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39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三)

赵北燕南古战场,何年千里作方塘。

烟波坐觉胡尘远,皮币遥知国计长。

胜处旧闻荷覆水,此行犹及蟹经霜。

使君约我南来饮,人日河桥柳正黄。

【注】①又名《赠知雄州王崇拯二首(其一)》。②皮币,指毛皮和缯帛,古代用作聘享的贵重礼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奉命出使途经雄州,历史上该州曾经是战乱频发之处,现已是和平安宁之地。
B.望千里方塘烟波浩渺,诗人觉得边地的战火离此甚远,看着随行贵重的礼物,深感责任重大。
C.诗人为错过雄州荷花盛开的美景而惋惜,但庆幸赶上了经霜之蟹,可以一饱口福。
D.本诗押“江阳”韵,“嫌”“长”“霜”“黄”均字音洪亮,表达了积极乐观的情感。
2.诗人奉命北上,尾联却写“南来”“人日”之约,对此你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
7日内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作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跟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

文本二:

香雪在一张堆满食品的小桌上,发现了渴望已久的东西。它的出现,使她再也不想往前走了,她放下篮子,心跳着,双手紧紧扒住窗框,认清了那真是一只铅笔盒,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它和她离得那样近,如果不是隔着玻璃,她一伸手就可以摸到。

一位中年女乘务员走过来拉开了香雪。香雪挎起篮子站在远处继续观察。当她断定它属于靠窗那位女学生模样的姑娘时,就果断地跑过去敲起了玻璃。女学生转过脸来,看见香雪臂弯里的篮子,抱歉地冲她摆了摆手,并没有打开车窗的意思。不知怎么的她朝车门跑去,当她在门口站定时,还一把扒住了扶手。如果说跑的时候她还有点儿犹豫,那么从车厢里送出来的一阵阵温馨的、火车特有的气息却坚定了她的信心,她学着“北京话”的样子,轻巧地跃上了踏板。她打算以最快的速度跑进车厢,以最快的速度用鸡蛋换回铅笔盒。也许,她所以能够在几秒钟内就决定上车,正是因为她拥有那么多鸡蛋吧,那是四十个。

香雪终于站在火车上了。她挽紧篮子,小心地朝车厢迈出了第一步。这时,车身忽然颤动了一下,接着,车门被人关上了。当她意识到眼前发生了什么事时,列车已经缓缓地向台儿沟告别了。香雪扑在车门上,看见凤娇的脸在车下一晃。看来这不是梦,一切都是真的,她确实离开姐妹们,站在这既熟悉又陌生的火车上了。她拍打着玻璃,冲凤娇叫喊:“凤娇!我怎么办呀,我可怎么办呀!”

列车无情地载着香雪一路飞奔,台儿沟刹那间就被抛在后面了。下一站叫西山口,西山口离台儿沟三十里。

三十里,对于火车、汽车真的不算什么,西山口在旅客们闲聊之中就到了。这里上车的人不少,下车的只有一位旅客,那就是香雪。她胳膊上少了那只篮子,她把它塞到那个女学生座位下面了。

在车上,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和她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不知怎么的也红了脸。她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还说她住在学校吃食堂,鸡蛋带回去也没法吃。她怕香雪不信,又指了指胸前的校徽,上面果真有“矿冶学院”几个字。香雪却觉着她在哄她,难道除了学校她就没家吗?香雪一面摆弄着铅笔盒,一面想着主意。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就在火车停顿前发出的几秒钟的震颤里,香雪还是猛然把篮子塞到女学生的座位下面,迅速离开了。

(节选自铁凝《哦,香雪》)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负罪”一词,表现了担架员悲痛、自责的心理,因为是他们的过失造成了战友的牺牲。
B.百合花图案的被子有烘托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白色百合花可以看作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化身,象征了他们美好的品质。
C.文本二刻画的人物性格鲜明,如通过描写香雪独自上火车追求铅笔盒,有月下步行30里回家,表现了香雪坚定的性格特征。
D.文本一和文本二有着相近的风格,即不以情节取胜,小说没有什么激烈的矛盾冲突,但力求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清新美好。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通讯员衣肩上的“破洞”、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有着丰富的内涵,“破洞”主要表现他的节俭,“馒头”主要表现他对“我”的关爱。
B.香雪用四十个鸡蛋与矿冶学院的女生换铅笔盒,表现出山里姑娘们对物质的向往与追求,也呈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山村人的精神风貌。
C.文本一以“我”的视角叙事写人,不仅巧妙地在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穿针引线,而且将“牺牲”“献被”等情节连接起来,结构严谨有序。
D.两则文本表现了不同时代感人的青春情怀,前者侧重写战争年代的军民深情,后者侧重写改革开放时期女学生和香雪之间的美好情感。
3.细节是作品的灵魂。请结合新媳妇为小通讯员“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和香雪“猛然把篮子塞到女学生的座位下面”这两处文本细节,简要分析它们的共同作用。
4.文本一结尾“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中,用“青年人”比用“小通讯员”和“小同乡”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2024-04-2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儒家思想的建立

孔子身处的时代,礼崩乐坏,西周的封建制度随着西周本土的沦陷,只剩下一个空名。在大崩溃的时候,孔子致力于重建超越时空限制的普世价值观念,将依据理性道德建立的系统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所,也作为世界可以遵行的、他所盼望的行为准则。

孔子教诲门下,并不像后世所谓的学校,而是与来自各方的同人和朋友们随机讨论问题,共同建立和发展一套思想体系。从一开始,孔子注意的就不是个人“独善其身”的道德,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这相处之道又建立在道德之上。

“道”在孔子心目中是永恒而且普世的原则,即使是至高无上的神明“天”,也不过是“道”的显现,“天”和“道”是一体两面。神的力量和永恒、普世的原则,虽然抽象,但“道”不只存在于人与人的相处之中,它还存在于万事之中。因此,儒家思想落实在人间事务上,是主导人间关系的大原则、确立人和人之间相处的尺寸与尺度。孔子将中国后世几千年的思想脉络一锤定音,这是一门人间与社会的学问,而非今天学术界的认知学问。这个特点我们必须记得,它乃是中国和西方制度方向上最大的差异。

儒家思想中的“安人”与“安百姓”

孔子认为门下的弟子分别属于四个门类:德行、政事、语言、文学。这四科各有出色的代表人物。德行是修身,政事是为人服务,语言是处理社会事务和传达信息,文学是书写能力,与语言同为传达信息之用。

四门学科之中,有三门相当实用,都是为了处理世间事务、服务公职、安顿人民而努力。儒家思想中的“安百姓”和“安人”是两种志业。“人”是自己四周的人,“百姓”是天下所有的人,因此,儒家所关怀的对象不仅是国家的公民及其福祉,也有人类全体的福祉,这是普世和永恒的价值观念。在他们心目中,有志者必须“修己”,即整顿自己,才可以进而“安百姓”。从这个角度看,自己和群体是不能切割的连续体,所以,“忠恕”和“仁”可以并且必须一以贯之。

孟子将孔子的比较实用的儒家思想扩大为相当抽象的哲学。孟子思想的根本,是将人性和天道结合为相呼应的两种永恒的关怀,所以人心必须是善,天心是垂爱人间,也必须是善。天道与人性,个人与天下,都是连续而不能分割的关怀。

孔子、孟子或是孔门其他人,不是单单为了思想而思想,更是为了给人间带来一个理想的世界。孔门弟子忙忙碌碌地奔走各处游说,希望国君能够采纳他们的建议,利用国家的力量,一步一步地将世界带向更高的境界,创造更自在的安乐。人必须自己努力,砥砺修养,坚持以此为基础,才能安人、安百姓。先安顿自己的亲人,使其能彼此和睦相处,然后才可以安顿族群,才能治理好国家,最后的目标,则是天下太平。

     ①      

孟子的时代是战国时期。孔门主旨:不论是独善其身,还是兼善天下,都着重“善”。四科之中,最主要的“德行”和“政事”,无非是为了个人或群体能够趋于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也可能会因为欲望而丧失本性所具有的善。在他所处的时代,杨、墨理论遍行天下,孟子必须努力坚持儒家本色,主张持守本性的善,排除可能的恶。

于是,儒家开始有了二元的分野。

荀子时代已是战国晚期。他在善、恶二元的对立中,特别注意到“善是天生的,还是人为的修养”这个问题,他主张“性善是伪”。其实,他所谓的“伪”并不是假装,而是意指“人为的努力”。人性可为善,但是如果不加注意,受到种种诱惑就可能会沦落为恶。人必须努力让自己培养出向善的方向,才能做到善。

在政事方面,治理国家乃是走向太平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荀子的不少陈述都在讨论一个好的国家应该有什么样的境界以及如何走向这一境界。孟、荀二家都从善恶二分的二元下手,可是二人也都指陈,这二元可以彼此转换,在二极之间演变。

荀子门下,衍生了所谓“法家”的理论家。一个是韩非,他结合了许多从政人员的实际经验,将之综合为管理学和政治学的理论;另外一个学生李斯成为秦始皇的助手,为秦朝规划制度。儒家四科的“政事”一科,终于发展出一个政治学理论及实践,使得儒家在此后的几千年中,在皇帝制度的旁边,发展成为文官体系主要的理论基础。

       ②       

儒家真正的对手乃是道家,老子和庄子两家都在末世楚国的疆域内发展。楚国地处淮汉地区,这里多丘陵、湖泊、溪流、森林,呈现出与北方黄土平原完全不同的景观。楚文化的南方传说系统,也呈现出与北方系统不同的风貌。南方诸神都在山间水涯活动,俊美的男神、绰约的女神和许多灵活的小精灵,是传说世界的角色。北方生活艰难,人人必须约束、节制,必须尊重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界限;南方容易维持生计,也因此有抒发自我的空间。南方人活泼而自由,个人有更多的自我,也获得更多的尊重,人兼容于自然之中,而不是与自然对抗。于是,在这个环境下发展出来的思想,着重点都在于尊重个性,甚至离弃集体,不愿有强大的集体妨碍个人自由,他们也主张“自然”之道不能绝对。

老子、庄子议论的出发点和北方自然环境中产生的观念很不一样,对于“真实”的本体,老子以为“有”出于“无”,一切都在流动中;在于则以为衡量和判断的角度和尺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会不同。老子的“虚无论”和庄子的“相对论”,都在绝对真理之外提出另一些选择,也否定了思想的武断。

(节选自许倬云《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孔子基于理性道德,建立了比较实用的儒家思想体系,为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行为准则。
B.儒家的四门学科都有明确具体的功能,其中“德行”和“政事”最重要,因为二者分别能够让个人或群体趋于完善。
C.在人本性善恶的问题上,孟子和荀子有根本的分歧,孟子坚持认为“善”是天性,荀子则认为“性善”是培养的结果。
D.作者认为,自然环境是影响思想的重要因素。北方生活艰难,人们重视对抗自然;南方人容易维持生计,更崇尚自由。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思想不是认知的学问,缺乏抽象的哲学思考,学术研究价值有限,但它却影响了中国后世几千年的思想脉络和政治制度方向。
B.在儒家思想中,“修己”是实现社会和政治目标的前提,只有先整顿好自己,才有可能安顿好亲族,进而实现“安天下”的目标。
C.孟子在杨、墨理论遍行天下的时代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认为人性与天道在“善”方面是共通的,二者相互呼应,不可分割。
D.韩非和李斯的理论和实践,从儒家学说衍生和发展而来,荀子关于国家治理目标和方法的思考对法家主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下列选项,最不能体现儒家思想注重实用特点的一项是(       )(     
A.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B.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C.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D.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4.请结合文章内容,给第二、三两节各拟一个小标题。
5.材料中提到,“孔子、孟子或是孔门其他人,不是单单为了思想而思想,更是为了给人间带来一个理想的世界。”请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和《齐桓晋文之事》为例,分别阐释孔子、孟子心目中理想社会的核心特点。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烛之武退秦师(节选)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左传》)

材料二:

触龙说赵太后(节选)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质于齐,齐兵乃出。

(节选自《战国策》)

【注】①长安君:赵太后的幼子,赵国公子。②燕后:赵太后的女儿,嫁给燕王做了燕国王后。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字母按顺序填写到答题卡上的横线处。
今媪尊长安君A之位B而封之C以膏腴之地D多予之E重器F而不及G今令有功H于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臣强谏”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两句中的“强”字含义不同。
B.“君过矣”与“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两句中的“过”含义相同。
C.黑衣,战国时,赵王宫中值宿警卫常穿黑衣,所以用“黑衣”借代卫士。
D.乘,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按周制,天子兵车万乘,诸侯千乘,大夫百乘。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以秦国利益为出发点,经过反复哀求,终于让秦国答应退兵。
B.晋文公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事后反悔,这也是秦伯最终退兵的一个重要原因。
C.深谙说话艺术的左师触龙并没有像别的朝臣那样一味地犯颜直谏,而是避其锋芒,转移话题,对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的事从头到尾都只字不提。
D.《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的,称为“春秋三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5.烛之武与触龙劝告成功的根本原因有什么共同点?
2024-04-21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庐巢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子永雪后见赠

范成大

雪瓴待泮半阴晴,竟日檐冰溜雨声。

九陌泥干尘未动,南山石露塔犹明。

稍闻吉语占农事,便觉归心胜宦情。

想得秫田来岁好,瓦盆加酿灌愁城。

【注】①雪瓴待泮:雪瓴,指积雪的瓦沟。待泮,指冰雪尚未全融。②秫田:种植黏粟之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永曾在雪后写了首诗赠给诗人,诗人于是按照赠诗的用韵写作了这首诗。
B.首联照应“雪后”,写瓦沟上冰雪尚未全融,终日可听到屋檐下冰凌滴水声。
C.街道、路上的泥土已干,尘埃不起,南山上山石展露,山上宝塔尤为明显。
D.诗人占卜农事,显示即将丰收,不禁畅饮,认为这可一洗城内百姓的愁思。
2.赏析诗歌中的诗人形象。
2024-04-1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初,先君宫人有娠,生而胞不坼,以为不详,弃水滨。独孤母有犬鹄仓衔而归,母暖之成儿。先君命取而来,有文在手曰,是君徐国,号曰偃王,为政而行仁义。

穆王六年春,君朝于京师。是时徐戎方逼,天子分东方诸侯,使君主之。君通沟陈、蔡之间,得朱弓朱矢。

徐处汉东,地方五百里。既受命天子,乃弛戈甲之备坠城池之险修行仁义以怀诸侯。诸侯贽玉帛死生之物于我者,三十有六国。是共戴君为王。

于是楚王孙厉谓楚子曰:“汉东诸侯三十六国,胥服徐矣,不伐,楚必事徐。楚子曰:偃王有道,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厉曰:臣闻大之伐小,强之伐弱,犹石之投卵也,犹大鱼之吞小鱼也,犹虎之啖豚也,又何疑焉!楚子曰:善。

穆王三十五年,楚人伐我。君曰:吾闻之也,君子不处危邦,贤者不顾荣禄。吾去之。去之彭城,民从之者数万人,居之,是为徐山

(节选自徐时栋《徐偃王志》)

材料二:

徐与秦俱出柏翳,为嬴姓,国于夏殷周世,咸有大功。秦处西偏,专用武胜;遭世衰,无明天子,遂虎吞诸国为雄。诸国既皆入秦为臣属,秦无所取利,上下相贼害,卒债其国而沈其宗。徐处得地中,文德为治,及偃王诞当国,益除去刑争末事,凡所以君国子民待四方,一出于仁义。当此之时,周天子穆王无道,意不在天下,好道士说。四方诸侯之争辩者,咸宾祭于徐。贽玉帛死生之物于徐之庭者三十六国,得朱弓赤矢之瑞。穆王闻之,恐,与楚连谋伐徐。徐不忍其民,北走彭城武原山下,百姓随而从之万有余家。偃王死,民号其山为徐山,凿石为室,以祠偃王。偃王虽走死失国,民戴其嗣,为君如初。驹王章禹,祖孙相望;自秦至今,名公巨人,继迹史书。徐氏十望,其九皆本于偃王,而秦后迄兹无闻家。天于柏翳之绪,非偏有厚薄,施仁与暴之报,自然异也。

(节选自韩愈《衢州徐偃王庙碑》)

【注】①柏翳,即伯益,相传他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让位给他,他避居箕山之北。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乃弛戈甲之A备B坠城池C之D险E修行F仁义G以H怀诸侯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相当于“之于”,与《陈涉世家》中“诸郡县苦秦吏”的“诸”意思不同。
B.其,此处为语气词,与《登泰山记》中“当其南北分者”中的“其”意思不同。
C.所以,表示“用来……”与《孟子》中“所以动心忍性”的“所以”意思相同。
D.斗,此处是使动用法,与《赤壁赋》中“侣鱼虾而友麋鹿”的“侣”用法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偃王的诞生颇具传奇色彩。他的胎衣没裂开,先王认为不祥抛弃了他。鹄仓衔回他,独孤母将他暖在怀中,他才得以成活。
B.徐偃王进京朝拜,恰逢徐戎族逼近,天子分封东方诸侯,让他主持,因做得好赐予红弓红箭。后来三十六个诸侯拥戴他为王。
C.楚王孙厉认为,大国打小国、强国打弱国,就好比石头投鸡蛋、大鱼吃小鱼、老虎吃小猪一般轻而易举,因而没有必要迟疑。
D.材料二将徐国与秦国对比,认为二者都出自柏翳,但两国后人情况迥异,这并非上天有偏私,而是仁政与暴政的回报本就不同。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去之彭城,民从之者数万人,居之,是为徐山。
(2)偃王虽走死失国,民戴其嗣,为君如初。
5.两则材料都叙及徐偃王被伐,内容上有何异同?
2024-04-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220日,汉语盘点2023”揭晓年度字词,高质量发展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作为一项新年俗,年度语言文字盘点的民俗特征已趋稳定:社会关注度和公众参与度越来越高,发布仪式和评选流程日趋完善,传承传统与更新表达逐步稳定,扩布范围和覆盖领域日渐扩大。这项新年俗不仅从各个角度为时代作注脚,而且反映了汉语强大的创造力和自我更新能力,同时也在深刻影响着社会语言生活。

新词新语及时反映了新时代的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新思维,而其产生,离不开汉语自身所具有的强大创造力和自我更新能力。汉语拥有丰富的词素和多样的构词法,这是新词新语产生的重要内因。例如,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些新政策、新科技、新文化的清晰表达,都是汉语常用词语以句法关系为手段复合而成的。

年度新词新语为汉语词库增添了新词形。比如,村超是贵州省榕江县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的简称。网友参照英超”“中超等命名习惯,将其称为村超。这是通过缩略与仿拟的方式创造了新词形。

年度新词新语为旧词增添了新义。比如,显眼包原指过于张扬、爱出风头的人,多少带有嫌弃意味,现在则以戏谑方式指称那些个性鲜明、敢于展示自我、能营造欢乐氛围的人或事物。这种意义的转变体现了互联网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并且,显眼包的意义还在变化,除了指人,还可指那些在同类中脱颖而出的事物,比如博物馆里形态生动、富有喜感的馆藏文物。

年度新词新语还为汉语句法增添了新句式。比如,特种兵式旅游指年轻人尝试以最低的经济成本,挑战时间与体力的边界,来换取最丰富的旅游文化体验,其特点是时间短、景点多、花费少、效率高。这样仿拟的结构、夸张的表达,生动而传神,传达出年轻人的活力。这种结构一经产生,就具有很强的造句能力,比如特种兵式开会”“特种兵式午休等,成为社会生活快节奏、高强度的真实写照。

语言对时代文化影响深远。语言学家罗常培在《语言与文化》中说:一时代的客观社会生活,决定了那时代的语言内容;也可以说,语言的内容也足以反映出某一时代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社会的现象,由经济生活到全部社会意识,都沉淀在语言里面。

语言与人类社会同步发展,当前流行语迭代增速,正是我们社会充满活力的表现。一方面,年度语言文字盘点反映了丰富的社会语言生活和多元融合的时代文化。比如,多巴胺穿搭走红后,又出现了多巴胺发型”“多巴胺文学”“多巴胺音乐等。从科学术语走向时尚生活、走向社会通用,以多巴胺为代表的热词,打破地域、行业、学科、人群的界限,不断扩大使用范围,意义多元泛化,是当下社会文化多元交融的真实反映。

另一方面,语言不只是映照时代的一面镜子,而且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日益彰显。从个体来看,网络语言充满活力,促进公众在公共平台上充分交流,产生共同话语体系下的情感共鸣、价值认同,并逐步由网络走进现实。比如,伴随搭子一词的流行,其内涵和外延都有所扩大,带动更多年轻人尝试这种聚散自由”“亲疏有度的新型社交模式。新词新语盘点让人们有机会去接触和了解未知的领域,开阔眼界,突破信息茧房。从语言自身作为文化资源的价值来看,年度语言文字盘点还可以为研究语言国情、制定语言政策、指导语言规划提供客观、充分、多元的语言样本。

(摘编自刘凌《年度语言文字盘点——记录语言与时代的互动》,《光明日报》20231224日)

材料二:

岁末,年度流行语的发布如期而至。发布者不同,流行的测算方式也不同。《咬文嚼字》杂志在对时代价值、社会价值、语言价值进行综合考虑基础上发布了“2023十大流行语。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监测了视频弹幕、网络新闻等不同媒体形式的语言资源,分析的语料规模超过80亿字符。如今的年度流行语更为正向和多元。

年度流行语记录了一年的社会热点和公共记忆,展现了一年来涌现出的新生活方式,更见证着中国的时代发展。

但年度流行语的发布也可能带来代际焦虑。很多词语都诞生和流行于经常网上冲浪的年轻人中,成为他们的专属密码。有人留言:看到今年的流行语,我一是感觉自己可能有点跟不上时代了,二是感觉似乎自己的语言功能有些退化,辞藻变得匮乏。其实不是他跟不上时代,也并非辞藻匮乏,而是本该凝结更多情绪共鸣的年度流行语变成了专属年轻人的狂欢,制造了不同代际间的交流鸿沟,甚至拉远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而这源于流行语自身所包含的矛盾:一边打破壁垒,一边制造壁垒。

年度流行语的发布也让不同身份、年龄、地域的人都可以发声的公共空间被简化为好像只有一种声音、一种生活方式。不同年龄层使用的软件、观赏内容和话语方式不同,过分渲染流行,会让保守、传统的人被认为是不合时宜,也会让那些普通、平凡的生活被遮蔽。一些流行语看似多姿多彩,其实并未成功打开圈层,反而与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远。

年度流行语的特点是,既反映人们生活新的变化和新人的诞生,也显示人们强大的语言创新能力,更表达出人们对新生活的渴望。但逐新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忘记——那些传统和平凡的生活,那些工整、精确的汉语表达。我们不必为了追逐流行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步调,年度流行语只是展现出人生更多丰富的可能,我们所要做的仍是体味复杂的现实,认真过好每一天。

(摘编自霍艳《年度流行语带来的焦虑》,《文艺报》20231222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度语言文字盘点已成为新年俗,既是时代的注脚,又体现了汉语的特点,同时对社会语言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B.年度新词新语的产生离不开汉语的词素和构词法,它们为汉语增添新词形,为旧词增添新义,为汉语句法增添新句式。
C.在新时代,流行语的迭代速度逐渐增加,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语言生活日益丰富,文化多元融合。
D.年度流行语的发布有利有弊,既能记录热点和公共记忆,展现新生活方式,见证时代发展,也可能带来种种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共同话语体系下的情感共鸣、价值认同,促进了公共平台上公众的交流和走进现实,也给网络语言带来了活力。
B.如果年度流行语不被很少上网的中老年人熟知或使用,他们就可能会觉得自己有点儿跟不上时代或者辞藻匮乏。
C.在12月揭晓的“2023十大流行语”中,“振”和“高质量发展”分别当选为2023年度国内字、国内词。
D.年度流行语的发布有助于简化任何人都可以发声的公共空间,实现了只有一种声音、一种生活方式的理想状态。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在展开论证时,列举了大量的年度流行语进行分析,内容详实而有趣味。
B.材料二中“也可能”“甚至”“一些”等词语的运用体现了文章语言的严谨性。
C.材料一引用罗常培的著作《语言与文化》,旨在说明语言对时代文化影响深远。
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年度流行语,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5.2023年12月15日,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国文字博物馆联合发布了2023年度弹幕——“啊?”。“啊?”是指当所见所闻刷新自身认知时,当代年轻人往往会用“啊?”来抒发惊叹,比如看到视频主播展示绝活时、发现宝藏内容时或见证重大科技突破时。据统计,2023年B站用户一共发送“啊?”超1320万次。请结合材料分析“啊?”的流行这一现象。
2024-04-1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材料二:   

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

曹操因衰乘危,得逞其奸,孔明之,欲信大义于天下。当此之时,曹公威震四海,东据许、兖,南牧荆、豫,孔明之恃以胜之者,独以其区区之忠信。夫天下廉隅节概慷慨死义之士,固非心服曹氏也,特以威劫而强臣之,闻孔明之风,宜其千里之外有响应者,如此则虽无措足之地而天下固为之用矣。然刘表之丧,孔明欲袭杀其孤。其后刘璋以好逆之至蜀,不数月,而夺之国。此其与曹操异者几希矣!曹、刘之不敌,天下之所知也,而有以一胜之者,区区之忠信也。孔明迁刘璋,既已失天下义士之望,乃始治兵振旅,为仁义之师,东向长驱,而欲天下响应,盖亦难矣。

曹操既死,子丕代立,当此之时,可以计破也。何者?操之临终,召丕而属之植,未尝不以谭、尚为戒也。而丕与植,终于相残如此。此有可间之势,不过捐数十万金使其大臣骨肉内自相残然后举兵而伐之此高祖所以灭项籍也。孔明既不能全其信义以服天下之心,又不能奋其智谋,以曹氏之手足,宜其屡战而屡却哉!故夫敌有可间之势,而不间者,汤、武行之为大义,非汤、武而行之为失机。此仁人君子大患也。

(节选自苏轼《诸葛亮论》)

【注】①谭、尚,即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袁绍死后,他们兄弟相争。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不过A捐数十万金B使其大臣骨肉内C自相残D然后举兵而伐之E此高祖F所以灭项籍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包括,文中为“囊括、吞并、一统”之义,而现代汉语“包括”为“包含”之义。
B.文中“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与“此孔明之所以失也”两句中的“所以”含义相同。
C.“孔明耻之”与“而耻学于师”《师说》)两句中的“耻”字含义、用法均相同。
D.“以绝曹氏之手足”与“而绝江河”(荀子《劝学》)两句中的“绝”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寿认为,诸葛亮心怀大志,深谋远虑,他甚至想到自己百年之后,国家没有能够进攻中原、抗衡强魏的人。
B.苏轼认为,起初,天下那些品行端正、有操守气概,能为仁义慷慨赴死的士人,对曹操与孔明的态度并不同。
C.苏轼认为,刘璋因违逆了诸葛亮的心愿,所以没过几个月,诸葛亮就放逐了刘璋,这种做法实在与曹操无异。
D.曹操目光长远,他担忧自己去世之后,曹丕、曹植兄弟两人将会自相残杀。事实证明,他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
(2)孔明之恃以胜之者,独以其区区之忠信。
5.关于诸葛亮失败的原因,陈寿与苏轼的看法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4-04-0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冬季联赛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鱼雏

王宇

也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说龟潭有鱼王,通体金黄,长过五尺,重逾百斤。众人好奇,问鱼雏,鱼雏不语。某日,有黑衣人来龟潭,不言不语,不知所求。等潭边只剩他和鱼雏时,便说:求购鱼王,价钱好说。鱼雏没有搭话,张嘴,轻轻吐出一个烟圈。

五柳河在槐树岭拐了一道弯,冲出一个潭。此潭状若爬行的乌龟,故名为龟潭。龟潭少龟,多鱼。

槐树岭人爱吃鱼,却不善捕鱼。唯鱼雏显得例外,响当当的捕鱼高手。鱼雏捕鱼,不抛钩,不撒网,用手。要啥鱼抓啥鱼,要几斤就抓几斤。只要谈好价钱,鱼雏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半根烟的工夫,鱼雏露出半截身子,在水中滑行,如履平地。鱼雏上岸,手指插在鱼鳃里,倒钩,鱼一动不动。买鱼人撇撇嘴:死鱼,不要。鱼雏微笑,不语,手离鱼鳃,将鱼搁在草丛中,鱼活蹦乱跳,摇头摆尾。买鱼人不解,忙问其故。鱼雏燃起一支烟,慢悠悠地说:鱼大,劲大,水中不好控制。手指插进鱼鳃,捏紧,就像捂住人的口鼻,鱼就听话。买鱼人点点头,似有所悟。

鱼雏扔掉烟头,目光还在龟潭。黑衣人不急不躁,凑上来,笑,递烟,鱼雏摆手,不接。黑衣人说:一条鱼王,半套房。如何?鱼雏眯眼,蹙眉,猛吸烟,腾云驾雾。

鱼雏善捕鱼,不吃鱼,好喝茶。鱼雏在潭边用青石垒茶台,台上置一炉一壶一杯。捕鱼之余,鱼雏煮茶,手捧瓷杯,口含茶水,眼瞅潭水,看鱼儿在水面上蹦起,落下,蹦起,落下。茶凉了,不要紧。鱼雏慢腾腾地烧炉,煮水,烹茶。鱼雏喝茶,嘴刁,遇上好茶,不问贵贱,买。

鱼雏捕鱼,都在上午进行。鱼雏说,上午的鱼精气神足,肉香。鱼雏捕鱼,自立规矩,每日最多抓三条,逢年过节也不例外。

一年中秋,午后,有人来龟潭,一身汗,声色凝重:老娘病重,只想今天吃一口龟潭鲤鱼。说着,那人躬身奉上一罐茶,放在鱼雏手中。鱼雏开罐,茶香扑鼻。鱼雏暗忖,此乃百年普洱,稀罕之物。鱼雏轻轻放下茶罐,一个猛子扎进水里。那人站在潭边,自语:谁说鱼雏不会破戒?继而大笑。谁知那人笑声未收,鱼雏从水中冒出,空手,面有愠色,大步来到青石茶台前,砸炉摔壶碎杯,取茶罐奉还主人,朗声说:鱼雏此生不再喝茶。那人双手抱拳:鱼雏果然名不虚传。

鱼雏喝足茶,从兜里摸出一支烟,炉中取火,燃烟,深深吸一口,脸上顿时荡漾着小酌的陶醉,黑衣人脸色平静,就在鱼雏身边站着,张了张嘴,似乎有话,又没说。

鱼雏年少时不会水,怕水,从来不去龟潭。在槐树岭,鱼雏是出了名的淘气王,折腾起来没完没了。他把一串鞭炮挂在牛尾,点火,炮响,牛惊,狂奔,失足摔下悬崖。鱼雏他爹生气,手持擀面杖追打鱼雏,鱼雏慌不择路,一头扎进龟潭。等他爹把鱼雏拖上岸,鱼雏双目紧闭,气息全无。他爹倒提鱼雏,置于岸边陡坡,猛叩后背,只听的一声,鱼雏吐水,醒了。

至此,鱼雏不再淘气,整日坐在龟潭岸边,目光痴呆,一句话也不说。他爹急,急也没用,索性听之任之。事实上,鱼雏坐在岸边,一刻也没闲着。他看青蛙在水中前腿划水,后腿蹬水,一耸一耸的,轻松至极,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他看乌龟,乌龟蒙在水里,一动不动,淹不死,他不解;他看鱼儿两鳃一张一合,就想,要是捂住鱼鳃,鱼还会不会游。

也记不清是哪一天,鱼雏下水了。他学青蛙游泳,学乌龟憋气。日子久了,他就和青蛙一样,在水中忽上忽下,来去自如。或者,和乌龟一样,蹲在水里,看鱼儿来回穿梭。鱼雏似乎就是龟潭的主人,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只要想抓鱼,伸手便是。

鱼雏粘在躺椅上,像生了根。黑衣人沉不住气了。蹲下身,轻咳一声:一条鱼,一套房,如何?风起,云涌。鱼雏扔掉烟头,一跃而起,看潭水,沉沉地说:成交。

鱼雏入潭水,不见踪影,一层层巨浪朝潭边涌来。黑衣人吸烟,手抖,烟抖。半根烟燃过,水平静,不见鱼雏出水。黑衣人在潭边踱步,不时往潭中看。烟头落地,黑衣人轻叹一声,搓搓手,意欲离去。

天边堆起一团云,遮住太阳,隐隐有雷声传来。风大,潭水响。黑衣人转身看龟潭,鱼雏站在潭水中,怀里抱着鱼王,金光闪闪,格外惹眼。黑衣人甚喜,满脸都是笑。鱼王搁在车厢里,甩尾,车厢砰砰响。鱼雏抬头看天,一道闪电,一声惊雷。

雨来了,铺天盖地。车喘着粗气,爬行在曲折的山路上。转过一道弯儿,鱼雏站在路中间。车厢里的鱼王大嘴翕动,鱼尾摇得不再欢实。鱼雏眼睛湿润,伸出蒲扇般的大手,从车厢中抱起鱼王,发疯似的奔向龟潭。鱼王入潭水,欢快地游动,不时跃出水面回望鱼雏。鱼雏站在潭边的雨中,一动不动。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雏抓鱼不抛钩,不撒网,以手指插进鱼鳃控制大鱼,要什么鱼就抓什么鱼,凸显了他捕鱼技艺高超。
B.有人以茶请鱼雏午后捕鱼,得意于让鱼雏破戒。但当鱼雏摔壶奉还茶罐时,他也不由得赞叹起鱼雏来。
C.鱼雏开始好茶,但因百年普洱之事坏了规矩摔壶碎杯,就转而爱上了抽烟,与黑衣人交锋时抽烟频繁。
D.鱼雏入水,黑衣人在潭边等候。烟抽完,黑衣人一声轻叹,搓手准备离开,他以为鱼雏捕不到鱼王了。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鱼雏少时调皮、溺水,后来慢慢入潭、会水,成为抓鱼的一把好手,他的经历富有传奇色彩。
B.小说在叙述黑衣人和鱼雏的交谈时,善于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刻画人物的形象,场面感强。
C.鱼雏捕鱼王时,天上的云、风、隐隐的雷声,和后来的闪电、惊雷、大雨,描写出雄浑壮丽的环境。
D.小说语言颇具特色,短句较多,简洁明快。“重逾”“暗忖”等别具文言气息,文白相间,相得益彰。
3.小说结尾写鱼雏放回鱼王,有何作用?
4.小说在叙述上别具匠心,请根据全文简要分析。
2024-04-0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小题。

狱中对月

宋琬

疏星耿耿逼人寒,清漏丁丁画角残。客泪久从愁外尽,月明犹许醉中看。

栖乌绕树冰霜苦,哀雁横天关塞难。料得故园今夜梦,随风应已到长安。

【注】①清顺治末年,任浙江按察使的宋琬,因遭族人诬陷与山东登州起义者于七相通,被捕入狱。这首诗就是宋琬在狱中所写。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夜深难眠,景中含情。其中“疏星耿耿”,明写星光幽冷,暗写狱中对月。
B.深秋时节,夜深人静,寒气逼人。丁丁之声,清晰可辨;画角声残,如泣如诉。
C.颔联写冤苦不尽,以态写情。诗人泪流满面,醉眼惺忪,满腹愁怨,无处申说。
D.尾联写想念家人,以思写情。写法上颇有“今夜廊州月,闺中只独看”的妙处。
2.曹操《短歌行》诗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作者化用曹诗,但和曹操的用意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2024-03-3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冬季联赛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