人生的目的地,总归应该是幸福,而不是苦恼。他忽然感到,自己追求的目的地,应该再扩大一点,是的,再扩大一点。

他郁闷的心情开朗了一点,好像沉重的乌云开了一条缝,一线朦朦胧胧的光透了进来。虽然是朦胧隐约的,但确实是光。

“阿信!”他转脸一看,见马路上,熙熙攘攘的行人中间,无可奈何爬行着的一辆公共汽车窗户里,伸出大哥的半个身子,向他伸着手。大哥背后还有大嫂。他不知出了什么事,

掉转身子追着汽车跑去。大哥一把抓住他的手,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呆呆地看着他。他心里一酸。大嫂也伸手抓住他:“阿信,你可别想不开!”  “你们想到哪儿去了?”陈信笑了,眼泪却也滚了出来。 “回家吧!”哥哥说。

“好的,回家。”他忽然感到羞愧,为自己把十年的艰辛当作王牌随时甩出去而感到羞愧。妈妈、哥哥、弟弟、嫂嫂,都有十年的艰辛。当然,人生中,还不仅是这些,还有很多很多的欢乐!比如,林荫道、小树林、甜水井,天真无邪的学生、月牙儿般的眼睛……可全被他忽略了。好在,还有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今后的日子还很长很长。该怎么过下去,真该好好想一想。

又一次列车即将出站,目的地在哪里?他只知道,那一定要是更远、更大的,也许跋涉的时间不止一个十年,要两个、三个,甚至整整一辈子。也许永远得不到安定感。然而,他相信,只要到达,就不会惶惑,不会苦恼,不会惘然若失,而是真正找到了归宿。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在小说中提到了在新疆生活的陈信拼命地争取回到自己的故乡上海,但回来后,他感到与上海越来越陌生、疏远,有些东西永远失去了。
B.陈信正因为一个人居住,没有朋友,太过无聊,所以很烦闷,连早饭都不吃就趁着假期出去走走,就是想找回那曾经失落的青春岁月。
C.陈信一路走着,最后被他大哥、大嫂一把抓住,生怕他一时想不开,叫他回家;而陈信也忽然感到羞愧,因为他已意识到自杀的念头是错误的。
D.陈信原来在新疆生活,那个地方人少,清静,但人际关系紧张,彼此高傲地藐视着;回来后觉得上海的人多,尽管家人在上海,但自己难融其中
2.文章第二段中画横线的部分从叙述角度分析,运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中的陈信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格桑梅朵

来到川藏线上这个道班的时候,正是一个凛冽的冬天,风像长了牙齿,龇牙咧嘴地向我扑来。连绵的雪山矗立在眼前,一眼望去,是意料之中的一片纯白。

父亲在这条线上修了一辈子路,最后不得不带着一身的高原病回到家乡。临走时,也不忘将我作为他的接班人。那时,我刚卫校毕业,本有大好的前途。可军人出生的父亲,却板着一张脸,无比严肃认真地告诉我,你必须得去,那儿需要你这样懂医的人。

我知道有这样的父亲,一切都是无法挽回的。在母亲的哭哭啼啼中,我没有掉一滴泪,把对父亲的怨恨装进行囊,毅然走进了这个雪山脚下的道班。

这里并没有想象中的荒凉,每年春夏时节,被大雪封了一冬的公路就格外的热闹。纤细娇艳的格桑花蓬蓬勃勃一路开到雪山之巅;连绵不断的进藏汽车排起长龙,在蜿蜒而上的盘山公路上蠕动;骑行爱好者们一路欢歌,摇着清脆的铃铛,从我们面前疾驰而过;还有那些藏族老乡赶着自家的牛羊,从从容容地跨过公路,辗转到别的草场……

公路上最热闹的时候,也是我们这些养路工人最繁忙的时候。这段28公里长的川藏线是属于我们道班管辖的,为了能保证这条路畅通,李大姐他们天不见亮就得起来去清理路面,然后再回来吃早饭。

通常这个时候,我都还在睡懒觉,他们知道我憋屈,也不叫我出工,由着我的性子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不属于这里的,迟早有一天我会离开这里,因此我也放任着自己,我要让我的父亲知道,是他毁了我的一生。

直到有一天,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接着是李大姐的呼喊:“幺妹儿,快起来,要出人命了。”我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只见几个藏族老乡抬进来一个老阿妈,呼吸急促,脸色乌青。我被这慌乱的场面吓住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老阿妈的呻吟瞬间战胜了我的犹豫,我从床下拿出急救箱,给老阿妈吸上氧,打针,拿药,倒水,喂药,一连串的动作再自然不过了。

不一会儿,老阿妈终于缓过气来,她忽然跪在我的面前,不停地说着我听不懂的话,吓得我直往李大姐的身后躲。

一个月后的一天下午,我百无聊赖地坐在道班的屋顶上看远处盛开的格桑花,一个部队的车队从道班门口浩浩荡荡驶过。这时,一辆军车靠边停了下来,从车上跳下一个年轻的士兵,对正在修路的李大姐他们比划着什么。

忽然,李大姐抬起头,朝我大喊,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从房顶上跳下来问:“喊我干啥子?”

那个士兵递给我一个栽有格桑花的罐头盒说:“谢谢你救了我阿妈,这是生长在五千米雪山上的格桑梅朵,送给你。”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跑掉了。

我只知道这花叫格桑花,却不知道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格桑梅朵,好有诗意的名字。我把那盆格桑花放在窗台上,问李大姐:“格桑梅朵是什么意思?”

李大姐说:“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你那盆花在藏族人眼里就是吉祥幸福的花。”

以后的日子,那个藏族士兵每次进藏都要为我带回一个栽有格桑梅朵的罐头盒。渐渐的,娇艳的格桑花开满了我的窗台,在花香里,所有的烦恼抑郁全都逃遁了。

终有一天,为我送格桑梅朵的不再是那个满脸高原红的藏族小兵,而是他的战友。我问他的战友,那个小兵哪儿去了?战友先是支支吾吾,最后才说,他牺牲了。

战友红了双眼,哽咽道:“就是这次进藏,突遇暴风雪,道路塌方,嘎旺他们的车就翻下了悬崖……”

我不知道那个战友是何时离开的,我的头脑中一片空白。

李大姐安慰我说:“别伤心,在这几千里的川藏线上这样的事已是家常便饭。你爸爸曾说过,我们守路的人一定要守好这条路,才能让行路的人更加安全,让千千万万的家庭幸福美满。”

整整齐齐摆在窗台上的格桑梅朵,在暖暖阳光下,绽放着。似乎在告诉我,父亲和千千万万的养路工人是在用生命浇灌着更多人的格桑梅朵。

(选自《2014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一段描写的自然环境,写出了川藏公路线环境的恶劣,表现了“我”进藏的无助,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血肉丰满的公路养护工形象,作者以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出他的强势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C.小说以“我”睡懒觉、不出工、放任自己与李大姐等养路工人天不见亮就起来去清理路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养路工人的繁忙和“我”的懒惰与任性。
D.“我”起初不愿去高原,感觉人生灰暗,后来经历了给藏族老阿妈治病,藏族士兵给“我”送格桑花及藏族士兵的牺牲这一过程,我的思想发生转变,对以后的人生充满希望。
2.为什么小说在第4段要极力描写春夏时节川藏公路的热闹景象?
3.小说主要描写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请简要概括。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长夜花事

李修文

每天晚上,我都要去一趟县城郊外的苹果林,采回一大束苹果花,再将它们献给剧组里扮演女主角的演员——几天前,这名演员在这片苹果林里拍夜戏,突然就喜欢上了苹果花,便要求剧组每晚都给她送上一束。新晋的一线明星发了话,剧组自然不敢怠慢,赶紧找到苹果林的主人,花了高价,每天去采花,这采花的差使,莫名其妙地落到我这个跟组的编剧头上。

每天爬上粗石遍地的山坡,那满目的苹果花根本不能令我生出半点儿喜悦。相反,它们是仇敌:一朵朵的,无非呈喇叭状,无非有五片花瓣,无非有尖长的萼片和一点点若隐若现的香气。

和我一样不喜欢苹果花的还有一个人。因为我们夜夜都在苹果林里相逢,终不免攀谈起来,我由此知道这个如鬼魂一般的中年人,来自三十公里外的深山煤矿。他得了尘肺病,长年在山坡下的医院治病,唯一的女儿却在江苏打工,为他挣来一年的医药费。

大多时候,我们两个人各自在林子外的田埂上远远地相隔着,也不说话。苹果花看久了,倒是也看得过去,我便没话找话,劝他也去好好看看苹果花。他却对我说,是女儿听说苹果花开了,每天都打电话催着他前来散心,如果不是为了让女儿放心一些,他打死也不会跑到这里来。

连日风狂雨骤,渐渐地,花期很短的苹果花已经不能令女明星满意。终有一日,女明星吩咐下来,不用再去采花了。接到电话通知时,我已置身于苹果林,于大风之中,刚刚拼命采摘了最好的花。如释重负之余,我望着满园的苹果树,心底倒生出了几分不舍。再看那个中年人,他似乎想对我说几句道别的话,结果却什么都没说。

然而,就在第二天傍晚,风雨大作之时,旅馆里,我的房门突然“咚咚”响起来。我去开门,却一眼看见那个中年人。他一把攥紧了我的手,要我无论如何都帮帮他。

原来,就在当天早晨,他在外打工的女儿回来了。她路上受了风寒,发着高烧,硬撑着回来,竟晕倒在他的床边。还好他女儿很快就输了液,并无大碍。只是,她在昏迷时,嘴里一直都喊着:“苹果花,苹果花……”他知道,女儿最喜欢花,无论如何,他都要给女儿采一束苹果花回来。可是,昨晚风雨太大,短短一夜工夫,满树满树的花竟然一朵也没剩下。

他打听了半个县城才找到我的住处,为的是问问我,昨晚采回的那一大束苹果花,能不能卖给他。我只好告诉他,那束花早已在女明星的房间。顿时,他的眼神黯淡了下来。

“怎么办呢?”他自语着,转过身去,慢慢朝电梯门走去。就在刹那间,我下定了决心。我追上前告诉他,今晚女明星在拍夜戏,我们可以去把那一大束苹果花偷出来。他低头沉吟半晌,对我说:“万一被人发现,你的工作就丢了,我无论如何都不能害了你这个萍水相逢的好兄弟。”说完,他推开我,奔逃着消失在走廊尽头。

偏巧在这时,透过楼梯口的窗户,我看见停车场里,几朵苹果花,连枝带叶,正在风中和雨水里沉浮辗转。有那么几朵,被风驱使之后,竟然朝我飞奔而来。我认得它们——它们都是我亲手从苹果林里采来的。停车场西侧有一个半人高的垃圾桶,那些苹果花,应该是被丢弃在那里,而后又被大风卷了出来。

我来到垃圾桶旁边,迎面便闻到一股香气:经过大风的洗礼,苹果花的香气不仅没有被压制,反倒像一个义士般不管不顾起来。再看那一大束花,虽说一身在肮脏之地,却好似黑暗里的孤儿,好好地端坐着,等待着最后的搭救。我手忙脚乱,将它们全部抱在怀中……

还等什么呢?我解开外套遮住那束花,钻进了雨幕。跑过一条店铺都早早关了门的小街,我看见了那个中年人。他冷得全身都在哆嗦,正站在一家已经停业的花店门前。

我掏出花来塞进他怀里。他抱着花,慌乱地打量了我一遍,眼神里却突然增添了诸多的笃定。他定定地看了我一小会儿,突然给我敬了一个礼。

我被吓了一跳,不知该如何是好。终于,漫长的敬礼结束了,他的脸上也奇异地多出几丝红晕。我指着花,催促他赶紧回去。他不再多话,转身朝着医院的方向跑去了。

看着他奔跑,刹那间,我竟然觉得,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鬼魂,已经从他的身体里挣脱了出来。我知道,这焕然一新的面貌和他怀里的苹果花有关,但是,那更是因为巨大的信任。我也想和他一样,去感受巨大的信任,于是,站在花店的门口,我迟迟没有离去,而是打量起周遭的一切。我对自己说,要相信,相信小花店,相信小店铺,相信行道树,说不定,它们全都是被大风吹过的苹果树,苹果树上开满了苹果花,那些苹果花,全都知道自己是谁。它们是受过的苦,是可能的收成,是一亩三分地上的求法僧。

(选自《收获》2019年第5期,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交代为女明星采苹果花这件事的由来,从“突然”“不敢怠慢”“莫名其妙”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我”对于这位女明星心怀反感。
B.文章善用比喻、拟人手法,如写风雨中的苹果花“像一个义士般不管不顾起来”“好似黑暗里的孤儿,好好地端坐着,等待着最后的搭救”。
C.文章内容上注意前后呼应,如前面写中年人“如鬼魂一般”,后面则写“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鬼魂,已经从他的身体里挣脱了出来”。
D.文章最后一段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主要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形象化的议论抒情表达“我”的感受,并揭示文章主旨。
2.画线部分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3.文章围绕“苹果花”布局谋篇,有哪些好处?
2021-03-02更新 | 34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上马饺子下马面

吴小军

八月的风来得正好,凉爽。它夹着孜然羊肉的香味,在这苍茫的天地间自由地游走。它好像特别留恋克什克腾大草原青青的牧草和星星点点的野菊花。一忽儿东,一忽儿西,追着天上白云投下的阴影,在花儿草儿间跳着舞。比小马驹子还要调皮,比学飞的小鹰还要莽撞。它拂过毡包门口正探出身子望着远处敖包发呆的莫日娜额头时,顺便还弄乱了她乌黑的长发。

“额吉(蒙古语,母亲),别望了,阿布(蒙古语,父亲)说他去孛古特大夫那看马,顺便接接巴特尔大叔。他说了,要太阳落在敖包下面才能回到呢。”八岁的男孩扎布有一张黝黑的脸,还有一双像达里湖的湖水一样清澈的眼睛。他翘首望着远处敖包上三根玛尼杆上飘动的哈达,有些焦急,却很懂事地安慰着自己的母亲。他心里对自己说:“太阳落在敖包下面,天就要黑了,草原上的狼就会出来了。阿布,你可要把巴特尔大叔安全带回来呀。巴特尔大叔,阿布给你准备的羊肉我烤着吃了一点,很香。额吉准备的下马面条要等你来了才下锅呢。”

巴特尔是山东人,汉名叫王珂,是旗里来牧区驻点的干部。牧民们喜欢这个山东大汉,说他总是有那么多智慧帮助大家解决困难,是牧民的好干部,都叫他巴特尔大叔。扎布一家也都喜欢这个高大壮实的巴特尔大叔。前年大旱,牧草长得不好,没能储存多少,漫长而寒冷的冬季牛羊就要挨饿。是巴特尔大叔找到旗里帮助他们调集了一批干草,帮助他们度过了难关。那个冬天,巴特尔大叔来了好多次。有一次大雪封了路,巴特尔大叔送柴油、食品和草料过来的时候,还遇上了狼群。好在他有巴特尔的勇敢和智慧,没出什么事。

今年又是大旱,巴特尔大叔担心他们草场打的草不够,早早就捎话说要过来,还说了扎布该上学了,要给他联系一所学校。扎布的阿布萨日朗和家人商量,要留巴特尔大叔多住几天。额吉说:“巴特尔大叔讲过,山东人最讲究上马饺子下马面,他就最爱吃饺子和面条。等他来了,做面条给他吃。让面条像绊马索一样把他留下来。等他走的时候,就包饺子给他吃。让他的日子像金元宝、银元宝一样圆圆满满。”

太阳慢慢向着敖包西边落下去,远处的草由黄色慢慢变成了蓝色,又变成了灰色。扎布知道,很快天就要黑了。可是,阿布和巴特尔大叔还没回来。

“长生天保佑。”莫日娜一会儿看看天,一会儿看看敖包,一会儿看看和她一样焦急的儿子扎布在用脚把毛绒绒的牧羊犬巴鲁踢得又蹦又跳。

天终于黑了。草原里的虫子热闹了起来,嘶哑的叫声让扎布心里更加烦躁。他没心看母亲有条不紊地打油茶,煮羊肉。他骑在一匹小马上,焦急地绕起了圈圈。

“来了!”眼尖的扎布嚷道。在已经看不到绿黄相间的草原上,那条镶着白边的更黄的土路已经变成一块模糊的很淡的白色。一个亮点从远处慢慢地向这边来了,隐隐听到了发动机的响声。“是巴特尔大叔的车!”扎布“驾”了一声,骑着他的小马驹就向着光点奔过去。刚给他踢了几下的牧羊犬巴鲁欢叫一声,追着马儿也跑了出去。

莫日娜从毡包掀起门帘往外看了一眼,冲着儿子的背影怜爱地笑骂了一句什么,就准备着手下面条了。

车远去了。“不是巴特尔大叔。”过了不久,扎布骑着他的小马驹回来了,脸上写满了沮丧和担忧。

“别出了什么事吧?”莫日娜把擀好的面条放在一个盘里,剩下的面就在案板上醒着。她看着儿子默默地拴着马,心里有些忐忑。

夜深了。立秋已过,草原的夜,风有点狠了,吹在身上已有些凉意。天空上一勾弯月,几粒寒星。朦朦胧胧的,像毡包里揪着的两颗心。

第二天,太阳早早就晒到了毡包上。莫日娜帮翻腾了一夜才睡着不久的扎布掖好被子,打开敖包的门,站在了阳光下。

草原上的路像风筝的线,划破黄绿相间的牧草,把心牵在了远方亲人的身上。

小扎布走出敖包的时候,已近中午。看到一身疲惫的额吉正在和依着马站着的阿布说话。阿布的脸阴得像黑夜一样深沉,胡子茬像牧草遇上春雨一样蔓延了整个下巴。衣服又脏又破,还沾着血迹。这是怎么了?

萨日朗把一个书包挂在了扎布的肩上,鹰一样的眼睛里噙着雾一般的悲伤。他对着满眼疑惑的扎布说:“巴特尔大叔来不了了。”

扎布很失望,眼泪溢满了清澈的眼睛:“巴特尔大叔不来吃额吉做的下马面了?”

莫日娜搂过儿子,看着远处的敖包说:“让长生天带给巴特尔大叔吧。不但有下马面,还要有上马饺子呢。”

太阳慢慢向西,一直落在了玛尼杆西面,少了灼目的光芒,而多了许多金灿灿的悲壮的艳丽。金色的草原上,金色的敖包前面多了三个碗,一个盛着酒、一个盛着面,另一个,盛着饺子,也成了金色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讲述了莫日娜与儿子等待牧区驻点干部巴特尔的故事,其中借助“上马饺子下马面”表现出的干群之间的深厚情谊令人感动。
B.扎布是一个纯真、懂事的男孩,他热切地盼望着巴特尔大叔的到来,原因包括巴特尔大叔捎话说要给该上学的他联系一所学校。
C.认为巴特尔大叔到了,看着喜出望外、迫不及待骑马奔过去的扎布,莫日娜“怜爱地笑骂了一句什么”,表现出她如释重负的心情。
D.小说对萨日朗着墨不多,但从对其“衣服又脏又破,还沾着血迹”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面对危险时英勇保护干部的硬汉。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对风的描写运用了拟人、对比等手法,生动形象,画面感强,展示了克什克腾大草原的自然景观,营造了轻松欢快的氛围。
B.小说中巴特尔大叔没有出场,对这一干部形象的塑造是通过莫日娜与儿子扎布对他的等待,及萨日朗的提示侧面完成的,构思巧妙。
C.小说运用了顺序和插叙相结合的手法讲述故事,既充实了文本内容,丰富了人物形象,又在两种方法的自然转换中交代了人物关系。
D.小说中巴特尔的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前面情节中有不少伏笔,如写莫日娜“看着儿子默默地拴着马,心里有些忐忑”。
3.小说中的牧区驻点干部巴特尔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2021-03-0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隧道

(苏联)康麦里汉

列车早不停晚不停偏偏停在隧道里:第一节车厢已经钻出了隧道,而最后一节还没有进去。

列车意外停车,乘客们都着急,只有坐在最后一节车厢里的一位旅客不但不生气,反而感到高兴。这倒不是因为他那节车厢比别的车厢明亮,而是因为他的父亲就住在隧道附近。

他每次休假都要经过这条隧道,可列车不在这儿停车,所以他好几年没有见到父亲了。

这位旅客从窗口探出身子,叫住顺着车厢走过来的列车员,问道:“出什么事了?”

“隧道口的铁轨坏了。”

“得停多长时间?”

“至少得四个钟头吧!”列车员说罢,转身走向隧道另一端。

车厢对面有个电话亭。这位旅客下车给父亲挂了电话,接电话的人告诉说,他父亲正在上班,并把父亲工作地点的电话号码给了他。于是他又往父亲工作的地点挂了电话。

“是儿子吗?”父亲不知怎的一下就听出了他的声音。

“是我,爸!火车在这要停整整四个钟头。”

“真不凑巧!”父亲难过地说,“我正好还要干四个钟头才能下班。”

“你不能请个假吗?”

“不行呀,”父亲答道,“任务很紧,或许我能想个法子。”

旅客挂上听筒。这时列车员正好从隧道里走了过来。

“再过两个钟头就发车。”他说。

“怎么,过两个钟头!”这位旅客叫了一声,“你刚才不是说要等四个钟头吗?”

“修道工说要4个钟头才能修好,现在他又说,只要两个钟头就够了。”列车员说完,转身又向隧道另一端走去。

旅客飞快地跑向电话亭。

“爸,你听我说,是这么回事,不是四个钟头,我只有两个钟头了!”

“真糟糕!”父亲伤心地说,“好吧,我加把劲,也许一个钟头就能干完这点活儿。”

旅客挂上电话。这时列车员吹着口哨,从隧道里出来了。

“这个修道工干劲真大!他说了,一个钟头就能修好。”

旅客急忙又打电话:“爸,我刚才说得不对!不是两个钟头,是一个钟头。”

“这可麻烦了!”父亲懊丧极了,“半个钟头我无论如何是干不完活的!”

旅客又挂上听筒。列车员也从隧道里走了回来。

“嘿,真是笑话!那边说半个钟头就修好了。”

“该死的修道工,不是在说胡话吧!”旅客喊叫着跑向电话亭,“爸呀,你10分钟内能过来吗?”

“可以,孩子!拼上老命我也要干完这点活!”

“哼,这个修道工真奇怪,先抱怨‘活太多,活太多’,可现在又说只要10分钟就可以修好了。”列车员又向旅客传达了最新消息。

“混蛋,他在搞什么鬼!”旅客嘟囔着骂了一句,又拨了电话,“爸,听我说,我们见不了面了。这儿一个混蛋先说停4个钟头,现在又说只停10分钟。”

“真是个混蛋,”父亲赞同地说,“甭着急,我马上就过来!”

“乘客同志们,快上车!”从隧道里传来列车员的声音。

“再见了,爸爸!”旅客喊道,“他们不让咱们见面!”

“等等,孩子!”父亲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我脱开身了,别挂电话!”

这时旅客已跳上车厢。列车驶出隧道时,他凝望着巡道工的小屋,凝望着小屋窗口里用帽子擦着满脸汗水的老人。电话亭里,话筒里仍在响着父亲从远处传来的声音:“我脱开身了,儿子,脱开身了!”


【注】本文反映的是苏联1980年代的生活。
1.下列关于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小说第一二段交代地点,点出环境,为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B.作者设计了许多不合常理的情节,以夸张、变形、怪诞来折射现实。
C.小说刻画人物以正面描写为主,通过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塑造父子形象。
D.列车员作为次要人物,其行为表现对塑造主要人物起到反衬作用。
E.小说呈双线结构,其中“修道工的工作”这条线反映内容寓意深刻。
2.小说中的父亲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文本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3.小说的结尾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2021-03-0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三月考检测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静静的产院

茹志鹃

晚霞的颜色越来越深,越来越深,最后变成淡墨画似的几笔。公社产院外面的篱笆上,那些粉色的小花,也分不清朵数,形成模糊的一片,天色晚了。

谭婶婶挑满了一缸水,连气都没有歇一口,就忙着给两个休养的产妇做饭。在她这样的年纪,有这一份精力,这是她觉得自豪的。

在这里,在这所“跟医院差不多”的产院里,谭婶婶不但剪掉了发髻,她还学会了打针,打肌肉针、静脉针,学会了做产前检查,学会了量血压抽血、缝线、拆线。每每碰到一些小手术,请镇上医生来动手术的时候,她就从容地做助手。对她的熟练沉着,医生也夸奖,甚至有的医生进一步要她自己学着动些小手术。谭婶婶笑笑,有些得意,同时这些医生把这产院要求得跟城里的医院一样,她又觉得好笑。谭婶婶对这一切都感到满意,不是没有道理的。

锅里的水嘶嘶地响了,谭婶婶心里翻腾了一阵,就望着电灯,恨不得立时来一个产妇,她真想在电灯光下面接生,就像在镇上,在城里的医院里一样:产妇躺在洁白的产床上,躺在雪亮的灯光下……

忽然啪的一声,电灯亮了,谭婶婶吓了一跳,回身一看,一个面孔黑黝黝的年轻姑娘,扛着行李,一手挟着一只氧气瓶,浑身热气腾腾地站在门口。

“婶婶,你不认识我啦!”那姑娘笑眯眯地站着没动。

“是二丫头!”谭婶婶跟二丫头的娘,还是做姑娘的时候就是好朋友,直到现在老姊妹俩还要好得很。

“婶婶,我派到这里来工作了。”荷妹回身坐下,就要谭婶婶介绍些产院的情况。

“其实,差不多的情况你也都知道。这产院负责附近两个大队的产妇。跟我一起工作的,还有一个周嫂嫂,现在她害喜(指妇女怀孕初期种种感觉不舒适的反应),回家休息去了。产院成立这两年里,我们一共接了三百五十六个宝宝,还都顺顺当当。”谭婶婶一说到这些问题,不由得话就多了。三百五十六个,这可不是容易的啊!这要担多少风险。特别是产院还没有条件自己动手术,很多情况就得当机立断。该请医生的就请医生,该送医院的就送医院,差一点点就会坏事,所以谭婶婶说到这里,特别加重了语气:

“二丫头,这可是一副风火担子,担子不轻啊!两年里,我们没出过什么事情,大人小孩都是平平安安,一个人进来,两个人出去。产妇等小孩一落地,就躺在床上,不要她动一动了,烧,洗,煮,弄大人,弄小孩,都是我们来,到出院的时候,一个个都长得胖胖的……”谭婶婶滔滔不绝地说着,荷妹不停地点着头。

“婶婶,这里有没有碰到过产妇不顺产的情况?”荷妹提问了。

“怎么没有,风险也就在这些事上,一看苗头不对,就得赶紧给医院打电话来救护车。”

“要是来不及呢?”

“打电话请医生来!”

“要是产妇产后发生变化呢?”

“打电话嘛!”

“婶婶,我们在哪里洗手呢?”荷妹忽然问。

“洗手?”谭婶婶不明白为什么忽然问这个,“洗手当然在脸盆里洗。”回答以后,她又辨了辨这问话的味道,心里又是一个不快。

“二丫头,这里不能和城里那些大医院比。”谭婶婶有些生气了,话也加重了分量。

“对!”荷妹一点也没觉出话里的责备意味,径自推窗开门,向外面张望起来。“婶婶,可有了办法了!”荷妹眉飞色舞地跳进来了,“婶婶,我们自己可以做土造自来水。人家托儿所都用自来水洗手了,我们产院里更需要这个。我看过了,井不远,只要墙上打一个洞……”

“荷妹,你刚来,还是看看再说吧!”说罢,谭婶婶就走进厨房,端消毒锅,封煤炉。

第一次见面,谭婶婶对荷妹的印象不能说好,但是要说坏,她也说不出坏在哪里,就是觉得不顺眼,不入调。

(选自《茹志鹃小说选》,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二段交代了产院的工作人员谭婶婶精力很好,工作热情高,也写出了谭婶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
B.医生夸奖谭婶婶,甚至有的医生进一步要她自己学着动些小手术,于是,她很期待在电灯下亲自动些小手术。
C.谭婶婶给荷妹介绍产院共顺顺当当接了三百五十六个宝宝时,提到担风险,认为在产院工作一副风火担子。
D.小说虽然写的是农村产院里发生的小事,但是却充分地展现了谭婶婶丰富的思想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取材以小见大,作者没有一味歌颂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而是通过叙写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普通人物的思想性格。
B.小说开头描绘了一片静谧的晚景,晚霞,竹篱,野花,组成一幅淡墨画,紧扣标题的“静静”,寥寥几笔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C.“径自推窗开门,向外面张望起来”“荷妹眉飞色舞地跳进来了”两句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表现了荷妹莽撞的性格。
D.有些医生把谭婶婶工作的这个农村产院要求得跟城里的医院一样,对此谭婶婶觉得好笑,体现了谭婶婶思想有保守的一面。
3.荷妹让谭婶婶介绍产院情况,谭婶婶在跟荷妹交流的过程中心理上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4.请概括小说中谭婶婶的人物形象。
2021-02-25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歌声

采取军事行动之前,彼得罗夫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绝不是一次例行演习那么简单。果然,短短三个小时之后,装甲车队便开入布拉格,而天空的广播也同时传来讯息,这次行动绝不是针对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而是逮捕杜布切克分子。

守护在布拉格边缘的一条要道,彼得罗夫和战友一样,他心里非常焦虑,这次取名为“尤里复仇”的行动到底要持续多久?

街对面不远处是一个教堂,悠扬的钢琴声隐隐约约地从里面传出来,彼得罗夫情不自禁地侧耳细听,曲子有点像《伏尔加母亲》,那是他最喜爱的一首曲子,如果不是德军突然入侵,彼得罗夫想,自己现在一定是一名钢琴师,至少不会手里拿着枪。

彼得罗夫无奈地笑笑,抬起头看看天空,只见晴空万里,太阳直直地照着脚下的城市,连影子都不见一点,这是个好兆头,久经战场的他可以肯定,战争已经结束,或者根本就没有发生,因为天空连一架飞机都没有,这就说明伟大的莫斯科再次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

这样想着,彼得罗夫便觉全身轻松起来,反复观察了下周边,没什么异动,便向远处的战友打了声招呼,自己一个人慢慢朝教堂走去。琴声已经停止,但教堂却并没有静下来,透过门缝,彼得罗夫看见一群孩子正整齐地唱着歌,什么曲子他听不出来,只觉得歌声在教堂里显得特别响亮。

彼得罗夫喜欢这种感觉,便不由自主地走进去,他想问问这首歌的名字,甚至还想跟他们一起学习歌唱。然而,当他出现在那群孩子面前,歌声却突然停止,他们一个个惊恐万分,稍小一点的女孩甚至在往后躲。

彼得罗夫抱歉地笑笑,刚想说自己的来意,一个男孩却突然朝自己奔来,这是一个勇敢的男孩,彼得罗夫在心里默默赞许。可男孩大概跑得太急,竟然在阶梯处绊倒。遇到这种情况,彼得罗夫当然是毫不犹豫地向前搀扶。意外就发生在搀扶的那一刻,男孩拼命甩开他的手,大声哭诉:“坏人,你还我爸妈来,你们都是坏人!”与此同时,男孩竟然掏出一支手枪对准彼得罗夫的胸口,“啪”的一声,枪声在教堂里格外清脆。

彼得罗夫显得特别沉重,他真的不希望发生这种事,但当他发现男孩拿出手枪那一刻,还是习惯性地先下了手。教官曾无数次地训练他应对类似的情况,所以,枪杀男孩的事情完全可以算得上一次对敌作战,彼得罗夫甚至还可以把战绩上报。但是,在枪声之后,他却只觉天旋地转,怎么也站不起来,他看见男孩的脸,竟然带着微笑,一种解脱的微笑。

当战友冲进教堂,一支支枪口对准教堂里的孩子时,彼得罗夫终于挣扎着站起来,他告诉战友,这里没有杜布切克分子,男孩完全是自己一时冲动而错杀,回去后,他会主动接受军法处置。

教堂里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无论是小孩又或者大人,他们脸上都有种奇怪的表情。因为就在刚才,他们亲眼看见彼得罗夫把男孩的手里的枪塞在自己怀里,一个军人竟然保护敌人的伙伴,这简直就是奇迹。

当彼得罗夫与战友跨出教堂的大门,外面阳光依旧明媚,整个布拉格宁静得像莫斯科的早晨,而就在彼得罗夫回头那一刻,透过教堂的大门,他看见那群孩子紧紧地靠在一起,悠扬的歌声再次响起,越唱越响,歌声从门口飘出来,弥漫在布拉格的天空。


(背景资料:1968年,捷共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发起布拉格之春改革,希望借此摆脱苏联。8月20日,苏军以军事演习的名义突袭机场并占领布拉格,逮捕了杜布切克,控制了捷克全境。)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彼得罗夫守护在布拉格边缘的一条要道,和战友一样心里非常焦虑,他们厌恶战争,想尽快结束。
B.主人公听到教堂传出像《伏尔加母亲》的钢琴声,那是他最喜爱的一首曲子,所以后来他去教堂询问其名字。
C.彼得罗夫告诉战友,自己一时冲动错杀男孩儿,教堂里所有的人默不作声,因为面对敌人的枪口。
D.布拉格的歌声是呼唤和平的歌声,是人类精神力量的象征,代表着捷克斯洛伐克的希望和未来。
2.概括彼得罗夫的人物形象。并简要分析。
3.简要分析文章中歌声的作用。
2021-02-2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十七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高地

王刚

谁也搞不明白,麻婶为啥要上马鞍山种地。那也配叫地吗?窄窄的一条,像一块长布匹,风大点就能吹起来。这年头,还缺地吗?村里的壮劳力都跑光了,他们像一群嗅到肉味的乌鸦,呼啦啦往城市飞去。大片大片的土地无人打理,长满了荒草,成了飞禽走兽的乐园。就拿麻婶家来说吧,自从长根带着媳妇儿子进城后,大多数地都撂荒了。长根撇撇嘴说,荒就荒吧,能值几个钱?随便做点工,一年的粮食就赚回来了。儿大不由娘了,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牛不喝水强按头,逼儿子儿媳回村种地吧。要知道,长根在城里干架子工,一天能挣几张大票子。长根是个孝子,隔三岔五给麻婶打钱,叫麻婶放开胆子用,啥也不要操心,想吃就吃,该喝就喝。话虽如此,可麻婶坐不住。长根说,坐不住也无所谓啊,可以种种花,走走亲戚,唠唠嗑,一天的光阴不就混过去了?对于老年人来说,混光阴没什么不好,相反,有福的老人才有资格混光阴呢。换句话说,麻婶是有福的,可她身在福中不知福,她不愿混光阴,而是瞄上了马鞍山那片瘦地,动不动往上面跑。她经常提着锄头,背上背篼,别上镰刀,弯着腰,沿着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爬上马鞍山。从后面望去,她佝偻的背影就像一只黑蜘蛛,咬着丝线一样的小路,摇摇晃晃往上爬。风呼啦啦吹起来,人们不禁为她捏了一把又一把冷汗,担心被风吹起来,从山上飞落下来。

村主任王大明看不下去,劝麻婶说,老婶子,你闲得骨头生锈?有福不享,天天往山上跑,那上面有金子银子?麻婶就笑,有屁的金子银子,满山都是石头。王大明说,婶子,村里有那么多荒地,你想种哪块就种哪块,想种多少就种多少,想怎样种就怎样种,为啥非要去马鞍山?麻婶听不进去,朝王大明笑了笑,转身向马鞍山走去。王大明扯着嗓子喊她,她也懒得理,弯着弓一般的脊背,沿着丝线般的小路往山上爬。风吹动她的头发,像一棵开满百花的树。天天看着麻婶爬山,王大明心惊胆战,小心脏扑通扑通乱跳,万一有个闪失,可是要人命的啊。作为村主任,他得为老百姓负责,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麻婶送命吧。这年头,年轻人都疯了,像闹哄哄的马蜂,争先恐后往外飞,村子里只剩下几根老骨头,没精打采地熬着日子。这村主任,他早已当够了,可还得当着,除了他没人干。比起其他人来,他还算年轻,能吃能做能走。事实上,王大明知道,他已经老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还不老吗?泥巴快埋到脖子了啊。可是,再老也不能说老,村里那些老家伙比他老多了。

王大明给长根打电话,叫他管管麻婶。长根给麻婶打电话,叫她好生待着,不要给他添乱,不要让村里人戳他的骨头。麻婶不争辩,无论长根说什么,她都说好。长根越说越生气,批评麻婶死脑筋,过惯了苦日子,连享福都不会,以后不要再上山了,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睡就睡。麻婶能说什么呢?只会说好,好,好。长根的口气越来越严厉,叫麻婶不要惹乱子,不要拖后腿,不要让他们分心,缺钱尽管说,需要什么尽管讲,不要越老越糊涂……长根说了一大堆,麻婶只会哦哦哦,好好好,嗯嗯嗯。长根以为做通了麻婶的思想工作,满意地挂了电话。他不知道的是,麻婶就是站在马鞍山上接的电话。地中有块凸起的大石头,麻婶举着老人机,站在石头上面,望着天边的云,不停地哦哦哦,好好好,嗯嗯嗯。信号不太好,她张着嘴巴,对着手机大声喊叫。风吹乱她花白的头发,使她看上去像一棵摇来晃去的树。

站在大石头上,村庄就在脚下,看得清清楚楚。稀稀疏疏的房子,一大片一大片荒芜的土地,几个蚂蚁似的老头老太。麻婶闭上眼,想起几十年前的村子,那时有成片成片的庄稼,有拄着拐杖的老寿星,有山一般结实的汉子,水一样温柔的妇女,花一样的大姑娘,蹦来跳去的青年男子,叽叽喳喳的孩子,喔喔打鸣的公鸡,叽叽喳喳的母鸡,汪汪乱叫的狗,哞哞长鸣的牛……那时的村子热腾腾的,像一个爱跳爱闹的年轻人。不知从何时起,村子忽然安静下来,变成了沉默寡言的老人。不错,村子老了,像秋后的蚱蜢,蹦跶不了了。麻婶叹了口气,眼睛掠过村庄,慢慢移到那条伸向村外的路。沿着路一直往前走,一直走,直到再也看不见路。无数的壮劳力,就是沿着那条路,越走越远,最后消失在了天边的云雾里。看不见路的地方是哪儿呢?应该是天边吧,几朵云停泊在灰色的山顶上,像几只疲惫的鸟。

时间长了,王大明丧失了给长根打电话的兴趣。该说的话都说了,该想的办法也想了,麻婶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动不动往山上跑,打电话还有什么意思?王大明不给长根打电话,长根也就不再给麻婶打电话。他想当然地认为,既然王大明不打电话,那母亲肯定不再爬马鞍山了。渐渐地,长根几乎忘了这件事,只偶尔在某个深夜,他会忽然想起母亲,心里掠过一丝不安。

人们常说,麻婶那块地真有意思,什么都能种,什么都往里面种,就像一锅大杂烩。别人说别人的,麻婶毫不在意,想种啥就种啥。在那块地里,她收过玉米、高粱、洋芋、白菜、南瓜、天星米、西红柿、辣椒……进入冬天后,就只剩下白菜了。麻婶的白菜长得真好,从山脚望去,就像一片绿云落在山腰上,在苍黄枯败的草木间显得格外醒目。麻婶经常邀请村里人去山上采白菜,但没有人愿意去,不就几棵白菜吗?再说呢,一群泥巴埋到脖子的老家伙,谁爬得上去?麻婶是好样的,那么高的山,她想去就去。人们看着她灰黑的背影像一只蜘蛛,咬着丝线般的小路,晃悠晃悠飘上山腰,只能啧啧叹息。入冬以后,麻婶经常提着提篮上山收菜,每次从山上回来,总提着一大篮子碧青鲜嫩的白菜。麻婶不吃独食,总把白菜送给大家。可以说,几乎家家都吃过麻婶的白菜,包括王大明。

(选自《南方文学》,有删节)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用“像一群嗅到肉味的乌鸦,呼啦啦”“像闹哄哄的马蜂”等语句形容进城的青壮劳动力,一定程度上流露了作者对年轻人的态度。
B.长根的形象具有典型性。他批评麻婶“死脑筋”,严厉地“叫麻婶不要惹乱子,不要拖后腿”,反映出离乡的年轻人们对传统孝道的忽视。
C.王大明劝阻麻婶,麻婶“笑了笑”,继而“懒得理”;长根反复打电话叮嘱,麻婶也不争辩。这是麻婶的“策略”,表现出麻婶的坚定。
D.小说结尾写“几乎家家都吃过麻婶的白菜,包括王大明”,既可以侧面说明麻婶的地收成不错,衬托了麻婶的勤劳,还富有更深沉的意味。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善于使用细节塑造人物的形象,麻婶“弯着弓一般的脊背”“花白的头发”“摇摇晃晃”,突出了人物的年老体衰。
B.小说的语言富有乡村生活气息,“儿大不由娘”“牛不喝水强按头”“泥巴快埋到脖子”之类的表达,贴合人物身份。
C.小说对叙述视角的转换较为灵活,内视角的转换自然引出麻婶的内心活动,使读者能更近距离地感受到人物的细腻情感。
D.小说对村庄环境的描写生动形象,大量叠词和拟声词的使用直接呈现了村庄如今的清冷荒芜,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3.小说为什么要塑造王大明这个人物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小说开头写“谁也搞不明白,麻婶为啥要上马鞍山种地”。读完小说,你觉得麻婶“为啥要上马鞍山种地”?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0 . 苏七块

冯骥才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踝,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①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人有了能耐,脾气准各色②。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作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

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选自《俗世奇人》)


【注】①赛:天津地方土语,有“好像”或“似”之意。②各色:方言,意思是特殊,与众不同。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情节曲折,作者运用伏笔和照应,先写车夫求医无钱,再写华大夫暗中相助,最后写苏七块赠药退钱,可谓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B.小说主人公苏七块职业是医生,在医术上可谓是“正骨神医”,但“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说明他的医德遭人质疑。
C.作者借鉴了古典小说的白描等技法,故事性和传奇性很强,小说语言典雅优美。让人粗读故事会大呼其妙,咀嚼文字又觉得精妙无比
D.小说采用欧·亨利式的结尾,结局颇有点出人意料,读者在对苏七块的个性、人品感到惊疑、怪异之际,又会对他油然萌生敬佩之情。
2.小说是如何塑造苏七块这个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3.苏七块是冯骥才文化小说系列中的“奇人”之一,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苏七块身上的“奇”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