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37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往往对突发的直接威胁非常敏感,可是, A 。现在,当自然灾害即将发生时,科研人员可以依托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观测设备得到信号,然后运用人工智能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从而判断灾情,进行预警。

科研人员在监测自然灾害时,往往会面临很多干扰信号。比如,在通过监测地震波进行地震预警时,科研人员可能会受到放炮、建筑工地施工等产生的地震波的干扰。人工智能则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分析、智能处理, B ,为科研人员节省时间精力,提升自然灾害预测的效率和准确率。

人工智能的快速计算能力, C 。比如,高分卫星图像可让救援者在短时间内获得灾情一手信息,通过匹配灾区信息与救灾物资需求,人工智能可规划出最有效率的救灾路线,还可将监测到的次生灾害等变量纳入救援规划中,及时修正救援路径、调配救灾物资。

以目前的技术水平,①科研人员虽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对大多数自然灾害进行监测预警,②但人工智能其实并不比人脑“聪明”。③人工智能的准确预测是以人类能构建完善的理论模型作为前提,④科研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研究工作,⑤构建更为准确的灾害预警模型,⑥发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优势,⑦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安全保障事业。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最后一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陈琳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①陈琳,建安七子之一。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不被采纳;后为袁绍效力,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曹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②铜雀,指铜雀台,远在邺都,曹操所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曾读过汉末陈琳之文,今日于飘零中途经其墓,点题同时奠定感情基调。
B.颔联“应识我”“始怜君”既显诗人自负又含对墓主的同情,对比中透出无限感慨。
C.颈联虚实结合,眼前古坟破败寥落,远方铜雀台荒芜苍凉,暗示着时代的沧桑变化。
D.本诗言简义丰,虽是凭吊古人陈琳,实为诗人自伤身世,寄寓遥深,堪称怀古佳作。
2.与陈琳对比,诗人倍感惆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与陈琳的不同之处。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路初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以子之所能,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𫐓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镞而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

子路治蒲,请见孔子:由愿受教于夫子。子曰:蒲其何如?对曰:邑多壮士,又难治也。子曰:然。吾语尔,恭而敬,可以勇;宽而正,可以怀强;爱而恕,可以容困;温而断,可以抑奸。如此而加之,则正不难矣。

子路治蒲三年,孔子过之。入其境,曰: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入其邑,曰:善哉由也!忠信以宽矣。至庭,曰:善哉由也!明察以断矣。子贡问曰:夫子未见由之政,而三称其善,其善可得闻乎?孔子曰:吾见其政矣。入其境,田畴尽易,草菜甚辟,沟渔深治,此其恭敬以信,故其民尽力也;入其邑,墙屋完固,树木甚茂,此其忠信以宽,故其民不偷也;至其庭,庭甚清闲,诸下用命,此其明察以断,故其政不扰也。以此观之,虽三称其善,庸尽其美矣!

(选自《孔子家语》)

材料二:

子路为蒲,备水灾,与民春修沟渎,为人烦苦,故与人一箪食、一壶浆。孔子闻之,使子贡止之。子路忿然不悦,往见夫子曰:由也以暴雨将至,恐有水灾,故与人修沟渎以备之,而民多匮于食,故与民一箪食、一壶浆。夫子使赐止之,何也?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仁也,由不受也。孔子曰:汝以民为饿何不告于君发仓廪以给食之而以尔食私馈之是不明君之惠,见汝之德义也。速已则可也,否则尔之见罪不久矣子路心服而退也。

(选自《说苑·臣术》)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须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汝以民A为饿B何不告C于君D发仓廪E以给F食之G而以H尔I食私馈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砺,磨刀石,与《劝学》“金就砺则利”中的“砺”意义和用法相同。
B.壮士,勇武之人,《鸿门宴》中项羽称樊哙为“壮士”就是这个意思。
C.摄,吸引,与《论语》“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中的“摄”不同。
D.宰,殷始设时指奴隶主家总管,周时有邑宰、家宰等,后为官吏通称。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讲究教育策略。面对狂妄自大的子路,孔子因势利导,以剑为喻,阐明“君子不可不学”之理,从而说服子路。
B.孔子极富政治智慧。听说蒲邑“多壮士,又难治”,孔子给子路提出恭而敬、宽而正、爱而恕、温而断的执政建议。
C.孔子善于见微知著。根据进入蒲邑后沿路所见,孔子得出子路治蒲大有成效的结论,所以尽管还未见子路就连连赞叹。
D.孔子深谙君臣之道。孔子反对子路用自家粮食救济百姓,因为这种做法抬高了子路,从而会掩盖国君对民众施予恩惠。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南山有竹,不𫐓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
(2)速已则可也,否则尔之见罪不久矣。
5.孔子评价“好学”君子的标准有“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你认为子路达到“好学”君子的哪些标准?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的荔枝(节选)

马伯庸

逃驿?!

这个词猛然刺入李善德脑海,让他惊得一激灵。

李善德面色凝重地里外转了几圈,真的是屋徒四壁,干净得紧。唯一幸存下来的,只有一个石头马槽,槽底留着一条浅浅的脏水。

李善德坐在门槛上,展开驿路图,知道这回麻烦大了。这个黄草驿所在的位置,是远近八十里内唯一能提供水源的地方,一旦这里发生逃驿,整条线路将会撕开一个巨大的缺口,飞骑将不得不多奔驰八十里路,才能更换骑乘和补给。

更麻烦的是,一离开昌江县的山区,就要立刻弃马登舟,进入汨罗江水路。这里耽搁一分,水陆转换就多一分变数。

如今已经是五月二十二日未时,转运队已从岭南出发三日,抵达黄草驿的时间不会晚于五月二十三日午时。

没过多久,李善德抬起头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而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了。绕行一段曲折山路,迂回离开山区,李善德斜靠在船舱里。他浑身酸疼得要死,只有嘴巴和胳膊还能勉强移动。小舟轻捷地在江水表面滑行着,顺流加上桨划,让它的速度变得惊人。几只夜游的水鸟反应不及,惊慌地拍动翅膀,才算堪堪避开船头。

李善德面无表情地咀嚼着干硬的麦馍,从船篷上抽下几根干草,充做算筹,在黑暗中飞速计算着。这一次荔枝转运,意料之外的麻烦实在太多了。

按照原计划,荔枝转运中枝节枯萎,将发生在抵达江陵之时。当地已经准备好了冰块和竹节。但刚才的计算表明,枝节枯萎很大可能会提前,在进入岳州时发生。而岳州无冰,他们只能用盐洗隔水之法坚持到江陵,再改换冰镇。岳州到江陵这段空窗期,对荔枝的新鲜程度将是致命打击。

李善德疲惫地闭上眼睛,山岳他可以翻越,但从哪里凭空变出冰块来啊?这道题,解不开,完了,完了……

在绝望和疲惫交迫之下,李善德的潜意识接管了身体,强制他进入了睡眠。李善德梦见自己走进一片林中,有桂树有荔枝树,他信手剥开一枚荔枝,却发现里面是一张陌生人的面孔。

他吓得把荔枝抛开,攀上桂树的高处。那桂树却越来越歪斜,低头一看,一只斑斓猛虎在树下狞笑着抓着树干。李善德正要呼喊求饶,却发现不知何时夫人与女儿也在树头,紧紧抱住自己。女儿嚎啕大哭着,喊着阿爷阿爷。

本来他以为老虎不会爬树,暂时是安全的。可荔枝树的树根却猛然拱起来,把地面抬得越来越高,猛虎距离树顶越来越近。一瞬间,所有的荔枝都爆裂开来,喷出浓臭的汁水。无数魂魄呼啸而出,把整棵桂树和他们全家都淹没了。

他霍然醒来,挣扎着要起身,不防整个人咣当一声摔到船舱底部。这时桨手进来禀报,已快接近洞庭湖的入江口了,耳边哗哗的水声传来,他竟睡了足足快十二个时辰。

这噩梦实在离奇,不过随着神智复苏,梦里的细节正飞快地消退,一如烈日下的冰块。等等……李善德突然意识到什么。

对了,冰块。他想起来昏睡之前的那个大麻烦。也许是充足的睡眠让思考恢复了锐利,也许是噩梦带来的并不止于悚然。李善德突然看懂了最后一片残留梦境的真正解法。

桂树没有倒在地上,地面却在逼近桂树,那么荔枝赶不到冰块所在,那就让冰块去找荔枝!原来我连做噩梦都在工作啊……李善德顾不得感慨,赶紧拿起舆图,勾算起行程来。只要先赶到江陵,让他们把冰块反方向渡江运到岳州,应该刚刚能和转运队衔接上!   立刻换舟,我要去江陵!李善德挣扎着起身,对篷外喊起来。

五月二十四日卯时,一条江舟顺利抵达江陵城外的码头。码头的水手们都好奇地看过来,区区一条长鳅江舟,居然配备了三十个桨手,个个累得汗流浃背。虽说溯流是要配备桨手不假,可这一条小船配三十个,你当这是龙舟啊!

李善德全然不理这些眼光,直奔转运使衙署而去。负责接待他的押舶监事态度恭谨,可一听说要派船把冰块送去岳州,便露出为难神色,只吸嚅道:可是,可是江上暑热,冰块不堪运啊。

李善德亲自来到冰窖门口,吩咐库丁们把四块叠压在一起,再用深井水泼在缝隙处。他一共动用了二十块,合并成五方。这五方搬运上船后,再次叠压,看上去犹如一座冰山似的,用三层稻草苫好。

监事有些心疼地唠叨说:即便如此,送到岳州只怕也剩不了多少了。李善德不动声色道:   我算过了,融剩下的,应该足够荔枝冰镇的用量。

可很快问题又来了。这条运冰船的吃水太深,必须要减重才能入江。李善德扫了他们一眼:这船上多少水手?

十五名。

减到五名。与行船无关的累赘一律拆掉!李善德的声音比冰块本身还冷酷。

于是他们拆下了船篷,拆掉了半面甲板,连船头饰物和舷墙都没放过,还扔掉所有的补给。一条上好的江船,几乎被拆成了一个空壳。李善德目送着光秃秃的运冰船朝下游驶去,没有多做停留,继续北上。前面出了这么多状况,他更不敢掉以轻心,他已经失去太多,绝不能接受失败。

六月初一,贵妃诞辰当日,辰时。

一骑朝着长安城东侧的春明门疾驰而去。

(有删改)

【背景介绍】唐玄宗朝,李善德遭同僚设计被迫接敕令,将岭南鲜荔枝于六月初一贵妃寿辰当日运抵京城。岭南距长安不下五千里,而荔枝物性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虎威逼、家人哭喊、荔枝臭腐,梦中种种折射出李善德面对新鲜荔枝恐难按时进京这一危机而产生的压抑和恐惧心理。
B.区区一条小船上竟然配备了三十个桨手,既是李善德试图以盛大的官威压服低级官吏的职场心理使然,更是为情势所迫。
C.“全然不理这些眼光”“扫了他们一眼”“声音比冰块本身还冷酷”,这些体现了李善德冷静、坚定、果决的性格特征。
D.面对转运路上的各种变数,李善德化险为夷,将荔枝按时运抵长安,展现出精于筹划、严谨细致、随机应变等个人能力。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历史事件为基础,加以文学想象,细致展现了人物艰难的处境与不懈的抗争,带给读者超越时空的审美感受。
B.小说以李善德为主要人物,以转运新鲜荔枝为中心事件,减少不必要的人物与情节,事件推进迅速,矛盾集中突出。
C.小说对话繁复婉曲,监事与李善德的对话推动了情节发展,塑造了人物形象,延宕了叙事节奏,营造了紧张氛围。
D.小说以“一骑红尘”却未见“妃子笑”为结尾,形成一个开放性结局,李善德成功与否,留给读者以无尽的想象。
3.为凸显李善德的危急处境,小说是如何处理叙事时间和叙事语言的?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
4.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本文与蒲松龄的《促织》在处理“小”和“大”的关系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礼”,“礼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换言之,想真正了解中国文化,需要深入领会中华礼乐文明,把握其核心精神。站在情、礼关系的视角上看,通情达礼即是中华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礼者理也,礼的思想基础在于合理,而所合之理实为情理,情礼关系的实质即是情理关系。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发展,是一个民族性与民族文化不断转化与创新的发展历程,通情达礼在此发展过程中仍具有重要的文化启示意义。

中西传统文化一个突出差异在于对人的性情问题的理解与价值评断不同。与西方传统文化凸显自然与文明的断裂与对立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礼乐文明强调自然与文明的连续、质与文的统合,这背后隐含着对人之自然性情的价值肯定。情是中华礼乐文明形成的基础,人的自然性情则代表着生存的真实性,是文明创生的摇篮与理想的归所。当子贡请教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时,孔子以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来点化他,其中的”“之情亦已成为理想人格的现实情态。由此出发,人的生存成为一个内外、始终的一贯。然而,伴随中国现代性发展中理性至上原则的凸显,作为的人道原则与制度规范可能会逐渐与作为的人之自然性情相疏离,呈对立之势。由此将引发人的生存的抽象化、概念化、工具化诸多问题。有鉴于此,思考中华礼乐文明中本乎性情的文化立场殊为必要,正所谓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

中华礼乐文明在本乎性情的基础上,强调立乎情理。所谓人道原则、礼法规范皆是情理的体现。换言之,本乎性情并不意味着纵情肆欲,而是要发乎情,止乎理。这个,一则源于人情之通,它在共情的基础上演化为同感共振的一体通情之义。所谓共情指人在生生不已的基础上共有的好恶之情,古人甚至将此共有之意上升到天人一体的高度,正所谓天人同道,好恶不殊;所谓通情指对共情的体贴以致达到同感共振的境界,《礼记·檀弓》讲到的邻有丧,春不相;里有殡,不巷歌的做法即充分体现了通情之义。由共情而通情是中华礼乐文明言情的总趋向,故而古人以为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二则源于良知的发用流行,当孟子言理义之悦我心时即已点明人的情感世界中蕴含着明确的超越性的道德情感指向。今日社会生活中,人们在阐发务实求真、崇尚自由的理想诉求时,往往极力凸显自然性情的合法性、合理性,却忽视了情理所包含的自我规范与致良知”“发明本心等更为丰富和深邃的思想寓意,由此很容易引发纵情肆欲、精于为己等不良现象。

礼乐之教显为德治,刑政之治则属法治。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正所谓刑以弼教,法以济礼,二者相须而成,实质是力求情、理、法的一贯。礼乐之教,得乎情理,化民以德,培善成俗;可谓智深而谋远。法之所罚在于示以威信,止邪归正,正所谓礼以行义,刑以正邪,二者相得益彰,不可偏废。再者,礼法之用要在中道合义,不可拘泥不化。无论德治还是法治,皆系政教之一端,所谓道无常道,法无常法,要在审时度势,因势合义,以俾于事,而非固执一端。此外,传统的以德入法是立法的精神原则、理想指向,就这个角度而言,刑罚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要惩恶扬善、成就德行。故古人论及刑政理想时皆言为政以德,但绝非用道德规范来直接代替刑政之法,为此,古人曾言: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如果强行理想化地以德入法,则极易导致因道德绑架而轻易构人以罪抑或纵容犯罪。中华礼乐文明的这种德法并治思想,对当下构建道德文明与法治社会不无裨益。

中华礼乐文明还强调存敬有畏。古人很重视崇天敬祖,在他们看来,崇天,一则在于天地者,生之本也,人道亦本于天,且内在于人,是人的存在规定、价值本原;二则在于天命无不报,即天命具有不假人为的至上确定性。在此基础上,古人讲知天命   畏天命,即是在提示行人道的同时,亦要敬畏天命,修身以俟之。而敬祖则在于人本乎祖”“无先祖,恶出?,古人提出敬祖意在重仁袭恩,不忘先人业绩。崇天敬祖的价值观念集中体现了古人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的人文精神。在此背景下,人即是一个知止守道、存敬有畏的现实规范性存在。当前社会中涌现出无知无畏、娱乐至死等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恰在于人心缺少了对天理道义的敬畏感,以致行为肆无忌惮。结合中华礼乐文明这一文化精神对此做适当反思,当是颇具建设性的。

(摘编自华军《通情达礼:中华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礼乐文明的文化立场是本乎性情,在对人的性情问题的理解与价值评断上,中西方传统文化表现出了明显不同。
B.本乎性情并不等于可以纵情肆欲,而是应该发乎情,止乎理,这个“理”既来自人情之通,又来自良知的发用流行。
C.古人所谓的“共情”是指将人在生生不已基础上共有的好恶之情上升到天人一体的高度,以致达到同感共振的境界。
D.传统的以德入法是立法的理想指向,但若强行理想化地以德入法,则将导致因道德绑架而轻易构人以罪或纵容犯罪。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通情达礼”是中华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如果不把握其核心要义,进而深入领会中华礼乐文明,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
B.人的自然性情代表着生存的真实性,当它与人道原则、制度规范相疏离甚至对立时,中国的现代性发展就会凸显理性至上原则。
C.人们在阐发自己的理想诉求时,既要凸显自然性情,也要重视情理所包含的自我规范等,可见本乎性情与立乎情理相生相伴。
D.当今社会,如果人们遵从“通情达礼”这一核心精神,对天理道义心存敬畏,就不会出现无知无畏、娱乐至死等不良的行为。
3.下列做法中,不能体现“通情达礼”对中国现代性发展的文化启示的一项是(     
A.我国多所医科大学开设临终关怀类课程,普及临终关怀教育,提升学生尊重生命、医者仁心等素养。
B.我国成立社区矫正机构,坚持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监督管理与道德教育,消除其重新犯罪的可能性。
C.每年清明节,海内外中华儿女举行缅怀黄帝的祭祀活动,昭示了中华民族同根共祖、复兴发展的理念。
D.“天宫”建成,“嫦娥”探月,“天问”探火,我国发展航天事业,正向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前行。
4.请根据材料第四段,简要说明如何处理好“德”与“法”的关系。
5.当代中国现代性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不良现象,可用中华礼乐文明中的哪些文化立场加以修正?请分别加以概括。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四凤端茶,放朴园前。]

周朴园   四凤,——(向周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给太太煎的药呢?

鲁四凤   煎好了。

周朴园   为什么不拿来?

鲁四凤   (看蘩漪,不说话)

周蘩漪   (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给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周朴园   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

周蘩漪   (快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

周朴园   (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

鲁四凤   药罐里还有一点。周朴园(低而缓地)倒了来。

周蘩漪   (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周朴园   (向四凤,高声)倒了来。(四凤走到左面倒药。)

      爸,妈不愿意,您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   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蘩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周蘩漪   (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

周朴园   (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周蘩漪   (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周蘩漪   (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   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反抗地)爸!

周朴园   (怒视)去!

(周冲只好把药端到蘩漪面前。)

周朴园   说,请母亲喝。

      (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

周朴园   (高声地)我要你说。

      (低头,至周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周蘩漪(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周朴园   (冷峻地)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周蘩漪   (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周朴园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爸!我——

周朴园   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周萍走至蘩漪面前。)

      (求恕地)哦,爸爸!

周朴园   (高声)跪下!

(周萍望蘩漪和周冲;蘩漪泪痕满面,周冲身体发抖。)

周朴园   叫你跪下!(周萍正向下跪。)

周蘩漪   (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半晌。)

周朴园   (看表)还有三分钟。(向周冲)你刚才说的事呢?

      (抬头,慢慢地)什么?

周朴园   你说把你的学费分出一部分?——嗯,是怎么样?

      (低声)我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啦。

周朴园   真没有什么新鲜的问题啦么?

      (哭声)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妈的话是对的。(跑向饭厅)

(节选自《雷雨》第一幕)

文本二:

哈姆莱特   雷欧提斯,我的剑术荒疏已久,只能给你帮场,正像最黑暗的夜里一颗吐耀的明星一般,彼此相形之下,一定更显得你的本领的高强。

雷欧提斯   殿下不要取笑。

哈姆莱特   不,我可以举手起誓,这不是取笑。

国王          奥斯里克,把钝剑分给他们。哈姆莱特侄儿,你知道我们怎样打赌吗?

哈姆莱特   我知道,陛下;您把赌注下在实力较弱的一方了。

国王          我想我的判断不会有错。你们两人的技术我都领教过;现在既然众人皆说他胜你一筹,那就叫他让你几招。

雷欧提斯   这一柄太重了;换一柄给我。

哈姆莱特   这一柄我很满意。这些钝剑都是同样长短的吗?

奥斯里克   是,殿下。(二人准备比赛)

国王          替我在那桌子上斟下几杯酒。要是哈姆莱特击中了第一剑或是第二剑,或者在第三次交锋的时候争得上风,让所有的碉堡上一齐鸣起炮来;国王将要饮酒慰劳哈姆莱特,他还要拿一颗比丹麦四代国王戴在王冠上的更贵重的珍珠丢在酒杯里。把杯子给我;鼓声一起,喇叭就接着吹响,通知外面的炮手,让炮声震彻天地,报告这一个消息,“现在国王为哈姆莱特祝饮了!”来,开始比赛吧;你们,裁判员,留心看啊。

哈姆莱特   请了,先生。

雷欧提斯   请了,殿下。(二人比剑。)

哈姆莱特一剑。

雷欧提斯   不,没有击中。

哈姆莱特   请裁判员公断。

奥斯里克   中了,很明显的一剑。

雷欧提斯   好;再来。

国王          且慢;拿酒来。哈姆莱特,这一颗珍珠是你的;祝你健康!把这一杯酒给他。(喇叭齐奏。内鸣炮。)

哈姆莱特   让我先赛完这一局;暂时把它放在一旁。来。(二人比剑)又是一剑;你怎么说?

雷欧提斯   我承认给你碰着了。

国王          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胜利。

(节选自《哈姆莱特》第一幕)

1.潜台词是台词中没有直接说出但观众通过语境能领悟出来的言语,包括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下列对《雷雨》《哈姆莱特》选段中人物对话的潜台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雨》原文:周朴园你同你妈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潜台词:你和你妈都太自以为是,竟敢不听从我的话!
B.《雷雨》原文:蘩漪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潜台词:无论如何这碗药我都是不会喝的!
C.《哈姆莱特》原文:国王我想我的判断不会有错。你们两人的技术我都领教过;现在既然众人皆说他胜你一筹,那就叫他让你几招。潜台词:国王对哈姆莱特曾说过他看好雷欧提斯,是为了激起哈姆莱特的好胜心使比赛激烈。
D.《哈姆莱特》原文:国王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胜利。潜台词:是防备毒剑之计不成功,为毒酒之计作铺垫。
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雨》在“喝药”这一情节中,四凤的出现,使得原本就紧张的气氛更加激烈。她的出现,为了衬托了周萍的无奈和悲哀。
B.《雷雨》周朴园向周冲询问“刚才说的事呢”是“喝药”事件的余波,不仅是对周冲的追问,也是对整个家庭道德秩序的维护。这一细节既照应了前文的情节,又暗示了“喝药”事件带来的影响,即家庭内部的道德冲突和权力斗争。
C.《哈姆莱特》文中在比剑时,第一、二回合,雷欧提斯由于一时不能下决心杀死哈姆莱特,因此他出手比较犹豫,被哈姆莱特占了上风。
D.《哈姆莱特》文中“这一个消息”是指哈姆莱特比剑胜利、国王为哈姆莱特祝饮的消息。国王用如此排场预祝哈姆莱特的胜利实际是一箭双雕之计,既想激起哈姆莱特的斗志,又想借此机会除掉哈姆莱特或雷欧提斯。
3.请梳理并概括《雷雨》第一幕的主要冲突和情节发展。
4.请从人物性格的刻画、对话的运用以及情节的构建等方面鉴赏《哈姆莱特》第一幕中的艺术特色。
2024-05-3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渔家傲

宋·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注】①欹眠:斜着身子睡觉。②邯郸道:比喻虚幻之路,也比喻求取功名之道路,亦指仕途。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的是词人退隐后居室幽静安然的场景,环境娟秀清新、灵动自然。词人善于用景物之间的颜色的对比和转换进行艺术渲染。
B.词人下阕转写隐逸后的生活,写出了词人那种与花鸟共忧喜、与山水通性情的悠闲情致与恬淡的心境。
C.上阕一个“扫”字,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春风人的动作情感,呼应了“尘不到”,突出了环境的清新。
D.词人在下阕中写到“闻语鸟”好似“听朝鸡”,据此可以推断词人被迫归隐,但内心仍然渴望在朝廷做官。
2.该词所描绘的景物形象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全词赏析。
2024-05-26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             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          ②   。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让见证了千百年岁月沧桑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从根本上讲,对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永葆珍爱之心、尊崇之心,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不动摇,留住历史文化遗产的人文本味。在此基础上,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遵照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流程,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仅要做到突出地方特色、保留时代风貌、改善人居环境,将名城名镇保护与文化旅游发展有机结合,更要下足“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坚决禁止破坏性开发、防止建设性破坏,让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活态发展源清泉涌、细水长流。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将这一砖一石          ③   ,蹬出一条保护与发展齐头并进的新路,让古建筑、古街区成为展现文化魅力、讲好中国故事的“活化石”,真正在守护历史中开启未来,让深厚的文化自信在千年古迹的文化韵味中日滋月益、生生不已。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下列选项中,和文中“让古建筑、古街区成为展现文化魅力、讲好中国故事的‘活化石’”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C.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语言文字运用I中“一代材料一代装备”加双引号,语言文字运用II中“绣花”加双引号,请比较分析两者表情达意的不同。
2024-05-25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未来航空,会是什么样?从材料到发动机,从通信到能源动力,人们在猜测,颠覆性的改变会从哪里发生?一般来说,信息电子将全方位变革传统航空形态,材料制造是航空发展的基础,能源动力关于飞行器有决定性影响……

1.飞行器发展瞄准高能化、智能化。“双碳”目标要求民航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民用航空将更环保、更安全、更经济。航空科技发展的总趋势是高能化与智能化复合发展,高能为“体”,智能为“魂”,这两方面需要      

2.超材料、智能结构或将带来颠覆性改变。航空领域素有“一代材料一代装备”的说法,可见材料属性对飞机性能至关重要。另外,航空工业本质上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制造技术对于实现稳定的大规模批产       。随着技术的发展,航空工业正迈入材料、制造一体化时代,也使材料制造领域成为涌现颠覆性技术的重要来源。

3.发动机和燃料的变革,或将深刻改变未来航空。发动机和燃料可看作飞机的心脏和血液,该领域的颠覆性发展将深刻变革未来航空形态。

4.量子信息、5G、大数据,赋能航空技术。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研究进入第三波浪潮,量子信息、5G、大数据等取得突破,使该领域迅速成为      的研究方向,也成为重要的航空赋能技术来源地。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4-05-2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懂;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节选自《论语·先进》)

材料二:

仲由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猴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

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不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子路性鄙A好勇B力C志伉直D冠雄鸡E佩猴F豚G陵H暴孔子。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或知尔”中的“如”意为“如果”,与《鸿门宴》“请如厕”中的“如”字意思不相同。
B.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乘,古时四马一车为一乘。
C.“子路性鄙”中的“鄙”是“粗鲁”的意思,与《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鄙”字意思相同。
D.古人的“字”是成年礼时由父母或长辈取的,用于表示成年和尊重。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比子路年长9岁,曾经被子路欺侮,后来孔子用礼乐感化了子路。
B.季康子问孔子子路有没有仁德,孔子顾左右而言他,说子路没有仁德。
C.卫灵公继位十二年,他的父亲蒉聩一直留在国外,不能够回来。
D.孔悝作乱时,子路担任蒲邑的大夫,听到消息后立刻赶往卫国都城,刚好与子羔相遇,子羔劝子路不要白白遭受祸殃。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2)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
5.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认为子路性格有何缺陷?请简要概括。
2024-05-2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