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525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中国航天备受世界关注。2023530931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托举着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万众瞩目中飞向太空。

神舟十六号乘组有指令长景海鹏、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载荷专家桂海潮3名航天员。其中景海鹏是第四次执行飞行任务,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则是首秀,正说明了我国航天事业不是后继乏人,而是。新人才的涌现,为航天事业不断注入新动能。

载人航天事业被形容为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发射只在一瞬,背后则是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从1992年开始研制,它经过几代人持续攻关,自主创新,以100%的成功率圆满完成了所有载人航天任务,以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打造出中国航天的亮丽名片。我国逐梦太空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独立自主的过程。

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显示出中华儿女不畏技术封锁、自强自立的民族气节,凝聚着中国科学家协同攻关的智慧力量,蕴藏着中国航天人超越自我的精神密码,丰富了中国航天精神的内涵。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虽康桥令人,但诗人还是要离开。人的生命是一个不断肯定和否定的过程,对生命过程中的每个变化、每一个选择都应,充满敬畏之心。这就不难理解诗人为何要轻轻的来,又要轻轻的”“走了。这是对生命的重视与珍惜。

没有寻找,生命就没有了动力;没有告别,就不会有新的寻找。《再别康桥》告诉我们在追寻人生意义过程应持的态度,现代人有了自由,而且我们带给自由的不是任性而为,而是更重的责任。正因为责任,所以任何选择与放弃都必须轻轻的,但又是的,没有丝毫犹豫。人生处处是围城,然而在《再别康桥》中,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在康桥,天上虹也会被揉碎在浮藻间,作为美的象征的彩虹在康河里仍然可能被撕碎而沉淀,成为一个虚幻的梦。但这并不影响康河的美,并不影响它作为美的寄存地的品质。同样的道理,尽管现实会撕碎梦想,苦难会溶解幸福,生活会限制自由,但是这并不影响苦难生活作为幸福自由的寄存地的品质。生命的意义在于寻找,而寻找的地方在坎坷经历的波涛中,在苦难生活的海洋中,这可能是徐志摩游康桥获得的重要启示,也是他再次告别康桥的原因之一吧。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改成“生命的意义在于寻找,而寻找的地方在经历中,在生活中”,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
7日内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影响面粉气味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是品种。不同品种的小麦,。有研究对丹麦81份小麦品种或地方品种的香气进行了分析,一共鉴定出72种挥发性成分,不同品种的小麦粉香气也会不同。

二是产地环境。,在不同的水土、气候、栽培措施等条件下种植,香气也会不同。

。通常来说,越新的小麦麦香味越浓。新鲜小麦不管是气味还是营养,都是比较好的。因储藏条件,比如因温度、湿度、气体成分、微生物以及储存时间的一些不利影响,小麦粉会逐渐失去原有的香味而产生各种异味,颜色也变灰暗了。

四是精制工艺。由于小麦皮层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性成分或挥发性成分前体,因此小麦粉精制程度越高,胚芽和麸皮去除越多,小麦粉中的挥发性物质种类越少,总体风味也不断减弱,即麦香味会变差。很多人会觉得现在的面粉没有以前的香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精制加工。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篇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请简述第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以“精制的小麦粉”开头,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铁凝

找找她又有何妨?谁让她总在电视屏幕上出现呢,谁让她是这城市的父母官呢,难道老于不是归她管辖的一个市民么?再说,找她又不是为我老于,是为我的女儿啊,她是个人才,人才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是属于民族属于国家的,让属于民族和国家的人有好一点的居住条件又有什么不对呢?要是房间有暖气,何至于女儿要围着一只小小的炭盆取暖呢,又何至于差点被炭火烫到脚呢?老于越想越觉得理直气壮。

第二天他特意早些上班,趁同事们还没进教研室,他给项市长打了电话。应该说,电话里的项珠珠是很热情的。稍事寒暄,便问老于是不是有什么事找她。这边老于连连说着没事没事真没什么事,声音挺大,就好像谁说有事谁就是诬陷了他似的。那边项市长说有事也没关系只要她能帮忙。这边老于仍高声坚持说没事,只是想见面聊聊。那边项珠珠就把家里电话、地址告诉了老于,欢迎老同学有时间到家里去。

这晚老于骑五十分钟自行车,从城郊赶到项市长家。他被一个面孔清秀的小阿姨让进客厅,项市长和老于面对面落座在两张小沙发上。谈话一开始老于就觉得浑身燥热,他没有意识到,那是他穿了厚厚的棉袄、棉裤和棉鞋的缘故。在他没有炉火的家里,他需整日这样穿戴,老婆和女儿甚至整日把毛线帽扣在头上。而在项市长温暖的家中,一件薄薄的开司米就足够了。老于一下子意识不到这些,他甚至看不见客厅里都摆列了些什么。房间阔大,地板很亮,果盘里的水果鲜美,杯中的绿茶馨香……这些和老于无关,或者,越是置身此情此景,老于便越要使自己的谈话配得上这气氛和这气氛中的女市长。他于是就谈文学。

他想起中学时的项珠珠是喜欢文学的,果然,如今的项珠珠对文学仍然保持着并不虚假的爱好,她和老于探讨作家的长短、得失。老于谈着自己的见解,他发现项珠珠脸上是信服的神态。他又提到了作家的想象力,他认为很多当代中国作家是缺乏想象力的,他们用借来的想象力填充他们的小说。他称赞《热冰》的想象力,讲述着里面的故事,老于被自己的讲述感动着,变得欲罢不能,有一瞬间他觉得这是他给自己提供的一个机会,他已经很久没对什么人谈起过这类感想了。他欲罢不能,由小说又展开去说起电影,提到了《莫扎特之死》,老于咽了一口茶,并观察了一下项珠珠的表情,他确认她是专注的,没有因为他冗长的讲述感到疲乏。她的表情使老于很满意自己,当他满意自己的时候便也开始焦虑自己:房子呢,房子的请求他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开口呢?

偏在这时项珠珠又饶有兴致地问起老于最近在读什么书,他于是讲起有关陈寅恪的一本书,后来他又五花八门地说了一大堆杂书,有关二十世纪的重大发明。他滔滔不绝,心中却一遍遍问着自己:难道这是求人办事的样子么?这不是请求这是挑衅,是在向这客厅这市长挑衅,拿他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奇闻向他不可企及的这房子和房主人叫板。

他越来越无法对付自己,心中的另一个老于在同他捣蛋。他的话题越是宽泛,他说出房子的可能就越是狭窄;莫扎特他们越是高雅,他的房子问题就越是俗不可耐;他越是想说出房子,就越是说不到房子上去。他以为他是会步步逼近房子的,却不知为什么一直在朝相反的方向奔逃。他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他在点点滴滴、一分一寸地折磨自己枪毙自己,他同情自己又痛恨着自己,可是他必须讲,老于差不多要声嘶力竭了。这时候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走进了客厅,她睡眼惺忪地依偎进项珠珠的怀里叫她妈咪。老于的叙述被打断了,他有些惊奇地看着项珠珠怀里的孩子。

时间太晚了,他的事还没说呢,可他已经没有理由再坐下了。他站了起来,项珠珠也站了起来。她又问老于真的没有别的事么?没有没有没有真的没有……老于边摆手边大步向门口走,叫人觉得你若再问反而是你对他的不礼貌了。出得门来,他解开棉袄领扣,让冷风吹一吹他那燥热的心。他在一棵龙盘槐下站定,又想起了那个叫着妈咪的睡眼惺忪的小女孩,他对那一声妈咪感到十分别扭,那分明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优越。他老于的女儿是永远不会管他叫爹地的,可这并不妨碍女儿能考上名牌大学,不会妨碍的绝对不会妨碍!他顽强地思想着简直是大声地思想着,可他的心依旧是憋闷的。他鼓动着自己又朝龙盘槐靠近了一点,仿佛就因为这龙盘槐伞状的树冠为他遮蔽了冬夜的燥热。他于是就把这棵树想成了项珠珠,他就对着树说出了他那难以启齿的请求。他满心的重负卸在了这棵树下,然后骑车离开了它。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于的女儿差点被炭火烫到脚,既说明老于家的住房情况,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B.文中的项市长礼貌谦逊、温和友好,询问老于是否需要帮助,是一个不摆官架的领导。
C.老于觉得小女孩有优越感,是因为她打断了老于的交谈,让他没机会说出自己的诉求。
D.寒夜,老于却心里燥热,因为他内心煎熬,既有求人的不情愿,也有求人不成的自责。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进行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贯穿于找项市长的整个过程,深入地塑造了老于的形象。
B.聊天内容的精彩和趣味,让老于忘记自己此来的目的,最后耽误了时间,他后悔不已。
C.项市长家的环境看似和老于“无关”,实际上对老于的心理和言行都有一定影响。
D.结尾段老于临走时仍声称自己没事,与第二段老于在电话中坚持说真的没事相呼应。
3.小说第六段突出了老于的矛盾,请结合全文分析造成这种矛盾的性格原因。
4.小说以“树下”为题,意蕴深长,请谈谈你的理解。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水洗尘

迟子建

礼镇的人把腊月二十七定为放水的日子。所谓“放水”,就是洗澡。而郑家则把放水时烧水和倒水的活儿分配给了天灶。天灶从八岁起就开始承担这个义务,一做就是五年。

这里的人们每年只洗一回澡,就是在腊月二十七这天。

天灶住的屋子被当成了浴室。天灶家洗澡的次序是由长至幼。天灶从未拥有过一盆真正的清水来洗澡。他只能见缝插针地就着家人用过的水洗,那种感觉纯粹是在应付。而且不管别人洗过的水有多干净,他总是觉得很浊。他也不喜欢父母把他的住屋当成浴室,电灯泡上爬满了水珠,他晚上睡觉时感觉是睡在猪圈里。所以今年一过完小年,他就对母亲说:“今年洗澡该在天云的屋子里了。”

天云当时正在叠纸花,她气得一梗脖子说:“为什么要在我的屋子?”

“那为什么年年都非要在我的屋子?”天灶同样气得一梗脖子说。

“你是男孩子!”天云说,“不能弄脏女孩子的屋子!”天云振振有词地说,“而且你比我大好几岁,是哥哥,你还不让着我!”

天灶便不再理论,不过兀自嘟嚷了一句:“我讨厌过年!年有个什么过头!”

天灶确实不喜欢过年。首先不喜欢过年时的焚纸祭祖,磕头拜年。其次他不喜欢忙年的过程,种种的活儿把大人孩子都牵制得像刺猬一样团团转。人最后还得为自己洗尘,一家老少因为卖力地搓洗掉一年的风尘而个个都显得面目浮肿。

奶奶第一个洗完了澡。天灶觉得洗澡后的奶奶显得格外臃肿,像只烂蘑菇一样让人看不得。奶奶嘘嘘地喘着粗气对天灶说:“你烧的水真热乎,洗得奶奶这个舒服。你就着奶奶的水洗洗吧。”

天灶并未搭话,他只是把柴禾续了续,然后提着脏水桶进了自己的屋子。他吃力地搬起大澡盆,把水倒进脏水桶里,然后抹了抹额上的汗,提起桶出去倒水。奶奶见天灶提着满桶的水出来了,就张大了嘴。

“你嫌奶奶——”她失神地说。

天灶什么也没说,拉开门出去了。外面又黑又冷,他摇摇晃晃地提着水来到大门外的排水沟前。冬季时那里隆起了一个肮脏的大冰湖,许多男孩子都喜欢在冰湖下抽陀螺玩,他们叫它“冰嘎”。他们不仅白天玩,晚上有时月亮明得让人在屋子里待不住,他们便穿上厚棉袄出来抽陀螺。

天灶看见冰湖下的雪地里有个矮矮的人影,他躬着身,似乎在寻找什么。

“天灶——”那人直起身说,“出来倒水啦?”

天灶听出是同班同学肖大伟,便问:“你在这干什么?”

“天快黑时我抽冰嘎,把它抽飞了。”肖大伟说。

“你今年就着谁的水洗澡?我家年年都是我头一个洗,每回都是自己用一盆清水!”肖大伟挑衅地说。

“我自己也用一盆清水!”天灶理直气壮地说。

“别吹牛了!你家年年放水时都得你烧水,你总是就着别人的脏水洗,谁不知道呢?”

天灶只有万分恼火地提着脏水桶往回走,走了很远的时候,他又回头冲肖大伟喊道:“今年我用清水洗!”

天灶说完抬头望了一下天,觉得那道银河“唰”地亮了一层,仿佛是清冽的河水要倾盆而下。

奶奶的屋子传来了哭声,那苍老的哭声就像山洞的滴水声一样滞浊。

天灶拉开锅盖,一舀舀地把热水往大澡盆里倾倒。

“该谁了?”天灶问。

“我去洗吧。”父亲说。

这时天云忽然从她的房间冲了出来,她只穿件蓝花背心,露出两条浑圆的胳膊,披散着头发,像个小海妖。她眼睛亮亮地说:“我去洗!我把辫子都解开了。”

父亲到仓棚里去找那对红色宫灯去了,它们被闲置了一年,家人都喜欢用天云洗过澡的水来擦拭宫灯。

天灶悄悄离开灶台去奶奶的屋门前偷听她絮叨些什么。

奶奶边哭边说:“当年全村的人数我最干净。我要是进了河里洗澡,鱼都躲得远远的,它们都知道没有我干净……”

天灶忍不住捂着嘴偷偷乐了。

天灶又往锅里添满了水,他将火炭拨了拨,拨起一片金黄色的火星像蒲公英一样地飞。这时奶奶蹒跚地从屋里出来了。

“天灶——”奶奶带着悲愤的腔调说,“你就那么嫌弃我?我站在你跟前你都不多看一眼?”

天灶没有搭腔,也没有抬头。

“你是不想让奶奶过这个年了?”奶奶的声音越来越悲凉了。

“没有。”天灶说,“我只想用清水洗澡。天云的我也没用。”天灶垂头说着。

“天云的水是用来刷灯笼的!”奶奶很孩子气地说。

“一会儿妈妈用过的水我也不用。”天灶强调说。

“那你爸爸的呢?”奶奶不依不饶地问。

“不用!”天灶斩钉截铁地说。

奶奶这才有些和颜悦色。

天灶把锅里的水再次添满。这时母亲走过来问他:“还烧水做什么?”

“给我自己用。”

“你不用你爸爸的水?”

“我要用清水。”天灶强调说。

夜深深的了。天灶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寒冷的空气,因为他怕体内不断升腾的热气会把他烧焦。这时屋“吱扭”一声响了,跟着响起的是母亲的声音;“天灶,该你洗了!”

天灶关上屋门,把灯关掉了。他返身慢慢地进入澡盆,感受着清水在他的胸腹间柔曼地滑过的温存滋味,他从未有过这样的舒展和畅快。他不再讨厌即将朝他走来的年了。还有,再见到肖大伟的时候,他要告他,我天灶是用清水洗的澡,而且,星光还特意化成皂角花撒落在了我的那盆清水中了呢。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既有自然环境的描写,又有社会风俗的描摹,既有典型人物,又有人物群像,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北方小镇的浮世绘。
B.天灶并不喜欢过年,因为他不喜欢过年的各种规矩礼俗,不喜欢过年的忙忙碌碌,也与自己多年来不能清水洗尘有关。
C.小说擅长利用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天灶的懂事礼让,天云的天真活泼,都在人物的语言中得以充分彰显。
D.天灶觉得洗完澡的奶奶像一只烂蘑菇,拒绝奶奶的提议,面对奶奶的话语并不搭腔,但他依然遵循着家庭中的传统礼法。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奶奶自觉被嫌弃而黯然神伤,不依不饶地追问天灶,直到确定天灶谁的水也不用才和颜悦色,体现出其“老小孩”的形象。
B.肖大伟每年都是自己用一盆清水,而天灶只能见缝插针地就着脏水洗,两者形成对比,更坚定了天灶要用清水洗尘的决心。
C.小说的最后,天灶终于如愿用一盆清水洗尘,“清水”在此似乎成了天灶的“忘忧水”,洗掉一年的风尘,洗掉郁闷烦忧。
D.小说以儿童视角叙述故事,给人一种天真纯洁之感,淡化外部矛盾,侧重心理冲突,展现出散漫随性、平静从容的叙述风格。
3.小说强调礼镇的人一年只洗一回澡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某学习小组要以“矛盾”“成长”“温情”为关键词为本篇小说写一则文学短评,请你围绕关键词写出评论思路。
7日内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是文学家,但他不是吟风弄月的文学家,也不是谋求高雅地位的成功人士,而是一生致力于用文学来改良社会的文学践行者。他说自己小说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      A      ,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对病态社会的批判毫不留情,尽显文学家的敏感和现代眼光。像《狂人日记》中对狂人病态心理的描写,像《祝福》中对祥林嫂经历了巨大的人生变故后的神态的捕捉,像《故乡》中对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的对照,像《孔乙己》中对跌入社会底层的读书人的同情和悲哀,这些文学上的探索都显示出      B      

①这种自觉的社会批判意识不仅构成了中国新文学最强大的思想传统和艺术亮点,②也大大提高了新文学的文化品格和社会影响。③受鲁迅作品的影响下,④人们不再把小说当作闲书,⑤而是视为人生的教科书,⑥是为人生的文学。⑦我们无法想象,在那个风雨飘摇、万马齐喑的旧中国,⑧竟会横空诞生举世无双、影响深远像鲁迅这样的文化巨匠。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24-06-0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行重行行

[汉代]无名氏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本诗是产生于汉末动荡岁月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作者不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行行重行行”极言其远,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B.“道路阻且长”承上句,“阻”承“天一涯”,指路途坎坷曲折:“长”承“万余里”,指路途遥远,关山迢递。
C.“胡马”“越鸟”句运用拟人手法,传达出物尚有情、人岂无思的道理,表达了思妇对远行人深沉的相思之情。
D.诗中两次出现“相去”,第一次与“万余里”组合,强调相距远;第二次与“日已远”组合,指别离时间长,匠心独具。
2.这首诗表达了对远行之人的思念,诗人以女性口吻来书写有什么好处?请联系时代背景简要分析。
2024-06-0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灯笼是古时灯具的一种,汉代灯笼以前材质不详,估计多为由布、树皮或兽皮做成。纸是在东汉时期发明的,所以纸灯笼只能在东汉发明了纸以后出现。

唐代的花灯制作已经有了很高的技术含量,出现了制作精巧的灯树”“灯楼等。《朝野佥载》记载:唐睿宗二年正月十五,在安福门外做一巨型灯轮,高达二十丈(约66.7米),装饰着各种丝绸、金玉,灯轮悬挂花灯五万盏,俨然一个花灯摩天轮

宋朝花灯制作比唐代愈加先进。南宋开始出现走马灯,也叫纸轮风车,灯屏上画剪纸图像,下设轮轴,在灯内点上蜡烛后,燃烧产生的热力形成气流,带动轮轴转动,烛光将剪纸的影子投射在灯屏上,图像犹如走马般旋转如飞。

明代元宵节要在紫禁城午门外搭廷鳌山灯棚将上万盏彩灯铺叠成形状似鳌的一座灯山,高十余层,灯辉熠熠,灿若繁星,制作工艺非常复杂。

清代元宵节还出现了冰灯,由冰雕技师结冰为器,裁麦苗为人物,殊可观也,既有雄伟壮观的大型建筑群,又有的小冰灯,其人物、动物、花卉,千姿百态,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演绎中,历代用其聪明才智,不仅扮靓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而且推动了制作工艺的发展进步。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将上万盏彩灯铺叠成一座灯山,高十余层;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4-06-0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十一月中,项羽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羽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藉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

文本二:

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纣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B.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C.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D.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与“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两句中的“封”含义不同。
B.“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与“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两句中的“固”含义不同。
C.“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与“故君子有不战,战则必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两句中的“有”含义不同。
D.缟素,缟指白色精细的生绢,素指未经染色的生绢,均可引申为白色。因此,在古代有时会使用“缟素”指称白色的丧服。而文中的“缟素”则比喻质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是沛县丰邑中阳里人,曾经到咸阳服徭役,有幸目睹了秦始皇出行,不觉显露出他内心对秦始皇的仰慕之情。
B.在抗秦的各路诸侯中,刘邦的军队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向其投降。一些将领主张杀了子婴,刘邦没有同意,认为杀子婴不吉利。
C.项羽听说刘邦率先平定了关中,非常生气,又听说他已在关中称王,更为恼怒,决定听从谋士范增的建议,犒劳百万之师,一举歼灭他。
D.刘邦进入秦宫之后,为华丽的宫室、无数的珍宝和宫女的美色所吸引,想住在秦宫开始享乐的生活,属下樊哙劝他离开,他一开始不肯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2) 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5.班固评价司马迁的《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刘邦的“美”与“恶”。
2024-06-0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程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中,“屠”字用得新奇,此处由“杀”引申为驱除的意思,突出了作者对酷热的极度怨恨。
B.第三、四句写实,从人间忧惧江海枯竭到天上怜惜河汉将干,表现了当前暑旱之严重。
C.第五、六句写清凉世界虽遥不可及,但对饱尝酷热的作者却有无穷的吸引力。
D.诗的最后两句直抒胸臆,与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写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2.本诗运用了哪些手法表现“暑旱”?并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的理想抱负。
2024-06-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程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