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4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乐亭留别

白居易

灞浐风烟函谷路,曾经几度别长安。

昔时蹙促为迁客,今日从容自去官。

优诏幸分四皓秩,祖筵惭继二疏欢。

尘缨世网重重缚,回顾方知出得难。

【注]①唐文宗大和三年(829),诗人称病罢刑部侍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②四皓:避秦乱隐商山的四位须眉皓白、德高望重、品行高洁的老人。③二疏:汉宣帝时名臣疏广与其侄疏受因年老同时辞官,为世人所称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通过写离别的时间、地点,交代了离别的背景,并且叙述自己曾经几次离别长安,体现了诗人仕途的沉浮。
B.颔联用了对比手法,叙述了先前大都是被贬出京,心情压抑急促;这次出京是自己请求辞去官职,从容不迫。
C.颈联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辞去官职之后,受到皇帝优待,回到东都洛阳,享受二疏一样的欢乐。
D.尾联阐述追名逐利像一张张大网,把人们紧紧捆缚起来,白居易挣脱这张尘网之后才发现要想摆脱这张大网很难。
2.阅读这首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留别时的心情是快乐的,那么请你谈谈白居易快乐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024-04-0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秋季联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允则字垂范。以父任为济州衙内指挥使。少以才略闻。太平兴国七年,初置静戎军榷场(榷场是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特命允则领。初,允则在阁门,凡下诸宣敕,真宗必付允则视审而后行。京师诸河水门及郑州水硙(wèi,石磨),皆淳化中允则所开。治湖南,民岁输绢谓之地税绢,又屋每间出绢一丈二尺,谓之屋税绢。始户给一牛,岁输米四斛,牛毙犹输,谓之枯骨税,皆马氏暴敛之余。允则治潭州,悉奏除之。湖湘山田,民不耕垦,允则下令给诸军刍(chú,牲畜吃的草),皆输粟藁(gǎo,禾秆),由是山田遂无遗利。潭州旧分兵戍邵州,允则谓蛮不扰而益戍兵,是长边患也,亦遂奏罢初至沧州葺营垒多开井泉言者以为扰。未几契丹围城,近郊老幼皆入城保,而水不乏。又斫(zhuó,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冰代炮,虏兵遂解。真宗召而语之曰:顷有言卿扰民者,及敌至,始见其利也。励雄州,榷场禁通异物,逻者获珉玉带及妇人首饰交易者,允则纵之,曰:此以我无用,易彼有用也。周世宗始以瓦桥关置州,居民唯结茅,允则教以陶,公私营造皆易为瓦甓矣。又欲合外旧瓮城,与大城为一,先建东岳祠,自以黄金百两为供器,导以鼓吹(宣扬),民间竞以金银器献。久之密撤去,而移文言北界盗,因以护祠为言兴版筑城就,而敌不知也。雄州上元旧不张灯,允则结彩为山,聚优(古代称以表演乐舞或杂戏为职业的人)乐,纵民夜游。谍知北人欲观灯,乃率同僚会城北,俄有衣紫胡人至,延之传舍,剧饮而罢。即幽州统军也,后数日,闻为北主所诛矣。尝宴宾,而甲仗库火,终宴不救。真宗问其故,曰:兵械警火甚严,当宴而燔,奸人欲以计见动。若舍宴救火,其谁不他窥测也?真宗善之。景德以后,国信往还仪制所及费用皆其所裁定,智识开敏,处事审当,其方略施设,虽游观亭传,莫不有所寓也。

(节选自《隆平集·卷十六》)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把相应位置的选项涂黑。
初A至沧州B葺营C垒D多开E井泉F言者G以H为扰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特命允则领之”的“之”,与《师说》中的“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之”意义用法不同。
B.路,是宋代时期的区划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的“路”含义不同。
C.京师,与姚鼐的《登泰山记》中“自京师乘风雪”中的“京师”含义相同,都是首都、都城之意。
D.版筑,古代修建墙体的一种技术,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版筑”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允则很受宋真宗等人的重用,政令的发布以及文书符节、礼仪制度的制定等都有他的参与。
B.在治理湖南期间,李允则不赞同马氏遗留下的税收政策,他废除了马氏的苛捐杂税政策,然后上奏给朝廷。
C.李允则在做地方官的时候注重给百姓谋福利,比如教百姓烧陶制砖瓦等技术,制作砖瓦结构的房子,等等。
D.李允则智谋过人,曾借刀杀人,他让敌军主人除掉敌军幽州统帅的策略只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延请他。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允则谓蛮不扰而益戍兵,是长边患也,亦遂奏罢。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5.在“合外旧瓮城,与大城为一”这件事情上,如何体现了李允则的“智识开敏”?请做简要分析。
2024-04-0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秋季联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风

王勃

肃肃[注]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肃肃]形容快速、匆忙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凉风肃肃吹来,山谷林间顿时变得清爽凉快,一个“加”字写出风的善解人意。
B.颔联抓住“驱”“寻”“卷”“出”等动词,将风的流动拟人化,使这一形象栩栩如生。
C.颈联写凉风来去没有踪迹,却和诗人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形成互动,蕴藏情意。
D.当日落西山、万籁俱寂时,风又吹动松林,奏响了美妙的乐曲,给人以欢娱。
2.后人赞此诗“有情”,又称此诗“最有余味”。请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有情”和“余味”的理解。
2024-04-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我也没有忘记一个孩子——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十五年前的那个下午,我第一次到这园子里来就看见了她,那时她大约三岁,蹲在斋宫西边的小路上捡树上掉落的小灯笼。那儿有几棵大栾树,春天开一簇簇细小而稠密的黄花,花落了便结出无数如同三片叶子合抱的小灯笼,小灯笼先是绿色,继尔转白,再变黄,成熟了掉落得满地都是。小灯笼精巧得令人爱惜,成年人也不免捡了一个还要捡一个。小姑娘咿咿呀呀地跟自己说着话,一边捡小灯笼;她的嗓音很好,不是她那个年龄所常有的那般尖细,而是很圆润甚或是厚重,也许是因为那个下午园子里太安静了。我奇怪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一个人跑来这园子里?我问她住在哪儿?她随便指一下,就喊她的哥哥,沿墙根一带的茂草之中便站起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朝我望望,看我不像坏人便对他的妹妹说,我在这儿呢,又伏下身去,他在捉什么虫子。他捉到螳螂、蚂蚱、知了和蜻蜓,来取悦他的妹妹。有那么两三年,我经常在那几棵大栾树下见到他们,兄妹俩总是在一起玩,玩得和睦融洽,都渐渐长大了些。之后有很多年没见到他们。我想他们都在学校里吧,小姑娘也到了上学的年龄,必是告别了孩提时光,没有很多机会来这儿玩了。这事很正常,没理由太搁在心上,若不是有一年我又在园中见到他们,肯定就会慢慢把他们忘记。

那是个礼拜日的上午。那是个晴朗而令人心碎的上午,时隔多年,我竟发现那个漂亮的小姑娘原来是个弱智的孩子。我摇着车到那几棵大栾树下去,恰又是遍地落满了小灯笼的季节;当时我正为一篇小说的结尾所苦,既不知为什么要给它那样一个结尾,又不知何以忽然不想让它有那样一个结尾,于是从家里跑出来,想依靠着园中的镇静,看看是否应该把那篇小说放弃。我刚刚把车停下,就见前面不远处有几个人在戏耍一个少女,作出怪样子来吓她,又喊又笑地追逐她拦截她,少女在几棵大树间惊惶地东跑西躲,却不松手揪卷在怀里的裙裾,两条腿袒露着也似毫无察觉。我看出少女的智力是有些缺陷,却还没看出她是谁。我正要驱车上前为少女解围,就见远处飞快地骑车来了个小伙子,于是那几个戏耍少女的家伙望风而逃。小伙子把自行车支在少女近旁,怒目望着那几个四散逃窜的家伙,一声不吭喘着粗气。脸色如暴雨前的天空一样一会比一会苍白。这时我认出了他们,小伙子和少女就是当年那对小兄妹。我几乎是在心里惊叫了一声,或者是哀号。世上的事常常使上帝的居心变得可疑。小伙子向他的妹妹走去。少女松开了手,裙裾随之垂落了下来,很多很多她捡的小灯笼便洒落了一地,铺散在她脚下。她仍然算得漂亮,但双眸迟滞没有光彩。她呆呆地望着那群跑散的家伙,望着极目之处的空寂,凭她的智力绝不可能把这个世界想明白吧?①大树下,破碎的阳光星星点点,风把遍地的小灯笼吹得滚动,仿佛喑哑地响着无数小铃铛。哥哥把妹妹扶上自行车后座,带着她无言地回家去了。

无言是对的。要是上帝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小姑娘,就只有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

谁又能把这世界想个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相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味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②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③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设若智慧的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

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前半部分细致地描写小女孩小时候天真无邪地捡灯笼果的情形,更加凸显了后面小女孩智力残疾的不幸。
B.作者痛惜地感叹上帝把漂亮和弱智同时给了这个小姑娘,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深深的同情和对命运无常的慨叹。
C.面对命运的无常,作者认为“只有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表达了面对苦难深深的无力感,只能听凭上天。
D.作者认为在人类社会中,苦难是必然存在的,苦难的角色谁来充当,都是充满偶然性的。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破碎的阳光”凸显了小女孩悲剧的人生,遍地的小灯笼“喑哑”地响动充满了悲剧意味。
B.句子②以比喻手法说明了差别之于世界的重要性,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C.句子③“人类的全部剧目”是指人类生存的各种状态,每个人在世界上就像剧本里不同人物的设定一样,都有自己的角色出演。
D.句子④单独成段,语气强烈,表达了作者对命运不公的愤慨和绝望。
3.请梳理作者在目睹小姑娘不幸命运后思索得出的结论。
4.有评论者这样评论史铁生的文章:“挫折、创痛、悲愤、绝望,固然在其作品中留下了痕迹,但他的作品始终祥和、安静、宽厚,兼具文学力量和人道力量。”请你结合本文及《我与地坛》课内所学部分谈谈你对这一特点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香港的高楼和北京的大树

汪曾祺

香港多高楼,无大树。

中环一带,高楼林立,车如流水。楼多在五六十层以上。因为都很高,所以也显不出哪一座特别突出。建筑材料中钢筋水泥已经少见了。多是飞机钢、合金铝、透亮的玻璃、纯黑的大理石。香港马路窄,无行道树。寸土如金,无隙地可种树也。

这个城市,五光十色,只是缺少必要的、足够的绿。

半山有树。

山顶有树。

只是似乎没有人注意这些树,欣赏这些树。树被人忽略了。

海洋公园有树,都修剪得很规整。这里有从世界各地移来的植物。扶桑花皆如碗大,有深红、浅红、白色的,内地少见。但是游人极少在这些过于鲜艳的花木之间流连。他们到这里来的目的是乘坐“疯狂飞天车”、浪船、“八脚鱼”之类的富于刺激性的、使人晕眩的游乐玩意。

我对这些玩意全都不敢领教,只是吮吸着可口可乐,看看年轻人乘坐这些玩意时兴奋紧张的神情,听他们在危险的瞬间发出惊呼。我老了。

我坐在酒店的房间里,想起北京的大树,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天坛的柏树,北海的白皮松。

渡海到大屿岛梅窝参加内地和香港作家的交流营,住了两天。这是香港人度假的地方,很安静。海、沙滩、礁石。错错落落,不太高的建筑。上山的小道。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居住在高度现代化的城市的人需要度假。他们需要暂时离开紧张的生活节奏,需要安静,需要清闲。

古华看看大屿山,两次提出疑问:“为什么山上没有大树?”他说:“如果有十棵大松树,不要多,有十棵,就大不一样了!”山上山下是有树的。台湾相思树,枝叶都很美。只是大树确实是没有。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然而没有乔木,是不成其为故国的。《金瓶梅》潘金莲有言:“南京的沈万三,北京的大树,人的名儿,树的影儿!”至少在明朝的时候,北京的大树就有了名。北京有大树,北京才成为北京。

回北京,下了飞机,坐在“的士”里,与同车作家谈起香港的速度。司机在前面搭话:“北京将来也会有那样的速度!”他的话不错。北京也是要高度现代化的,会有高速度的。现代化、高速度以后的北京会是什么样子呢?想起那些大树,我就觉得安心了。现代化之后的北京,还会是北京。

文本二:

留住城市的时代芳华(节选)

肖复兴

那几年,我常常游走于城南这些大街小巷,完全像一个“胡同串子”。有时候,会遇见不少逛胡同的北京人,他们都很年轻,成群结队,背着专业的相机,拼命地为这些即将消失的老北京景象拍照留档,他们有自己的网站,可以将这些照片传到网上,让更多关注北京的人看到。有时候,也会碰见外国人,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背着旅行包,他们大都不会说中国话,我们只能相视一笑。那些有些年代感的胡同和院落,让他们觉得还像老北京。有一次,我碰见一些来自美国的大学生,会说一些中国话,他们对我说,以前门楼子为中心,东西两边的胡同,他们都去看了一些,觉得西边拆得少,更像他们读过的老舍写的《骆驼祥子》里的老北京,东边不像了。

游走在这样的老街,碰见这样的新旧朋友,我的心里五味杂陈。有一种仿佛在往昔时光中穿越的感觉,回忆和现实、幻觉和错觉,交织一起、碰撞一起,常让我感到似是而非而无所适从。我想起梁思成先生1947年写的《北平文物必须整理和保护》文章;北平和平解放以后,他又多次陈情相告:北京城的整体形制,既是历史上可贵的孤例,又是艺术上的杰作,城内外许多建筑,是各个历史时期的至宝,它们综合起来,是一个庞大的“历史艺术陈列馆”。他特别强调,承继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一笔古今中外独一无二的遗产,需要做的是整体保护这一文物环境。

加拿大学者雅各布斯曾写道:“老建筑对于城市是如此的不可或缺,如果没有了它们,街道和地区的发展就失去活力。”她特别强调:“必须保留一些各个年代混合的旧建筑。保留这些旧建筑的意义绝不是要表现过去的岁月在这些建筑上的衰败和失败的痕迹……这些旧建筑是不能随意取代的,这种价值是由时间形成的。”她说,这些旧建筑“对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街区而言,只能继承,并在日后的岁月里持续下去”。

如今走在北京,簇新的建筑比比皆是,即使走在旧城老街区,那些雅各布斯所说的“老建筑”“旧建筑”,也已经所剩无几。随着这些“老建筑”“旧建筑”的消失,更可怕的是和它们连在一起的记忆,也一并消失,以为新改造完成的城市空间,就是以往老北京历史的倒影和地理的肌理。如果这样,老北京真的就彻底消失而无可追回了。北京城的时代流动与历史变迁的影子和轨迹,也就荡然无存了。

古诗说:往来千里路常在,聚散十年人不同。这个世界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更何况北京经历过的岁月漫长,其中的发展变化是极其正常不过的。但重要的是,对于北京这样一座古都,不要忘记老北京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在这样的变化之中,寻找到有规律的变法,要依据历史的罗盘,还要能够找到回家的路,以及在回家的路上扑面而来的浓烈的乡愁。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香港“高楼林立,车如流水”,既表现了这座城市的繁华和高度现代化,也表现了这里的生活节奏之快。
B.汪曾祺在酒店联想到北京的大树,采取了一一列举的形式,传达出对这些树真切的想念和如数家珍的自豪感。
C.汪曾祺通过写自己在香港看树,古华发出关于树的疑问,表达出本文的主旨:香港作为一座高速发展的城市,应该有大树。
D.“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原意是说明故国与大树无关,文本反用其意,认为大树是构成“故国”的重要元素。
2.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我”串胡同的经历,为后文关于城市发展的思考作了铺垫。
B.引用中外学者的论述,是为了说明北京的老建筑值得也应该保留。
C.“回家的路”是人们对于城市的记忆,也是城市发展的历史留存。
D.文章描写了北京建筑的过去与现在,表达出了对城市发展的思考。
3.文本一反复写到香港的树,有怎样的用意?
4.文本一和文本二画线句中,两位作者对北京发展看法一致,心态不同,请就此简要分析。
2024-02-03更新 | 2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邮 票

萧 乾

我是怎么认识老赵的呢?这还得从我玩上邮票说起。

一天上课的时候,我正在欣赏几张新弄到的大清帝国邮票呢,坐我右边一个蓬乱的头探到我的座位上来,我赶忙把它藏起,侧过头看他那清癯、眉间带点苦相的脸。

这人姓赵,才转学来的,我不认识他———我最不爱看人苦相。他问:“你干啥留那东西?”这辽宁口音逗得我直笑。我应了一句:“玩玩罢咧。”

他偏过身子,半叹息半哼哧地来了一声:“玩玩,那么一大片土地玩丢了。”

我不明白这话,但也不好再问下去。

下午,我又在第三宿舍楼梯上遇到他,正捧着报纸看。我问:“什么土地给玩丢了,谁玩丢了的?”他把报纸指给我一看,印着溥什么要称帝。

这不是又多了一国的邮票吗?我把手搭在他肩上,问他有没有邮票给我。他用鄙夷的语气由鼻子里哼出:“多着呢。”呵,我听了高兴得真是不知怎么好。可是这人却丢了魂似的往楼上逃。

我蹑手蹑脚地跟在他后面。等他回身摸钥匙的时候,才发现一个不速之客,就用敷衍的口气说,进来坐坐。我吹着哨,蹦了进去。

我问:“邮票呢?”

他怅惘地看了我一眼,说:“咱都快当亡国奴了。”

干什么非骂人一句才拿出来呢?

我忽然看到抽屉缝露着一个信封,就马上扯出来。咳,翻过来有着一张新奇的邮票。仔细一看,在一座塔的上面印着“满洲国”三个字。嘿,这不是新成立的满洲国吗?我笑了,抬起头来,用动人的语调向他乞求:“我可以撕下来吗?这纸信封不会撕破的。”

那人懊丧地说:“要那气死人的东西干啥?”

“用处大着呢!”我又马上改了口风。“是的,没用更可以送我。”

“你们这些人——”他端详了我一下,又勉强地挤出来一声苦笑才说:“拿去吧,有的是。”我就小心翼翼地把它撕了下来,头一回若是给人扯得一塌糊涂,下回就该碰钉子了。于是,我又嘱咐了他一阵:再有,可别给别人。向他道了一声谢谢,才一溜烟跑下了楼。

后来,我又想办法从老赵手里得了三张邮票,都是宝贝。为了讨好他,我常上课时偷偷递给他一块巧克力或口香糖,可每次他都不甘心接,接了也不吃,好像只是不愿得罪我才收下的。

那天下晚学,我又跑去老赵宿舍门口,没等答应就闯了进去。嘿,这家伙用被子缠紧了全身睡起觉来了。我想由底下挠他脚心,又想这假君子,惹不得。我认真地喊了一声:“老赵。”他还装着玩儿,于是我就施展竹里捉螃蟹的办法,用手向被筒隙处用力钻。滚热滚热的,我摸着脑门了,往下摸,呵,摸得手指都湿湿的了。

怎么,这么大个子哭啦?

陡然,他露出了头,睁着两只红肿的眼睛,半晌,说“朋友,我们要分别了”,然后扯出一封印着“吉林”下款的信封给了我,说:“揭吧,这是你最后的一张!”

我把信丢在桌边,我又去抓他那缩了回去的手,说:“你干么要走?”

无论我问什么,他只是摇头。终于,他求我先让他静静,今天晚上自修完了和他散散心,算是个临别纪念。

到了晚上,我带着一种预期的惊愕,登上他宿舍的楼梯,拉门一看,一个亮光光的秃头,正屈着腰捆一个柳条箱呢。我蹲下,捧着这削瘦郁闷的脸:“你要走了吗?”

“是的。明天八点开车。”然后他用指头算,“十一点到天津,下午五点过北戴河,六点就过山海关……”

“你干么剃成这个样儿?”

“我是扮农民的———我不能在未见到我妈之前给他们杀死!”他用红炯的目光看着我。

等我帮他勒上最后的一个扣,我们就下楼到操场上散步。

天,黑乌乌的,几颗残星正在一程灰云左近闪着。他仰起了头,向着东北角黑黑的天空呆望,说:“我这次回去是要拼命去,也许是送死去……我不怕死。我恨的是——我们这种人,不明白自己的国家到了什么地步还整天吹哨……”说完了,他又矛盾而痛苦地说:“其实,也不怪你们。年轻人都爱玩,爱活泼,谁爱皱眉,爱流血?因为还没有轮到你这块儿。”

我害怕,怕这个活人再过几天就成了鬼魂。我问他干么明知道会死还非回去不可。

“我爸爸新近给鬼子捉去了。我去年逃进关来,就剩他老公母俩。这回,就剩下我妈一个人了——”说到这儿,他狠命地捶了一下秋千的柱子,“我恨不得长翅膀飞了回去,落在那鬼子的身上咬他个稀烂。”

这想法好像给了他多少快慰似的,就握住我的手说:“都怕死,就永远都当亡国奴!你还小……”

我仰头在黑暗中辨视他的脸,心下好像是说:“我不小。你看,我也哭了。”

我们攀谈到熄灯后好久,缓缓踱回宿舍。走到第三宿舍门口,他说:“我明天可早就动身,你来不及见我的。我这半年也没交上一个朋友!你是我唯一的熟人。你现在不会懂得我的事——可是你好好记着我。”说到这里,我的手被他重重地攥了一下,然后,他甩下我的手,向宿舍踱了去。

我气都喘不出地僵立在那里。没有风,但我浑身直打颤,决定快回去睡下,明早好来送他。

当我爬上宿舍的楼梯时,双腿竟缺乏平日那股力气。我怕——我破例地用被子包上了头,在虚汗里糊里糊涂地睡去。

醒来呢?唉,洗脸房正响着脸盆声。一个哈欠没打完,下意识就提醒我误了一件大事。我腾一下就跳出热被筒。当我刚落下一只脚时,才发现枕边放着那有“吉林”下款的信封。背面用铅笔草率地写着:

我走了。羡慕你睡得那么舒坦,不忍叫醒你。昨夜话,莫忘。邮票你撕了吧。那住址只告诉你:那就是我去拼命的地方。无从通讯。——知名不具。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课不听讲也要“欣赏” 邮票,时刻想着邮票,说明“我” 是一个痴迷于邮票的学生。
B.“我”不了解时政,不懂什么叫 “一大片土地玩丢了”, 以为“亡国奴”是骂人的话。
C.老赵第一次本不想给“我”邮票,但考虑到要结交新朋友,还是无奈地让“我”撕走邮票。
D.老赵说“也不怪你们”,虽然与“我”达成了和解,但语气中还是有“怒其不争”的遗憾。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闲谈的口吻开头,颇为轻松,中间交代二人间的故事,越叙述越深刻,结局则显得无奈而沉重。
B.“邮票”是小说发展的线索,从“我”玩邮票、要邮票,到老赵送邮票、留邮票,故事情节集中紧凑。
C.小说以报纸、老赵自叙来侧面展现日本占领东三省的历史事实,这增强了叙事的灵活性和历史真实感。
D.小说的环境描写细腻而涵义深刻,“黑乌乌”的天和灰云暗示家国形势,“残星”则象征沦丧的国土。
3.小说结尾,老赵“留信” 的情节颇具匠心,请简要分析。
4.“我”的自我叙述大多与轻松的“玩”相关,这有何用意?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024-01-28更新 | 3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竟陵派是晚明出现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它以钟惺、谭元春为领袖,因其乡贯(竟陵,今湖北天门)而得名,由当时一批志趣相投的文人共同组成。竟陵派集诗文创作与文学批评于一体,因此也可称之为“文学创作——批评流派”。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它经历了迅速兴起而又迅速衰落的过程,评论界始终对其褒贬不一。竟陵派处于明代文学思潮史上的最后阶段,竟陵派远参七子派,近承公安派,建立起自己独特的诗学体系,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七子派的“复古”和公安派的“独抒性灵”的主张,但在此基础上别出心裁。其中,“灵”与“厚”是竟陵派评判诗文优劣的重要参照标准,也是他们在诗文创作中极力提倡的美学追求,“以‘厚’为诗学,以‘灵’为诗心”,这不仅是竟陵派对公安派及其末流的创作存在浅率之病的补救,也是对其本身创作缺点的有效针砭。

关于“厚”的真正含义,钟惺、谭元春都未做出明确的说明,但在钟惺、谭元春两人的论诗作品中,以“厚”作为审美理想和标准的论述随处可见,推崇他们心中的佳作,因此人们可以从两者的言论或举例中去体会“厚”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谭元春曾说过:“古人数字,便如一篇大文章;今人一篇大文章不当数字。古人不全说出,无所不有;今人说了又说,反觉索然。则以古人简而深,今人繁而浅。古人是有意思,偶然露出题目;今人是遇题目,然后来寻意思,如何相及?”钟惺和谭元春都主张要向古代谚语学习,他们认为所谓古人作品中的“简而深”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字去表达更多的内容,从而避免文字冗长而缺少兴味的弊端。

公安派主张独抒性灵,人人各显才情,这使诗歌出现直露浅白,粗俗鄙俚的弊端。竟陵派接受这一教训,提出“厚”这一主张,要求诗歌在含蓄蕴藉中起到诗教作用。例如,钟惺在《诗归》中评高适的《蓟中作》:“‘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归咎于君;‘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归咎于臣。同一忧感,不若此语得体,激切温厚。然‘已承恩’三字,偷惰、欺蔽二意俱在其中,可为边事之戒。”这一评价说明竟陵派的文学主张与儒家诗教有相通的一面,也表明了钟惺求厚的主张中包含着忧国忧民而又维护帝王尊严的双重含义。

竟陵派强调在一首诗中,诗所表达的情感越深刻,所包含的内容越丰富,这首诗就越“厚”。正如《诗归》中评刘慎虚诗:“诗少而妙难矣,然难不在陶洗,而在包孕。妙不在孤严,而在深广。读慎虚一字、一句、一篇,若读数十百篇,隐隐隆隆,其中甚多。吾取此为少者法。”这段评论很明显地指出了诗境的“厚”与诗歌中所蕴含的内容多少相关联。因此,真挚的情感与充实的内容是一个作品整体的体现。一个作品想要达到“厚”,那么它一定要包含很多内容,所抒发的情感也一定十分深厚。

总之,竟陵派把“灵”与“厚”作为自己的审美理想及重要的美学追求,试图用七子之“厚”来弥补公安派的直露浅率,用公安派的“性灵”来补救七子的模拟蹈袭及“肤廓”之风,提倡诗人要保持自己的“灵心”“灵眼”“灵气”,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审美感悟能力是诗人必不可少的素质;同时主张诗人采用读书学古的方法,将古人之精神内化为自我之思考,打通古今界限,将其融合以达"厚”之境界。“灵”内在于诗人个人素质之中,而“厚”是审美理想的表达。

(摘编自宋姗姗《论竟陵派诗学的“灵”与“厚”》)

材料二:

竟陵派不仅论“厚”的内涵,而且论述了实现“厚"理想境界所必需的具体要素。钟惺说:"诗至于厚而无余事矣。然从古未有无灵心而能为诗者,厚出于灵,而灵者不即能厚。”(《与高孩之观察》)欲臻达“厚”之理想,必有“灵”和“学”这两个要素。“灵”首先是某些诗人必备之“灵心”,这个“灵心”是先天禀赋,非后天人力造就。这和公安派前期的“性灵”有相通之处,它也有重先天的“韵”“趣”成分,不过公安派的“性灵”主要内容是“真性情”,后期并不完全排斥后天修养学习。确切地说,竟陵派的“灵”“灵心”应是前期公安派所说的性灵。从此角度,认为“灵”吸收或承继公安派前期的“性灵”很有见地;其次,“灵”“灵心”是作诗的必备天分,“从古未有无灵心而能为诗者”,这也就是钱锺书先生所说的作诗的“诗心”,“灵心”是“诗心”的基础,天生智力低下的人具备“诗心”的机会渺茫;再次,有“灵心”的作者所写出的字句或诗的内容会“灵动神妙”,独具特色,趣味横生。

“学”,竟陵派诗论中许多地方主张作诗从学上下功夫,钟惺赞同“养志读书”,以达于"博识”,如“学者不肯好学深思,畏难就易,概托于和平冲淡以文其短,此古学之所以废也。”(《文天瑞诗义序》)一句话,所谓“学”,就是竟陵派主张诗人需要后天的学习,诗歌创作需要后天的学识修养。

如何处理“厚”与“灵”“学”的关系,这个问题在文论史上一直是争论不休的焦点。刘勰曾云“文章由学,能在天资”,先天的才气居于主导,后天的学习锤炼居于辅助地位。到明代,主张复古的七子派尊学问,重积学,把后天学习放在首位。晚明时期,由于革新思潮的影响,重性灵者重才,看重作者的天赋和自由创造。以才为主,提出横绝千古的“才”理论的是明末启蒙美学思想家徐渭、汤显祖等人。竟陵派把才和学的关系辩证统一地论述,是对复古和性灵两家诗学思想综合折中的又一次生动有力证明。从此方面也可以解释竟陵派为何影响大于公安派,公安派强调识高,性慧,趣韵高远等,这固然是诗中重要因素,然而携有先天个人色彩和玄妙特征,可遇不可求,缺乏实际可操作性,令人无法效仿揣摩。而竟陵派的选评《诗归》的目的,就是把作诗诀窍“和盘托出,亦一片婆心婆舌,为此顽冥不灵之人设”(《与高孩之观察》)。世上大多资质中材之人,竟陵为之提供学诗的揣摩样板,编选《诗归》,自认为“拈出古人精神”“使其耳目志气归于此耳”(钟惺《再报蔡敬夫》)。这为初学者和平庸之人作诗,指明了比较具体的方向。

(摘编自李桂芹《竟陵派的诗学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相比文学创作,竟陵学派更注重文学批评,这也使该流派注重对“灵”与“厚”的追求,而忽视实践。
B.竟陵学派“学古而不泥古”,它在继承前贤创作经验的同时,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有鲜明个性的艺术。
C.因为七子派的创作模仿痕迹严重,以及公安派的创作直露浅率,所以竟陵学派的创作成就要远超此二者。
D.徐渭、汤显祖等人深受刘勰的影响,他们强调天赋的重要性,认为文学创作要重性灵、重才、重自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竟陵派是明末诗学流派之一,尽管后人对竟陵派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它的诗学理论在文坛确实独树一帜。
B.公安派“性灵说”的发展是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的,而竟陵派吸收或继承了公安派前期的理论学说。
C.钟惺赞同的“养志读书”,与《诗归》中“诗少而妙难矣”的内涵是一致的,二者都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D.竟陵派编选《诗归》,是尽可能地向世上资质一般的人提供学诗的揣摩样板,让他们找到创作的方向。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尊学问,重积学”的一项是(       
A.“昔桓谭学赋于扬雄,雄令读千首赋,盖所以广其资,亦得以参其变也”(徐祯卿)
B.“汉人作赋,必读万卷书以养胸次”(谢榛)
C.“来书所闻,诗作岂容易谈,第一,要有学问,其次,亦要才力不弱”(王慎中)
D.“古之文,文其人,如其人便了,如画焉,似而已矣”(李梦阳)
4.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竟陵派“厚”的内涵。
5.竟陵派是如何处理“灵”“厚”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作为情感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人的情感是自然天生的还是后天习俗培养的,换言之,基于生命科学的情感自然说或基于社会人类学的情感建构说,给情感学研究打开了广阔的视野。正是借鉴了这样的研究视野,使得我们面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关于从“礼仪之家”的人物身上延伸出的“大旨谈情”的主题,有了新的思考。

在《红楼梦》中,宝玉、黛玉和宝钗三人的情感关系,常被视为木石姻缘与金玉姻缘的象征性对峙。木石表示质朴,金玉表示富贵。但让人觉得奇怪的是,金项圈之于薛宝钗、通灵宝玉之于贾宝玉,是摆在故事主体的明面中,而金与玉的相配,又是被薛宝钗的大丫鬟莺儿在小说中直接提及的。但草木之于林黛玉、顽石之于贾宝玉的关系,却并没有在贾宝玉和林黛玉出生后的人间直接提及,也并不为世人所知晓,毋宁说,这是作为两人的前世传说,发生在一个神秘的世界里。这样,贾宝玉最多也只能在梦中,以自己对木石姻缘的认同,来抗争世人熟悉的金玉姻缘。同样,当我们解释贾宝玉对林黛玉倾情相许时,固然可以从理性角度,来分析林黛玉不说让贾宝玉追求功名富贵的混账话,以说明叛逆者的共同志趣是感情的基础。但他们第一次见面,彼此都有久别重逢的熟悉感,似乎又不是理性所能解释得清楚的,从而让这种近乎神秘的感觉,给男女情感互生爱慕的非理性留出了空间。

男女之情在《红楼梦》中虽然占有最大的比重,但没有缺席的亲情、友情,在《红楼梦》中同样有着耐人寻味的呈现。

王熙凤与秦可卿虽是亲戚关系,但感情之深,又非比寻常。当秦可卿不幸夭折时,王熙凤为宁国府协办丧事,其中有一段写早起进宁国府而先到可卿灵前祭拜,极为传神:

凤姐缓缓走入会芳园中登仙阁灵前,一见了棺材,那眼泪恰似断线之珠滚将下来。院中许多小厮垂手伺候烧纸。凤姐吩咐得一声:“供茶烧纸。”只听一棒锣鸣,诸乐齐奏。早有人端过一张大圈椅来,放在灵前,凤姐坐了,放声大哭。于是里外男女上下,见凤姐出声,都忙忙接声嚎哭。一时贾珍尤氏遣人来劝,凤姐方才止住。

当凤姐看见棺材,眼泪如断线之珠滚落下来时,这是真情的自然流露,而当她吩咐烧纸,丧乐奏响时,她开始发声哭泣,这可以说依然有真情的宣泄,但也是礼仪的呈现,并以这种外现的礼仪,给了周边人一个暗示,需要有相应的礼仪来配合。于是接下来写一句“里外男女上下,都忙忙接声嚎哭”,注意,“忙忙”还有“接声”,加上重在声音而非泪水的“嚎哭”,似乎也暗示了周边之人的哭,似乎在礼仪的实践中,已经缺少了相应的情感内核。

与此相对照的是,探春对自己的生身母亲赵姨娘包括舅舅赵国基等并不流露出丝毫的同情,那种基于主子立场而对本质上是奴才身份的人自觉划清界限,完全恪守了礼仪规范的言行,是否也有着对内心自然情感的压抑?而抄检大观园事件发生时,探春又以主子身份保护自己的丫鬟,这里仅仅是考虑了礼仪要求的主奴互相支撑,还是有情感因素在?类似的问题,成了《红楼梦》对主要人物的人伦情感关系的基本思考。

其实,人的恰当言行出于生命的自然还是外在礼仪的建构,或者如何让情感与礼仪两者没有违和感,也是早期儒家学派创立者所思考的。《礼记·檀弓》中记录下一个生动的事例:

鲁人有朝祥(“祥”指服丧期满)而莫(暮)歌者,子路笑之。夫子曰:‘由(即子路)!尔责于人,终无已夫!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夫!’子路出,夫子曰:“又多乎哉!瑜(超过)月则其善也。”

据史书记载,子路是一个自觉恪守礼仪之人,这种恪守是那么彻底,也许已经跟他内心的情感没有任何违和感,所以他会讥笑一个早晨刚刚服丧期满的人,晚上就急不可耐地去唱歌娱乐了。既然相距时间这么短,那么守制服丧,似乎就成了一种纯然外在的强迫,其内心的悲伤情绪,应该已经荡然,由此不得不让人怀疑其服丧的虚伪性。但孔子对待此事的态度十分微妙,他一方面批评子路对别人的苛责,认为一个人能够坚持服丧三年,已经很不容易。但同时,他又希望人们能够在服丧期满和娱乐活动间,有一个更长的时间间隔,因为只有娱乐的时间延宕,才多少说明了,不但其悲伤的情感是真实的,就是对服丧礼仪的执行,也是真诚的,是丝毫不勉强的。

正是早期儒家倡导的礼仪与情感的二元组合,那种在现实的对峙紧张乃至断裂中依然思考可能的和谐关系,经过文化历史的递相嬗变,成为《红楼梦》小说展开的基本命题,并呈现为丰富多彩的人物谱系,形塑成传统社会晚期的礼仪文化,也是情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

(摘编自詹丹《“情感学转向”与对〈红楼梦〉的再认识》)

材料二:

在情感社会学看来,人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形成社会纽带和建构复杂社会结构时对情感的依赖”。情感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黏合剂。

有些作家关闭了文学与现实火热生活同频共振的情感通道,关闭了文学与广大世界相连接的情感通道,关闭了文学与人民群众喜怒哀乐共鸣的情感通道,而是一味沉溺于“技术主义”营造的精致套盒中,以“冷酷到底”的模式,追求“零度情感写作”,或者干脆背向情感世界,放弃了情感的温润与热度,从而使得一些创作陷入空洞生硬的境地。

正如文学评论家孟繁华所说:“文学最终是处理人的情感事务的,如果不在人的情感领域深入探索,如果对人的情感没有诚恳的体会,技术无论怎样先进或奇异,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主张重提“诗缘情”的创作理念,就是期待当下的文学创作尊重内在基本规律,辩证处理好理、事、情之间的关系,充分描摹现实世界中的情感脉动,不煽情,不滥情,更不冷酷无情,而是以激情面对时代,以深情面对人民,以热情面对生活,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文质兼美、情理兼备的优秀作品,丰富读者的精神世界。

(摘编自米彦青《开掘更为饱满的情感世界——“诗缘情”理念的当下启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情感自然说是基于生命科学的,而情感建构说是基于社会人类学的,这两者是作为情感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B.《红楼梦》中宝黛的木石姻缘未直接提及,是因为这是两人的前世传说,发生在一个神秘的世界里。
C.凤姐见到秦可卿的棺材,泪如断线之珠,是真情的自然流露。而当她吩咐烧纸,丧乐奏响时,则是礼仪的呈现。
D.作家关闭了文学与广大世界相连接的情感通道,一味沉溺于“技术主义”会使得一些创作陷入空洞生硬的境地。
2.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宝黛倾情相许,可以从理性角度来分析,也可以从他们初见时久违的熟悉感的非理性角度分析。
B.抄检大观园事件发生时,探春以主子身份保护自己的丫鬟,这是深厚的主仆之情的情感因素体现。
C.孔子认为服丧期满和娱乐间隔时间的长短,多少说明其悲伤的真实性,及对服丧礼仪的执行的真诚性。
D.情感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黏合剂,《红楼梦》在人的情感领域进行的深入探索,使其意义更为重要。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篇提出中心论点,辩证地看待“人的情感是自然天生的还是后天习俗培养的”的这一观点。
B.材料一在论证“亲情、友情在《红楼梦》中同样有着耐人寻味的呈现”时,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C.“诗缘情”创作理念的重申,就是期待当下的文学创作尊重内在基本规律,辩证处理好理、事、情之间的关系
D.材料二中得出了创作的目标,即以丰富的情感,创造出文质兼美、情理兼备的优秀作品,丰富读者的精神世界。
4.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推断当下的文学创作存在怎样的现象。
5.如何理解“《红楼梦》是传统社会晚期的礼仪文化,也是情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红线

袁郊

红线,潞州节度使薛嵩青衣,通经文,嵩乃俾掌笺表。

至德之后,上以釜阳为镇,命嵩固守,控压山东,并遣嵩女嫁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男。

田承嗣常患热毒风,遇夏增剧。每曰:“我若移镇山东,纳其凉冷,可缓数年之命。”乃募军中武勇十倍者得三千人,号“外宅男”,而厚恤养之,选良日,将迁潞州。

嵩闻之,日夜忧闷。时夜将传,辕门已闭,杖策庭除,唯红线从行。红线曰:“主自一月,不遑寝食,意有所属,岂非邻境乎?”嵩曰:“事系安危,非汝能料。”红线曰:“某虽贱品,亦有解主忧者。”嵩乃具告其事。红线曰:“易尔,不足劳主忧。乞放某一到魏郡觇其有无今一更首途三更可以复命。”嵩大惊曰:“不知汝是异人,我之暗也。然事若不济,反速其祸,奈何?”红线曰:“某之行,无不济者。”再拜而倏忽不见。

嵩乃返身闭户,背烛坐,忽闻晓角吟风,惊而试问,即红线回矣。嵩喜而慰问曰:“事谐否?”曰:“不敢辱命,但取床头金合为信耳。”又曰:“某子夜前三刻,即及寝所。闻外宅男止于房廊,睡声雷动。见中军卒步于庭庑,传呼风生。乃发其左扉,抵其寝帐。见田亲家翁枕前露一剑,剑前仰开一金合,遂持金合以归。忧往喜还,顿忘于行役;感知酬德,聊副于心期。所以夜三时,往返七百里;入危邦,经五六城;冀减主忧,敢言其苦。”

嵩乃发使遗承嗣书曰:“昨夜有客从魏中来,云自元帅床头获一金合,不敢留驻,谨却封纳。”

使者请见,承嗣遽出,以金合授之,捧承之时,惊怛绝倒。遂驻使者止于宅中,狎以宴私,多其赐赉。明日遣使缯帛三万匹之潞以献于嵩曰:“某之首领,系在恩私。便宜知过自新,不复更贻忧戚。专膺指使,敢议姻亲。”

事毕,红线辞去。嵩曰:“汝生我家,而今欲安往?”红线曰:“昨往魏都,以示报恩。两地保其城池,万人全其性命。便当遁迹尘中,栖心物外。”

嵩知不可驻,以歌送红线,不胜悲。红线拜且泣,遂亡其所在。

(选自《唐宋传奇》,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乞放A某B一到魏郡C觇D其有无E今一更F首途G三更H可以复命。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卜,用火烧龟板,再根据上面的裂纹推断吉凶,是古代占卜的一种形式,与《氓》“尔卜尔筮”中的“卜”意思相同。
B.漏,与“晷”一样,都是古人常用的计时工具,文中“夜漏将传”和“夜漏三时”的表述传达出时间的变化。
C.危,意为“端正”,与《赤壁赋》中“正襟危坐”之“危”意思相同,与《蜀道难》中“危乎高哉”之“危”意思不同。
D.赍,在此处为“赠送”之义,其与《孔雀东南飞》中诗句“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的“赍”字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嵩因红线通经文,让她掌文书,面对田承嗣对山东的野心,主动将实情告知红线,最后凭借红线之力保全了所辖藩镇及百姓性命。
B.薛嵩虽然对自己不了解红线本领一事表示自责,但还是担心如果红线不能成事,反而会招致祸患,可见他对红线的能力尚存疑虑。
C.红线身有异能,不为人知,文章对其特异处着笔不多,但通过红线“突然不见”“三个时辰行七百里”等细节,读者可以明确感知。
D.薛嵩派使者把田承嗣放置于枕边的物品送还给他,表面上谦恭地说自己不敢留下,实际上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警告甚至威胁田承嗣。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主自一月,不遑寝食,意有所属,岂非邻境乎?
(2)承嗣遽出,以金合授之,捧承之时,惊怛绝倒。
5.《红线》一文在《太平广记》中被收入“豪侠”类,请指出红线之“侠”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4-01-19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水槛遣心二首(其二)①

杜甫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注】①杜甫在上元元年(760)修建浣花草堂的同时,修建了供观赏垂钓的水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以“江槛”点题,并以“夜雨”与“朝晴”的对比,突出了明朗天气的可爱。
B.颔联由景及人,上句侧重写景,下句重在抒写感受,结构上自然过渡到诗歌后半部分。
C.颈联以“何得”与“不堪”表示程度之深,强调诗人如今老迈多病的状况,语气强烈。
D.诗人斟酒慢饮,寄情于酒,所抒发的情感与前两联所写的清润之景和干爽之感相契合。
2.题目虽曰“遣心”,但其实诗人仅得“一时的陶醉与安闲”。请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
2024-01-19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