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杏花书屋记

归有光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调沅、湘时,尝梦居一之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公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大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注:①洞庭木叶:语出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②芳洲杜若:语出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官宪使   陟:提拔,升迁。
B.周环以花果竹木   艺:装饰
C.士登第时   方:将,将要
D.君子有谷,孙子   贻:给予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作者对玉岩公的景仰之情的一组是:(     
①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   ②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
③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④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
⑤大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⑥吾于周氏见之矣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杏花书屋是周孺允根据先父玉岩公的意愿而建造的读书室,作者推测玉岩公以此表达其对子孙考取功名、为国效力的期望。
B.周孺允建造杏花书屋是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对父志的不忘;作者叙写杏花之宴,不仅照应了文题,还暗含了作者自己科举功名的向往。
C.作省用“洞庭木叶”“芳洲杜若”照应前文玉岩公谪居沅、湘时的人生往事,认为玉岩公的贬谪犹如屈原的流放。
D.文章先叙述杏花书屋的由来,再叙述其建造情况和周遭环境;然后以唐杏花之宴引起议论;最后表达对周氏子孙的美好祝愿。
4.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
(2)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
(3)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
2021-03-2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全科竞赛语文试题
2015高一上·江苏徐州·竞赛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2 . 下面有关各句的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A.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虽已与他(府吏)相约,也许以后永远没有机会见面了。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诚信而被怀疑,忠诚而被毁谤,能没有怨恨吗?
C.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赋,就是敷衍,(也就是)稍稍叙述事件,直接说出来(表述)。
D.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只要说是王右军的书,就可以卖得一百钱了。
2021-03-2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高级中学南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2015高一上·江苏徐州·竞赛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3 . 下边四句诗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雨暗苍江晚未晴   ②月在浮云浅处明   ③井梧翻叶动秋声   ④楼头夜半风吹断
A.②①④③B.④②①③C.④①②③D.①③④②
2021-03-2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高级中学南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2015高一上·江苏徐州·竞赛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4 . 下列诗文集按其命名方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A.《魏郑公文集》   《王子安集》          《昌黎先生集》       《樊川文集》
B.《嘉祐集》          《临川先生文集》   《欧阳文忠公集》   《震川文集》
C.《王右丞集》       《杜工部集》          《高常侍集》          《宋学士集》
D.《七录斋集》       《惜抱轩诗文集》   《白氏长庆集》       《柳河东集》
2021-03-2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高级中学南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2015高一上·江苏徐州·竞赛
5 .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易安体

辛弃疾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②。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注释】①易安体:易安词“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时人称之“易安体”。②旧盟:指“鸥盟”,与鸥鸟为友。
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风景怎生图画”写出了词人对雨后山中清新明丽景色的由衷赞美。
B.上片“只消”两句,透露出词人摒除尘世烦扰、惟求闲散安宁的心境。
C.“午醉”承“青旗卖酒”照应上片,于洒脱中流露出孤独寂寞的无奈。
D.结尾作者假托与白鸥对话,诙谐含蓄地表达出自己归隐山间的意愿。
2021-03-22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高级中学南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2015高一上·江苏徐州·竞赛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6 . 被下面这首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都提及的一组作家是(     
晚因子厚识渊明,早学苏州得右丞,忽梦少陵谈句法,劝参瘐信竭阴铿。
A.韩愈          柳宗元     岑参B.韦应物     王维       杜甫
C.陶渊明       阴铿        苏轼D.柳宗元     庾信       陆游
2021-03-2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高级中学南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某种程度上,粉丝处于“信息同温层”,深陷“信息茧房”。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错误的认知和行动:只有偶像的好是真的,无法接受外界对于偶像的任何“差评”;若有“差评”一定是别有用心的攻讦,必须群起而攻之。作为一个“群体”,饭圈(粉丝群体)的理性指数不容乐观,此次肖战粉丝引发的风波,则是他们极端的一面。但肖战粉丝的疯狂举动为偶像带来了什么?在圈地自萌、自娱自乐的时候,“虐粉”可以“提纯”,偶像适当“被黑”反倒能激发粉丝的保护欲;可一旦粉丝逾越边界,也可能会导致负面效果。因为对于一个流量明星来说,粉丝固然是基本盘,但决定流量生命力的,是我等路人。粉丝的疯狂越是缺乏边界,偶像的路人感败光,偶像的下场越有可能“凉凉”。一旦偶像在粉丝的助推下成为“全民公敌”,那么毁掉的不仅是别人热爱的东西,也可能亲手毁掉至爱的偶像。

(选自《肖战粉丝引风波:粉圈文化不能走火入魔》)

材料二:

偶像通过自身的特性吸引受众,加之“粉丝行为,偶像负责”的实践总结,似乎在偶像和粉丝之间构成了一种双向的权利义务关系,艺人和粉丝互为权利义务客体。于是衍生出了“粉随正主”这一种偏向负面的观念。但粉随正主的判断是不成立的,艺人和粉丝作为独立个体,并不因彼此之间单向的情感联系而对彼此的性质产生实质影响。将“粉丝”和“饭圈”等同起来,同样存在逻辑瑕疵。粉丝是一个相当广义的概念,而饭圈则是粉丝的一种活动形态。粉丝文化的主要表征是个体借由所喜爱的客体进行自我表达,而饭圈则更倾向于一种功能性的存在。粉丝文化就像公园里的英语角,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谈论各自的话题,散去之后另可与他人组合再就新的话题展开交谈。饭圈则是典型的福柯式场景,封闭且充满规训,是权力自我彰显的场域,蕴藏着走向排除异己的必然趋势。

(选自《当流动的粉丝遭遇封闭的饭圈》)

材料三:

此前,有媒体报道肖战的“私生饭”冒用他的个人信息帮他更改了航班,如果是真的,这已经是比较严重的侵权行为。艺人们真要维权,就要坚决地对这样的“越界”行为说不,最好的办法就是报警。人们希望粉丝和明星之间,能够有更理性的关系,这是美好的期望,而现实则是“私生饭”越来越猖獗。把这些越界问题诉诸法律,艺人需要勇气,他们倒不是怕这些“私生饭”,而是担心如果自己态度太坚决,会伤了粉丝的心,也会影响自己的收益。他们有时候会许诺给粉丝一种“我们可以更近一点,直到心连心”的虚假希望。如果要捍卫自己的隐私和个人生活,他们自己必须先画出那个边界。

(选自《社交媒体时代,明星与粉丝的边界如何掌握?》)

材料四:

对于年轻人来说,“粉”什么、怎么“粉”就成为关键。据媒体报道,2018年微博上的娱乐明星粉丝年度累计总人次达到167亿。面对如此庞大的文化消费群体,迫切需要积极向上的引导。需要看到,不少人对粉丝群体还有着相对负面的印象,将其等同于“缺乏理性”。在线下,也有少数粉丝因对明星的狂热爱好而做出不良行为,如漠视隐私、扰乱秩序等。这提示我们,对社会来说,要提高包容度,接纳和规范粉丝文化的发展,引导年轻人去追积极阳光、富有内涵的“星”。给粉丝文化以正面引导,需要在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基础上,放大其积极的一面。有人指出,相较以往,今天的粉丝群体是一种“参与式”“陪伴式”的追星。对这一热情加以正面引导,有利于鼓舞年轻人通过对标偶像,增添“变成更好的自己”的动力。同时,“让‘爱豆’和我们一起变得更美好”,粉丝们的心声,也要求明星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真正成为年轻人在各方面的“偶像”。

(选自《粉丝文化,怎么“粉”是个关键》)


【注】①虐粉:是指一些明星通过各种途径表现自己比较弱势的样子的时候会让粉丝产生心疼情绪。②私生饭:追逐、打扰艺人私生活的粉丝,是粉丝中最极端的一群。③爱豆:粉丝对偶像的称呼。
1.对材料一画线句子所产生的危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错误的认知和行动,无法接受外界的任何“差评”;极端地认为 “差评”一定是别人对自己一方的攻讦,必须群起而攻之。
B.形成一个非理性的粉线群体,常常逾越自己与偶像的边界,决定了偶像的流量生命,常常可能给偶像带来负面的负面影响。
C.借由所喜爱的客体进行自我表达,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谈论各自的话题,散去之后也可另与其他人组合再就新的话题展开交谈。
D.形成粉丝的一种活动形式,变成一种更倾向于功能性的存在,封闭又充满规训,彰显权力自我,蕴藏着走向排除异己的必然趋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肖战粉丝的疯狂举动,逾越了粉丝与偶像的边界,使得肖战成了“全民公敌”,不仅毁掉了别人热爱的东西,也可能亲手毁掉至爱的偶像。
B.将“粉丝”和“饭圈”等同起来,衍生出了娱乐圈“粉随正主”这一种偏向负面的观念,在偶像和粉丝之间构成了一种双向的权利义务关系,艺人和粉丝互为权利义务客体。
C.面对粉丝缺乏边界的侵权行为,明星偶像要有勇气捍卫自己的隐私和个人生活,要态度坚决地画出一个边界。
D.相较以往,今天的粉丝群体是一种“参与式”“陪伴式”的追星,我们需要了解这一群体,加以积极向上的引导,而不是只有相对负面的印象。
3.根据上述材料,从另外两个角度概括如何营造健康的“粉丝文化”。
(1)社会角度:提高包容度,接纳规范粉丝文化,引导追星
(2)偶像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粉丝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奶奶的小木船

吴建

三奶奶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木头在遛弯儿:“木头,咱们这辈子还能去南海看看不?”木头知道奶奶“去南海看看”的意思,就拍了一下自己的腿,叹了一口气:“唉!都是我,拖累你了!”三奶奶的眼圈有些发红,苦笑了一下:“算了吧,咱都老了,走不动了,听说去南海先坐飞机再坐轮船,千里遥远的,这辈子想想就算去了。”

三奶奶和木头两个人一块儿过,大门上挂着“烈属”的红牌牌。这个红牌牌让三奶奶脸上荣光了一生,也心痛了一生。

没过几天,三奶奶问木头:“木头,快告诉我,咱们薛河的水是不是流向西湖的?”

“是呀。”

“西湖水是不是流向东海呢?”

“对呀。”木头弄不明白三奶奶问这些做什么。

三奶奶又说:“那东海的水一定是通南海的,对不?”

木头愣了一下,说:“是呀,还别说你知道的真不少呢。”

听木头说是,三奶奶昏花的老眼瞬间亮了。

过了些日子,三奶奶又对木头说:“木头,咱们找人做一只小木船吧?”

木头不明白地看着三奶奶:“你做小木船干啥?不当吃又不当喝的。”

“我看见有人把河灯放在小木船上,河灯就不会下沉,顺着河水往下漂,听说能漂很远很远,挺好玩的。”

木头心里想,你都多大年纪了,还放河灯?怪不得有人说老人是“老顽童”“老小孩”,看来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假。

几天后,三奶奶拿回家一只小木船,像拿个宝贝一样欣喜地反和正地看。

夏季的一天,山洪暴发,薛河涨水了。三奶奶踮着小脚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木头急急地出了门:“快,木头,咱们走。”三奶奶把小木船放在轮椅后面,她自己背着一个布包,“木头,走,咱们下河去。”三奶奶推着木头到了河边。

河水暴涨,黄龙一样滚滚向西。三奶奶把那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一双发了黄的老布鞋,就是那种手工的,千缝百纳能踢死牛的老布鞋。木头一惊,突然明白了三奶奶要做什么了。

三奶奶小心翼翼地把老布鞋放入小木船里,再用绳子固定好,然后把小木船缓缓地推进了河里,那只载着老布鞋的小木船就顺着浪涛向下漂去。三奶奶看着越漂越远的小木船,松了一口气:“好了,这下老三就能穿上我做的鞋了。”

那只小木船越漂越远,三奶奶的心也好像跟着小木船漂走了:“老三啊……六十七年了呀,我一直想给你送这双老布鞋·去南海太远了。再说,木头这个样子,一会儿也不能离人,我没办法呀………晚上我只要一合眼,就看到你光着脚丫子在大海里……我和木头也没有多少日子了,就要去见你了……”原来,三奶奶心里一直藏着一个故事,三奶奶的故事只有木头知道。

六十七年前,三奶奶过门才三天,三爷的部队就接到了攻打海南岛的命令。三爷脱掉脚上结婚时的新布鞋,穿上那双露着脚趾头的烂布鞋就要走。那双新布鞋是结婚时借对门二蛋的。三奶奶一把拉住了三爷:“急啥呀?”三奶奶也顾不上脸面了,央求婆婆去东家借鞋布,西家借鞋底,点灯熬油整宿没睡觉,也只赶出来一只,另一只才刚起头儿,三爷就穿着那双露着脚趾头的旧布鞋跟着部队走了。三爷走时对三奶奶说:“媳妇,慢慢做,等我打完海南岛回来再穿也不晚。”谁知三爷这一去就没能回来。

后来,三爷的连长回来了,他们是同乡。连长是拄着一双拐杖回来的。连长握着三奶奶的手说:“他是个英雄,没有他就没有敢死队!”连长说着从一个小箱子里拿出一只老布鞋,那是一只露着脚趾头的褪了色的旧布鞋。连长双手托着,像托着一枚军功章,给三奶奶……原来,三爷带着敢死队强渡琼州海峡时英勇牺牲了。连长只抢回了三爷的一只漂在海水中的鞋子。三爷的声音一直在连长的心头炸响:“如果我光荣了,请你照顾好我的女人!”

连长留下来了。木头就是那个连长。

望着越来越远的小木船,木头忽然缓缓地抬起右手,向小木船和那双老布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选自《海燕》2019年第3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题目中将老人和小木船放在一起,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暗示小木船具有某种特殊意义。
B.三奶奶要照顾木头不得不放弃了亲自去南海的夙愿,而漂流小木船这个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遗憾。
C.那只露脚趾的旧布鞋是三爷留给三奶奶的唯一物件,它寄托了三爷对三奶奶的绵绵深情。
D.小说主要通过对话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情节,语言简洁明白、朴实纯净,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2.透过三爷这一着墨不多的人物形象,你能感受到哪些可贵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有人评价这篇小说“虽怀忧伤,却不悲伤”,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向中亚、中东和欧洲、东南亚和非洲输出自身的优势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管理模式,最后取得世界市场与国际合作优势,实现全方位的开放。“一带一路”战略吸引了很多战略伙伴的优势资源,为我国健康可持续化快速发展提供沃土。

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沟通更为便捷,合作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会带来更多的商机。劣势也相当明显,也会带来外来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的冲击,很容易造成本土文化的没落,原有的经济体系也将受到影响。“一带一路”强调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互相信任,尊重并包容文化差异,深入了解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多形式、多渠道谋求交流合作的机会。一带一路”涵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助于推动全球化均衡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论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材料二:

“一带一路”建设以其开放、多元、共赢的特质,日渐为世界认同。123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已经与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朋友圈遍及全球。中国与巴基斯坦成立中巴经济走廊联委会,缅甸成立实施“一带一路”指导委员会,瑞士政府在外交部设立“一带一路”咨询协调办公室……“一带一路”建设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以及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电气、日本通运等跨国公司,正以不同形式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国际人士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真正具有包容性的全球合作项目,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截至2018年底,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果落实率达96.4%;5年多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4万多个就业岗位和20多亿美元税收。中欧班列开行1.4万列,到达欧洲15个国家49个城市;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项目扎实推进,柬埔寨额勒赛水电站、巴西美丽山特高压项目等一批惠民工程落地生根;中国港口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主要港口建立航线联系……共建“一带一路”的丰硕成果,让沿线国家发展潜力得到释放,人民生活便利了,工作好找了,笑脸也多了,获得感日益增加。

(摘编自《瞩目共建一带一路盛事》)

材料三:

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不少美国战略界人士都担心“一带一路”对美国全球影响力构成“一定威胁”。他们多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中国意欲借此将经济实力转化为地缘政治影响力,控制欧亚大陆,并在国际秩序方面“另起炉灶”。

不过,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美国智库和战略界人士对“一带一路”并非一味反对,而是心态更趋复杂。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张克斯等人呼吁,美国不应盲目夸大“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意涵,需要认真对待这一将深刻影响中国内外政策的重要倡议,应深化对“一带一路”相关进展的分析,寻求更坚实的信息基础和更明智的应对之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波森、对外关系委员会东南亚项目主任柯兰奇克称,美国国内有不少人对“一带一路”抱有“等着看它失败”的态度,但是“让中国失败”并不必然发生,也不必然对美国有利,美中在促进地区发展等方面并非“你输我赢”关系,不妨考虑“让中国成功”。曾供职于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南亚问题专家、进步中心高级研究员维耶拉称,“一带一路”与美国提出的“新丝绸之路”计划有很多共同目标,两者如能实现“串联”,可更好完成相关重大项目。

(摘编自《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美国因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为了赢得世界市场,扩大与他国间的合作,实现全面开放,实施了“一带一路”战略。
B.在全球化可能冲击本土文化、影响本土原有经济体系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强调互相信任和了解,尊重并包容文化差异。
C.“一带一路”提供了广阔的合作平台,吸引了许多大银行、跨国公司广泛参与,成为真正具有包容性的全球合作项目。
D.美国战略界人士张克斯反对盲目夸大“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意涵,同时也对“一带一路”抱有“等着看它失败”的态度。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球化”可以加强国家之间联系、沟通、合作,带来商机,也会给本土的文化、原有经济体系带来不利影响。
B.开放、多元、共赢的“一带一路”,为中国赢得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朋友圈遍及全球,日渐为世界认同。
C.“一带一路”成果丰硕,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彻底解决了沿线国家就业困难,为当地税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D.“让中国失败”和“让中国成功”是美国内部对“一带一路”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集中体现了美国人的矛盾心态。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述各方对“一带一路”的不同看法。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对下面这段话的含义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山崖崩塌了,在它的伤口一一断崖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鲜艳的花儿被掐走了,它又开在了姑娘的鬂上。
A.只有在困难和失败中努力奋起,才能到达目的地。
B.世间美好事物的诞生,常常伴随艰辛和痛苦。
C.生活丰富美好,机遇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D.人生之路总有坎坷,不能因挫折而丧失信念。
2019-02-18更新 | 5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高级中学南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