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1 道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在古代是国家重要的正事,宗庙是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B.“敢以烦执事”,“敢”是表示冒昧的自谦之词,执事就是办事的官员,这里用来代指秦穆公,表示对他的尊敬。
C.孔子称冉有为“求”是称名,郑伯自谦称自己为“寡人”,张良称刘邦为“沛公”是按封地,项羽自称其名为“籍”。
D.“按剑而跽曰”中,“跽”是一种挺直上身警备的姿势,因为古人席地而坐,双膝着地,起身对敌前需挺直上身准备。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北面山河

杨海蒂

当我来到陕北的榆林横山,目睹“龙隐之脉”横山山脉穿过黄土高原横亘天际,亲见无定河淌过塞北沙漠漫延横山全境,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畏。陕北的深冬季节,让我感觉犹如置身于西伯利亚般寒冷,峁塬上衰草枯黄,刺骨寒风将我的脸抽打得生疼。我瑟缩在超厚的大棉袍里,循着时间的线索,探听四散于大地之上的历史回响。

踏足横山这座古城,古堡古寺很多,建筑艺术一脉相承。始建于明代的响水堡龙泉大寺,是横山规模最大的寺庙,其名源于寺内的龙井。响水堡盘龙寺闻名遐迩,史志记载,盘龙山"横江怪石,盘绕无定河边,远望若踞河中,石如盘龙,故名",盘龙寺因山得名。然而,比起大名鼎鼎的波罗堡接引寺,龙泉大寺和盘龙寺就逊色多了。

波罗,山环水抱,万壑朝宗,秦直道纵贯其境,无定河流贯其境,古长城横贯全境;波罗,北魏建城,明初建堡,城堡雄踞大漠边关,崛立无定河畔,坐落长城脚下。波罗的来头不得了,《怀远县志》记述:“波罗堡西山石峻起,上有足形,一显一晦,俗传为如来入东土返西天之所,故构接引寺,供如来像于其中。”黄云山上的波罗,弥漫着佛光紫气,乃“佛掌上的明珠”“来自天国的地方”。

然而,波罗不只有香火,还有战火;不只有诵经,还有杀伐。所以,在凝紫、重光、凤翥、通顺这四座城门里,既建有玉帝楼、三官楼、魁星阁、城隍庙、老爷庙等佛道庙宇,也建有总兵关、中协署、参将府、守备署、炮台、箭楼、钟楼等军事设施。座座城门,气势恢宏;处处城楼,尽显峥嵘。

我非常喜欢波罗的建筑风格,不雕龙画凤,不金碧辉煌,大气不失精致,简约而又典雅。整座城堡呈灰色基调,有佛门静穆之气,宜于安放心灵。

无论手持玉帛者,还是手持干戈者,无论是无神论者,还是虔诚的佛教徒,这些帝王都有波罗情结:李继迁驻军于此;李元昊奉佛教为国教,将接引寺定为国寺,将波罗作为粮仓“金窖”;康熙大帝御驾亲征噶尔丹时,专程绕道波罗驻跸礼佛,御笔亲题“接引寺”;乾隆皇帝为接引寺御书“慈悲千古”,并特赐匾额;嘉庆皇帝钦遗御用红绸,上书“奇佛一座,万古留传”……

登上灵霄塔,远眺无定河,“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悲壮又凄美的诗句,立刻涌上心头。“无定河边暮笛声,赫连台畔旅人情。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同样令我登高望远,心中生悲。

雄伟的高原,巍峨的横山,奔腾的无定河,养育了无数横山儿女,塑造了他们独特的精神气质。榆林地接甘、宁、蒙、晋,又是明清朝廷流放京官之所,历史上多民族的融合,赋予横山人强健的体魄,壮阔绝域对民众人格的潜移默化,使横山人拥有悍勇刚烈的性格。

天辽阔,地苍茫,残阳似血,山峦如画,望着宇宙八荒,听着天籁之音,心底百转千回,顿生苍凉之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文人情调的感伤,陕北劳动人民有自己的情感宣泄方式——吼信天游。当孤独的牧羊人,失意地踟蹰在拦羊的崖畔上;当辛勤的庄稼汉,孤寂劳作在空旷的圪梁梁上;当赶牲灵的脚夫,独自行走在荒凉的山道上;当窑前院落的婆姨,思想起离家远行的那个人……信天游就油然而生脱口而出。高亢悠长的曲调,随天而游跌宕起伏;九曲回肠的歌声,唱尽了人生的况味。横山不仅孕育了粗犷豪放的信天游,更有横山老腰鼓留存于世。老腰鼓,又称“文腰鼓”,根据庙宇石碑的文字存证,它出现的年代可追溯到明代中期。古时戍守长城的士兵,身佩腰鼓作为报警工具,发现敌情即鸣鼓为号。在骑兵阵战冲锋中,也以腰鼓助威,激发将士斗志。打了胜仗,将士击鼓起舞狂欢。边民久居塞上,也习而为之,于是腰鼓逐渐应用于民间娱乐,演变成激昂刚劲、带有军旅色彩的腰鼓艺术。

声声鼓响融入陕北人的血脉。遥想当年,陕北儿女在响水堡“闹红”,成立农民讲习所,农民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之后,数万名横山儿女跟着刘志丹上横山,组建游击队与敌人浴血奋战,游击战争风起云涌,横山开创出红色根据地、诞生陕北第一个红色政权,为创建陕甘宁边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载入史册的横山起义(波罗起义),为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打开了通道,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卓越贡献。

走在横山大地上,脚下是世界上最广最深的黄土,随处可触摸到历史的印痕,随时可感受到历史散发的华光,时刻倾听到那激越昂扬的历史交响。

我对横山高山仰止。

(选自《北京文学》2019 年第 11 期,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写作者深冬季节来到横山,寒风刺骨,衰草枯黄,写出了陕北地区的艰苦环境,奠定了文章感情基调。
B.文章引用《怀远县志》的记载,将接引寺的来历与其民间传说关联起来,写的是接引寺的名气及其文化传承。
C.文章叙述波罗四座城门时,详细列举了玉帝楼、总兵关等佛道庙宇和军事设施,主要是表现建筑的气势恢宏。
D.作者在敬畏中展开文章,在景仰中收束全文,表现出横山山水人文使作者情感发生了变化,思想得到了升华。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带领读者游览横山古城,领略现实与历史的风景,给读者带来真实贴切的艺术感受。
B.文章引用边塞诗中悲壮凄美的诗句,以实写的手法写出亲人离散的惨境,引起作者的伤感,增加了文章的诗意。
C.文章用因水得名的龙泉寺和因山得名的盘龙寺衬托波罗堡接引寺,突出了接引寺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D.文章不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而是侧重对横山文化、历史的叙写与情感抒发,使读者受到了历史与文化的精神洗礼。
3.文章为什么要详细叙写波罗?请结合文本分析。
4.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气”指文学作品的内在精神。请分析文本体现的“气”。
20-21高二上·全国·课后作业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当其无,有器之用”中“当”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募有能捕之者,其租入B.木兰户织
C.是时也D.安步以
2020-09-18更新 | 60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礼和乐相互配合,用以治理国家,保持社会的和谐安定,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它的内容是“序”,也就是维护社会秩序、社会规范;乐是内在的熏陶和感发,它的内容是“和”,也就是调和性情,使人保持和谐悦乐的状态,生动活泼,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达到人际关系和谐以及人与整个大自然的和谐。人与整个大自然的和谐,叫作“大乐与天地同和”,这是中国古代音乐追求的最高境界。

“乐者,和也”,成为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的重要思想,它所突出的正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谐。中国人的礼乐文化传统,其实就是建立一个和谐世界秩序的传统,音乐被当作达至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叶朗、朱良志《以乐治国》)

材料二:

大部分情况下,普通人听音乐并不以受教育或者学习为目的,而是为了娱乐。当人们处于某种亢奋的状态中时,会歌唱;紧张的工作之余,会欣赏一首轻松快乐的歌曲;茶余饭后,会借音乐来调剂自己的生活。由此可见,音乐作为美的形式的存在,给予人们无限的精神享受,使人们可以放松自己,忘掉不快,赶走疲劳,从而得到身心上的舒缓。

音乐可以娱人,同样也能够自娱。音乐并不仅仅指那些广为传唱的经典,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个别旋律,它还包括诸如劳动号子和民间小调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比如在人们日常的劳动生产过程中,民歌和号子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能够减少工作带来的乏味感、枯燥感,消除疲劳,鼓舞干劲。人们通过对音乐的欣赏,释放出现实中的郁闷和压力,达到精神的宁静和安乐。从这个意义而言,音乐消解了社会个体的压力,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安定。

音乐是思想的载体,因而音乐能传达出乐章所包含的神韵。人们能与音乐中所蕴神韵互交,这一互动过程,可谓之乐能动神,神可感乐。恰如其分的音乐,可以鼓舞人的斗志,提振人的情绪,激发人的潜力。例如古代行军作战,都备有战鼓。临战时,鼓声震天,士气如虹。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激励了多少热血志士奋发向前,每当我们行注目礼,目睹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耳闻雄壮的国歌徐徐奏响的时候,有谁不心潮澎湃?有谁能不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定奋进?音乐能通过自身内蕴催人奋进,这方面具体的例子,不遑多举。哪个时代都不乏这样催人向前、催人奋进的音乐,它使得社会中有志之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了共同的目标拼搏不懈。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团结、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音乐另外一个重大意义上的社会功能,在于道德教化。中外诸多先贤,对此都有过深入分析、研究和论证。汉代《毛诗序》讲道:“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在古代,诗、乐、舞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

(摘编自史其威《论音乐的社会功能》)

材料三:

近来,风靡电视圈的音乐类综艺节目《歌手2019》和《声入人心》就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其在兼具商业效应、娱乐大众作用的同时,把民族文化元素和传统艺术形式融入音乐表演,反映了部分音乐人对民族文化的守正与创新。

《歌手2019》总决赛上,歌手龚琳娜携手京剧艺术家王珮瑜、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共同演唱了一首集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及西方古典音乐于一体的音乐作品,其中包含《垓下歌》《六州歌头》,囊括我国古典文学、民族音乐等方面的重要内容,以专业的功底和震撼的演唱为观众充分展现了“中国味”音乐。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声入人心》及其同名音乐会全国巡演也是当下的文化热点。《声入人心》以深耕古典音乐、严肃音乐闻名,着重向观众展示美声、歌剧、音乐剧等西方音乐元素。但与此同时,其中的部分演唱成员也保持着自身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坚守,从以西方元素占主导的音乐演绎中突出重围,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云南民歌《猜调》、湖南民歌《浏阳河》、江苏民歌《采红菱》、土家族民歌《龙船调》以及越剧《梁祝化蝶》等,都在节目当中有重点展现,为观众带来了不少日常生活中鲜能听到的民族小调和传统戏曲。这些都激发了观众对民歌和传统戏剧形式的兴趣,使民族音乐元素从一众美声、音乐剧演唱中脱颖而出。

歌者以自身对民族音乐和优秀传统艺术的观照,将本土元素更多地带入当下大众化、娱乐化的音乐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观众对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固有印象和认知。对文艺工作者而言,在文化市场越发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守住“中国味”,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是不断思索与探究的重要问题。虽然在当下,一部分人更为看重节目制作所能带来的市场和流量,但在迎合市场需求的同时;我们不应丢掉民族的、传统的内容,应在大众化、快节奏的文化背景和传媒发展趋势下,更多地融入原汁原味的中国本土艺术元素,从而向大众普及民族音乐和传统艺术精华。期望令观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宣传效应的音乐类综艺节目肩负起守护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本土经典的重任。

(摘编自于溟跃《音乐类综艺节目应守住“中国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礼乐文化是中国早期文化的重要内容,“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乐”是内在的熏陶感发,“乐”比“礼”更为重要。
B.中国古代音乐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中国礼乐文化传统的内在要求,这是音乐成为当时构建和谐社会重要路径的原因。
C.音乐作为美的形式的存在,可以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音乐作为思想的载体,可以使人与它的神韵互交,砥砺心志。
D.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融人音乐表演中,体现了人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坚守,也是对西方元素主导流行音乐的有力回击。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乐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广为传唱的经典名曲、令人印象深刻的个别旋律、劳动号子和民间小调等,可以满足娱人和自娱的需求。
B.恰如其分的音乐,无论简洁与否都能对人产生影响,如两军阵前对垒之时激扬的鼓声,就能够激发战士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畏的勇气。
C.好的音乐类综艺节目应削弱其商业效应和娱乐大众作用,使音乐表演融入更多民族文化元素,充分体现对民族文化的守正、创新。
D.在文化市场日益多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文艺工作者要积极思索探究如何守住“中国味”、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问题。
3.下列不能作为论据用来论证“音乐具有道德教化功能”的一项是(     
A.《孝经》有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B.《史记》云:“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
C.《晋书》语:“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
D.《管子》云:“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
4.请简要说明材料三论据的典型性。
5.请结合材料,从不同角度谈谈当下应如何更好地发挥音乐的功能。
2020-08-11更新 | 61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广饶一中高三下学期二月份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之,如此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不报式。式归,复田牧。

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

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

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

(节选自《汉书》,有删改)

材料二:

子卿足下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节选自《答苏武书》,有删改)

【注释】①鲸鲵:比喻惨遭杀戮的人。②曹沫不死三败之辱:曹沫,春秋鲁国人,前681年(鲁庄公十三年),齐桓公伐鲁,庄公请和,会盟于柯(今山东省东阿县西南),曹沫以匕首劫持桓公,迫使他全部归还战争中侵占的鲁国土地。③《答苏武书》:相传苏武归汉后,曾致书李陵,望其归汉,李陵作《答苏武书》回复。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况当陵者A岂易为B力哉C而执事者D云E云F苟怨G陵H以不死。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输,交出,献纳。如《观刈麦》“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另有成语“输财助边”,指捐献财物作巩固边防的费用。
B.长者,可指豪侠、年长者。也用作对男子的尊称,文中指年岁大而有德行的人。
C.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苏武传》中“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也是这种用法。
D.区区,拳拳之意,在文中李陵以此形容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与《陈情表》中“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的“区区”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丞相认为付出后要求回报是人之常情,卜式为国家无私付出,不求回报,这不合“人情”。但皇帝还是在讨伐匈奴时接受了卜式的家财。
B.皇帝对卜式的认识有个变化过程:开始不太了解卜式的为人,接着认识到他是忠厚的长者,最后发现他有治国才能。
C.对苏武归国享受殊荣,而自己留在匈奴蒙受耻辱,李陵认为这是命中注定的;自己出生于中原礼仪之邦,此后只能终老于蛮夷之地,实是伤怀。
D.李陵认为白白死掉不如建立节操,毁灭声名不如用行动报答恩德。他仰慕范蠡、曹沫的志向。不得已投降,是准备有所作为的。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
5.卜式提出“贤者宜死节”的观点,即宁可牺牲生命也要坚守节操;而李陵则认为“然陵不死,有所为也”,即个人不在乎一时的荣辱得失,为了完成心中最终的目标,可以忍辱负重。你更倾向于哪种人生选择?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遂西入秦。上《谏逐客书》,始皇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明年,始皇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余子莫从。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乃听高。胡亥即位,以赵高为郎中令。

赵高畏其权重,案治李斯,谤其欲裂地而王,二世以为然。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逄,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贵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叹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B.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C.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D.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巡狩”即“巡守”,意为天子出行,巡行视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即邦国州郡。它是上级对下级的关系。
B.“四夷”是古时华夏族(汉族别称)对中国四方边区文化较低各族的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C.“黔首”是战国时期和秦朝对百姓的称呼。平民以黑巾裹头,故名。含义与氓、庶民、白丁以及上文的“布衣”等同。
D.“五刑”是中国古代五种刑罚的统称。在西汉汉文帝前,指墨、劓、刖、宫、大辟;隋唐之后,则指笞、杖、徙、流、弃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斯跟从荀子学有所成后,前往秦国,得到秦王赏识任用,其官位也由廷尉升至丞相。秦始皇能够统一御敌,李斯功不可没。
B.李斯的子女都成为了皇亲国戚,在文武百官都去给李斯敬酒庆生时,李斯却长叹不已,盛极则衰,好景不长,不知自己的归宿在哪里。
C.李斯的位高权重让赵高畏惧,赵高诬陷他致使李斯被捕入狱。李斯叹惜三位效忠昏君而死的名臣,比照后,觉得自己死得合乎情理。
D.李斯被判腰斩,跟他的中子被押解,他感叹,想再牵着黄狗和他出去打猎已无望实现了,这让他和中子悲痛万分,不能自已。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
(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5.李斯为何要西入秦侍奉秦国?
2022-04-20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一中三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4月线上检测语文试题
7 . 默背《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既是对江山的赞美,也是对豪杰的烘托。
B.上片由眼前的江水联想到逝去的英雄,突出表现词人的人生虚无感与幻灭感。
C.下片中年轻有为、儒雅从容的周瑜,与“早生华发”、壮志难酬的词人形成对照。
D.词人以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将眼前的景物与古代的人事融为一体,境界恢弘。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上阕写到了孙权和刘裕,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词人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
2022-11-16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一中一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汉卿(选段)

田汉

第二幕:地点——朱帘秀家

关汉卿 你看,就这样残暴无耻地断送了一条高贵的性命,可他们还把自己说成是民之父母!(击桌)

朱帘秀 干嘛这样跟桌子过不去啊,我的关大爷。

关汉卿 你能不生气吗,四姐?你看这还成个世界吗?

朱帘秀 怎么能不气?我可是气够了,都麻木了。只有你,头发都有好些根白的了,可心还跟年轻人一样,碰上不公正的事,就气成这个样儿。人家敬重你,就为的你有这个好处,你知道吗?

关汉卿 得了吧。让我去想想,是不是我不够老成,所以想得跟你们不一样?

朱帘秀 不是你不够老成,是你还没有失掉你常说的赤子之心

关汉卿(语调低沉地) 平时,私下里,我也有些自命不凡,俗话说:读书破千卷,下笔如有神,老觉得有些想法。可今天在街上眼睁睁看见一群吃人血的家伙把一个无辜的女子拉到法场去杀头,我却想不出星星办法。古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我是无刀可拔,只有一支破笔。

朱帘秀 笔不就是你的刀吗?写杂剧不就是你在挥刀吗?你在剧本里骂过杨衙内,干嘛不把李驴儿、忽辛这些人的鬼脸给勾出来,替屈死的女子伸冤呢?

关汉卿 这些邪恶的东西可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好多好多个结成一伙儿来吃人的。他们的鬼脸勾得完吗?以前我觉得这世道不公正,这天地鬼神总是公正的,于今才知道天地鬼神也是不公正的,没有眼睛的。

朱帘秀 鬼东西太多,你拣那最邪恶的东西勾吧。天地鬼神不公正,没有眼睛,你就骂天地,骂鬼神去吧。

关汉卿 对,路上我还想来着,一定得把朱小兰这案子写成一个杂剧,把这些滥官污吏的嘴脸摆在光天化日下示众。

朱帘秀 那太好了。那这忽辛大人的事我也知道一些,他倚仗他父亲阿合马的势焰,无恶不作。上回断错了一桩案子,人家也没有办法。

关汉卿 对。多替我搜集他的罪状吧。决不能让他逃脱我们的照妖镜。词儿我都想好一些了,女主角的名字我也想好了,可就是一桩——

朱帘秀 一桩什么?

关汉卿 就怕戏写出来没有人敢演。

朱帘秀 那,你敢写,我就敢演。

关汉卿 你敢演,我就一定写,而且一定很快地把它写成。

朱帘秀 这个女角色你安排叫她什么?

关汉卿 我安排她叫窦娥。

第八幕:地点——狱中

叶和甫 (对关汉卿很关切的口气)哎呀,老朋友,真想不到在这样的地方跟你见面。当初你不听我的话,我害怕总会有这么一天,所以我说,《窦娥冤》最好别写,要写必定是祸多福少,现在怎么样?不幸言中了吧。

关汉卿 (鄙夷地)你要跟我谈什么,快说吧!

叶和甫 瞧你,还这么急性子,不是应该熬炼得火气小一点儿了吗?

叶和甫(低声)好,汉卿,先告诉你一个极可怕的消息,你那位朋友王著跟妖僧同谋,上个月初十晚上,在上都,把阿合马老大人和郝祯大人都给刺了!

关汉卿 唔,真的?

叶和甫   千真万确的,现在大元朝上上下下都在为这件事发抖。你看这是国家多么大的不幸!关汉卿 你还想告诉我什么呢?

叶和甫   我就是想告诉你,你不听我的劝告,闯出了多么大的乱子!逆臣王著就因为看过你的戏才起意要杀阿合马老大人的。

关汉卿 (怒)怎见得呢?

叶和甫   许多人听见他在玉仙楼看《窦娥冤》的时候,喊过为万民除害,后来他在上都伏法的时候又喊我王著为万民除害,而且你的戏里居然还有将滥官污吏都杀坏的词儿!

关汉卿 (按捺住怒火)你觉得滥官污吏应不应该杀呢?我们写戏的离不开褒贬两个字。拿前朝的人说,我们褒岳飞,贬秦桧。看戏的人万一在什么时候激于义愤杀了像秦桧那样的人,能说是写戏的人教唆的吗?

叶和甫   汉卿,你这话何尝没有一些道理?可是如今正在风头上,皇上和大臣们怎么会听你的?再说,我今晚来看你,倒也不是为了跟你争辩《窦娥冤》的后果如何,(又低声)我是奉了忽辛大人的面谕来跟你商量一件大事的。你的案情虽说是十分严重,可是只要你答应这件事,还是可以减刑甚至释放你的。

关汉卿 我跟忽辛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叶和甫 别这么大火气,老朋友,这事你也吃不了什么亏。反正王著已经死了,没有对证,只要你在大臣问你的时候,供出王著刺杀阿合马大人是想除掉捍卫大元朝的忠臣,联合各地金汉愚民图谋不轨。只要你肯这样招供,不只你的案子可以减轻,忽辛大人为了酬劳你,还预备送你中统钞一百万。

关汉卿 (怒火难遏)你还有什么说的?

叶和甫 你答应了吗?(过去)

关汉卿 我答应了。(他重重的一记耳光竟把叶和甫打倒在地)

叶和甫 汉卿,我好好跟你商量,你怎么动起粗来了?

关汉卿 狗东西,你是有眼无珠,认错人了。我关汉卿是有名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的铜豌豆。你想替忽辛那赃官来收买我?我们中间竟然出了你这样无耻的禽兽,我恨不能吃你的肉!

叶和甫 (狰狞无耻的面目毕露)你不答应,好,那你等着死吧。

关汉卿 死也不跟你这无耻的禽兽说话了!狱官,让我回号子去。

…… ……

关汉卿 四姐,我觉得我们的心没有比这个时候靠得再紧的了。入狱的时候,我就打算有今天,我前几天晚上,写了一个曲子叫蝶双飞。想给你看看,他们害怕,不给传递,我也没有勉强,因为我还不知道你的心。现在我亲自交给你吧。要是你能唱唱该多好。

朱帘秀 给我。(接过去)

关汉卿 写得很乱,你看得清楚吗?

朱帘秀 看得清楚。

[蝶双飞]将碧血,写忠烈,作厉鬼,除逆贼。这血儿啊,化作黄河扬子浪千叠,长与英雄共魂魄!强似写佳人绣户描花叶,学士锦袍趋殿阙,浪子朱窗并风月;虽留得绮词丽句满江湖,怎及得傲岸奇枝斗霜雪?念我汉卿啊,读诗书,破万册,写杂剧,过半百,这些年风云改变山河色,珠帘卷处人愁绝,都只为一曲《窦娥冤》,俺与她双沥苌弘血,嗟胜那孤月自圆缺,孤灯自明灭。坐时节共对半窗云,行时节相应一身铁。各有这气比长虹壮,哪有那泪似寒波咽!提什么黄泉无店宿忠魂,争说道青山有幸埋芳洁。俺与你发不同青心同热;生不同床死同穴;待来年遍地杜鹃花,看风前汉卿四姐双飞蝶。相永好,不言别。

(选编自田汉《关汉卿》)


注:《关汉卿》写大戏剧家关汉卿同情一个含冤被斩的弱女子,写下了《窦娥冤》一剧,控诉黑暗残暴的反动统治,触怒了权臣阿合马。阿合马命令关汉卿按照他的要求修改词曲,被关汉卿坚决拒绝,因而被下大狱,演窦娥的歌妓朱帘秀也一同被押。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看,就这样残暴无耻地断送了一条高贵的性命”这句话闪烁着超越时代的人性的光芒;在关汉卿心中,性命是高贵的,是不分阶级与贫富的。
B.面对朱小兰的冤情,关汉卿义愤填膺,在朱帘秀的鼓励与支持下,他创作了《窦娥冤》,以笔作刀,鞭笞时政,这也为他日后被抓入狱埋下了祸根。
C.叶和甫到狱中劝降关汉卿,之前温和耐心,后来凶狠狰狞,前后截然不同,这不仅使戏剧矛盾冲突尖锐,也充分显露了他作为无耻文人的丑恶嘴脸。
D.田汉继承传统戏曲特点,将戏曲与话剧结合,剧中人以半朗诵、半歌唱方式诵吟“蝶双飞”,强化了戏剧的现实主义风格,融壮美与优美于一体。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的主角关汉卿实际是元杂剧的奠基人,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他塑造的“窦娥” 这一经典形象善良而刚强,富有反抗精神。
B.同为舞台说明,文中“鄙夷地”“按捺住怒火”与曹禺剧作《雷雨》“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都鲜明表现了人物性格。
C.“俺与她双沥苌弘血”中提到的“苌弘”蒙冤被杀,这一典故曾被关汉卿运用在《窦娥冤》中 “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
D.“蝶双飞”是田汉专门为《关汉卿》创作的散曲,其慷慨悲壮与元杂剧《窦娥冤》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一曲有相似之处。
3.田汉在创作该剧时,从关汉卿众多作品中选取了《窦娥冤》作为切入点和结构框架,请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4.《关汉卿》发表后,郭沫若第一个写信向田汉道贺说,剧本“写得很成功,关汉卿有知,他一定会感激你”。为了塑造好关汉卿这一“铜豌豆”形象,田汉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弃疾时年二十三。乾道四年,盗连起湖湘,弃疾悉平之。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诏委以规画,乃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战马铁甲皆备。经度费钜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概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上遂释然。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粜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
B.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
C.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
D.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康,跟“京口”一样,都是南京市的古称。
B.行在,即“行在所”,意为皇帝所在的地方,后来专指皇帝行幸所至之地。
C.金字牌,古代传达朝廷紧急命令时用的凭证,一般为木牌朱漆金字。
D.儒生,原指古代遵从儒家学说的读书人,后来成为读书人的通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年轻有为,富有远见卓识。他深受义军首领耿京的器重和信任,劝说耿京率军南下归宋并代表耿京处理相关事宜;宋高宗召见了辛弃疾,对他表示嘉许。
B.辛弃疾英勇无畏,敢于伸张正义。他得知耿京被张安国杀害后,挺身而出,只带很少的人马冲进金兵大营,生擒叛徒张安国而归,最终张安国被朝廷公开处决。
C.辛弃疾勇于担当,办事务实高效。他奉皇上诏令筹建军队,不顾政敌的攻击诬陷,积极招兵买马,千方百计经营谋划,最终在皇上的支持下完成了军营建设工程。
D.辛弃疾崇尚气节,喜与名士交往。他曾经和朱熹一起在武夷山游览,并写了《九曲棹歌》;朱熹去世后,他写了一篇祭文,不顾禁令亲自前往朱熹家哭泣祭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5.辛弃疾认为导致百姓为盗的原因是什么?提出了怎样的建议?请简要说明。
2022-10-29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一中一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岭南江行

柳宗元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注] 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诗人因谗言被贬赴柳州途中。②黄茆:黄茅草。③蛟涎:蛟龙的口液,这里指水蛭。④射工:射工虫,传说能含沙射入影以杀人。⑤飓母:南方秋夏间,一种象征飓风即将来临前的云气。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写瘴气弥漫的江水蜿蜒南去隐入云烟,想象遍地黄茅的尽头是大海。
B.诗歌中间两联将所见所感和神话传说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C.象迹、蛟涎、射工、飓母含蓄反映了作者被贬的复杂心情,为尾联抒情蓄势。
D.本诗将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语言冷峻奇诡,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面貌。
2.本诗意蕴深婉,没有直接抒发迁谪之意而迁谪满纸,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