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23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孟著作知济阴

司马光

圣主焦劳意,谁云百里轻?

东州比灾害,剧令选精明。

水去良田阔,人归旅谷生。

闾阎还旧观,鸡犬变新声。

盗散疲民活,奸穷老吏惊。

政成知不日,双耳为君倾。

【注】①著作:在唐代,著作郎主管著作局,宋代沿用。②旅谷:植物未经播种而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皇帝因东州连连出现灾害而焦虑忧愁,形势的严峻衬托出朋友能力之强。
B.结尾两句写诗人不知朋友政事管理能否成功而忧心忡忡,并表示自己会倾起双耳好好打听。
C.虽是送别朋友,但从中也能看出诗人对民情的关注,暗含对朝廷任选良吏的欣慰之情。
D.诗歌紧扣送别叙事抒情,线索清晰,笔法简练,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融汇着真诚深挚的感情。
2.诗歌五到十句是如何向朋友表达真挚友情的?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2024-04-0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别徐州

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注】①此词作于公元1079年。其时苏轼在徐州仅两年,又调往湖州。②彭城,徐州。泗水在徐州。③楚江,泗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泪折残红”这一细节迹象与神情兼备,眼泪与残红相照,泪犹残红,残红溅泪,极是渲染感情之笔。
B.“隋堤三月水溶溶”,情景交融,将词人离别徐州的浩荡悲思注入东去的三月隋堤那溶溶春水中。
C.“背归鸿,去吴中”,亦写途中之景,而意极沉痛。春光明媚,鸿雁飞归故居,词人与雁同行,触景生情。
D.下片运用拟人手法,词人欲托清泗流水把相思之泪寄往徐州,怎奈楚江东流,相思难寄,令词人怅然若失。
2.词的上片以比较少见的感慨起调,“思无穷”,即思绪无穷无尽。上片中词人的“思无穷”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2024-04-08更新 | 19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万物凝视(节选)

鲍尔吉·原野

蝴蝶给波斯菊写信:

亲爱的波斯菊,你知道吗 主人阿拉木斯的两只小山羊恋爱了。阿拉木斯有200多只羊都是绵羊。每天清早,阿拉木斯赶着这些绵羊去扎格斯台河西边的草场吃草,天黑了才回来。它们咩咩叫着往家跑,像一片翻滚的白石头。

这两只小山羊是阿拉木斯的女儿葛根花从新疆买来的宠物。它俩跟绵羊不合群,也不去扎格斯台河边的草场吃草。山羊吃菜叶子,吃主人丢掉的苹果核,站在房顶向远方瞭望。

这两只小山羊,一只叫莲花,一只叫珊瑚。天知道它们怎么会有这么好听的名字。我是蝴蝶,每天像穿梭梦境一样飞来飞去,至今还没有名字。而你呢,波斯菊 你长得比阿拉木斯家的窗台还高。你有比韭菜叶子还宽的花瓣,有鸡蛋黄那么大的花蕊。但仍然没有名字,这是太不公平了吧

我接着说两只山羊的事。它俩来到阿拉木斯家一年多了。黑山羊莲花的皮毛像水獭一样光亮。它警觉,用粉色的鼻子闻一闻破筐,闻一闻鸡食槽子,看有没有坏人下毒。白山羊珊瑚是公山羊,它性情温和,经常站着回忆往事。睫毛垂下来像两把木梳。

它俩小时候打架,绕着牛车来回追。长大变得有些腼腆,好像在恋爱。你问我懂不懂恋爱?我当然懂。在动物和昆虫里面,我最懂得恋爱。蝴蝶为什么不直直地往前飞 这样飞没品味。我们往东飞两下,往西飞两下,主打缥缈,表示我们正在恋爱,有好多心事无法决断。只可惜,至今还没有哪只蝴蝶爱上我。

早上,黑山羊莲花在阿拉木斯在院子种的胭粉豆花瓣上蹭蹭脸,表示洗过脸了。白山羊珊瑚模仿它,也和胭粉豆花贴脸。然后,黑山羊领着白山羊来到房后的小河边。莲花用牙咬断一枝白色的野百合花,放在白山羊面前。白山羊用牙咬断一朵红色的野草莓花放在黑山羊面前。它们互相赠送订婚礼物。当时我在它们身后的天空跟踪,可能我翅膀扇动的风太大,莲花发现了我。它向珊瑚使了一个眼色,后退一步,气势汹汹地用犄角顶我。当然它的犄角顶到了空气上。我有些羞愧,偷窥别人恋爱不是一件体面的事。我假装往高处飞,飞到花楸树顶上,躲在白花后面,让花瓣挡着我,继续观看它们恋爱。

两只山羊来到河边。珊瑚的蹄子踩到一点点水就不敢动了。山羊不喜欢水。但是它们门发现这是一个照镜子的好地方。莲花走过来,对着水面向左转转头,往右转转头,欣赏自己的仪态。一个山羊,如果不恋爱不会这样自作多情。动物到河边,从来都是喝水。喝完水急匆匆走了,不在河边停留。它们可好,拿河水当镜子照,照一会儿,抬起头互相看看,低头继续照镜子。然后呢,它们伸出脖子,把头放在对方后背上,像拥抱。

我把它们恋爱的秘密告诉了啄木鸟。啄木鸟好古板,说这不算恋爱。它说两个小山羊不过是一对好朋友。啄木鸟的话让我很生气,我好不容易发现了恋爱的动物。为了盯梢它们,我花费了多少气力。啄木鸟真无情。难怪它每天孤零零地敲树干,它不管怎么敲,也不会有另一只啄木鸟爱上它。

我想来想去,觉得你是最懂浪漫的花,于是给你写信。亲爱的波斯菊,你说两只小山羊是在恋爱吗?我真希望它俩恋爱。如果它俩仅仅是好朋友,不是情侣,让我非常伤心。呵呵,偌大的万度苏草原,竟然找不到恋爱的动物,多无趣。牛不恋爱,马不恋爱,刺五加灌木不恋爱,唐松草不恋爱。连天上的云彩都不恋爱,让人窒息。如果这里没有恋爱者,我选择离开这没有爱情的地方。

爱你的蝴蝶

波斯菊的复信:

亲爱的蝴蝶,谢谢你给我写信。你知道我为什么在风中摇晃吗?我在等待有人给我写信。今天终于等来了你的来信。我读了两遍,读到两只小山羊把下颌放到对方背上那一段,我几乎要落泪。我相信这就是恋爱。你千万不能离开万度苏草原,继续给我写信。

亲爱的蝴蝶,我也喜欢恋爱,虽然我不懂恋爱是怎么回事。我先让自己的花朵鲜艳起来,然后在风中摇摆,像跳水兵舞。我小口喝花瓣上的露水,假装这是醇香的美酒。乌鸦说谈恋爱要在月夜窃窃私语。所以在夜里我用叶子蹭墙壁的砖头,发出沙沙的声音。让人们知道我也在恋爱。你知道,恋爱很累。我在风中舞蹈,不知不觉会睡着了。

牧民道贵龙家种了很多花,有木槿花、万寿菊、马鞭草、二月堇,都很漂亮。你偏偏给我写信,证明我最美丽,也证明你有高尚的审美趣味。有人说波斯菊是山野的草花,色彩太过鲜艳。他们完全不懂审美。我如果像米粒一样开放,你能指望别人弯着腰观赏你吗?不踩死你就不错了。有人抱怨我们个头太高,他们哪里懂得,长得高才能在风中显示腰肢。都说湖里的睡莲好看,莫奈画过它。但睡莲没有腰,像一个紫盘子漂在水上。我看不出睡莲哪里好看。花的美丽一半在花瓣,另一半在腰肢,这是万古不易的警句。昨天,有一只甲虫爬到窗台上质问我为什么叫波斯菊,它说波斯早不存在了,现在叫伊朗。甲虫太可笑了,努鲁儿虎山的名字也很古老,你能因为它古老就改变它的名字吗?况且我还有其他名字。我又叫格桑花,还叫扫帚梅。扫帚梅有点土,我一般不用。平时喜欢叫波斯菊。至于波斯改成了伊朗,我根本不关心。

亲爱的蝴蝶,我希望你也有好多名字,就像有好几个化身。盼望继续看到你的来信。即使不说恋爱的事,说别的事情也很开心。爱你的波斯菊

(摘选自《十月》2024年第1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蝴蝶之所以主动给波斯菊写信,不仅因为波斯菊姿态美好,花朵鲜艳,还因为它觉得波斯菊是最懂浪漫的花。
B.蝴蝶认为两只小山羊恋爱了,并发现它们互赠礼物、拿河水当镜子照、拥抱等证据,对此啄木鸟认为它们只是好朋友。
C.波斯菊认可蝴蝶想要好名字的想法,它认为名字可以古老美好,也可以平凡通俗!好多名字就像有了好几个化身。
D.蝴蝶和波斯菊表面在探讨恋爱的话题实际上关涉到人类生活中情感交流、审美欣赏、关心政治等多个层面的问题。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中使用了“扎格斯台河西边的草场”“万度苏草原”等词语,交代了蝴蝶和波斯菊生活的环境。
B.作者通过蝴蝶与波斯菊的往来信件,具体展现了“去有爱情的地方”的现实问题,由物及人,构思自然。
C.本文语言简洁、凝练、生动、典雅,体现着作者对自然万物的独特认知,看似浅显稚嫩,实则韵味深长。
D.本文叙事视角独特,类似童话和寓言,既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特征,又寄托意味深正长的道理,给人启示。
3.本文在写蝴蝶、小山羊和波斯菊时,还写到了野百合花、野草莓花、刺五加灌木、唐松草、木槿花、万寿菊、马鞭草、二月堇、睡莲,请具体分析这些花草在文中的作用。
4.这篇散文的题目是“万物凝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内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俄罗斯性格

〔苏联〕阿·托尔斯泰

当德国鬼子已经被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的时候,我的朋友叶戈尔·德略莫夫的坦克在小山冈上的一片麦地里中了弹,机组有两名战士当场牺牲。中了第二弹后,坦克着起火来。驾驶员丘维略夫拖着他爬过一个又一个弹坑到救护站去。

叶戈尔·德略莫夫活了下来。他在医院里躺了八个月,做了一次又一次整形手术,医生给他重新做了鼻子、嘴唇、眼睑和耳朵。八个月之后拆掉绷带的时候,他看见了自己的面孔。那个把一面小镜子递给他的护士,把身子转了过去,抽泣起来。他立即把镜子还给了她。

他说:这还不算是最糟糕的事。就这副嘴脸也一样能活下去,一样能回到战场。他被批准休假二十天,为了彻底养好身体,他动身回家探望父母去了。

他下了车后步行了十八俄里。四面是厚厚的积雪,空气潮湿,周围阗无人迹。冰冷的风不停地吹开他军大衣的下摆,在他耳边孤独凄凉地呼啸。等他进得村来,已经是傍晚时分了。他忽然停下脚步,把手插在大衣兜里,摇了摇头,转过身斜插着走到父母住的房子侧面,站在齐膝深的雪里弯下身子往窗里探望。叶戈尔·德略莫夫隔着窗子看着母亲,心里明白:绝不能让母亲受惊,不能叫她苍老的面孔由于绝望而抽搐。

他打开篱笆门进了院子,走上台阶敲起门来。母亲在门里应声问道:是谁呀?他回答说:是苏联英雄格罗莫夫中尉。

他的心剧烈地跳起来,使他不由得一肩头靠到了门框上。是呀,母亲并没有听出他的声音来,就连他自己也好像是头一回听到自己的声音。动了多次手术之后,他的嗓音变了,变得嘶哑不清了。

玛利娅·波莉卡尔波芙娜的儿子德略莫夫上尉托我给他母亲捎口信问好来了。母亲立即打开门,扑到他跟前,握着他的双手问道:我的叶戈尔活着吗?他身体好吗?您这位大哥请进屋去吧!

叶戈尔·德略莫夫在桌子旁边的长凳上坐了下来,他开始对母亲讲她儿子的情况,也就是讲自己的情况,讲得很详细:讲他吃得怎样,喝得如何,什么也不缺,身体一直很好,总是快快活活;同时也讲了他和他那辆坦克参加过的战斗,但是讲得很简单。

请您告诉我,打仗是不是挺可怕的?母亲打断他的话这样问道,一面用那双黑黝黝的、此刻对他视而不见的眼睛直盯着他的脸。

是的,老妈妈,当然是挺可怕的。不过我们已经习惯了。

他的父亲叶戈尔·叶戈罗维奇回来了。他对客人瞧了几眼,在门槛上跺了跺已经穿破了的毡靴,不慌不忙地解下围巾,脱掉短皮大衣,然后走到桌子跟前和客人握手问好。啊,这是他多么熟悉的手啊,这就是他小时候每当犯了错误父亲用来惩罚他的那只又宽又大的手啊!父亲什么也没有问便坐了下来,半闭着眼睛,也开始听着他讲的那些事。

德略莫夫上尉坐的时间越长,把自己的事当成别人的事讲得越多,就越是没有办法把真相和盘托出,坐在父母的桌子面前,他既觉得幸福温暖,又感到委屈心酸。他们就像当年那样坐下来吃晚饭,在吃饭的时候,德略莫夫上尉才发觉母亲特别留神地盯着他握勺的那只手。他苦笑一下,这时母亲抬起头来,脸上的肌肉痛苦地抽动着。

父母在火炕上腾了一个地方给他睡。在隔扇的那一边,父亲不时轻轻地打着鼾;母亲翻来覆去,唉声叹气,睡不着觉。上尉用双手捂着脸趴在那里,心里想道:妈妈呀,我的妈妈呀!难道到这会儿你还认不出我来!难道你就认不出这是我?……

就在这一瞬间他下定决心要走,而且明天就走。

他回到了原来所在的团队。战友们怀着由衷喜悦的心情迎接他归队,这就使他卸下了那个把他折磨得吃不下、睡不着、喘不过气来的精神包袱。

大概过了两个星期,母亲来了一封信:

你好,我最最亲爱的儿子。我真怕给你写这封信,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去想才是。有一个人从你那儿到咱家来过,这个人好极了。他本来打算要住几天的,可不知为什么收拾起东西说走就走了。打那以后,我就一宿一宿的睡不着觉,总觉得那是你回来过。你爹为了这个尽骂我,他说:‘你这个老婆子发疯了吧,要是这个人是咱们的孩子,难道他不会明说吗?……他干嘛要瞒着呢?如果他的脸变得和来过咱家的这个人那样,咱们该感到自豪才对。’你爹老是想要把我说服,可是我这颗做娘的心呀,却还是一个劲地认准了。小叶戈尔呀,你给我写封信来,告诉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莫非我真是疯了不成?……

叶戈尔·德略莫夫把这封信给我看了。我对他说:傻瓜呀,你这个傻瓜!快给你母亲写封信请罪吧!别把她折腾疯了……她就那么稀罕你的脸蛋子了?!因为你的脸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她还会更疼你哩!

他当天就写了这样一封信:亲爱的双亲:请原谅我糊涂不懂事,回过咱家的那个人确实是我——你们的儿子……

过了几天,我和德略莫夫正站在靶场里,一个士兵跑来对他说:大尉同志,有人找您。这个士兵虽然站得规规矩矩,可是脸上那副表情好像打算去喝二两庆祝什么喜事似的,我们动身回镇上去,当走近我和他合住的房子时,我看见他六神无主,无缘无故地一个劲儿地清嗓子……我想:坦克手呀,你这个坦克手,怎么还会这样紧张!我们走进屋去,他走在我的前面。我听见他说了一声:妈妈,你好哇!这是我呀!……于是我看到一个瘦小的老太太扑上去紧贴在他的胸前。

是啊,这就是俄罗斯性格!看来,一个人是平凡的,但是,当严峻的灾难降临的时候,他的心中会产生一种伟大的力量……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略莫夫回家时,“厚厚的积雪,空气潮湿”“冰冷的风”等内容既交代了当时的环境,也暗示了主人公复杂的心情。
B.德略莫夫为了不让父母受到惊吓,对自己的遭遇感到绝望,他伪装嗓音,假称是苏联英雄格罗莫夫中尉来看望他们。
C.被当做客人与父亲握手时,德略莫夫虽然想到的是“小时候犯了错误父亲用来惩罚他”的手,但内心仍是温暖激动的。
D.回到家的德略莫夫只待了一个晚上,就下决心要离开温暖幸福的家回部队,原因包括父母认不出自己而感到心酸。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护士“把身子转了过去,抽泣起来”,作者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勾画德略莫夫受伤后的相貌,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B.吃饭时母亲留神地盯着德略莫夫握勺子的那只手,表明母亲对这个动作的熟悉,为下文猜测来访者是自己儿子埋下伏笔。
C.小说的叙述视角富于变化,如开头和结尾以第一人称视角增强抒情性,德略莫夫回家的故事以第三人称视角展开故事全貌。
D.这篇小说以时间为线索,按照“受伤——回家——归队——相认”组织情节,情节没有巨大的波澜,却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3.小说中的“我”除了是故事的叙述者,还有哪些作用?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4.小说的结尾处“伟大的力量”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2024-04-08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鱼的正剧

宗璞

它是一只绿毛龟,出自楚地云梦泽①,族谱无可考。绿毛龟的家在泽地边缘一处洞穴中,上有巨石和林莽。它在这里或游泳,或散步,或伸颈而食,或缩头而眠,生活自由自在。

若它只在出生地附近游荡,大概不会出什么乱子,也就没有这篇小说了。但它是一只浪漫的龟。它想到云梦大泽的深处,看看那里的水和天,听说那里的水和天是无边无涯的。可是一只龟没有什么方向,盲目地爬呀爬呀,居然爬到一条路边。

“一只乌龟!长着绿毛呢!”它还没有来得及四处张望,几个孩子便扑上来,将它捉住了。孩子们把它卖给一个路人。路人把它送给一个朋友。几经周转,它到了老老先生手中。

“老老先生”这称呼有点特别,破译出来就是“姓老的老先生”,尊称为“老老”也可。老老到楚地考察水利,历经三月,如今要回京。楚人想不出什么东西可送,众多脑筋一齐开动后,决定送上这只绿毛龟。龟可以算和水利有关,而且此龟形态特殊,有观赏意义。

绿毛龟被放在一个白瓷深盆里端上来。老老果然高兴,说:“我正想要一个活物,不管是什么,只要活的就好。”

因为都知道老人鳏居多年,儿女都在海外。人们自作多情地想表露同情,却被随同的年轻人岔开了。年轻人姓贾,人称“小贾”,又称“贾秘书”。小贾用一支筷子挑衅,绿毛龟伸出头来,一口咬住筷子,两个小绿豆眼骨碌乱转。

老人伸手拍拍龟的头。人们一起惊呼。倒也没有发生咬伤手指的事。绿毛龟放开筷子,伸长脖子对老人望着。它的小眼睛里装满人形,它很闷气,它想看敞亮的天空,茫茫水天相接的天空。如果它会说话,它要向老人提出要求,放它回云梦泽。

“这龟有些灵气,”老老说,“是从云梦泽来的罢。”这么关心云梦泽,一只龟也想到云梦泽。(1)几个人同情地笑了,几个人很感动,还有几个人绷着脸。

绿毛龟随着老人和小贾上了火车。它的居处是一个厚纸盒,盒盖上扎了几个小洞。火车鸣笛,开动了。

火车“哐当哐当”飞跑,车身摇摆,绿毛龟如坐摇篮。它听见上面两层的人在讨论什么。

“云梦泽说什么也得搬家。”这是那小的声音。

“改造自然要有分寸。得罪了大自然,那是给子孙造孽啊!”这是老的声音。

“您再说也没有用了。”小的声音。

“没用也得说!”老的声音。

后来他们睡了。他们太累了。火车还在起劲地向前开。

“云梦泽!云梦泽!”忽然一声喊叫,声音又尖锐,又嘶哑。这是老人在睡梦中发出的。小小绿毛龟全身都震动了。“云梦泽”三字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它心神不定。好像有一根无形的线,把它和老人联系在一起。

绿毛龟随老人下了火车,上汽车;下汽车,上电梯;下电梯,进房门。家中只有老老和它。它的住所最初只是一个简单的盆;后来在盆里兴造假山、洞穴、水池、泥地,成为小小的王国。不时有客人来访,总要把它夸上两句,说它真好看,说它伴着老人,是有功之臣。这样的生活,龟复何求!

而且它渐渐懂得老老了。有时老老出外回来,气鼓鼓地大声叹气;有时人们在家里面红耳赤地争论,它都觉得老老需要它的支持,可是它无法表示,只能用小绿豆眼看看老老。

它渐渐习惯了,习惯于和老人一起过日子。如果它来生仍是一只龟,它还愿意在这小王国里生活。美丽神秘的云梦泽消失了,如天空上的那片云,飘过天空的那缕烟。

然而老老没有忘。他接连在睡梦中惊呼:“云梦泽!云梦泽!”使得正在入静的绿毛龟颤栗不已。

一天,小贾来了,说要去给云梦泽搬家。他打开提包拿出些资料,要和老老做最后的核对。老老双手扶头不说话。绿毛龟在屋里巡行,好奇地爬进提包,觉得很舒适。

材料核对完成。小贾很高兴,说云梦泽会听话的。他要老老好好休息,不要想不相干的事,还殷勤地为老老倒了一杯水,拎起提包走了。

他乘车驶往机场,一路打瞌睡。忽然有什么东西碰了他一下,他随即看到提包一凸一凸的。他沉住气,吩咐停车,小心地把提包拎出车外,然后万分警惕地拉开拉链,迅速向后跳开,好像里面装着定时炸弹。

小小绿毛龟伸出头来,小眼睛滴溜溜转。

“是你!”小贾又好气又好笑,恨不得打它一顿。

“等从机场回来,我给老老送去吧。”司机建议。

“拿什么装它呀?”小贾说。这时龟已经伸开四脚,爬出提包。

“这样吧。”他撕下一张纸,写了字,贴在龟背上。

“要是路人捡了去,它就回不了家了。”司机提醒。甲鱼的价格涨得太快!一只龟被称作“甲鱼”时,它的命运就注定了。

“活该让它去做药材吧。”小贾要去搬动千千万万包括人在内的生灵,一只龟真算不了什么。他们上车走了,留下一阵汽油味。

绿毛龟在路边发愣。它背上的白纸在阳光下很耀眼,上面几个大字:此龟属于老老先生。下端小字写着地址,很详细。

它渐渐明白,终于到了最宽广的天空下。它那如烟逝去的梦凝聚了起来,成为眼前现实的天空。没有云,没有烟,一片蔚蓝的高爽。绿毛龟在路边数十丈内来回爬了三遭,又观赏了星空和月色。忽然想起了老老和云梦泽,两者在它是一回事。它还没有见到云梦泽的大水面,也许老老会带它去。

在它盼着见老老时,一个好心人捡起了它,把它送还老老。屋子里气氛很不对。好几个陌生人在忙着什么。一个漠然地说:“又送甲鱼来了。”接着问:“多少钱?”

陌生人指指龟背上已经破损的纸条,默然离开了。

那人把它放在水管下,哗哗地冲掉它身上的泥垢,包括那纸条,丝毫不注意它并不是普通的龟。它本能地缩着头。后来人不管它了。它悄悄伸出头颈,想看看老老。

(2)老人在另一间房里,双颊通红,还在低声呻吟,不时吐出几个字。人们不懂他在说什么,而绿毛龟是懂的。老人不可能送它回家,因为老老和云梦泽都正在消失,像那一片云,像那一缕烟。绿毛龟用力把头颈伸得长长,身上的绿毛都竖起来。它再一次看看老老,想大声叫出来:“你们留住!”

“这一只伸出头了!好药材!”那人说。手起刀落,把绿毛龟的头砍下了。

一九九四年五月中旬

(有删改)

【注】①云梦泽:湖北江汉平原上的古代湖泊群的总称。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绿毛龟想看看云梦大泽无边无涯的水和天,但不仅没有实现这个目标,还断送了性命。小说以此告诫人们不要追求不切合实际的目标。
B.人们知道老老鳏居多年,儿女都在海外,孤身一人难免孤独,于是把绿毛龟送给了老老;老老欣然接受,表示自己“正想要一个活物”。
C.小贾说“云梦泽说什么也得搬家”,老老则坚决反对,主张“改造自然要有分寸”,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两种观点的激烈交锋。
D.小贾是个处事圆滑、不择手段的人,他为了让老老完成对搬迁云梦泽材料的最后核对工作,又是劝慰老老好好休息,又是殷勤地为老老倒水。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发生地之一是楚地,故事情节围绕云梦泽的搬迁展开,部分人物以“楚人”指代,小说以此拉开了和现实的距离,含蓄蕴藉。
B.小说多次写老老在睡梦中惊呼“云梦泽!云梦泽!”,体现了老老对云梦泽搬迁的反对和不能释怀,使老老的形象更加鲜明感人。
C.“有时老老出外回来,气鼓鼓地大声叹气”,有时连绿毛龟都觉得“老老需要它的支持”,小说以此写出老老遇到的阻力之大。
D.云梦泽、老老、绿毛龟,三者命运相连,小说以此构成了主要矛盾冲突,推动情节逐步发展,最后以悲剧结局,给人强烈震撼。
3.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小说中画线处的细节描写进行分析。
(1)几个人同情地笑了,几个人很感动,还有几个人绷着脸。
(2)老人在另一间房里,双颊通红,还在低声呻吟,不时吐出几个字。
4.小说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请分析这种讽刺效果是如何达成的。
2024-04-08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岳阳楼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倚曲栏。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②,华堂张与贵人看。

注:①元和十四年春,贬至江州的白居易再调忠州刺史,经过岳阳时写下该诗。②图障:绘有图画的屏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登上了城楼,独自倚靠楼边的阑干,向城楼下方及远处纵情眺望。
B.“夕波”一句描写彩霞与江波交相辉映,与“长安在日边”异曲同工。
C.颈联上句和下句均有三个动词,极力强化了诗篇的动态感,画面生动。
D.尾联写洞庭湖的景色难以画成屏风,陈在华丽厅堂来供达官贵人品赏。
2.请简要概括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所表达情感的异同。
2024-04-08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下面小题。

泰山吟

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注】①间:分隔。虚宇:指天地万物。②寂寞:清静,无声。玄:奥妙,玄妙。③云构:高山上的岩洞。发:出自。④器象:物象。⑤屡迁:指思想波动不定。查《晋书》本传,道韫夫王凝之及诸子均丧于乱臣孙恩之手,此后失亲流离。⑥逝:通“誓”。宅斯宇:以斯宇为宅,指隐居泰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东岳”点明吟咏对象是泰山,“峨峨”“冲青天”极写泰山的高峻巍峨。
B.“非工复非匠”,语句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直接说明泰山纯乎天成的自然状态。
C.诗人丈夫丧命于乱臣之手,诗人悲痛至极,加之受到胁迫,只好把悲痛寄托于山水。
D.诗人在后四句诗中,将泰山的虚静与风云气象的变化对比,自叹波动,找到归宿。
2.最后两句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品格和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家带你游泰山

宫立

1仰望泰山,普普通通,比起任何你随处可见的俗山,并不更雄伟或更壮丽或更神奇或更险峻或更潇洒飘逸(王蒙),但世世代代的人们依然乐此不疲地登泰山,写泰山。①不过描写泰山是很困难的(汪曾祺),要想写出新意并非易事。要跟谁过不去,想看他出丑,最好的办法就是请他写泰山(邓友梅)。

2)泰山只有1545米,但登起来需要费一番大功夫。登泰山,如在巨人的身上攀登,从岱宗坊起步,先是沿巨人脚面而行,红门宫以上登其小股,胡天阁以上跨其大股,至中天门则如入巨人怀中。然后登十八盘,才是攀巨人之体,上南天门等于接住了巨人的脖子,游玉皇顶恰如摩巨人之顶(孙荪)。登泰山很累,②第二天几乎起不来了,浑身酸痛,双腿尤甚。每抬脚动步,就会情不自禁地呲牙咧嘴皱眉头(蒋子龙)。

3)十八盘是泰山最陡峻的一段,不足1公里,垂直高度却有400米,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从开山到龙门坊是‘慢十八’,有393级台阶;龙门坊到升仙坊是‘不紧不慢又十八’,有767级台阶;升仙坊到南天门是‘紧十八’,有473级台阶,加起来共有1633级台阶。不登不知道,一登吓一跳,登十八盘,初时感觉很平常。我和同伴边走边议论古人游历此地的论述。大家嘲笑古人所谓‘登天’‘扪天’等等未免陈言俗套,过甚其辞可是走着走着,就觉有些异样。前身愈来愈往前倾,上肢似欲探地,拐杖忽觉长出了一截,双脚用力愈来愈移往足尖,膝盖则愈来愈高,石级也觉比下面的更厚,石质也比先前更坚硬了。总好像有风迎面吹来,又像有水浪冲来,行人在顶风逆水而进。于是,游客们收敛了笑容,删去了闲言碎语,一心一意地躬身书写这难写的‘登攀’二字(孙荪),偶一注视,如身在百尺云梯,凌空下落,令人目眩,不敢复瞬(蒋维乔)。

4)③用最后一点力气登上十八盘最后一个台阶,你以为登上了泰山之巅,而实际上你仅刚刚叩开了天门只有当你看到了极顶石才算到了泰山之巅,石前有碑,顶部刻着五岳之首的泰山山符,下书:‘泰山极顶——1545米’几个红字(张抗抗)。

5)到了泰山之巅,当然要到日观峰看海上日出。山顶上夜里很冷,风大等着看日出,要受一点罪(汪曾祺),但只要能看到日出,这点罪又算得了什么呢。徐志摩尽管过江海与印度洋无比的日彩,但他对于在泰山顶上看日出,依然充满无餍的好奇心,盼望一种特异的境界。泰山的日出果然没有让徐志摩失望,我们初起时,天还暗沉沉的,西方是一片的铁青,东方有些微白意。宇宙只是——如用旧词形容——一体莽莽苍苍的。但这是我一面感觉劲烈的晓寒,一面睡眼不曾十分醒豁时约略的印象。等到留心回览时,我不由得大声地狂叫——因为眼前只是一个见所未见的境界。原来昨夜整夜暴风的工程,却砌成一座普遍的云海。除了日观峰与我们所在的玉皇顶以外,东西南北只是平铺着弥漫的云气。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厚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地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辨认得出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云底工作;无数蜿蜒的鱼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光明的神驹在热奋地驰骋,云海也活了,再看东方——海句力士已经扫荡了他的阻碍,雀屏似的金霞,从无垠的肩上产生,展开在大地的边沿。起……起……用力,用力。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地跃出了地平,翻登了云背,临照在天空

6)④起大早攀山观日出,从天色乌黑等到东方发白,结果却带着湿漉漉的雾气败兴而归,好在泰山的云景同泰山的日出一样诱惑游人(柳萌)。

7)泰山吸引人的不只是自然景观,还有历史文化的斑斓色彩。泰山是文化之山,泰山上有1300多处石刻,每一处石刻既是书法妙品,又是文学佳作。文宗的结构和所表达的意境,与风景、历史文物、游人心境极为和谐、贴切,和泰山精神、泰山气象融为一体(蒋子龙)。让汪曾祺记忆最深的是经石峪的石刻,在半山的巉岩间忽然有一片巨大的石板,石色微黄,是一整块,极平,略有倾斜,上面刻了一部《金刚经》,字大径斗,笔势雄浑厚重,大巧若拙,字体微扁,非隶非魏郭沫若断为齐梁人所书,有人有不同意见经石峪成为中国书法里的独特的字体经石峪字颇肥重,但是骨在肉中,肥而不痴,笔笔送到,而不板滞。假如用一个字评经石峪字,曰:稳这样的字和泰山才相称,刻在他处,无此效果。汪曾祺极为看重经石峪,他甚至说:泰山即使没有别的东西,没有碧霞元君祠,没有南天门,只有一个经石峪,也还是值得来看看的。

8)泰山魅力无穷,它是经得住读、经得住写、经得住说的山(蒋子龙)。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1)段,王蒙连用形容自然景观的词语,通过与“俗山”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写出了泰山的普普通通。
B.徐志摩“饱过江海与印度洋无比的日彩”,却对泰山顶上看日出依然充满“无餍的好奇心”,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C.文章第(3)段,蒋维乔用“如身在百尺云梯”等语句描写登山之难,这与孙荪引用“登天”“扪天”等古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第(5)段,站在徐志摩的角度,按时间推移描写在泰山顶上等待日出和观赏日出的情景,笔墨酣畅,文采斐然。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汪曾祺“描写泰山是很困难的”,暗含的意思是写泰山的篇章很多,要想写出新意很难。
B.句子②,蒋子龙从身体感受的角度描写登泰山的困难,“呲牙咧嘴皱眉头”通俗俏皮,生动形象。
C.句子③中,张抗抗不仅把十八盘最后一个台阶比作天门,还使用夸张手法描写泰山之高大雄伟。
D.句子④,作者认为,柳萌登上泰山之巅不见日出,败兴而归。但泰山的云景也能抚慰这种遗憾。
3.文章第(7)段写出了泰山石刻怎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
4.在文章第(2)段中,孙荪是怎样描写登泰山的?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烛影摇红·上元有怀

张抡

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去年元夜奉宸游,曾侍瑶池宴。玉殿珠帘尽卷。拥群仙、蓬壶阆苑。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可是尘缘未断。谩惆怅、华胥梦短。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

注】①经历了靖康之难后,张抡于次年的上元之夜写下这首感怀词。②双阙:指皇宫前面两边高大的城楼。③宸游:帝王的巡游。④瑶池:本为古代神话传说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居所。西王母曾在此宴请远道而来的周穆王。⑤长安远: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借指向往帝都而不得至。⑥华胥梦:这里喻指汴京往日的繁华。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写宫前双阙高耸入天,重重楼阁弥漫微微春寒,引出后文对去年上元之夜的回忆。
B.“瑶池宴”喻指宫廷豪华宴会,后五句从声、色方面极写宫苑的豪华气派,乐声响彻云霄。
C.下片“驰隙流年”二句由回忆转入对人世的慨叹,时光如白驹过隙,在一瞬之间又是一年。
D.上片描绘往日宫中上元节的热闹繁盛,写景极其华艳;下片抚今追昔,语含悲酸,情致豪迈。
2.请简要分析下片的抒情方式。
2024-04-0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看护

孙犁

一九四三年冬季,日寇在晋察冀“扫荡”了三个月,对在晋察冀的部队和人民来说,这是一段极端艰难的时间。那一两年里,我们接连遇到了灾荒。反“扫荡”的转移,是在“九一八”下午开始的,我们在沙滩上行军,不断地蹚水过河。情况一开始就很紧张,来不及穿鞋,就手里提着。接连过了几条小河,队伍渐渐也就拉散了,我因为动作迟缓,落在了后面。回头一看,只有一个女孩子,一只脚蹬在河边一块石头上,眼睛望着前边的队伍,匆忙地穿上鞋,就很快地跟上去了。

这女孩子有十六七岁,长得很瘦弱,背着和我一样多的东西,外加一个鼓鼓的药包,跑起路来,上身不断地摇摆,活像山头那棵风吹的小树。我猜她准是分配到我们队上来的女看护。

“快跑,小鬼!”我追在后面笑着喊。

“反正叫你落不下!”她回头笑了一下,这笑和她的年岁很不相称。她幼小的生活里一定受过什么压抑。我注意到她的脚步,这孩子缠过脚,我明白了为什么过河以后,她总是要穿上鞋。

前面的队伍正蹚过一条大河,爬到对面高山上去。头上是宽广的蓝天。忽然听到飞机的叫声,立时就开始了扫射。我看见女孩子急忙脱了鞋,卷高裤腿,跑进水里去,河水搭到她的腰那里,褂子全都湿了,却用两只手高高举起了药包。她顺着水流斜斜地前进,没走到河心,就叫水冲倒了,我赶紧跑上去,拉起她来,扯过河去。

刚登上岸,我觉得脚上一热,就倒了下来,血冒在沙滩上。

敌人的飞机一直低飞着,扫射着河滩和岩石,扫伤了我的左脚。女孩子低着头,取出一个卫生包,替我裹伤。扎住伤口,女孩子说:“你把东西放下吧,我给你背!”

“哪里的话,你这么小的人,会把你压死了哩!”我勉强站立起来,女孩子搀扶了我,挨上山去。

我们在山顶走着,飞机走了,宽大清澈的河流在山下转来转去,有时还能照见我们的影子。山上两旁都是枣树,正是枣熟枣掉的时候,满路上都是渍出蜜汁来的熟透的红枣。我们都饿了,可是遵守着行军的纪律,不拾也不踏,咽着唾沫走过去。

中队上的医生老康跑上来说:“刚一出发你就负伤了!”

“可是并不光荣。”我说,“正在用腿用脚的时候,你看多倒霉!”

“每天宿营下来,我叫刘兰去给你换药!”他说着替女孩子搀扶着我,刘兰才有工夫坐下去倒出她鞋里的沙土和石块。

“这孩子很负责任,”老康接着小声说,“她是一个童养媳,婆家就在我们住过的那个村庄,从小挨打受气,忍饥挨冻。这次我们动员小看护,她坚决参加。起初她婆婆不让,找了来。她说:‘这里有吃的有穿的,又能学习上进,你们为什么不让我进步?’婆婆说:‘……你吃上饱饭,可不能变心,你长大成人,还是俺家的媳妇!’她没有答话。”

从这天起,每天晚上到村庄找好房子,刘兰就背着药包笑嘻嘻地找了我来,替我洗好伤口换好药,才回去洗脸休息。情况越来越紧,可是我的伤口并不见好,组织上决定要把我转移到远处一座高山上去,叫刘兰跟随。我心里有些焦急,望望刘兰,她却没有怨言。

我们按路线出发,天明进入了繁峙县的北部。这是更加荒凉的地方,坡高水急,道狭村稀,转半天,看不见一个村庄,遇不见一个行人,听不见一声鸡叫。只有从沙滩上和过河的踏石上留下的毛驴蹄印或是粪块,才断定是人行的大道。

在苍茫的夜色里我们看到了山顶的村庄,有一片起伏的成熟的莜麦,像流动的水银。还有一所场院。我同刘兰就住在这小小的山庄上。进村以后,她去找上关系,打扫房子,然后把我安排到炕上。接着她又做饭,烧炕,洗净吃饭的锅,煮刀剪,消毒药棉……弄到半夜,她才到妇救会主任老四屋里去睡觉。

老四也是一个童养媳,十四岁成的亲,今年二十四岁了,还没有小孩。老四告诉刘兰,这山顶上的人家,就是难得有个娃,要不就是养不下,要不就是活不大!

刘兰说:“这是因为我们结婚太早,生活苦,又不知道卫生,以前我也是个童养媳……”因为刘兰还不会做莜面,老四就派了两位妇女来帮忙。她们都穿着白粗布棉裤、黑羊皮袄,她们好像从来没洗过脸,那两只手,也只有在给我们和面和搓窝窝头的过程里才弄洁白,那些脏东西,全和到我们的饭食里去了。刘兰对我说:“你身体好些的时候,多教我认几个字吧,我要给她们讲讲卫生课。”

不多几天,她这讲习班就成立起来,每天晚上,有十几个青年妇女集在老四屋里,对刘兰讲的问题发生很大的兴趣。“你看刘兰多干净,”妇女们笑着说,“我们向你学习!”

从此,我看见这些妇女们,每天都洗洗手脸,有的并且学着我的样子,在棉袄和皮衣里衬上一件单褂。我觉得刘兰把文化带给了这小小的山庄,它立刻就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并给她们的后代造福。

不久就下了大雪,接到大队来信,要我转移,当夜刘兰去动员担架。她拄着一根棍子,背着我们全部的东西,头上包着一块手巾,护住耳朵和脸,在冰雪擦滑的路上,穿着一双硬底山鞋,一步一个响声,迎着大风大雪跟在我的担架后面……

(一九五○年五月护士节于天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题目“看护”,看似普通,实则巧妙。既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也交代了女主人公的身份。
B.小说采用补叙的手法,借老康的话介绍其童养媳的经历,为后文写刘兰与老四相互怜悯埋下伏笔。
C.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如“坡高水急”“道狭村稀”等,不仅表现了高山的荒凉,也反映出战争形势之艰难。
D.“我”虽然不是文中的主人公,但“我”是故事的亲历者和叙述者,也是主人公刘兰等人品格的见证者。
2.铁凝在《孙犁先生百年纪念》中说:“我怀念水生嫂、吴召儿、妞儿们,那是因为她们身上有孙犁先生一生所信仰和追寻的美好的东西。”请结合文本,概括并简要分析刘兰的身上有哪些“美好的东西”?
3.孙犁的作品常被人评价具有“诗化小说”的特征,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该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4-04-0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