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005 道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源不深望流之远   ②子路率尔对曰B.①虽董之严刑   ②是君子远庖厨也
C.①则智者尽   ②吾还也D.①庖丁文惠王解牛   击破沛公军
7日内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良庖更刀   ②以无入有间   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④则思江海百川
⑤常以身蔽沛公   ⑥越国以鄙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庠序之教
A.①④/②⑤/③⑦/⑥⑧B.①⑤/②⑥/③/④⑦/⑧
C.①⑤/②⑥/③⑧/④⑦D.①④/②⑦/③⑧/⑤⑥
7日内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3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德不厚而望国之   治:安定   有甚焉   殆:恐怕,可能
B.①傲则骨肉为行路   物:物件   ②人君神器之重   当:做上
C.①虽之以严刑   董:督察            于寡妻,至于兄弟。   刑:通“型”,作榜样
D.①邪说,难壬人   辟:批驳          ②彼知之   恶: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7日内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王安石变法,一开始便收效颇丰,但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御史中丞吕诲气冲冲地在皇上面前历数王安石的十大罪状。面对吕诲强辞,王安石并不在意。让王安石寒心的人是,在推行新法后,友人司马光写下接连三封公开信指责反对他。自此,王安石与司马光昔日的友情、信任已  ①  。也因为这样,王安石与友人决裂,开始反击。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为了使新法免受非议,王安石写下了《答司马谏议书》。他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指责,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原则问题——名实问题。他指出决定进行变法是“受命于人主”,出于皇帝的意旨;新法的制定是“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经过朝廷的认真讨论而订立;然后再“授之于有司”,交付相关主管部门去执行。这一“受”、一“议”、一“授”,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置于完全 ②  的基础上。名实已明,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全是谬论。王安石面对责难,如果就事论事地一一加以辩解,那就很可能会因为对方抓住了一些表面现象或具体事实而陷于被动招架,越辩解越显得理亏;必须站在高处,深刻揭示出事情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驳倒对方的责难,为变法正名。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从在大西北的那次相见,你的形象,不,你所代表的一种信念,便植入我的脑海,像夜空里的一颗星,时时在闪光。这是一种思想,一种意志,一种思索,一种信息。①有绿色这个媒介,她便会释放出来,叫我心里翻腾不已。

我见到你是在招待所里采访时。你敲门进来,坐在沙发上。你已50岁,皮肤黧黑,手背上青筋突起,脸上也已爬上皱纹。我脑际本装着你传闻中的英姿,你动人的歌声,爽朗的笑语。我心里②顿,没有想到你会是这个样子。你对我笑笑,坐在沙发上,等我先问话。窗外绿柳红花。

你开始叙述往事,双眸中又闪出青春的火花。1950年,你随军进疆时还是一个十八岁的姑娘。炎热的麦收时节,你在南疆的农场里,在维吾尔族老乡的杏树下看场。在这夏日沙子能烤熟大饼的西北,绿荫比金子还宝贵。你心里萌生起一个念头,③心一意学林业去,要让绿色染满戈壁。

毕业后你来到石河子,这一片黄沙之野,正是涂抹绿色的最广阔天地。报到的第一天,这里还没有房子,晚上你就和队友④道睡在工棚厨房里。白天你们一起扛着标杆去测量,去规划。冬天,没膝的深雪将你单薄的裤腿冻成冰棍;春天,肆虐的风沙将你秀气的脸上冲出沟壑;夏天,炎炎的烈日将你嫩白的皮肤晒成黑炭。你这位水乡姑娘,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1.请参考示例,梳理文中加点的“一”的义项,填于表中。   
“一”的义项卡片
【示例】最小正整数: 一颗、一种

2.好的新闻通讯注重现场感,请从人称角度,分析第二段是如何营造现场感的。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考试语文试卷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答曾公立书

王安石

某启:示及青苗事。治道之兴,邪人不利,一异论,群聋和之,意不在于法也。孟子所言利者,为利吾国、利吾身耳。至狗彘食人食则检之,野有饿莩则发之,是所谓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一部《周礼》,理财居其半,周公岂为利哉?奸人者因名实之近,而欲乱之,眩惑上下,其如民心之愿何?始以为不请,而请者不可遏;终以为不纳,而纳者不可。盖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不得不然也。然二分不及一分,一分不及不利而贷之,贷之不若与之。然不与之而必至于二分者,何也?为其来日之不可继也。不可继则是惠而不知为政,非惠而不费之道也,故必贷。然而有官吏之俸、辇运之费、水旱之逋、鼠雀之耗,而必欲广之,以待其饥不足而直与之也,则无二分之息可乎?则二分者,亦常平之中正也,岂可易哉?公立更与深于道教论之,则某之所论,无一字不会于法,而世之譊譊者不足言也因书示及以为如何。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与王介甫第三书

司马光

夫议法度以授有司,此诚执政事也,然当举其大而略其细,存其善而革其弊,不当无大无小,尽变旧法以为新奇也。且人存则政举,介甫诚能择良有司而任之,弊法自去;苟有司非其人,虽日授以善法,终无益也。介甫所谓先王之政者,岂非泉府赊贷之事乎?窃观其意,似与今日散青苗钱之意异也;且先王之善政多矣,顾以此独为先务乎?今之散青苗钱者,无问民之贫富、愿与不愿,强抑与之,岁收其什四之息,谓之不征利,光不信也。至于辟邪说,难壬人,果能如是,乃国家生民之福也。但恐介甫之座,日相与变法而讲利者,邪说、壬人为不少矣。彼颂德赞功、希意迎合者,皆是也。介甫偶未之察耳。盘庚遇水灾而迁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尽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光岂劝介甫以不恤国事,而同俗自媚哉?盖谓天下异同之议,亦当少垂意采察而已。

(选自《司马温公集》,有删改)

[注]①曾公立,王安石同僚。该信写于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之后不久。②司马光给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的回信。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而世之A譊譊者B不足C言也D因书E示F及G以为H如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启,书信开头格式语。“某”,写信人自称,文中指王安石。“启”,指写信人的陈述。
B.兴,意为兴起,与《答司马谏议书》中“以兴利除弊”中的“兴”意义相同。
C.却,意为拒绝,与《谏逐客书》中“王者不却众庶”中的“却”意义相同。
D.泉府,掌管国家税收﹑收购市上滞销物资的部门。因货币如流水般不息,故称“钱”为“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指出,青苗法的实施影响了一些人的利益,不少人提出反对意见,这些人的用意并不在新法本身。王安石从为国利民的角度出发,肯定新法的意义。
B.司马光不同意王安石“不征利”之说,他认为青苗法的实施中,官府不问百姓贫富、是否愿意,都强行借贷给他们,且收取高利息,这就是“征利”的表现。
C.司马光在信中论述了用人和执法的关系。他认为官员任用很重要,如果选用不当,即使授以善法,最终也没有益处,王安石周围有很多歌功颂德、曲意逢迎之人。
D.王安石和司马光持论时,都引经据典,条分缕析。王安石引孟子之语证新法合“义”,司马光以盘庚迁都事劝王安石应改变目前用酷刑威胁百姓服从的做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狗彘食人食则检之,野有饿莩则发之,是所谓政事。
(2)且人存则政举,介甫诚能择良有司而任之,弊法自去。
5.青苗法实施中收取“二分之息”,王安石陈述了哪些理由?请简要概括。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多于在之粟粒(谷仓)   而后动(正义)       永保无疆之(福禄)        私门(封闭)
B.始祸焉(招致) 三川之地(超过)丕豹、公孙支于晋(招致) 吾灵尚依依汝也(靠近)
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矣(确定)   翠凤之旗(树立)   使之我(像)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小,用作谦词)
D.弃掷逦迤(到处都是) 不能书而搁笔(完成) 承天命(大)     莫不忧而道著(诚恳)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能克终者寡(表推断)            昨日教(承蒙)        四时美(充满)          蜀山(光秃)
B.可以尽豫之乐(帝王秋天出巡) 功到今(施行)        咸阳(通达)          今乃弃黔首以敌国(资助)
C.赂秦耶(全都)                  邪说(批驳)            胜负之(命运)          九夷(囊括)
D.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管理)   函谷(攻占)     六国丧(互相)        太阿之剑(佩带)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各组句子句式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终必不蒙见察                  函谷举                         洎牧以谗诛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苟以天下之大                         举地千里                      秦爱纷奢                  并国二十
C.多于南亩之农夫                      举以予人                      赵尝五战于秦            西取由余于戎
D.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秦人不暇自哀               民以殷盛                  是以地无四方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貌恭而不   (2)以膏泽斯民 (3)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4)后人哀之而不之 (5)朝夜弦   
(6)来于秦          (7)李牧连     (8)燕赵之收藏             (9)不能独               (10)则获邑   
(11)食诸侯        (12)可者多       (13)意洞       (14)惧满溢则思江海百川 (15)不霁何
A.(1)(6)(11)(13)/(2)(5)(12)(14)(15)/(3)(4)/(7)/(8)/(9)/(10)
B.(1)(6)(11)/(2)(5)(12)(13)(15)/(3)(4)(14)/(7)/(8)/(9)/(10)
C.(1)(6)(11)(13)/(2)(5)(12)(14)(15)/(3)(4)/(7)(9)/(8)/(10)
D.(1)(6)(11)/(2)(5)(10)(12)(13)(14)(15)/(3)(4)/(7)(9)/(8)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