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2021·上海·高考真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按要求选择。
(1)小明想选一副对联挂在书房,提醒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率冒失,以下选项中合适的一联是(     
A.立定脚跟撑起脊;展开眼界放平心。
B.鹰隼入云睐所向;骅骝得路慎于平。
C.反观自己难全是;细论人家未尽非。
D.为人竖起脊梁铁;把卷撑开眼海银。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筹建历时3年。有关部门广泛征求了各方专家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馆的开放为本市又增加了一个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课堂。


①对展陈大纲进行了修改完善
②对布展设计进行了优化提升
③“风雨经远里,军史丰碑地”的主题鲜明突出
④通过图文、实物、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讲述中央军委将近8年的历史变迁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2022-05-01更新 | 7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
2021·上海·高考真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仅传

[北宋]郑獰

①吴仅,字庶几,鄱阳人。天圣五年进士擢第。

②君廉悍,于事无所顾避,崷崷有芒角。知彰明县,韩丞相使蜀,知君才,郡县冤讼多以属君。蜀人诉盐井虽泉涸,官犹捕系责赋,至坏产或榜死狱中,不得免。君请更法,泉竭盐不出,则官闭其井。人获利焉。韩丞相嘉之。

③翰林宋公祁提举在京诸库务,荐君为属官。群司安于废堕上下盖覆一切阔略不问以为大体。君佐宋公为治,奸搜蠹,穷其根穴,收什包罗,尺寸无所漏失。主吏怵惕,始知有公法。老人至今有能言宋公时事者,维君有助焉。

④选知开封县。中贵人常遣吏持公移诉某事,君曰:“中贵人诚贵重,然所诉乃私事, 尚得为公移耶?”捶其吏,之贵家游观,多借县民牛。有干君者,君曰:“吾家鄱阳乃有牛, 远不能致,奈何?”竟不与。于是莫能有挠县者。君平生所持皆如此,与人聱牙常不合,而卒亦用此取困。

⑤及为楚州,愈厉刻自信,不肯随众。楚为东南冲,舟车日叩境,接聒不得休息。前为守者,率民事,专治宾客。君辄谢罢,孤坐听民事,宾客至者,虽烜赫巨官,饷之壶酒盘飱而已,未尝留连歌呼醉饮以结恩意。往来者皆索莫,遂得毀言。又与人持曲直相排击,由是被谪。

⑥朝廷复欲携挚用君,以君使江南,督责有劳,复君职任。韩丞相为山陵使,又以君营缮下宫。还,至汜水县,得疾卒,享年六十二。


【注释】①廉悍:指方正严厉。②公移:公文。
1.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奸搜蠹(     )
(2)率民事(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捶其吏,之贵家游观(     )
A.派遣   B.谴责   C.发配   D.驱逐
(2)往来者皆索莫(     )
A.无所事事   B.寂寞消沉   C.失意寥落   D.空乏穷尽
3.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蜀人诉盐井虽泉涸,官犹捕系责赋,至坏产或榜死狱中,不得免。
4.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群司安于废堕上下盖覆一切阔略不问以为大体。
5.第④段中吴仅用不同的说话方式、语气拒绝了权贵的诉求,请分析其不同之处。
6.吴仅的仕途经历与他“廉悍”的特点紧密相关,请联系第②段和第⑤段对此进行分析。
2022-04-27更新 | 9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
2021·上海·高考真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

【北宋】晁补之

原桑飞尽霜空杳。霜夜愁难晓。油灯野店怯黄昏。穷途不减酒杯深。故人心。

羊山古道行人少。也送行人老。—般别语重千金。明年过我小园林。话如今。

1.出版社编《历代词选》,拟为这首词添加一个题目,以下选项中合适的一项是(     
A.野望B.归隐C.饯别D.怀旧
2.下列关于这首词写作特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原桑”两句以萧条之景渲染悲壮情绪。
B.“油灯”句借助典型画面表现人物心理。
C.“羊山”两句以行人情状反衬自身遭遇。
D.全词不事雕琢,用语清丽,情思宛转。
3.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词中画线部分。
2021·上海·高考真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合作之谜

①长久以来,合作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这里所说的合作,是指群体(至少由两个成员构成)中的成员为让群体中所有成员都获益而做出贡献,不论其他成员是否也做出贡献。根据进化论,自然选择会促使个体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行为,而合作者在获益的同时还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所以每个人在和他人互动时都更有动力去“搭便车”,那么合作行为按说应该不会存在。然而,从远古的狩猎采集,到如今维护公益、组织大型活动,所有这些人类行为之所能够成功,归根到底都要依赖于我们愿意广泛地与其他社会成员合作。于是,我们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会有广泛的合作呢?

②有一种理论认为,这种广泛的合作可以由亲缘选择机制来解释。母亲会为了拯救不慎落水的孩子而跳入水中,她这样做显然要付出个人的代价,甚至自己的生命。虽然这种合作行为以及有助于这种行为的基因对个体而言很危险,但有助于家族获益。即使这位母亲去世了,她的有助于合作的基因仍然会在她的孩子身上存续下去,并传递给更多的后代。这种理论就是亲缘选择理论。

③不过,这种理论如果要成立,就需要满足以下假定:早在主要生活于很小的家族群体中时,人类的合作行为就受到亲缘关系的限制,而且现在的人类基因仍然留有这种合作的印迹。但现今居住在坦桑尼亚的哈扎人的生活方式对此假定提出了挑战。哈扎人有着与人类祖先相近的生活方式,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亲缘关系之外的合作,家庭内部的合作行为反而不多。很显然,解释广泛合作需要其他理论。

④有人提出了直接互惠理论来解释广泛合作。该理论认为,广泛合作基于直接互惠机制,其基本内容是:明天继续合作的承诺可以激励今天的合作。这强化了人们的信任和期望:当你认识了某人并建立起合作关系后,无论此人是不是亲属,你们俩都能从中获益,并且这种关系在未来仍然有益。直接互惠与随时间推移而不断重复的互动有关,最优策略是“一报还一报”:一开始时你采取合作;如果对方合作,你将在下一轮互动中合作;而如果对方“搭便车”,你将在下一轮中“搭便车”。

⑤但直接互惠理论无法解决一个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与他人的互相都是一次性的,为何其中仍有大量的合作?比如,一个人会避到一边让陌生人先走,有人会对流浪者慷慨相助……

⑥科学家发现了直接互惠机制的局限,于是提出间接互惠机制:个体间的互动情况会被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观察到,并分享给更多的成员;成员之间对各种“好事”“坏事”的分享会影响当事人的声誉。张三对李四很友好,是因为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其他人日后对张三友好。这就是间接互惠理论。

⑦直接互惠机制和间接互惠机制都是有效的,因为它们都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无法占对方的便宜。你可以不再与那些喜欢“搭便车”的人继续交往,也可以一开始就避免与这类人交往。在这两种机制的运作下,人类社会足以发展出高水平的合作。但当人口规模足够大时,这两种机制就不那么有效了,因为“搭便车”者可以在欺骗一个人后接着寻找下一个目标,从而绕过“一报还一报”;而传播信息并跟踪社会中的每个人也变得更加困难,很可能在对方的“坏声誉”传到你耳边之前,你就被人家占了便宜。

⑧而且我们不应忘记,人类许多重要的合作行为都需要由多人构成的群体整个参与,遗憾的是,对于此类合作行为何以能够存在,仅凭本文目前讨论的互惠机制仍然无法做出完满的解答,而需要做进一步探索。

1.第①段中的“搭便车”是指______________
2.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本文所说的合作的一项是(     
A.为了更好地与孩子交流,一对爱看电视的夫妻卖掉了家里的电视机。
B.为了当上寝室长,某寝室的两名同学每天打扫寝室卫生。
C.为了改善与同桌的关系,小洁主动在课间帮同桌打水。
D.为了全家人的健康,小亮力劝爸爸戒烟。
3.不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互惠机制发挥作用要求人类具有预判能力。
B.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对合作者是有利的。
C.亲属之间的合作行为应当用直接互惠机制进行解释。
D.间接互惠机制只有在三人或更多人构成的群体中才能生效。
4.请分析第③段中哈扎人的事例是如何证明亲缘选择理论存在缺陷的。
5.本文按照“亲缘选择理论——直接互惠理论——间接互惠理论”的顺序展开阐述,请分析这样安排的原因。
2021·上海·高考真题
名篇名句默写-混合默写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5 . 按要求填空。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___________。《孟子•告子上》
(2)_____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______•登建康赏心亭》)
(3)王维《终南山》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以声入景,侧面写出了终南山的幽深空旷。
2022-04-27更新 | 10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世之所谓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乎计之得失,如斯而已矣。此其为智犹有所穷。唯见天下之利而为之,唯其害而不为,则是有时而焉,亦不能尽天下之利。古之所谓大智者,知天下利害得失之计,而权之人。是故有所犯天下之至危而卒以成大功者,此以其人权之。轻敌者败,重敌者无成功。何者?天下未尝有百全之利也,举事而待其百全,则必有所,是故知吾之所以胜人,而人不知其所以胜我者,天下莫能敌之。

当汉氏之衰,豪杰并起而图天下,二袁、董、吕争为强暴,而孙权、刘备又已区区于一隅,其用兵制胜,固不足以敌曹氏,然天下终于分裂,讫魏之世,而不能一。盖尝试论之。魏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刘备有盖世之才,而无应卒之机。方其新破刘璋,蜀人未附,一日而四五惊,斩之不能禁。释此时不取,而其后遂至于不敢加兵者终其身。孙权勇而有谋,此不可以声势恐喝取也。魏武不用中原之长,而与之争于舟楫之间,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以争利。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且夫刘备可以急取,而不可以缓图。方其危疑之间,卷甲而趋之,虽兵法之所忌,可以得志。孙权者,可以计取,而不可以势破也,而欲以荆州新附之卒,乘胜而取之。彼非不知其难,特欲侥幸权之不敢抗也。此用之于新之蜀,乃可以逞。故夫魏武重发于刘备而丧其功,轻为于孙权而至于败。此不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之过欤

嗟夫!事之利害,计之得失,天下之能者举知之。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宋·苏轼《魏武帝论》,有删节)

观曹公明锐权略,神变不穷,兵折而意不衰,在危而听不惑,临事决机,举无遗悔,近古以来,未之有也。虽复名微众寡,地小力穷,官渡受围,濮阳战屈。然天下精明之士,拓落之材,趋若百川之崇巨海,游尘集高岳。故有荀彧、郭嘉等,或敛风长感,一见尽怀。然后览英雄之心,骋熊罴之勇,挟天子以崇大顺,扶幼主而显至公,武功赫然,霸业成矣。

(唐·朱敬则《魏武帝论》,有删节)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乎计之得失               审:仔细考量
B.则必有所                      格:阻止,阻碍
C.此用之于新之蜀            造:拜访
D.一见尽怀                      或:有的人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则是有时而穷                    盘盘,囷囷焉
B.而权之                           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特欲侥幸权之不敢抗也       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D.游尘集高岳                       不知东方既白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B.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C.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D.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4.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属于苏轼认为曹操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的一组是(     
①孙权勇而有谋,此不可以声势恐喝取也            ②与之争于舟楫之间
③行三百里以争利                                             ④刘备可以急取,而不可以缓图
⑤方其危疑之间,卷甲而趋之                            ⑥欲以荆州新附之卒,乘胜而取之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⑤⑥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苏轼一开篇就肯定了明辨利害即为“智者”的看法,并认为“大智者”还必须善于权衡对手。
B.苏轼认为曹操过于重视刘备、又过于轻视孙权,因而错失统一的时机。
C.朱敬则认为曹操在名望、实力上不占优势,又屡次战败,但最终扶持幼主,使朝廷稳定。
D.两则选文摆事实、讲道理,观点鲜明,条理清晰,文气充沛,很有说服力。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
(2)此不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之过欤?
7.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苏轼和朱敬则对曹操评价的不同之处。
2021-09-08更新 | 44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真题
7 . 下面文段画线部分有两个病句,请指出其序号并提出修改意见。

一切文明成果,都是劳动者迈向进步的脚印。①今天谈到劳动时,脑海中浮现的已经不仅仅是农田里稻浪滚滚、工地上火花四溅的景象。②随着科技的进步,使劳动的内容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③不过,劳动给社会带来财富并推动社会发展这一意义不会变化。④“劳动光荣、创造伟大”这句话,始终是对于人类文明进步历程的重要诠释。

2021-09-07更新 | 43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简答(单) | 适中(0.65) |
真题
8 . 校文学社拟从《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中选取一个场景拍摄视频短剧。假如你是导演,会选取哪部书中的哪个经典场景?请说明理由。要求100字左右。
2021-09-07更新 | 25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真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送一位远征的友人

                                 ——给到×北工作的的L

方龄贵

来信说:“……是时候了,我要去了。我来自遥远的北方,还要回北方去。……祖国喂养我二十年,是为她出力的时候了。我决定二次北征。……如果我倒下来,请为我的光荣欢喜,节制你的悲哀,并设法通知我远在松花江边的家,告诉他们我躺在祖国的原野上了……”

寄来这么短短的一章,你就毅然去了。

朋友,眼看你回到北方投身在这神圣的斗争中了,而我还在这边荒的一角,寂寞地活着。我心里有许多话却一时无从叙说。我于是把想象放在一个辽远的地方,你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我屈起手指头,已经不多不少五个年头了,自从我们背起行囊走出那个地方。

当我们跳下车,在北平城里停下我们脚步的时候,发觉这里并不如我们所想象。它太沉闷,太无生气。人们似乎已经遗忘了关山以外的土地,被膏药旗子压得喘不过一口气来。我们的祖国就是这样一个破碎的祖国,苦难的祖国。我们时刻不能忘记,我们来是为了受苦,为祖国受苦。当整个国家在苦难里挣扎的时节,一切轻蔑,损害,污辱都算不了什么。给家里去信,只说:“这里很好,只是太好玩,恐怕心野了收不回来,将来不想回家了。”故意把话说得那么轻松,想减少文字在老人心中所掷放的分量,自己却不敢再看第二遍。

两年的时光消度过去了,我们到了南京。落日黄昏,山边水崖,你总是惆怅地向远遥望着,怀念烽烟的北国。江南的山水,你一点也不留恋,你只想呼吸离家较近一点的地方的空气。你不能安于这种平静的生活,终于在一个迷雾蒙蒙的早晨,又背起你的小行囊,向北迈开你的步子。回北平不久,信来了,仿佛生活得非常痛快,如心。接着来了“七七”。七月二十八日北平失守,你被困在里面了,情形混乱,敌兵到处搜查,拘捕,风声鹤唳。你呢,家里的接济断了,两个铜板,到街上换一个烧饼,不是为了果腹,只是为了运动嘴唇,慢到不能再慢地咀嚼着。有时连这也得不到,便只有硬呷两口白开水。……读到这个地方,我用尽所有的力量抑止我眼泪的外流也不可能了。我们无愧于我们的祖国,不是为了她,在家里我们并不缺乏温饱。你嘱我不要为你的贫苦伤心,这对你是一种磨练,一种经验。你那故作宽慰的苦心双倍加重我的悲哀。没有比有心地隐藏自己的悲哀更可悲的了。

你已经不能安心读书。祖国在呼唤你,战争呼唤你。你为她的远景所吸引,控制不住自己的热情,随着××训练班去了。彼此都无消息,完全隔绝在两个世界里。你在哪里呢?到底还是你自己,把这个谜底揭开了。一封信从黄河边上飞到我的手里来,原来你到离炮火最近的地方找工作。信上充满了战斗的热情,说从早到晚都可听到炮火和炸弹爆裂的声音,并不惮烦琐地描绘着,描绘着你怎样在炮火和炸弹的空隙处理你的工作。还说,北方,我歌颂她,她有多么美丽,健康!每天有小米饭吃,像回了家。……

然而你不满足,说自己太年青,做事的力量不够,你还想学习。像从天上飞下来一样,在一个春天的下午,我又握到了你的手。

那是一双多么粗糙有力的手!完全失去了以前的光滑和纤弱。你脸上蒙上一层风尘的颜色,似乎有一点苍老。在那狭小的旅店里,对着酒我们尽情地诉说。夜晚来时,望着满天星月,向我叙说北中国的消息,或者忘情地唱起救亡歌。我就像从前听老人讲故事一样地听着。年余没见,你的胸襟更扩大了。

你住下来,你想学一点专门的技能,到敌人后方去工作。你兴奋,你即刻要去长沙,然而问题发生在钱上。那使我一生也忘不了的一天!落着小雨,我们捡点了几件衣服,到街上换钱。那该多么难为情!自己觉得脸上发烧,把慈母的手缀转让给别人。我们低着头,把衣服的面积折成最小,怕的是遇见熟人。秦琼卖过他的黄骠马,我们现在卖衣服。我们装作买东西,走进店铺里,怯生生地把衣服拿出来,(好像偷来的一样)低声地问他们:“买衣服么?”那声音模糊得几乎连自己也听不清楚。真想一转身,收起衣服跑回去。然而没有,我们忍住了。一家不成,又走一家,为的是多争几毛或几分。那条二里长的小街被我们走到尽头。眼巴巴地瞧着自己的衣服换了主人,像离别一位患难中的朋友,接过手中的几张票子,头也不回我们走出来了。……外面落着小雨,感觉一阵空虚。一转身我看见你偷偷用手巾擦眼泪。……我把头转到另一方向,我瞩望阴沉的天空。天空怎么那样暗呢。

你到了长沙。你学习怎样运用你的“武器”。而现在,你是向北方去了,你所怀念的地方。

我不留恋,也不伤感。我为你欢喜,为你祝福。我们都经历了太多的忧患,感情脆弱得像一支绷紧的弦。这不成:时代不容许我们。你劝我要坚强,现在我自己勉励自己。别以为我们的苦难是偏得的不幸,我们不过是苦难的祖国的一个小小章节,放开眼睛,有多少人失掉乡土,拆散了家,有多少灵魂,为我们的祖国,把血洒在大地上。我们,后死者们,得接替上去,继续把血液输送给祖国的土地,滋养她,肥沃她,使自由在这上面生长。

朋友,你放心去吧,祖国正需要你。我们来自北方,北方有我们祖先的坟墓,有我们的家乡,还有慷慨悲歌的英雄。朋友,你去了,珍重你自己吧,莫忘记时常给我捎几个字来。我祝福你,愿你平安。

(选自1940年2月25、27日《大公报》,有删改)


[注]手缀:此处指母亲亲手做的衣服。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以抗日救国为背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安排内容,记叙了在民族危亡时刻有志青年上下求索的历程。
B.作者谈今忆往,叙写友人多次的人生选择,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流露出浓浓的同乡情、同胞情。
C.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下,文章多处用语隐讳,如“×北”“××训练班”“运用你的‘武器’”等,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D.文章以“我”和友人作对比,用友人在求学、工作、流亡、抗战等经历中表现出的思想境界,反衬出“我”的惭愧心情。
E.文章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展现友人行踪,语言华丽工巧,节奏张弛有度,感情含蓄深沉。
2.文章在开头直接引用友人来信有何作用?
3.结合文本说明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4.在作者笔下,友人L是一个怎样的人?
5.李大钊说:“中华自身无所谓运命也,而以青年之运命为运命。”结合文章主题,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2021-09-07更新 | 46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真题
10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2)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____________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4)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田园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家园。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万物在春日复苏、繁荣滋长的美好景象,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